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卷答案
寻你做寻,想你所想

2024年天津市和平区中考二模历史试卷(原卷版+解析版)

和平区2023—2024学年度第二学期九年级第二次质量调查历史学科试卷
本试卷分为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第Ⅰ卷为第1页至第4页,第Ⅱ卷为第5页至第8页。试卷满分100分。
答题时,务必将答案涂写在“答题卡”上,答案答在试卷上无效。
祝你考试顺利!
第Ⅰ卷
注意事项:
1.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的信息点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的信息点。
2.本卷共25题,每题2分,共50分。在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最符合题意。
1. 下列图片内容共同体现了( )
裴李岗文化遗址出土的石镰 东胡林遗址出土的炭化粟和黍 玉蟾岩遗址出土的稻谷
A. 使用打制石器 B. 使用磨制石器 C. 原始农业发展 D. 铁器时代到来
【答案】C
【解析】
【详解】根据图片信息“石镰”“粟和黍”“稻谷”可知,三幅图片反映的共同主题是原始农业有一定程度的发展,C项正确;“石镰”属于磨制石器,排除A项;使用磨制石器与“粟和黍”“稻谷”无关,排除B项;铁器出现于春秋时期,与题干信息无关,排除D项。故选C项。
2. 下列材料都记载了武王伐纣的历史。其中史料价值最高的是( )
A. 周初青铜器铭文 B. 司马迁《史记》 C. 小说《封神演义》 D. 京剧《哪吒》
【答案】A
【解析】
【详解】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史料分一手史料和二手史料,其中一手史料价值最高,周初青铜器铭文属于一手史料,价值最高,A项正确;《史记》属于二手史料,B项排除;小说及京剧均属于文学作品加工,史料价值最低,CD项排除。故选A。
3. 关于东汉的史实,按时序排列正确的是( )
A. 军阀割据——光武中兴——外戚宦官交替专权——黄巾起义
B. 光武中兴——外戚宦官交替专权——黄巾起义——军阀割据
C. 光武中兴——外戚宦官交替专权——军阀割据——黄巾起义
D. 黄巾起义——光武中兴——军阀割据——外戚宦官交替专权
【答案】B
【解析】
【详解】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东汉初期,光武帝刘秀统治时期出现了治世——光武中兴。东汉中后期出现外戚宦官交替专权。东汉末年,为了镇压黄巾起义,朝廷不得不借助地方力量,此后各州牧又互相兼并,形成了军阀割据局面,B项正确;ACD项先后顺序排列错误,排除ACD项。故选B项。
4. 下列历史现象中,与北魏孝文帝改革互为因果关系的是( )
A. 北方的分裂割据 B. 民族政权并立 C. 江南地区的开发 D. 北方民族大交融
【答案】D
【解析】
【详解】根据题干“与北魏孝文帝改革互为因果关系”结合所学知识,北魏439年统一黄河流域后,辖下各民族之间出现了民族融合的趋势,一定程度上推动了孝文帝的改革,而孝文帝改革又推动了黄河流域民族的大融合,D项正确;北魏孝文帝改革发生在北魏统一黄河流域后,排除A项;北魏孝文帝改革促进了民族交融,排除B项;北魏孝文帝改革与江南经济开发没有直接关系,排除C项。故选D项。
5. 《旧唐书·李密传》对于某一时期的社会状况有如下描述:“父母不保其赤子,夫妻相弃于匡床,万户则城郭空虚,千里则烟火断灭。”这一社会状况出现的原因是( )
A. 隋炀帝的暴政 B. 唐末朝政腐败
C. 藩镇割据局面的出现 D. 五代十国政权更迭频繁
【答案】A
【解析】
【详解】根据题干“父母不保其赤子,夫妻相弃于匡床,万户则城郭空虚,千里则烟火断灭”结合所学可知,这反映的隋朝末年农民战争造成的悲惨景象,隋朝末年农民战争爆发的根本原因是隋炀帝的暴政,A项正确;题干反映的是隋朝末年的惨状,与唐朝无关,排除B项;藩镇割据局面的出现在唐朝的安史之乱后,排除C项;五代十国出现在唐朝灭亡以后,排除D项。故选A项。
6. “杭城(杭州)大街,买卖昼夜不绝,夜交三四鼓,游人始稀;五鼓钟鸣,卖早市者又开店矣。”据此可知( )
A. 南宋临安是世界著名的大都市 B. 南宋时期经济重心完成南移
C. 宋代城市坊市界限被逐渐打破 D. 宋代商业活动突破时间限制
【答案】D
【解析】
【详解】结合所学可知,材料“‘杭城(杭州)大街,买卖昼夜不绝,夜交三四鼓,游人始稀;五鼓钟鸣,卖早市者又开店矣’”的大意是说杭州城大街买卖昼夜不绝,早市很早就开店。这说明店铺经营不受时间限制,D项正确;题干材料并没有将南宋临安与世界上其他国家的城市进行对比,无法说明南宋临安是世界著名的大都市,排除A项;单从杭州的商业活动,无法直接说明经济重心完成南移,排除B项;“宋代城市坊市界限被逐渐打破”的说法与题干“‘买卖昼夜不绝’”不符,排除C项。故选D项。
7. 如图中乾隆皇帝的谕令表明当时清政府( )
◆禁止外国商人在广州过冬 ◆外商必须住在政府指定的“行商”商馆中,由“行商”负责“管束稽查” ◆不准外商向中国人借款或雇佣中国人
A. 禁绝一切中外交流 B. 放弃闭关锁国政策
C. 严格限制对外贸易 D. 开始实行海禁政策
【答案】C
【解析】
【详解】根据题干“禁止外国商人在广州过冬”“商必须住在政府指定的‘行商’商馆中”“不准外商向中国人借款或雇佣中国人”和所学知识可知,清政府严格管理外贸往来,严格限制对外贸易,C项正确;“禁绝一切中外交流”说法过于绝对,不符合史实,排除A项;题干信息反映的是清朝实行闭关锁国政策,“放弃闭关锁国政策”与题干信息不符,排除B项;题干体现的是实行严格限制对外贸易,而不是鼓励民间对外交往,排除D项。故选C项。
8. 通过梳理历史线索可以明确学习主题。对如图反映的学习主题概括最准确的是( )
A. 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B. 外国列强侵略与中国人民的抗争
C. 列强瓜分的狂潮与中国人民的反抗 D. 民族危机的加剧与近代化的探索
【答案】B
【解析】
【详解】根据题干“英国走私鸦片、鸦片战争、甲午中日战争、八国联军侵华”可知,题干反映的是列强侵华;而题干“林则徐虎门销烟、陈化成督战吴淞、邓世昌黄海海战、义和团廊坊阻击战”可知,反映的是中国军民的抗战。故题干反映的主题是外国列强侵略与中国人民的抗争,B项正确;题干不仅反映了列强侵略下中国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而且也反映了人们的抗战和崛起,排除A项;题干强调的是“反映的学习主题”,而“西方列强瓜分狂潮”是19世纪末列强侵华的阶段特征,排除C项;据材料“英国走私鸦片、甲午中日战争、八国联军侵华”可知,材料反映的是列强侵华,中国民族危机加剧;而材料“林则徐虎门销烟、邓世昌黄海海战、义和团廊坊阻击战”可知,反映的是中国军民的抗战,但未涉及近代化的内容,排除D项。故选B项。
9. 有史学家提到:“李鸿章的物质改革已遭时人的反对,倘再进一步地改革政治态度,时人一定不容许他。甲午以后,康有为觉得时机到了。李鸿章所不敢提倡的政治改革,康有为要提倡。”材料中的“物质改革”“政治改革”分别是指( )
A. 洋务运动、戊戌变法 B. 戊戌变法、辛亥革命
C 实业救国、公车上书 D. 洋务运动、辛亥革命
【答案】A
【解析】
【详解】根据“李鸿章的物质改革”“康有为”结合所学可知,“李鸿章的物质改革”指的是洋务运动学习西方先进技术,康有为的政治改革指的是戊戌变法,学习西方的政治制度,A项正确;辛亥革命的领导者是孙中山先生,与康有为无关,排除BD项;主张实业救国的是张謇,与题干“‘李鸿章的物质改革已遭时人的反对’”不符,排除C项。故选A项。
10. 如图漫画反映的历史事件( )
A. 废除了封建剥削的土地制度 B. 推翻了两千多年的封建统治
C. 结束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D. 推翻了清王朝的反动统治
【答案】D
【解析】
【详解】根据漫画可知,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中国,封建君主专制被砍到体现的是辛亥革命推翻清朝统治,结束了中国两千多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D项正确;图片体现的是“封建君主专制”这一政治制度的终结,没有涉及封建土地制度的废除,排除A项;图片体现的是“封建君主专制”这一政治制度的终结,而不是推翻了两千多年的封建统治,因为辛亥革命果实被窃取,辛亥革命没有完成完成反帝反封建的民族民主革命任务,取而代之的是袁世凯的北洋政府进行的封建专制统治,排除B项;辛亥革命果实被窃取,辛亥革命没有完成完成反帝反封建的民族民主革命任务,没有改变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性质,排除C项。故选D项。
11. 瞿秋白评价五四运动时曾说:“帝国主义压迫的切骨的痛苦,触醒了空泛的民主主义的噩梦。”这里的“民主主义”是指( )
A. “实业救国”思想 B. 尊孔复古逆流 C. 彻底的反帝反封建 D. 资产阶级自由平等
【答案】D
【解析】
【详解】根据题干“瞿秋白评价五四运动时曾说:‘帝国主义压迫的切骨的痛苦,触醒了空泛的民主主义的噩梦。’”结合所学可知,这里的“民主主义”是指五四运动前资产阶级维新派和革命派等宣传的民主思想,是资产阶级的自由平等思想,五四爱国运动是一次彻底的反对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爱国运动,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始,D项正确;“实业救国”思想反映的是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排除A项;尊孔复古逆流与新文化运动有关,排除B项;彻底的反帝反封建是五四运动的性质,排除C项。故选D项。
12. 与中共一大相比,中共二大最重要的贡献是( )
A. 确定党的中心工作是领导工人运动 B. 重申实现共产主义的奋斗目标
C. 制定党的最低纲领 D. 决定同孙中山领导的国民党合作
【答案】C
【解析】
【详解】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22年7月,中国共产党在上海召开第二次全国代表大会,大会重申了党的最终奋斗目标是建设共产主义,同时制定了党的最低纲领,纲领规定,在民主革命阶段,党的主要任务是打倒军阀,推翻帝国主义,将中国统一为真正的民主共和国,这样,中国共产党就在中国历史上第一次提出了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最低民主革命纲领,C项正确;1921年召开的中共一大确定了党的中心工作是组织和领导工人运动,排除A项;实现共产主义的奋斗目标是一大确立的目标,中共二大重申这一奋斗目标,这不是二大最重要的贡献,排除B项;决定同孙中山领导的国民党合作的是中共三大,排除D项。故选C项。
13. 一个时代自有一个时代的最强音。1924—1927年期间的时代最强音是
A. 推翻帝制,建立民国
B. 打倒列强,驱除军阀
C. 国共合作,一致抗日
D. 打到南京,解放全国
【答案】B
【解析】
【详解】依据题意“1924—1927年”,结合课本所学,1924年国民党一大召开,国共第一次合作领导国民大革命,1926年开始北伐战争,目的是推翻帝国主义支持的北洋军阀,讨伐孙传芳、吴佩孚、张作霖三个封建军阀,1927年4月蒋介石和汪精卫叛变革命,北伐战争失败,B符合题意;1911年辛亥革命推翻了中国两千的封建帝制,1912年建立了中华民国,A不合题意;1937年国共第二次合作,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共同抗日,C不合题意;1949年4月,人民解放军进行渡江战役,占领南京,解放了全国,D不合题意;由此分析可知,ACD不合题意;选择答案B。
14. 周恩来说:“南昌起义失败了,我有责任,没有想到要和农民运动相结合,建立农村根据地,还是搞以城市为中心。当时也是没有经验……”周恩来的话说明南昌起义( )
A. 带来的教训是城市暴动在中国不符合国情
B. 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统治的第一枪
C. 是党开创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革命道路的开始
D. 是党的历史上生死攸关的转折点
【答案】A
【解析】
【详解】根据题干“‘南昌起义失败了……没有想到要和农民运动相结合……还是搞以城市为中心’”分析可知,南昌起义失败的主要原因是照搬苏联城市中心道路、不符合国情,A项正确;南昌起义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统治的第一枪,但这与题干“‘没有想到要和农民运动相结合,建立农村根据地,还是搞以城市为中心。当时也是没有经验’”不符,排除B项;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创建开创了“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道路,排除C项;遵义会议是党的历史上生死攸关的转折点,排除D项。故选A项。
15. 照片定格历史瞬间。以下四幅图片最能体现( )
A. 抗日战争的主要特点是全民族抗战 B. 根据地军民展开人民游击战争
C. 中国共产党在抗战中的中流砥柱作用 D. 敌后战场是抗日战争的主战场
【答案】C
【解析】
【详解】根据图片和所学可知,延安是中共中央所在地,敌后战场的战略总后方和指挥中枢;平型关大捷是全民族抗战以来中国军队主动对日作战取得的第一个重大胜利,打破了日军“不可战胜”的神话;“彭德怀在前线”体现的是其指挥的百团大战,百团大战战果辉煌,有力打击了日军的侵略气焰,振奋了全国军民争取抗战胜利的信心;中共七大为争取抗战的最后胜利准备了条件。因此,图片最能体现的主题是中国共产党在抗战中的始终坚持抗战,在抗日战争中发挥了中流砥柱作用,是中国人民取得抗战完全胜利的决定性因素,C项正确;图片涉及到是中国共产党的抗战,体现不出全民族抗战,排除A项;图中的事件没有涉及根据地军民的作战方式,排除B项;图片没有将敌后战场和正面战场进行比较,体现不出敌后战场是抗日战争的主战场,排除D项。故选C项。
16. 小明以“千里跃进大别山”“改革开放”“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为关键词进行人物检索,他要查找的是( )
A. 陈毅 B. 朱德 C. 刘伯承 D. 邓小平
【答案】D
【解析】
【详解】依据题干“千里跃进大别山”“改革开放”“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结合所学可知,要查找的是邓小平。1947年夏,刘伯承、邓小平率领晋冀鲁豫解放军千里跃进大别山,揭开了人民解放军全国性战略进攻的序幕;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在北京召开,会议作出把党的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实行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确立了以邓小平为核心的党的领导集体;1987年,在党的十三大上,邓小平阐明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并提出了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D项正确;陈毅、朱德与题干关键词无关,排除AB项;刘伯承与“改革开放”“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无关,排除C项。故选D项。
17. 如图是某节历史课板书的一部分,横线处应填( )
A. 土地改革 B. 农业合作化 C. 全行业公私合营 D. 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答案】A
【解析】
【详解】根据图示“巩固”“对内”和所学可知,对内巩固新政权的措施是经济上实行的土地改革,土地改革废除了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地主土地所有制,消灭了地主阶级,农民成为土地的主人,巩固新生的人民共和国,为工业化建设准备了条件,A项正确;农业合作化运动、全行业公私合营都属于社会主义改造,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得以在我国建立,排除BC项;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以根本法的形式确立了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不是巩固政权的措施,排除D项。故选A项。
18. 某博物馆准备举办一次新中国成立以来的科技成就展,下列备选方案中最恰当的是( )
A. 《教师法》“863计划”“希望工程”
B. “两弹一星”“东方魔稻”“神舟六号”
C. 《红岩》“三峡工程”“211工程”
D. “两弹一星”《青春之歌》“985工程”
【答案】B
【解析】
【详解】根据题干“新中国成立以来的科技成就展”结合所学可知,“两弹一星”“东方魔稻”“神舟六号”均属于我国的科技成就,B项正确;《教师法》属于法律方面的成果,“希望工程”是教育方面的措施,排除A项;《红岩》是文学成就,“211”工程是教育成就,排除C项;《青春之歌》是文学成就,“985工程”是教育成就,排除D项。故选B项。
19. 下列内容与“亚里士多德”“《掷铁饼者》”“帕特农神庙”等关键词属于同一学习主题的是
A. 《汉谟拉比法典》
B. 种姓制度
C. 伯里克利
D. 万神庙
【答案】C
【解析】
【详解】依据所学可知,亚里士多德是古希腊的著名学者,创立了逻辑学等新的学科、《掷铁饼者》是古希腊雕塑家米隆的作品、帕特农神庙希腊建筑艺术的代表,故它们反映的都是古代希腊文明;古希腊半岛是西方文明的发源地,雅典是希腊最重要的城邦之一,雅典经过梭伦改革,在伯里克利时代,雅典的民主政治达到极盛,与题干内容属于同一学习主题,故D符合题意;《汉谟拉比法典》属于两河流域文明成果,故A不合题意;古代印度盛行种姓制度,故B不合题意;万神庙是古代罗马建筑艺术的代表,故D不合题意。故此题选C。
20. 在黑奴贸易运输过程中,为了防止奴隶逃跑,在给他们带上脚铐的同时,欧洲商人还会残忍地用铁丝穿过黑奴的肩胛骨,用烧红的烙铁在奴隶的身上烙下印记,就像在给自己的商品做记号。这反映出( )
A. 三角贸易导致非洲丧失大量人口 B. 印第安人遭受了深重的灾难
C. 欧洲文化对殖民地产生深远影响 D. 资本原始积累的野蛮性与残酷性
【答案】D
【解析】
【详解】根据题干信息“在黑奴贸易运输过程中,为了防止奴隶逃跑,在给他们带上脚铐的同时,欧洲商人还会残忍地用铁丝穿过黑奴的肩胛骨,用烧红的烙铁在奴隶的身上烙下印记,就像在给自己的商品做记号”可知,欧洲殖民者对待黑人奴隶很残忍,这反映了资本原始积累的野蛮性,D项正确;题干未涉及奴隶贸易的影响和欧洲通过殖民扩张成为世界霸主,排除AC项;印度安人遭受深重灾难与黑奴贸易无关,排除B项。故选D项。
21. 如表内容共同说明( )
英国 各种势力都认识到妥协的必要性,才有了“光荣革命”和君主立宪
美国 北美殖民地取得民族独立后,建立了联邦制共和国
法国 反动势力更顽固,国际环境更恶劣,因此通过暴力手段确立了共和政体
A 封建制度阻碍了资本主义发展 B. 资产阶级革命推翻了君主专制
C. 英法美通过不同方式确立资本主义制度 D. 启蒙运动推动了资产阶级革命
【答案】C
【解析】
【详解】根据材料“光荣革命”“君主立宪”“取得民族独立后,建立了联邦制共和国”“通过暴力手段确立了共和政体”和所学知识可知,英国通过“光荣革命”取得了资产阶级革命的胜利,最终确立君主立宪制;美国通过独立战争推翻了英国的殖民统治,建立了联邦制共和国;法国通过大革命推翻了专制统治,确立了共和政体。因此,材料反映了英法美三国通过不同途径初步确立资本主义制度,C项正确;“封建制度阻碍了资本主义发展”与美国独立战争的原因不符,排除A项;美国资产阶级革命推翻了英国的殖民统治,排除B项;表格体现不出三国资产阶级革命爆发在思想上的背景,而是革命后确立的不同的政体,排除D项。故选C项。
22. 电影《解放者》再现了19世纪拉丁美洲独立运动的情景。影片中的“解放者”可能是( )
A. 玻利瓦尔 B. 章西女王 C. 扎格鲁尔 D. 甘地
【答案】A
【解析】
【详解】根据题干“19世纪拉丁美洲独立运动”,结合所学可知,18世纪末19世纪初,拉丁美洲掀起了一场民族独立运动,玻利瓦尔率军由北向南解放了西班牙在南美洲的殖民地,他和圣马丁一同被誉为南美“解放者”,A项正确;章西女王领导印度民族大起义,排除B项;扎格鲁尔领导的是埃及华夫脱运动,排除C项;甘地领导的是印度非暴力不合作运动,排除D项。故选A项。
23. 如图中美国能源消费的变化主要源于( )
A. 南北战争结束 B. 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开展
C. 经济大危机的爆发 D. 罗斯福新政的实行
【答案】B
【解析】
【详解】根据题干图表信息可知,1876年以后,美国石油的消耗量不断增加。结合所学可知,第二次工业革命后,内燃机发明,推动了石油工业的发展,B项正确;南北战争的结束于1865年,排除A项;经济大危机的爆发于1929年,排除C项;罗斯福新政的实行开始于1933年,排除D项。故选B项。
24. 第二次世界大战,给人类带来极为严重的灾难,到处是残砖断瓦,人们流离失所。法西斯德国和日本在给世界带来灾难的同时,本国也遭受了沉重的打击。该材料描述的是第二次世界大战的( )
A. 背景 B. 原因 C. 过程 D. 影响
【答案】D
【解析】
【详解】依据题干“给人类带来了深重的灾难”“本国也遭受了沉重的打击”可知,材料反映的是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影响,D项正确;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背景、原因是主要资本主义国家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绥靖政策等因素,题干没有涉及,排除AB项;题干的主旨是第二次世界大战给人类带来灾难性后果,没有涉及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过程,排除C项。故选D项。
25. 为开展研究性学习,某同学搜集了《国内外关于法德和解的研究综述》《马斯特里赫特条约》、欧洲共同体成员国示意图、欧盟旗帜图片等资源。其学习的主题是( )
A. 马歇尔计划 B. 欧洲的联合 C. 经济全球化 D. 政治多极化
【答案】B
【解析】
【详解】依据题干信息“法德和解”“《马斯特里赫特条约》”“欧洲共同体”“欧盟”和所学知识可知,题干信息与二战后欧洲联合有关。二战后欧洲走向联合,欧洲一体化启动,而法德和解成为欧洲一体化启动的关键,1967年,欧洲共同体成立,1991年《马斯特里赫特条约》通过,1993年该条约正式生效,欧盟成立。因此该研究性学习的主题应是欧洲的联合或欧洲一体化,B项正确;马歇尔计划是二战后美国冷战政策的内容之一,旨在通过经济援助扶持控制西欧遏制苏联,排除A项;欧洲的联合属于经济区域集团化的表现,排除C项;题干主旨是二战后的欧洲一体化,而非政治多极化,排除D项。故选B项。
第Ⅱ卷
注意事项:
1.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
2.本卷共3大题,共50分。
26. 货币是商品交换的媒介,也承载了丰富的历史信息。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上图中的文物可作为研究哪些朝代历史的史料?它们起到的共同作用是什么?
材料二
(2)指出材料二图片中两种钱币的相似之处,并说说这些相似之处说明了什么?
材料三
西夏货币 在西夏陵墓、遗址、城址考古中,所有的铜钱窖藏,都以北宋钱为主,占80%—90%,西夏钱没有超过2%……西夏虽然铸造钱币,但西夏社会流通的主要币种不是西夏钱,而是北宋钱。 ——摘编自牛达生、陈育宁《西夏钱币研究》
(3)材料三中的西夏货币与中原王朝的货币有诸多相似之处,这反映了当时民族关系发展的哪一趋势?结合所学,分析“西夏社会流通的主要是北宋钱”的原因。
【答案】(1)朝代:秦朝、西汉。作用:有利于国家对经济的管理,促进各地经济的交流。
(2)相似之处:形状上都呈现圆形方孔的特点;币面上的文字都是汉字(任意答一点)。说明:和同开你仿开元通宝而 铸,日本文化深受唐朝的影响。
(3)趋势:民族交融。原因:宋夏之间贸易往来密切。
【解析】
【小问1详解】
朝代:根据材料一图片结合所学可知,秦统一六国后,秦始皇下令废除六国的货币,以秦国的圆形方孔半两钱作为标准货币,在全国流通。西汉汉武帝时期,把铸币权收归中央,统一铸造五铢钱。
共同作用:结合所学可知,秦半两和汉五铢的使用有利于加强国家对经济的管理,促进了各地经济的交流。
【小问2详解】
相似之处:根据材料二图示从形状、文字进行分析,如形状上都呈现圆形方孔的特点;币面上的文字都是汉字(任意答一点即可)。
原因:根据材料二图片文字信息结合所学可知,和同开珎仿开元通宝而铸,说明日本文化深受唐朝的影响。
【小问3详解】
趋势:根据题干“西夏货币与中原王朝的货币有诸多相似之处”结合所学可知,这说明当时民族关系呈现民族交融的趋势。
原因:根据材料三“在西夏陵墓、遗址、城址考古中,所有的铜钱窖藏,都以北宋钱为主,占80%—90%,西夏钱没有超过2%……西夏虽然铸造钱币,但西夏社会流通的主要币种不是西夏钱,而是北宋钱。”结合所学可知,宋夏之间贸易往来密切,因此出现了“西夏社会流通的主要是北宋钱”的局面。
27. 每个时代都有代表性的重大工程,这些工程不但成为时代的印记。也铸就了非凡的时代精神。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在武汉修建一座长江大桥是几代人的梦想。清朝就曾有过设想……但限于当时国力薄弱,未能实施。新中国成立之初,在国家优先发展重工业的背景下,铁路运输的重要性凸现,建造大桥跨越长江天堑被提上了议事日程……当时中央指示:“修建的长江大桥应当成为一个卓越的建筑,它不但应以现代化的技术解决国家巨大的经济课题。而且在建筑技术上还应以雄伟壮丽的外观标志中国的新时代。”
——摘编自程中原《红色地图:党史记忆90年·成长地标》
(1)根据材料一、分析中央下决心修建武汉长江大桥的原因。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武汉长江大桥的修建与当时国家实施的哪一举措有关。
材料二 红旗渠是河南省林县(现林州市)人民在极其艰苦的条件下,从1960年2月开始动工并于1966年建成的一项大型水利工程。在修建这条著名“人工天河”的过程中,勤劳勇敢的十万林州人民,……仅仅靠着一锤、一铲、两只手,在太行山悬崖峭壁上修成了这全长1500公里的红旗渠,结束了十年九旱、水贵如油的苦难历史,而且孕育了“自力更生、艰苦创业、团结协作、无私奉献”的红旗渠精神。
——摘编自肖力、邢洪儒《中国共产党精神建设研究》
(2)材料中“红旗渠精神”形成于哪一历史时期?其体现了怎样的社会风貌?根据所学知识,列举这一时期能够体现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的一位代表人物。
材料三
港珠澳大桥示意图 港珠澳大桥是粤港澳三地首次合作建设的世界级超大型跨海交通工程。港珠澳大桥打破了国内通常的“百年惯例”,制定了120年的建设质量标准。中国工程师们在西方海洋地质标准的技术、工艺无法满足施工需要的困难面前,攻克大量技术难题,自主研发了十几项国内首创、世界领先的专用设备和系统,最终保障了“120”指标的达成。 ——摘编自《港珠澳大桥:“中国制造”撑起超级工程“世界之最”》
(3)材料三体现了港珠澳大桥建设中的哪些特点?你从新中国成立70多年来重大工程的建设中得到了什么启示?
【答案】(1)原因:在武汉修建一座长江大桥是几代人的梦想;在国家优先发展重工业的背景下,铁路运输的重要性凸现。举措:第一个五年计划。
(2)时期:探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风貌:自力更生,艰苦创业,团结协作,无私奉献等。人物:王进喜、焦裕禄、雷锋。
(3)特点:粤港澳三地首次合作建设的大桥;更高的工程质量标准;体现了中国工程人员的自主创新能力;大桥集桥、岛、隧道于一体。启示:重大工程的建设与国家的经济发展息息相关,重大工程的建设体现了中国智慧等。(言之有理即可)
【解析】
【小问1详解】
原因:根据材料一“在武汉修建一座长江大桥是几代人的梦想”可知,修建武汉长江大桥的原因是在武汉修建一座长江大桥是几代人的梦想;根据材料一“新中国成立之初,在国家优先发展重工业的背景下,铁路运输的重要性凸现,建造大桥跨越长江天堑被提上了议事日程”可知,在国家优先发展重工业的背景下,铁路运输的重要性凸现。
举措:结合所学知识,一五计划期间,1957年,武汉长江大桥建成,连接了长江南北的交通。
【小问2详解】
时期:根据材料二“红旗渠是河南省林县(现林州市)人民在极其艰苦的条件下,从1960年2月开始动工并于1966年建成的一项大型水利工程。”结合所学可知,1960-1966年属于探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
社会风貌:根据材料二“……仅仅靠着一锤、一铲、两只手,在太行山悬崖峭壁上修成了这全长1500公里的红旗渠,结束了十年九旱、水贵如油的苦难历史,而且孕育了‘自力更生、艰苦创业、团结协作、无私奉献’的红旗渠精神。”可知,红旗渠的开凿体现了人们自力更生、艰苦创业、团结协作、无私奉献的社会风貌。
代表人物:结合所学可知,探索建设社会主义期间,涌现出了王进喜、焦裕禄、雷锋等一批模范人物。
【小问3详解】
特点:根据材料“港珠澳大桥是粤港澳三地首次合作建设的超级跨海交通工程。”可知,粤港澳三地首次合作建设的大桥;根据材料“港珠澳大桥制定了120年的建设质量标准。”可知,更高的工程质量标准;根据材料“中国工程师们在西方海洋地质标准的技术、工艺无法满足施工需要的困难面前,攻克大量技术难题,自主研发了十几项国内首创、世界领先的专用设备和系统,依靠自主创新形成了百余项专利”可知,体现了中国工程人员的自主创新能力;根据材料“港珠澳大桥示意图”可知,大桥集桥、岛、隧道于一体。
启示:开放性回答,言之有理即可,根据材料一武汉长江大桥的修建、材料二红旗渠的开凿、材料三港珠澳大桥建设结合所学可知,重大工程的建设与国家的经济发展息息相关,重大工程的建设体现了中国智慧等。
28. 演说传递着历史的声音。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856年,亚历山大二世向莫斯科贵族发表演说:“到处在谣传,我要给农民自由,这是不公正的……但是,遗憾的是,农民和他们的地主之间存在着敌对情绪,并因此发生了许多不服地主管束的事情。……因而,从上面解决要比从下面解决好得多。”
——摘编自孙成木《俄国通史简编》
(1)依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亚历山大二世“从上面解决”农民和地主之间“敌对情绪”的方法,写出其在俄国历史发展中的积极作用。
材料二 这个革命的意义首先在于我们将拥有一个苏维埃政府,一个绝无资产阶级参加的我们自己的政权机关。被压迫的群众将亲自建立政权,旧的国家机构将被彻底打碎,而新的管理机构即苏维埃组织将建立起来。俄国历史的新时代从此开始了。
——1917年11月7日,列宁在彼得格勒工农兵代表苏维埃会议上的讲话
(2)材料二中“这个革命”指哪次革命?结合所学,谈谈你对“俄国历史的新时代从此开始了”的理解。
材料三
演说者 演说时间 演说内容摘要
墨西哥总统卡德纳斯 1938年3月 “墨西哥经济独立的日子开始了,没有经济独立,政治独立就是一句空话。”
埃及总统纳赛尔 1956年7月 “苏伊士运河是我们的!……将苏伊士运河收归埃及国有,由埃及管理!”
(3)依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指出与表格中两次演说相关的历史事件,归纳其反映的共同主题。
【答案】(1)方法:颁布废除农奴制的法令或实行废除农奴制的改革;
积极作用:促使俄国社会的各个方面出现了新的气象,推动俄国走上了发展资本主义的道路。
(2)革命:俄国十月革命;
理解:推翻资产阶级统治,建立了第一个无产阶级专政的国家。
(3)事件:墨西哥卡德纳斯改革、埃及独立运动;主题:亚非拉民族民主运动。
【解析】
【小问1详解】
方法:根据所学可知,亚历山大二世“从上面解决”农民和地主之间“敌对情绪”的方法指的是实行自上而下改革,他于1860年颁布了废除农奴制的法令或实行废除农奴制的改革。
积极作用:根据所学可知,1861年废除农奴制的改革促使俄国社会的各个方面出现了新的气象,推动俄国走上了发展资本主义的道路。
【小问2详解】
革命:根据材料“这个革命意义首先在于我们将拥有一个苏维埃政府,一个绝无资产阶级参加的我们自己的政权机关。”,结合所学可知,列宁是俄国十月革命的领导人,他所说的“这个革命的意义首先在于我们将拥有一个苏维埃政府”指的是十月革命后建立的工兵代表苏维埃政府。因此,这个革命”指的是俄国十月革命。
理解:根据材料“被压迫的群众将亲自建立政权,旧的国家机构将被彻底打碎,而新的管理机构即苏维埃组织将建立起来。”指的是通过十月革命推翻资产阶级统治,建立了第一个无产阶级专政的国家。
【小问3详解】
事件:根据材料“墨西哥总统卡德纳斯”“墨西哥经济独立的日子开始了”,结合所学可知,墨西哥总统卡德纳斯所说的“经济独立”指的是墨西哥资产阶级革命后墨西哥社会、经济发展缓慢。为改变落后状况,在卡德纳斯的推动下进行了一系列改革,即卡德纳斯改革。“埃及总统纳赛尔”体现的是二战后,非洲独立运动高涨,1952年,埃及在纳赛尔的领导下开展独立运动,并在1953年获得独立。1956年,埃及总统纳赛尔宣布将苏伊士运河收归国有。
主题:从墨西哥的民主改革和埃及独立,收回苏伊士运河的史实可会,事件的主题是二次世界大战后的亚非拉民族民主运动。和平区2023—2024学年度第二学期九年级第二次质量调查历史学科试卷
本试卷分为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第Ⅰ卷为第1页至第4页,第Ⅱ卷为第5页至第8页。试卷满分100分。
答题时,务必将答案涂写在“答题卡”上,答案答在试卷上无效。
祝你考试顺利!
第Ⅰ卷
注意事项:
1.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的信息点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的信息点。
2.本卷共25题,每题2分,共50分。在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最符合题意。
1. 下列图片内容共同体现了( )
裴李岗文化遗址出土的石镰 东胡林遗址出土的炭化粟和黍 玉蟾岩遗址出土的稻谷
A. 使用打制石器 B. 使用磨制石器 C. 原始农业发展 D. 铁器时代到来
2. 下列材料都记载了武王伐纣的历史。其中史料价值最高的是( )
A. 周初青铜器铭文 B. 司马迁《史记》 C. 小说《封神演义》 D. 京剧《哪吒》
3. 关于东汉的史实,按时序排列正确的是( )
A. 军阀割据——光武中兴——外戚宦官交替专权——黄巾起义
B. 光武中兴——外戚宦官交替专权——黄巾起义——军阀割据
C. 光武中兴——外戚宦官交替专权——军阀割据——黄巾起义
D. 黄巾起义——光武中兴——军阀割据——外戚宦官交替专权
4. 下列历史现象中,与北魏孝文帝改革互为因果关系的是( )
A. 北方的分裂割据 B. 民族政权并立 C. 江南地区的开发 D. 北方民族大交融
5. 《旧唐书·李密传》对于某一时期的社会状况有如下描述:“父母不保其赤子,夫妻相弃于匡床,万户则城郭空虚,千里则烟火断灭。”这一社会状况出现的原因是( )
A. 隋炀帝的暴政 B. 唐末朝政腐败
C. 藩镇割据局面的出现 D. 五代十国政权更迭频繁
6. “杭城(杭州)大街,买卖昼夜不绝,夜交三四鼓,游人始稀;五鼓钟鸣,卖早市者又开店矣。”据此可知( )
A. 南宋临安是世界著名的大都市 B. 南宋时期经济重心完成南移
C. 宋代城市坊市界限被逐渐打破 D. 宋代商业活动突破时间限制
7. 如图中乾隆皇帝的谕令表明当时清政府( )
◆禁止外国商人在广州过冬 ◆外商必须住在政府指定的“行商”商馆中,由“行商”负责“管束稽查” ◆不准外商向中国人借款或雇佣中国人
A. 禁绝一切中外交流 B. 放弃闭关锁国政策
C. 严格限制对外贸易 D. 开始实行海禁政策
8. 通过梳理历史线索可以明确学习主题。对如图反映的学习主题概括最准确的是( )
A. 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B. 外国列强侵略与中国人民的抗争
C. 列强瓜分的狂潮与中国人民的反抗 D. 民族危机的加剧与近代化的探索
9. 有史学家提到:“李鸿章的物质改革已遭时人的反对,倘再进一步地改革政治态度,时人一定不容许他。甲午以后,康有为觉得时机到了。李鸿章所不敢提倡的政治改革,康有为要提倡。”材料中的“物质改革”“政治改革”分别是指( )
A. 洋务运动、戊戌变法 B. 戊戌变法、辛亥革命
C. 实业救国、公车上书 D. 洋务运动、辛亥革命
10. 如图漫画反映的历史事件( )
A. 废除了封建剥削的土地制度 B. 推翻了两千多年的封建统治
C. 结束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D. 推翻了清王朝的反动统治
11. 瞿秋白评价五四运动时曾说:“帝国主义压迫的切骨的痛苦,触醒了空泛的民主主义的噩梦。”这里的“民主主义”是指( )
A. “实业救国”思想 B. 尊孔复古逆流 C. 彻底的反帝反封建 D. 资产阶级自由平等
12. 与中共一大相比,中共二大最重要的贡献是( )
A. 确定党的中心工作是领导工人运动 B. 重申实现共产主义的奋斗目标
C. 制定党的最低纲领 D. 决定同孙中山领导的国民党合作
13. 一个时代自有一个时代的最强音。1924—1927年期间的时代最强音是
A. 推翻帝制,建立民国
B. 打倒列强,驱除军阀
C 国共合作,一致抗日
D. 打到南京,解放全国
14. 周恩来说:“南昌起义失败了,我有责任,没有想到要和农民运动相结合,建立农村根据地,还是搞以城市为中心。当时也是没有经验……”周恩来的话说明南昌起义( )
A. 带来的教训是城市暴动在中国不符合国情
B. 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统治的第一枪
C. 是党开创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革命道路的开始
D. 是党历史上生死攸关的转折点
15. 照片定格历史瞬间。以下四幅图片最能体现( )
A. 抗日战争的主要特点是全民族抗战 B. 根据地军民展开人民游击战争
C. 中国共产党在抗战中的中流砥柱作用 D. 敌后战场是抗日战争的主战场
16. 小明以“千里跃进大别山”“改革开放”“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为关键词进行人物检索,他要查找的是( )
A. 陈毅 B. 朱德 C. 刘伯承 D. 邓小平
17. 如图是某节历史课板书的一部分,横线处应填( )
A. 土地改革 B. 农业合作化 C. 全行业公私合营 D. 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18. 某博物馆准备举办一次新中国成立以来的科技成就展,下列备选方案中最恰当的是( )
A. 《教师法》“863计划”“希望工程”
B. “两弹一星”“东方魔稻”“神舟六号”
C. 《红岩》“三峡工程”“211工程”
D. “两弹一星”《青春之歌》“985工程”
19. 下列内容与“亚里士多德”“《掷铁饼者》”“帕特农神庙”等关键词属于同一学习主题的是
A. 《汉谟拉比法典》
B. 种姓制度
C. 伯里克利
D. 万神庙
20. 在黑奴贸易运输过程中,为了防止奴隶逃跑,在给他们带上脚铐的同时,欧洲商人还会残忍地用铁丝穿过黑奴的肩胛骨,用烧红的烙铁在奴隶的身上烙下印记,就像在给自己的商品做记号。这反映出( )
A. 三角贸易导致非洲丧失大量人口 B. 印第安人遭受了深重的灾难
C. 欧洲文化对殖民地产生深远影响 D. 资本原始积累的野蛮性与残酷性
21. 如表内容共同说明( )
英国 各种势力都认识到妥协的必要性,才有了“光荣革命”和君主立宪
美国 北美殖民地取得民族独立后,建立了联邦制共和国
法国 反动势力更顽固,国际环境更恶劣,因此通过暴力手段确立了共和政体
A. 封建制度阻碍了资本主义发展 B. 资产阶级革命推翻了君主专制
C. 英法美通过不同方式确立资本主义制度 D. 启蒙运动推动了资产阶级革命
22. 电影《解放者》再现了19世纪拉丁美洲独立运动情景。影片中的“解放者”可能是( )
A. 玻利瓦尔 B. 章西女王 C. 扎格鲁尔 D. 甘地
23. 如图中美国能源消费的变化主要源于( )
A. 南北战争结束 B. 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开展
C. 经济大危机的爆发 D. 罗斯福新政的实行
24. 第二次世界大战,给人类带来极为严重的灾难,到处是残砖断瓦,人们流离失所。法西斯德国和日本在给世界带来灾难的同时,本国也遭受了沉重的打击。该材料描述的是第二次世界大战的( )
A. 背景 B. 原因 C. 过程 D. 影响
25. 为开展研究性学习,某同学搜集了《国内外关于法德和解的研究综述》《马斯特里赫特条约》、欧洲共同体成员国示意图、欧盟旗帜图片等资源。其学习的主题是( )
A. 马歇尔计划 B. 欧洲的联合 C. 经济全球化 D. 政治多极化
第Ⅱ卷
注意事项:
1.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
2.本卷共3大题,共50分。
26. 货币是商品交换的媒介,也承载了丰富的历史信息。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上图中的文物可作为研究哪些朝代历史的史料?它们起到的共同作用是什么?
材料二
(2)指出材料二图片中两种钱币的相似之处,并说说这些相似之处说明了什么?
材料三
西夏货币 在西夏陵墓、遗址、城址考古中,所有的铜钱窖藏,都以北宋钱为主,占80%—90%,西夏钱没有超过2%……西夏虽然铸造钱币,但西夏社会流通的主要币种不是西夏钱,而是北宋钱。 ——摘编自牛达生、陈育宁《西夏钱币研究》
(3)材料三中的西夏货币与中原王朝的货币有诸多相似之处,这反映了当时民族关系发展的哪一趋势?结合所学,分析“西夏社会流通的主要是北宋钱”的原因。
27. 每个时代都有代表性的重大工程,这些工程不但成为时代的印记。也铸就了非凡的时代精神。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在武汉修建一座长江大桥是几代人的梦想。清朝就曾有过设想……但限于当时国力薄弱,未能实施。新中国成立之初,在国家优先发展重工业的背景下,铁路运输的重要性凸现,建造大桥跨越长江天堑被提上了议事日程……当时中央指示:“修建的长江大桥应当成为一个卓越的建筑,它不但应以现代化的技术解决国家巨大的经济课题。而且在建筑技术上还应以雄伟壮丽的外观标志中国的新时代。”
——摘编自程中原《红色地图:党史记忆90年·成长地标》
(1)根据材料一、分析中央下决心修建武汉长江大桥原因。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武汉长江大桥的修建与当时国家实施的哪一举措有关。
材料二 红旗渠是河南省林县(现林州市)人民在极其艰苦的条件下,从1960年2月开始动工并于1966年建成的一项大型水利工程。在修建这条著名“人工天河”的过程中,勤劳勇敢的十万林州人民,……仅仅靠着一锤、一铲、两只手,在太行山悬崖峭壁上修成了这全长1500公里的红旗渠,结束了十年九旱、水贵如油的苦难历史,而且孕育了“自力更生、艰苦创业、团结协作、无私奉献”的红旗渠精神。
——摘编自肖力、邢洪儒《中国共产党精神建设研究》
(2)材料中“红旗渠精神”形成于哪一历史时期?其体现了怎样的社会风貌?根据所学知识,列举这一时期能够体现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的一位代表人物。
材料三
港珠澳大桥示意图 港珠澳大桥是粤港澳三地首次合作建设的世界级超大型跨海交通工程。港珠澳大桥打破了国内通常的“百年惯例”,制定了120年的建设质量标准。中国工程师们在西方海洋地质标准的技术、工艺无法满足施工需要的困难面前,攻克大量技术难题,自主研发了十几项国内首创、世界领先的专用设备和系统,最终保障了“120”指标的达成。 ——摘编自《港珠澳大桥:“中国制造”撑起超级工程“世界之最”》
(3)材料三体现了港珠澳大桥建设中的哪些特点?你从新中国成立70多年来重大工程的建设中得到了什么启示?
28. 演说传递着历史的声音。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856年,亚历山大二世向莫斯科贵族发表演说:“到处在谣传,我要给农民自由,这是不公正的……但是,遗憾的是,农民和他们的地主之间存在着敌对情绪,并因此发生了许多不服地主管束的事情。……因而,从上面解决要比从下面解决好得多。”
——摘编自孙成木《俄国通史简编》
(1)依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亚历山大二世“从上面解决”农民和地主之间“敌对情绪”的方法,写出其在俄国历史发展中的积极作用。
材料二 这个革命的意义首先在于我们将拥有一个苏维埃政府,一个绝无资产阶级参加的我们自己的政权机关。被压迫的群众将亲自建立政权,旧的国家机构将被彻底打碎,而新的管理机构即苏维埃组织将建立起来。俄国历史的新时代从此开始了。
——1917年11月7日,列宁在彼得格勒工农兵代表苏维埃会议上的讲话
(2)材料二中“这个革命”指哪次革命?结合所学,谈谈你对“俄国历史的新时代从此开始了”的理解。
材料三
演说者 演说时间 演说内容摘要
墨西哥总统卡德纳斯 1938年3月 “墨西哥经济独立的日子开始了,没有经济独立,政治独立就是一句空话。”
埃及总统纳赛尔 1956年7月 “苏伊士运河是我们的!……将苏伊士运河收归埃及国有,由埃及管理!”
(3)依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指出与表格中两次演说相关的历史事件,归纳其反映的共同主题。

转载请注明出处高中试卷答案网 » 2024年天津市和平区中考二模历史试卷(原卷版+解析版)

分享: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