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江县贯洞中学2023-2024学年度第二学期期中测试
七年级 历史试卷
第Ⅰ卷(选择题 共24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第1~12小题每小题2分,共24分;下列各题的
备选答案中,只有一项是正确或符合题意的答案。
1. “东南形胜,三吴都会”,杭州自古繁华,尤其到隋朝时期,发展较快,经济地位日益重要。杭州经济地位的上升主要得益于( )
A. 其为隋朝的都城 B. 大运河的开凿C. 生产工具的革新 D. 统治者的重视
2. 有学者认为:“大批中下层地主阶级士子以及自耕农出身的读书人,由科举考试入仕途,参与和掌握各级政权。”该学者意在强调科举制( )
A. 扩大了政权的统治基础 B. 造成了人们思想僵化C. 杜绝了藩镇割据的现象 D. 强化了世家大族垄断
3. 文物是解读历史的密码。观察如图图片中的货币样式,结合这一时期的历史,可以得出的结论是( )
A. 宋朝推行重文轻武政策 B. 北宋的手工业技术稳定发展
C. 北宋从事海外贸易 D. 各个民族政权之间交流互鉴
4. 下表是1099—1160年宋代户数情况统计表(部分),表中1160年宋代户数呈
现断崖式下滑的主要原因是( )
A. 宋初社会较为安定 B. 金军占领北方国土C. 抗金名将惨遭迫害 D. 经济重心南移完成
5. 下面两幅图中所示文物可以直接印证唐代( )
A. 社会政治状况 B. 科举选才标准C. 思想开放程度 D. 手工制作水平
6. 据记载,筒车“如纺车,以细竹为之,车骨之末,缚以竹筒,旋转时低则舀水,高则泻水”。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概括筒车的好处是( )
A. 材质坚硬,利于深耕 B. 沟通河道,利于水运C. 节省人力,提高效率 D. 滑行自如,利于拔秧
7. 我们通过研究唐代诗人的诗篇发现,杜甫尊君爱民、关怀社会,李白痴想神仙、洒脱不羁,王维淡漠世情、静观自适。这体现出唐诗( )
A. 不关注现实社会 B. 成为君主的统治工具C. 风格呈现多元化 D. 具有极强的教化作用
8. 1333年,元朝开科取士,在所取进士百人中,有蒙古、回回、畏兀儿等民族50名,有58%的人的母亲为汉人,已婚者中有近70%的人娶汉人为妻。这说明了元朝( )
A. 奉行民族歧视政策 B. 已经完全实现汉化C. 科举考试更加公平 D. 民族交融趋势加强
9. 元朝的疆域“北逾阴山,西极流沙,东尽辽左,南越海表”,超越汉朝和唐朝。为加强对全国的有效统治,元朝实行了( )
A. 分封制 B. 郡县制C. 刺史制度 D. 行省制度
10. 《旧唐书》载:“宫室焚烧,十不存一,百曹荒废,曾无尺椽……东至郑、汴,达于徐方,北自覃、怀,经于相土,为人烟断绝,千里萧条。”由此可知( )
A. 隋末农民起义迅速蔓延至全国B. 安史之乱使社会遭到空前浩劫
C. 唐太宗吸取隋朝暴政而亡教训D. 五代十国是藩镇割据局面延续
11. 如表是“五代十国的更迭与分立”相关信息,它体现了这一时期的社会特征是( )
A. 政治局面稳定 B. 政权更替频繁C. 边疆割据混战 D. 江南经济发展
12. 据记载,1282年元朝首次开辟了海运航线,从南方向北京运粮46 000余石。此后海运粮食数量不断上升,1329年高达522 163石。可见( )
A. 元建立了遍布全国的驿站 B. 元朝海上交通发达
C. 元朝海上丝绸之路开通 D. 宋元时期海外贸易兴盛
第Ⅱ卷(非选择题 共36分)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5小题,第13~17小题,每空1分,共5分。
13. 【伟大工程·造福百姓】隋朝大运河连接了海河、黄河、淮河、长江和 五大水系,加强了南北地区政治、经济和文化交流。
14. 【盛世·承继】创立殿试制度,人称其统治“治宏贞观,政启开元”。她
是 。
15. 【古诗·文化】唐朝诗人李白的诗飘逸洒脱,充满想象力和感染力,具有浓郁的浪漫情怀,他有“ ”的美誉。
16. 【盛世远扬·文化交流】唐朝时期,为了学习中国的先进文化,日本派遣使节到中国,当时称为 “ ”。
17. 【分裂割据·政权建立】唐朝灭亡后,藩镇割据不断延续,最终形成了众多政权分立的局面,这些政权更迭而立,史称“ ”。
三、综合问答题:本大题共1小题,第18小题10分,共10分。
18. 唐朝是中国古代历史上的重要朝代,也是当时世界上具有影响力的强大国家。七年级(1)班的历史兴趣小组,进行了“盛唐气象”的项目化学习,请你一同参与完成相关任务。
任务一 【观察图片——探盛世经济】
(1)请结合下列三幅图片,简述唐朝经济繁荣的具体表现(两点即可),并归纳图一两种工具的发明对经济发展的共同作用。(3分)
任务二 【解读材料——探盛世风貌】
(2)简述下列两则材料分别反映的历史现象(两点即可),这些现象体现了唐朝怎样的社会风貌?(3分)
女性与男性一起参与对弈、拔河、击球、打猎、观竞渡(龙舟比赛),与文人墨客唱和。公孙大娘的剑舞,雄健绝伦,一舞动四方;王大娘的顶竿,令人叹为观止,她们和男性共同创造了盛唐文明。——李斌城《盛唐的社会风貌》 唐朝允许不同民族、不同国家的人参加科举考试和做官。京城和各大城市居住着很多域外来的使节和留学生,有不少人与当地人通婚。——改编自朱汉国主编《历史》
任务三 【知古鉴今——探盛唐交流】
(3)繁盛的唐朝在世界上声望很高,各国称中国人为“唐人”。请以“盛世交流”为题,写一篇150字左右的小短文。(从下面的关键词中任选三个)(4分)
遣唐使 留学生 玄奘西行 鉴真东渡 《大唐西域记》
四、材料解析题:本大题共2小题,第19小题11分,第20小题10分,共21分。
19. 有人说: “隋朝,犹如一颗流星划过历史的夜空,时间虽然短却光芒四射。”阅读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 如图
(1)如图是隋朝重大历史事件的时间轴,请你填写出图中①②③所代表的相关历史事件。(3分)
材料二 尽道隋亡为此河,至今千里赖通波。若无水殿龙舟事,共禹论功不较多。
——皮日休《汴河怀古》
(2)材料二中的作者对大运河的开凿持什么观点?其理由是什么?(3分)
(3)如果你是隋朝的民工、商人或主管经济的大臣。对隋朝开凿这条运河你会有什么看法? (选择其中一种身份回答即可)(2分)
(4)材料三中“用考试的方法选拔新进官员”的制度是指什么?与前朝相比,选官标准发生了什么变化?(3分)
20. 维护和巩固国家统一始终是历史发展的主题。阅读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 往昔初平京师,宫中美女珍玩,无院不满。炀帝意犹不足,征求无已,兼东西征讨,穷兵黩武,百姓不堪,遂至亡灭。此皆朕所目见,故夙夜孜孜,惟欲清静,使天下无事。
——《贞观政要》
(1)根据材料一分析,隋朝灭亡与“贞观之治”局面的出现是否有关系。理由是什么?(3分)
材料二 唐太宗处理民族关系方面有一套比较成熟的办法。最为重要的一点就是与他们真心相待,与他们建立了深厚感情,赢得了他们的爱戴。他与少数民族上层人物建立了亦君亦友的关系,既是国君,又是朋友。由此保证了民族关系良性运行。
——摘编自崔明德《中国民族关系十讲》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写出唐太宗处理民族关系的政策,请列举两例史实证明这一政策的实施。(3分)
材料三:中华民族作为一个自在的民族实体则是几千年的历史过程中形成的。它的主流是由许许多多分散孤立存在的民族单位,经过接触、混杂、联结和交融,同时也有分裂和消亡,形成一个你来我去、我来你去,我中有你、你中有我,而又各具个性的多元统一体。
——摘编自费孝通等《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你可以从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的形成过程中得到什么启示。(4分)答案:
1. ( B )
2. ( A )
3. ( D )
4. ( B )
5. ( D )
6. ( C )
7. ( C )
8. ( D )
9. ( D )
10. ( B )
11. ( B )
12. ( B )
13.钱塘江 14.武则天 15.诗仙 16.遣唐使 17.五代十国
18.
(1)表现:农业开始使用并推广新的生产工具,如曲辕犁和筒车;陶瓷器生产水平高(或手工业发展水平高),如唐三彩、邢窑白瓷等;商业繁荣,唐都长安布局严整对称;有主要的商业区东市、西市等。共同作用:促进了经济的发展;促进了生产力的提高;等等。
任务二 【解读材料——探盛世风貌】
(2)历史现象:妇女受过文学、音乐等方面的教育,可以在公开场合抛头露面;少数民族和外国人可在唐朝做官,外国人在唐朝定居。风貌:反映了唐朝社会风气开放;民族交融;积极向上的盛唐社会风貌。
(3)
盛世交流
唐朝是中国对外交流非常活跃的时期,它以经济繁荣和文化发达吸引了世界的目光,又以兼容并包的开放政策吸纳外来文化之精华。
日本派遣使节到中国,称“遣唐使”。跟随使节来华的,还有很多留学生等。他们把唐朝先进的制度、天文历法、文字、典籍、书法艺术等传回日本,对日本社会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鉴真东渡日本,在日本传授佛经和中国的医药、文学等,为中日文化交流作出了卓越的贡献。玄奘西行天竺求取佛
法,携带大量佛经回到长安,为中国佛教的发展作出重大贡献。根据他的口述,由弟子记录成书的《大唐西域记》一书,是研究中外交流史的珍贵文献。
唐朝中外交流显示出中国对外友好的态度,扩大了中华文化的影响力。
19. (1)事件:①:隋朝建立;②:隋朝统一全国;③:隋炀帝开凿大运河。
材料二 尽道隋亡为此河,至今千里赖通波。若无水殿龙舟事,共禹论功不较多。
——皮日休《汴河怀古》
(2)观点:肯定大运河的作用。理由:大运河加强了南北地区政治、经济、文化的交流。
(3)民工:反对开凿大运河,因为大运河加重了百姓的徭役负担。商人:支持开凿大运河,因为大运河会使外出经商方便。大臣:支持开凿大运河,因为大运河会促进经济发展,增加税收。 (写出一人即可)
材料三:隋王朝统一全国后,对门第世家独霸政府的现象,予以变革,改用考
试的方法,向平民阶层选拔新进官员。凡考试及格的知识分子,不问什么门
第,一律委派官职。
(4)制度:科举制。标准:从注重门第到看重学识和才华。
20. (1)根据材料一分析,隋朝灭亡与“贞观之治”局面的出现是否有关系。理由是什么?(3分)
观点:有关系。理由:唐太宗吸取隋朝速亡的历史教训。
材料二 唐太宗处理民族关系方面有一套比较成熟的办法。最为重要的一点就是与他们真心相待,与他们建立了深厚感情,赢得了他们的爱戴。他与少数民族上层人物建立了亦君亦友的关系,既是国君,又是朋友。由此保证了民族关系良性运行。
——摘编自崔明德《中国民族关系十讲》
(2)政策:开明的民族政策。史实:唐太宗得到周边各族的拥戴,当时北方和西北地区的各族首领尊奉唐太宗为各族的“天可汗”;641年,唐太宗在位时,文成公主入藏和亲嫁给吐蕃赞普松赞干布。
(3)
认识: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是我国的一个鲜明特征,是先人们留给我们的丰厚遗产,也是我国发展的巨大优势;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是我国各民族在长期的交往、交流历史发展过程中形成的;中华民族多元一体的优势,使中华民族成为具有强大包容性、凝聚力和创造力的伟大民族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