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次月考 历史模拟试卷
时间:45分钟 满分:60分
一、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25分,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选项)
1.下图是摘自著名文史学者宋云彬先生的日记。这段日记记载的会议应该是( )
各单位代表发言完毕,继续讨论下列各案:一政协组织法;……三定都北平,改称北平为北京;……争辩数小时,幸有周恩来做主持,能控制。居然逐案通过……
A.中共七届二中全会 B.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
C.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D.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
【答案】B
【知识点】人民政协;“共同纲领”
【解析】根据“政协组织法”“定都北平”等,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题干图表涉及的是新中国成立前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次全体会议,即“新政协”相关内容,B项正确;
中共七届二中全会决定把党的工作重心从农村转移到城市,排除A项;
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排除C项;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作出改革开放的历史性决策,排除D项。
故答案为B。
【点评】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理解并识记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的相关史实。
2.某记者在报道中写道:“这是一个令人振奋的消息,标志着祖国大陆获得了统一,各族人民实现了大团结。”材料中“消息”是指( )
A.开国大典的举行 B.渡江战役的胜利
C.西藏和平解放 D.海南岛获得解放
【答案】C
【知识点】西藏和平解放
【解析】1951年西藏地方政府派出以阿沛·阿旺晋美为首席代表的代表团到达北京,与中央人民政府谈判,达成《中央人民政府和西藏地方政府关于和平解放西藏办法的协议》,西藏和平解放。祖国大陆获得统一,各族人民实现了大团结,C项正确;
A项标志新中国成立,排除A项;
渡江战役的胜利是解放南京,排除B项;
海南岛获得解放后大陆还有一些地方没有解放,排除D项。
故答案为C。
【点评】 本题属于材料型选择题,主要考查学生的阅读分析能力,解答此类必须认真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提炼材料中的重要信息和观点。
3.“1950年6月,朝鲜战争爆发。美国打着联合国军的旗号入侵朝鲜的同时,公然干涉中国内政。……并出动飞机轰炸我国东北边境的城市和乡村……”上述材料说明我国抗美援朝是( )
A.不正义的侵略战争 B.挑战美国权威的不明智之举
C.保卫国家的正义战争 D.以抗美之名欲称霸世界
【答案】C
【知识点】抗美援朝
【解析】根据题干“美国打着联合国军的旗号入侵朝鲜的同时,公然干涉中国内政。……并出动飞机轰炸我国东北边境的城市和乡村”可知,美国的侵略活动严重威胁到中国的国家安全,因此彭德怀于1950年率领中国人民志愿军跨过鸭绿江,抗美援朝、保家卫国,故C符合题意;
我国抗美援朝是为了保家卫国,是正义的明智之举,故AB不符合题意;
中国永远不称霸,故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抗美援朝相关的知识,考查学生的理解能力。抗美援朝战争沉重打击了美帝国主义的嚣张气焰,维护了亚洲和世界和平,大大提高了新中国的国际威望;巩固了人民民主政权,极大地增强了中华民族的自信心和凝聚力,为经济建设赢得了一个相对稳定的和平环境。
4.下列关于我国1950 -1952年土地改革运动有关内容的表述中,不正确的是 ( )
A.其主要口的是将土地收归国有
B.土地改革的完成,废除了我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土地制度
C.土地改革使三亿多农民分到了土地
D.它解放了农村生产力,促进了农业生产的恢复和发展
【答案】A
【知识点】土地改革
【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50年,中央人民政府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规定废除地主阶级封建剥削的土地所有制,实行农民土地所有制。到1952年底,除部分少数民族地区外,全国大陆基本完成了土地改革。土地改革的完成彻底摧毁了我国存在两千多年的封建土地制度,消灭了地主阶级,农民翻身成为土地的主人;巩固了新生的人民政权,大大解放了农村生产力,农业生产获得迅速恢复和发展,为国家的工业化建设准备了条件。因此,选项BCD说法正确;土地改革后,地主土地所有制转变为农民土地所有制,即土地的所有权和使用权都属于农民,土地私有制并没变,不过是由过去地主私有变为农民私有。因此,选项A说法错误,符合题干设问要求。
故答案为:A。
【点评】本题考查土地改革的有关知识。试题较为简单,旨在考查学生对土地改革的背景、颁布文献、意义等基础知识的理解和识记。
5.彻底摧毁了我国存在2000多年的封建土地制度,消灭了地主阶级的事件是( )
A.抗美援朝 B.土地改革
C.三大改造 D.经济体制改革
【答案】B
【知识点】土地改革
【解析】 1950年中央人民政府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其内容主要有废除地主阶级封建剥削的土地所有制,实行农民的土地所有制。土地改革彻底废除了在我国延续了两千多年的封建土地制度,消灭了地主阶级;农民成为土地的主人,在政治、经济上翻了身;解放了农村生产了,促进了农村经济迅速走向恢复和发展。为国家的工业化建设准备了条件, B 选项符合题意;
选项ACD与题意表述不相符,排除;
故答案为B 。
【点评】 本题主要考查土地改革的历史意义的相关知识点,土地改革后,地主土地所有制转变为农民土地所有制,即土地的所有权和使用权都属于农民,土地私有制并没变,不过是由过去地主私有变为农民私有。1956年对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完成时,土地才实现了公有制。
6.1953-1957年,苏联帮助我国兴建156个工业项目,实际完成投资196亿元,其中东北占实际投资额的4.3%,中部地区占32.9%西部地区占20%可见,这时期我国工业布局的中心是在( )
A.东南地区 B.西北地区 C.东北地区 D.西南地区
【答案】C
【知识点】第一个五年计划
【解析】根据题干分析结合所学知识,1953——1957年的一五计划,优先发展重工业,鞍山钢铁公司无缝钢管厂等三大工厂、沈阳第一机床厂等一批重工业建立起来,形成东北工业基地,C项正确;
东南地区、 西北地区 、 西南地区不符合题意,排除ABD项。
故答案为:C。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一五计划的掌握情况,解答本题需要学生准确识记相关知识点。
7.“开着解放牌汽车,奔驰在青藏公路上”的情景最早可能出现在( )
A.抗美援朝时期 B.第一个五年计划完成后
C.“大跃进”时期 D.“文化大革命”时期
【答案】B
【知识点】第一个五年计划
【解析】根据所学可知,1953-1957年,为了有计划的进行社会主义建设,党和政府实施了第一个五年计划。长春第一汽车制造厂建成投产,生产出第一辆解放牌汽车,川藏、青藏、新藏公路建成。故“开着一辆解放牌汽车,奔驰在青藏公路上”这种情景最早会出现在“一五”计划完成后,B符合题意;
抗美援朝开始于1950年,排除A;
“大跃进”开始于1958年,晚于“一五”计划,排除C;
“文化大革命” 开始于1966年,晚于“一五”计划,排除D。
故答案为:B。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以及分析问题的能力。注意掌握“一五”计划的成就及意义。解题关键是理解题意,掌握相关基础知识,灵活运用知识,进行作答。
8.对比下面两幅图,在中国农业政策调整的进程中变化最大的是( )
四川农民分得土地 1953年农民申请加入合作社
A.农民当家作主的地位 B.生产资料的所有制性质
C.农民的生产积极性 D.调整政策的根本目的
【答案】B
【知识点】三大改造;农业、手工业合作化
【解析】本题描述的是农业方面土地的变化,结合图片及所学可知,图一是土地改革,图二是农业合作化改造,土地改革是将地主土地所有制变为农民土地所有制,所有制性质是个人私有制。而对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即农业合作化是将农民土地私有制变为社会主义公有制,所有制性质变为公有制。B符合题意;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人民一直当家作主,A不符合题意;
土地改革和对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目的都是通过调整政策来提高农民的生产积极性,促进农业经济的发展,C、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的是土地制度的变化,是日常考试常见题型,掌握好土地改革与三大改造知识,结合所学,通过对比,便可得出答案。
9.“文化大革命”结束的标志是( )
A.粉碎江青反革命集团 B.九一三事件
C.真理标准问题大讨论 D.四五运动
【答案】A
【知识点】“文化大革命”
【解析】结合所学可知,1976年10月,华国锋、叶剑英等代表中央一举粉碎江青反革命集团,结束了长达十年之久的“文化大革命”。A符合题意;
九一三事件是林彪叛逃事件,排除B;
真理标准问题大讨论在1978年,此时文革已结束,排除C;
四五运动,又称天安门事件,是1976年4月发生的反对“四人帮”的全国性群众抗议运动,排除D。
故答案为:A。
【点评】本题考查“文化大革命”。难度较低,掌握“文化大革命”开始、结束的时间及标志即可作答。
10.下列属于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过程中失误的是( )
A.中共八大的召开 B.开放沿海城市
C.掀起“大跃进”高潮 D.设立经济特区
【答案】C
【知识点】社会主义建设在探索中前进
【解析】依据题干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在社会主义建设时期,出现了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这些运动反映了人民群众迫切要求改变我国经济落后的愿望,但是由于急于求成,忽视了客观经济规律,导致出现了严重的困难,故选项C符合题意;
A.中共八大的召开,不符合题意;
B.开放沿海城市,不符合题意;
D.设立经济特区,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点评】本题考查准确记忆。解答时,依据题干信息,结合对所学知识的准确记忆来分析备选项回答,这就是要求准确记忆课本基础知识。
11.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决定把党和国家的中心工作转移到( )
A.经济建设上来 B.法治建设上来
C.科技建设上来 D.国防建设上来
【答案】A
【知识点】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
【解析】依据题干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这次会议的内容是作出把党和国家的工作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和实行改革开放的重大战略决策。也就是把经济建设作为工作重点。A符合题意;
B、C、D是围绕着经济建设开展的,首要任务是发展经济,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及国家经济实力,这样才可以更好地开展其他工作。因此,B、C、D可以排除;
故答案为:A
【点评】本题考查的是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的主要内容,这是考试的重点,依据教材,认真识记,才能更好的作答。
12.标志着中国共产 党指导思想上的拨乱反正胜利完成的是( )
A.《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的通过
B.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大讨论
C.《关于加快农业发展若干问题的决定》的通过
D.《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的通过
【答案】A
【知识点】中国共产党在指导思想上的拨乱反正
【解析】A.依据所学知识可知,1981年,中共十一届六中全会召开,通过了《 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 》, 标志着中国共产 党指导思想上的拨乱反正胜利完成,故选项A符合题意;
B.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大讨论,不符合题意;
C. 《关于加快农业发展若干问题的决定》的通过,不符合题意;
D. 《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的通过 ,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点评】本题考查识记能力。解答时,依据对课本上基础知识的准确记忆回答,这是课本上的基础知识,只要准确记忆,就可以顺利回答。
13. 1978年,安徽风阳县小岗村18户农民私下立了一份将田地包干到户、自负盈亏的契约。这种新的土地经营形式是指( )
A.农业合作化 B.人民公社化
C.土地集体经营 D.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答案】D
【知识点】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解析】1978年11月24日,小岗村18户农民以敢为天下先的胆识,按下了18个血手印,搞起生产责任制,揭开了中国农村改革的序幕,随后在全国农村逐步实行了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由安徽凤阳小岗村创造,在农村实行包产到户、包干到户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农民拥有土地的使用权,使农民获得了生产和分配的自主权,大大提高了农民的劳动热情,解放了农村生产力,促进了农业生产,提高了粮食的产量,提高了农民的生活水平。据题干及所学知识可知,这种新的土地经营形式是指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选项D符合题意;
选项ABC与题意表述不相符,排除;
故答案为D。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理解并识记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相关史实。
14.小史同学搜集了“包产到户”“国有企业改革”“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等资料。据此推知,她研究的课题是( )
A.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 B.经济体制的改革
C.中国教育事业的发展 D.海峡两岸的交往
【答案】B
【知识点】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国有企业改革;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解析】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我国从此走上改革开放、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正确道路。材料“包产到户”“国有企业改革”“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属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内容,故B符合题意;
三大改造的完成标志着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故A不符合题意;
材料没有涉及中国教育事业的发展,故C不符合题意;
材料没有涉及海峡两岸的交往,故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经济体制改革相关的知识,考查学生运用知识的能力。1978年我国实行改革开放,改革首先在农村开始,实行包产到户自负盈亏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重点是国有企业改革。1992年中共十四大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目标。
15.为我国参与经济全球化开辟了新途径的是( )
A.中国加入世贸组织 B.深圳经济特区的建立
C.1992年开放了重庆沿江城市 D.农村乡镇企业的发展
【答案】A
【知识点】世界贸易组织
【解析】2001年12月,在经过长达15年艰难曲折的谈判历程后,中国成为世界贸易组织的新成员,为我国参与经济全球化开辟了新途径,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开拓了新空间。故A符合题意;
深圳经济特区的建立、1992年开放了重庆沿江城市和农村乡镇企业的发展与题干无关,故BC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中国加入世贸组织相关的知识,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2001年,中国加入世贸组织。
16.中国加入世贸组织是在哪一年( )
A.1999年 B.2000年 C.2001年 D.2008年
【答案】C
【知识点】世界贸易组织
【解析】结合所学可知,2001年12月,中国成为世界贸易组织成员,为我国参与经济全球化开辟了新途径,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开拓了新空间。C符合题意;
1999年、2000年、2008年都与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无关,排除ABD;
故答案为:C。
【点评】本题考查世界贸易组织的知识。难度较低,掌握我国加入世纪贸易组织的知识即可作答。
17.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发展示意图中①②处依次是( )
A.毛泽东思想 邓小平理论
B.邓小平理论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C.毛泽东思想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D.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邓小平理论
【答案】B
【知识点】邓小平理论;中共十九大
【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97年,中共十五大召开把邓小平理论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这对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具有重要意义。2017年,中共十九大召开,中共十九大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 B 符合题意, D 排除;
中共七大把毛泽东思想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 AC 排除;
故选择 B 。
【点评】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以及分析问题的能力。注意掌握党召开的中共十五大和中共十九大的内容。
18.在中共十八届一中全会上当选为中共中央总书记的是( )
A.邓小平 B.江泽民 C.习近平 D.胡锦涛
【答案】C
【知识点】邓小平理论
【解析】 依据所学可知,2012年11月8日,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北京人民大会堂开幕。大会的主题是: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解放思想、改革开放、凝聚力量、攻坚克难、坚定不移地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奋斗,习近平被选为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是首位在新中国成立后出生的中共最高领导人,是经历了以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为核心的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和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党中央领导集体后,走过91年历程的中国共产党迎来新的领航人。所以在十八大一中全会上,当选为中共中央总书记的是习近平, C 项符合题意;
由此分析 ABD 三项均不符合题意,排除;
故答案为C 。
【点评】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识记能力,需要准确识记在十八届一中全会上,习近平当选为中共中央总书记。
19.“……生态木身就是价值。这里面不仅有林木本身的价值,还有绿肺效应,更能带来旅游、林下经济等。‘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这实际上是增值的。”材料体现了新发展理念中的( )
A.绿色发展 B.协调发展 C.共享发展 D.创新发展
【答案】A
【知识点】五大发展理念
【解析】根据材料“生态本身就是价值”“绿肺效应”结合所学可知,习近平总书记于2015年10月在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上提出的新发展理念,包含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其中绿色发展注重的是解决人与自然和谐问题,A项正确;
协调发展强调解决发展不平衡问题,排除B项;
创新发展强调解决发展动力问题,排除C项;
共享发展注重解决社会公平正义问题,排除D项。
故答案为:A。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新发展理念,考查学生的材料分析能力以及调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20.下列属于民族自治区的是( )
A.西藏 B.香港 C.澳门 D.深圳
【答案】A
【知识点】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解析】根据所学知识,我国设立了内蒙古(新中国成立前设立)、新疆、广西、宁夏、西藏等自治区,故A符合题意;
香港和澳门是特别行政区,深圳是经济特区,故BC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民族区域自治相关的知识,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民族区域自治是国家解决民族问题的基本政策,是国家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
21.“汲取了传统中国‘从俗从宜’的治边经验,根据不同的习俗、文化、制度和历史状态以形成多样性的中央—地方关系”,“这一制度”是指( )
A.政治协商制度 B.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C.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D.一国两制
【答案】C
【知识点】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解析】据“汲取了传统中国‘从俗从宜’的治边经验,根据不同的习俗、文化、制度和历史状态以形成多样性的中央——地方关系,但这一制度不是历史的复制,而是全新的创造……”及所学知识可知,材料中“这一制度”是指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就是在统一的祖国大家庭里,在国家的统一领导下,以少数民族聚居的地区为基础,建立相应的自治机关,设立自治机关,行使自治权,自主地管理本民族、本地区的内部事务,行使当家作主的权利。民族区域自治对祖国统一、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和地区发展具有重大的意义,成为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和基本政治制度。故C符合题意,AB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相关的知识,考查学生运用知识的能力。民族区域自治是国家解决民族问题的基本政策,是国家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实行民族区域自治,体现了国家充分尊重和保障各少数民族管理本民族内部事务权利的精神,体现了国家坚持实行各民族平等、团结和共同繁荣的原则,体现了民族因素与区域因素、政治因素与经济因素、历史因素与现实因素的统一。
22.香港、澳门回归祖国说明( )
①中国人民洗雪了百年国耻
②我国在完成祖国统一大业的道路上迈出了重要一步
③“一国两制”的构想是完全正确的
④祖国统一大业取得了完全的胜利
A.①③④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
【答案】D
【知识点】香港回归;澳门回归
【解析】在“一国两制”的指引下,香港、澳门于1997年7月1日和1999年12月20日顺利回归祖国,香港、澳门回归祖国,说明“一国两制”的构想是完全正确的,中国人民洗雪了百年国耻,标志着我国在完成祖国统一大业的道路上迈出了重要的一步,①②③正确,故D符合题意;
祖国统一大业还没有完全取得胜利,台湾问题还未解决,排除④ ,故ABC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香港、澳门回归祖国相关的知识,考查学生运用知识的能力。香港、澳门回归祖国,中国人民洗雪了百年国耻,标志着我国在完成祖国统一大业的道路上迈出了重要的一步。
23.标志着中国人民洗雪了百年国耻,在完成祖国统一大业的道路上迈出重要一步的是( )
A.抗日战争胜利 B.新中国成立
C.香港、澳门回归祖国 D.中美建交
【答案】C
【知识点】香港回归;澳门回归
【解析】根据材料及所学知识可得出1997年香港、1999年澳门 ]回归祖国标志着中国人民洗雪了百年国耻,在完成祖国统一大业的道路上迈出重要一步,C符合题意;
1945年抗日战争胜利,与题干材料无关,排除A;
1949年新中国成立,不符合题意,排除B;
1972年,理查德米尔豪斯尼克松总统访华,这标志着自新中国成立后中美相互隔绝的局面终于打破,不符合题意,排除D;
故答案为:C。
【点评】本题考查港澳回归。难度较低,熟练掌握港澳回归的历史意义即可作答。
24.新中国成立后,海峡两岸首次会面的领导人是( )
A.毛泽东和蒋介石 B.邓小平和连战
C.胡锦涛和连战 D.习近平和马英九
【答案】D
【知识点】海峡两岸交往
【解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2015年,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习近平同台湾方面领导人马英九在新加坡会面,这次会面是1949年以来两岸领导人的首次会面,翻开了两岸关系历史性的一页,D项正确;
毛泽东和蒋介石不符合题意,排除A项;
邓小平和连战不符合题意,排除B项;
胡锦涛和连战不符合题意,排除C项。
故答案为:D。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解答本题需要学生识记与灵活掌握祖国统一大业的相关史实。
25.“九二共识”指的是两岸对下列哪一内容达成共识( )
A.开展经济、科技文化交流
B.双方领导人以适当身份互访
C.海峡两岸均坚持一个中国原则
D.不以政治分歧影响、干扰经济合作
【答案】C
【知识点】海峡两岸交往
【解析】结合课本所学知识可知,“九二共识”是1992年,海峡两岸关系协会和海峡交流基金会就“海峡两岸均坚持一个中国原则”达成的共识,选项C正确;
选项ABD与题意表述不相符,排除;
故答案为C。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识记能力,需要准确识记“九二共识”是指“海峡两岸均坚持一个中国原则”达成的共识。
二、非选择题(2小题,共35分)
26.在新中国的辉煌发展史上,各行各业的劳动者勇于开拓,努力奋斗,谱写了波澜壮阔的奋斗者之歌。结合所学,回答下列问题。
“最美奋斗者”——王进喜:没有条件,创造条件也要上。
“最美奋斗者”——两弹一星先进群体:勇于攀登,彪炳史册
“最美奋斗者”——袁隆平:用一辈子,守护好中国饭碗
我们都是奋斗者——长大后我就成了你
(1)王进喜在哪一油田参加东北石油大会战?请再写出同时期的最美奋斗者一位。(3分)
(2)写出打破了当时有核大国核垄断的科技成就一例和此群体中的一位代表人物。(4分)
(3)袁隆平为实现“让所有人远离饥饿”的梦想做出了什么贡献?他被誉为什么?(4分)
(4)作为新时代的中学生,你认为应践行“最美奋斗者”的哪些精神?(3分)
【答案】(1)大庆油田 焦裕禄(雷锋)
(2)1964年,我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 钱学森(邓稼先)
(3)成功培育出籼型杂交水稻 杂交水稻之父
(4)艰苦奋斗、无私奉献、勇攀高峰、科学创新、胸怀天下、自力更生、大力协同、爱国主义精神等。(言之有理即可)
【知识点】“两弹一星”;袁隆平及杂交水稻;社会主义建设成就
【解析】(1)本题考查王进喜的相关知识。根据所学可知,1960年,王进喜在大庆油田参加东北石油大会战。结合所学可知,与王进喜同一时期的最美奋斗者有党的好干部焦裕禄,解放军好战士雷锋等。
(2)本题考查原子弹的相关知识。根据所学可知,1964年10月16日,我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打破了当时有核大国的核垄断。“两弹一星”的成功,是在党和国家领导下,以钱学森、邓稼先为代表的一大批中国科学家自力更生,克服重重困难取得的伟大成就。
(3)本题考查袁隆平的知识。根据所学可知,1973年袁隆平在世界上首次培育籼型杂交水稻,被称为“东方魔稻”。袁隆平在实践中提出水稻杂交新理论,实现了水稻育种的历史性突破,被国际农学界誉为“杂交水稻之父”。
(4)本题考查“最美奋斗者”的精神。言之有理即可。如艰苦奋斗、无私奉献、勇攀高峰、科学创新、胸怀天下、自力更生、大力协同、爱国主义精神等。
故答案为:(1)大庆油田;焦裕禄(雷锋)。
(2)1964年,我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钱学森(邓稼先)。
(3)成功培育出籼型杂交水稻;杂交水稻之父。
(4)艰苦奋斗、无私奉献、勇攀高峰、科学创新、胸怀天下、自力更生、大力协同、爱国主义精神等。(言之有理即可)
【点评】本题考查王进喜、原子弹、袁隆平等相关知识。难度适中,熟练掌握相关人物及事件的基本史实即可作答。
27.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1997 年 7 月 1 日 0 时,香港在被英国殖民统治了一个半世纪后,终于回到了祖国的怀抱。 1999 年 12 月 19 日午夜至 20 日凌晨,中葡两国政府在澳门举行澳门政权交接仪式,澳门回到祖国怀抱。
材料二:台湾自古以来就是中国领土。1949 年国民党退往台湾后,台湾海峡长期隔绝了台湾祖国与大陆。
(1)针对祖国统一问题,邓小平创造性的提出了哪一伟大构想?这一构想的前提是什么?(4分)
(2)阅读材料一,说出港澳回归的历史意义。(3分)
(3)为保持港澳的长期繁荣稳定中央政府采取了哪些措施?(一例即可)(3分)
(4)阅读材料二,说出改革开放后为推进祖国统一大业提出的对台基本方针。(3分)
(5)新时代为推进祖国完全统一,国家主席习近平与台湾地区哪位领导人在新加披会晤
并交换了意见?(4分)
(6)祖国统一问题仍然任重而道远。对于祖国统一问题,我们应有的正确态度是什么?(4分)
【答案】(1)一国两制;一个中国;
(2)香港、澳门;香港、澳门的回归标志着中国人民洗雪了百年国耻,为完成祖国统一大业迈出了重要一步。
(3)实行一国两制;实行国安法;港人治港;解放军进驻香港。(答出一例即可)
(4)“和平统一,一国两制”。
(5)马英九
(6)自觉改造维护国家统一和全国各民族团结的义务。
【知识点】“一国两制”;香港回归;澳门回归;“和平统一,一国两制”
【解析】(1)针对祖国统一问题,邓小平创造性的提出了“一国两制”的伟大构想,这一构想的前提是必须坚持“一个中国”。
(2)材料一“1997年7月1日0时,香港在被英国殖民统治了一个半世纪后,终于回到了祖国的怀抱。1999年12月19日午夜至20日凌晨,中葡两国政府在澳门举行澳门政权交接仪式,澳门回到祖国怀抱。”可知,香港、澳门的回归标志着中国人民洗雪了百年国耻,为完成祖国统一大业迈出了重要一步。
(3)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为保持港澳的长期繁荣稳定中央政府采取的措施有实行一国两制;实行国安法;港人治港;解放军进驻香港等。
(4)根据材料二“台湾自古以来就是中国领土。1949年国民党退往台湾后,台湾海峡长期隔绝了台湾祖国与大陆”可知,改革开放后为推进祖国统一大业提出的对台基本方针是“和平统一,一国两制”。
(5)新时代为推进祖国完全统一,国家主席习近平与台湾地区领导人马英九在新加坡会晤并交换了意见,这次会面翻开了两岸关系历史性的一页。
(6)祖国统一问题仍然任重而道远。对于祖国统一问题,我们要自觉维护国家统一和全国各民族团结的义务;祖国的统一大业一定会实现。
故答案为:
(1)一国两制;一个中国。
(2)香港、澳门;香港、澳门的回归标志着中国人民洗雪了百年国耻,为完成祖国统一大业迈出了重要一步。
(3)实行一国两制;实行国安法;港人治港;解放军进驻香港。(答出一例即可)
(4)“和平统一,一国两制”。
(5)马英九。
(6)自觉维护国家统一和全国各民族团结的义务;祖国的统一大业一定会实现。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理解并识记“一国两制”伟大构想的前提、港澳回归的历史意义、为保持港澳的长期繁荣稳定中央政府采取的措施、对台基本方针、习马会、对于祖国统一我们应有的正确态度等知识。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
第三次月考 历史模拟试卷
时间:45分钟 满分:60分
一、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25分,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选项)
1.下图是摘自著名文史学者宋云彬先生的日记。这段日记记载的会议应该是( )
各单位代表发言完毕,继续讨论下列各案:一政协组织法;……三定都北平,改称北平为北京;……争辩数小时,幸有周恩来做主持,能控制。居然逐案通过……
A.中共七届二中全会 B.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
C.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D.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
2.某记者在报道中写道:“这是一个令人振奋的消息,标志着祖国大陆获得了统一,各族人民实现了大团结。”材料中“消息”是指( )
A.开国大典的举行 B.渡江战役的胜利
C.西藏和平解放 D.海南岛获得解放
3.“1950年6月,朝鲜战争爆发。美国打着联合国军的旗号入侵朝鲜的同时,公然干涉中国内政。……并出动飞机轰炸我国东北边境的城市和乡村……”上述材料说明我国抗美援朝是( )
A.不正义的侵略战争 B.挑战美国权威的不明智之举
C.保卫国家的正义战争 D.以抗美之名欲称霸世界
4.下列关于我国1950 -1952年土地改革运动有关内容的表述中,不正确的是 ( )
A.其主要口的是将土地收归国有
B.土地改革的完成,废除了我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土地制度
C.土地改革使三亿多农民分到了土地
D.它解放了农村生产力,促进了农业生产的恢复和发展
5.彻底摧毁了我国存在2000多年的封建土地制度,消灭了地主阶级的事件是( )
A.抗美援朝 B.土地改革
C.三大改造 D.经济体制改革
6.1953-1957年,苏联帮助我国兴建156个工业项目,实际完成投资196亿元,其中东北占实际投资额的4.3%,中部地区占32.9%西部地区占20%可见,这时期我国工业布局的中心是在( )
A.东南地区 B.西北地区 C.东北地区 D.西南地区
7.“开着解放牌汽车,奔驰在青藏公路上”的情景最早可能出现在( )
A.抗美援朝时期 B.第一个五年计划完成后
C.“大跃进”时期 D.“文化大革命”时期
8.对比下面两幅图,在中国农业政策调整的进程中变化最大的是( )
四川农民分得土地 1953年农民申请加入合作社
A.农民当家作主的地位 B.生产资料的所有制性质
C.农民的生产积极性 D.调整政策的根本目的
9.“文化大革命”结束的标志是( )
A.粉碎江青反革命集团 B.九一三事件
C.真理标准问题大讨论 D.四五运动
10.下列属于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过程中失误的是( )
A.中共八大的召开 B.开放沿海城市
C.掀起“大跃进”高潮 D.设立经济特区
11.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决定把党和国家的中心工作转移到( )
A.经济建设上来 B.法治建设上来
C.科技建设上来 D.国防建设上来
12.标志着中国共产 党指导思想上的拨乱反正胜利完成的是( )
A.《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的通过
B.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大讨论
C.《关于加快农业发展若干问题的决定》的通过
D.《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的通过
13. 1978年,安徽风阳县小岗村18户农民私下立了一份将田地包干到户、自负盈亏的契约。这种新的土地经营形式是指( )
A.农业合作化 B.人民公社化
C.土地集体经营 D.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14.小史同学搜集了“包产到户”“国有企业改革”“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等资料。据此推知,她研究的课题是( )
A.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 B.经济体制的改革
C.中国教育事业的发展 D.海峡两岸的交往
15.为我国参与经济全球化开辟了新途径的是( )
A.中国加入世贸组织 B.深圳经济特区的建立
C.1992年开放了重庆沿江城市 D.农村乡镇企业的发展
16.中国加入世贸组织是在哪一年( )
A.1999年 B.2000年 C.2001年 D.2008年
17.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发展示意图中①②处依次是( )
A.毛泽东思想 邓小平理论
B.邓小平理论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C.毛泽东思想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D.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邓小平理论
18.在中共十八届一中全会上当选为中共中央总书记的是( )
A.邓小平 B.江泽民 C.习近平 D.胡锦涛
19.“……生态木身就是价值。这里面不仅有林木本身的价值,还有绿肺效应,更能带来旅游、林下经济等。‘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这实际上是增值的。”材料体现了新发展理念中的( )
A.绿色发展 B.协调发展 C.共享发展 D.创新发展
20.下列属于民族自治区的是( )
A.西藏 B.香港 C.澳门 D.深圳
21.“汲取了传统中国‘从俗从宜’的治边经验,根据不同的习俗、文化、制度和历史状态以形成多样性的中央—地方关系”,“这一制度”是指( )
A.政治协商制度 B.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C.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D.一国两制
22.香港、澳门回归祖国说明( )
①中国人民洗雪了百年国耻
②我国在完成祖国统一大业的道路上迈出了重要一步
③“一国两制”的构想是完全正确的
④祖国统一大业取得了完全的胜利
A.①③④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
23.标志着中国人民洗雪了百年国耻,在完成祖国统一大业的道路上迈出重要一步的是( )
A.抗日战争胜利 B.新中国成立
C.香港、澳门回归祖国 D.中美建交
24.新中国成立后,海峡两岸首次会面的领导人是( )
A.毛泽东和蒋介石 B.邓小平和连战
C.胡锦涛和连战 D.习近平和马英九
25.“九二共识”指的是两岸对下列哪一内容达成共识( )
A.开展经济、科技文化交流
B.双方领导人以适当身份互访
C.海峡两岸均坚持一个中国原则
D.不以政治分歧影响、干扰经济合作
二、非选择题(2小题,共35分)
26.在新中国的辉煌发展史上,各行各业的劳动者勇于开拓,努力奋斗,谱写了波澜壮阔的奋斗者之歌。结合所学,回答下列问题。
“最美奋斗者”——王进喜:没有条件,创造条件也要上。
“最美奋斗者”——两弹一星先进群体:勇于攀登,彪炳史册
“最美奋斗者”——袁隆平:用一辈子,守护好中国饭碗
我们都是奋斗者——长大后我就成了你
(1)王进喜在哪一油田参加东北石油大会战?请再写出同时期的最美奋斗者一位。(3分)
(2)写出打破了当时有核大国核垄断的科技成就一例和此群体中的一位代表人物。(4分)
(3)袁隆平为实现“让所有人远离饥饿”的梦想做出了什么贡献?他被誉为什么?(4分)
(4)作为新时代的中学生,你认为应践行“最美奋斗者”的哪些精神?(3分)
27.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1997 年 7 月 1 日 0 时,香港在被英国殖民统治了一个半世纪后,终于回到了祖国的怀抱。 1999 年 12 月 19 日午夜至 20 日凌晨,中葡两国政府在澳门举行澳门政权交接仪式,澳门回到祖国怀抱。
材料二:台湾自古以来就是中国领土。1949 年国民党退往台湾后,台湾海峡长期隔绝了台湾祖国与大陆。
(1)针对祖国统一问题,邓小平创造性的提出了哪一伟大构想?这一构想的前提是什么?(4分)
(2)阅读材料一,说出港澳回归的历史意义。(3分)
(3)为保持港澳的长期繁荣稳定中央政府采取了哪些措施?(一例即可)(3分)
(4)阅读材料二,说出改革开放后为推进祖国统一大业提出的对台基本方针。(3分)
(5)新时代为推进祖国完全统一,国家主席习近平与台湾地区哪位领导人在新加披会晤并交换了意见?(4分)
(6)祖国统一问题仍然任重而道远。对于祖国统一问题,我们应有的正确态度是什么?(4分)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