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卷答案
寻你做寻,想你所想

备战24高考:二轮专题先秦时期(课件+练习)

(共68张PPT)
第一讲
备战2024高考:先秦时期
原始社会
约公元前300万年
约公元前
2070年
约公元前
1600年
约公元前
1046年
约公元前
770年
约公元前
221年
时空坐标
甲骨文
百家争鸣
原始人群
母系氏族
父系氏族


西周
春秋战国(东周)
土地私有制、
重农抑商、
小农经济形成
铁犁牛耕
石器时代
青铜器时代
铁器时代
王位世袭制
宗法制、分封制
商鞅变法
中央集权、县制
社会形态
生产力水平
原始社会
奴隶制社会
奴隶制社会向封建社会过渡
先秦时期(夏商周春秋战国):中华文明的起源和形成时期
政治上:从公天下到家天下,从“方国联盟”到“天下共主”再到中央集权初步形成;家国一体政治理念形成;血缘贵族政治,尚未形成权力的高度集中;
经济上:从刀耕火种、石器锄耕到铁犁牛耕,从千耦其耘到男耕女织,从渔猎文明到农耕文明,精耕细作的传统农业小农经济形成;
文化上:从神权至上到敬天保民,重亲情人伦文化观形成;百家争鸣儒学兴起;汉字形成完整的体系。
主题概览
课题1
中华文明的起源与早期国家
Ⅰ.梳理主干
必备知识固基础
Ⅱ.拓展补遗
旧石器时代
300万年前
170万年前
70万年前
1万年前
5000年前
BC2070年
新石器时代
原始人群
母系氏族公社
父系氏族公社
一、中华文明的起源
1.原始社会组织
一、中华文明的起源
2.从旧石器时代到新石器时代
旧石器时代
标志
时间
遗址
特征
社会组织
打制石器
300万年前-1万年前
①170万年元谋人
②70万-20万年北京人
生产:采集、渔猎
生活:群居;用火
早期原始人群
晚期出现母系氏族公社
新石器时代 标志 时间 1万年前-BC2070 遗址
/
社会组织 打磨石器
7000-
5000
年前
5000
年前
黄河中游:仰韶文化
黄河下游:大汶口文化
长江下游:河姆渡文化
彩陶;粟
养蚕缫丝水稻
黄河流域:龙山文化
长江流域:良渚文化
辽河流域:红山文化
玉器
祭坛
神庙
早期:母系氏族社会
晚期:父系氏族社会
黑陶
[拓] 遗存特点
黄河、长江、辽河等多流域并存分布古人类文化遗存,表明中华大地文明起源分布广泛、多元一体的特点,中原地区是文明发展的核心。
对比仰韶文化与红山文化的聚落形态
工具改进
(打制到磨制)
生产方式变化
(原始农业产生并发展)
生活方式变化(迁徙到定居)
社会关系变化(母系到父系)
农业产生
生产力发展
剩余产品出现
私有制产生
贫富分化
阶级产生
氏族首领
战俘
自由民
奴隶
奴隶主
国家产生
富人
穷人
调节冲突
私有制、阶级和国家产生的关系
阅读史料一图示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人类文化遗址在时间和空间上体现了中华文明起源的哪些特点?
1、我国是人类文明发祥地之一,古代文明源远流长。
2、多源多元化,不仅黄河、长江流域,而且海河、珠江等大河流域,都是中华文明的重要发源地。
【拓展补遗】
史料二 阶级、阶层或等级之类的出现是国家得以建立的社会基础,凌驾于全社会之上的强制性的公共权力系统的设立则是国家的社会职能,是国家机器的本质特征。国家及其强制性的权力机构是阶级矛盾不可调和的产物,最初的统治与管理机构,是为了解决经济上的冲突而发展起来的,是统治阶级压制被统治阶级的机器。
——王震中《东夷民族的文明起源》
根据史料二,概括国家产生的主要条件。
多角度认识古代早期国家的诞生
一.国家的实质:是一定阶级的统治机关,政府军队警察法庭监狱等国家机器是统治阶级镇压被统治阶级反抗行使国家权力的工具。
二.国家的基本特征:按地域划分居民和公共权力的建立。
三.早期国家起源的突出标志:金属器具使用、贫富分化产生、文字成熟、城的出现、礼制的初步形成等。
一是阶级的存在,二是凌驾于社会之上的公共权力的建立。
【拓展补遗】
(1)社会组织内部出现了较为明显的贫富差异和等级分化。
(2)一种掌握政权、军权或宗教权的“王者”已经出现。
(3)遗址中城墙、围壕和祭祀遗址的出现,表明专供统治者居住的,具有政治、文化、宗教中心的城邑已经出现。
新石器时代晚期的文明曙光
3.部落时代
“万邦”时代:五帝后期的龙山文化时代,中国大地上邦国林立,史称“万邦”时代。这一时期,阶级阶层分化比较明显
二、早期国家:夏商西周
1.夏
朝代 时间 遗址 国家治理(政、经、文) 灭亡
夏朝
BC2070-
BC1600
河南洛阳
二里头遗址
中央:
(1)禅让制→王位世袭制
(2)夏王是最高统治者,
下有行政军事司法
宗教的机构与职官
地方:
(1)夏部落:直接统治
(2)其他地方:间接统治
商汤灭夏桀
二里头宫殿基址
史料证史
考证历史之法——二重证据
吾辈生于今日,幸于纸上之材料(文献资料)外,更得地下之新材料(考古资料)……我辈固得以补正纸上之材料,亦得证明古书之某部分全为实录……此二重证据法,唯在今日始得为之。国学大师、历史学家——王国维
二里头宫殿基址复原
问题:二里头遗址是夏文化遗存吗?
一说,存在。夏的核心区域就在豫西和晋东南部。首先,在文献资料方面,《尚书》《诗经》和《夏本纪》里均有记载。与此同时,在考古成果方面,河南二里头遗址也很有可能被证明是夏文化遗存。
一说,根本不存在。至今尚未发现像商周那样用甲骨文、金文来记录当时史实的材料。
(一)按史料价值又可以分为第一手史料和第二手材料两大类:
史料的分类方法主要有两种:一是按史料价值,二是按表现形式。
1.第一手史料:原始资料。
即历史人物、事件、现象发生的那个时代留下来的材料,特别是当事人和目击者提供的史料,直接反映了所研究对象的情况。
2.第二手材料:间接资料。
距离那个时代较远的记录、转述,或者后人的研究成果,间接反映了研究对象的情况。
【拓展补遗】
(一)按表现形式又可以分为四类:
史料的分类方法主要有两种:一是按史料价值,二是按表现形式。
1.文献资料:以文字形式记录的资料。
①以纸张为载体的。如:官私史书、文书档案、传记谱牒、文集日记、野史笔记,书籍、报刊、杂志、信件等。
②以电子媒介为载体的。如:电子邮件、BBS跟帖等。
2.实物史料:历史上人类活动遗留下来的各种物件。如:遗迹、遗址、遗物、出土文物等。
3.口述资料:口头讲述并被记录下来的资料。如:神话传说、史诗、俗谚、遗训,回忆录、对话录、采访记、座谈录等。
4.音像资料:是音像手段与历史资料的有机融合,反映历史活动的声像记录。
【拓展补遗】
1、禅让制:
①原始社会晚期部落联盟民主推选首领的制度
②特点:“选贤任能”
③这是一种“非血统继承制”产生国家领导人的制度;是上古中国的“民主制度” 。
2、王位世袭制:
①开始:启开创了王位世袭制,“家天下”的制度由此开始。
②特点:政治权力由“ ”演化为“ ”。
③评价:宗族关系从此成为基本的政治关系;家天下的制度由此开始,这是生产力发展的结果。
传贤
传子
禹建夏
夏启实行王位世袭制
朝代 时间 遗址 国家治理(政、经、文) 政治势力和 文化影响 灭亡
商朝
BC1600-
BC1046
河南安阳
殷墟
政治:
(1)中央:设尹、各类事务官
(2)地方:内外服制度
经济:
(1)土地制度:井田制
(2)生产方式:石器锄耕(木
石骨材质工具)
文化:
(1)甲骨文是一种成熟文字
(2)青铜器精美
牧野
之战
二、早期国家:夏商西周
2.商
东到大海,西及陇西,南跨江汉,北至燕山
内服是王畿之地,即商王直接统治的地区,外服则是指商王间接控制的方国和部落(即附属国管辖的地区)。
商王对内服有绝对的支配权,但对外服的控制力是有限的。内外服制使商朝对于地方的管理比较松散,中央政府对地方还不能进行有效的统治。
内外服制度
王畿

了方
土 方
鬼 方

外服
内服
各附属国基本是独立的,有的还经常与商处于战争状态
特点:商王朝是以商族为中心的松散的方国联盟,商王是盟主,方国有义务。
外服方国保持原有的血缘界限,又享有自治权。
内外服制度
①在夏代国家制度基础上,商代国家机器有所加强。
②神权与王权结合,神权占有突出的地位。
③商王朝是以商族为中心的松散的方国联盟。
商的政治制度制度特点
朝代 时间 都城 国家治理(政、经、文) 灭亡
西周
BC1046-
BC771
镐京今陕西西安
政治:分封制、宗法制
经济:井田制
文化:青铜文化
礼乐制
(1)国人暴动、共和行政
周厉王暴政,引发
国人暴动,周厉王
出逃,召公、周公
共同执政
(2)BC771年,西北游牧
民族犬戎攻破镐京
二、早期国家:夏商西周
3.西周
性质:土地国有(即周王所有)
内容:(1)周王把土地层层分封,贵族世代享用,不得转让和买卖;
(2)受封者还要向天子交纳贡赋;
(3)土地由奴隶和庶民集体耕种。
井田制
目的:以藩屏周,巩固周统治
对象:
(1)王族
(2)功臣
(3)先代贵族
权利、义务:
(1)权利:在封国内享有世袭统治权
(2)义务:定期朝贡并提供军赋、力役
影响:
(1)有利于巩固当时的统治,扩大疆域;传播了文化,有利华夏族形成
(2)诸侯国之间强国兼并弱国,周天子权威下降,最终导致了分裂格局
召公
周公
成王弟
姜尚
微子
分封制
发展历程
(1)创制:萌芽于商,确立于西周时期。
(2)瓦解:春秋战国时期,分封制趋于瓦解。
(3)废除:秦始皇统一全国,废除分封制,实行郡县制。
(4)延续:汉初又兼采之。七国之乱被平定之后,各诸侯的军事、政治权力被收归中央,诸侯只征收租税,封国名存实亡。
分封制与共同体意识的形成
政治认同 分封制使统一的社会制度在诸侯国中得以普遍实行,周王室用权力与义务的规定,使周天子成为名副其实的诸侯之君
文化认同 周朝文化在分封制下被传播到各地,偏远诸侯国逐步接受了中原文化,并与封地的土著群相互通婚,构成一个多元的社会,促进了民族交融
【拓展补遗】
殷商君主实行的是“父死子继”和“兄终弟及”交互使用的继承制度。由于继承人的不确定,造成权力交接时往往出现动荡,影响政权的稳固。
“立嫡以长不以贤,立子以贵不以长”
含义:按照血缘关系分配政治权力,维护政治联系
内容:
(1)核心:嫡长子继承制度
(2)形成了“周天子-诸侯-卿大夫-士”的等级制度
(3)大小宗关系相对,小宗服从大宗
(4)血缘和政治紧密地结合在一起
影响:
(1)防止内部纷争,维护了政治稳定
(2)内涵仍然影响着我们的思想观念
宗法制
宗法制对传统社会的重要影响
观念 在宗法制体系下,子弟遵从父兄,小宗顺从大宗,既是忠的体现,也是孝的追求,促使“忠”“孝” 观念深入人心
品质 受宗法观念的长期熏陶,国人养成了谦和忍耐、温良恭敬、勤劳俭朴的社会美德和尊老爱幼、兄弟相亲的社会公德
生活 重男轻女、修族谱、后代继承父亲的姓氏等
【拓展补遗】
分封制、宗法制和礼乐制三者关系
分封制、宗法制、礼乐制三者的关系:
分封制是权力的分配, 宗法制是分配的原则,
礼乐制是维护分封制和宗法制的工具,它是一种权力认同制度。
选官制度——世官制
世官制,指世代为官,官吏都具有世袭官职的特点,即贵族世代为官的制度。就其所任而言,世官并不等于世职,并不局限于某家族世代担任某一固定官职。春秋战国时期逐渐被打破。
选官
早期国家政治制度特点
图解历史
(1)家国一体,血缘和政治紧密结合
(2)严格的等级秩序
(3)统治者尚未实现权力的高度集中(中央集权)
(4)神权与王权结合
课题2
诸侯纷争与变法运动
春秋:公元前770年—前476年,时间起止与孔子编订鲁国史《春秋》时间相当得名;
战国:公元前475年—前221年,因此时诸侯国之间不断攻战而得名。也因刘向编注的《战国策》而得名
一、变动的时代
诸侯纷争与变法运动
经济发展
政治格局
华夏认同
1.小农经济的出现(铁犁牛耕/精耕细作):
(1)耕作方式:春秋战国时期,冶铁技术出现,“铁犁牛耕”推广。
(2)农业技术:①耕作技术:当时世界上最先进的垄作法;
②黄河、长江流域已经普遍种植农作物;
③春秋战国各国重视水利(战国-李冰-都江堰)(战国-郑国-郑国渠)
一、变动的时代 (一)经济发展之变
春秋牛尊
河南辉县出土的
战国铁犁
垄作法
战国秦国:成都都江堰
建堰2250多年来经久不衰
战国秦国:
陕西郑国渠
春秋战国时期
土地私有制出现
大量垦荒/战争兼并
井田制逐渐瓦解
2.土地私有制的确立:春秋战国时井田制逐渐瓦解。春秋鲁国初税亩承认土地私有合法性,战国商鞅变法以法律正式确立土地私有制。
一、变动的时代 (一)经济发展之变
铁犁牛耕推广
生产力发展
社会阶级关系变化:
旧贵族势力分化,部分没落,部分变为新兴地主阶级。社会上出现自耕农等新阶层。
公作则迟,有所匿其力也;分地则速,无所匿其力也。
——《吕氏春秋》
铁犁牛耕的推广,极大提高了生产力,动摇了血缘纽带所维系的早期国家的经济基础和政治根基。新兴地主阶级必然要求新的改革。
注意:土地私有制的发展会促使土地兼并,加剧社会分化和矛盾。
3.手工业分工更加细化:
(1)我国古代手工业经营方式:官营、民营和家庭手工业三种形态。
一、变动的时代 (一)经济发展之变
(2)手工业种类和技术:纺织、冶金、陶瓷业发展,铸铁柔化技术发明、淬火和炼钢技术产生,齐国《考工记》是世界上最早的手工业专著。
中国古代手工业三种主要经营形态中突出体现封建经济形态特征的是:A.工场手工业 B.家庭手工业 C.官营手工业 D.民营手工业
B
官营手工业
历史悠久;政府直接经营;产品精美;世界领先。
至明朝前期一直代表中国古代手工业最高水平
民营手工业
私人自主经营;市场流通;主要供民间消费。
春秋战国受到鼓励,明中叶之后占据主导地位
家庭手工业
农户副业,主要用来交纳贡赋和家庭消费,剩余部分出售。
(3)发明:战国时期人们发明司南;春秋战国出现算筹计数法;战国石申赤道坐标记录八百多颗恒星。
临淄甚富而实,其民无不吹竽鼓瑟,弹琴击筑,斗鸡走狗,六博蹋鞠者。临淄之途,车彀击,人肩摩,连衽成帷,举袂成幕,挥汗成雨,家殷人足,志高气扬。
——《史记·苏秦列传》
一、变动的时代 (一)经济发展之变
4.快速发展的商业: 【补充:选必1、选必2】
(1)货币种类丰富:各诸侯国有铸币权。 (2)交通发达:都城为交通枢纽。
(3)中心城市繁荣:各国都城都设市,出现商业区。
(4)突破:①工商食官局面被打破,私营手工业和独立个体手工业者出现。
②工商业主阶层兴起,商人地位提高。
2006年,北京广安门内大街出土窖藏战国货币两罐,内含包括赵国直刀、燕国明刀、三晋及燕的方足布等战国货币三万余枚,大概有70余种。发现有所谓新品种,如丰子、丰邑、武平类方足布等。——黄锡全《近十余年先秦货币的重要发现与研究》
材料表示春秋战国时期货币种类丰富;商业繁荣,交易量较大;区域间经济往来频繁。
忠以为国,智以保身,
商以致富,成名天下。
吕不韦者往来贩贱卖贵,家累千金。
范蠡
吕不韦
易错:明清时期重农抑商政策开始阻碍社会发展,表现在强化小农经济抑制商品经济和资本主义萌芽。
在商鞅看来“农贫而商富”。农业衰落,国家就会陷入贫困,如果任凭工商业发展,那么从事工商业活动的人就日益增多。这不但妨碍农业生产,且征兵制度也难以贯彻,而且在人民中间还会滋长害怕战争、厌恶战争的情绪。商贾少了,侈靡之风就不会盛行,农民就不会嗜酒成性,官吏们也就不会荒忽职守,而沉于酒宴。 ——摘编自洪家义《论商鞅变法》
一、变动的时代 (一)经济发展之变
5.重农抑商政策开始推行:战国商鞅变法后开始实行重农抑商政策。
背景:当时商业与农业争夺劳动力,妨碍农业生产;导致兵员不足,滋生厌战情绪;容易崇尚奢靡,败坏社会风气。
作用:
积极—推动农业发展、确保赋役征派地租征收、巩固封建统治。
消极—不利于社会财富增加;影响后世形成抑商传统;商人地位低下;
封建社会后期,阻碍资义萌芽发展,使中国逐渐落后于世界潮流。
易错:抑商不等于灭商,限制不等于禁绝。
背景:当时商业与农业争夺劳动力,妨碍农业生产;导致兵员不足,滋生厌战情绪;容易崇尚奢靡,败坏社会风气。
作用:
积极—推动农业发展、确保赋役征派地租征收、巩固封建统治。
消极—(包括背景)不利于社会财富增加;影响后世形成抑商传统;商人地位低下;封建社会后期,阻碍资义萌芽发展,使中国逐渐落后于世界潮流。
1.诸侯纷争
(1)背景:东周时礼崩乐坏,周王室控制力削弱,诸侯势力坐大→争霸兼并。
(2)表现:礼乐征伐自天子出→(春秋)自诸侯出→(战国)自大夫出。
一、变动的时代 (二)政治格局之变
请结合地图和材料归纳此时的时代主题。
1、西周旧统治秩序的崩溃,迫使统治者转变国家治理模式。
2、戎狄交侵所带来的外在压力和剧烈进行的民族交融,使华夏认同观念不断明确。
南夷与北狄交,中国不绝若线。
——《公羊传·僖公四年》
“春秋五霸” 春秋时期,齐国、晋国、楚国、吴国与越国先后建立了霸权
“三家分晋” “田氏代齐” 春秋后期到战国前期,晋国的韩、赵、魏三家大夫将晋国瓜分,齐国大夫田氏也取代了原来的姜姓国君
“战国七雄” 形成齐、楚、燕、韩、赵、魏、秦七个大国
楚伐随。随曰:“我无罪。”楚曰:“我蛮夷也。今诸侯皆为叛相侵,或相杀。我有敝甲,欲以观中国之政,请王室尊吾号。”
——《史记·楚世家》
三家分晋被视作春秋战国分水岭。
←这两件事标志着“礼崩乐坏”达到新的烈度,周朝传统的政治秩序完全被破坏。
1.形成:①春秋时期,中原各国因社会发展较四周戎狄蛮夷先进,自称为华夏。在频繁往来和密切联系中,这些民族也产生华夏认同观念。
②战国时戎狄蛮夷已经逐渐融入华夏族。
2.影响:华夏族吸收大量新鲜血液,更加稳定,分布更为广泛;促进社会经济发展。
一、变动的时代 (三)华夏认同观念(文化心理认同)
华夏认同观念逐步加强
民族大迁徙、
大交流
华夏
中原
(自称华夏)
春秋时代中华民族
已经开始形成。
——顾德融《春秋史》
中国有礼仪之大,故称夏;有服章之美,谓之华。
——[唐]孔颖达《春秋左传正义》
华夏文明的先进性:生产力先进(农耕文明);文化优越(礼乐);制度优势(分封、宗法制)
1.背景/原因:
(1)经济:生产力↑,铁犁牛耕→井田制瓦解,土地私有制出现。
(2)政治:战国兼并战争日益剧烈,实现大一统的要求。
(3)阶级:奴隶主贵族衰落,封建地主阶级崛起,要求变法。
(4)思想:受法家变革思想影响。
二、变革的现实:变法运动
必然性
2.目的:富国强兵。
(商鞅变法的背景还需要考虑的角度:商鞅个人;吸取各国变法经验;秦国的早期改革和争霸需要;秦国旧贵族势力较弱;民风质朴尚武;社会发展契合法家思想;士阶层崛起…)
1.背景/原因:
(1)经济:生产力↑,铁犁牛耕→井田制瓦解,土地私有制出现。
(2)政治:战国兼并战争日益剧烈,实现富国强兵和大一统的要求。
(3)阶级:奴隶主贵族衰落,封建地主阶级崛起,要求变法。
(4)思想:受法家变革思想影响。
唯物史观:1.各国变法的根本原因是生产力发展;
2.经济基础对上层建础提出了新的要求。(新兴地主和自耕农要求打破束缚,变法是最有效途径)
公孙鞅(约公元前390年-前338年),又称卫鞅,后封于商,后人称商鞅。应秦孝公求贤令入秦。
3.代表:秦国:商鞅变法(典型代表)
二、变革的现实:变法运动
春秋
时期
前594年,鲁国实行“初税亩”
齐国,管仲改革“相地而衰征”
战国
时期
魏国:李悝变法(前445-前396)
楚国:吴起变法(前386-前381)
齐国:邹忌改革(前357)
秦国:商鞅变法(前356-前338)
韩国:申不害变法(前355)
赵国:赵武灵王胡服骑射改革(前325-前298)
不论公田、私田,都要按亩收税。实际上承认了土地私有的合法性。
根据土地多少和田质好坏征收赋税。
4.商鞅变法:(1)时间:公元前356年。 (2)内容:
经济:①废除井田制度,授田百姓;(确立封建土地私有制)
②重农抑商,奖励耕织; ③统一度量衡;
政治:④废分封,普遍推行县制,君主任免县令加强中央集权。
军事:⑤废除“世卿世禄制”,奖励军功(军功爵制/二十等爵制),剥夺和限制贵族特权;
“为田开阡陌封疆”
大良造鞅镦
北京故宫博物院
山东之卒,被甲冒胄以会战;秦人捐甲徒裎以趋敌。左挈人头,右挟生虏。夫秦卒之与山东卒也,犹孟贲之与怯夫也。 ——《战国策·韩策一》
知识链接:先秦时期的选官制度。
1.世官制:西周至春秋官位世袭的制度,贵族世代垄断政权。【贵族政治】
(贵族政治必然会随分封制衰落、血缘关系淡化、王室式微而渐趋崩溃)
2.举荐和军功授爵制:尚贤思想兴起,举荐有才能的人为官,或依据军功大小授职。
4.商鞅变法:(1)时间:公元前356年。 (2)内容:
社会治理:⑥强制大家庭拆散为个体小家庭;⑦移风易俗;
⑧制定严密户籍制度,民间实行什伍连坐,互相纠察告发;
文化:⑨燔诗书而明法令,烧毁儒家书籍,制《秦律》轻罪重罚。
家庭形态的变化:1.由按宗法组成的父系家长制集体大家庭变为个体小家庭; 2.家庭具有独立性,成年分家;
3.血缘族群意识淡薄,地缘社会政治色彩浓厚。
商君遗礼义,弃仁恩,并心于进取,行之二岁,秦俗日败。
——汉初儒生贾谊
入境,观其风俗,其百姓朴,其声乐不流污,其服不佻,甚畏有司而顺,古之民也。 ——荀子
思考:贾谊与荀子对“商鞅在风俗方面的革新”的不同态度及其原因。
贾谊基于儒家礼治思想,批评商鞅舍弃礼义,专用法制,破坏了家庭伦理关系。
荀子基于法家法治思想,认为商鞅变法使秦国整个社会顺从法制,颇有古风。
4.商鞅变法:(3)影响 (富国/强兵/集权)
进步:①地位:顺应历史潮流,集列国变法之长,是战国时期持续时间最长、涉及面最广、改革最为彻底的一次新兴地主阶级改革运动(实质)。
②经济:确立封建土地私有制→国富兵强,为秦统一中国奠基。
③政治:打破贵族垄断,加强中央集权。
④社会:a.奖励农战,形成崇武尚战的价值观,减少民间私斗,讲求功利的氛围浓厚。 b.实践和发展了法家思想。
局限:⑤轻罪重罚,严刑峻法,一定程度上加重剥削,激发民众反抗情绪。
商鞅变法前,秦人尚武,私斗成风。商鞅引导人们杀敌立功、追名逐利,“民勇于公战,怯于私斗”。在秦人价值观中,伦理意识差,亲情和宗法观念淡薄,讲求功利的氛围浓烈。商鞅据此宣扬道德、知识是有害无益的,指出要发展国家实力,就要顺应民众“饥而求食、劳而求佚、苦则索乐、辱则求荣”的本性,以重刑厚赏的严密措施,把人民的力量集中到“农战”上来。
——摘编自李学勤《东周与秦代文明》等
内容速记
推行县制,君主任免(中央集权)
奖励军功,限制贵族(官僚政治)
重农抑商,奖励耕织(小农经济)
“废井田,开阡陌”(土地私有)
大家庭拆散为小家庭(户籍管理)
什伍连坐,互相纠察(增加赋税)
1.背景:
(1)经济:生产力↑,铁犁牛耕→井田制瓦解,土地私有制出现。
(2)政治:分封制瓦解,周王室衰微,礼崩乐坏,诸侯纷争;
(3)阶级:奴隶主贵族衰落,封建地主阶级崛起,各国变法,重用士阶层;(4)文化:①“学在官府”局面被打破,学术下移,私学产生;
②在争霸战争中,华夏文化不断交融和吸收其他文化。
三、不变的情怀:百家争鸣、文化自信 (一)百家争鸣
唯物史观: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文化是政治经济的强烈反应。
稷下学宫
“百家争鸣”是以齐国稷下学宫为中心园地的。这是世界上第一所由官方举办、私家主持的特殊形式的高等学府,有力地促成天下学术争鸣局面的形成。
学在官府
私家讲学
学在官府:夏、商、西周文化教育制度的特点。官府贵族掌握学术,担任各级学校的教师。
私家讲学:孔子以诗史礼乐教,弟子盖三千焉,身通六艺者七十有二人。 ──司马迁《史记·孔子世家》
1.儒家:
春秋孔子
三、不变的情怀:百家争鸣、文化自信 (二)代表流派及其思想
儒家学派创始人
孔子(前551年~前479)
名丘,字仲尼,春秋时期鲁国人,思想家、政治家和教育家。后人尊称为“万世师表”“至圣”。其言论由弟子整理而成《论语》
理论:
(1)核心:“仁”,关爱他人。
(2)政治思想:①为政以德。统治者顺应民心,爱惜民力;②克己复礼:恢复西周礼乐制度并加以改进。
(3)教育思想:①首创私人讲学,有教无类,因材施教。
②文献整理:晚年整理六经,成为儒家经典。
③人性论:性相近,习相远。
仁者爱人。/克己复礼为仁。/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刚、毅、木、讷近仁。 —《论语》
克己复礼蕴含了保守成分,孔子思想代表奴隶主贵族利益。
意义:打破了贵族垄断文化教育的局面。
仁与礼的关系
仁是良好的道德,礼是社会的规范;仁是内在的自觉,礼是外在的约束。礼以仁为基础,仁以礼来维护。
1.儒家:
战国孟荀
三、不变的情怀:百家争鸣、文化自信 (二)代表流派及其思想
孟子
(约前372—前289年)
孟子宣扬“仁政”,最早提出“民贵君轻”,被韩愈列为先秦儒家继承孔子“道统”的人物,元朝追封为“亚圣”。
理论:
(1)政治思想:仁政; (2)民本思想:民贵君轻;
(3)伦理思想:性善论; (4)人格精神:养浩然之气。
“以德行政者王。”
“不违农时,谷不可胜食也;数罟不入洿池,鱼鳖不可胜食也;斧斤以时入山林,材木不可胜用也。谷与鱼鳖不可胜食,材木不可胜用,是使民养生丧死无憾也。
“人性之善也,犹水之就下也。”
“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 ——《孟子》
▲“制民恒产”,让每家农户有百亩之田、五亩之宅;有起码的生产资料;
▲“勿夺农时”,保证农民有劳动的时间;
▲“省刑罚,薄税敛”,宽刑薄税,使人民有最低的物质生活条件。
孟荀思想代表新兴地主阶级利益。
荀子
(约前313—前238年)
荀子三次担任齐国稷下学宫的祭酒。晚年蛰居兰陵县著书立说,收徒授业,终老于斯,被称为“后圣”。
1.儒家:
战国孟荀
三、不变的情怀:百家争鸣、文化自信 (二)代表流派及其思想
理论:
(1)政治思想:仁义、王道(隆礼重法,礼法并用);
(2)民本思想:君舟民水;
(3)伦理思想:性恶论;
(4)人格精神:天行有常、制天命而用之。
孟荀思想代表新兴地主阶级利益。
补充:法家的韩非子和李斯都是荀子的学生。
公元前260年,秦赵长平之战,秦将白起“前后斩首虏四十五万人”“头颅似山,骸骨成坛”。这一年赵国最重要的思想家荀子,正在齐国的稷下学宫学习儒学。
儒家的信仰危机:如果人性并不向善呢?
荀子把“法治”称为“暴察之威”,“礼治”称作“道德之威”,认为礼高于法,主张礼法并举、王霸统一,开创了汉代儒法合流的先河。
2.道家:
春秋老子:
三、不变的情怀:百家争鸣、文化自信 (二)代表流派及其思想
道家学派创始人
老子(生卒年不详)
老子,姓李名耳,字聃。曾担任周朝守藏室之史,以博学闻名,孔子曾入周向他问礼。春秋末年,天下大乱,老子欲弃官归隐,遂骑青牛西行。
后被道教尊为始祖,称“太上老君”。
理论:
(1)哲学思想:①朴素唯物论:“道”为世界万物的本原;②朴素辩证法:矛盾双方相互依存、相互转化;世界万物和人类社会不停运动。
(2)政治思想:反对政治束缚,主张无为而治、小国寡民;(3)人格精神:清静无为、知足寡欲。
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
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倾,音声相和,前后相随。
是以圣人之治,虚其心,实其腹,弱其志,强其骨,常使民无知无欲。为无为,则无不治。
夫唯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道德经》
老子(出世)与春秋时期的孔子(入世)一样,都代表奴隶主贵族利益。
补充:考古更新史学观念,今传《道德经》一书实为战国道家修订,道家学派思想成立大约在战国。但老庄其实都属于个人思想家,不像孔孟热衷讲学,故少弟子,其传不广,是极端的自然主义者。
2.道家:
战国庄子:
三、不变的情怀:百家争鸣、文化自信 (二)代表流派及其思想
庄子(约前369—前286年)
庄子名周。因崇尚自由不应楚威王之聘,仅担任漆园吏,史称“漆园傲吏”,被誉为地方官楷模。最早提出的内圣外王思想对儒家影响深远。洞悉易理,其文想象丰富奇特,语言灵活多变。
理论:(1)哲学思想:齐物论认为任何事物本质上相同。提出世界万物是相对的。
(2)政治思想:把道作为最高的准则,宣传天道与自然无为。(天与人不相胜)
(3)人格精神:崇尚自然,超然物外,主张超越功利去追求精神绝对的逍遥自由。
庄生晓梦迷蝴蝶,
望帝春心托杜鹃。
——李商隐《锦瑟》
无欲而天下足,无为而万物化,渊静而百姓定。
——《庄子·天地》
圣人不死,大盗不止。 ——《庄子·胠箧》
如人人排队,胜过一群人乱哄哄而出个别谦让的好人。
道家支持泛神主义、抒情主义和无政府主义的趋向。其思潮对当日政治之狂澜不能挽救,只能使明达的人退而为隐士。以后道家以一种“到自然去”的指向,策励艺术家和诗人。 ——黄仁宇《中国大历史》
补充:道家与道教。
作为思想学说,道家以“道”为中心论述哲理,分析宇宙、社会和人的存在;作为宗教派别,道教是以神的崇拜、沟通天人神鬼的仪式、宗教团体组织和思想信仰构成的。
现代生活很累,很多人都希望自由、轻松的思想,就会特别喜欢道家。
补充:荀子评价“墨子蔽于用而不知文”
墨子学说以针对现实问题的实用为主,缺乏深厚理论基础,且其理论有前后矛盾之处,不符合统治者需要。秦末衰亡,后代只能在侠客和帮派道门中依稀看到身影。清末民初学者才重新发现其进步性。
3.墨家:
战国墨子:
三、不变的情怀:百家争鸣、文化自信 (二)代表流派及其思想
墨家学派创始人
墨子(约前476—前390年)
名翟。早年做过造车工匠,曾担任宋国大夫。墨子精于工技,创立了几何、物理、光学等一整套科学理论,又被称“科圣”。墨子门下弟子众多,晚年儒墨齐名。
理论:(1)兼爱:平等博爱。
(2)非攻救守:反对战争,要求和平;
(3)天志明鬼:坚信鬼神会赏善罚暴(有限制约君主)
(4)尚贤尚同:尚贤主张选拔贤人而非贵族管理国家;
尚同是最贤能的人为天子、百官,百姓都服从之。
(5)节用:抨击奢侈浪费,主张清廉简朴。
兼爱针对的是儒家爱有等差、天命观念
墨子自称贱人,说经常“量腹而食,度身而衣”,可见其来自于平民阶层,代表小生产者(下层平民)利益。
墨家是纪律严密的学术团体,对钜子(领袖)都绝对服从,并为之赴汤蹈火,在所不辞。其成员到各国为官必须推行墨家主张,所得俸禄亦须向团体奉献。
4.法家:
战国韩非子
三、不变的情怀:百家争鸣、文化自信 (二)代表流派及其思想
韩非子(前280—前233年)
韩非是法家集大成者,集商鞅的“法”、申不害的“术”和慎到的“势”于一身,将辩证法、朴素唯物主义与法融为一体。其学说是中国封建社会时期统治阶级治国的思想基础。
理论:(1)集权:①法术势相结合的君主专制理论;
②建立中央集权的统一国家。
(2)法治:依法治国,厉行赏罚,奖励耕战;
(3)改革:持进步思想,具有改革创新实事求是的进取精神。
补充:法术势。法是政府制定、向全民公布的成文法;术是君主驾驭臣下的手段和方法;势是指君主拥有的权势地位。
法家学说根据社会进化理论,主张依法治国,其说最进步,而且确有实效。后人如将他们认为是暴法寡恩一流,未免厚诬古人了。
法家思想符合历史发展趋势,代表新兴地主阶级利益。
事在四方,要在中央;圣人执要,四方来效。
以法为本,法不阿贵。 ——《韩非子》
反对儒家的礼制:新兴地主阶级认为护贵族特权的礼制是落后的、不公平的。
法律的作用:一是“定分止争”,二是“兴功惧暴” 。
2.意义:
(1)性质: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思想解放运动。是春秋战国时期社会经济发展、阶级关系变化在思想领域内的反映。
(2)当时:①为新兴的地主阶级崛起奠定思想理论基础;②利于教育普及;
③削弱血缘贵族地位,促进社会转型。
(3)后世:各家学派为后世中国传统政治文化奠基,提供封建社会治国理论;
(4)精神:彰显古代中国的人文精神,对世界文化发展也起巨大推动作用。
三、不变的情怀:百家争鸣、文化自信 (三)百家争鸣的评价
乱世之争
礼崩乐坏
济世之道
价值重塑
和而不同
“百家争鸣”的局面形成中国古代历史上文化繁荣的鼎盛时代。诸子学说的不少命题成为后代学说的萌芽形态,后代的学者大都从这里吸取思想材料或理论形式,进行改造和发展的工作。 ——侯外庐《中国思想史纲》
【家国情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内涵
三、不变的情怀:百家争鸣、文化自信 (四)文化自信
重视以人为本:周公:敬天保民。孔子:仁者爱人。管子: 顺应民意。孟子:仁政、民贵君轻。
崇尚天人合一,道法自然:老子: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荀子:天行有常;制天命而用之。
崇德尚贤,推崇天下为公:西周:明德、敬德。 墨子:“夫尚贤者,政之本也”孟子:尊贤使能。《礼记》 :大道之行、 天下为公、选贤与能。
中华文化主张和而不同:西周太史伯:“和则生物,同则不继”。
孔子:和为贵。 孟子: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唯物史观: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文化是政治经济的强烈反应。
聚焦高考再升华
1.(2023·全国甲卷·24)西周分封制下,诸侯国君爵位由高到低称为公、侯、伯、子、男。楚国先祖在西周初被封以“子男之田”,春秋时期,楚国国君自称为王,称霸中原,争当华夏盟主,孔子编撰《春秋》,仍坚持称楚王为“楚子”。孔子此举目的是(  )
A.实录历史事实 B.提升周王权威 C.维护等级秩序 D.强调文化差异
2.(2023·高考全国乙卷·24)孟子说:“五亩之宅,树之以桑,五十(岁)者可以衣帛矣;鸡豚狗彘之畜,无失其时,七十(岁)者可以食肉矣;百亩之田,勿夺其时,数口之家可以无饥矣。”这一观点所依托的时代背景是(  )
A.休养生息政策的实施 B.井田制度的繁荣
C.农业生产技术的发展 D.商业活动的衰退
3.(2023·全国高考新课标卷·25)荀子是战国时期著名的儒家学者,他的学生韩非、李斯则是法家学派代表人物。下列能代表三人在治国方略上共同主张的是(  )
A.“起法正以治之,重刑罚以禁之”
B.“尧舜之道,不以仁政,不能平治天下”
C.“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
D.“绝仁弃义,民复孝慈;绝巧弃利,盗贼无有”
C
C
A
4.(2023·全国高考新课标卷·24)中国新石器时代晚期,南方的良渚文化与北方的龙山文化都呈现出向更高社会阶段发展的迹象,这主要表现在(  )
A.公共墓地出现 B.农业的产生 C.贫富分化加剧 D.文字的使用
5.(2023·山东高考·1)私有财产是生产力发展到一定程度的产物。下列与陶器相关的考古发现中,可以用来作为私有财产已出现证据的是(  )
A.遗址出土有陶器和较多陶器碎片
B.多人合葬墓随葬品有陶钵、陶罐、骨器等
C.单人墓随葬品有陶器、石磬、玉钺等百余件
D.陶器上绘有丰富多彩的几何图案和动植物纹样
6.(2023·海南高考·1)据《史记·周本纪》载,周武王“率戎车三百乘,虎贲三千人,甲士四万五千人,以东伐纣”。而战国晚期,秦、齐、楚等诸侯国都拥有人数近百万的军队,连七国中最小的韩国也有30万兵力。这一变化主要是因为(  )
A.军事理论的形成 B.生产方式的变革
C.政治制度的演进 D.地形地势的利用
C
C
B
7.(2023·湖北高考·1)象形文字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反映创字时的生态环境、经济生活和思想观念等。下表是“农”字的演变历程,其创意是在树木众多的地方以蜃(蚌壳)制工具从事劳作。“农”字的创制可反映当时(  )
A.天人合一的宇宙观念 B.渔猎采集的劳动方式
C.形神兼备的书画艺术 D.原始农耕的生产状况
8.(2023·广东高考·1)有学者认为西周时期周王能干预诸侯国的内政,下列史料支持这一观点的是(  )
A.《礼记》记载诸侯国君必须定期朝觐周王
B.《诗经》记载周王派遣官员协助诸侯国君营建都城
C.西周士山盘铭文记载周王命士山向诸侯国征收贡纳
D.西周豆闭簋铭文记载周王命豆闭掌管某诸侯国军事
D
D
9.(2023·浙江高考·2)中华文化重视以人为本。子曰:“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这种“仁者爱人”的思想体现在政治伦理上就是民本思想。下列项中,反映孔子民本思想的是(  )
A.无为而治 B.“相生相胜”
C.反对苛政 D.“兼爱”“非攻”
10.(2023·浙江高考·1)中国原始文化星罗棋布,多姿多彩。龙山文化是新石器时代晚期的一种文化,1928年首次发现于山东章丘龙山镇,广泛分布于黄河中下游等地区。该文化的代表器物是(  )
A.黑陶 B.彩绘陶器 C.玉器 D.骨器
11.(2023·湖南高考·2)战国时期,关东六国国君任相多用其宗族及国人。数代秦王所用秦相,商鞅为卫人,楼缓为赵人,张仪、魏冉、范雎为魏人,蔡泽为燕人,吕不韦为韩人,李斯为楚人。据此可推知(  )
A.秦国官僚制相对完善 B.秦国用人政策不断改变
C.六国严格遵行宗法制 D.法家人物在六国遭排挤
C
A
A
12.(2023·湖南高考·1)湖南澧县城头山古城遗址距今约6000年,是中国迄今已知最早的新石器时代城址。城址内外发掘出大片房屋建筑遗迹、多座陶窑以及中国迄今已知最早的祭坛和古稻田。这说明(  )
A.城市是最早出现的人类文明要素 B.长江流域是中华文明的重要源头
C.古城先民已摆脱对渔猎采集的依赖 D.遗址所处时代已迈入阶级社会门槛
13.(2023·浙江高考·2)生产工具的进步是生产力发展的重要标志。河南辉县出土的战国铁犁铧,人们耕地时把它安装在犁上,用来破土,省力易行。据此可知,战国时期(  )
A.铁犁铧用灌钢法制成 B.中国人率先掌握了冶铁技术
C.铁农具已经在农业生产中使用 D.铁犁牛耕已经成为农业的主要耕作方式
14.(2023·浙江高考·1)2019年7月,中国“良渚古城遗址”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良渚古城遗址代表了五千多年中国史前稻作文化的伟大成就,也是早期城市文明的杰出典范,实证了中华五千年文明史,是中华民族的瑰宝,也是全人类共同的文化遗产。下列关于良渚古城遗址的表述,正确的有(  )
①属于夏文化的遗存 ②已有私有制产生的实证
③出土了精美的玉器 ④出现较大规模的祭坛和神庙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B
C
D
二、非选择题
15.(2023·全国高考甲卷·47)【历史——选修4:中外历史人物评说】(15分)
材料
孔子“以诗书礼乐教”,在周游列国遭遇困窘的情况下,仍“讲诵弦歌不衰”。孔子曾向鲁国、齐国的音乐大师学习,并有深刻的领悟力和高超的演奏技巧。史载,孔子整理的《诗》305篇,“皆弦歌之,以求合《韶》《武》《雅》《颂》之音。礼乐自此可得而述,以备王道,成六艺”。孔子强调“正音”“雅乐”,反对靡靡之音。他说:“《关睢》,乐而不淫,哀而不伤。”又说:“恶紫之夺朱也,恶郑声之乱雅乐也,恶利口之覆邦家者。”在孔子看来,“乐教”不仅仅是声乐、器乐、歌舞等形式,而且是育人才、齐风俗,实现政治与社会理想的重要途径。“礼云礼云,玉帛云乎哉?乐云乐云,钟鼓云乎哉?”
——据《史记》等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孔子提倡“乐教”的原因。(9分)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孔子“乐教”思想的影响。(6分)
【答案】(15分)
(1)原因:
①分封制度的瓦解;②礼崩乐坏局面的出现;
③“克己复礼”主张的提出;④维护等级秩序的需要;
⑤乐教具有育人才、齐风俗的作用;⑥是实现政治与社会理想的重要途径。
(2)影响:
①有利于提升个人自我修养;②有利于实现社会的和谐与进步;
③是我国历史文化的瑰宝;④具有时代和阶级的局限性。
16.(2023·海南高考·16)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4分)
材料
“古典”指以“六经”为代表的先秦典籍。《史记》太史公曰:“书缺有间矣。”唐司马贞解释说:“言古典残缺有年栽,故曰有间。”《后汉书》称孝明皇帝“垂情古典,游意经艺……正坐自讲,诸儒并听”。
有学者提出,对“中国古典”的学术研究可称为“中国古典学”,它至少涵盖三个层面。其一,商周文献、诸子之学、秦汉典籍,以《汉书·艺文志》中所列六类书目为代表。其二,与典籍相关的文字学,如陶玉石器上的刻划文字、甲骨文、金文、简帛文字、两汉今古文以及相关的音韵学、训诂学,以汉代的《尔雅》《释名》《说文解字》为代表。其三,以传世经典与文字资料为线索,充分利用考古资料,统合研究“中国古典”,如古代文明、思想文化、学术史研究等。
有西方学者认为,从西周到魏晋时期为中华文明的“古典时代”。进入古典时代后,技术发展使得农业和整个文明的扩展速度与强度都大大超越过去。秦汉帝国确立了其后中华文明发展的基本要素。该文明要素的结构不仅包括庞大官僚体系和国内服务系统,还包括把这个广大的文明连接起来的道路和运河,支持着农业基础的灌溉网络,以及保护中国内地免于游牧民族袭扰的庞大的边墙。正如这些成就所表明的,中华文明是全部人类历史上最具创造力和影响力的文明之一。
——摘编自《百年考古推动中国古典学步入黄金时代》《全球文明史》等
(1)根据材料,概括“中国古典学”的研究对象。(6分)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归纳中国在“古典时代”的开创性贡献。(8分)
【答案】(14分)
(1)研究对象:①先秦及秦汉典籍;
②文字学、金石学、音韵学、训诂学;
③考古资料;等等。
(2)贡献:①宗法分封制,中央集权制,统一多民族国家;
②铁犁牛耕,小农经济;
③甲骨文、金文等;
④百家争鸣,儒学成为主流思想;
⑤长城的修建等。
17.(2023·浙江高考·23)法安天下,德润人心,法治与德治相辅相成。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8分)
材料一
人物 政治主张
孔子 “为政以德”“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
老子 “无为而民自化”“为无为,则无不治”
韩非 “故以法治国,举措而已矣”“圣人之治也,审于法禁”
——引自《论语》《老子》《韩非子》
(1)根据材料一,概括孔子、老子、韩非的政治主张。结合所学,指出秦汉时期治国主导思想的演变。(6分)
【答案】(6分)
(1)政治主张:
孔子:德治(为政以德);
老子:无为而治;
韩非:法治。
演变:秦:法家思想;
西汉初:黄老无为思想;
汉武帝尊崇儒术后:儒家思想。备战2024高考:先秦时期
高考知识点总结与真题演练
时空坐标
阶段特征
先秦时期(夏商周春秋战国):中华文明的起源和形成时期
政治上:从公天下到家天下,从“方国联盟”到“天下共主”再到中央集权初步形成;家国一体政治理念形成;血缘贵族政治,尚未形成权力的高度集中;
经济上:从刀耕火种、石器锄耕到铁犁牛耕,从千耦其耘到男耕女织,从渔猎文明到农耕文明,精耕细作的传统农业小农经济形成;
文化上:从神权至上到敬天保民,重亲情人伦文化观形成;百家争鸣儒学兴起;汉字形成完整的体系。
必备知识
一、中华文明的起源
1.原始社会组织
2.从旧石器时代到新石器时代
1.旧石器时代(原始人群)
距今年代 名称 发现地点 社会生活
约170万年 元谋人 云南元谋 打制石器、渔猎和采集、群居生活、使用火;南方巢居,北方穴居。用骨针缝制兽皮。
约70-20万年 北京人 北京周口店龙骨山
约3万年 山顶洞人
2.新石器时代(氏族社会)
距今年代 文化名称 分布区域 代表成就 社会生活
约7000-5000年 仰韶文化 黄河中游 彩陶、粟; 母系氏族,磨制石器、原始农业、畜牧业、定居;刀耕火种。
大汶口文化 黄河下游
河姆渡文化 长江下游 稻、蚕、猪和狗
约5000-4000年 龙山文化 黄河流域 黑陶 父系氏族,私有制、阶级分化;制陶坯车,陶器汲水,陶纺轮。
[拓展补遗] 遗存特点
黄河、长江、辽河等多流域并存分布古人类文化遗存,表明中华大地文明起源分布广泛、多元一体的特点,中原地区是文明发展的核心。
[拓展补遗]多角度认识古代早期国家的诞生
一.国家的实质:是一定阶级的统治机关,政府军队警察法庭监狱等国家机器是统治阶级镇压被统治阶级反抗行使国家权力的工具。
二.国家的基本特征:按地域划分居民和公共权力的建立。
三.早期国家起源的突出标志:金属器具使用、贫富分化产生、文字成熟、城的出现、礼制的初步形成等。
3.新石器时代晚期的文明曙光
(1)社会组织内部出现了较为明显的贫富差异和等级分化。
(2)一种掌握政权、军权或宗教权的“王者”已经出现。
(3)遗址中城墙、围壕和祭祀遗址的出现,表明专供统治者居住的,具有政治、文化、宗教中心的城邑已经出现。
部落时代→“万邦”时代:五帝后期的龙山文化时代,中国大地上邦国林立,史称“万邦”时代。这一时期,阶级阶层分化比较明显
二、早期国家:夏商西周
1.夏
(1)时间:BC2070——BC1600
(2)遗址:河南洛阳二里头遗址
(3)国家治理:中央:禅让制→王位世袭制;夏王是最高统治者,下有行政军事、司法、宗教的机构与职官
地方:夏部落:直接统治;其他地方:间接统治
灭亡:商汤灭夏桀
禅让制:
①原始社会晚期部落联盟民主推选首领的制度
②特点:“选贤任能”
③这是一种“非血统继承制”产生国家领导人的制度;是上古中国的“民主制度” 。
王位世袭制:
①开始:启开创了王位世袭制,“家天下”的制度由此开始。
②特点:政治权力由“传贤”演化为“传子”。
③评价:宗族关系从此成为基本的政治关系;家天下的制度由此开始,这是生产力发展的结果。

(1)时间:BC1600——BC1046
(2)遗址:河南安阳殷墟
(3)国家治理:政治:中央:设尹、各类事务官;地方:内外服制度
经济:土地制度:井田制;生产方式:石器锄耕(木石骨材质工具)
文化:甲骨文是一种成熟文字;青铜器精美
(4)灭亡:牧野之战
内外服制度:
内服是王畿之地,即商王直接统治的地区,外服则是指商王间接控制的方国和部落(即附属国管辖的地区)。
商王对内服有绝对的支配权,但对外服的控制力是有限的。内外服制使商朝对于地方的管理比较松散,中央政府对地方还不能进行有效的统治。
特点:商王朝是以商族为中心的松散的方国联盟,商王是盟主,方国有义务。
外服方国保持原有的血缘界限,又享有自治权。
西周
(1)时间:BC1046——BC771
(2)都城:镐京今陕西西安
(3)国家治理:政治:政治:分封制、宗法制;经济:井田制;文化:青铜文化、礼乐制
(4)灭亡:周厉王暴政,引发国人暴动,周厉王出逃,召公、周公共同执政;BC771年,西北游牧民族犬戎攻破镐京
井田制
(1)性质:土地国有(即周王所有)
(2)内容:①周王把土地层层分封,贵族世代享用,不得转让和买卖;
②受封者还要向天子交纳贡赋;
③土地由奴隶和庶民集体耕种。
分封制
(1)目的:以藩屏周,巩固周统治
(2)对象:王族、功臣、先代贵族
(3)权利、义务:
权利:在封国内享有世袭统治权
义务:定期朝贡并提供军赋、力役
(4)影响:
①有利于巩固当时的统治,扩大疆域;传播了文化,有利华夏族形成
②诸侯国之间强国兼并弱国,周天子权威下降,最终导致了分裂格局
(5)发展历程
①创制:萌芽于商,确立于西周时期。
②瓦解:春秋战国时期,分封制趋于瓦解。
③废除:秦始皇统一全国,废除分封制,实行郡县制。
④延续:汉初又兼采之。七国之乱被平定之后,各诸侯的军事、政治权力被收归中央,诸侯只征收租税,封国名存实亡。
【拓展补遗】分封制与共同体意识的形成
宗法制
(1)含义:按照血缘关系分配政治权力,维护政治联系
(2)内容:
①核心:嫡长子继承制度
②形成了“周天子-诸侯-卿大夫-士”的等级制度
③大小宗关系相对,小宗服从大宗
④血缘和政治紧密地结合在一起
(3)影响:
①防止内部纷争,维护了政治稳定
②内涵仍然影响着我们的思想观念
【拓展补遗】宗法制对传统社会的重要影响
选官制度——世官制
世官制,指世代为官,官吏都具有世袭官职的特点,即贵族世代为官的制度。就其所任而言,世官并不等于世职,并不局限于某家族世代担任某一固定官职。春秋战国时期逐渐被打破。
早期国家政治制度特点
(1)家国一体,血缘和政治紧密结合
(2)严格的等级秩序
(3)统治者尚未实现权力的高度集中(中央集权)
(4)神权与王权结合
三、诸侯纷争与变法运动
春秋:公元前770年—前476年,时间起止与孔子编订鲁国史《春秋》时间相当得名;
战国:公元前475年—前221年,因此时诸侯国之间不断攻战而得名。也因刘向编注的《战国策》而得名
变动的时代
经济发展之变
1)小农经济的出现(铁犁牛耕/精耕细作):
(1)耕作方式:春秋战国时期,冶铁技术出现,“铁犁牛耕”推广。
(2)农业技术:
①耕作技术:当时世界上最先进的垄作法;
②黄河、长江流域已经普遍种植农作物;
③春秋战国各国重视水利(战国-李冰-都江堰)(战国-郑国-郑国渠)
2)土地私有制的确立:春秋战国时井田制逐渐瓦解。春秋鲁国初税亩承认土地私有合法性,战国商鞅变法以法律正式确立土地私有制。
3)手工业分工更加细化:
①我国古代手工业经营方式:官营、民营和家庭手工业三种形态。
②手工业种类和技术:纺织、冶金、陶瓷业发展,铸铁柔化技术发明、淬火和炼钢技术产生,齐国《考工记》是世界上最早的手工业专著。
③发明:战国时期人们发明司南;春秋战国出现算筹计数法;战国石申赤道坐标记录八百多颗恒星。
4)快速发展的商业:
①货币种类丰富:各诸侯国有铸币权。
②交通发达:都城为交通枢纽。
③中心城市繁荣:各国都城都设市,出现商业区。
④突破:①工商食官局面被打破,私营手工业和独立个体手工业者出现。
②工商业主阶层兴起,商人地位提高。
5)重农抑商政策开始推行:战国商鞅变法后开始实行重农抑商政策。
易错:抑商不等于灭商,限制不等于禁绝。
2.政治格局之变
1)诸侯纷争
(1)背景:东周时礼崩乐坏,周王室控制力削弱,诸侯势力坐大→争霸兼并。
(2)表现:礼乐征伐自天子出→(春秋)自诸侯出→(战国)自大夫出。
3.华夏认同观念(文化心理认同)
1)形成:①春秋时期,中原各国因社会发展较四周戎狄蛮夷先进,自称为华夏。在频繁往来和密切联系中,这些民族也产生华夏认同观念。
②战国时戎狄蛮夷已经逐渐融入华夏族。
2)影响:华夏族吸收大量新鲜血液,更稳定,分布更广泛;促进社会经济发展。
(二)变革的现实:变法运动
1.背景/原因:
(1)经济:生产力↑,铁犁牛耕→井田制瓦解,土地私有制出现。
(2)政治:战国兼并战争日益剧烈,实现富国强兵和大一统的要求。
(3)阶级:奴隶主贵族衰落,封建地主阶级崛起,要求变法。
(4)思想:受法家变革思想影响。
(商鞅变法的背景还需要考虑的角度:商鞅个人;吸取各国变法经验;秦国的早期改革和争霸需要;秦国旧贵族势力较弱;民风质朴尚武;社会发展契合法家思想;士阶层崛起…)
唯物史观:1.各国变法的根本原因是生产力发展;
2.经济基础对上层建础提出了新的要求。(新兴地主和自耕农要求打破束缚,变法是最有效途径)
2.目的:富国强兵。
3.代表:商鞅变法
(1)时间:公元前356年。
(2)内容:
经济:①废除井田制度,授田百姓;(确立封建土地私有制)
②重农抑商,奖励耕织; ③统一度量衡;
政治:④废分封,普遍推行县制,君主任免县令加强中央集权。
军事:⑤废除“世卿世禄制”,奖励军功(军功爵制/二十等爵制),剥夺和限制贵族特权;
社会治理:⑥强制大家庭拆散为个体小家庭;⑦移风易俗;
⑧制定严密户籍制度,民间实行什伍连坐,互相纠察告发;
文化:⑨燔诗书而明法令,烧毁儒家书籍,制《秦律》轻罪重罚。
(3)影响 (富国/强兵/集权)
进步:①地位:顺应历史潮流,集列国变法之长,是战国时期持续时间最长、涉及面最广、改革最为彻底的一次新兴地主阶级改革运动(实质)。
②经济:确立封建土地私有制→国富兵强,为秦统一中国奠基。
③政治:打破贵族垄断,加强中央集权。
④社会:a.奖励农战,形成崇武尚战的价值观,减少民间私斗,讲求功利的氛围浓厚。 b.实践和发展了法家思想。
局限:⑤轻罪重罚,严刑峻法,一定程度上加重剥削,激发民众反抗情绪。
内容速记
推行县制,君主任免(中央集权);奖励军功,限制贵族(官僚政治)
重农抑商,奖励耕织(小农经济);“废井田,开阡陌”(土地私有)
大家庭拆散为小家庭(户籍管理);什伍连坐,互相纠察(增加赋税)
(三)不变的情怀:百家争鸣、文化自信
1.背景:
(1)经济:生产力↑,铁犁牛耕→井田制瓦解,土地私有制出现。
(2)政治:分封制瓦解,周王室衰微,礼崩乐坏,诸侯纷争;
(3)阶级:奴隶主贵族衰落,封建地主阶级崛起,各国变法,重用士阶层;
(4)文化:①“学在官府”局面被打破,学术下移,私学产生;
②在争霸战争中,华夏文化不断交融和吸收其他文化。
2.代表学派:
儒家:
春秋孔子
理论:
(1)核心:“仁”,关爱他人。
(2)政治思想:①为政以德。统治者顺应民心,爱惜民力;②克己复礼:恢复西周礼乐制度并加以改进。
(3)教育思想:①首创私人讲学,有教无类,因材施教。
②文献整理:晚年整理六经,成为儒家经典。
③人性论:性相近,习相远。
战国:孟子
理论:
(1)政治思想:仁政; (2)民本思想:民贵君轻;
(3)伦理思想:性善论; (4)人格精神:养浩然之气。
战国:荀子
理论:
(1)政治思想:仁义、王道(隆礼重法,礼法并用);
(2)民本思想:君舟民水;
(3)伦理思想:性恶论;
(4)人格精神:天行有常、制天命而用之。
2.道家:
春秋老子:
理论:
(1)哲学思想:①朴素唯物论:“道”为世界万物的本原;②朴素辩证法:矛盾双方相互依存、相互转化;世界万物和人类社会不停运动。
(2)政治思想:反对政治束缚,主张无为而治、小国寡民;(3)人格精神:清静无为、知足寡欲。
战国庄子:
理论:(1)哲学思想:齐物论认为任何事物本质上相同。提出世界万物是相对的。
(2)政治思想:把道作为最高的准则,宣传天道与自然无为。(天与人不相胜)
(3)人格精神:崇尚自然,超然物外,主张超越功利去追求精神绝对的逍遥自由。
3.墨家:
战国墨子:
理论:(1)兼爱:平等博爱。
(2)非攻救守:反对战争,要求和平;
(3)天志明鬼:坚信鬼神会赏善罚暴(有限制约君主)
(4)尚贤尚同:尚贤主张选拔贤人而非贵族管理国家;
尚同是最贤能的人为天子、百官,百姓都服从之。
(5)节用:抨击奢侈浪费,主张清廉简朴。
4.法家:
战国韩非子
理论:(1)集权:①法术势相结合的君主专制理论;
②建立中央集权的统一国家。
(2)法治:依法治国,厉行赏罚,奖励耕战;
(3)改革:持进步思想,具有改革创新实事求是的进取精神。
3.意义:
(1)性质: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思想解放运动。是春秋战国时期社会经济发展、阶级关系变化在思想领域内的反映。
(2)当时:①为新兴的地主阶级崛起奠定思想理论基础;②利于教育普及;
③削弱血缘贵族地位,促进社会转型。
(3)后世:各家学派为后世中国传统政治文化奠基,提供封建社会治国理论;
(4)精神:彰显古代中国的人文精神,对世界文化发展也起巨大推动作用。
【家国情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内涵
重视以人为本:周公:敬天保民。孔子:仁者爱人。管子: 顺应民意。孟子:仁政、民贵君轻。
崇尚天人合一,道法自然:老子: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荀子:天行有常;制天命而用之。
崇德尚贤,推崇天下为公:西周:明德、敬德。 墨子:“夫尚贤者,政之本也”孟子:尊贤使能。《礼记》 :大道之行、 天下为公、选贤与能。
中华文化主张和而不同:西周太史伯:“和则生物,同则不继”。
孔子:和为贵。 孟子: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唯物史观: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文化是政治经济的强烈反应。
高考真题演练
一、选择题
1.(2023·全国甲卷·24)西周分封制下,诸侯国君爵位由高到低称为公、侯、伯、子、男。楚国先祖在西周初被封以“子男之田”,春秋时期,楚国国君自称为王,称霸中原,争当华夏盟主,孔子编撰《春秋》,仍坚持称楚王为“楚子”。孔子此举目的是(  )
A.实录历史事实 B.提升周王权威 C.维护等级秩序 D.强调文化差异
2.(2023·高考全国乙卷·24)孟子说:“五亩之宅,树之以桑,五十(岁)者可以衣帛矣;鸡豚狗彘之畜,无失其时,七十(岁)者可以食肉矣;百亩之田,勿夺其时,数口之家可以无饥矣。”这一观点所依托的时代背景是(  )
A.休养生息政策的实施 B.井田制度的繁荣
C.农业生产技术的发展 D.商业活动的衰退
3.(2023·全国高考新课标卷·25)荀子是战国时期著名的儒家学者,他的学生韩非、李斯则是法家学派代表人物。下列能代表三人在治国方略上共同主张的是(  )
A.“起法正以治之,重刑罚以禁之”
B.“尧舜之道,不以仁政,不能平治天下”
C.“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
D.“绝仁弃义,民复孝慈;绝巧弃利,盗贼无有”
4.(2023·全国高考新课标卷·24)中国新石器时代晚期,南方的良渚文化与北方的龙山文化都呈现出向更高社会阶段发展的迹象,这主要表现在(  )
A.公共墓地出现 B.农业的产生 C.贫富分化加剧 D.文字的使用
5.(2023·山东高考·1)私有财产是生产力发展到一定程度的产物。下列与陶器相关的考古发现中,可以用来作为私有财产已出现证据的是(  )
A.遗址出土有陶器和较多陶器碎片
B.多人合葬墓随葬品有陶钵、陶罐、骨器等
C.单人墓随葬品有陶器、石磬、玉钺等百余件
D.陶器上绘有丰富多彩的几何图案和动植物纹样
6.(2023·海南高考·1)据《史记·周本纪》载,周武王“率戎车三百乘,虎贲三千人,甲士四万五千人,以东伐纣”。而战国晚期,秦、齐、楚等诸侯国都拥有人数近百万的军队,连七国中最小的韩国也有30万兵力。这一变化主要是因为(  )
A.军事理论的形成 B.生产方式的变革
C.政治制度的演进 D.地形地势的利用
7.(2023·湖北高考·1)象形文字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反映创字时的生态环境、经济生活和思想观念等。下表是“农”字的演变历程,其创意是在树木众多的地方以蜃(蚌壳)制工具从事劳作。“农”字的创制可反映当时(  )
A.天人合一的宇宙观念 B.渔猎采集的劳动方式
C.形神兼备的书画艺术 D.原始农耕的生产状况
8.(2023·广东高考·1)有学者认为西周时期周王能干预诸侯国的内政,下列史料支持这一观点的是(  )
A.《礼记》记载诸侯国君必须定期朝觐周王
B.《诗经》记载周王派遣官员协助诸侯国君营建都城
C.西周士山盘铭文记载周王命士山向诸侯国征收贡纳
D.西周豆闭簋铭文记载周王命豆闭掌管某诸侯国军事
9.(2023·浙江高考·2)中华文化重视以人为本。子曰:“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这种“仁者爱人”的思想体现在政治伦理上就是民本思想。下列项中,反映孔子民本思想的是(  )
A.无为而治 B.“相生相胜”
C.反对苛政 D.“兼爱”“非攻”
10.(2023·浙江高考·1)中国原始文化星罗棋布,多姿多彩。龙山文化是新石器时代晚期的一种文化,1928年首次发现于山东章丘龙山镇,广泛分布于黄河中下游等地区。该文化的代表器物是(  )
A.黑陶 B.彩绘陶器 C.玉器 D.骨器
11.(2023·湖南高考·2)战国时期,关东六国国君任相多用其宗族及国人。数代秦王所用秦相,商鞅为卫人,楼缓为赵人,张仪、魏冉、范雎为魏人,蔡泽为燕人,吕不韦为韩人,李斯为楚人。据此可推知(  )
A.秦国官僚制相对完善 B.秦国用人政策不断改变
C.六国严格遵行宗法制 D.法家人物在六国遭排挤
12.(2023·湖南高考·1)湖南澧县城头山古城遗址距今约6000年,是中国迄今已知最早的新石器时代城址。城址内外发掘出大片房屋建筑遗迹、多座陶窑以及中国迄今已知最早的祭坛和古稻田。这说明(  )
A.城市是最早出现的人类文明要素 B.长江流域是中华文明的重要源头
C.古城先民已摆脱对渔猎采集的依赖 D.遗址所处时代已迈入阶级社会门槛
13.(2023·浙江高考·2)生产工具的进步是生产力发展的重要标志。河南辉县出土的战国铁犁铧,人们耕地时把它安装在犁上,用来破土,省力易行。据此可知,战国时期(  )
A.铁犁铧用灌钢法制成
B.中国人率先掌握了冶铁技术
C.铁农具已经在农业生产中使用
D.铁犁牛耕已经成为农业的主要耕作方式
14.(2023·浙江高考·1)2019年7月,中国“良渚古城遗址”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良渚古城遗址代表了五千多年中国史前稻作文化的伟大成就,也是早期城市文明的杰出典范,实证了中华五千年文明史,是中华民族的瑰宝,也是全人类共同的文化遗产。下列关于良渚古城遗址的表述,正确的有(  )
①属于夏文化的遗存 ②已有私有制产生的实证
③出土了精美的玉器 ④出现较大规模的祭坛和神庙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二、非选择题
15.(2023·全国高考甲卷·47)【历史——选修4:中外历史人物评说】(15分)
材料
孔子“以诗书礼乐教”,在周游列国遭遇困窘的情况下,仍“讲诵弦歌不衰”。孔子曾向鲁国、齐国的音乐大师学习,并有深刻的领悟力和高超的演奏技巧。史载,孔子整理的《诗》305篇,“皆弦歌之,以求合《韶》《武》《雅》《颂》之音。礼乐自此可得而述,以备王道,成六艺”。孔子强调“正音”“雅乐”,反对靡靡之音。他说:“《关睢》,乐而不淫,哀而不伤。”又说:“恶紫之夺朱也,恶郑声之乱雅乐也,恶利口之覆邦家者。”在孔子看来,“乐教”不仅仅是声乐、器乐、歌舞等形式,而且是育人才、齐风俗,实现政治与社会理想的重要途径。“礼云礼云,玉帛云乎哉?乐云乐云,钟鼓云乎哉?”——据《史记》等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孔子提倡“乐教”的原因。(9分)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孔子“乐教”思想的影响。(6分)
16.(2023·海南高考·16)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4分)
材料
“古典”指以“六经”为代表的先秦典籍。《史记》太史公曰:“书缺有间矣。”唐司马贞解释说:“言古典残缺有年栽,故曰有间。”《后汉书》称孝明皇帝“垂情古典,游意经艺……正坐自讲,诸儒并听”。
有学者提出,对“中国古典”的学术研究可称为“中国古典学”,它至少涵盖三个层面。其一,商周文献、诸子之学、秦汉典籍,以《汉书·艺文志》中所列六类书目为代表。其二,与典籍相关的文字学,如陶玉石器上的刻划文字、甲骨文、金文、简帛文字、两汉今古文以及相关的音韵学、训诂学,以汉代的《尔雅》《释名》《说文解字》为代表。其三,以传世经典与文字资料为线索,充分利用考古资料,统合研究“中国古典”,如古代文明、思想文化、学术史研究等。
有西方学者认为,从西周到魏晋时期为中华文明的“古典时代”。进入古典时代后,技术发展使得农业和整个文明的扩展速度与强度都大大超越过去。秦汉帝国确立了其后中华文明发展的基本要素。该文明要素的结构不仅包括庞大官僚体系和国内服务系统,还包括把这个广大的文明连接起来的道路和运河,支持着农业基础的灌溉网络,以及保护中国内地免于游牧民族袭扰的庞大的边墙。正如这些成就所表明的,中华文明是全部人类历史上最具创造力和影响力的文明之一。
——摘编自《百年考古推动中国古典学步入黄金时代》《全球文明史》等
根据材料,概括“中国古典学”的研究对象。(6分)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归纳中国在“古典时代”的开创性贡献。(8分)
17.(2023·浙江高考·23)法安天下,德润人心,法治与德治相辅相成。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8分)
材料一
人物 政治主张
孔子 “为政以德”“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
老子 “无为而民自化”“为无为,则无不治”
韩非 “故以法治国,举措而已矣”“圣人之治也,审于法禁”
——引自《论语》《老子》《韩非子》
根据材料一,概括孔子、老子、韩非的政治主张。结合所学,指出秦汉时期治国主导思想的演变。(6分)
答案参考及解析
一、选择题
1.【答案】C
【解析】由材料“孔子编撰《春秋》,仍坚持称楚王为楚子”可知面对礼崩乐坏的社会现实,孔子不承认违背礼教秩序的行为,极力维护西周礼乐制下的等级秩序,故选C项;材料中楚国国君已经自称为王,而孔子坚持称其为“楚子”,“实录”表述错误,排除A项;孔子维护的不仅仅是周王的权威,而是整个社会的等级秩序,排除B项;楚国位居南方,楚王以王自居,意欲称霸中原,体现出对中原文化的认同,排除D项。
2.【答案】C
【解析】由材料“百亩之田,勿夺其时,数口之家可以无饥矣”可知百亩的耕地可以养活数口人的家庭,这源自于春秋战国时期,铁犁牛耕技术的推广,生产工具的进步,推动农业生产技术的发展,提高了土地使用效率,故选C项;休养生息政策一般是在大动乱、大变革之后所采取的减轻人民负担,恢复生产,安定社会秩序并繁衍生育人口的措施,孟子所处的时代诸侯兼并战争盛行,排除A项;战国时期,铁犁牛耕技术的推广,导致井田制度瓦解,排除B项;战国时期,区域性的商业贸易繁荣,甚至出现大的贸易都市,排除D项。
3.【答案】A
【解析】据所学可知,战国时期儒家学派的代表人物荀子,其主张吸收了法、道家思想,在治国方面,主张礼法并用、隆礼重法,他与法家学派代表人物韩非、李斯在治国方略的共同主张应体现在法家理念上,“起法正以治之,重刑罚以禁之”属于法家思想主张,故选A项;“尧舜之道,不以仁政,不能平治天下”,意思就是即便有尧舜那样的治理之道,如果不施行仁政,也不能管好天下,也就是以“仁政”治国,这是儒家代表人物孟子的思想主张,排除B项;“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其意思是说如果用道德来统治百姓,用礼教来约束百姓,百姓不但有廉耻之心,而且会纠正自己的错误,这是儒家创始人孔子的“德治”的治国主张,排除C项; “绝仁弃义,民复孝慈;绝巧弃利,盗贼无有”,即抛弃聪明智巧,人民可以得到百倍的好处,抛弃仁义,人民可以恢复孝慈的天性,抛弃巧诈和名利,盗贼也就没有了,这属于道家“无为而治”的治国方略,排除D项。
4.【答案】C
【解析】据材料“新石器时代晚期......更高社会阶段”可知,新石器晚期生产力的发展和进步,推动了生产关系的变化,引发贫富分化和阶级分化,促使新石器时代的文化向更高社会阶段发展,这里的向更高级社会阶段发展的迹象是指人类从原始部落走向阶级社会,故选C项;进入新石器时代后,人们有了比较固定的氏族聚落,氏族公共墓地的出现是氏族血缘观念的集中体现,因此,公共墓地的出现不能呈现出阶级差别和向更高的社会阶段发展,排除A项;农业的产生时间早于良渚文化和龙山文化的时间,此时仍然处于原始社会时期,不能说明人类社会向更高的阶段发展,排除B项;目前已知我国最早使用的文字是商代的甲骨文,良渚文化与龙山文化时期并未出现确切的文字使用,排除D项。
5.【答案】C
【解析】据所学可知,在人类社会早期,由于生产力极不发达,为了生存,人们不得不过着集体生活,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出现了私有财产,其所有权归属个人,结合题干“单人墓”、“百余件”等内容可知,该墓葬中的私有财产已经出现了贫富分化的现象,故选C项;“有陶器和较多陶器碎片”仅能够说明该遗址出现了制陶手工业,并且选项中也没有明确说明该陶器的所有权归属问题,排除A项;“多人合葬墓”说明此时期还过着集体生活,这与私有财产出现的条件不一致,排除B项;“丰富多彩的几何图案和动植物纹样”仅能够说明该时期的制陶工艺比较精湛,这与出现私有财产无关,并且选项中也没有明确说明该陶器的所有权归属问题,排除D项。
6.【答案】B
【解析】结合所学知识,春秋战国时期铁农具和牛耕技术的推广提高了社会生产力,个体劳动取代了集体劳动,以家庭为单位的小农经济繁荣,促进了社会人口的增长,也助推了当时社会矛盾规模的扩大,故选B项;军事理论只能影响作战的方式,对战争的规模的影响有限,排除A项;按照唯物观的相关原理,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当时社会政治制度的演进也是建立在生产力发展和经济繁荣的基础上,排除C项;地形地势属于客观自然条件,短时期内很难发生明显变化,对当时人口规模和社会冲突的影响有限,排除D项。
7.【答案】D
【解析】由材料“在树木众多的地方以蜃(蚌壳)制工具从事劳作”可知原始自然条件下,采用简陋的石器、棍棒等生产工具,从事简单农事活动的农业,因此“农”字的创制可反映当时原始农耕的生产状况,故选D项;天人合一是道家的主张,道家形成于春秋战国时期,排除A项;材料强调在树木众多的地方进行农业生产,而非河、海环境下的渔猎采集,排除B项;形神兼备是书法家追求艺术的最高境界,与材料中农耕生产状况不符,排除C项。
8.【答案】D
【解析】结合所学知识,西周豆闭簋属于一手实物史料,具有较高的史料价值,“周王命豆闭掌管某诸侯国军事”说明当时周王可以通过干预地方诸侯的人事任免,来干预地方诸侯国的内政,故选D项;诸侯国君朝觐天子是分封制前提下,地方诸侯本来的义务,不属于地方诸侯国的内政,排除A项;“协助诸侯国君”说明周王派遣的官员只能起到外在协助的作用,无法体现干预内政的特点,排除B项;诸侯国向中央政府缴纳贡赋是地方诸侯应尽的义务,不属于诸侯国的内政范围,排除C项。
9.【答案】C
【解析】孔子要求统治者体察民情,反对苛政,认为统治者只有实行德政,使人民心悦诚服,社会才会稳定,“反对苛政”是孔子民本思想的反映,故选C项;老子在政治上反对制度束缚,主张顺其自然,无为而治,排除A项;战国时期,以邹衍为代表的阴阳家认为五行间相互促进又相互制约,提出了“相生相胜”理论,这代表了中国古代对自然界朴素的科学认识,排除B项;墨家的墨子主张“兼爱”“非攻”,排除D项。
10.【答案】A
【解析】距今约5000年的新石器时代晚期,龙山文化的代表器物是黑陶,胎壁薄如蛋壳,被称为“蛋壳陶”,故选A项;仰韶文化的典型器物是彩绘陶器,排除B项;龙山文化、红山文化、良渚文化都出土了精美的玉器,排除C项;旧石器时代的遗址中就出土骨器,排除D项。
11.【答案】A
【解析】与关东六国国君任相不同,数代秦王所用秦相为关东六国人,而非宗族、秦人,这与秦国变法较六国彻底相关,可知秦国君主权力加强,血缘政治体制崩溃,官僚政治制度基本确立,故选A项;“用人政策不断改变”偷换了概念,秦国任相来自不同国家,正是秦王励精图治,坚定执行广纳贤才这一用人政策的表现,排除B项;关东六国有李悝变法、吴起变法等,只是没有商鞅变法彻底而已,也对各国的宗法制造成冲击,排除C项;变法运动成为战国时期的一股潮流,法家在各国都较受欢迎,排除D项。
12.【答案】B
【解析】据材料城头山古城遗址是“中国迄今已知最早的新石器时代城址”,发掘出“中国迄今已知最早的祭坛和古稻田”等信息,得出城头山古城遗址与同时期黄河流域的仰韶文化、大汶口文化等遗址都是孕育中华文明的摇篮,故选B项;文明的标志三要素是金属工具的出现、文字的发明和国家的形成,金属工具的出现要早于城市的出现,排除A项;“已摆脱对渔猎采集的依赖”不合史实,应为“初步改变了对渔猎采集的纯粹依赖”,排除C项;“已迈入阶级社会门槛”不合时空,中国最早的奴隶制国家夏朝建立于公元前2070年,距今约4100年,排除D项。
13.【答案】C
【解析】据材料“人们耕地时把它安装在犁上,用来破土,省力易行”可知,战国时期铁农具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推动了生产力的发展,故选C项;南北朝时才出现灌钢法,与材料时间不符,排除A项;公元前15—前14世纪,小亚细亚东部的赫梯人率先掌握了冶铁技术,排除B项;汉朝以后,铁犁牛耕成为农业的主要耕作方式,与材料时间不符,排除D项。
14.【答案】D
【解析】约公元前2070年,我国最早的奴隶制国家夏朝建立,夏文化距今约四千多年,与“良渚古城遗址代表了五千多年中国史前稻作文化的伟大成就”不符,故①错误;良渚文化处于新石器时代晚期,通过考古发现表明,这时私有制已经产生(墓葬规模大小、随葬品的多寡),阶级分化日益明显,部落中出现权贵阶层,故②正确;考古发现良渚文化出土了精美的玉器,包含有璧、琮、冠形器、玉镯、柱形玉器和玉钺等诸多器型,其雕刻纹饰,繁密细致,和谐工整,故③正确;考古发现良渚文化遗址出土较大规模的祭坛和神庙,表明长江流域是中华文明的重要发源地之一,故④正确;选择D项符合题意。
非选择题
15.【答案】(15分)
(1)原因:分封制度的瓦解;礼崩乐坏局面的出现;“克己复礼”主张的提出;维护等级秩序的需要;乐教具有育人才、齐风俗的作用;是实现政治与社会理想的重要途径。
(2)影响:有利于提升个人自我修养;有利于实现社会的和谐与进步;是我国历史文化的瑰宝;具有时代和阶级的局限性。
【解析】
(1)结合孔子生活的时代背景得出分封制度的瓦解;由材料“以诗书礼乐教”得出礼崩乐坏局面的出现;由材料“孔子强调正音、雅乐,反对靡靡之音”得出“克己复礼”主张的提出;由材料“礼乐自此可得而述,以备王道,成六艺”得出维护等级秩序的需要;由材料“育人才、齐风俗”得出乐教具有育人才、齐风俗的作用;由材料“实现政治与社会理想的重要途径”得出是实现政治与社会理想的重要途径。
(2)由材料“讲诵弦歌不衰”得出有利于提升个人自我修养;由材料“育人才、齐风俗,实现政治与社会理想的重要途径”得出有利于实现社会的和谐与进步;由材料“孔子整理的《诗》305篇”得出是我国历史文化的瑰宝;由材料“孔子强调正音、雅乐,反对靡靡之音”得出具有时代和阶级的局限性。
16.【答案】(14分)
(1)先秦及秦汉典籍;文字学、金石学、音韵学、训诂学;考古资料;等等。
(2)宗法分封制,中央集权制,统一多民族国家;铁犁牛耕,小农经济;甲骨文、金文等;百家争鸣,儒学成为主流思想;长城的修建等。
【解析】
(1)据材料“以‘六经’为代表的先秦典籍”“其一,商周文献、诸子之学、秦汉典籍”可知研究对象包括了先秦诸子百家和经典文献,以及秦汉时期的典籍;据材料“与典籍相关的文字学……刻划文字、甲骨文、金文、简帛文字……音韵学、训诂学”可知传统的文字学、金石学、音韵学、训诂学也是“中国古典学”的研究对象;据材料“以传世经典与文字资料为线索,充分利用考古资料”可知考古资料具有较高的可靠性,能为学术研究提供很强的史料支撑,也是“中国古典学”的重要研究对象。
(2)结合所学知识,中国在“古典时代”的开创性贡献涉及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等多个方面,对国家后期的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从制度创新的角度来看,据材料“包括庞大官僚体系和国内服务系统”可知秦朝创立了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西周时期开创了分封制、宗法制和礼乐制,奠定了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基础;从经济发展的角度看,据材料“技术发展使得农业和整个文明的扩展速度与强度都大大超越过去”可知春秋战国时期出现了铁制农具和牛耕技术,在生产力发展的基础上,小农经济逐渐形成,成为中国古代的基本经济形态;从文化发展的角度看,先秦时期的甲骨文、金文奠定了汉字发展的基础,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源头,是中国古代第一次思想解放运动,汉武帝通过尊崇儒术使儒学成为后世封建统治的主流思想;从民族关系来看,在长期民族交融和大一统的环境下,各个民族相互融合,出现了华夏认同,奠定了古代统一多民族国家发展的基础;从国家基础设施发展来看,据材料“支持着农业基础的灌溉网络,以及保护中国内地免于游牧民族袭扰的庞大的边墙”可知先秦至秦汉时期,国家修建了大量的水利工程和交通网络,还建立了长城,用于抵御少数民族袭扰,维护中原地区社会秩序的稳定。
17.【答案】(18分)
(1)政治主张:孔子:德治(为政以德);
老子:无为而治;
韩非:法治。
演变:秦:法家思想;
西汉初:黄老无为思想;
汉武帝尊崇儒术后:儒家思想。
【解析】
(1)第一小问政治主张,孔子:据材料一“为政以德”得出德治(为政以德);
老子:据材料一“无为而民自化”“为无为,则无不治”得出无为而治;
韩非:据材料一“故以法治国,举措而已矣”“圣人之治也,审于法禁”得出法治。第二小问演变,秦:结合所学可知,商鞅变法后,秦尊奉法家,即法家思想;
西汉初:结合所学可知,汉初统治集团吸取秦朝速亡的教训,尊奉黄老无为思想;
结合所学得出汉武帝尊崇儒术后:儒学独尊地位确立,即儒家思想成为治国主导思想。
备战2024高考:先秦时期
高考真题演练
一、选择题
1.(2023·全国甲卷·24)西周分封制下,诸侯国君爵位由高到低称为公、侯、伯、子、男。楚国先祖在西周初被封以“子男之田”,春秋时期,楚国国君自称为王,称霸中原,争当华夏盟主,孔子编撰《春秋》,仍坚持称楚王为“楚子”。孔子此举目的是(  )
A.实录历史事实 B.提升周王权威 C.维护等级秩序 D.强调文化差异
2.(2023·高考全国乙卷·24)孟子说:“五亩之宅,树之以桑,五十(岁)者可以衣帛矣;鸡豚狗彘之畜,无失其时,七十(岁)者可以食肉矣;百亩之田,勿夺其时,数口之家可以无饥矣。”这一观点所依托的时代背景是(  )
A.休养生息政策的实施 B.井田制度的繁荣
C.农业生产技术的发展 D.商业活动的衰退
3.(2023·全国高考新课标卷·25)荀子是战国时期著名的儒家学者,他的学生韩非、李斯则是法家学派代表人物。下列能代表三人在治国方略上共同主张的是(  )
A.“起法正以治之,重刑罚以禁之”
B.“尧舜之道,不以仁政,不能平治天下”
C.“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
D.“绝仁弃义,民复孝慈;绝巧弃利,盗贼无有”
4.(2023·全国高考新课标卷·24)中国新石器时代晚期,南方的良渚文化与北方的龙山文化都呈现出向更高社会阶段发展的迹象,这主要表现在(  )
A.公共墓地出现 B.农业的产生 C.贫富分化加剧 D.文字的使用
5.(2023·山东高考·1)私有财产是生产力发展到一定程度的产物。下列与陶器相关的考古发现中,可以用来作为私有财产已出现证据的是(  )
A.遗址出土有陶器和较多陶器碎片
B.多人合葬墓随葬品有陶钵、陶罐、骨器等
C.单人墓随葬品有陶器、石磬、玉钺等百余件
D.陶器上绘有丰富多彩的几何图案和动植物纹样
6.(2023·海南高考·1)据《史记·周本纪》载,周武王“率戎车三百乘,虎贲三千人,甲士四万五千人,以东伐纣”。而战国晚期,秦、齐、楚等诸侯国都拥有人数近百万的军队,连七国中最小的韩国也有30万兵力。这一变化主要是因为(  )
A.军事理论的形成 B.生产方式的变革
C.政治制度的演进 D.地形地势的利用
7.(2023·湖北高考·1)象形文字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反映创字时的生态环境、经济生活和思想观念等。下表是“农”字的演变历程,其创意是在树木众多的地方以蜃(蚌壳)制工具从事劳作。“农”字的创制可反映当时(  )
A.天人合一的宇宙观念 B.渔猎采集的劳动方式
C.形神兼备的书画艺术 D.原始农耕的生产状况
8.(2023·广东高考·1)有学者认为西周时期周王能干预诸侯国的内政,下列史料支持这一观点的是(  )
A.《礼记》记载诸侯国君必须定期朝觐周王
B.《诗经》记载周王派遣官员协助诸侯国君营建都城
C.西周士山盘铭文记载周王命士山向诸侯国征收贡纳
D.西周豆闭簋铭文记载周王命豆闭掌管某诸侯国军事
9.(2023·浙江高考·2)中华文化重视以人为本。子曰:“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这种“仁者爱人”的思想体现在政治伦理上就是民本思想。下列项中,反映孔子民本思想的是(  )
A.无为而治 B.“相生相胜”
C.反对苛政 D.“兼爱”“非攻”
10.(2023·浙江高考·1)中国原始文化星罗棋布,多姿多彩。龙山文化是新石器时代晚期的一种文化,1928年首次发现于山东章丘龙山镇,广泛分布于黄河中下游等地区。该文化的代表器物是(  )
A.黑陶 B.彩绘陶器 C.玉器 D.骨器
11.(2023·湖南高考·2)战国时期,关东六国国君任相多用其宗族及国人。数代秦王所用秦相,商鞅为卫人,楼缓为赵人,张仪、魏冉、范雎为魏人,蔡泽为燕人,吕不韦为韩人,李斯为楚人。据此可推知(  )
A.秦国官僚制相对完善 B.秦国用人政策不断改变
C.六国严格遵行宗法制 D.法家人物在六国遭排挤
12.(2023·湖南高考·1)湖南澧县城头山古城遗址距今约6000年,是中国迄今已知最早的新石器时代城址。城址内外发掘出大片房屋建筑遗迹、多座陶窑以及中国迄今已知最早的祭坛和古稻田。这说明(  )
A.城市是最早出现的人类文明要素 B.长江流域是中华文明的重要源头
C.古城先民已摆脱对渔猎采集的依赖 D.遗址所处时代已迈入阶级社会门槛
13.(2023·浙江高考·2)生产工具的进步是生产力发展的重要标志。河南辉县出土的战国铁犁铧,人们耕地时把它安装在犁上,用来破土,省力易行。据此可知,战国时期(  )
A.铁犁铧用灌钢法制成
B.中国人率先掌握了冶铁技术
C.铁农具已经在农业生产中使用
D.铁犁牛耕已经成为农业的主要耕作方式
14.(2023·浙江高考·1)2019年7月,中国“良渚古城遗址”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良渚古城遗址代表了五千多年中国史前稻作文化的伟大成就,也是早期城市文明的杰出典范,实证了中华五千年文明史,是中华民族的瑰宝,也是全人类共同的文化遗产。下列关于良渚古城遗址的表述,正确的有(  )
①属于夏文化的遗存 ②已有私有制产生的实证
③出土了精美的玉器 ④出现较大规模的祭坛和神庙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二、非选择题
15.(2023·全国高考甲卷·47)【历史——选修4:中外历史人物评说】(15分)
材料
孔子“以诗书礼乐教”,在周游列国遭遇困窘的情况下,仍“讲诵弦歌不衰”。孔子曾向鲁国、齐国的音乐大师学习,并有深刻的领悟力和高超的演奏技巧。史载,孔子整理的《诗》305篇,“皆弦歌之,以求合《韶》《武》《雅》《颂》之音。礼乐自此可得而述,以备王道,成六艺”。孔子强调“正音”“雅乐”,反对靡靡之音。他说:“《关睢》,乐而不淫,哀而不伤。”又说:“恶紫之夺朱也,恶郑声之乱雅乐也,恶利口之覆邦家者。”在孔子看来,“乐教”不仅仅是声乐、器乐、歌舞等形式,而且是育人才、齐风俗,实现政治与社会理想的重要途径。“礼云礼云,玉帛云乎哉?乐云乐云,钟鼓云乎哉?”——据《史记》等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孔子提倡“乐教”的原因。(9分)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孔子“乐教”思想的影响。(6分)
16.(2023·海南高考·16)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4分)
材料
“古典”指以“六经”为代表的先秦典籍。《史记》太史公曰:“书缺有间矣。”唐司马贞解释说:“言古典残缺有年栽,故曰有间。”《后汉书》称孝明皇帝“垂情古典,游意经艺……正坐自讲,诸儒并听”。
有学者提出,对“中国古典”的学术研究可称为“中国古典学”,它至少涵盖三个层面。其一,商周文献、诸子之学、秦汉典籍,以《汉书·艺文志》中所列六类书目为代表。其二,与典籍相关的文字学,如陶玉石器上的刻划文字、甲骨文、金文、简帛文字、两汉今古文以及相关的音韵学、训诂学,以汉代的《尔雅》《释名》《说文解字》为代表。其三,以传世经典与文字资料为线索,充分利用考古资料,统合研究“中国古典”,如古代文明、思想文化、学术史研究等。
有西方学者认为,从西周到魏晋时期为中华文明的“古典时代”。进入古典时代后,技术发展使得农业和整个文明的扩展速度与强度都大大超越过去。秦汉帝国确立了其后中华文明发展的基本要素。该文明要素的结构不仅包括庞大官僚体系和国内服务系统,还包括把这个广大的文明连接起来的道路和运河,支持着农业基础的灌溉网络,以及保护中国内地免于游牧民族袭扰的庞大的边墙。正如这些成就所表明的,中华文明是全部人类历史上最具创造力和影响力的文明之一。
——摘编自《百年考古推动中国古典学步入黄金时代》《全球文明史》等
根据材料,概括“中国古典学”的研究对象。(6分)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归纳中国在“古典时代”的开创性贡献。(8分)
17.(2023·浙江高考·23)法安天下,德润人心,法治与德治相辅相成。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8分)
材料一
人物 政治主张
孔子 “为政以德”“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
老子 “无为而民自化”“为无为,则无不治”
韩非 “故以法治国,举措而已矣”“圣人之治也,审于法禁”
——引自《论语》《老子》《韩非子》
根据材料一,概括孔子、老子、韩非的政治主张。结合所学,指出秦汉时期治国主导思想的演变。(6分)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
" ()

转载请注明出处高中试卷答案网 » 备战24高考:二轮专题先秦时期(课件+练习)

分享: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