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卷答案
寻你做寻,想你所想

2024年安徽省省城名校中考历史三模试卷(答案)

2024年安徽省省城名校中考历史三模试卷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5小题,共30分。
1.中世纪西欧王权软弱,基督教会地位举足轻重,一些城市获得了自治。中国专制主义中央集权下统一多民族国家不断发展,阿拉伯帝国成为政教合一的国家,日本从中央集权走向幕府统治。上述内容反映了欧亚大陆(  )
A. 经济文化的互动性 B. 经济基础的一致性
C. 东西文化的同源性 D. 中古文明的多样性
2.西汉《治安策》:“欲天下之治安(安定),莫若众(多)建诸侯而少其力(使其弱小)……国小则亡(无)邪(反叛)心。”与这一思想相似的西汉统治措施为(  )
A. 分封制 B. 郡县制 C. 郡国并行 D. 推恩令
3.如图为1898年美国刊载的一幅名为《中国问题》的漫画。漫画中:一名头顶斗笠、手持烟锅的中国农夫在昏昏欲睡,而日本、法国,德国与俄国正在为争夺农夫筐里的果实打得不可开交,墙头上的英国和意大利也跃跃欲试,漫画中所反映的“中国问题”(  )
A. 使中国完全沦为了半殖民地
B. 日本发动甲午中日战争
C. 八国联军大举入侵
D. 列强瓜分中国狂潮
4.对如图所示的历史事件解读正确的是(  )
A. 船队先后到达亚洲、美洲的30多个国家
B. 主要目的是获取商业利润
C. 丝绸之路开启于明代
D. 增进了中国与亚非国家的相互了解和友好往来
5.19世纪中期以后,上海、武汉、南京、广州、福州等地的市场上外国商品日益增多、洋钉子、洋纱等用品在距离这些城市较远的乡村都有出售,而且货量充足。这种状况表明(  )
A. 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彻底解体了 B. 中国关税主权开始丧失
C. 近代中国市场主动开放,惠及乡村 D. 民众生活与世界市场联系日趋密切
6.美国史学家大卫《大历史》中说:“美洲向非洲和欧亚大陆传输出本地农作物,如玉米、马铃薯、烟草、西红柿、甘薯以及南瓜,全世界的农业社会可以获得更多样化的农作物,它们可以在最适合的区域内种植。由此带来的一个影响,就是全球农业革命,这场革命是接下来两个世纪人口增长的基础。”引发这场“农业革命”最重要的因素是(  )
A. 欧亚两大洲人口暴涨 B. 美洲农业科技世界领先
C. 欧洲航海家西行探险 D. 美洲的农产品物美价廉
7.在研究历史的过程中,由于研究者看问题的角度不同,对历史事件的认识会产生差异。下面是三位人物对某一历史事件的认识。以下认识针对的历史事件是(  )
人物1 人物2 人物3
它不仅是一场爱国运动,而且是“人类解放的一部分”。 这场运动是由知识分子领导工人、学生和民族资产阶级组成的统一战线所策动的“中国反帝反封建的资产阶级的民主革命”。 它被视为分水岭,将八十年的“旧民主”时期和“新民主”时期分开。
A. 洋务运动 B. 新文化运动 C. 抗日救亡运动 D. 五四运动
8.照片承载了丰富的信息,见证了伟大的历史。对如图的解释,下列说法中恰当的是(  )
A. 标志政治协商制度的建立 B. 毛泽东当选人民政府主席
C. 开辟了中国历史的新纪元 D. 西藏和平解放实现大团结
9.以下示意图根据上海一个普通家庭的帐本制作,从一个视角反映了当代中国百姓生活的变迁。促使这一变迁的主要原因是()
A. 社会经济迅速发展 B. 生活方式的变化 C. 消费结构不断优化 D. 城市化进程加速
10.某班历史复习课展示了三张图片。图一封君和封臣,图二庄园地图,图三大学分布图。这节复习课的主题应该是(  )
A. 古代亚非文明 B. 欧洲封建时代 C. 近代文明的曙光 D. 早期殖民掠夺
11.文艺复兴运动前,欧洲绘画雕塑中的圣母像神态呆板无神,少有人间之情。而文艺复兴时期米开朗基罗的作品《哀悼基督》中,圣母是一个容貌端庄美丽的母亲,她的神情散发着母爱的光芒。此现象说明( )
A. 圣像画深受人文思想影响 B. 宗教信仰失去了神圣地位
C. 艺术家多出身于平民阶层 D. 画家们缺乏艺术的想象力
12.明朝末年,政治腐败,国家财政危机,民众不堪重负,怨声载道,阶级矛盾尖锐。1644年李自成百万大军攻入北京,明朝末帝在绝望中自缢,统治长达276年的明朝灭亡。请问按照公元纪年法,1644年属于(  )
A. 16世纪40年代 B. 17世纪40年代 C. 16世纪50年代 D. 17世纪50年代
13.清朝外交家张德彝在《三述奇》一书中记载:5月21日,凡尔赛军队对巴黎发动了总攻。23日,在凡尔赛我第一次见到了被抓获的人员两万多人。28日,起义者遭到镇压,大批人员被处死。29日,“胜利之师”三四万人的归来……这支刚刚投降过普鲁士,又拿起枪镇压本国起义者的军队,完全没有胜利之师的模样!该史实反映了巴黎公社运动的(  )
A. 背景 B. 过程 C. 特点 D. 影响
14.如图数据变化主要是由于(  )
A. 第二次工业革命开展 B. 资本主义进入垄断阶段
C. 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兴起 D. 两大军事集团疯狂扩军备战
15.1994年,北约首脑会议正式提出将北大西洋公约组织的责任区扩大到东欧国家,建立以北约为核心的未来安全新机制。之后,爱沙尼亚、拉脱维亚、立陶宛等先后加入北约。北约东扩(  )
A. 说明西方国家丧失经济发展优势地位 B. 旨在为欧洲一体化提供良好的安全保障
C. 表明冷战思维依然影响国际和平与安全 D. 体现了东欧各国准备抛弃计划经济体制
二、辨析改错题:本大题共4小题,共8分。
16.明代引进了原产于非洲的玉米、甘薯、马铃薯、花生和向日葵等经济作物。
判断: ______
改正: ______
17.洋务运动是一次成功的封建统治者的自救运动。
判断: ______
改正: ______
18.元代最优秀的杂剧作家是马致远,代表作是《窦娥冤》。
判断: ______
改正: ______
19.《罗马民法大全》是后世罗马法典乃至欧洲法学的渊源。
判断: ______
改正: ______
三、材料解析题:本大题共3小题,共32分。
20.报纸是大众传媒的重要载体,每一篇报道都承载着历史。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昨日下午三点多钟,毛泽东先生到了重庆。毛泽东先生来了!中国人听了高兴,世界人听了高兴,无疑问的,大家都认为这是中国的一件大喜事。
——重庆《大公报》社评《毛泽东先生来了!》(1945年8月29日)
材料二:如表是1949年4月下旬《南京日报》头条的部分标题
4月20曰:“对共军渡江要求,政府将加以拒绝”
4月24曰:“治安维持会成立,筹备欢迎解放军。”
4月25曰:“百万市民夹道欢呼,解放军进入南京。”
4月26曰:“我们的队伍来了!”,“解放军真正好。”
材料三:下面是2021年《法治日报》刊登的题为“《中国土地法大纲》及暴风骤雨般的土地改革”这篇文章中讲述的片断。在西柏坡纪念馆陈列着一封信,信封上写有“毛主席亲收”,信的内容是:“主席啊!没有您我们真得饿死啦,这回我们都翻身了,分了地,分了马,分了衣服,粮食,都有吃有穿也都抱团了,一定打倒大地主,打倒反动派!眼看到了冬天了,你那里很冷吧?给你捎去了一件皮大氅,一双靴子,一双毛袜,一顶帽子,这是我们的翻身果实,也是我们的一点点心意,请您收下吧。……”落款是:“哈尔滨市顾乡区靠山屯全体翻身农民。”
(1) 材料一报纸报道的是哪一历史事件?为什么大家都认为这是中国的一件“大喜事”?
(2) 根据材料二,概括《南京日报》头条标题的变化,并分析其变化的原因。
(3) 材料三讲述的故事中,农民翻身得益于什么政策?简述这一政策起到的作用。
(4) 综上所述,写出你对中国共产党的认识。
21.法律推动人类文明不断进步。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查士丁尼在法典中把君权同神权结合起来,第一个提出君权神授的思想,宣传皇帝直接得到“天惠”来统治人民,使君权神圣化。《罗马民法大全》成为各国研究和制定法律的基础。其中的公法对后世无多大影响,私法则对近代欧洲各资产阶级国家的立法起了重大作用。
——摘编自百度百科
材料二:凡未经议会同意,以国王权威停止法律或停止法律实施之僭越权力,为非法权力。
——选编自部编版《世界历史》九年级上册
材料三:权利方面,人们生来是而且始终是平等的。法律是公共意志的表现。全国公民都有权亲身或经由其代表去参与法律的制定。
——选编自部编版《世界历史》九年级上册
材料四:
1789年,华盛顿在总统授权仪式上宣誓:宪法将行政权赋予了美利坚合众国总统,我将忠诚地履行美利坚合众国总统的职责,尽最大的能力维护和保卫美国宪法。
(1) 根据材料一及所学,可以得出查士丁尼编纂法典的目的是什么?概括《罗马民法大全》的地位。
(2) 根据材料二写出英国限制王权的法律文件。该法律文献对英国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3) 材料三出自法国大革命的什么文献?为法国大革命做了理论准备的是什么?1804年法国政府颁布实施民法典,它成为后来许多国家民法的参照蓝本,请写出这部民法典的名称。
(4) 根据材料四,概括美国政治体制的特点。确立此政治体制的法律是什么?此法律有什么地位?宣告北美十三个殖民地脱离英国而独立的法律文献是什么?
(5) 民主与法制是人类社会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通过对上述国家法律文献的了解,你得到哪些启示?
22.世界历史潮流浩荡,国际局势风云变幻。新的世界格局的形成是多方利益争夺与力量角逐的结果。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凡尔赛 -华盛顿体系不过是帝国主义上一轮争夺的总结,下一轮争夺的开始。正如列宁所指出的:“不管是一个帝国主义联盟,还是一切帝国主义强国结成一个总联盟,都不可避免地只会是前后两次战争之间的‘暂时休战’。”……他们必将重开争夺之战,那个时候也就是凡尔—华盛顿体系寿终正寝之时。
——陶诗永、宋洪章《火山口上的分赃》
材料二:二战后国际格局变化示意图
请回答:
(1) 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材料一中“争夺”的根本原因。华盛顿体系主要协调的是战胜国在哪些地区的关系?
(2) 据材料二,针对二战后国际格局的变化及原因,自拟一个论题并加以论述。(要求:论题明确,论证充分,表述清晰)
1.D
2.D
3.D
4.D
5.D
6.C
7.D
8.C
9.A
10.B
11.A
12.B
13.B
14.A
15.C
16.×,“非洲”改为“美洲”
17.×,“成功”改为“失败”
18.×,“马致远”改为“关汉卿”
19.×,《罗马民法大全》改为《十二铜表法》
20.【小题1】重庆谈判。抗日战争胜利后,人民渴望和平民主,毛泽东赴重庆谈判符合广大人民的愿望,使人民看到了国内和平民主和国家统一富强的希望。
【小题2】由反对解放军过江,到欢迎解放军到来;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秋毫无犯,得到人民的支持,国民党政权垮台。
【小题3】土地改革。激发了农民革命和生产的积极性;翻身农民踊跃参军参战,为人民解放战争的胜利提供了重要的人力、物力保障。
【小题4】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中国共产党是代表最广大人民利益的政党;中国共产党是领导中国人民从胜利走向胜利的核心力量。
21.【小题1】目的:稳固帝国的社会秩序,保证皇帝的专制权利;《罗马民法大全》奠定了欧洲民法的基础。
【小题2】《权利法案》;奠定了君主立宪制的法律基础。
【小题3】《人权宣言》;启蒙运动;《拿破仑法典》。
【小题4】分权制衡原则;1787年宪法;是世界上第一部资产阶级成文宪法;《独立宣言》。
【小题5】法制传统源远流长,法律推动人类社会进步,法律具有规范的作用,加强社会主义民主法治建设。
22.【小题1】帝国主义经济政治发展的不平衡;东亚和太平洋地区。
【小题2】论题:国际力量变化影响世界格局的发展。
论述:二战后,美国成为资本主义世界头号强国,苏联是唯一能与之相抗衡的政治军事大国。两国由于国家利益和意识形态分歧,逐渐由联合走向对抗,由此形成了以美苏为首的资本主义阵营和社会主义阵营,两极格局逐渐形成。20世纪五六十年代,西欧联合,经济复兴,日本经济快速发展,资本主义世界出现三足鼎立局面;中国国际影响力提升,中苏关系破裂,社会主义阵营分裂;亚非拉新独立国家不愿意介入美苏之间的斗争,发起不结盟运动。这一时期,美苏两极格局受到冲击,多极化趋势出现。20世纪九十年代,苏联解体、华约解散,两极格局崩溃。日本、西欧、中国等力量进一步发展,普京的务实政策使俄罗斯逐渐走出低谷。因此,世界格局呈现出“一超多强”的局面,多极化趋势不断加强。这说明国际力量变化使世界格局处于动态变化中,但和平发展仍是时代主题。

转载请注明出处高中试卷答案网 » 2024年安徽省省城名校中考历史三模试卷(答案)

分享: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