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卷答案
寻你做寻,想你所想

2024年山西省 中考冲刺题 历史试卷(二)(教师版 学生版)


2024年中考冲刺题 历史试卷
时间:70分钟 满分:75分
一、选择题(在每小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最符合题意,请选出并在答题卡上将该选项涂黑。每小题2分,共30分)
1.元谋人、北京人、山顶洞人都是我国境内的早期人类。要想获取他们生活的第一手资料,应该通过(  )
A.史书记载 B.神话传说 C.考古发掘 D.科学推测
【答案】C
【知识点】中国境内的早期人类
【解析】根据所学知识,古代生物的遗骸或遗迹埋藏在地层中,经过漫长的时间,被周围沉积物的矿物质所渗入,经过石化变成了石头,被称为“化石”,化石是研究远古人类历史的重要证据,考古学家通过考古发掘得到化石,C项正确;
我国有文字可考的历史从商朝开始,元谋人、北京人、山顶洞人生活的时候还没有文字,排除A项;
神话传说缺乏确切的证据,排除B项;
科学推测不属于第一手资料,排除D项。
故答案为: C。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识记能力,需要准确识记考古发掘化石的作用与地位。
2.明确认识历史阶段特征,是阶段和单元复习的核心内容。以下书目反映的历史阶段特征是(  )
第9课 秦统一中国 44 第10课 秦末农民大起义 50 第11课 西汉建立和“文景之治” 54 第12课 汉武帝巩固大一统王朝 57 第13课 东汉的兴衰 63
A.中国境内早期人类与文明的起源
B.早期国家与社会变革
C.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立和巩固
D.政权分立与民族交融
【答案】C
【知识点】秦灭六国;秦的暴政和秦末农民起义;西汉的建立和“文景之治”;汉武帝的大一统;光武中兴
【解析】根据题干书目信息结合所学可知,秦朝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中央集权封建国家,两汉使我国统一多民族国家得到进一步巩固,因此书目反映的历史阶段特征是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立和巩固,C符合题意;
中国境内早期人类与文明的起源反映的是原始社会的特征,排除A;
早期国家与社会变革反映的是夏商周时期的特征,排除B;
政权分立与民族交融反映的是魏晋南北朝时期的特征,排除D。
故答案为:C。
【点评】本题考查秦汉时期的时代特征。难度适中,分析题干信息,掌握秦汉时期的主要特征即可作答。
3.诸葛亮说:“曹操大军南下,远道而来,犹如强弩之末,又不习水战,孙权、刘备合作定能取胜。曹操败后势必北撤,三分天下的局面自然形成。”下列最能验证诸葛亮这一观点的战役是(  )
A.长平之战 B.淝水之战 C.官渡之战 D.赤壁之战
【答案】D
【知识点】官渡之战和赤壁之战
【解析】结合所学可知,诸葛亮说:“曹操大军南下,远道而来,犹如强弩之末,又不习水战,孙权刘备合作定能取胜。曹操败后势必北撤,三分天下的局面自然形成。”最能验证诸葛亮观点的战役是赤壁之战。208年在赤壁之战中孙刘联军以少胜多,大败曹操。赤壁之战对当时整个局势有关键性的影响,为三国鼎立局面的形式奠定了基础,D符合题意;
长平之战发生在战国时期,排除A;
淝水之战发生在前秦和东晋之间,排除B;
官渡之战是曹操与袁绍之间的战争,排除C。
故答案为:D。
【点评】本题考查赤壁之战的知识。难度适中,分析题干信息,掌握赤壁知识的基本知识即可作答。
4.唐朝时期能从外地远距离、大批量运输粮食经过洛阳到长安,直接得益于(  )
A.都江堰的修建 B.大运河的开凿
C.造船业的兴盛 D.经济的发展
【答案】B
【知识点】大运河的开通
【解析】A.都江堰的修建,不符合题意;
B.依据题干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隋炀帝时开凿了大运河,大运河沟通了南北交通,促进了南北地区政治、经济文化交流,它的中心在洛阳,因此大量的货物可以从大运河运到洛阳,再由洛阳运往长安,故选项B符合题意;
C.造船业的兴盛,不符合题意;
D.经济的发展,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点评】本题考查运用能力。解答时,依据题干信息,结合对课本基础知识的准确理解和识记来分析备选项回答,这是课本上的基础知识,要注意灵活运用。
5.明末社会流传的歌谣:“杀牛羊,备酒浆,开了城门迎闯王,闯王来时不纳粮。”可见,人们欢迎“闯王”的主要原因是(  )
A.起义军提出“均田免赋”口号 B.“闯王”规定了严明的军纪
C.起义军向贫苦民众发放钱粮 D.“闯王”英勇善战、所向无敌
【答案】A
【知识点】李自成起义
【解析】依据材料歌谣,结合课本所学可知,人们欢迎“闯王”的主要原因是起义军提出“均田免赋”口号。李自成率领农民起义军进入中原以后,提出“均田免赋”的口号,得到广大农民的热烈拥护,A符合题意;
“闯王”规定了严明的军纪,起义军向贫苦民众发放钱粮,“闯王”英勇善战都是人们欢迎“闯王”的原因,但不是主要的原因,BC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 A。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解读题干信息和对历史史实的分析和准确识记能力。理解并识记李自成起义的相关史实。
6.斯塔夫里阿诺斯在《全球通史》中写道:三次灾难性的战争使中国受到了巨大的刺激:第一次是1840-1842年同英国的战争,第二次是1856-1860年同英法的战争,第三次是1894-1895同日本的战争。这三次战争的共同之处是(  )
A.使清政府完全沦为半殖民地
B.中国开放的通商口岸由内陆逐渐向沿海地区延伸
C.中国逐渐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
D.列强的侵略方式由资本输出转变为商品输出
【答案】C
【知识点】甲午中日战争与《马关条约》;第二次鸦片战争;第一次鸦片战争与《南京条约》
【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鸦片战争打开了中国的大门,中国被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第二次鸦片战争,列强进一步加深对中国的侵略。甲午战争以后列强对中国的侵略程度进一步加深,他们共同的特点是使中国深深的被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C项正确;
中国半殖民地化社会最终形成是在八国联军侵华以后,排除A项;
中国开放的通商口岸由内陆逐渐向沿海地区延伸不符合题意,排除B项;
第一次和第二次鸦片战争时期对华经济侵略以商品输出为主,排除D项。
故答案为:C。
【点评】解答本题要搞清楚近代列强对华侵略的过程以及产生的影响,学生要有较强的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材料的能力。
7.南京大屠杀纪念馆冥思厅的照壁上刻有“让白骨可以入睡,让冤魂能够安眠,把屠刀化铸警钟,把逝名刻作史鉴,让孩童不再恐惧,让母亲不再泣叹,让战争远离人类,让和平洒满人间”。这反映了中国人民的深切愿望是(  )
A.牢记历史,牢记仇恨 B.以史为鉴,科学发展
C.正视史实,告慰冤魂 D.勿忘历史,珍爱和平
【答案】D
【知识点】南京大屠杀
【解析】根据材料“ 让白骨可以入睡,让冤魂能够安眠,把屠刀化铸警钟,把逝名刻作史鉴,让孩童不再恐惧,让母亲不再泣叹,让战争远离人类,让和平洒满人间”和所学可知,它反映了中国人民的沉重愿望是铭记过去,勿忘历史;“让战争远离人类,让和平洒满人间”体现了珍爱和平,D项正确,排除ABC项;
故答案为:D。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对材料的解读和分析能力,难度适中,考查学生对南京大屠杀的认识。
8.国民师范旧址(原为山西省立国民师范学校),位于太原市五一路245号。1917年,阎锡山在山西开始推行“义务教育”,1918年公布了《山西教育计划进行案》,以广造师资、教育普及为目标的山西省立国民师范学校应运而生。它是一所专门培养全省小学教师的师范学校。第一、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以及抗日战争初期,中国共产党在山西开展革命活动、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发动群众开展抗日救亡运动的重要基地之一。从材料描述中可得出(  )
A.山西是我国最早普及义务教育省份
B.国民师范是培养军事革命人才的学校
C.阎锡山在山西实现了普及义务教育
D.国民师范是共产党活动的重要基地之一
【答案】D
【知识点】中国近代教育、新闻出版业的发展
【解析】依据题干“……以广造师资、教育普及为目标的山西省立国民师范学校应运而生。它是一所专门培养全省小学教师的师范学校。第一、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以及抗日战争初期,中国共产党在山西开展革命活动、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发动群众开展抗日救亡运动的重要基地之一。”由此可知,山西省创立的国民师范是共产党活动的重要基地之一。D正确;
不能得出实行了普及义务教育,C排除;
题干材料“1917年,阎锡山在山西开始推行‘义务教育’”,不能得出“山西是我国最早普及义务教育省份”。A排除;
“它是一所专门培养全省小学教师的师范学校。”B排除;
故答案为: D。
【点评】 本题主要考查解读题干信息和对历史史实的分析和准确识记能力.理解并识记国民师范的作用的相关史实。
9.下列图片是中国人民军队在建国后执行任务的场景。对其所担负的主要任务的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抗击外来侵略,实现民族独立 B.干涉他国事务,树立中国形象
C.维护国家统一,捍卫世界和平 D.反对霸权主义,争夺世界霸权
【答案】C
【知识点】抗美援朝;西藏和平解放
【解析】根据题目图片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人民解放军进驻西藏,和平解放西藏,维护了国家的统一,巩固了国家的政权;志愿军跨过鸭绿江反映的是抗美援朝战争。抗美援朝战争的胜利打击了美帝国主义的侵略气焰,保卫了我国边境安全,维护了国家统一。中国首批赴马里维和部队,体现了我国积极参与联合国维和行动,捍卫世界和平,C项正确;
材料没有涉及外来侵略,排除A项;
我国并未干涉他国事务,排除B项;
反对多边主义,争夺第三世界与材料无关,排除D项;
故答案为:C。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的识图能力,难度适中,考查学生对维护国家统一的认识。
10.改革开放四十多年来,中国共产党逐步形成了包括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在内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这些理论成果的共同特点是(  )
A.建立了社会主义基本制度 B.与时代发展同进步
C.实现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D.确立人民当家作主
【答案】B
【知识点】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中共十九大
【解析】A.建立了社会主义基本制度,不符合题意;
B.依据题干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逐步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这些理论都是中国共产党在不同的时期形成的,他们都与时代发展同进步,适应时代发展的需要,故选项B符合题意;
C.实现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不符合题意;
D.确立人民当家作主,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点评】本题考查运用能力。解答时,依据题干信息,把它和所学知识结合进行分析理解回答;也可以拿四个备选项与题干信息对照,细心辨别比对,找到最恰当的选项,这样简单有效。
11. 观察如图,根据所学判断,对图中变化解读正确的是(  )

A.20世纪50年代,中美、中苏建交
B.文革期间,我国外交发展停滞
C.改革开放后,我国外交事业发展一帆风顺
D.新中国成立后,外交事业成就显著
【答案】D
【知识点】全方位外交
【解析】根据材料可知,新中国成立以来与我国建交的国家数量处于不断增加的趋势,体现了我国外交事业取得的显著成就,故D正确;
中苏建交是1949年10月3日。1979年1月1日中美正式建立外交关系。排除A。
文革期间(1966年至1976年),我国的外交事业并未停滞,排除B。
改革开放后,我国外交事业的发展并不是一帆风顺的,仍然面临着一些挑战及困难,排除C项;
故选:D。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的识图能力,难度适中,考查学生对外交成就的认识。
12.古希腊历史学家希罗多德称古埃及是“尼罗河的赠礼”,中国北方大都有“黄河是母亲河”的说法。这些说法都体现(  )
A.河流孕育人类早期文明 B.环保意识由来已久
C.世界各国文明都源自河流 D.人类生活离不开大江大河
【答案】A
【知识点】古埃及文明
【解析】A:根据题干“古希腊历史学家希罗多德称古埃及是‘尼罗河的赠礼’,中国北方大都有‘黄河是母亲河’的说法。”和结合所学可知,尼罗河孕育了古代埃及的文明,黄河孕育了中华文明河流,这些说法都体现了河流孕育人类早期文明,A项符合题意;
B:环保意识由来已久与题干无关,B项不符合题意;
C:世界各国文明都源自河流说法错误,古希腊是海洋文明,C项不符合题意;
D:题干未体现人类生活离不开大江大河,D项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点评】本题考查大河流域孕育了灿烂的古代人类文明,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难度不大。
13.《阿拉伯通史》中写道:千余年来,朝觑圣地的制度,对于团结全世界的穆斯林,起了重大作用。这种制度几乎使每个有能力的穆斯林,平生都要做一次长途旅行。据所学知识判断,他们“旅行”的目的地是(  )
A.巴比伦 B.巴格达 C.巴勒斯坦 D.麦加
【答案】D
【知识点】伊斯兰教的创立
【解析】根据题干材料“ 千余年来,朝觑圣地的制度,对于团结全世界的穆斯林,起了重大作用。这种制度几乎使每个有能力的穆斯林,平生都要做一次长途旅行。”可知,7世纪时穆罕默德在阿拉伯半岛的麦加创立了伊斯兰教,“伊斯兰”是阿拉伯语“顺从”的意思。伊斯兰教的信徒称为“穆斯林”,意为“信仰‘真主’安拉的人”。麦加大清真寺是伊斯兰教的第一大圣寺,它位于今天的沙特阿拉伯麦加城中心,寺内中心的克尔白神庙,是前来朝觐的穆斯林必须拜谒的地方,D项正确;
古巴比伦时期伊斯兰教还没有形成,排除A项;
巴格达不是穆斯林必须拜谒的地方,排除B项;
巴勒斯坦不是穆斯林必须拜谒的地方,排除C项;
故答案为:D。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对历史知识的灵活运用能力,需要灵活运用麦加朝觐制度与麦加大清真寺的相关史实。
14.拉丁美洲独立运动、印度民族大起义、印度非暴力不合作运动、埃及华夫脱运动、墨西哥卡德纳斯改革的共同点是(  )
A.都是由资产阶级领导的 B.都爆发于工业革命后
C.都是民族解放运动 D.都取得了最后的胜利
【答案】B
【知识点】拉丁美洲独立运动;印度民族大起义;甘地与印度非暴力不合作运动
【解析】A. 都是由资产阶级领导的 ,不符合题意;
B.依据题干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拉丁美洲独立运动发生于19世纪初,印度民族大起义发生于19世纪中期,印度非暴力不合作运动发生于一战后,埃及华夫脱运动发生于一战后,墨西哥卡德纳斯改革 发生于20世纪三十年代,他们都爆发于工业革命后,故选项B符合题意;
C.都是民族解放运动,不符合题意;
D.都取得了最后的胜利,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点评】本题考查运用能力。解答时,依据题干信息,抓住题干中的关键词“共同点”,拿他来分析备选项,细心辨别比对,找到最恰当的选项回答。
15.下表中史实与结论对应关系不正确的一项是(  )
  史实 结论
A 1949年新中国成立 标志着我国进入了社会主义社会
B 1955年万隆会议召开 发展中国家作为一支独立力量登上国际舞台
C 1990年纳米比亚独立 标志着所有非洲国家都摆脱了殖民主义枷锁
D 1999年巴拿马收回运河主权 彰显了拉美人民维护国家主权的坚强意志
A.A B.B C.C D.D
【答案】A
【知识点】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历史意义;万隆会议;非洲独立运动与“非洲年”;拉美人民维护国家主权的斗争
【解析】A.依据所学知识可知,1949年新中国成立,开辟了中国历史的新纪元,但是我国进入社会主义是在1956年底,三大改造基本完成,社会主义制度在我国确立,我国开始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故选项A符合题意;
B. 1955年万隆会议召开, 发展中国家作为一支独立力量登上国际舞台,不符合题意;
C.1990年纳米比亚独立, 标志着所有非洲国家都摆脱了殖民主义枷锁 ,不符合题意;
D. 1999年巴拿马收回运河主权 , 彰显了拉美人民维护国家主权的坚强意志 ,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点评】本题考查运用能力。解答时,依据对课本上基础知识的理解识记来分析备选项,注意细心分析,找出最恰当的选项回答。
二、简答题(本大题1个小题,共10分)
16.中国是世界上最早进入农耕文明的国家。根据下面图文信息,回答相关问题。
(1) 【原始农耕】原始农耕体现了我国人类历史发展的重大进步。简述下列农耕文化分别属于哪一流域及这两种农耕生活的共同特点。 (4分)
半坡人普遍使用磨制石器,他们用磨光的石器和木制的来耜耕地,用石刀收割庄稼。他们的主要粮食作物是粟……半坡人饲养猪和狗等家畜,还……打猎捕鱼。……半坡人住在半地穴式的房子里……他们能制造色彩鲜艳的彩陶,上面绘有各式各样的美丽图案。……半坡人已学会纺线、织布、制衣。 河姆渡人已使用磨制石器,用骨耜耕地,种植水稻。河姆渡人住干栏式的房子,过着定居生活。他们已经会挖掘水井,饮水比以前方便了。他们饲养家畜,会制造陶器。河姆渡人还会制作简单的玉器和原始乐器。
(2) 【人类初祖】寻根问祖、追根溯源是人类的天性。请分别解读下图所涉及历史人物的贡献。(3分)
(3) 【文物探寻】文物是活着的历史。下面出土的文物有何共同的历史价值? (3分)
【答案】(1)北方黄河流域、南方长江流域。共同特点:普遍使用磨制石器;出现原始农业;居住在房子里,过着定居的生活;饲养家畜;学会了制作陶器和乐器。
(2)炎帝:教民开垦耕种,制作生产工具,种植五谷和蔬菜,制作陶器,发明纺织,会煮盐,教人们交换物品,制作乐器琴瑟,具有最早的天文和历法知识。黄帝:建造宫室,制作衣裳,挖掘水井,制造船只,会炼铜,发明了弓箭。
(3)都是研究远古人类的主要证据,都体现了我国历史源远流长。
【知识点】中国境内的早期人类;原始的农耕生活;炎帝和黄帝
【解析】(1)根据图文资料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位于长江流域的河姆渡遗址和黄河流域的半坡遗址是我国原始农耕的典型代表,有着不同风格的农耕文化,在房屋建筑方面,河姆渡原始居民住干栏式房屋,半坡原始居民住半地穴式圆形房屋,在农作物种植方面,河姆渡原始居民种植水稻,半坡原始居民种植粟。他们普遍使用磨制石器,出现原始农业,居住在房子里,过着定居的生活,饲养家畜,学会了制作陶器和乐器。
(2)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传说中的黄帝已能建造宫室以避寒暑,制作衣裳,挖掘水井,制造船只,会炼铜,并发明了弓箭。传说炎帝教民开垦耕种,制作生产工具,种植五谷和蔬菜;还制作陶器,发明纺织,会煮盐,教人们交换物品。
(3)总结性问题,符合题意即可,如:都是研究远古人类的主要证据,都体现了我国历史源远流长。
故答案为:
(1)北方黄河流域、南方长江流域。共同特点:普遍使用磨制石器;出现原始农业;居住在房子里,过着定居的生活;饲养家畜;学会了制作陶器和乐器。
(2)炎帝:教民开垦耕种,制作生产工具,种植五谷和蔬菜,制作陶器,发明纺织,会煮盐,教人们交换物品,制作乐器琴瑟,具有最早的天文和历法知识。黄帝:建造宫室,制作衣裳,挖掘水井,制造船只,会炼铜,发明了弓箭。
(3)都是研究远古人类的主要证据,都体现了我国历史源远流长。
【点评】本题考查半坡原始居民、河姆渡原始居民、炎帝和黄帝,既是教材基础知识,也是重点内容,此种考查方式有利于引导学生深入理解教材内容,巩固基础知识,做到学以致用。
三、材料解析题(本大题含2个小题,每小题10分,共20分)
17.在两千多年的封建社会中,统治者不断强化中央集权,巩固统治。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
宋朝的政治体制大体沿袭唐朝的政治体制,但宰相不再由三省长官担任,而是另以同中书门下平章事为宰相。宋朝的相权大幅萎缩,仅负责行政职能 《宋史·职官志》记载,宋初“始置诸州通判”,“凡兵民、钱谷、户口赋役、狱讼听断之事,可否裁决,与守臣通签书施行”
材料二:近在咫尺的元代权臣乱政,无疑使他(朱元璋)坚定了解决君相之争的决心。……朱元璋以谋反的罪名将胡惟庙抄家灭族,大肆捕杀胡惟庸同党,株连杀戮3万余人,并对我国政治制度进行了重大改组。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宋太祖为加强中央集权在政治上采取的措施。(4分)
(2)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材料二中朱元璋加强皇权的措施。(3分)
(3)综合上述材料,指出中国古代以皇权为中心的制度发展的基本趋势是什么?(3分)
【答案】(1)用分化事权的方法削弱相权;设立通判,制约知州。
(2)废除宰相,权分六部。
(3)皇权逐渐加强。
【知识点】朱元璋强化皇权;宋太祖强化中央集权;重文轻武的政策;军机处的设立
【解析】(1)根据所学和材料一“宋朝的相权大幅萎缩,仅负责行政职能《宋史·职官志》记载,宋初“始置诸州通判”可知,措施是,用分化事权的方法削弱相权;设立通判,制约知州。
(2)根据所学和材料二“朱元璋以谋反的罪名将胡惟庙抄家灭族,大肆捕杀胡惟庸同党,株连杀戮3万余人,并对我国政治制度进行了重大改组”可知,这体现的是废除宰相,权分六部。
(3)根据所学和材料可知,中国古代以皇权为中心的制度发展的基本趋势是皇权逐渐加强。
【点评】解答本题需要注意对材料的分析与解读,掌握宋太祖加强中央集权、明朝君权加强的措施、军机处设立的原因及其职能、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趋势。
18. 根据材料,结合图片提示和所学,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习近平在二十大报告中强调:从现在起,中国共产党的中心任务就是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材料二:2022年10月16日,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在新中国成立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长期探索和实践基础上,经过十八大以来在理论和实践上的创新突破,我们党成功推进和拓展了中国式现代化。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中国式现代化是人口规模巨大的现代化,是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现代化,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的现代化,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是走和平发展道路的现代化。
(1)二十大以来,中国共产党的中心任务是什么?(3分)
(2)列举党和国家在实现中国式现代化是“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现代化”进程中所采取的举措。并简单说明这些举措的共同作用?(4分)
(3)结合上述材料和问题,我国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有哪些成功的经验.(3分)
【答案】(1)中心任务: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
(2)举措:构建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促进区域协调发展;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共同作用:推动了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发展进程,增强了我国的综合国力。
(3)经验: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坚持改革开放的基本国策;坚持理论和实践的创新结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重视生态环境的保护;坚持和平发展的道路。
【知识点】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社会主义建设新时期的时代主题
【解析】(1)根据材料一“习近平在二十大报告中强调:从现在起,中国共产党的中心任务就是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可知,二十大以来,中国共产党的中心任务是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
(2)根据材料“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中国式现代化是人口规模巨大的现代化,是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现代化,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的现代化,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是走和平发展道路的现代化。”及所学可知,党和国家在实现中国式现代化是“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现代化”进程中所采取的举措包括:构建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促进区域协调发展;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结合所学可知,这些措施的共同作用是推动了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发展进程,增强了我国的综合国力。
(3)根据材料“2022年10月16日,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在新中国成立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长期探索和实践基础上,经过十八大以来在理论和实践上的创新突破,我们党成功推进和拓展了中国式现代化。”及所学可得出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坚持改革开放的基本国策;坚持理论和实践的创新结合;根据材料“中国式现代化是人口规模巨大的现代化,是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现代化,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的现代化,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是走和平发展道路的现代化。”可得出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重视生态环境的保护;坚持和平发展的道路。
故答案为:
(1)中心任务: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
(2)举措:构建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促进区域协调发展;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共同作用:推动了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发展进程,增强了我国的综合国力。
(3)经验: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坚持改革开放的基本国策;坚持理论和实践的创新结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重视生态环境的保护;坚持和平发展的道路。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获取材料信息,调动运用所学知识,准确解读材料信息的能力,识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相关内容,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历史解释素养。
四、探究题(本大题1个小题,共15分)
19. 历史兴趣小组对“世界史的封建社会”进行活动探究,请你和他们一起完成以下任务:
任务一:【史料划分】
任务二:【名片解读】
(1) 下面是同学们搜集的东西方文明成就的代表,请你根据类别进行分类。 (8分)
①《查士丁尼法典》②封君封臣制度③阿拉伯数字④《天方夜谭》
东方文明:    
西方文明:    
(2) 根据三幅图片(克洛维、查理、查士丁尼)结合所学,自拟题目。撰写历史小短文。
内容包括他们主要的功绩以及其前两位历史人物对基督教的发展。图中人物有何共同之处,谈谈你的感悟。史实准确,表达清晰流畅,字数120字左右,成文。(7分)
【答案】(1)东方文明:③④;西方文明:①②。
(2)题目:励精图治的克洛维、查理大帝、查士丁尼。
洛维皈依了基督教,承认罗马教会在欧洲的重要地位。克洛维保留了原来罗马大地主的土地,把原属罗马国有的土地和无主土地赐给教会和部下。克洛维统治期间,法兰克王国不断扩张。继位后,查理四处征伐,800年前后,法兰克王国成为当时西欧最大的王国。查理继续实行鼓励基督教发展的政策,实行“什一税”。查士丁尼统治期间,东罗马帝国进入一个“黄金时代”,帝国版图地跨三洲。组建法典编纂委员会,完成了《罗马民法大全》。克洛维、查理大帝、查士丁尼三位君主都励精图治、对外扩张、都利用基督教并取得教会支持等。
【知识点】法兰克王国的建立;封君与封臣;查理曼帝国;查士丁尼及《查士丁尼法典》;阿拉伯文化
【解析】
(1)东方文明:根据所学可知,古代埃及、巴比伦和古代印度和中国属于四大文明古国,发源于大河流域,水资源丰富,灌溉农业发达,孕育了古老的东方文明。古代印度人发明0-9的计数法,12世纪时阿拉伯人学会了这种方法,并加以改造,最后传播到欧洲,被称为“阿拉伯数字”。《天方夜谭》又名《一千零一夜》是阿拉伯的一部民间故事集,真实反映了阿拉伯帝国丰富的社会生活。故东方文明包括③④。
西方文明:根据所学可知,古希腊、罗马文明是西方文明的源头,以海洋为中心,属于海洋文明。为了稳固帝国的社会秩序、保证皇帝的专制权力,东罗马帝国皇帝查士丁尼组建了一个法典编纂委员会,编成《查士丁尼法典》;中世纪,法兰克王国改变以往将土地无偿分给贵族的做法,把土地有条件地分给贵族,在这种分封的基础上产生了西欧的封建制度。西欧封建制度的核心是封君封臣制。故西方文明包括①②。
(2)本题为历史小论文题,解题依据三幅人物图片,运用所学可知,确定反映的历史现象。要求史实准确,表述成文,表达清晰流畅,题目可以是“励精图治的克洛维、查理大帝、查士丁尼”。
拟定了主题,结合克洛维、查理、查士丁尼的相关历史活动,分别阐述即可。洛维皈依了基督教,承认罗马教会在欧洲的重要地位。克洛维保留了原来罗马大地主的土地,把原属罗马国有的土地和无主土地赐给教会和部下。克洛维统治期间,法兰克王国不断扩张。继位后,查理四处征伐,800年前后,法兰克王国成为当时西欧最大的王国。查理继续实行鼓励基督教发展的政策,实行“什一税”。查士丁尼统治期间,东罗马帝国进入一个“黄金时代”,帝国版图地跨三洲。组建法典编纂委员会,完成了《罗马民法大全》。克洛维、查理大帝、查士丁尼三位君主都励精图治、对外扩张、都利用基督教并取得教会支持等。
故答案为:
(1)第1空、东方文明:③④.第2空、西方文明:①②。
(2)题目:励精图治的克洛维、查理大帝、查士丁尼。
阐述:洛维皈依了基督教,承认罗马教会在欧洲的重要地位。克洛维保留了原来罗马大地主的土地,把原属罗马国有的土地和无主土地赐给教会和部下。克洛维统治期间,法兰克王国不断扩张。继位后,查理四处征伐,800年前后,法兰克王国成为当时西欧最大的王国。查理继续实行鼓励基督教发展的政策,实行“什一税”。查士丁尼统治期间,东罗马帝国进入一个“黄金时代”,帝国版图地跨三洲。组建法典编纂委员会,完成了《罗马民法大全》。克洛维、查理大帝、查士丁尼三位君主都励精图治、对外扩张、都利用基督教并取得教会支持等。
【点评】
(1)本题主要知识考点是东西方文明成就的代表。主要考查学生对历史的识记、理解能力。解题关键要熟练掌握东西方文明成就的相关史实。
(2)本题为历史小论文题,解题依据图片材料信息,运用所学可知,确定反映的历史现象。要求史实准确,表述成文,表达清晰流畅。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
2024年中考冲刺题 历史试卷
时间:70分钟 满分:75分
一、选择题(在每小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最符合题意,请选出并在答题卡上将该选项涂黑。每小题2分,共30分)
1.元谋人、北京人、山顶洞人都是我国境内的早期人类。要想获取他们生活的第一手资料,应该通过(  )
A.史书记载 B.神话传说 C.考古发掘 D.科学推测
2.明确认识历史阶段特征,是阶段和单元复习的核心内容。以下书目反映的历史阶段特征是(  )
第9课 秦统一中国 44 第10课 秦末农民大起义 50 第11课 西汉建立和“文景之治” 54 第12课 汉武帝巩固大一统王朝 57 第13课 东汉的兴衰 63
A.中国境内早期人类与文明的起源
B.早期国家与社会变革
C.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立和巩固
D.政权分立与民族交融
3.诸葛亮说:“曹操大军南下,远道而来,犹如强弩之末,又不习水战,孙权、刘备合作定能取胜。曹操败后势必北撤,三分天下的局面自然形成。”下列最能验证诸葛亮这一观点的战役是(  )
A.长平之战 B.淝水之战 C.官渡之战 D.赤壁之战
4.唐朝时期能从外地远距离、大批量运输粮食经过洛阳到长安,直接得益于(  )
A.都江堰的修建 B.大运河的开凿
C.造船业的兴盛 D.经济的发展
5.明末社会流传的歌谣:“杀牛羊,备酒浆,开了城门迎闯王,闯王来时不纳粮。”可见,人们欢迎“闯王”的主要原因是(  )
A.起义军提出“均田免赋”口号 B.“闯王”规定了严明的军纪
C.起义军向贫苦民众发放钱粮 D.“闯王”英勇善战、所向无敌
6.斯塔夫里阿诺斯在《全球通史》中写道:三次灾难性的战争使中国受到了巨大的刺激:第一次是1840-1842年同英国的战争,第二次是1856-1860年同英法的战争,第三次是1894-1895同日本的战争。这三次战争的共同之处是(  )
A.使清政府完全沦为半殖民地
B.中国开放的通商口岸由内陆逐渐向沿海地区延伸
C.中国逐渐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
D.列强的侵略方式由资本输出转变为商品输出
7.南京大屠杀纪念馆冥思厅的照壁上刻有“让白骨可以入睡,让冤魂能够安眠,把屠刀化铸警钟,把逝名刻作史鉴,让孩童不再恐惧,让母亲不再泣叹,让战争远离人类,让和平洒满人间”。这反映了中国人民的深切愿望是(  )
A.牢记历史,牢记仇恨 B.以史为鉴,科学发展
C.正视史实,告慰冤魂 D.勿忘历史,珍爱和平
8.国民师范旧址(原为山西省立国民师范学校),位于太原市五一路245号。1917年,阎锡山在山西开始推行“义务教育”,1918年公布了《山西教育计划进行案》,以广造师资、教育普及为目标的山西省立国民师范学校应运而生。它是一所专门培养全省小学教师的师范学校。第一、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以及抗日战争初期,中国共产党在山西开展革命活动、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发动群众开展抗日救亡运动的重要基地之一。从材料描述中可得出(  )
A.山西是我国最早普及义务教育省份
B.国民师范是培养军事革命人才的学校
C.阎锡山在山西实现了普及义务教育
D.国民师范是共产党活动的重要基地之一
9.下列图片是中国人民军队在建国后执行任务的场景。对其所担负的主要任务的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抗击外来侵略,实现民族独立 B.干涉他国事务,树立中国形象
C.维护国家统一,捍卫世界和平 D.反对霸权主义,争夺世界霸权
10.改革开放四十多年来,中国共产党逐步形成了包括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在内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这些理论成果的共同特点是(  )
A.建立了社会主义基本制度 B.与时代发展同进步
C.实现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D.确立人民当家作主
11. 观察如图,根据所学判断,对图中变化解读正确的是(  )

A.20世纪50年代,中美、中苏建交
B.文革期间,我国外交发展停滞
C.改革开放后,我国外交事业发展一帆风顺
D.新中国成立后,外交事业成就显著
12.古希腊历史学家希罗多德称古埃及是“尼罗河的赠礼”,中国北方大都有“黄河是母亲河”的说法。这些说法都体现(  )
A.河流孕育人类早期文明 B.环保意识由来已久
C.世界各国文明都源自河流 D.人类生活离不开大江大河
13.《阿拉伯通史》中写道:千余年来,朝觑圣地的制度,对于团结全世界的穆斯林,起了重大作用。这种制度几乎使每个有能力的穆斯林,平生都要做一次长途旅行。据所学知识判断,他们“旅行”的目的地是(  )
A.巴比伦 B.巴格达 C.巴勒斯坦 D.麦加
14.拉丁美洲独立运动、印度民族大起义、印度非暴力不合作运动、埃及华夫脱运动、墨西哥卡德纳斯改革的共同点是(  )
A.都是由资产阶级领导的 B.都爆发于工业革命后
C.都是民族解放运动 D.都取得了最后的胜利
15.下表中史实与结论对应关系不正确的一项是(  )
  史实 结论
A 1949年新中国成立 标志着我国进入了社会主义社会
B 1955年万隆会议召开 发展中国家作为一支独立力量登上国际舞台
C 1990年纳米比亚独立 标志着所有非洲国家都摆脱了殖民主义枷锁
D 1999年巴拿马收回运河主权 彰显了拉美人民维护国家主权的坚强意志
A.A B.B C.C D.D
二、简答题(本大题1个小题,共10分)
16.中国是世界上最早进入农耕文明的国家。根据下面图文信息,回答相关问题。
(1) 【原始农耕】原始农耕体现了我国人类历史发展的重大进步。简述下列农耕文化分别属于哪一流域及这两种农耕生活的共同特点。 (4分)
半坡人普遍使用磨制石器,他们用磨光的石器和木制的来耜耕地,用石刀收割庄稼。他们的主要粮食作物是粟……半坡人饲养猪和狗等家畜,还……打猎捕鱼。……半坡人住在半地穴式的房子里……他们能制造色彩鲜艳的彩陶,上面绘有各式各样的美丽图案。……半坡人已学会纺线、织布、制衣。 河姆渡人已使用磨制石器,用骨耜耕地,种植水稻。河姆渡人住干栏式的房子,过着定居生活。他们已经会挖掘水井,饮水比以前方便了。他们饲养家畜,会制造陶器。河姆渡人还会制作简单的玉器和原始乐器。
(2) 【人类初祖】寻根问祖、追根溯源是人类的天性。请分别解读下图所涉及历史人物的贡献。(3分)
(3) 【文物探寻】文物是活着的历史。下面出土的文物有何共同的历史价值? (3分)
三、材料解析题(本大题含2个小题,每小题10分,共20分)
17.在两千多年的封建社会中,统治者不断强化中央集权,巩固统治。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
宋朝的政治体制大体沿袭唐朝的政治体制,但宰相不再由三省长官担任,而是另以同中书门下平章事为宰相。宋朝的相权大幅萎缩,仅负责行政职能 《宋史·职官志》记载,宋初“始置诸州通判”,“凡兵民、钱谷、户口赋役、狱讼听断之事,可否裁决,与守臣通签书施行”
材料二:近在咫尺的元代权臣乱政,无疑使他(朱元璋)坚定了解决君相之争的决心。……朱元璋以谋反的罪名将胡惟庙抄家灭族,大肆捕杀胡惟庸同党,株连杀戮3万余人,并对我国政治制度进行了重大改组。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宋太祖为加强中央集权在政治上采取的措施。(4分)
(2)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材料二中朱元璋加强皇权的措施。(3分)
(3)综合上述材料,指出中国古代以皇权为中心的制度发展的基本趋势是什么?(3分)
18. 根据材料,结合图片提示和所学,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习近平在二十大报告中强调:从现在起,中国共产党的中心任务就是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材料二:2022年10月16日,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在新中国成立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长期探索和实践基础上,经过十八大以来在理论和实践上的创新突破,我们党成功推进和拓展了中国式现代化。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中国式现代化是人口规模巨大的现代化,是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现代化,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的现代化,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是走和平发展道路的现代化。
(1)二十大以来,中国共产党的中心任务是什么?(3分)
(2)列举党和国家在实现中国式现代化是“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现代化”进程中所采取的举措。并简单说明这些举措的共同作用?(4分)
(3)结合上述材料和问题,我国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有哪些成功的经验.(3分)
四、探究题(本大题1个小题,共15分)
19. 历史兴趣小组对“世界史的封建社会”进行活动探究,请你和他们一起完成以下任务:
任务一:【史料划分】
任务二:【名片解读】
(1) 下面是同学们搜集的东西方文明成就的代表,请你根据类别进行分类。 (8分)
①《查士丁尼法典》②封君封臣制度③阿拉伯数字④《天方夜谭》
东方文明:    
西方文明:    
(2) 根据三幅图片(克洛维、查理、查士丁尼)结合所学,自拟题目。撰写历史小短文。
内容包括他们主要的功绩以及其前两位历史人物对基督教的发展。图中人物有何共同之处,谈谈你的感悟。史实准确,表达清晰流畅,字数120字左右,成文。(7分)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

转载请注明出处高中试卷答案网 » 2024年山西省 中考冲刺题 历史试卷(二)(教师版 学生版)

分享: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