陇川县2024年春季学期普通高中高一年级期中联考历史学科试卷
(全卷2个大题,共20个小题,共8页;满分100分,考试用时90分钟)
一、选择题:本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
1. 洪水神话是以洪水为主题的神话故事,是一个世界性的话题,如犹太人《圣经》中的诺亚方舟神话,古印度《摩奴传》中的洪水故事,中国的女娲补天、大禹治水传说等等。其比较普遍的程式为:人的罪恶—洪水惩罚一人类再生。下列对洪水神话解读正确的是( )
A. 神话故事完全不具备史学价值 B. 人类文明的产生具有相通性
C. 东西方早期洪水神话具有共性 D. 古代文明具有多元性的特点
【答案】C
【解析】
【详解】本题为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根据设问可知,这是正向题。时空范围为古代(世界)。依据材料可知,东西方的洪水神话故事具有共性,有比较普遍的程式,C项正确;神话传说是一个民族和国家的宝贵精神财富,是古时候人民所创造的反映自然界,人与自然的关系以及社会形态的具有高度幻想性的故事,对于研究早期人类思想体系具有很重要的史学意义,排除A项;材料没有涉及人类文明产生这一主题,排除B项;多元强调的是差异性,而材料强调的是共性,排除D项。故选C项。
2. 亚历山大每征服一个地方就要在当地兴建一座城市,这些城市有一个统一的名字:亚历山大里亚。在这些城市中有神庙、体育场等,都是希腊式建筑。这些城市在异域文化的大背景中,不仅仅拥有居住的功能,也是文化辐射的中心。据此可知,亚历山大东征( )
A. 导致征服地区社会制度落后 B. 充分证明古希腊制度的优越性
C. 客观上推动古代文明的交流 D. 成为古代文明传播的主要方式
【答案】C
【解析】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推断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古代(亚历山大帝国)。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亚历山大东征时兴建了许多希腊风格的城市,它们成为了文化辐射的中心,反映出亚历山大东征客观上有利于古代文明的传播与交流,C项正确;导致征服地区社会制度落后在材料中并未体现,排除A项;材料强调的并非古希腊制度的优越性,排除B项;仅此事件不足以说明东征是古代文明传播的主要方式,排除D项。故选C项。
3. 在中世纪的西欧,封君封臣制度的建立需要履行一套特定的仪式,解除关系封君也要正式地归还象征骑士领的木棍、羊茅植物等物品,并同时宣布“我自愿废除你对我的臣服,我使你我平等起来”。由此可见封君封臣制度( )
A. 具有血缘关系 B. 凸显平等地位 C. 存在契约关系 D. 奉行自由民主
【答案】C
【解析】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推断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中世纪(西欧)。据材料“封君封臣制度的建立需要履行一套特定的仪式”及所学知识可知,封君对封臣没有绝对的权威性,有一个严格的仪式,反映出封君封臣之间具有一定契约关系,C项正确;材料反映的是封君和封臣之间的契约关系,封君把土地授予亲族和亲兵等,不一定具有血缘关系,排除A项;封君和封臣之间地位并不平等,排除B项;封臣需要向封君服兵役,并且要效忠封君,并非自由民主,排除D项。故选C项。
4. “在西欧封建社会远未衰落之际,潜结构就顺利形成了,其标志是城市自治。自治意味着建立一个政治机构来对新经济结构进行调节,突出表现在设立一种保护机构来对抗领主,维护市民生活和商业贸易,并为市民文化生长提供土壤”。这种现象会导致
A. 市民阶层的形成 B. 中央集权的加强
C. 封建制度的巩固 D. 城市经济的发展
【答案】D
【解析】
【详解】西欧封建社会中,通过城市自治,建立政治机构调节商品经济结构,对抗领主,维护市民生活和商业贸易,发展市民文化等现象,导致了城市经济的发展,D项正确;市民阶层的形成是城市自治的条件而非结果,排除A项;城市在政治、经济和文化生活中的自治不能加强中央集权,排除B项;封建制度的巩固与“设立一种保护机构来对抗领主”等不符,排除C项。故选D项。
5. 有学者指出,阿拉伯帝国在政治上经常分裂,但在文化上却建立了一个非常广阔的阿拉伯文化区。这个文化区,既有古代东方文化的韵味,又有西方文化的气质。该学者意在强调( )
A. 阿拉伯文明领先世界的原因 B. 阿拉伯文化具有融合性特征
C. 阿拉伯帝国政治与文化的不协调性 D. 阿拉伯帝国是东西文化交流的桥梁
【答案】B
【解析】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目的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古代(阿拉伯)。根据材料,阿拉伯帝国在政治上经常分裂,在文化上既有古代东方文化的韵味,又有西方文化的气质,结合所学知识,阿拉伯帝国地跨欧亚非,其文化融合了东西方文化的特点,具有融合性特征,B项正确。材料主要说明阿拉伯文化融合东西方文化的特点,没有提及领先世界,排除A项;材料体现的是阿拉伯文化的特点,没有体现其政治情况,排除C项;材料描述的是阿拉伯文化的兼容性,没有描述阿拉帝国成为东西方文化交流的桥梁,排除D项。故选B项。
6. 在古代,美洲和亚欧大陆没有联系,印第安人生活的地区大多集中在峡谷和盆地。在这种情况下,从奥尔梅克文化再到后来的玛雅、阿兹特克和印加文明,它们都有自己的社会文化特点。材料反映出美洲这几大文明( )
A. 相互传承 B. 基本独立 C. 融合共生 D. 高度繁荣
【答案】B
【解析】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古代美洲。根据材料可知,古代美洲和亚欧大陆没有联系,从奥尔梅克文化再到后来的玛雅、阿兹特克和印加文明基本是独立发展的,都有自己的社会文化特点,B项正确;材料反映出美洲这几大文明基本独立,未体现几大文明之间相互传承,排除A项;材料反映出美洲这几大文明基本独立,并未体现融合共生,排除C项;材料未体现美洲这几大文明的发展状况,不能说明“高度繁荣”,排除D项。故选B项。
7. 下列材料节选自一位航海家写于1493年的书信:“沿途发现许多人口众多的岛屿……替二位陛下一一占领……第三座命名为“费尔南迪纳”(西班牙国王)……我抵达古巴时,沿着北海岸向西行驶,发现它的面积如此之大,我认定自己到达中国境内。”根据信中内容推断,该海航家开辟的航海路线是
A. ① B. ② C. ③ D. ④
【答案】C
【解析】
【详解】材料是对哥伦布发现美洲的描述,因此③符合题意;①是迪亚士发现非洲南端好望角,A排除;②是达伽马开辟通往印度的航线,B排除;④是麦哲伦船队完成环球航行,D排除。故选C。
8. 如表为依据史料统计出的明朝中后期输入中国的白银数量。有学者认为,如果没有此时中国向“以白银为基础的社会”的转变,欧洲和中国就不会有“价格革命”,也不会出现一个西班牙帝国。对以下文材料解读准确的是( )
时间(年) 1571—1575 1576—1580 1581—1585 1586—1590 1591—1595
平均每年输入中国白银(单位千克) 41048 124050 187591 202453 218506
①表格数据反映的是史实,学者观点属于历史解释
②学者分析所得出的结论体现出“全球史”的视野
③新航路的开辟对中国社会经济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④白银输入迅速增长,表明中国放弃闭关锁国政策
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①③④ D. ②③④
【答案】A
【解析】
【详解】本题是组合选择题,据材料时间信息得出准确时空是明朝中后期。根据材料,表格是史实,学者观点属于历史解释,①正确;根据材料“欧洲和中国就不会有价格革命”可知结论体现全球史的视野,②正确;新航路开辟导致白银大量流入中国,对中国经济产生深刻影响,③正确;中国并未放弃闭关锁国政策,排除④。故选A项。
9. 下图为一位同学学习古代世界的帝国一目时所作的课堂笔记。符合下列特征的国家是( )
中央:实行帝制 地方:行省制 经济:发展海外贸易 文化:基督教定为国教
A. 波斯帝国 B. 罗马帝国
C. 亚历山大帝国 D. 亚述帝国
【答案】B
【解析】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根据题干设问词,可知是正向题。根据题干关键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古代的罗马帝国。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罗马帝国的国教是基督教,并且在地方推行行省制,积极发展海外贸易,B项正确;波斯帝国、亚历山大帝国及亚述帝国并未确立基督教为国教,排除ACD项。故选B项。
10. 下图是16世纪初期德国版画家汉斯·塞巴德·贝哈姆创作的作品,画中右侧的路德正带领一群工匠和农民与左侧的神学家争辩。该作品( )
A. 还原了宗教改革的历史全貌 B. 表明了当时宗教信仰发生动摇
C. 展现了浪漫主义的创作手法 D. 反映出宗教改革社会基础广泛
【答案】D
【解析】
【详解】本题是多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影响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16世纪初期(欧洲)。据图和材料中的“路德正带领一群工匠和农民与左侧的神学家争辩”可以看出,宗教改革得到了社会各阶层人士的支持,反映出宗教改革社会基础广泛,D项正确;材料只是反映了宗教改革中的部分场景,无法体现宗教改革的历史全貌,排除A项;作品中工匠和农民与神学家争辩并不一定意味着宗教信仰动摇,可能只是对宗教教义和教会制度的讨论和争议,排除B项;材料中的绘画作品体现的是现实主义,而非浪漫主义,排除C项。故选D项。
11. 17世纪,英国的约翰有一个四口之家——爸爸、妈妈和姐姐。爸爸曾是名出色的水手,随着船队到过美洲,从印第安人手中抢来黄金,用黄金买到了香料,这些香料在法国很快被销售一空。后来开了间制呢手工工场。几年后,姐姐嫁给了一个拥有大片农场的贵族。爸爸和姐夫还进入议会。通过约翰家这些经历,可以了解到英国( )
A. 新兴资产阶级日益壮大 B. 资产阶级革命已经爆发
C. 君主立宪制开始确立 D. “日不落”帝国的建立
【答案】A
【解析】
【详解】通过约翰家由水手到工场主再到进入议会的经历,再现了英国英国资本原始积累的血腥性,也反映了英国资产阶级队伍的日益壮大,A项正确;材料没有涉及资产阶级革命爆发的信息,排除B项;材料信息与君主立宪制确立、“日不落”帝国的建立无关,排除CD项。故选A项。
12. 下列材料是某校历史社团整理的关于19世纪末20世纪初某国家的史料,据此推断该材料所研究的国家应是( )
一、新帝国的“旧制度”
(一)“宪法”下的皇权专制
(二)名不副实的帝国议会
二、新帝国“经济奇迹”
(一)与老工业国同台竞争
A. 英国 B. 美国 C. 德国 D. 日本
【答案】C
【解析】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设问词可知是推断题。时空是19世纪末20世纪初(德国)。据材料“名不副实的帝国议会”,“与老工业国同台竞争”,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德意志统一后,确立君主立宪制,建立帝国议会,由所有年满25岁以上的男性公民普遍投票选出,同时在经济上,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推动,经济的迅速发展,与传统的工业国英国同台竞争,C项正确;英国的王权,是受议会制约的,并不是皇权专制,排除A项;美国没有皇权专制的影响,排除B项;日本并没有在经济上,形成对英国的冲击,排除D项。故选C项。
13. 有人认为,康有为等人想以日本明治维新为蓝图,在中国推行变法。但是没有认识到日本与中国国情不同,所处的国际环境不同等许多特点,而是机械地照般日本的经验,并没有掌握明治维新的“真正要义”。明治维新取得成功的“真正要义”是
A. 从政治、经济、文化等领域全方位的效法西方 B. 进行广泛的思想宣传和动员
C. 明治维新前,日本开始了工业革命的进程 D. 推翻旧势力统治,大刀阔斧地推行切实可行的变法措施
【答案】D
【解析】
【详解】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日本明治维新的主要原因是因为推翻旧势力统治,大刀阔斧地推行切实可行的变法措施,D选项符合题意。日本对西方的学习是有目的有重点的学习,A选项排除。进行广泛的思想宣传和动员不属于改革成功的主要原因,B选项排除。日本明治维新和第二次工业革命是同步进行的,C选项排除。
14. 在一位伟人的去世讣告中,对他的贡献有着这样的赞颂:“它武装了人类,使虚弱无力的双手变得力大无穷,健全了人类的大脑以处理一切难题。它为机械动力在未来创造奇迹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将有助并报偿后代的劳动。”这位伟人是
A. 瓦特 B. 富尔顿 C. 怀特尼 D. 爱迪生
【答案】A
【解析】
【详解】材料反映的是瓦特改良蒸汽机,极大地提高了生产力,为机械动力在未来创造奇迹打下了坚实的基础,A正确;B、C、D与材料无关,排除。
15. “起来,饥寒交迫的奴隶,起来,全世界受苦的人。满腔的热血已经沸腾,要为真理而斗争。……这是最后的斗争,团结起来到明天,英特纳雄耐尔(共产主义)就一定要实现。”这首唱响全球的《国际歌》中所蕴含的共产主义理论诞生于( )
A. 巴黎公社 B. 《法兰西内战》 C. 《共产党宣言》 D. 空想社会主义
【答案】C
【解析】
【详解】依据所学知识可知,《国际歌》中所蕴含的共产主义理论是指科学社会主义,其思想具体体现在《共产党宣言》中,故C项正确;巴黎公社、《法兰西内战》、空想社会主义都不符合史实,故ABD错误。
16. 近代国际社会主义运动的发展特点可归纳为:“由空想到科学,由理论到实践,由理想到现 实。”下列标志着“由空想到科学”的是( )
A.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 B. 巴黎公社的成立
C. 《共产党宣言》的问世 D. 第一国际的成立
【答案】C
【解析】
【详解】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共产党宣言》的发表标志着科学社会主义的诞生,意味着社会主义由空想发展为科学,C项正确;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是毛泽东思想的胜利,排除A项;巴黎公社是由理论到实践的过程,排除B项;第一国际的成立是国际工人运动的联合,是马克思主义指导的结果,排除D项。故选C项。
二、非选择题:本题共4小题,共52分。
17. 制度构建反映时代特色,也存在中西差异。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法律由议会制定,一旦制定,国王就无权再终止它……”
——《权利法案》
材料三 有人说:美国《1787年宪法》确定的联邦政府三个权力 机构的关系是锤子、剪刀、布(如图)。
(1)据材料一,古代中国与雅典政治制度有何不同?
(2)据材料二说明《权利法案》肯定了议会什么权力?结合所学指出英国君主立宪制有何突出特点。
(3)请你举出材料三中“三个权力机构”中的两个。有同学认为材料三的说法不妥,请你 帮他说明理由。
【答案】(1)中国:君主专制制度(专制政治);雅典:民主政治
(2)权力:立法权;特点:议会权力至上;国王统而不治;内阁对议会负责
(3)机构:国会、总统、最高法院。理由:锤子、剪刀、布是单向制约,美国的三权分立是双向制约(或相互制约)
【解析】
【详解】(1)中国:根据材料一中官员上朝礼仪由坐到跪的过程可以得出,古代中国是君主专制制度(专制政治);雅典:根据材料图片中的“陶片放逐法”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古代雅典是民主政治。
(2)权力:根据材料“法律由议会制定,一旦制定,国王就无权再终止它”可知,《权利法案》肯定了议会立法权;特点:根据所学知识可知,英国的君主立宪制体具有议会权力至上、国王统而不治、内阁对议会负责的特点。
(3)机构:根据所学知识可知,美国三个权力机构是国会、总统、最高法院。理由:根据所学知识可知,美国三权分立制度下,国会、总统和联邦法院之间是相互制约,而锤子、剪刀、布是单向制约。
18. 向“距离”挑战,古往今来,重大的科技发明不仅改变了人们的生活,还拉近了世界的距离。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1)根据图示,写出字母A、B、C代表的内容。
(2)分别写出A、B两个时代“向距离”挑战的重要发明。
(3)马克思认为“大工业……首次开创了世界历史,它使每个文明国家以及这些国家的每一个人的需要的满足都依赖于整个世界,因为它消灭了以往自然形成的各国的孤立状态。”依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分析工业革命带来的影响?
【答案】(1)A:蒸汽时代
B:电气时代
C:在蓝天飞翔 (2)A时代:火车、汽船
B时代:汽车、飞机、电话等
(3)影响:使世界各地的联系更加紧密,加快了世界的整体化进程;促进了生产力的大发展;使生产组织形式发生了重大变革(机器大工厂、垄断组织的产生);带来了社会生活的巨大变化;导致了社会贫富加剧等社会问题。
【解析】
【小问1详解】
本题是特点类材料分析题。时空是18-20世纪世界。根据题干图示可知,横轴代表了人类生产力和科技发展情况,纵轴代表了人类交通技术发展和活动范围情况,与两次工业革命和二战后的科技革命有关。结合所学,第一次工业革命期间,蒸汽机发明,人类进入A“蒸汽时代”,汽船、火车先后问世,催生了交通工具的革命,人类“在陆地驰骋”。第二次工业革命期间,电力成为补充、取代蒸汽的新动力,人类进入B“电气时代”,新式交通工具飞机产生,人类C“在蓝天飞翔”。
【小问2详解】
本题是列举类材料分析题。时空是18-20世纪世界。结合所学,第一次工业革命时期,汽船和火车的出现密切了各地之间的联系;第二次工业革命期间,飞机和汽车、电话和电报等交通、通讯工具的出现,使世界之间的距离进一步被拉近。
小问3详解】
本题是影响类材料分析题。时空是18-20世纪世界。影响:据题干信息“大工业……使每个文明国家……都依赖于整个世界,……消灭了以往自然形成的各国的孤立状态”并结合所学可知工业革命使世界各地的联系更加紧密。结合所学从生产力、生产组织形式、社会生活等角度,从积极和消极两个方面分析,得出促进生产力发展;推动机器大工厂、垄断组织的产生;带来社会生活的巨大变化;导致了社会贫富加剧等社会问题。
19.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文艺复兴”一词,原意为“再生”。意大利艺术史家乔治。瓦萨里在其《绘画、雕刻、建筑名人传》中,始用“再生”一词来概括这个时期文艺活动的特点。16世纪资产阶级历史学家基本上承袭了这一概念,认为文艺在希腊、罗马的古典时期曾高度繁荣,而到中世纪时却衰败湮灭,直到此时才获“再生”与“复兴”,因而得名。但此时的文化并非古典文化的简单恢复,而是资产阶级在意识形态方面反封建斗争的反映。
——关绍纪、陈庆军《世界近现代史精要》
材料二 随着资本主义的发展,新兴资产阶级要求摆脱封建专制统治和教会压迫的愿望日益强烈,由此掀起了一场思想解放运动,历史上称之为启蒙运动。
恩格斯说:启蒙思想家们“不承认任何外界的权威,不管这种权威是什么样的。宗教、自然观、社会、国家制度,一切都受到了最无情的批判;一切都必须在理性的法庭面前为自己的存在作辩护或者放弃存在的权利。”
——人民教育出版社《历史必修3》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文艺复兴的性质及其核心思想。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启蒙运动兴起的原因,写出其代表人物(两位即可),并分析这场运动产生的影响。
【答案】(1)性质:是一场资产阶级在思想文化领域领导的反封建文化运动。核心思想:人文主义。
(2)原因: 17—18世纪资本主义进一步发展; 自然科学突飞猛进。代表人物:伏尔泰,孟德斯鸠等。影响:为欧美资产阶级革命作了思想与舆论准备;为法国大革命作了思想动员;为世界其他地区启迪思想, 动摇封建统治;对中国与日本仁人志士改造旧社会起了激励作用。
【解析】
小问1详解】
性质:根据“是资产阶级在意识形态方面反封建斗争的反映”是一场资产阶级在思想文化领域领导的反封建文化运动。核心思想:根据所学可知,文艺复兴的核心思想是人文主义。
【小问2详解】
原因:根据“随着资本主义的发展”得出17—18世纪资本主义进一步发展; 根据所学可知,启蒙运动兴起的背景还有自然科学突飞猛进。代表人物:根据所学,可列举伏尔泰,孟德斯鸠等。影响:根据材料和所学,可从为欧美资产阶级革命作了思想与舆论准备;为法国大革命作了思想动员;为世界其他地区启迪思想, 动摇封建统治;对中国与日本仁人志士改造旧社会起了激励作用等方面总结回答。
20.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教科书中的文明史
目录(节选) 第一单元古代文明的产生与发展 第1课文明的产生与早期发展 第2课古代世界的帝国与文明的交流 第二单元中古时期的世界 第3课中古时期的欧洲 第4课中古时期的亚洲 第5课古代非洲与美洲 第三单元走向整体的世界 第6课全球航路的开辟 第7课全球联系的初步建立与世界格局的演变 第四单元资本主义制度的确立 第8课欧洲的思想解放运动 第9课资产阶级革命与资本主义制度的确立
——普通高中教科书《中外历史纲要》(下)
从材料中提炼一条贯穿古今的世界历史发展规律,结合所学知识加以论述。(观点明确,持论有据,逻辑严谨,表述清晰)
【答案】规律:世界历史逐渐由分散走向整体且联系日趋紧密。
论述:从人类文明最初产生到中古时期,由于生产力发展水平和交通条件的限制,世界各个文明之间的联系交流和相互影响相对较弱,基本处于独立发展、分散孤立的状态。新航路开辟引发的全球性流动以及对世界各区域文明产生的重要影响,使人类由分散孤立逐步走向整体世界。工业革命后,随着资本主义经济的迅速发展,以及资本主义制度在世界范围内的扩展,世界联系愈来愈紧密。19世纪末20世纪初,资本主义世界市场最终形成,资本主义世界殖民体系最终形成,世界越来越紧密地连为一体。
世界历史逐渐由分散走向整体且联系日趋加强。各国经济相互依存度剧增,人类社会的交往和联系也发展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
【解析】
【详解】本题为论述题之探究结论论证题,时空是古代、近代(世界)。根据材料信息“古代文明的产生”“走向整体的世界”并结合所学可知,世界历史逐渐由分散走向整体且联系日趋紧密。可分“古代各个文明基本独立发展”“新航路的开辟使世界开始连成一个整体”“两次工业革命推动世界市场最终形成”几个阶段论述世界由分散走向整体的过程。从人类文明最初产生到中古时期,世界各个文明之间的联系交流和相互影响相对较弱。新航路开辟使人类由分散孤立逐步走向整体。工业革命后,随着资本主义经济的迅速发展,资本主义世界市场逐步形成,世界越来越紧密地连为一体。陇川县2024年春季学期普通高中高一年级期中联考历史学科试卷
(全卷2个大题,共20个小题,共8页;满分100分,考试用时90分钟)
一、选择题:本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
1. 洪水神话是以洪水为主题的神话故事,是一个世界性的话题,如犹太人《圣经》中的诺亚方舟神话,古印度《摩奴传》中的洪水故事,中国的女娲补天、大禹治水传说等等。其比较普遍的程式为:人的罪恶—洪水惩罚一人类再生。下列对洪水神话解读正确的是( )
A. 神话故事完全不具备史学价值 B. 人类文明的产生具有相通性
C. 东西方早期洪水神话具有共性 D. 古代文明具有多元性特点
2. 亚历山大每征服一个地方就要在当地兴建一座城市,这些城市有一个统一的名字:亚历山大里亚。在这些城市中有神庙、体育场等,都是希腊式建筑。这些城市在异域文化的大背景中,不仅仅拥有居住的功能,也是文化辐射的中心。据此可知,亚历山大东征( )
A. 导致征服地区社会制度落后 B. 充分证明古希腊制度的优越性
C. 客观上推动古代文明的交流 D. 成为古代文明传播的主要方式
3. 在中世纪的西欧,封君封臣制度的建立需要履行一套特定的仪式,解除关系封君也要正式地归还象征骑士领的木棍、羊茅植物等物品,并同时宣布“我自愿废除你对我的臣服,我使你我平等起来”。由此可见封君封臣制度( )
A. 具有血缘关系 B. 凸显平等地位 C. 存在契约关系 D. 奉行自由民主
4. “在西欧封建社会远未衰落之际,潜结构就顺利形成了,其标志是城市自治。自治意味着建立一个政治机构来对新经济结构进行调节,突出表现在设立一种保护机构来对抗领主,维护市民生活和商业贸易,并为市民文化生长提供土壤”。这种现象会导致
A. 市民阶层的形成 B. 中央集权的加强
C. 封建制度的巩固 D. 城市经济的发展
5. 有学者指出,阿拉伯帝国在政治上经常分裂,但在文化上却建立了一个非常广阔的阿拉伯文化区。这个文化区,既有古代东方文化的韵味,又有西方文化的气质。该学者意在强调( )
A. 阿拉伯文明领先世界的原因 B. 阿拉伯文化具有融合性特征
C. 阿拉伯帝国政治与文化的不协调性 D. 阿拉伯帝国是东西文化交流的桥梁
6. 在古代,美洲和亚欧大陆没有联系,印第安人生活地区大多集中在峡谷和盆地。在这种情况下,从奥尔梅克文化再到后来的玛雅、阿兹特克和印加文明,它们都有自己的社会文化特点。材料反映出美洲这几大文明( )
A. 相互传承 B. 基本独立 C. 融合共生 D. 高度繁荣
7. 下列材料节选自一位航海家写于1493年的书信:“沿途发现许多人口众多的岛屿……替二位陛下一一占领……第三座命名为“费尔南迪纳”(西班牙国王)……我抵达古巴时,沿着北海岸向西行驶,发现它的面积如此之大,我认定自己到达中国境内。”根据信中内容推断,该海航家开辟的航海路线是
A. ① B. ② C. ③ D. ④
8. 如表为依据史料统计出的明朝中后期输入中国的白银数量。有学者认为,如果没有此时中国向“以白银为基础的社会”的转变,欧洲和中国就不会有“价格革命”,也不会出现一个西班牙帝国。对以下文材料解读准确的是( )
时间(年) 1571—1575 1576—1580 1581—1585 1586—1590 1591—1595
平均每年输入中国白银(单位千克) 41048 124050 187591 202453 218506
①表格数据反映的是史实,学者观点属于历史解释
②学者分析所得出的结论体现出“全球史”的视野
③新航路的开辟对中国社会经济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④白银输入迅速增长,表明中国放弃闭关锁国政策
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①③④ D. ②③④
9. 下图为一位同学学习古代世界的帝国一目时所作的课堂笔记。符合下列特征的国家是( )
中央:实行帝制 地方:行省制 经济:发展海外贸易 文化:基督教定为国教
A. 波斯帝国 B. 罗马帝国
C. 亚历山大帝国 D. 亚述帝国
10. 下图是16世纪初期德国版画家汉斯·塞巴德·贝哈姆创作的作品,画中右侧的路德正带领一群工匠和农民与左侧的神学家争辩。该作品( )
A. 还原了宗教改革历史全貌 B. 表明了当时宗教信仰发生动摇
C. 展现了浪漫主义的创作手法 D. 反映出宗教改革社会基础广泛
11. 17世纪,英国的约翰有一个四口之家——爸爸、妈妈和姐姐。爸爸曾是名出色的水手,随着船队到过美洲,从印第安人手中抢来黄金,用黄金买到了香料,这些香料在法国很快被销售一空。后来开了间制呢手工工场。几年后,姐姐嫁给了一个拥有大片农场的贵族。爸爸和姐夫还进入议会。通过约翰家这些经历,可以了解到英国( )
A. 新兴资产阶级日益壮大 B. 资产阶级革命已经爆发
C. 君主立宪制开始确立 D. “日不落”帝国的建立
12. 下列材料是某校历史社团整理的关于19世纪末20世纪初某国家的史料,据此推断该材料所研究的国家应是( )
一、新帝国的“旧制度”
(一)“宪法”下的皇权专制
(二)名不副实帝国议会
二、新帝国的“经济奇迹”
(一)与老工业国同台竞争
A. 英国 B. 美国 C. 德国 D. 日本
13. 有人认为,康有为等人想以日本明治维新为蓝图,在中国推行变法。但是没有认识到日本与中国国情不同,所处的国际环境不同等许多特点,而是机械地照般日本的经验,并没有掌握明治维新的“真正要义”。明治维新取得成功的“真正要义”是
A. 从政治、经济、文化等领域全方位的效法西方 B. 进行广泛的思想宣传和动员
C. 明治维新前,日本开始了工业革命进程 D. 推翻旧势力统治,大刀阔斧地推行切实可行的变法措施
14. 在一位伟人的去世讣告中,对他的贡献有着这样的赞颂:“它武装了人类,使虚弱无力的双手变得力大无穷,健全了人类的大脑以处理一切难题。它为机械动力在未来创造奇迹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将有助并报偿后代的劳动。”这位伟人是
A. 瓦特 B. 富尔顿 C. 怀特尼 D. 爱迪生
15. “起来,饥寒交迫的奴隶,起来,全世界受苦的人。满腔的热血已经沸腾,要为真理而斗争。……这是最后的斗争,团结起来到明天,英特纳雄耐尔(共产主义)就一定要实现。”这首唱响全球的《国际歌》中所蕴含的共产主义理论诞生于( )
A. 巴黎公社 B. 《法兰西内战》 C. 《共产党宣言》 D. 空想社会主义
16. 近代国际社会主义运动的发展特点可归纳为:“由空想到科学,由理论到实践,由理想到现 实。”下列标志着“由空想到科学”的是( )
A.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 B. 巴黎公社的成立
C. 《共产党宣言》的问世 D. 第一国际的成立
二、非选择题:本题共4小题,共52分。
17. 制度构建反映时代特色,也存在中西差异。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法律由议会制定,一旦制定,国王就无权再终止它……”
——《权利法案》
材料三 有人说:美国《1787年宪法》确定的联邦政府三个权力 机构的关系是锤子、剪刀、布(如图)。
(1)据材料一,古代中国与雅典政治制度有何不同?
(2)据材料二说明《权利法案》肯定了议会什么权力?结合所学指出英国君主立宪制有何突出特点。
(3)请你举出材料三中“三个权力机构”中的两个。有同学认为材料三的说法不妥,请你 帮他说明理由。
18. 向“距离”挑战,古往今来,重大的科技发明不仅改变了人们的生活,还拉近了世界的距离。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1)根据图示,写出字母A、B、C代表的内容。
(2)分别写出A、B两个时代“向距离”挑战的重要发明。
(3)马克思认为“大工业……首次开创了世界历史,它使每个文明国家以及这些国家的每一个人的需要的满足都依赖于整个世界,因为它消灭了以往自然形成的各国的孤立状态。”依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分析工业革命带来的影响?
19.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文艺复兴”一词,原意为“再生”。意大利艺术史家乔治。瓦萨里在其《绘画、雕刻、建筑名人传》中,始用“再生”一词来概括这个时期文艺活动的特点。16世纪资产阶级历史学家基本上承袭了这一概念,认为文艺在希腊、罗马的古典时期曾高度繁荣,而到中世纪时却衰败湮灭,直到此时才获“再生”与“复兴”,因而得名。但此时的文化并非古典文化的简单恢复,而是资产阶级在意识形态方面反封建斗争的反映。
——关绍纪、陈庆军《世界近现代史精要》
材料二 随着资本主义的发展,新兴资产阶级要求摆脱封建专制统治和教会压迫的愿望日益强烈,由此掀起了一场思想解放运动,历史上称之为启蒙运动。
恩格斯说:启蒙思想家们“不承认任何外界的权威,不管这种权威是什么样的。宗教、自然观、社会、国家制度,一切都受到了最无情的批判;一切都必须在理性的法庭面前为自己的存在作辩护或者放弃存在的权利。”
——人民教育出版社《历史必修3》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文艺复兴的性质及其核心思想。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启蒙运动兴起的原因,写出其代表人物(两位即可),并分析这场运动产生的影响。
20.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教科书中的文明史
目录(节选) 第一单元古代文明的产生与发展 第1课文明的产生与早期发展 第2课古代世界的帝国与文明的交流 第二单元中古时期的世界 第3课中古时期的欧洲 第4课中古时期的亚洲 第5课古代非洲与美洲 第三单元走向整体的世界 第6课全球航路的开辟 第7课全球联系的初步建立与世界格局的演变 第四单元资本主义制度的确立 第8课欧洲的思想解放运动 第9课资产阶级革命与资本主义制度的确立
——普通高中教科书《中外历史纲要》(下)
从材料中提炼一条贯穿古今的世界历史发展规律,结合所学知识加以论述。(观点明确,持论有据,逻辑严谨,表述清晰)
转载请注明出处高中试卷答案网 » 云南省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陇川县2023-2024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原卷版+解析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