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38张PPT)
专题三 中国古代的传统文化与文化交流
概念辨析
是相对于经济、政治而言的人类全部精神活动及其产品。 包括历史地理、风土人情、文学艺术、宗教信仰、生活方式、思维方式、行为规范、价值观念等。中国文化,就是中国之历史、艺术、哲学……之总和体
中华传统文化
指1840年鸦片战争以前的中华文化。是在长期历史积淀中逐渐形成的、为全民族大多数人所认同的思想和行为方式上的难以易除的心理和行为习惯。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代表中华文化发展的正确方向、体现中华民族蓬勃向上精神的主要思想观念。
厘清线索——学通历史
主题:中国古代的思想文化受国内政治、经济的影响,呈现出发展的阶段性;并在与世界的交流中不断发展,形成了灿烂的中华传统文化。
线索一 中国古代的优秀传统文化☆☆☆
汉朝以后,儒家思想成为中华传统文化的主流。之后,为适应封建统治的需要,儒家学派吸收、借鉴其他学派思想,不断发展演变。
线索二 中国古代科技☆
中国古代科技是实用科技的代表,服务于农耕经济的需要,在医学、天文、历法、农学、数学等领域取得了辉煌成就。
线索三 中国古代的文学艺术☆
中国古代的艺术与社会的发展演变密切相关;宫廷艺术、文人艺术、世俗艺术是三种主要的类别,适应了不同社会阶层的需要。
线索四 古代的中外文化交流☆☆
中国古代文化成就突出、灿烂辉煌,向外传播到世界各地。明清时期,西方科技传入中国,形成了“西学东渐”的局面。
锁定体系——学透历史
源远流长——古代中国传统文化的发展演变
1.发展历程(选必Ⅲ 第1课 P2-4)
勃兴与奠基 远古 中原华夏族率先成为核心,推动着多元一体中华文化的形成
春秋 战国 ①内迁的戎狄蛮夷逐渐融入华夏族,初步形成了共同的血缘认同、文化认同(同源共祖观念发展)
②孔子对西周礼乐文明进行阐述,儒家文化的思想核心形成
③百家争鸣”局面出现,成为后世思想文化发展的源头
形成与繁盛 汉朝 董仲舒创立新儒学;汉武帝尊崇儒术,确立了儒学的正统地位
魏晋 道教与佛教广泛传播,中华传统文化呈现出儒、道、佛交汇融通的景象,魏晋玄学盛行
唐朝 佛教繁荣,传统儒学受到挑战,同时也促进了儒学的创新发展,中华传统文化辉煌灿烂
宋代 儒、佛、道学说相互渗透形成理学,科技、史学、文艺高度繁荣
锁定体系——学透历史
源远流长——古代中国传统文化的发展演变
1.发展历程(选必Ⅲ 第1课 P2-4)
传承与转折 明清 ①明朝中后期以心为本的心学得到发展,突破了理学的藩篱成为文化主流,人的主体意识逐渐觉醒
②提倡个性自由的思想出现,黄宗羲、顾炎武和王夫之等批判理学,抨击封建专制,倡导经世致用
③康雍乾时期,文字狱愈演愈烈,思想受到钳制,也禁锢了中华文化的发展
衰落与复兴 近代 以来 ①鸦片战争后,向西方学习以救亡图存逐渐成为近代中华文化的潮流。
②新文化运动中,抨击封建思想,科学与民主成为中华文化追求的价值目标。
③五四运动后,马克思主义广泛传播并与中国实际相结合,推动了中华文化的进步。
锁定体系——学透历史
源远流长——古代中国传统文化的发展演变
2.文化的内涵(选必Ⅲ 第1课 P4-5)
人生观 以人为本 周公:“敬天保民”、礼乐制度;孔子:“仁者爱人”
政治观 民本思想 管子:君主治理国家要顺应民意;孔子:统治者体察民情,反对苛政;孟子:“仁政”
自然观 天人合一、道法自然 老子:“道”;荀子:“制天命而用之”
国家观 提倡爱国、追求家国情怀 儒家:“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价值观 崇德尚贤、天下为公 周公:“明德”“敬德”;孔子:“为政以德”;墨子:“夫尚贤者,政之本也”;孟子:“尊贤使能,俊杰在位”
生活观 自强不息、厚德载物 《周易》:“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
处世观 和而不同 太史伯:“和实生物,同则不继”;孔子、孟子:“和为贵”“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
锁定体系——学透历史
源远流长——古代中国传统文化的发展演变
3.特点和价值(选必Ⅲ 第1课 P6)
(1)特点
①本土性:中华文化的起源与发展具有本土性。
②多样性:各民族共同创造,博大精深,丰富多彩,领域广阔。
③包容性:中华文化博采众长,兼收并蓄,积极吸纳外来文化。
④凝聚性:是中华民族共同文化特质的体现,具有强大的凝聚性。
⑤连续性:绵延不绝,传承至今,体现出顽强的生命力。
(2)价值 ①历史价值:是中华民族发展的内在思想源泉和精神动力。蕴含着丰富的道德伦理,体现着评判是非曲直的价值标准,影响着中国人的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
②现实价值:维护着中国团结统一的政治局面,维系着统一多民族的大家庭,推动着中国社会的发展进步,为治国理政和道德建设提供了有益借鉴。
民本崇德——儒家思想的趋时更新
锁定体系——学透历史
时期 发展历程 春秋 战国 创立与发展 孔子提出“仁”和“礼”的学说;孟子将孔子的政治主张发展为“仁政”,提出“民贵君轻”,主张“性善论”;荀子认为,治国应以礼教为主,礼法并施,儒学的体系更加完整
西汉 完善与独尊 董仲舒吸收道家、法家、阴阳五行家的思想,形成新的儒学体系,提出“春秋大一统”“天人感应”“君权神授”等主张。“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儒家思想成为封建社会的正统思想
魏晋至隋唐 吸收与改造 儒、佛、道纷争与融合,儒家思想体现出极大的包容性,进一步为官方所接受
锁定体系——学透历史
民本崇德——儒家思想的趋时更新
时期 发展历程 宋明时期 转型与 成熟 程朱理学(天理、心性、修养)出现,朱熹提出“存天理,灭人欲”,进一步形成封建伦理精神体系。陆九渊、王阳明主张“心”就是“理”,提出“心外无物”“致良知”“知行合一”,陆王心学的形成标志着理学由客观唯心主义向主观唯心主义演变
明清之际 批判与 继承 李贽反对以孔子和儒家经典为判断是非的标准,批判“存天理,灭人欲”的说教
黄宗羲揭露君主专制是天下之大害,提出“天下为主,君为客”“工商皆本”的主张
顾炎武提出“经世致用”的主张
王夫之认为世界是物质的、物质是变化的、运动是绝对的
补充1:两汉儒学——经(经学)——今文经与古文经之争
“新学伪经考”,又名《伪经考》,十四卷,初刊于1891年,它和“孔子改制考”都是康有为打着公羊派的旗号,宣扬托古改制思想的重要著作。
“新学伪经考”着重从经学方面进行论述,对传统的“古文”经学展开猛烈的攻击。
康有为认为,历代封建统治者所尊崇的“古文”经典,如《周礼》、《左传》等都是西汉末年刘歆伪造的,因此都是“伪经”。而刘歆制造伪经的目的,是为了帮助王莽篡夺西汉的政权、建立国号为“新”的朝代,所以古文经学是新莽一朝之学,只能称之“新学”。
补充2:魏晋儒学——玄(玄学)纲要P43
玄学又称新道家,是对《老子》、《庄子》和《周易》的研究和解说,产生于魏晋时期。玄学是魏晋到宋朝中叶之间出现的一种崇尚老庄的思潮。也可以说是道家之学以一种新的表现方式,故又有新道家之称。魏晋玄学指魏晋以老庄(或三玄)思想为骨架,从两汉繁琐的经学解放出来,企图调和“自然”与“名教”的一种特定的哲学思潮。它是中国哲学史上第一次企图使中国哲学在老庄思想基础上建构把儒道两大家结合起来极有意义的哲学尝试。 总的来说,玄学是当时一批知识精英跳出传统的思维方式(修齐治平),对宇宙、社会、人生所作的哲学反思,以在正统的儒家信仰发生严重危机后,为士大夫重新寻找精神家园。以“竹林七贤”(嵇康、阮籍、山涛、向秀、刘伶、王戎及阮咸)常在当时的山阳县(今河南焦作修武县,可能为现今云台山一带)竹林之下,喝酒、纵歌,肆意酣畅,世谓七贤,后与地名竹林合称。玄学家们主张“越名教而任自然、非汤武而薄周孔”、“援道入儒”,推动了儒学的玄学化。
补充3:宋明理学——理(理学)/心(心学)
理学是一种既贯通宇宙自然和人生命运,又继承孔孟正宗,并能治理国家的新儒学。是中国古代最为精致、最为完备的理论体系。 北宋称“道学”,南宋称“理学”;近代或称“新儒学”;今习称“宋明理学”,因宋明两代理学占主导地位且理学家最多、理学水平最高。
①背景:P3
②集大成者:朱熹 王阳明
项目 程朱理学(南宋后居统治地位的官方哲学) 陆王心学(明中后期广泛传播)
不同点 宇宙观 “理”是自然界和社会根本原则 心是万物本源,“理”在“心”中
方法论 “格物致知” “发明本心”“致良知”(知行合一)
修养观 以外在的天理为行为规范 (存天理,灭人欲) 以“内心”的自修、自省达到良知
(人人皆有成圣贤的潜能)
哲学范畴 客观唯心主义思想 主观唯心主义思想
汉代儒学完成神学化、官学化和制度化,宋明理学则实现哲理化、体系化和世俗化。哲理化,为儒家纲常找到一个更为精致、更具迷惑的哲学依据,孔子变为哲学家。体系化,以天理、心为核心和基础(本体论),以三纲五常为政治理论、“存天理、灭人欲”为道德说教(发生论),以格物致知、发明本心、致良知为求道方式(方法论),构建一个庞大博杂的思想体系。世俗化,贴近百姓日常生活,禅宗认为“砍柴挑水,无非是道”,朱熹提出“洒扫应对进退之节,爱亲敬长隆师亲友之道”都是修齐治平之本,王阳明提出“不离日用常行内,直造先天未画前”,王艮提出“百姓日用即是道”,李贽提出“穿衣吃饭,即是人伦物理”。 ——周明学《高中历史讲义纲要》
③特点:哲学化、思辨化; 伦理化; 世俗化
④影响:
A.重视主观意志,注重气节品德,讲求自我节制,强调责任使命,凸显人性庄严,对塑造中华民族性格起了积极作用。
B.对政治生活、文化教育及伦理道德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C.理学用三纲五常维系专制,压制扼杀自然欲求。
2.儒家思想在古代的地位演变
历程 地位 原因
春秋战国 受到冷落 “仁政”、“德治”等主张虽然有利于缓和社会矛盾,但在诸侯争霸、战乱不断的年代,其主张不适应当时激烈的社会变革
秦朝 遭受重挫 (焚书坑儒) 秦统一后,儒家依旧遵循旧的主张,非议郡县制,站在了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对立面,不能为统治者服务
汉代 独尊地位 董提出“大一统”、“天人感应”等新内容,对儒家思想进行了改造,适应了当时加强中央集权的需要
宋明 正统地位更加稳固 儒学更加哲学化、思辨化、精微化、世俗化,理学产生并发展到心学,更加适应统治者的需要
明清之际 受冲击,但仍占统治地位 商品经济和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封建统治的腐朽和明亡清兴、理学的僵化
锁定体系——学透历史
锁定体系——学透历史
民本崇德——儒家思想的趋时更新
3.儒家思想在近代的地位演变(补充)
(1)维新变法时期:儒家思想出“新意”
康有为利用孔子的权威来论证资产阶级维新变法的合理性,为维新变法制造历史依据,减小变法阻力。
(2)新文化运动:受到猛烈抨击,正统地位动摇
袁世凯为复辟帝制推行尊孔复古逆流,激进的资产阶级民主主义者把矛头指向儒家传统道德,提出“打倒孔家店”的口号,以宣扬资产阶级新文化,解放人们的思想。
(3)“文革”期间:开展“批林批孔”运动
对儒家文化进行全民的、规模最大的破坏,儒家思想在我国的影响进一步减弱
(4)文革结束至今:儒学焕发新春
改革开放以来,党和政府提倡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对儒家文化取其精华、弃其糟粕,儒家文化焕发出新的生机。
4.为什么儒家思想历经两千多年而不衰?
(1)政治因素:君主专制统治者的推崇;独尊儒术的结果;
(2)经济因素:小农经济为基础的王朝社会与同样强调稳定的儒家思想相互配合。
(3)教育因素:由上而下的各级学校都以儒家经典为教科书,使儒家人才不断涌现,学术得以不断传承
(4)儒家自身:不断适应政治与社会变化;守旧而又维新,复古而又开明。
民本崇德——儒家思想的趋时更新
1.主要派别的救世方案
强调“为政以德”,“民为邦本”;提倡个人与国家命运相结合的历史责任感,通过以身作则的道德感化来治理国家。
儒家“以德治国”
教育全社会成员都有“爱心”和爱的行动,建立政长系统(行政管理系统)等以保证“兼爱”的普遍实施,以爱维护社会秩序,实现和谐。
道家“以道治国”
自然规律、社会规律和人们的心理变化规律都必须遵守,不可人为破坏。
制定法律,建立执行法律的行政系统,激励民众正当地争取物质利益和精神需要,制裁民众有碍社会利益的行为,整个社会在权力制约下有序发展。
法家“以法治国”
墨家“以爱治国”
拓展:先秦诸子思想的历史价值(命题要点1)
民本崇德——儒家思想的趋时更新
拓展:先秦诸子思想的历史价值(命题要点1)
圈定要点——学活历史
2.诸子百家思想的现实意义
(1)儒家
思想 现实意义
“大一统”思想 有利于维护国家统一
“仁”“德治”“民本”“和为贵”等思想 有助于政治建设和构建和谐社会
“孝”“仁义”“诚信”等伦理道德观 有助于促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
“义利观” 有利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发展完善
“有教无类”“因材施教”“学思结合”等教育思想 有利于我国教育事业的发展和人才的培养
(2)道家:“无为”思想强调顺应自然,对于增强环保意识,促进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具有现实意义。
(3)法家:法治、变革思想对当今中国的法治建设具有借鉴意义;变革精神成为历代进步思想家、政治家改革图治的理论武器。
(4)墨家:“兼爱”“非攻”“尚贤”思想成为今天平等博爱、热爱和平、尊重人才等观念的重要思想来源。
民本崇德——儒家思想的趋时更新
繁荣自信——古代的科技和文学艺术(纲要 第4 8 12 15课)
锁定体系——学透历史
1.中国古代的科技发展与“李约瑟难题”
(1)发展历程与特点
锁定体系——学透历史
繁荣自信——古代的科技和文学艺术(纲要 第4 8 12 15课)
(2)古代科技之问:李约瑟难题
由英国学者李约瑟(1900—1995年)提出,他在其编著的15卷《中国科学技术史》中正式提出此问题。李约瑟难题是一个两段式的表述,其中第二段为:为何近代科学没有产生在中国,而是在17世纪的西方,特别是文艺复兴之后的欧洲?
①经济上:自给自足的封建经济占统治地位,封建政府推行重农抑商政策,限制了生产力和科技的发展。
②政治上:中国古代专制主义中央集权不断加强,阻碍了科技的进步。
③思想文化上:以儒学为主的文化教育和文化专制政策,使人们对科技缺乏足够的重视,导致科技人才短缺。
④中外交流上:封建社会晚期,明清统治者推行“海禁”和闭关锁国政策,阻碍了中外科技文化的交流。
锁定体系——学透历史
繁荣自信——古代的科技和文学艺术(纲要 第4 8 12 15课)
2.中国古代的文学艺术
拓展:古代中国的文学成就所反映的时代特色(命题要点3)
春秋战国时期 中国社会处于社会大变革的时代,思想领域出现百家争鸣局面,孔子编订整理《诗经》作为德行教化文本,屈原创作《离骚》抒发爱国情怀
秦汉时期 大一统局面形成,汉赋以华丽的词藻表现恢宏大气的时代特征
魏晋南北朝时期 社会动荡不安,建安文学一扫华丽文风,陶渊明的田园诗表达了对黑暗现实的不满和对理想生活的向往
唐朝 繁盛统一、开明的文化政策与科举考试中以诗赋为主促成了唐诗的繁荣
宋朝 商品经济的发展与市民阶层的形成使传奇小说、词等世俗文学得到发展
明清时期 封建制度逐渐衰落,君主专制达到顶峰,商品经济繁荣,资本主义萌芽产生,文化专制、八股取士,使得反封建的小说走向繁盛
实质:一定时期的文化是一定时期政治经济的反映,也会影响一定时期的政治经济
纳新接远——古代中外文明交流
锁定体系——学透历史
1.古代中国的交流与交往(选必Ⅲ 第2课 )
(1)张骞出使西域,开辟了古代中国广泛交流与交往的新纪元。
①中华文化不断传向中亚、欧洲,促进西方乃至世界文明的进步;
②勤劳智慧的中国人民更善于学习和吸收西方先进的人类文明成果,不断丰富和促进中华文明。
(2)唐宋元时期,古代中国广泛交流与交往进入发展的高峰与持续繁荣阶段。
①维持陆上丝绸之路的同时,海上丝绸之路进一步繁盛,对外贸易进一步繁荣; ②“中华文化圈”就在这一时期形成,四大发明也在这一时期广为传播,这些都增进了中国对域外的了解、联系和友谊,促进了双方共同的发展与进步。
(3)明清时期尤其是明末清初,是古代中国广泛交流与交往的一个特殊时期。
①欧洲传教士在中国的活动相对自由,欧洲的科技文化在中国的传播,使中外文化交流出现了又一次高潮;
②中国则由于专制主义制度空前强化,统治者逐渐走向封闭与保守,这就使中华文明的优势丧失并逐渐落后于西方,为近代中国的落后挨打埋下了祸根。
锁定体系——学透历史
纳新接远——古代中外文明交流
2.中国古代的交流与交往概况(散见纲要上 )
先秦时期 以中原为核心的华夏文明与域外有广泛的交流交往
秦汉时期 (1)陆路:经河西走廊、西域向中亚、西亚延伸。东汉和帝永元九年(97年),甘英奉西域都护班超之命出使大秦(罗马帝国),但仅抵达波斯湾一带
(2)海路:从合浦郡徐闻县(今广东徐闻)出发,最远可以航行到印度南部
隋唐 (1)陆路(与西域、中亚商路畅通):隋炀帝命裴矩驻张掖,掌管通商事务,管理与西域商人的往来;唐朝与大食接触,造纸术因此西传
(2)海路(交流活跃):608年,常骏从南海郡(今广东广州)出航到达赤土国(今马来半岛南部),国王亦遣其子随常骏来到中国;日本向唐朝派遣唐使,每次都有留学生、学问僧随船而来,将唐朝文化带到日本
宋朝 因北方陆路交通阻隔,海路转趋发达 (1)恢复了由广州出发经越南到阿拉伯的旧路 (2)开辟了由明州(今浙江宁波)到日本和朝鲜半岛的航路 (3)泉州成为重要的对外贸易港,开辟泉州到南海的航路
元朝 陆海通道都很畅通,马可·波罗来华
明朝 (1)致力于维护朝贡体制和朝贡贸易体系 (2)民间贸易和走私贸易屡禁不止
清朝 (1)康熙时期,中俄就双方边界订立《尼布楚条约》 (2)清朝皇帝坚持认为天朝地大物博,无所不有,不需要与外界贸易,实行“闭关锁国”政策
3.传播阶段及内容(选必Ⅲ 第2课 )
锁定体系——学透历史
纳新接远——古代中外文明交流
a.第一阶段:中国文明外传为主阶段(16世纪以前)
(1)汉字:BC4C—公元3C,汉字已传入朝鲜半岛、日本列岛和东南亚地区。后来,各国在汉字基础上,创造了本国文字,促进了当地的文化交流和发展。
(2)制度文明:古代朝鲜、日本和越南的社会制度大多来自唐朝。如日本大化改新的中央集权制、土地制度和赋税制度,都以唐制为蓝本;越南的教育体制主要移植于中国,科举制度跟中国的基本一样。制度文明的外传推动了这些地区的文明进程。
(3)儒家文化:3-5世纪,儒学在东亚和东南亚等地区流行。隋唐以后,朝鲜、日本等国的各级学校把儒家经典作为教科书。儒学促进了这些地区文化和教育的发展。
(4)科学技术:
①8世纪以后,造纸术逐渐传入中亚、西亚及欧洲,对当时欧洲的教育、政治及商业等活动的发展,起了重要作用。
②火药在13世纪经阿拉伯人传入欧洲,推动了欧洲火药武器的发展,加速了骑士阶层的衰落,推动了欧洲社会的转型。
③指南针的使用,促进了远洋航行,推动了大航海时代的到来。
④欧洲人借鉴中国的印刷术,造出自己的活字印刷机,大大推动了文艺复兴运动和宗教改革,促进了思想解放和社会进步。
(5)丝绸之路
丝绸之路把中国的丝绸、瓷器等带到了欧洲。汉代华美轻柔的丝织品,经过丝绸之路远销到以罗马为中心的地中海地区,中国因此被称为“丝国”。唐宋以来,瓷器成为中国经“海上丝绸之路”外销的重要商品,这条对外贸易路线也因此被称为“瓷路”。
b.第二阶段:西方文明东传为主阶段(16-18世纪)
(1)新航路开辟后中西文明的交流不断发展。中国的茶叶等出现在欧洲市场上,而美洲的烟草、可可、马铃薯、玉米等也传入中国。
(2)明末欧洲传教士来华、西学东渐兴起,传播了西方的天文、历法等自然科学的成就。
锁定体系——学透历史
纳新接远——古代中外文明交流
3.传播阶段及内容(选必Ⅲ 第2课 )
1.(2023·全国高考新课标卷·25)荀子是战国时期著名的儒家学者,他的学生韩非、李斯则是法家学派代表人物。下列能代表三人在治国方略上共同主张的是( )
A.“起法正以治之,重刑罚以禁之”
B.“尧舜之道,不以仁政,不能平治天下”
C.“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
D.“绝仁弃义,民复孝慈;绝巧弃利,盗贼无有”
02
研高考 命题探究·多维讲练
02
A
一、选择题
2.(2023·浙江高考·2)中华文化重视以人为本。子曰:“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这种“仁者爱人”的思想体现在政治伦理上就是民本思想。下列项中,反映孔子民本思想的是( )
A.无为而治 B.“相生相胜”
C.反对苛政 D.“兼爱”“非攻”
C
3.(2022·湖南选择性考试)儒家起于鲁,传布于齐、晋、卫;墨家始于宋,传布于鲁、楚、秦;道家起源于南方,后在楚、齐、燕有不同分支;法家源于三晋,盛行于秦。这( )
A.促进了政治统一
B.维系了“学在官府”的局面
C.冲击了贵族政治
D.导致了各诸侯国之间的矛盾
C
4.(2022·山东等级性考试)战国时期,法家两大派之一的田齐法家主张“君臣上下贵贱皆从法”“君臣不用礼仪教训则不详”。这反映其思想特点是( )
A.尚法存礼 B.尊法敬天
C.崇德重法 D.外儒内法
5.(2022·湖北选择性考试)1978年,湖北随州曾侯乙墓出土了一件精美的漆箱,箱盖上绘有按星空方位标注的二十八星宿图,其中的星宿名称多数与《石氏星表》中的记载相同。这表明( )
A.图像比文献记载更可靠
B.西周重视天文观测
C.文物与文献可相互印证
D.楚国制漆工艺精湛
C
A
6.(2022·广东选择性考试)魏晋以来佛教、道教广泛传播,宋人李觏认为原因在于“儒失其手,教化坠于地”;张载认为佛道追求的彼岸是虚幻的,与“吾儒”水火不容。由此可知,李觏、张载主张( )
A.儒法并用以维护君权 B.立足考据以重建学风
C.复兴儒学以回应挑战 D.杂糅佛道以构建理学
7.(2022·湖南选择性考试)南宋画家李唐感叹:“云里烟村雨里滩,看之容易作之难。早知不入时人眼,多买胭脂画牡丹。”这反映当时( )
A.艺术水准下降 B.绘画题材集中
C.画家地位不高 D.世俗文化兴盛
C
D
8.(2022·全国甲卷)汉晋时期有多种文本记载,帝尧之时,“天下太和,百姓无事”。有老者“击壤”而戏,围观者称颂帝尧。老者歌云:“吾日出而作,日入而息,凿井而饮,耕地而食,帝何德于我哉!”上述记载所体现的政治理念最接近( )
A.孔子 B.老子 C.韩非 D.墨子
9.(2022·全国乙卷)盛唐洋溢着刚健丰伟、庄重博大的时代气象,这在书法艺术上亦有体现。宋代书法家米芾推崇唐代某位书法家的作品“如项羽挂甲,樊哙排突,硬弩欲张,铁柱将立,昂然有不可犯之色”。能够突出体现这一风格的书体是( )
A.小篆 B.楷书
C.行书 D.草书
B
B
10.(2022·全国甲卷)康熙年间,多次令各地举荐山林隐逸, 又令官员推举博学鸿儒,吸收学行兼优之士。开设明史馆,召集文人编纂明史,还进行多部儒经传注的修纂,编成《康熙字典》。上述措施的主要目的是( )
A.承续华夏传统 B.倡导疑古辨伪
C.弘扬程朱理学 D.保存历史文献
11.(2021·湖南选择性考试)有学者对《诗经》风、雅、颂的时代与内容进行考察,其发现如下表所示:
据此可知,西周初年至春秋中叶( )
A.天子权威不断强化
B.天道观持续衰落
C.人文意识逐渐增强
D.人性论走向成熟
A
C
多数诗篇的形成时代 整体上对“天”的态度
《周颂》 西周初年 颂天
《大雅》 西周中期至西周晚期 疑天
《小雅》 西周晚期至东周初年 骂天
《国风》 西周末年至春秋中叶 不理天
二、非选择题
12.(2023·全国高考甲卷·47)【历史——选修4:中外历史人物评说】(15分)
材料
孔子“以诗书礼乐教”,在周游列国遭遇困窘的情况下,仍“讲诵弦歌不衰”。孔子曾向鲁国、齐国的音乐大师学习,并有深刻的领悟力和高超的演奏技巧。史载,孔子整理的《诗》305篇,“皆弦歌之,以求合《韶》《武》《雅》《颂》之音。礼乐自此可得而述,以备王道,成六艺”。孔子强调“正音”“雅乐”,反对靡靡之音。他说:“《关睢》,乐而不淫,哀而不伤。”又说:“恶紫之夺朱也,恶郑声之乱雅乐也,恶利口之覆邦家者。”在孔子看来,“乐教”不仅仅是声乐、器乐、歌舞等形式,而且是育人才、齐风俗,实现政治与社会理想的重要途径。“礼云礼云,玉帛云乎哉?乐云乐云,钟鼓云乎哉?”
——据《史记》等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孔子提倡“乐教”的原因。(9分)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孔子“乐教”思想的影响。(6分)
【答案】(15分)
(1)原因:①分封制度的瓦解;②礼崩乐坏局面的出现;③“克己复礼”主张的提出;④维护等级秩序的需要;
⑤乐教具有育人才、齐风俗的作用;⑥是实现政治与社会理想的重要途径。
(2)影响:①有利于提升个人自我修养;②有利于实现社会的和谐与进步;③是我国历史文化的瑰宝;④具有时代和阶级的局限性。
13.(2023·海南高考·16)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4分)
材料
“古典”指以“六经”为代表的先秦典籍。《史记》太史公曰:“书缺有间矣。”唐司马贞解释说:“言古典残缺有年栽,故曰有间。”《后汉书》称孝明皇帝“垂情古典,游意经艺……正坐自讲,诸儒并听”。
有学者提出,对“中国古典”的学术研究可称为“中国古典学”,它至少涵盖三个层面。其一,商周文献、诸子之学、秦汉典籍,以《汉书·艺文志》中所列六类书目为代表。其二,与典籍相关的文字学,如陶玉石器上的刻划文字、甲骨文、金文、简帛文字、两汉今古文以及相关的音韵学、训诂学,以汉代的《尔雅》《释名》《说文解字》为代表。其三,以传世经典与文字资料为线索,充分利用考古资料,统合研究“中国古典”,如古代文明、思想文化、学术史研究等。
有西方学者认为,从西周到魏晋时期为中华文明的“古典时代”。进入古典时代后,技术发展使得农业和整个文明的扩展速度与强度都大大超越过去。秦汉帝国确立了其后中华文明发展的基本要素。该文明要素的结构不仅包括庞大官僚体系和国内服务系统,还包括把这个广大的文明连接起来的道路和运河,支持着农业基础的灌溉网络,以及保护中国内地免于游牧民族袭扰的庞大的边墙。正如这些成就所表明的,中华文明是全部人类历史上最具创造力和影响力的文明之一。
——摘编自《百年考古推动中国古典学步入黄金时代》《全球文明史》等
(1)根据材料,概括“中国古典学”的研究对象。(6分)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归纳中国在“古典时代”的开创性贡献。(8分)
【答案】(14分)
(1)研究对象:①先秦及秦汉典籍;②文字学、金石学、音韵学、训诂学;③考古资料;等等。
(2)贡献:①宗法分封制,中央集权制,统一多民族国家;铁犁牛耕,小农经济;②甲骨文、金文等;③百家争鸣,儒学成为主流思想;④长城的修建等。
14.(2023·浙江高考·23)法安天下,德润人心,法治与德治相辅相成。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8分)
材料一
人物 政治主张
孔子 “为政以德”“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
老子 “无为而民自化”“为无为,则无不治”
韩非 “故以法治国,举措而已矣”“圣人之治也,审于法禁”
——引自《论语》《老子》《韩非子》
(1)根据材料一,概括孔子、老子、韩非的政治主张。结合所学,指出秦汉时期治国主导思想的演变。(6分)
【答案】(6分)
(1)政治主张:
孔子:德治(为政以德);老子:无为而治;
韩非:法治。
演变:
秦:法家思想;西汉初:黄老无为思想;
汉武帝尊崇儒术后:儒家思想。二轮复习专题三 中国古代文化
厘清线索——学通历史
锁定体系——学透历史
源远流长——古代中国传统文化的发展演变
发展历程
勃兴与奠基 远古 中原华夏族率先成为核心,推动着多元一体中华文化的形成
春秋 战国 ①内迁的戎狄蛮夷逐渐融入华夏族,初步形成了共同的血缘认同、文化认同 ②孔子对西周礼乐文明进行阐述,儒家文化的思想核心形成 ③百家争鸣”局面出现,成为后世思想文化发展的源头
形成与繁盛 汉朝 董仲舒创立新儒学;汉武帝尊崇儒术,确立了儒学的正统地位
魏晋 道教与佛教广泛传播,中华传统文化呈现出儒、道、佛交汇融通景象,魏晋玄学盛行
唐朝 佛教繁荣,传统儒学受到挑战,同时也促进了儒学创新发展,中华传统文化辉煌灿烂
宋代 儒、佛、道学说相互渗透形成理学,科技、史学、文艺高度繁荣
文化的内涵
(1)人生观:以人为本。周公:“敬天保民”、礼乐制度;孔子:“仁者爱人”
(2)政治观:民本思想。管子:君主治理国家要顺应民意;孔子:统治者体察民情,反对苛政;孟子:“仁政”。
(3)自然观:天人合一、道法自然。老子:“道”;荀子:“制天命而用之”
(4)国家观:提倡爱国、追求家国情怀。儒家:“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5)价值观:崇德尚贤、天下为公。周公:“明德”“敬德”;孔子:“为政以德”;墨子:“夫尚贤者,政之本也”;孟子:“尊贤使能,俊杰在位”
(6)生活观:自强不息、厚德载物。《周易》:“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
(7)处世观:和而不同。太史伯:“和实生物,同则不继”;孔子、孟子:“和为贵”“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
3.特点和价值
(1)特点
①本土性:中华文化的起源与发展具有本土性。
②多样性:各民族共同创造,博大精深,丰富多彩,领域广阔。
③包容性:中华文化博采众长,兼收并蓄,积极吸纳外来文化。
④凝聚性:是中华民族共同文化特质的体现,具有强大的凝聚性。
⑤连续性:绵延不绝,传承至今,体现出顽强的生命力。
(2)价值 ①历史价值:是中华民族发展的内在思想源泉和精神动力。蕴含着丰富的道德伦理,体现着评判是非曲直的价值标准,影响着中国人的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
②现实价值:维护着中国团结统一的政治局面,维系着统一多民族的大家庭,推动着中国社会的发展进步,为治国理政和道德建设提供了有益借鉴。
(1)创立与发展:春秋战国。孔子提出“仁”和“礼”的学说;孟子将孔子的政治主张发展为“仁政”,提出“民贵君轻”,主张“性善论”;荀子认为,治国应以礼教为主,礼法并施,儒学的体系更加完整。
(2)完善与独尊:西汉。董仲舒吸收道家、法家、阴阳五行家的思想,形成新的儒学体系,提出“春秋大一统”“天人感应”“君权神授”等主张。“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儒家思想成为封建社会的正统思想。
(3)吸收与改造:魏晋至隋唐。儒、佛、道纷争与融合,儒家思想体现出极大的包容性,进一步为官方所接受。
(4)转型与成熟:宋明时期。程朱理学(天理、心性、修养)出现,朱熹提出“存天理,灭人欲”,进一步形成封建伦理精神体系。陆九渊、王阳明主张“心”就是“理”,提出“心外无物”“致良知”“知行合一”,陆王心学的形成标志着理学由客观唯心主义向主观唯心主义演变。
(5)批判与继承:明清之际。李贽反对以孔子和儒家经典为判断是非的标准,批判“存天理,灭人欲”的说教;黄宗羲揭露君主专制是天下之大害,提出“天下为主,君为客”“工商皆本”的主张;顾炎武提出“经世致用”的主张;王夫之认为世界是物质的、物质是变化的、运动是绝对的。
补充1:两汉儒学——经(经学)——今文经与古文经之争
“新学伪经考”,又名《伪经考》,十四卷,初刊于1891年,它和“孔子改制考”都是康有为打着公羊派的旗号,宣扬托古改制思想的重要著作。
“新学伪经考”着重从经学方面进行论述,对传统的“古文”经学展开猛烈的攻击。
康有为认为,历代封建统治者所尊崇的“古文”经典,如《周礼》、《左传》等都是西汉末年刘歆伪造的,因此都是“伪经”。而刘歆制造伪经的目的,是为了帮助王莽篡夺西汉的政权、建立国号为“新”的朝代,所以古文经学是新莽一朝之学,只能称之“新学”。
补充2:魏晋儒学——玄(玄学)
玄学又称新道家,是对《老子》、《庄子》和《周易》的研究和解说,产生于魏晋时期。玄学是魏晋到宋朝中叶之间出现的一种崇尚老庄的思潮。也可以说是道家之学以一种新的表现方式,故又有新道家之称。魏晋玄学指魏晋以老庄(或三玄)思想为骨架,从两汉繁琐的经学解放出来,企图调和“自然”与“名教”的一种特定的哲学思潮。它是中国哲学史上第一次企图使中国哲学在老庄思想基础上建构把儒道两大家结合起来极有意义的哲学尝试。 总的来说,玄学是当时一批知识精英跳出传统的思维方式(修齐治平),对宇宙、社会、人生所作的哲学反思,以在正统的儒家信仰发生严重危机后,为士大夫重新寻找精神家园。以“竹林七贤”(嵇康、阮籍、山涛、向秀、刘伶、王戎及阮咸)常在当时的山阳县(今河南焦作修武县,可能为现今云台山一带)竹林之下,喝酒、纵歌,肆意酣畅,世谓七贤,后与地名竹林合称。玄学家们主张“越名教而任自然、非汤武而薄周孔”、“援道入儒”,推动了儒学的玄学化。
补充3:宋明理学——理(理学)/心(心学)
儒家思想在古代的地位演变
(1)春秋战国:受到冷落。原因:“仁政”、“德治”等主张虽然有利于缓和社会矛盾,但在诸侯争霸、战乱不断的年代,其主张不适应当时激烈的社会变革
(2)秦朝:遭受重挫(焚书坑儒)。原因:秦统一后,儒家依旧遵循旧的主张,非议郡县制,站在了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对立面,不能为统治者服务
(3)汉代:独尊地位。原因:董仲舒提出“大一统”、“天人感应”等新内容,对儒家思想进行了改造,适应了当时加强中央集权的需要
(4)宋明:正统地位更加稳固。原因:儒学更加哲学化、思辨化、精微化、世俗化,理学产生并发展到心学,更加适应统治者的需要。
(5)明清之际:受冲击,但仍占统治地位。原因:商品经济和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封建统治的腐朽和明亡清兴、理学的僵化
3.儒家思想在近代的地位演变(补充)
(1)维新变法时期:儒家思想出“新意”
康有为利用孔子的权威来论证资产阶级维新变法的合理性,为维新变法制造历史依据,减小变法阻力。
(2)新文化运动:受到猛烈抨击,正统地位动摇
袁世凯为复辟帝制推行尊孔复古逆流,激进的资产阶级民主主义者把矛头指向儒家传统道德,提出“打倒孔家店”的口号,以宣扬资产阶级新文化,解放人们的思想。
(3)“文革”期间:开展“批林批孔”运动
对儒家文化进行全民的、规模最大的破坏,儒家思想在我国的影响进一步减弱
(4)文革结束至今:儒学焕发新春
改革开放以来,党和政府提倡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对儒家文化取其精华、弃其糟粕,儒家文化焕发出新的生机。
4.为什么儒家思想历经两千多年而不衰?
(1)政治因素:君主专制统治者的推崇;独尊儒术的结果;
(2)经济因素:小农经济为基础的王朝社会与同样强调稳定的儒家思想相互配合。
(3)教育因素:由上而下的各级学校都以儒家经典为教科书,使儒家人才不断涌现,学术得以不断传承
(4)儒家自身:不断适应政治与社会变化;守旧而又维新,复古而又开明。
拓展:先秦诸子思想的历史价值
1.主要派别的救世方案
(1)儒家“以德治国”:强调“为政以德”,“民为邦本”;提倡个人与国家命运相结合的历史责任感,通过以身作则的道德感化来治理国家。
(2)道家“以道治国”:自然规律、社会规律和人们的心理变化规律都必须遵守,不可人为破坏。
(3)法家“以法治国”:制定法律,建立执行法律的行政系统,激励民众正当地争取物质利益和精神需要,制裁民众有碍社会利益的行为,整个社会在权力制约下有序发展。
(4)墨家“以爱治国”:教育全社会成员都有“爱心”和爱的行动,建立政长系统(行政管理系统)等以保证“兼爱”的普遍实施,以爱维护社会秩序,实现和谐。
2.诸子百家思想的现实意义
(1)儒家
(2)道家:“无为”思想强调顺应自然,对于增强环保意识,促进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具有现实意义。
(3)法家:法治、变革思想对当今中国的法治建设具有借鉴意义;变革精神成为历代进步思想家、政治家改革图治的理论武器。
(4)墨家:“兼爱”“非攻”“尚贤”思想成为今天平等博爱、热爱和平、尊重人才等观念的重要思想来源。
中国古代的科技发展与“李约瑟难题”
(1)发展历程与特点
(2)古代科技之问:李约瑟难题
由英国学者李约瑟(1900—1995年)提出,他在其编著的15卷《中国科学技术史》中正式提出此问题。李约瑟难题是一个两段式的表述,其中第二段为:为何近代科学没有产生在中国,而是在17世纪的西方,特别是文艺复兴之后的欧洲?
原因:①经济上:自给自足的封建经济占统治地位,封建政府推行重农抑商政策,限制了生产力和科技的发展。
②政治上:中国古代专制主义中央集权不断加强,阻碍了科技的进步。
③思想文化上:以儒学为主的文化教育和文化专制政策,使人们对科技缺乏足够的重视,导致科技人才短缺。
④中外交流上:封建社会晚期,明清统治者推行“海禁”和闭关锁国政策,阻碍了中外科技文化的交流。
中国古代的文学艺术
拓展:古代中国的文学成就所反映的时代特色
(1)春秋战国时期:中国社会处于社会大变革的时代,思想领域出现百家争鸣局面,孔子编订整理《诗经》作为德行教化文本,屈原创作《离骚》抒发爱国情怀
(2)秦汉时期:大一统局面形成,汉赋以华丽的词藻表现恢宏大气的时代特征
(3)魏晋南北朝时期:社会动荡不安,建安文学一扫华丽文风,陶渊明的田园诗表达了对黑暗现实的不满和对理想生活的向往
(4)唐朝:繁盛统一、开明的文化政策与科举考试中以诗赋为主促成了唐诗的繁荣
(5)宋朝:商品经济的发展与市民阶层的形成使传奇小说、词等世俗文学得到发展
(6)明清时期:封建制度逐渐衰落,君主专制达到顶峰,商品经济繁荣,资本主义萌芽产生,文化专制、八股取士,使得反封建的小说走向繁盛
实质:一定时期的文化是一定时期政治经济的反映,也会影响一定时期的政治经济
古代中国的交流与交往
(1)张骞出使西域,开辟了古代中国广泛交流与交往的新纪元。
①中华文化不断传向中亚、欧洲,促进西方乃至世界文明的进步;
②勤劳智慧的中国人民更善于学习和吸收西方先进的人类文明成果,不断丰富和促进中华文明。
(2)唐宋元时期,古代中国广泛交流与交往进入发展的高峰与持续繁荣阶段。
①维持陆上丝绸之路的同时,海上丝绸之路进一步繁盛,对外贸易进一步繁荣; ②“中华文化圈”就在这一时期形成,四大发明也在这一时期广为传播,这些都增进了中国对域外的了解、联系和友谊,促进了双方共同的发展与进步。
(3)明清时期尤其是明末清初,是古代中国广泛交流与交往的一个特殊时期。
①欧洲传教士在中国的活动相对自由,欧洲的科技文化在中国的传播,使中外文化交流出现了又一次高潮;
②中国则由于专制主义制度空前强化,统治者逐渐走向封闭与保守,这就使中华文明的优势丧失并逐渐落后于西方,为近代中国的落后挨打埋下了祸根。
中国古代的交流与交往概况
(1)先秦时期:以中原为核心的华夏文明与域外有广泛的交流交往
(2)秦汉时期:①陆路:经河西走廊、西域向中亚、西亚延伸。东汉和帝永元九年(97年),甘英奉西域都护班超之命出使大秦(罗马帝国),但仅达波斯湾一带
②海路:从合浦郡徐闻县(今广东徐闻)出发,最远可以航行到印度南部
隋唐:①陆路(与西域、中亚商路畅通):隋炀帝命裴矩驻张掖,掌管通商事务,管理与西域商人的往来;唐朝与大食接触,造纸术因此西传;
②海路(交流活跃):608年,常骏从南海郡(今广东广州)出航到达赤土国(今马来半岛南部),国王亦遣其子随常骏来到中国;日本向唐朝派遣唐使,每次都有留学生、学问僧随船而来,将唐朝文化带到日本
宋朝:因北方陆路交通阻隔,海路转趋发达。①恢复了由广州出发经越南到阿拉伯的旧路;②开辟了由明州(今浙江宁波)到日本和朝鲜半岛的航路;③泉州成为重要的对外贸易港,开辟泉州到南海的航路
元朝:陆海通道都很畅通,马可·波罗来华
明朝: ①致力于维护朝贡体制和朝贡贸易体系
②民间贸易和走私贸易屡禁不止
清朝:①康熙时期,中俄就双方边界订立《尼布楚条约》
②清朝皇帝坚持认为天朝地大物博,无所不有,不需要与外界贸易,实行“闭关锁国”政策
传播阶段及内容
a.第一阶段:中国文明外传为主阶段(16世纪以前)
(1)汉字:BC4C—公元3C,汉字已传入朝鲜半岛、日本列岛和东南亚地区。后来,各国在汉字基础上,创造了本国文字,促进了当地的文化交流和发展。
(2)制度文明:古代朝鲜、日本和越南的社会制度大多来自唐朝。如日本大化改新的中央集权制、土地制度和赋税制度,都以唐制为蓝本;越南的教育体制主要移植于中国,科举制度跟中国的基本一样。制度文明的外传推动了这些地区的文明进程。
(3)儒家文化:3-5世纪,儒学在东亚和东南亚等地区流行。隋唐以后,朝鲜、日本等国的各级学校把儒家经典作为教科书。儒学促进了当地文化和教育的发展。
(4)科学技术:
①8世纪以后,造纸术逐渐传入中亚、西亚及欧洲,对当时欧洲的教育、政治及商业等活动的发展,起了重要作用。
②火药在13世纪经阿拉伯人传入欧洲,推动了欧洲火药武器的发展,加速了骑士阶层的衰落,推动了欧洲社会的转型。
③指南针的使用,促进了远洋航行,推动了大航海时代的到来。
④欧洲人借鉴中国的印刷术,造出自己的活字印刷机,大大推动了文艺复兴运动和宗教改革,促进了思想解放和社会进步。
(5)丝绸之路
丝绸之路把中国的丝绸、瓷器等带到了欧洲。汉代华美轻柔的丝织品,经过丝绸之路远销到以罗马为中心的地中海地区,中国因此被称为“丝国”。唐宋以来,瓷器成为中国经“海上丝绸之路”外销的重要商品,这条对外贸易路线也因此被称为“瓷路”。
b.第二阶段:西方文明东传为主阶段(16-18世纪)
(1)新航路开辟后中西文明的交流不断发展。中国的茶叶等出现在欧洲市场上,而美洲的烟草、可可、马铃薯、玉米等也传入中国。
(2)明末欧洲传教士来华、西学东渐兴起,传播了西方的天文、历法等自然科学的成就。
研高考 命题探究·多维讲练
一、选择题
1.(2023·全国高考新课标卷·25)荀子是战国时期著名的儒家学者,他的学生韩非、李斯则是法家学派代表人物。下列能代表三人在治国方略上共同主张的是( )
A.“起法正以治之,重刑罚以禁之”
B.“尧舜之道,不以仁政,不能平治天下”
C.“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
D.“绝仁弃义,民复孝慈;绝巧弃利,盗贼无有”
2.(2023·浙江高考·2)中华文化重视以人为本。子曰:“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这种“仁者爱人”的思想体现在政治伦理上就是民本思想。下列项中,反映孔子民本思想的是( )
A.无为而治 B.“相生相胜”
C.反对苛政 D.“兼爱”“非攻”
3.(2022·湖南选择性考试)儒家起于鲁,传布于齐、晋、卫;墨家始于宋,传布于鲁、楚、秦;道家起源于南方,后在楚、齐、燕有不同分支;法家源于三晋,盛行于秦。这( )
A.促进了政治统一
B.维系了“学在官府”的局面
C.冲击了贵族政治
D.导致了各诸侯国之间的矛盾
4.(2022·山东等级性考试)战国时期,法家两大派之一的田齐法家主张“君臣上下贵贱皆从法”“君臣不用礼仪教训则不详”。这反映其思想特点是( )
A.尚法存礼 B.尊法敬天
C.崇德重法 D.外儒内法
5.(2022·湖北选择性考试)1978年,湖北随州曾侯乙墓出土了一件精美的漆箱,箱盖上绘有按星空方位标注的二十八星宿图,其中的星宿名称多数与《石氏星表》中的记载相同。这表明( )
A.图像比文献记载更可靠
B.西周重视天文观测
C.文物与文献可相互印证
D.楚国制漆工艺精湛
6.(2022·广东选择性考试)魏晋以来佛教、道教广泛传播,宋人李觏认为原因在于“儒失其手,教化坠于地”;张载认为佛道追求的彼岸是虚幻的,与“吾儒”水火不容。由此可知,李觏、张载主张( )
A.儒法并用以维护君权 B.立足考据以重建学风
C.复兴儒学以回应挑战 D.杂糅佛道以构建理学
7.(2022·湖南选择性考试)南宋画家李唐感叹:“云里烟村雨里滩,看之容易作之难。早知不入时人眼,多买胭脂画牡丹。”这反映当时( )
A.艺术水准下降 B.绘画题材集中
C.画家地位不高 D.世俗文化兴盛
8.(2022·全国甲卷)汉晋时期有多种文本记载,帝尧之时,“天下太和,百姓无事”。有老者“击壤”而戏,围观者称颂帝尧。老者歌云:“吾日出而作,日入而息,凿井而饮,耕地而食,帝何德于我哉!”上述记载所体现的政治理念最接近( )
A.孔子 B.老子
C.韩非 D.墨子
9.(2022·全国乙卷)盛唐洋溢着刚健丰伟、庄重博大的时代气象,这在书法艺术上亦有体现。宋代书法家米芾推崇唐代某位书法家的作品“如项羽挂甲,樊哙排突,硬弩欲张,铁柱将立,昂然有不可犯之色”。能够突出体现这一风格的书体是( )
A.小篆 B.楷书
C.行书 D.草书
10.(2022·全国甲卷)康熙年间,多次令各地举荐山林隐逸, 又令官员推举博学鸿儒,吸收学行兼优之士。开设明史馆,召集文人编纂明史,还进行多部儒经传注的修纂,编成《康熙字典》。上述措施的主要目的是( )
A.承续华夏传统 B.倡导疑古辨伪
C.弘扬程朱理学 D.保存历史文献
11.(2021·湖南选择性考试)有学者对《诗经》风、雅、颂的时代与内容进行考察,其发现如下表所示:
多数诗篇的形成时代 整体上对“天”的态度
《周颂》 西周初年 颂天
《大雅》 西周中期至西周晚期 疑天
《小雅》 西周晚期至东周初年 骂天
《国风》 西周末年至春秋中叶 不理天
据此可知,西周初年至春秋中叶( )
A.天子权威不断强化
B.天道观持续衰落
C.人文意识逐渐增强
D.人性论走向成熟
二、非选择题
12.(2023·全国高考甲卷·47)【历史——选修4:中外历史人物评说】(15分)
材料
孔子“以诗书礼乐教”,在周游列国遭遇困窘的情况下,仍“讲诵弦歌不衰”。孔子曾向鲁国、齐国的音乐大师学习,并有深刻的领悟力和高超的演奏技巧。史载,孔子整理的《诗》305篇,“皆弦歌之,以求合《韶》《武》《雅》《颂》之音。礼乐自此可得而述,以备王道,成六艺”。孔子强调“正音”“雅乐”,反对靡靡之音。他说:“《关睢》,乐而不淫,哀而不伤。”又说:“恶紫之夺朱也,恶郑声之乱雅乐也,恶利口之覆邦家者。”在孔子看来,“乐教”不仅仅是声乐、器乐、歌舞等形式,而且是育人才、齐风俗,实现政治与社会理想的重要途径。“礼云礼云,玉帛云乎哉?乐云乐云,钟鼓云乎哉?”
——据《史记》等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孔子提倡“乐教”的原因。(9分)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孔子“乐教”思想的影响。(6分)
13.(2023·海南高考·16)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4分)
材料
“古典”指以“六经”为代表的先秦典籍。《史记》太史公曰:“书缺有间矣。”唐司马贞解释说:“言古典残缺有年栽,故曰有间。”《后汉书》称孝明皇帝“垂情古典,游意经艺……正坐自讲,诸儒并听”。
有学者提出,对“中国古典”的学术研究可称为“中国古典学”,它至少涵盖三个层面。其一,商周文献、诸子之学、秦汉典籍,以《汉书·艺文志》中所列六类书目为代表。其二,与典籍相关的文字学,如陶玉石器上的刻划文字、甲骨文、金文、简帛文字、两汉今古文以及相关的音韵学、训诂学,以汉代的《尔雅》《释名》《说文解字》为代表。其三,以传世经典与文字资料为线索,充分利用考古资料,统合研究“中国古典”,如古代文明、思想文化、学术史研究等。
有西方学者认为,从西周到魏晋时期为中华文明的“古典时代”。进入古典时代后,技术发展使得农业和整个文明的扩展速度与强度都大大超越过去。秦汉帝国确立了其后中华文明发展的基本要素。该文明要素的结构不仅包括庞大官僚体系和国内服务系统,还包括把这个广大的文明连接起来的道路和运河,支持着农业基础的灌溉网络,以及保护中国内地免于游牧民族袭扰的庞大的边墙。正如这些成就所表明的,中华文明是全部人类历史上最具创造力和影响力的文明之一。
——摘编自《百年考古推动中国古典学步入黄金时代》《全球文明史》等
根据材料,概括“中国古典学”的研究对象。(6分)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归纳中国在“古典时代”的开创性贡献。(8分)
14.(2023·浙江高考·23)法安天下,德润人心,法治与德治相辅相成。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8分)
材料一
人物 政治主张
孔子 “为政以德”“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
老子 “无为而民自化”“为无为,则无不治”
韩非 “故以法治国,举措而已矣”“圣人之治也,审于法禁”
——引自《论语》《老子》《韩非子》
根据材料一,概括孔子、老子、韩非的政治主张。结合所学,指出秦汉时期治国主导思想的演变。(6分)
参考答案示例
选择题
1-5 ACCAC 6-10 CDBBA 11 C
非选择题
12.【答案】(15分)
(1)原因:分封制度的瓦解;礼崩乐坏局面的出现;“克己复礼”主张的提出;维护等级秩序的需要;乐教具有育人才、齐风俗的作用;是实现政治与社会理想的重要途径。
(2)影响:有利于提升个人自我修养;有利于实现社会的和谐与进步;是我国历史文化的瑰宝;具有时代和阶级的局限性。
【解析】
(1)结合孔子生活的时代背景得出分封制度的瓦解;由材料“以诗书礼乐教”得出礼崩乐坏局面的出现;由材料“孔子强调正音、雅乐,反对靡靡之音”得出“克己复礼”主张的提出;由材料“礼乐自此可得而述,以备王道,成六艺”得出维护等级秩序的需要;由材料“育人才、齐风俗”得出乐教具有育人才、齐风俗的作用;由材料“实现政治与社会理想的重要途径”得出是实现政治与社会理想的重要途径。
(2)由材料“讲诵弦歌不衰”得出有利于提升个人自我修养;由材料“育人才、齐风俗,实现政治与社会理想的重要途径”得出有利于实现社会的和谐与进步;由材料“孔子整理的《诗》305篇”得出是我国历史文化的瑰宝;由材料“孔子强调正音、雅乐,反对靡靡之音”得出具有时代和阶级的局限性。
13.【答案】(14分)
(1)先秦及秦汉典籍;文字学、金石学、音韵学、训诂学;考古资料;等等。
(2)宗法分封制,中央集权制,统一多民族国家;铁犁牛耕,小农经济;甲骨文、金文等;百家争鸣,儒学成为主流思想;长城的修建等。
【解析】
(1)据材料“以‘六经’为代表的先秦典籍”“其一,商周文献、诸子之学、秦汉典籍”可知研究对象包括了先秦诸子百家和经典文献,以及秦汉时期的典籍;据材料“与典籍相关的文字学……刻划文字、甲骨文、金文、简帛文字……音韵学、训诂学”可知传统的文字学、金石学、音韵学、训诂学也是“中国古典学”的研究对象;据材料“以传世经典与文字资料为线索,充分利用考古资料”可知考古资料具有较高的可靠性,能为学术研究提供很强的史料支撑,也是“中国古典学”的重要研究对象。
(2)结合所学知识,中国在“古典时代”的开创性贡献涉及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等多个方面,对国家后期的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从制度创新的角度来看,据材料“包括庞大官僚体系和国内服务系统”可知秦朝创立了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西周时期开创了分封制、宗法制和礼乐制,奠定了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基础;从经济发展的角度看,据材料“技术发展使得农业和整个文明的扩展速度与强度都大大超越过去”可知春秋战国时期出现了铁制农具和牛耕技术,在生产力发展的基础上,小农经济逐渐形成,成为中国古代的基本经济形态;从文化发展的角度看,先秦时期的甲骨文、金文奠定了汉字发展的基础,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源头,是中国古代第一次思想解放运动,汉武帝通过尊崇儒术使儒学成为后世封建统治的主流思想;从民族关系来看,在长期民族交融和大一统的环境下,各个民族相互融合,出现了华夏认同,奠定了古代统一多民族国家发展的基础;从国家基础设施发展来看,据材料“支持着农业基础的灌溉网络,以及保护中国内地免于游牧民族袭扰的庞大的边墙”可知先秦至秦汉时期,国家修建了大量的水利工程和交通网络,还建立了长城,用于抵御少数民族袭扰,维护中原地区社会秩序的稳定。
14.【答案】(6分)
(1)政治主张:孔子:德治(为政以德);
老子:无为而治;
韩非:法治。
演变:秦:法家思想;
西汉初:黄老无为思想;
汉武帝尊崇儒术后:儒家思想。
【解析】
(1)第一小问政治主张,孔子:据材料一“为政以德”得出德治(为政以德);
老子:据材料一“无为而民自化”“为无为,则无不治”得出无为而治;
韩非:据材料一“故以法治国,举措而已矣”“圣人之治也,审于法禁”得出法治。第二小问演变,秦:结合所学可知,商鞅变法后,秦尊奉法家,即法家思想;
西汉初:结合所学可知,汉初统治集团吸取秦朝速亡的教训,尊奉黄老无为思想;
结合所学得出汉武帝尊崇儒术后:儒学独尊地位确立,即儒家思想成为治国主导思想。二轮复习专题三 中国古代文化
研高考 命题探究·多维讲练
一、选择题
1.(2023·全国高考新课标卷·25)荀子是战国时期著名的儒家学者,他的学生韩非、李斯则是法家学派代表人物。下列能代表三人在治国方略上共同主张的是( )
A.“起法正以治之,重刑罚以禁之”
B.“尧舜之道,不以仁政,不能平治天下”
C.“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
D.“绝仁弃义,民复孝慈;绝巧弃利,盗贼无有”
2.(2023·浙江高考·2)中华文化重视以人为本。子曰:“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这种“仁者爱人”的思想体现在政治伦理上就是民本思想。下列项中,反映孔子民本思想的是( )
A.无为而治 B.“相生相胜”
C.反对苛政 D.“兼爱”“非攻”
3.(2022·湖南选择性考试)儒家起于鲁,传布于齐、晋、卫;墨家始于宋,传布于鲁、楚、秦;道家起源于南方,后在楚、齐、燕有不同分支;法家源于三晋,盛行于秦。这( )
A.促进了政治统一
B.维系了“学在官府”的局面
C.冲击了贵族政治
D.导致了各诸侯国之间的矛盾
4.(2022·山东等级性考试)战国时期,法家两大派之一的田齐法家主张“君臣上下贵贱皆从法”“君臣不用礼仪教训则不详”。这反映其思想特点是( )
A.尚法存礼 B.尊法敬天
C.崇德重法 D.外儒内法
5.(2022·湖北选择性考试)1978年,湖北随州曾侯乙墓出土了一件精美的漆箱,箱盖上绘有按星空方位标注的二十八星宿图,其中的星宿名称多数与《石氏星表》中的记载相同。这表明( )
A.图像比文献记载更可靠
B.西周重视天文观测
C.文物与文献可相互印证
D.楚国制漆工艺精湛
6.(2022·广东选择性考试)魏晋以来佛教、道教广泛传播,宋人李觏认为原因在于“儒失其手,教化坠于地”;张载认为佛道追求的彼岸是虚幻的,与“吾儒”水火不容。由此可知,李觏、张载主张( )
A.儒法并用以维护君权 B.立足考据以重建学风
C.复兴儒学以回应挑战 D.杂糅佛道以构建理学
7.(2022·湖南选择性考试)南宋画家李唐感叹:“云里烟村雨里滩,看之容易作之难。早知不入时人眼,多买胭脂画牡丹。”这反映当时( )
A.艺术水准下降 B.绘画题材集中
C.画家地位不高 D.世俗文化兴盛
8.(2022·全国甲卷)汉晋时期有多种文本记载,帝尧之时,“天下太和,百姓无事”。有老者“击壤”而戏,围观者称颂帝尧。老者歌云:“吾日出而作,日入而息,凿井而饮,耕地而食,帝何德于我哉!”上述记载所体现的政治理念最接近( )
A.孔子 B.老子
C.韩非 D.墨子
9.(2022·全国乙卷)盛唐洋溢着刚健丰伟、庄重博大的时代气象,这在书法艺术上亦有体现。宋代书法家米芾推崇唐代某位书法家的作品“如项羽挂甲,樊哙排突,硬弩欲张,铁柱将立,昂然有不可犯之色”。能够突出体现这一风格的书体是( )
A.小篆 B.楷书
C.行书 D.草书
10.(2022·全国甲卷)康熙年间,多次令各地举荐山林隐逸, 又令官员推举博学鸿儒,吸收学行兼优之士。开设明史馆,召集文人编纂明史,还进行多部儒经传注的修纂,编成《康熙字典》。上述措施的主要目的是( )
A.承续华夏传统 B.倡导疑古辨伪
C.弘扬程朱理学 D.保存历史文献
11.(2021·湖南选择性考试)有学者对《诗经》风、雅、颂的时代与内容进行考察,其发现如下表所示:
多数诗篇的形成时代 整体上对“天”的态度
《周颂》 西周初年 颂天
《大雅》 西周中期至西周晚期 疑天
《小雅》 西周晚期至东周初年 骂天
《国风》 西周末年至春秋中叶 不理天
据此可知,西周初年至春秋中叶( )
A.天子权威不断强化
B.天道观持续衰落
C.人文意识逐渐增强
D.人性论走向成熟
二、非选择题
12.(2023·全国高考甲卷·47)【历史——选修4:中外历史人物评说】(15分)
材料
孔子“以诗书礼乐教”,在周游列国遭遇困窘的情况下,仍“讲诵弦歌不衰”。孔子曾向鲁国、齐国的音乐大师学习,并有深刻的领悟力和高超的演奏技巧。史载,孔子整理的《诗》305篇,“皆弦歌之,以求合《韶》《武》《雅》《颂》之音。礼乐自此可得而述,以备王道,成六艺”。孔子强调“正音”“雅乐”,反对靡靡之音。他说:“《关睢》,乐而不淫,哀而不伤。”又说:“恶紫之夺朱也,恶郑声之乱雅乐也,恶利口之覆邦家者。”在孔子看来,“乐教”不仅仅是声乐、器乐、歌舞等形式,而且是育人才、齐风俗,实现政治与社会理想的重要途径。“礼云礼云,玉帛云乎哉?乐云乐云,钟鼓云乎哉?”
——据《史记》等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孔子提倡“乐教”的原因。(9分)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孔子“乐教”思想的影响。(6分)
13.(2023·海南高考·16)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4分)
材料
“古典”指以“六经”为代表的先秦典籍。《史记》太史公曰:“书缺有间矣。”唐司马贞解释说:“言古典残缺有年栽,故曰有间。”《后汉书》称孝明皇帝“垂情古典,游意经艺……正坐自讲,诸儒并听”。
有学者提出,对“中国古典”的学术研究可称为“中国古典学”,它至少涵盖三个层面。其一,商周文献、诸子之学、秦汉典籍,以《汉书·艺文志》中所列六类书目为代表。其二,与典籍相关的文字学,如陶玉石器上的刻划文字、甲骨文、金文、简帛文字、两汉今古文以及相关的音韵学、训诂学,以汉代的《尔雅》《释名》《说文解字》为代表。其三,以传世经典与文字资料为线索,充分利用考古资料,统合研究“中国古典”,如古代文明、思想文化、学术史研究等。
有西方学者认为,从西周到魏晋时期为中华文明的“古典时代”。进入古典时代后,技术发展使得农业和整个文明的扩展速度与强度都大大超越过去。秦汉帝国确立了其后中华文明发展的基本要素。该文明要素的结构不仅包括庞大官僚体系和国内服务系统,还包括把这个广大的文明连接起来的道路和运河,支持着农业基础的灌溉网络,以及保护中国内地免于游牧民族袭扰的庞大的边墙。正如这些成就所表明的,中华文明是全部人类历史上最具创造力和影响力的文明之一。
——摘编自《百年考古推动中国古典学步入黄金时代》《全球文明史》等
根据材料,概括“中国古典学”的研究对象。(6分)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归纳中国在“古典时代”的开创性贡献。(8分)
14.(2023·浙江高考·23)法安天下,德润人心,法治与德治相辅相成。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8分)
材料一
人物 政治主张
孔子 “为政以德”“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
老子 “无为而民自化”“为无为,则无不治”
韩非 “故以法治国,举措而已矣”“圣人之治也,审于法禁”
——引自《论语》《老子》《韩非子》
根据材料一,概括孔子、老子、韩非的政治主张。结合所学,指出秦汉时期治国主导思想的演变。(6分)
转载请注明出处高中试卷答案网 » 二轮专题:中国古代文化(课件+练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