第三次月考 历史模拟试卷
时间:45分钟 满分:70分
第Ⅰ卷
一、选择题(本题共12小题,每小题2分,共24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要求的)
1.历史观点是对历史史实的认识。下列表述属于历史观点的是( )
A.新中国成立,开辟了中国历史的新纪元
B.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在北京召开
C.1957年,我国完成了第一个五年计划
D.1980年,深圳经济特区建立
【答案】A
【知识点】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解析】历史事实指的是历史的真实情况,历史观点是分析历史事实的看法和状态。选项A1949年,新中国成立,开辟了中国历史的新纪元,表述属于历史观点,表达了对新中国成立的理解与看法,A项正确;
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在北京召开表述属于历史事实,排除B项;
1957年,我国完成了第一个五年计划表述属于历史事实,排除C项;
1980年,深圳经济特区建立表述属于历史事实,排除D项。
故答案为:A。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以及分析问题的能力。理解与识记历史观点、历史事实的相关史实。
2.1950年6月28日《人民日报》发表社论称“这是一件翻天覆地的大事”,是“中国人民对残余的封建制度所发动的一场最猛烈的经济的、政治的战争,将在实际上结束中国社会的半封建性质”。这件大事是( )
A. 开国大典 B.抗美援朝 C.土地改革 D.三大改造
【答案】C
【知识点】土地改革
【解析】 A . 开国大典时间是1949年10月1日,与材料时间“1950年”不符,故 A 选项错误;
B .为了抗美援朝、保家卫国,1950年10月,根据中央决定,以彭德怀为司令员的中国人民志愿军开赴朝鲜前线,同朝鲜军民一起抗击美国侵略者,与材料时间“1950年6月”不符,故 B 选项错误;
C .根据所学可知,1950年到1952年的土地改革,摧毁了2000多年的封建土地制度,消灭了地主阶级,与材料“在实际上结束中国社会的半封建性质”相符,故 C 选项正确;
D . 三大改造时间是1953-1956,与材料时间“1950年”不符,故 D 选项错误。
故答案为C。
【点评】 本题属于材料型选择题,主要考查学生的阅读分析能力,解答此类必须认真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提炼材料中的重要信息和观点。
3.下列图片所示建设成就,反映我国( )
A.确立了社会主义基本制度 B.开始改变工业落后的面貌
C.开启了国企改革的新历程 D.形成了全方位开放新格局
【答案】B
【知识点】第一个五年计划
【解析】 依据题干图片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53-1957年,我国开展了一五计划,重点发展重工业,取得了巨大的成就,长春第一汽车制造厂生产除第一批汽车,飞机制造厂生产出第一批飞机,我国开始改变工业落后的面貌,开始朝着社会主义工业化迈进, B 项正确;
三大改造完成,我国确立了社会主义基本制度,排除 A 项;
1984年,开启了国企改革的新历程,排除 C 项;
形成了全方位开放新格局是90年代以后,排除 D 项。
故答案为 B 。
【点评】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图片的解读能力和对历史知识的识记、理解能力,理解并识记一五计划的相关史实。
4.中共八大制定的党的路线是正确的,提出的许多新的方针和设想是富于创造精神的,历史证明这些成果对于党的事业的发展有长远的重要意义。下列关于中共八大的叙述,正确的是( )
①指出党和人民的主要任务是集中力量发展社会生产力
②通过了第一部《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③是我国全面的大规模的社会主义建设的良好开端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①②③
【答案】C
【知识点】社会主义建设在探索中前进
【解析】结合所学可知,1956年,中共八大在北京召开。根据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已经在我国建立起来的新形势,大会分析了当时国内的主要矛盾,指出党和人民的主要任务是集中力量把我国尽快地从落后的农业国变为先进的工业国。中共八大以后,中国开始全面的大规模的社会主义建设,是社会主义建设的良好开端,选择①③,C项正确;
1954年,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通过了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排除含②的ABD项;
故答案为:C。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理解能力,难度适中,考查学生对中共八大的认识。
5.“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2016年政府工作报告中的一个高频词汇,在“十三五”规划纲要的指引下,各行各业发起了供给侧的改革攻坚战,改革,推动改革,深入推进改革……38年前,做出改革开放重大决策的会议是( )
A.中共八大 B.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
C.中共十二大 D.中共十三大
【答案】B
【知识点】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
【解析】十一届三中全会所作出的这些在领导工作中具有重大意义的转变,标志着中国共产党从根本上冲破了长期“左”倾错误的严重束缚,端正了党的指导思想,使广大党 员、干部和群众从过去盛行的个人崇拜和教条主义束缚中解放出来,在思想上、政冶上、组织上全面恢复和确立了马克思主义的正确路线,结束了1976年10月 以来党的工作在徘徊中前进的局面,将党领导的社会主义事业引向健康发展的道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揭开了党和国家历史的新篇章,是建国以来我党历史上具有 深远意义的伟大转折。所以答案选B。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6.有人把“生产关系”和“生产力”的关系比作“鞋”和“脚”的关系,下列中国农村生产关系调整中,“鞋子合脚,大步流星”的是( )
A.罗斯福新政 B.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C.一五计划 D.人民公社化运动
【答案】B
【知识点】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解析】根据所学可知:“鞋子合脚,大步流星”指的是符合经济发展实际,促进生产力发展的改革。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使农民有了生产自主权,生产积极性大大提高了,故B符合题意。
罗斯福新政是美国的,一五计划是工业化建设,人民公社化运动生产关系超越了生产力,故ACD均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 B。
【点评】本题考查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有关知识。解题时,紧扣题干中的“中国农村生产关系调整”运用排除法很易得出正确答案。
7.党的十八大闭幕后,习近平总书记到地方调研,在改革开放的窗口城市向世界发出了中国改革不停顿、开放不止步的时代宣言。这个城市是( )
A.深圳 B.厦门 C.广州 D.珠海
【答案】A
【知识点】经济特区
【解析】根据所学可知,1980年,我国开放深圳、厦门、珠海、汕头等四个经济特区,其中,深圳发展成改革开放的窗口,故A符合题意,BD均不符合题意;
广州在1984年成为沿海开放城市,故C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 A。
【点评】本题考查经济特区建立的有关知识。试题较为简单,旨在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理解和识记能力。1980年,我国开放深圳、厦门、珠海、汕头等四个经济特区,其中,深圳发展成改革开放的窗口。
8.为推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进入新阶段做出巨大贡献,被称为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总设计师指的是( )
A.邓小平 B.毛泽东 C.孙中山 D.习近平
【答案】A
【知识点】邓小平理论
【解析】邓小平在中国最先提出了改革开放的思想,推动了中国改革开放的进行,并促进了改革开放深入发展,对中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作出了杰出的贡献,被誉为中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总设计师,A符合题意;
毛泽东带领中国人民取得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B排除;
孙中山领导辛亥革命,C排除;
习近平提出中国梦,D排除。
故答案为: A。
【点评】本题考查邓小平的贡献,旨在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以及分析问题的能力。理解和识记邓小平理论的形成过程是解题的关键。
9.2018年雄安新区种植10万亩苗景兼用林。按照“生态优先、绿色发展”,雄安新区造林以自然理念为指导,以构建异龄复层混交的健康森林为目标,营造“千年秀林”这一做法主要体现了新时代的发展理念是( )
A. 创新 B.协调 C.共享 D.绿色
【答案】D
【知识点】五大发展理念
【解析】根据材料“生态优先、绿色发展”可知营造“千年秀林”这一做法主要体现了新时代的发展理念是绿色的发展理念,故D正确。ABC不符合题意,故排除ABC项。
故答案为: D。
【点评】本题考查五大发展理念的有关知识。试题较为简单,能读懂题干内容,便能做题。
10.新中国成立以后,中共共产党在少数民族聚居地区实行的一项基本国策是( )
A.民族平等 B.共同繁荣
C.民族区域自治 D.民族独立
【答案】C
【知识点】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解析】新中国成立以后,中共共产党在少数民族聚居地区实行的一项基本国策是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故选C。
【点评】学生还要知道,新中国成立后,中央人民政府实行民族区域自治的原则是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和民族互助的原则,我国共建立了五个民族自治区,分别是内蒙古自治区、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广西壮族自治区、宁夏回族自治区和西藏自治区。
11.2009年是我国澳门回归10周年纪念。我国能够恢复对澳门行使主权的根本原因是( )
A.我国综合国力的大大增强
B.“一国两制”伟大构想的可行性
C.我国同各国的关系空前友好
D.祖国统一是全国人民的共同愿望
【答案】A
【知识点】澳门回归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香港,澳门回归原因的认识,根据所学知识,改革开放后,我国的综合国力大大增长,为解决台湾,香港,澳门问题提供了坚实的物质基础,B一国两制构想是邓小平提出的伟大构想,是指导港澳回归的主要指导思想,但如果没有A项的综合国力的增强,我们提出再多的构想也不能实现。C同各国的关系友好跟香港澳门能够回归的原因的关系不大。 D项只是反映了中国人民的美好愿望,但如果没有坚强的实力做后盾,愿望只是一种空想,根本无法实现,因此,本题选A.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察学生对历史知识的识记和分析理解能力,香港、澳门回归后的事实充分证明,实力是处理国家关系的先决条件,落后就要挨打,弱国无外交是旧中国给我们的最大警示,所以,我们要坚持改革开放,把我们的祖国建设的更加强大,“一国两制”方针是条件,是具有强大的生命力的,香港、澳门顺利回归以后的发展充分证明,“一国两制”已经首先在解决香港、澳门问题中得到了成功的运用,并为解决其他历史遗留问题提供了可供借鉴的宝贵经验。
12.台湾著名作家余光中在《乡愁》中写道:“乡愁是一湾浅浅的海峡,我在这头,大陆在那头。”目前,我国解决“乡愁”的基本方针是( )
A.不放弃使用武力 B.“和平统一、一国两制”
C.民族区域自治 D.由台湾人民“公投”
【答案】B
【知识点】“和平统一,一国两制”
【解析】依据所学可知,为了完成祖国统一,在尊重港澳台历史和现实的情况下,邓小平创造地提出“和平统一、一国两制”的方针。我国完成祖国统一的基本方针是和平统一、一国两制,故B符合题意;
不放弃使用武力是解放台湾的方式,故A不合题意;
民族区域自治、 由台湾人民“公投”与题干无关,故CD不合题意。
故答案为: B。
【点评】本题考查“和平统一,一国两制”的有关知识。理解和识记对台政策的演变是答题的关键。
第Ⅱ卷
填空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空1分,共5分)
13.1950年10月,以 为司令员兼政治委员的中国人民志愿军开赴朝鲜战场,与朝鲜军民并肩作战。中国人民志愿军同朝鲜军民连续发动五次大规模战役,把美国侵略军赶回到三八线附近。
【答案】彭德怀
【知识点】抗美援朝
【解析】根据所学抗美援朝,保家卫国的知识可知,1950年10月,以彭德怀为司令员兼政治委员的中国人民志愿军开赴朝鲜战场,与朝鲜军民并肩作战。中国人民志愿军同朝鲜军民连续发动五次大规模战役,把美国侵略军赶回到三八线附近。
故答案为:彭德怀。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记忆能力难度容易,考查学生对抗美援朝相关知识的掌握。
14.解放军好战士 ,以公而忘私、助人为乐的共产主义风格和言行一致的工作作风,成为全国人民学习的榜样。
【答案】雷锋
【知识点】社会主义建设成就
【解析】根据所学建设成就知识可知,中国人民解放军好战士雷锋,以公而忘私、助人为乐的共产主义风格和言行一致的工作作风,成为全国人民学习的榜样。毛泽东发出向雷锋同志学习的号召,缅怀他以“甘当螺丝钉”的精神,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并把每年的3月5日定为学雷锋纪念日。
故答案为:雷锋。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记忆能力,难度容易,考查学生对雷锋相关知识掌握。
15.中共十八大提出了夺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胜利的基本要求,确定了全面建成 社会和全面深化 的目标。
【答案】小康;改革开放
【知识点】中共十八大
【解析】依据题干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 中共十八大提出了夺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胜利的基本要求,确定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全面深化改革开放的目标,对新的时代条件下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做出了全面部署,对全面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提出了明确要求;
故答案为:小康,改革开放。
【点评】本题考查运用能力。解答时,依据题干信息的提示,把它和所学知识结合进行分析识记回答,这是课本上的基础知识,需要学生准确记忆。
16. 年,中国共产党在北京召开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指出党和人民的主要任务是集中力量把我国尽快地从落后的农业国变为先进的工业国。 年,思想理论界展开了一场真理标准问题的大讨论,这是一场深刻的思想解放运动。它使人们认识到,只有实践才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答案】1956年;1978年
【知识点】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中国共产党在指导思想上的拨乱反正
【解析】 1956年,中国共产党在北京召开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指出党和人民的主要任务是集中力量把我国尽快地从落后的农业国变为先进的工业国。1978年,思想理论界展开了一场真理标准问题的大讨论,这是一场深刻的思想解放运动。它使人们认识到,只有实践才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故答案为:1956;1978。
【点评】 本题主要考查中共八大、真理标准大讨论的相关史实。重点掌握党召开的重要会议的相关史实。
17. 1947年,根据党中央民族区域自治的基本方针, 成立,这是我国建立的第一个自治区:20世纪末,中央决定进行 ,在该政策的适用范围中,有5个自治区,27个自治州和83个自治县。
【答案】内蒙古自治区;西部大开发
【知识点】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解析】1947年,根据党中央民族区域自治的基本方针,内蒙古自治区成立,这是我国建立的第一个省级少数民族自治区,为新中国成立后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推行积累了宝贵的实践经验。为促进共同繁荣,20世纪末中央实行了西部大开发。
故答案为:内蒙古自治区;西部大开发。
【点评】本题难度较小,考查民族区域自治及学生的识记能力。要求识记基础史实。
综合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11分)
18.某学校开展“中国共产党的制度创新”研究活动。请你参与,并回答问题。
活动一【制度初建】
活动二【制度发展】
活动三【制度展望】
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这是中国推进政治文明建设必须遵循的基本方针,也是中国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本质特征。党的领导是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的根本保证,人民当家作主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要求,依法治国是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
——2021《中国“习观”》
(1) 图一中,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与政治协商制度确立的会议通过的文献名称是什么?(2分)
(2) 图二中该制度的确立与哪一会议的召开有关系?简要说明此次会议通过的《宪法》的地位性质是什么?(2分)
(3) 请分析图三中的制度所产生的历史作用是什么?(2分)
(4) 依据活动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经济特区主要“特”在哪里?特别行政区又“特别”在哪里?特别行政区的成功,是哪一伟大构想的成功实践?(3分)
(5) 结合活动三指出,在制度创新中,我们应坚持怎样的原则?(2分)
【答案】(1)《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或《共同纲领》)。
(2)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这是我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也是我国有史以来真正反映人民利益的宪法。
(3)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体现了国家充分尊重和保障各少数民族管理本民族内部事务权利的精神;对维护民族团结、巩固祖国统一和促进少数民族地区发展具有重大意义;为实现各民族共同繁荣发展奠定了基础。
(4)经济特区:经济特区实行特殊的经济政策和经济管理体制。特别行政区:在特别行政区实行资本主义制度制度;一国两制或者一个国家,两种制度。
(5)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坚持人民当家作主或者为人民服务;坚持依法治国;坚持社会主义制度等。
【知识点】人民政协;“共同纲领”;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确立;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一国两制”
【解析】(1)根据图一“1949-协商民主”可知,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与政治协商制度确立的会议是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该会议通过的文献名称是《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起临时宪法的作用。
(2)根据图二“1954-人民民主”可知,该制度指的是人民代表大会制度,该制度确立与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召开有关。1954年9月,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在北京召开。大会制定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这是我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也是我国有史以来真正反映人民利益的宪法。宪法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是最高国家权力机关。
(3)根据图三“自治民主”可知,图三反映的是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体现了国家充分尊重和保障各少数民族管理本民族内部事务权利的精神;对维护民族团结、巩固祖国统一和促进少数民族地区发展具有重大意义;为实现各民族共同繁荣发展奠定了基础。
(4)依据活动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经济特区“特”体现在经济特区实行特殊的经济政策和经济管理体制。特别行政区:在特别行政区实行资本主义制度制度;根据所学知识,特别行政区的成功,是一国两制或者一个国家,两种制度的成功实践。
(5)根据材料“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这是中国推进政治文明建设必须遵循的基本方针,也是中国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本质特征。”可知坚持的原则是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坚持人民当家作主或者为人民服务;坚持依法治国;坚持社会主义制度等。
故答案为:
(1)《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或《共同纲领》)。
(2)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这是我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也是我国有史以来真正反映人民利益的宪法。
(3)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体现了国家充分尊重和保障各少数民族管理本民族内部事务权利的精神;对维护民族团结、巩固祖国统一和促进少数民族地区发展具有重大意义;为实现各民族共同繁荣发展奠定了基础。
(4)经济特区:经济特区实行特殊的经济政策和经济管理体制。特别行政区:在特别行政区实行资本主义制度制度;一国两制或者一个国家,两种制度。
(5)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坚持人民当家作主或者为人民服务;坚持依法治国;坚持社会主义制度等。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识记和分析历史知识的能力。理解并识记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经济特区与特别行政区的区别、一国两制伟大构想、在制度创新中,我们应坚持的原则等知识。
材料解析题(本大题共2小题,第19小题8分,第20小题12分,共20分)
19.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新中国成立初期)我国的工业基础,特别是重工业基础非常薄弱……这种落后的经济状况只能靠集中主要力量发展重工业才能改变,只有钢铁等基础工业发展了,机器制造业的原料增多了,轻工业的装备才能保证……同时,当时的国际环境也急需我们尽快建立强大的军事工业,以增强国防力量。
材料二 1956年我国国民经济中公私经济所占比例
项目 公有经济 私有经济
工业总产值 100% 0
商业零售额 95.8% 4.2%
材料三 1958年,一首打油诗这样写道:“深耕细作产量高,一棵玉米冲云霄;彩云拴住玉米腰,吓得月亮弯弯腰……”
材料四 1958年10月,山东某县县委书记作报告:人人进入新乐园,吃喝穿用不花钱;鸡鸭鱼肉味道鲜,顿顿可吃四大盘;天天可以吃水果,各样衣服穿不完;人人都说天堂好,天堂不如新乐园。
(1)材料一反映了新中国成立初期我国经济的什么状况?为改变这种状况我国政府编制了什么计划?据材料一分析编制这一计划的必要性。(3分)
(2)材料二反映了我国经济成分有何特点?这与哪一事件有关?(2分)
(3)材料三反映了1958年发生的什么运动?材料四中的“新乐园”指什么?材料三、四涉及的事件产生了怎样的历史影响?(3分)
【答案】(1)状况:工业基础,特别是重工业基础非常薄弱。
计划:“一五”计划。
(2)特点:公有制经济在国民经济中占主体地位。
事件:三大改造。
(3)运动:“大跃进”运动。
“新乐园”:人民公社。
影响:导致1959年至1961年我国的国民经济发生严重困难
【知识点】三大改造;正确看待社会主义建设的探索;第一个五年计划
【解析】(1)状况:根据材料一“(新中国成立初期)我国的工业基础,特别是重工业基础非常薄弱”可得出新中国成立初期我国工业基础,特别是重工业基础非常薄弱。计划:根据所学知识可知,为改变这种落后的工业面貌,我国政府编制了“一五”计划。
(2)特点:根据材料二“1956年我国国民经济中公私经济所占比例”可得出特点是公有制经济在国民经济中占主体地位。事件: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公有制经济在国民经济中占主体地位得益于社会主义三大改造的完成。
(3)运动:根据材料三“1958年,一首打油诗这样写道:‘深耕细作产量高,一棵玉米冲云霄;彩云拴住玉米腰,吓得月亮弯弯腰……’”可得出反映的是1958年发生的“大跃进”运动。“新乐园”:根据材料四“1958年10月,山东某县县委书记作报告:人人进入新乐园,吃喝穿用不花钱”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新乐园”是指人民公社。影响:根据材料三涉及的大跃进和材料四涉及的人民公社化运动,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两场运动的开展,导致1959年至1961年我国的国民经济发生严重困难。
故答案为:
(1)状况:工业基础,特别是重工业基础非常薄弱。计划:“一五”计划。
(2)特点:公有制经济在国民经济中占主体地位。事件:三大改造
(3)运动:“大跃进”运动。“新乐园”:人民公社。影响:导致1959年至1961年我国的国民经济发生严重困难。
【点评】(1)本题考查学生对材料的解读和分析能力,难度适中,考查学生对第一个五年计划的认识。
(2)本题考查学生对材料的解读和分析能力,难度适中,考查学生对三大改造的认识。
(3)本题考查学生对材料的解读和分析能力,难度适中,考查学生对社会主义建设探索的认识。
20.阅读下列材料,结合历史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1979年对于中国是不平凡的一年,这一年,中国农民以特有的首创精神奏响了改革开放的序曲;这一年,经济特区开始筹建,中国对外开放的序曲拉开。
材料二:邓小平同志说:“特区是一个窗口,是技术的窗口,是管理的窗口,也是对外政策的窗口”。
材料三: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实现中国梦必须走中国道路,这就是新时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为实现中国梦,中国共产党确立了“两个一百年”的奋斗目标。
(1)材料一中的“改革开放”是从哪次会议开始的?这次会议上党的工作重心发生了怎样的转移?
(3分)
(2)材料二中特区是窗口,1980年中央决定兴办哪四个经济特区?
(3分)
(3)请用一句话来评价邓小平在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的地位?中共十五大把他的哪一思想作为党的指导思想并写入党章?
(3分)
(4)材料三中的两个“一百年”是指什么?
(3分)
【答案】(1)十一届三中全会。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
(2)深圳,珠海,汕头,厦门。
(3)邓小平是中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总设计师。邓小平理论。
(4)第一个一百年,是到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年时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第二个一百年,是到新中国成立100年时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
【知识点】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经济特区;邓小平理论;“中国梦”
【解析】(1)依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1978年底,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在北京召开,这次会议决定停止“以阶级斗争为纲”的口号,把党和国家的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并且提出实行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
(2)依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1980年中央决定创办深圳、珠海、汕头、厦门四个经济特区,对外开放开始起步。
(3)结合所学知识,邓小平是中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总设计师。邓小平关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被称为邓小平理论,1997年中共十五大把邓小平理论作为党的指导思想并写入党章。
(4)依据材料三和所学知识,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两个“一百年”的奋斗目标是指第一个一百年,是到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年时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第二个一百年,是到新中国成立100年时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
【点评】本题考查十一届三中全会、经济特区、邓小平理论、两个“一百年”等知识。难度较大,需要熟练掌握基础知识,综合运用所学知识方可作答。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
第三次月考 历史模拟试卷
时间:45分钟 满分:70分
第Ⅰ卷
一、选择题(本题共12小题,每小题2分,共24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要求的)
1.历史观点是对历史史实的认识。下列表述属于历史观点的是( )
A.新中国成立,开辟了中国历史的新纪元
B.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在北京召开
C.1957年,我国完成了第一个五年计划
D.1980年,深圳经济特区建立
2.1950年6月28日《人民日报》发表社论称“这是一件翻天覆地的大事”,是“中国人民对残余的封建制度所发动的一场最猛烈的经济的、政治的战争,将在实际上结束中国社会的半封建性质”。这件大事是( )
A. 开国大典 B.抗美援朝 C.土地改革 D.三大改造
3.下列图片所示建设成就,反映我国( )
A.确立了社会主义基本制度 B.开始改变工业落后的面貌
C.开启了国企改革的新历程 D.形成了全方位开放新格局
4.中共八大制定的党的路线是正确的,提出的许多新的方针和设想是富于创造精神的,历史证明这些成果对于党的事业的发展有长远的重要意义。下列关于中共八大的叙述,正确的是( )
①指出党和人民的主要任务是集中力量发展社会生产力
②通过了第一部《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③是我国全面的大规模的社会主义建设的良好开端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①②③
5.“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2016年政府工作报告中的一个高频词汇,在“十三五”规划纲要的指引下,各行各业发起了供给侧的改革攻坚战,改革,推动改革,深入推进改革……38年前,做出改革开放重大决策的会议是( )
A.中共八大 B.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
C.中共十二大 D.中共十三大
6.有人把“生产关系”和“生产力”的关系比作“鞋”和“脚”的关系,下列中国农村生产关系调整中,“鞋子合脚,大步流星”的是( )
A.罗斯福新政 B.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C.一五计划 D.人民公社化运动
7.党的十八大闭幕后,习近平总书记到地方调研,在改革开放的窗口城市向世界发出了中国改革不停顿、开放不止步的时代宣言。这个城市是( )
A.深圳 B.厦门 C.广州 D.珠海
8.为推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进入新阶段做出巨大贡献,被称为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总设计师指的是( )
A.邓小平 B.毛泽东 C.孙中山 D.习近平
9.2018年雄安新区种植10万亩苗景兼用林。按照“生态优先、绿色发展”,雄安新区造林以自然理念为指导,以构建异龄复层混交的健康森林为目标,营造“千年秀林”这一做法主要体现了新时代的发展理念是( )
A. 创新 B.协调 C.共享 D.绿色
10.新中国成立以后,中共共产党在少数民族聚居地区实行的一项基本国策是( )
A.民族平等 B.共同繁荣
C.民族区域自治 D.民族独立
11.2009年是我国澳门回归10周年纪念。我国能够恢复对澳门行使主权的根本原因是( )
A.我国综合国力的大大增强
B.“一国两制”伟大构想的可行性
C.我国同各国的关系空前友好
D.祖国统一是全国人民的共同愿望
12.台湾著名作家余光中在《乡愁》中写道:“乡愁是一湾浅浅的海峡,我在这头,大陆在那头。”目前,我国解决“乡愁”的基本方针是( )
A.不放弃使用武力 B.“和平统一、一国两制”
C.民族区域自治 D.由台湾人民“公投”
第Ⅱ卷
填空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空1分,共5分)
13.1950年10月,以 为司令员兼政治委员的中国人民志愿军开赴朝鲜战场,与朝鲜军民并肩作战。中国人民志愿军同朝鲜军民连续发动五次大规模战役,把美国侵略军赶回到三八线附近。
14.解放军好战士 ,以公而忘私、助人为乐的共产主义风格和言行一致的工作作风,成为全国人民学习的榜样。
15.中共十八大提出了夺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胜利的基本要求,确定了全面建成 社会和全面深化 的目标。
16. 年,中国共产党在北京召开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指出党和人民的主要任务是集中力量把我国尽快地从落后的农业国变为先进的工业国。 年,思想理论界展开了一场真理标准问题的大讨论,这是一场深刻的思想解放运动。它使人们认识到,只有实践才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17. 1947年,根据党中央民族区域自治的基本方针, 成立,这是我国建立的第一个自治区:20世纪末,中央决定进行 ,在该政策的适用范围中,有5个自治区,27个自治州和83个自治县。
综合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11分)
18.某学校开展“中国共产党的制度创新”研究活动。请你参与,并回答问题。
活动一【制度初建】
活动二【制度发展】
活动三【制度展望】
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这是中国推进政治文明建设必须遵循的基本方针,也是中国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本质特征。党的领导是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的根本保证,人民当家作主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要求,依法治国是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
——2021《中国“习观”》
(1) 图一中,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与政治协商制度确立的会议通过的文献名称是什么?(2分)
(2) 图二中该制度的确立与哪一会议的召开有关系?简要说明此次会议通过的《宪法》的地位性质是什么?(2分)
(3) 请分析图三中的制度所产生的历史作用是什么?(2分)
(4) 依据活动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经济特区主要“特”在哪里?特别行政区又“特别”在哪里?特别行政区的成功,是哪一伟大构想的成功实践?(3分)
(5) 结合活动三指出,在制度创新中,我们应坚持怎样的原则?(2分)
材料解析题(本大题共2小题,第19小题8分,第20小题12分,共20分)
19.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新中国成立初期)我国的工业基础,特别是重工业基础非常薄弱……这种落后的经济状况只能靠集中主要力量发展重工业才能改变,只有钢铁等基础工业发展了,机器制造业的原料增多了,轻工业的装备才能保证……同时,当时的国际环境也急需我们尽快建立强大的军事工业,以增强国防力量。
材料二 1956年我国国民经济中公私经济所占比例
项目 公有经济 私有经济
工业总产值 100% 0
商业零售额 95.8% 4.2%
材料三 1958年,一首打油诗这样写道:“深耕细作产量高,一棵玉米冲云霄;彩云拴住玉米腰,吓得月亮弯弯腰……”
材料四 1958年10月,山东某县县委书记作报告:人人进入新乐园,吃喝穿用不花钱;鸡鸭鱼肉味道鲜,顿顿可吃四大盘;天天可以吃水果,各样衣服穿不完;人人都说天堂好,天堂不如新乐园。
(1)材料一反映了新中国成立初期我国经济的什么状况?为改变这种状况我国政府编制了什么计划?据材料一分析编制这一计划的必要性。(3分)
(2)材料二反映了我国经济成分有何特点?这与哪一事件有关?(2分)
(3)材料三反映了1958年发生的什么运动?材料四中的“新乐园”指什么?材料三、四涉及的事件产生了怎样的历史影响?(3分)
20.阅读下列材料,结合历史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1979年对于中国是不平凡的一年,这一年,中国农民以特有的首创精神奏响了改革开放的序曲;这一年,经济特区开始筹建,中国对外开放的序曲拉开。
材料二:邓小平同志说:“特区是一个窗口,是技术的窗口,是管理的窗口,也是对外政策的窗口”。
材料三: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实现中国梦必须走中国道路,这就是新时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为实现中国梦,中国共产党确立了“两个一百年”的奋斗目标。
(1)材料一中的“改革开放”是从哪次会议开始的?这次会议上党的工作重心发生了怎样的转移?
(3分)
(2)材料二中特区是窗口,1980年中央决定兴办哪四个经济特区?
(3分)
(3)请用一句话来评价邓小平在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的地位?中共十五大把他的哪一思想作为党的指导思想并写入党章?
(3分)
(4)材料三中的两个“一百年”是指什么?
(3分)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