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卷答案
寻你做寻,想你所想

考前金卷07-备战2024年中考历史模拟卷(全国通用)(含解析)

备战2024年中考历史模拟卷(全国通用)
07
(考试时间:90分钟 试卷满分:100分)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第Ⅰ卷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回答第Ⅱ卷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4.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第Ⅰ卷
一、选择题(本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要求的)
1.斯塔夫里阿诺斯在《全球通史》中是这样描述中国“第一个王朝”的:兴起于黄河流域北部,那时,中国人已经学会织造丝帛,发明了他们独特的文字系统,掌握了制造美观的陶器和青铜器的技术…依材料推断,作者认为的中国“第一个王朝”应是( )
A.夏朝 B.商朝 C.西周 D.东周
2.豹炙是北方少数民族的食肉习惯。在炙肉时,将整只动物放在火上烧烤,再分块分食。南北朝时,南北方社会上层的宴饮中,食用炙烤肉类现象普遍。南齐高帝曾赐给江淹鹅炙和美酒,奖励他草拟诏书有功。说明这一时期( )
A.北人大量迁往南方 B.南方社会相对稳定
C.南北方饮食基本一致 D.民族之间相互交融
3.有学者认为:“大批中下层地主阶级士子以及自耕农出身的读书人,由科举考试入仕途,参与和掌握各级政权。”该学者意在强调科举制( )
A.扩大了政权的统治基础 B.造成了人们思想僵化
C.杜绝了藩镇割据的现象 D.强化了世家大族垄断
4.下图是《中国古代经济发展趋势图》。图中②处出现的我国古代盛世局面是( )

A.文景之治 B.光武中兴 C.开元盛世 D.康乾盛世
5.宋高宗曾说:“广南市舶,利入甚厚,提举官宜得人而久任。”材料表明
A.五铢钱的统一铸造
B.江南地区的开发
C.政府重视海外贸易
D.闭关锁国的危害
6.某历史兴趣小组在探究中国古代传统文化时,小组成员寻找到一些相关的素材。下列寻找的素材与史实相符合的一项是( )
A.孔子的核心思想是“仁”,主张“无为而治”,教育上主张“有教无类”
B.张仲景是西汉末年的名医,写成了《伤寒杂病论》一书,被称为“医圣”
C.唐朝末年,火药开始运用到军事领域,传入欧洲后,对欧洲的火器制造和作战方式产生了巨大影响,推动了欧洲社会的变革
D.北宋史学家司马光主持编写的《资治通鉴》,是一部编年体的通史巨著,记述了从黄帝到五代共1300多年的历史
7.“元代行省具有两重性质,长期代表中央分驭各地,主要为中央收权兼替地方分留部分权力,所握权力大而不专。行省为朝廷集权服务,朝廷集权始终主宰着行省。”这反映出行省的设置( )
A.形成了郡国并行的局面 B.促进了民族之间的交融
C.扩大了元朝统治的疆域 D.加强了中央对地方控制
8.阅读下表,该表可以用来说明( )
《汉至宋南北方户数变化表》单位:万户
西汉元始二年(公元2年) 唐朝天宝元年(公元742年) 北宋元丰三年(公元1080年) 南宋淳熙十四年(公元1187年)
北方 965 493 459 679
南方 111 257 830 1238
A.经济重心逐渐南移 B.北方户数不断减少
C.政治中心移到南方 D.朝廷鼓励海外贸易
9.明代长城由关隘、城台、烽火台等组成,沿线设有屯田区进行生产,在附近的多民族聚居区建立了许多农牧贸易场所。这体现长城(  )
A.功能具有多样性 B.旨在抵御外来侵略
C.象征着皇权至上 D.技术先进质量优异
10.朱元璋认为明朝的刑法难以达到明刑弼教的目的,又制定《大诰》。《大诰》拟罪唯朱元璋一人,官员拟罪须以《大诰》为依据,降一级。此措施体现了( )
A.追求法律平等 B.加强思想禁锢
C.维护官员利益 D.强化君主专制
11.历史发展过程中存在着各种联系。下列几组历史事件,主要体现因果联系的是( )
A.八王之乱——北魏孝文帝改革 B.玄奘西行——鉴真东渡
C.张骞出使西域——郑和下西洋 D.倭寇扰边——戚继光抗倭
12.在上海及其附近的松江、太仓一带,手工纺织业素称发达,但随着上海的开埠,外国棉纱棉布的源源输入,这里的手工纺织业受到沉重的打击。“上海的开埠”始于( )
A.中英《南京条约》的签订 B.中英、中法《天津条约》的签订
C.中日《马关条约》的签订 D.中英、中法《北京条约》的签订
13.小刘同学代表学习小组在复习课上做汇报展示,下表是组内成员准备的相关材料。据此判断,他汇报的主题是( )
书籍 《天朝的崩溃:鸦片战争再研究》
地图 《甲午中日战争形势示意图》
条约 《辛丑条约》
A.国家道路的探索 B.北洋水师的兴衰 C.民族危机的加剧 D.民主思想的传播
14.太平天国颁布了《天朝田亩制度》,想建立“有田同耕,有饭同食,有衣同穿,有钱同使,无处不均匀,无人不饱暖”的理想社会,反映了农民阶级( )
A.要求得到土地的强烈愿望 B.向西方学习的意愿
C.具有盲目排外的落后性 D.对清政府的本质认识不清
15.1936年12月张学良和杨虎城发动“兵谏”,武力逼蒋抗日。后经各方努力,蒋介石被迫接受停止内战、联共抗日的主张。由此可知(  )
A.学生爱国救亡运动新高潮到来 B.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形成
C.国共两党第二次合作正式实现 D.中华民族全面抗战自此开始
16.张謇在创办大生纱厂时,为股东规定了8%的利率,结果从1895年筹建到1899年投产,共支付利息白银17000余两,占纱厂开办费的58%。这说明近代中国民族企业( )
A.生产规模小 B.筹资成本高
C.发展不平衡 D.获得初步发展
17.阅读下面我国1952-1957年工农业产品产量柱状图,对此解读正确的是( )
A.三大改造使我国完成社会主义工业化
B.中共八大的经济建设方针得到贯彻
C.一五计划促使新中国工农业全力提升
D.改革开放后中国综合国力大大增强
18.“世界上一系列争端都面临着用和平方式来解决还是用非和平方式来解决的问题。从世界历史来看,有哪个政府制定过我们这么开明的政策?我们采取这个政策解决香港问题,完全是从实际出发的,是充分照顾到香港的历史和现实情况的。”材料中的“这个政策”是(  )
A.“和平统一、一国两制” B.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C.多党合作政治协商制度 D.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19.2022年2月25日,国务委员兼外长王毅阐述中方对乌克兰问题的基本立场:中方坚定主张尊重和保障各国的主权和领土完整……这一立场是一贯的,也是明确的,在乌克兰问题上同样适用。中国政府的“这一立场”源于( )
A.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B.中美上海《联合公报》
C.亚非万隆会议主张 D.十一届三中全会公报
20.古代亚非地区的文明古国创造了辉煌灿烂的文明成果,如埃及的象形文字和金字塔,两河流域的楔形文字和《汉谟拉比法典》,中国的甲骨文和青铜器,印度的梵文和佛教等。这表明古代文明具有( )
A.统一性 B.融合性 C.多元性 D.继承性
21.中世纪的阿拉伯地理学家,不仅发扬了希腊地理学,而且将不断进步的地图说、地球经纬度、准确的制图术甚至将处于世界前沿的天文学、数学、造纸术、磁针罗盘等传入西方。这反映阿拉伯人( )
A.开创了东西方的贸易通道 B.创造了独具特色的文化
C.推动了亚非人民友好往来 D.促进了东西方文化交流
22.根据如图呈现的历史现象,可以得出的历史结论是(  )

A.新的生产经营方式出现 B.西欧封建制度彻底瓦解
C.租地农场逐渐走向衰败 D.农民人身依附关系加强
23.18世纪末19世纪初,拉丁美洲掀起了一场民族独立运动,和圣马丁一同被誉为南美“解放者”的是( )
A.玻利瓦尔 B.章西女王 C.甘地 D.扎格鲁尔
24.下图取材于某学生创作的关于俄国农奴制改革的漫画。对农奴获得“如此自由”理解正确的是( )

A.共同分享土地、权力和财富 B.受到当时社会各阶层的反对
C.是通过自下而上方式实现的 D.仅仅指法律上获得人身自由
25.近年来,美国采取了诸多贸易保护政策,如从多边贸易转向双边贸易,退出多个国际组织,对中国发动贸易战,限制本国企业的对外投资等。这些举措( )
A.阻碍了经济全球化进程 B.导致了美国经济迅速衰落
C.加速了两极格局的终结 D.推动了国际新秩序的建立
第Ⅱ卷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4个小题,共50分)
26.历史研究需要运用大量史料,甄别和使用不同类型史料是历史学习的一种重要方法。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遗迹寻史】
材料一 都江堰水利工程,充分、合理利用自然条件,设计精心。设计的鱼嘴,作为分水坝将岷江之水一分为二、外江排洪,内江灌溉;在内江引水入渠,灌溉农田;建飞沙堰作为滚水坝,使得汛期内江之水排入外江,并起到冲刷泥沙的作用。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都江堰由谁主持修建并分析修建都江堰的意义。
【诗图佐史】
材料二 蕃人旧日不耕犁,相学如今种禾黍。……城头山鸡鸣角角,洛阳家家学胡乐。
——(唐)王建《凉州行》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唐朝文化交流的特点。
【考古探史】
材料三 这是一艘南宋远洋货船,1974年74年在泉州市后渚港海泥中挖出。船身残长24.2米,宽9.15米,分13个隔舱。舱与舱之间用木木板隔开,缝隙处用桐油灰和麻丝腻密,形成成一道不透水的隔壁。海船出土时,舱内遗物非常丰富,有香料、药材、木牌、铜钱、陶瓷器、竹木器等。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此船作为考古史料可用来研究南宋经济领域的哪些现象。
【图像证史】
材料四 原产美洲的高产粮食作物甘薯自明中期经菲律宾传入中国后,先在广东、福建种植,其后传入周边省份。18世纪中期以前主要在南方传播,清嘉庆后已成为我国主要粮食作物之一。甘薯“每亩可得数千斤,胜种五谷几倍”,玉米“种一收千,其利甚大”,马铃薯的产量也很高。
画面描绘了乾隆时苏州繁华的市井风情
——以上文献摘编自《义务教育教科书教师教学用书中国历史》(七年级上、下册)
(4)根据材料四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明清经济发展因素。
27.开启中国近代历史进程的广东地区,在此后半个多世纪发生了重大变化。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19世纪后半叶至20世纪初广东地区历史大事简表(部分)
时间 事件
1839年 林则徐在广州就组织翻译国际法著作“各国律例”
1863年 广州同文馆设“万国公法”课程,教授国际法和各国法律
1872年 爱国华侨陈启沅在广东南海创办近代中国第一家机器缫丝工厂--继昌隆缫丝厂
1873年 两广总督瑞麟开办的广东机器局,是广东第一间官办军火工厂;后来两广总督张之洞将该局与广东军火局合并,改名广东制造局
1891年 康有为在广州中山四路创办万木草堂,聚徒讲学,宣传改良主义思想,成为戊戌变法策源地
1905年 广东设立法政学堂
1911年 “三·二九”广州起义,失败后广州人民群众收敛安葬了起义烈士的遗体,即黄花岗七十二烈士墓
1900-1910年间 全国500工人以上的较大型民族企业厂矿有116家,广东有38家,占32.7%,居各省第2位;共有工人13.1万人,广东有2.16万人,占16.5%,亦居第2位
——摘编陈旭麓《中国近代社会的新陈代谢》等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以19世纪后半叶至20世纪初广东地区在经济、政治、思想方面的变化为主题,自拟题目,任选一角度加以论述。(要求:明确写出标题、主题鲜明,表述成文、持论有据、逻辑清晰。)
28.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它打破了以往人类文明区域性分割和孤立发展的局面,首次把全球人类联系起来开始了人类文明一体化进程。它扩展了人类活动的范围,海洋在人类文明中地位迅速上升,世界的人种地理分布、宗教与文化格局开始发生重大变化……引发了欧洲近代几个世纪的大规模海外扩张,开始了欧洲对世界征服和侵略的历史。
——摘自马世力主编《世界史纲》
材料二 中世纪或近代早期,人们出行的主要代步工具是马车、木船;19世纪末20世纪初,人们出行时可以坐火车。中世纪或近代早期,人们主要生活在农村;19世纪末20世纪初,越来越多的人进入城市,伦敦、巴黎、纽约等城市的规模越来越大。1600年,在法国和苏格兰,每6个成年人中仅有一个略微识字;到了1800年,苏格兰90%以上的成年人识字,法国有2/3的成年人识字。
材料三 1854年,英国又爆发了第三次霍乱,伦敦在10天中就有500人死亡。1866年,霍乱第四次爆发。如果说霍乱爆发是水污染的原因,那么,各种烟气、热气和毒气也直接带来了多种呼吸道疾病的流行。在英国,肺结核、支气管炎、肺炎、上呼吸道感染已经成为常见病和导致死亡的最大原因。
材料四 马克思在中学毕业时就立志为全人类服务,大学毕业后他来到巴黎,深入调查工人的生活和劳动状况,经常参加工人集会和斗争,同时也进行了紧张的理论研究工作,由于从事革命活动,马克思、恩格斯遭到各国反动政府的迫害,过着颠沛流离的生活,但是他们没有退缩,通过不断总结革命斗争的实践经验,以及吸收前人优秀的思想成果,马克思、恩格斯创立了马克思主义理论,在生命的最后10年,马克思的身体状况极其恶化,仍笔耕不辍,因劳累而倒在安乐椅上永远地睡着了。
(1)读材料一中的图并结合所学知识,它反映的是哪一历史事件?概括这一历史事件的影响。
(2)依据材料二、概括工业革命带来的社会变化(任意两方面)。
(3)依据材料三、说说工业革命带来什么负面影响?
(4)据材料四、面对无产阶级深受剥削、压迫的状况,马克思主义诞生,结合所学知识阐述其诞生的意义。
29.欧洲文明历史悠久,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早期民主】
材料一 我们的制度是别人的模范,而不是我们模仿任何其他人的。我们的制度之所以被称为……因为政权是在全体公民手中,而不是在少数人手中。
——伯里克利在阵亡将士国葬礼上的演说
(1)材料一中的“全体公民”指哪些人?他们可以通过参加哪一最高权力机构来决定国家的重大问题?
【思想运动】
材料二 14世纪,一场重视继承古代文化遗产,追求个人精神自由的思想解放运动到来了,人文主义开路、自然科学和文化艺术相继取得了璀璨而辉煌的成就。
——摘编自《图说天下·世界历史系列》
(2)材料二中的“思想解放运动”指的是什么运动?这场运动开始于哪里?代表了当时哪一社会阶层反对封建统治、要求自由的愿望?
【立法典范】
材料三 它确认了资产阶级财产所有制的原则和自由、平等的原则,肯定了新的土地关系,维护并保障了自由买卖、等价交换和新的雇佣关系,对婚姻、家庭和财产继承等也作了具体规定。它是近代资产阶级革命合以来制定的第一部民法典,对欧美各国民法典的例定都产生了重要影响。
——摘编自王斯德《世界通史》
(3)请写出材料三中的“它”代表的法律文献名称,并依据材料指出该文献的历史地位。
【确立霸权】
材料四 1750-1914年间,欧洲人成功地将自己的优势地位转变为世界性的霸权;19世纪末,欧洲势力控制了大部分亚洲和几乎整个非洲地区……三个历史进程——革命、工业化及帝国主义——可以帮助我们理解欧洲人……何以逐渐地控制了世界。
——[美]杰里·本特利赫伯特·齐格勒著《新全球史》
(4)根据材料四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欧洲人成功地将自己的优势地位转变为世界性的霸权”的政治因素和经济因素。
【战争影响】
材料五 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英国失去了其对外投资的四分之一,法国失去了三分之一,而德国则失去了其全部对外投资……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不可阻挡的革命浪潮席卷诸殖民帝国,极其迅速地结束了欧洲的统治。正如欧洲在19世纪最后20年中迅速获得其大部分殖民地那样,欧洲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同样短的时期内又失去了其大部分殖民地。
——摘编自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5)根据材料五概括两次世界大战分别对欧洲产生了什么影响,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两次世界大战交战的双方分别是什么集团。
【走向联合】
材料六 西欧六国在20世纪50年代创建了共同市场,从那时起到21世纪开始之际,欧洲统一进程成就显著。1958年建立的欧洲经济共同体,1967年成长为欧洲共同体,1991年签署《马斯特里赫特条约》后进而发展成欧洲联盟……自愿采用一种共同货币……提出继续发展共同的外交与防务政策……即使如现在这个样子,也已经成为经济与政治合作的前所未有的模板,欧洲已经为之大变。在经历了延续几个世纪的战争岁月以后,欧洲大陆已经到达一个历史的转折点,很难想象几个主要国家之间再有战争。
——[美]R·R·帕尔默《现代世界史》
(6)材料六中的“共同货币”指的是哪一种货币?根据材料说明“很难想象几个主要国家之间再有战争”的主要原因。
(7)综合上述材料,从欧洲历史的发展进程中你得到了怎样的启示?
参考答案:
1.B
【详解】根据“发明了他们独特的文字系统”可知这是商朝,商朝出现了甲骨文,这是一种比较成熟的文字,我国有文字可考的历史从商朝开始,B符合题意;夏朝时期还没有文字记载,A排除;西周、东周建立在商朝之后,CD排除。故选择B。
【点睛】本题注重考查学生的辨析能力,注意准确识记商朝的社会状况。
2.D
【详解】根据题干材料“豹炙是北方少数民族的食肉习惯”“南北朝时,南北方社会上层的宴饮中,食用炙烤肉类现象普遍”可知,题干说明南北朝时,北方的生活和饮食习惯也传入南方,民族之间相互交融,D项正确;“北人大量迁往南方”在题干中未有体现,排除A项;“南方社会相对稳定”在题干中未有体现,排除B项;“南北方饮食基本一致”与“南北方社会上层的宴饮中,食用炙烤肉类现象普遍”不符,排除C项。故选D项。
3.A
【详解】根据题干材料“大批中下层地主阶级士子以及自耕农出身的读书人,由科举考试入仕途,参与和掌握各级政权。”可知,材料反映的是科举制促进了社会阶层的流动,扩大了统治基础,A项正确;科举考试考八股文造成了人们思想僵化,排除B项;北宋分化事权、重文轻武解决了唐末的藩镇割据,排除C项;科举制弱化了世家大族垄断仕途,排除D项。故选A项。
4.C
【详解】据题干“《中国古代经济发展趋势图》”结合所学可知,②处的时间是754年,是我国的唐朝时期,唐玄宗统治前期,唐朝到达鼎盛,历史上称为“开元盛世”,C项正确;文景之治出现在西汉时期,排除A项; 光武中兴出现在东汉初年,排除B项;康乾盛世出现在清朝时期,排除D项。故选C项。
5.C
【详解】题干的“市舶”指的是市舶司,为掌管海外贸易征税、管理外商及收购舶来物货的官署。宋高宗的话,表明南宋政府重视海外贸易。故C符合题意;五铢钱的统一铸造是在汉武帝时期,故A不符合题意;江南地区的开发在题干材料中不能体现,故B不符合题意;闭关锁国在清朝前期实行,宋朝实行对外开放政策。故D不符合题意,故选C。
点睛:解题的关键是理解题干的“市舶”指的是市舶司,是宋朝专门管理海外贸易的机构。材料表明南宋政府重视海外贸易。
6.C
【详解】根据所学可知,唐朝末年,火药开始运用到军事领域,传入欧洲后,对欧洲的火器制造和作战方式产生了巨大影响,推动了欧洲社会的变革,寻找的素材与史实相符合,C项正确;孔子的核心思想是“仁”,主张“以德治国”,教育上主张“有教无类”,排除A项;张仲景是东汉末年的名医,排除B项;《资治通鉴》是一部编年体的通史巨著,记述了从战国到五代共1300多年的历史,排除D项。故选C项。
7.D
【详解】根据材料“长期代表中央分驭各地,主要为中央收权兼替地方分留部分权力,所握权力大而不专。行省为朝廷集权服务,朝廷集权始终主宰着行省”可知,各行省隶属于中书省,与中央关系密切,使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进一步发展,故行省的设置加强了中央集权,加强了中央对地方控制,D项正确;郡国并行与元朝政治不符,排除A项;材料涉及的是中央和地方的关系,不是民族之间,排除B项;行省与扩大疆域无关,排除C项。故选D项。
8.A
【详解】根据所学分析图表可知,从西汉到南宋,南方人口逐渐超过北方,这是经济重心南移的一个表现,A项正确;从图表可知,北方户数不是在不断减少,而是不断波动,但南宋户数是多于北宋的,排除B项;北宋时期,南方人口多于北方,但政治中心在北方,排除C项;西汉时开辟了海上丝绸之路,唐宋时期都鼓励海外贸易,但图表内容无法反映这一史实,排除D项。故选A项。
9.A
【详解】根据题干材料中的“沿线设有屯田区进行生产,在附近的多民族聚居区建立了许多农牧贸易场所”可知,明长城不仅是一个军事防御设施,还承担着保护屯田区,促进农牧贸易的功能,A项正确;长城的确是旨在抵御外来侵略,但材料主要表达的不是这一内容,排除B项;象征着皇权至上的是北京城和紫禁城的修建,排除C项;技术先进质量优异也是明长城的特点,但材料未体现,排除D项。故选A项。
10.D
【详解】从“朱元璋认为明朝的刑法难以达到明刑弼教的目的,又制定《大诰》。《大诰》拟罪唯朱元璋一人,官员拟罪须以《大诰》为依据”可知,朱元璋在明朝的刑法之外,又制定了《大诰》,且拟罪唯朱元璋一人,官员拟罪须以《大诰》为依据,这体现了君主专制的强化,D项正确;从题干所给材料中,并无法体现出明朝追求法律平等、维护官员利益,排除AC项;明朝加强对人们思想禁锢的主要措施是实行八股取士,《大诰》具有法律性质,与加强思想禁锢无直接联系,排除B项。故选D项。
11.D
【详解】结合所学知识,明朝中后期倭寇扰边,16世纪中期,戚继光奉命抗倭,组建“戚家军”,平定浙东地区倭患,D项正确;八王之乱发生于西晋,与北魏孝文帝改革没有因果联系,排除A项;玄奘西行与鉴真东渡都属于唐朝时期对外交流的典型事例,没有因果联系,排除B项;张骞出使西域和郑和下西洋分别是西汉和明朝对外交流的典型事例,没有因果联系,排除C项。故选D项。
12.A
【详解】根据所学知识可知, 1842年8月,清政府被迫与英国签订了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丧权辱国的不平等条约——《南京条约》,《南京条约》的主要内容有:开放广州、福州、厦门、宁波、上海五处为通商口岸等内容,A项正确;中英、中法《天津条约》,增开汉口、南京等十处为通商口岸,排除B项;1895年的中日《马关条约》的签订,开放沙市、重庆等为商埠,排除C项;中英、中法《北京条约》的签订,增开天津为商埠,排除D项。故选A项。
13.C
【详解】根据所学可知,鸦片战争、甲午中日战争、《辛丑条约》,中国从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到完全陷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深渊,这体现了民族危机的加剧,C项正确;戊戌变法体现了对国家道路的探索,排除A项;材料没有涉及北洋水师,排除B项;戊戌变法促进了民主思想的传播,排除D项。故选C项。
14.A
【详解】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太平天国定都天京后,颁布了《天朝田亩制度》,规定不分男女,按人口和年龄平均分配土地,太平天国想通过这个方案,建立“有田同耕,有饭同食,有衣同穿,有钱同使,无处不均匀,无人不饱暖”的理想社会,《天朝田亩制度》虽因带有很大的空想色彩而在实践中难以实行,但它反映了千百年来农民要求得到土地的强烈愿望,对于发动和鼓舞广大农民来参加反封建斗争起了积极作用,A项正确;《天朝田亩制度》没有体现农民阶级向西方学习的意愿,排除B项;“具有盲目排外的落后性”与义和团运动的有关,排除C项;《天朝田亩制度》是1853年太平天国建都天京,颁布的一个以解决土地问题为中心的全面的农民革命斗争纲领和社会改革方案,与“对清政府的本质认识不清”无关,排除D项。故选A项。
15.B
【详解】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揭开了国共由内战到联合抗日的序幕,成为扭转时局的关键,从此十年内战基本结束,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形成,B项正确;1935年,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北平青年学生掀起了爱国救亡的一二 九运动,促进了全国抗日救亡运动新高潮的到来,排除A项;国共合作宣言发表,国共第二次合作实现,排除C项;七七事变揭开了中华民族全面抗战的序幕,排除D项。故选B项。
16.B
【详解】依据材料可知,大生纱厂创办时为股东规定了8%的利率最后增加到58%,体现了中国近代民族企业筹资成本高,政府对民族工业的压制,不利于民族工业的发展,B项正确;题干数字反映的是利率问题,无法得出生产规模小,排除A项;发展不平衡和获得初步发展与题干文字材料无关,排除CD项。故选B项。
17.C
【详解】由材料“1952——1957”年主要是一五计划进行的重要时间段,从柱状图可知工农业产品产量都有了很大提高,C项正确;三大改造使我国生产资料私有制发生改变,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建立起来,排除A项;中共八大是1956年召开的,时间与题干时段不符,排除B项;改革开放是1978年才开始的,时间不符,排除D项。故选C项。
18.A
【详解】根据材料“我们采取这个政策解决香港问题,完全是从实际出发的,是充分照顾到香港的历史和现实情况的”及所学知识可知,进入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后,邓小平从维护祖国和中华民族根本利益出发,创造性地提出了“一国两制”的伟大构想。“一国两制”就是在祖国统一的前提下,国家的主体坚持社会主义制度,同时在台湾、香港、澳门保持原有的资本主义制度和生活方式长期不变,享有高度的自治权。“和平统一,一国两制”是完成祖国统一大业的基本方针,A项正确;为促进各民族大团结,巩固祖国统一,我国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各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实行区域自治,设立自治机关,行使自治权。各民族自治地方都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不可分离的部分,排除B项;多党合作政治协商制度是我国的政党制度,排除C项;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有利于保障人民民主权利,排除D项。故选A项。
19.A
【详解】据所学可知,1953年底,我国政府同印度就两国在西藏地区的关系问题进行谈判,周恩来在接见印度代表团时首次提出了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内容是:互相尊重主权和领土完整、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内政、平等互利、和平共处,A项正确;中美上海《联合公报》是在1972年签订的,中美关系开始走向正常化,排除B项;亚非万隆会议主张“求同存异”,排除C项;十一届三中全会做出了改革开放的历史性决策,排除D项。故选A项。
20.C
【详解】分析材料“埃及的象形文字和金字塔,两河流域的楔形文字和《汉谟拉比法典》,中国的甲骨文和青铜器,印度的梵文和佛教”可知,这些古代文明各具特色,各个文明基本独立发展,表现出明显的多元特征,C项正确;材料没有将不同文明进行比较,因此,得不出文明具有统一性、融合性或继承性,排除ABD项。故选C项。
21.D
【详解】根据题干材料“中世纪的阿拉伯地理学家,不仅发扬了希腊地理学,而且将不断进步的地图说、地球经纬度、准确的制图术甚至将处于世界前沿的天文学、数学、造纸术、磁针罗盘等传入西方。”可知,阿拉伯人在东西方文化交往中起到了桥梁的作用,促进了东西方文化的交流,D项正确;丝绸之路开创了东西方的贸易通道,排除A项;创造了独具特色的文化,题干未体现,排除B项;题干强调文化的往来,排除C项。故选D项。
22.A
【详解】据图片并结合所学可知,农奴可以用货币购买劳役豁免权,以此获得对自己劳动力的自由支配;也可以通过缴纳迁徙税,获得离开庄园、摆脱领主人身束缚的机会。在庄园逐渐衰落和瓦解的过程中,农民逐渐获得对自己剩余产品的支配权。14世纪中叶以后,越来越多的领主出租自营地,他们依靠土地租金生活,不再参与生产管理。一些富裕农民通过承租、购买领主的土地,或者转租、购买其他佃户的地产等方式将土地集中起来,建立租地农场。他们采用新的生产方式进行经营,雇用少地或无地的农民耕种,并将产品推向市场。A项正确;图片不能说明西欧封建制度彻底瓦解,排除B项;图片反映租地农场兴起,排除C项;图片反映农民人身依附关系逐步削弱,排除D项。故选A项。
23.A
【详解】18世纪末19世纪初,拉丁美洲掀起了一场民族独立运动,玻利瓦尔率军由北向南解放了西班牙在南美洲的殖民地,他和圣马丁一同被誉为南美“解放者”,A项正确;章西女王领导印度民族大起义,排除B项;甘地领导印度非暴力不合作运动,排除C项;扎格鲁尔领导埃及华夫脱运动,排除D项。故选A项。
24.D
【详解】根据所学的俄国农奴制改革解读漫画可知,农奴仅仅获得了法律上的人身自由,但是象征财富、土地和权力的蛋糕,他们却无权分享,D项正确;从漫画可以看出,分割象征土地、权力和财富蛋糕的没有获得自由的农奴,排除A项;俄国农奴制改革是俄国沙皇亚历山大二世颁布法令解放的,获得自由的农奴不会反对,“受到当时社会各阶层的反对”既不符合史实,也无法从漫画中看出,排除B项;俄国农奴制改革是一场自上而下的改革,排除C项。故选D项。
25.A
【详解】由材料“美国采取了诸多贸易保护政策,如从多边贸易转向双边贸易,退出多个国际组织,对中国发动贸易战,限制本国企业的对外投资等”可知,美国的这些举措,阻碍了经济全球化进程。近年来,经济全球化出现波折,逆全球化和贸易保护主义阻碍了世界经济的建康发展,A项正确;美国经济迅速衰落不符合史实,排除B项;题干没有涉及两极格局的终结,排除C项;推动了国际新秩序的建立和题干主旨不符,排除D项。故选A项。
26.(1)修建:李冰;
作用:发挥出防洪、灌溉、水运等多方面的作用。建成之后,成都平原成为沃野,被称为“天府之国”。
(2)特点:唐朝文化向外传播;内部相互学习,相互交融。
(3)现象:南宋时期造船技术发达、商业繁荣、海外贸易发达。(任意2点)
(4)因素:引进高产粮食作物;结合所学知识可归纳出统治者的重视;商业的繁荣等。(任意2点)
【解析】【小题1】修建:据材料一“都江堰”可知,公元前256年,秦国蜀郡郡守李冰主持,在成都附近的岷江上修建了都江堰。
意义:都江堰是一座综合性的水利枢纽,使堤防、分洪、排沙、控流等功效合成为一个系统,发挥出防洪、灌溉、水运等多方面的作用。建成之后,成都平原成为沃野,被称为“天府之国”。
【小题2】特点:据材料二“鉴真”可知,唐朝时期鉴真东渡日本传播佛法,反映了唐朝文化向外传播。据材料二“蕃人旧日不耕犁”“洛阳家家学胡乐。”可知,材料反映的是唐朝的民族交融,反映了唐朝文化的内部相互学习。
【小题3】现象:据材料三“舱与舱之间用木木板隔开”“缝隙处用桐油灰和麻丝腻密”“形成成一道不透水的隔壁”可知,其体现了南宋时期造船技术发达;据材料三“海船出土时,舱内遗物非常丰富”“有香料、药材、木牌、铜钱、陶瓷器、竹木器等”可知,其体现了南宋时期商业繁荣、海外贸易发达。
【小题4】因素:据材料四“高产粮食作物甘薯传入中国”可知,引进高产粮食作物;结合明朝郑和下西洋、清朝康乾盛世等可知,其可从统治者的重视、商业的繁荣等角度进行阐述。
27.例:广东地区的变化见证了中国的经济近代化历程。
19世纪60年代开始,洋务运动创办了广东机器局等军用企业和民用企业,迈出了中国经济近代化的重要一步。在外商和洋务运动的刺激下,陈启沅创办继昌隆缫丝厂,见证了近代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20世纪初,广东民族资本主义发展位居全国前列。综上所述,随着洋务运动发展,广东地区近代企业推动了中国近代化进程。
【详解】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以19世纪后半叶至20世纪初广东地区在经济、政治、思想方面的变化为主题,因此只要选择其中一个主题即可,如选经济方面。根据材料“1872年爱国华侨陈启沅在广东南海创办近代中国第一家机器缫丝工厂——继昌隆缫丝厂”“ 1873年两广总督瑞麟开办的广东机器局,是广东第一间官办军火工厂;后来两广总督张之洞将该局与广东军火局合并,改名广东制造局”“ 1900-1910年间 全国500工人以上的较大型民族企业厂矿有116家,广东有38家,占32.7%,居各省第2位;共有工人13.1万人,广东有2.16万人,占16.5%,亦居第2位”可知19世纪70年代开始,陈启沅创办继昌隆缫丝厂,见证了近代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洋务运动创办了广东机器局等军用企业和民用企业,迈出了中国经济近代化的重要一步。到20世纪初,广东民族资本主义发展位居全国前列。综上所述,随着洋务运动发展,广东地区近代企业推动了中国近代化进程。所以可以确定一个主题为:广东地区近代企业推动了中国近代化进程。然后根据分析进行阐述即可。
28.(1)开辟新航路;世界开始连成一个整体。
(2)交通更加便利;工业革命促进城市化;工业革命推动基础教育的普及。(任意2点)
(3)环境污染,疾病流行。
(4)马克思主义指导了无产阶级的革命运动。
【详解】(1)事件:据材料一图片及“首次把全球人类联系起来开始了人类文明一体化进程”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是开辟新航路。
影响:据材料一文字可知,新航路开辟使世界联系加强,世界开始连为一个整体,扩展了人类活动的范围,促进了人口与物种的交流,也引发了欧洲的殖民扩张,本题是概括影响,因此以上内容概括为世界开始连为一个整体。
(2)社会变化:据材料二“人们出行的主要代步工具是马车、木船;19世纪末20世纪初,人们出行时可以坐火车。”可概括工业革命带来的社会变化之一是交通更加便利;据材料二“19世纪末20世纪初,越来越多的人……城市的规模越来越大”可概括工业革命带来的社会变化之二是促进城市化;据材料二“1600年,在法国和苏……/3的成年人识字。”可概括工业革命带来的社会变化之三是工业革命推动基础教育的普及。
(3)负面影响:据材料三可知,工业革命带来的环境问题有水污染、空气污染等环境污染,还有因这些污染带来的疾病霍乱、肺结核、支气管炎、肺炎、上呼吸道感染等疾病,故工业革命带来的负面影响有环境污染,疾病流行。
(4)意义:据所学可知,马克思主义诞生后无产阶级的斗争有了科学理论的指导,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兴起并蓬勃发展起来,或者指导了无产阶级革命运动。
29.(1)全体成年男性公民。公民大会。
(2)文艺复兴运动。意大利。资产阶级。
(3)《拿破仑法典》(或《法国民法典》)。
它是近代资产阶级革命以来制定的第一部民法典,对欧美各国民法典的制定都产生了重要影响。
(4)政治:资产阶级革命的爆发(或资本主义制度的确立)。
经济:工业革命的进行。
(5)一战使欧洲失去了对外投资,影响经济发展。
二战使欧洲失去大部分海外殖民地,政治地位下降。
一战交战双方是同盟国集团和协约国集团(答三国同盟和三国协约不给分)。
二战交战双方是轴心国集团(或法西斯同盟)和世界反法西斯同盟。
(6)欧元。
欧洲经济政治的联合(或欧洲一体化的加深或欧盟的成立也可)。
(7)联合协作能够互利共赢;创新能够促进社会的发展等。(言之成理即可)
【详解】(1)根据材料“因为政权是在全体公民手中,而不是在少数人手中。”结合所学可知,材料反映的是雅典的民主政治,材料一中的“全体公民”指全体成年男性公民,雅典民主政治的最高权力机构是公民大会。
(2)根据材料“14世纪,一场重视继承古代文化遗产”“人文主义开路、自然科学和文化艺术相继取得了璀璨而辉煌的成就。”结合所学可知,14世纪的文艺复兴,从意大利开始,其核心思想是人文主义,代表了当时资产阶级的愿望。
(3)根据材料“它是近代资产阶级革命合以来制定的第一部民法典,对欧美各国民法典的例定都产生了重要影响。”结合所学可知,“它”代表的法律文献是《拿破仑法典》,是人类历史上资产阶级国家的第一部民法典,是世界法制史上的一个里程碑。这部法典的立法精神和原则也为后来许多欧洲国家借鉴和效仿,对后来其他资本主义国家的立法产生了巨大影响。
(4)根据材料“三个历史进程——革命、工业化及帝国主义——可以帮助我们理解欧洲人……何以逐渐地控制了世界。”结合所学可知,表明“欧洲人成功地将自己的优势地位转变为世界性的霸权”的政治因素是:资产阶级革命的爆发,确立了资本主义制度。经济因素是:工业革命的进行,促进了资本主义的发展。
(5)根据材料“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英国失去了其对外投资的四分之一,法国失去了三分之一,而德国则失去了其全部对外投资”表明一战使欧洲失去了对外投资,影响经济发展。根据材料“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不可阻挡的革命浪潮席卷诸殖民帝国,极其迅速地结束了欧洲的统治。”表明二战使欧洲失去大部分海外殖民地,政治地位下降。结合所学可知,一战交战双方是同盟国集团和协约国集团。二战交战双方是轴心国集团(或法西斯同盟)和世界反法西斯同盟。
(6)根据材料“1991年签署《马斯特里赫特条约》后进而发展成欧洲联盟……自愿采用一种共同货币……提出继续发展共同的外交与防务政策……即使如现在这个样”,结合所学可知,1993年,欧盟成立,货币采用欧元,是欧洲联盟中20个国家的货币。“很难想象几个主要国家之间再有战争”的主要原因是因为欧洲走向联合,欧盟的成立。
(7)综合上述材料,表明创新能够促进社会的发展,欧洲走向联合促进各国的发展,表明联合协作能够互利共赢。

转载请注明出处高中试卷答案网 » 考前金卷07-备战2024年中考历史模拟卷(全国通用)(含解析)

分享: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