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密★考试结束前
2024年云南省初中学业水平考试押题卷(二)
历史
(全卷两个大题,共29个小题,共8页;满分100分,考试用时75分钟)
注意事项:
1.本卷为试题卷。考生必须在答题卡上解题作答。答案应书写在答题卡的相应位置上,在试题卷、草稿纸上作答无效。
2.考试结束后,请将试题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第I卷(选择题)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最符合题目要求)
1. 如下图是宜侯矢(cè)簋器(西周时期的青铜器),其内底铸铭文120余字,大意为周康王封矢为宜侯,赏赐他邕(chàng)酒(一种香酒)、铜器以及奴隶等。该文物有助于我们了解( )
A. 禅让制 B. 世袭制 C. 分封制 D. 郡县制
2. 商鞅变法是战国时期影响最大一次改革。有人评价这次变法:“以前是贵族任战士,现在是战士为贵族。”与之相关的变法措施是( )
A. 建立县制 B. 鼓励耕织 C. 奖励军功 D. 承认土地私有
3. 小历同学用数学的平面直角坐标系来复习汉朝相关知识,他绘制了如图示意图,你认为“▲”处应该填写的内容是( )
A. 焚书坑儒 B. 休养生息 C. 重文轻武 D. 闭关锁国
4. 北朝“汉服”“胡服”并行不悖,前期多为“胡服”,皆窄衣掐腰,毡帽短袖,用料多为皮革毛绒;自孝文帝改革后,北朝衣着服饰不断演化,呈现胡汉风格结合的特色。这说明北朝时期( )
A. 民族交融趋势加强 B. “胡服”成为主流服饰
C. 鲜卑族被彻底汉化 D. 皮革毛绒取代了棉布
5. 历史解释是指以史料为依据,以历史理解为基础,对历史事件进行理性分析和客观评判。下列属于历史解释的是( )
A. 北宋从越南引进优良高产品种占城稻 B. 经济重心南移使得南方经济迅速发展
C. 宋朝设立管理海外贸易的机构市舶司 D. 北宋前期四川出现最早纸币“交子”
6. 有一首歌谣这样唱道:“杀牛羊,备酒浆,开了城门迎闯王,闯王来时不纳粮。”1644年,统治长达276年的明王朝最终被“闯王”领导的农民起义推翻。这场农民起义是( )
A. 大泽乡起义 B. 黄巾军起义 C. 黄巢起义 D. 李自成起义
7. 19世纪后期,中国边疆地区形势严峻。左宗棠收复新疆后,1884年,清政府在新疆建立行省;因英法等列强先后觊觎台湾,1885年,清政府在台湾建立行省。新疆、台湾建行省的主要目的是( )
A. 削弱地方以加强中央集权 B. 促进边疆地区的经济开发
C. 巩固国防以应对边疆危机 D. 加强对边疆少数民族控制
8. 《南京条约》规定:开放广州、福州、厦门、宁波、上海五处为通商口岸;英商进出口货物应纳税款,必须经过双方协议。这体现了英国发动战争目的是( )
A. 走私鸦片 B. 打开市场 C. 勒索赔款 D. 警示中国
9. 下表是某同学整理的一位历史人物的部分经历。据此可知,这位历史人物是( )
1894年 1905年 1912年 1913年 1924年
创办兴中会 建立同盟会 就任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 发动二次革命 创办黄埔军校
A. 孙中山 B. 李大钊 C. 陈独秀 D. 蒋介石
10. “1927年秋,在南昌起义、广州起义、秋收起义先后失败后,中国共产党人深刻认识到共产国际的以城市为中心的道路在中国行不通。先进的中国共产党人开启了艰难的探索之路。”这段材料阐释了井冈山道路开辟的( )
A. 背景 B. 结果 C. 特点 D. 影响
11. 1945年,《大公报》社评《毛泽东先生来了!》:“毛泽东先生来了!中国人听了高兴,世界人听了高兴,无疑问的,大家都认为这是中国的一件大喜事。”材料中的“大喜事”是( )
A 西安事变和平解决 B. 国民党一大召开 C. 北平和平解放 D. 重庆谈判展开
12. 如图是我国《“一五计划”期间工业交通建设主要成就分布示意图》,从图中可以看出这一时期( )
A. 集中主要力量发展重工业 B. 工业主要分布在东南沿海
C. 绝大部分指标都超额完成 D. 我国交通运输业领先世界
13. “有条件要上,没有条件创造条件也要上;宁可少活20年,拼命也要拿下大油田;这困难那困难,国家缺油是最大困难;这矛盾那矛盾,国家缺油是最大的矛盾。”正是这样的信仰,铸就了他的“铁人”品格,他是( )
A. 焦裕禄 B. 王进喜 C. 钱学森 D. 袁隆平
14. 如下图,该知识结构可以帮助我们学习( )
A. 对外开放格局形成 B. 农村经济体制改革
C.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D. 城市经济体制改革
15. 1949年通过的《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将实行民族区域自治作为一项基本政治制度确定下来。后来,民族区域自治制度被载入宪法。198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区域自治法》颁布实施。这一系列的法律保障有利于( )
A. 推动国防建设的进一步巩固 B. 促进各民族共同繁荣发展
C. 贯彻祖国统一大业基本方针 D. 加强中国共产党的全面领导
16. 公元前5世纪中后期伯里克利主政时期,雅典奴隶制民主政治臻于全盛,真正实现了公民内部政治权利的平等、参政机会的均等。下列最能体现“机会的均等”的措施是( )
A. 实行财产等级制度 B. 抽签选举、轮流执政
C. 建立十将军委员会 D. 实行工资和津贴制度
17. 在计算机与历史的跨学科融合课上,某同学在浏览器搜索了“封君封臣”“大学的兴起”“《查士丁尼法典》”等关键词,他想了解的是( )
A. 古代的亚非文明 B. 古代的欧洲文明
C. 封建时代的欧洲 D. 封建时代的亚洲
18. 16世纪的英国商人购买羊毛、工具、织机等生产资料,交给梳毛工、纺毛工和织工进行加工,产品归商人所有,生产者只领得一定的加工费。这反映了英国( )
A. 小农经济自给自足 B. 农村社会结构的改变
C. 租地农场大量出现 D. 早期雇佣关系的出现
19. 意大利达 芬奇等美术家认为,自然中最美的是人,人是大自然最奇妙的作品,画家应以人为绘画对象的核心。这种观点出现的背景是( )
A. 文艺复兴开始 B. 新航路开辟 C. 启蒙运动兴起 D. 社会改革开展
20. 他虽然当上了皇帝,但在欧洲君主眼中,仍然是革命的后继者;他撼动了欧洲各国的旧制度,并将近代欧洲各国的新秩序的各项原则推广到了欧洲其他地区。材料中的“他”是( )
A. 克伦威尔 B. 华盛顿 C. 路易十六 D. 拿破仑
21. 明治维新期间,相当多的日本青年热衷吃西餐、穿燕尾服、理分发、跳交际舞。这反映了日本推行( )
A. “殖产兴业” B. “废藩置县” C. “文明开化” D. “富国强兵”
22. 恩格斯曾说:“他在《人间喜剧》里给我们提供了一部法国‘社会’,特别是巴黎,上流社会’的卓越的现实主义历史”。“他”是
A. 莎士比亚
B. 维克多·雨果
C. 巴尔扎克
D. 列夫·托尔斯泰
23. “1929—1933年,整个资本主义世界的工业产量下降了三分之一以上,大量企业破产,银行倒闭,失业人数更是超过3000万。”材料反映出20世纪二三十年代的经济危机( )
A. 没有国家幸免 B. 对农业影响最大 C. 破坏性非常大 D. 引发政治危机
24. 二战后,西方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的社会保障制度进一步发展。到90年代末,其政府的社会福利开支,一般占本国国内生产总值的20%~30%。完善社会保障制度产生的积极影响是( )
A. 杜绝了阶层贫富分化 B. 促进了社会稳定发展
C. 消除了资本主义根本矛盾 D. 增加了政府的经济负担
25. 20世纪,人类用水量增长到原来的9倍,当前,人类使用蓄水层水的速度,是其再生速度的10倍。几十年之内,世界许多巨大的蓄水层会干涸。这反映了当今世界( )
A. 环境污染加剧 B. 自然灾害频发
C. 人口增长过快 D. 生态问题严峻
第Ⅱ卷(非选择题)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4小题,第26题10分,第27题12分,第28题12分,第29题16分,共50分)
26. 科学技术的成就不断充实着人类文明的宝库,推动世界历史的进程。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宋应星是我国古代伟大的科学家,他的著作几乎涵盖了当时中国农业和手工业所有生产、加工部门…对我国古代技术进行了全面总结,记述了中国在当时世界上具有先进水平的科学技术。这部书后来传到国外,被译成日文、法文、德文、英文等,被誉为“中国17世纪的工艺百科全书”。
——摘编自人民教育出版社《中国历史》
(1)根据材料一指出该科学著作的名称,并概括这部著作的特点。
材料二:近代以来科学技术发展简表(部分)
子目 时间 主要成就 对社会生产力发展的影响
第一次工业革命 18世纪60年代 至19世纪中期 纺织技术的革新、蒸汽机和工厂制 度的确立、火车与铁路等 ②_____
第二次工业革命 19世纪60、70年代 至20世纪初 ①____、内燃机、新交通工具、化学工业和新材料等 ③_____
科学技术新发展 20世纪90年代以来 互联网在全球迅速普及 人类社会开始进入“信息时代”
——整理自人民出版社《历史》必修二等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补充表格中①、②、③处的内容。
材料三:20世纪50年代中期,中共中央作出研制“两弹一星”的战略决策。1962年成立中央专委会,全国协同攻关。大批科技工作者包括归国的科学家,怀着对新中国的满腔热爱,和广大干部、工人、解放军指战员一起,在当时经济、技术基础海弱和条件艰苦的情况下,突破了原子弹、导弹和人造地球卫星等尖端技术,取得了举世瞩目的辉煌成就。
——摘编自1990年国务院表彰“两弹一星”功勋奖章颁奖词
(3)请列举两位“两弹一星”功勋科学家,并根据材料三分析“两弹一星”研制成功原因。
27. 九年级同学以“探寻身边的历史”为主题展开项目化学习活动,请你参与完成相关活动。
【歌曲中的历史】
图1《义勇军进行曲》 图2《国际歌》
【纪念馆中的历史】
图3郑和公园 图4郑成功纪念馆
【邮票中的历史】
图5百团大战纪念邮票 图6诺曼底登陆纪念邮票
(1)这是同学们收集到的素材资料,请你结合所学知识,选择其中两个资料对相关的历史事件进行介绍。(任选其二,分别介绍)
示例:图1《义勇军进行曲》是由田汉作词、聂耳作曲的歌曲,1935年创作于抗日救亡运动的洪流中,被称为中华民族解放的号角,谱写了时代最强音,对激励中国人民的爱国主义精神起了巨大的作用,后来被定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
(2)联系实际生活,你认为身边还有哪些载体可以帮助我们发现和了解历史。
28. 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 1922年,九国代表签署了《九国公约》等条约。《九国公约》是针对中国问题而签署的条约。公约宣称尊重中国的主权、独立与领土完整,建立并维护各国在中国的商务实业机会均等原则。但是,公约标榜尊重中国主权、独立,只是做表面文章。列强对中国提出的取消治外法权、关税自主和收回租界等正义要求,都予以拒绝。《九国公约》实现了美国长期追求的“门户开放”等目的,使日本独霸中国的企图未能实现。然而中国仍未摆脱被几个帝国主义国家共同支配的局面。
——据部颁统编版《世界历史》九年级下册
材料三 1971年10月25日晚上(北京时间26日上午),联合国大会第1976次会议上以76票赞成,35票反对,17票弃权,通过了“恢复中华人民共和国在联合国的一切合法权利”的提案。在赞成票中,非洲26票,欧洲23票,亚洲19票,美洲8票。11月15日,中国代表团第一次参加联合国大会,57个国家致欢迎词。其中,智利代表提到:“我们知道,中华人民共和国是遵循不同社会制度的国家之间实行和平共处原则参加我们工作的……我们深信,它将会对国际安全和有效的和平作出巨大贡献,它将会帮助亚洲、非洲和拉丁美洲的不发达国家的迫切需求。”
——据部颁统编教材八年级下册教师用书
(1)材料一图是某同学制作的20世纪世界格局演变趋势图,请写出对应时期的历史格局。
(2)结合所学知识,写出与《九国公约》签订相关的会议。根据材料指出该公约的签订对中国的影响。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中国能够恢复在联合国合法席位的原因。在世界多极化发展趋势下,中国为“发挥负责任大国的作用”作出了哪些努力
29. 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 古代,统治者修建利国利民的重大工程,促进了中国农业的发展和地区之间的交流;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内忧外患,代表农民阶级的太平天国和代表资产阶级的中华民国,在民生发展的历史长卷上留下了不可磨灭的印迹;中国共产党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尽管自身处在国民党反动当局的白色恐怖和艰难困苦之中,但总能根据不同阶段的时代特征、革命目标和人民需求,在根据地、解放区内,紧紧地围绕民生这个根本,制定和实施不同的民生政策和举措;新中国成立以来,党密切关注民生,以人为本,在民族关系、粮食问题等关系国计民生的方面积极实践。
——据《民生论》
据以上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就民生问题谈谈你的看法。(要求:看法明确;观点正确;利用材料中的信息,史论结合,表述清晰)机密★考试结束前
2024年云南省初中学业水平考试押题卷(二)
历史
(全卷两个大题,共29个小题,共8页;满分100分,考试用时75分钟)
注意事项:
1.本卷为试题卷。考生必须在答题卡上解题作答。答案应书写在答题卡的相应位置上,在试题卷、草稿纸上作答无效。
2.考试结束后,请将试题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第I卷(选择题)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最符合题目要求)
1. 如下图是宜侯矢(cè)簋器(西周时期的青铜器),其内底铸铭文120余字,大意为周康王封矢为宜侯,赏赐他邕(chàng)酒(一种香酒)、铜器以及奴隶等。该文物有助于我们了解( )
A. 禅让制 B. 世袭制 C. 分封制 D. 郡县制
【答案】C
【解析】
【详解】根据材料“周康王封矢为宜侯,赏赐他邕(chàng)酒(一种香酒)、铜器以及奴隶等”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为稳定周初的政治形势,巩固疆土,周王根据血缘关系远近和功劳大小,将宗亲和功臣等分封到各地,授予他们管理土地和人民的权力,建立诸侯国。诸侯要向周王进献贡物,并服从周王调兵,受封者可以在自己的封地内进行再分封,从而确立了周王朝的社会等级制度,即分封制,因此材料信息有助于了解西周的分封制,C项正确;禅让制是指统治者生前把首领之位让给别人,“禅”意为“在祖宗面前大力推荐”,“让”指“让出帝位”,主要推行于尧舜禹时期,不符合题意,排除A项;世袭制是以血缘关系来分配政治权力的制度,排除B项;郡县制是中国古代实行的中央集权体制下,郡、县二级政权的地方行政制度的总称,而在周朝时期还未出现郡县制,排除D项。故选C项。
2. 商鞅变法是战国时期影响最大的一次改革。有人评价这次变法:“以前是贵族任战士,现在是战士为贵族。”与之相关的变法措施是( )
A. 建立县制 B. 鼓励耕织 C. 奖励军功 D. 承认土地私有
【答案】C
【解析】
【详解】结合所学可知,公元前356年,商鞅在秦孝公的支持下开始变法,其措施包括奖励军功,即按照军功大小授予不同的爵位和田宅,贵族凡是没有立军功的就没有爵位,不能享受特权,从“贵族任战士”到“战士为贵族”的变化反映的正是在这一措施下阶层的流动,C项正确;确立县制是关于地方行政的改革,不符合题意,排除A项;鼓励耕织是关于农业的改革,不符合题意,排除B项;承认土地私有,推动了封建经济发展,不符合题意,排除D项。故选C项。
3. 小历同学用数学的平面直角坐标系来复习汉朝相关知识,他绘制了如图示意图,你认为“▲”处应该填写的内容是( )
A. 焚书坑儒 B. 休养生息 C. 重文轻武 D. 闭关锁国
【答案】B
【解析】
【详解】根据材料“以农为本、轻徭薄赋、以德化民”等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汉文帝和汉景帝注重农业生产,提倡以农为本,要求各级官吏关系农桑,并进一步减轻赋税和徭役,把田赋降到了三十税一,汉文帝和景帝时期,重视“以德化民”,废除了一些严刑峻法,这促进了社会经济的恢复和发展,出现了文景之治,因此题干“▲”处应该填写的内容是休养生息,B项正确;焚书坑儒发生在秦朝时期,排除A项;重文轻武主要是宋朝时期的国家政策,不符合题意,排除C项;闭关锁国政策主要推行于清朝后期,不符合题意,排除D项。故选B项。
4. 北朝“汉服”“胡服”并行不悖,前期多为“胡服”,皆窄衣掐腰,毡帽短袖,用料多为皮革毛绒;自孝文帝改革后,北朝衣着服饰不断演化,呈现胡汉风格结合的特色。这说明北朝时期( )
A. 民族交融趋势加强 B. “胡服”成为主流服饰
C. 鲜卑族被彻底汉化 D. 皮革毛绒取代了棉布
【答案】A
【解析】
【详解】根据材料可知,北朝前期多为“胡服”,但孝文帝改革后,衣着服饰呈现胡汉风格结合的特点,这表明了汉族和胡族文化的交流与融合,即民族交融趋势的加强,A项正确;材料中并未提到“胡服”成为主流服饰,只是描述了其存在和与“汉服”的融合,排除B项;彻底汉化表述绝对,因此鲜卑族被彻底汉化说法错误,排除C项;棉纺织业兴起于宋朝,因此皮革毛绒取代了棉布不符合史实,排除D项。故选A项。
5. 历史解释是指以史料为依据,以历史理解为基础,对历史事件进行理性分析和客观评判。下列属于历史解释的是( )
A. 北宋从越南引进优良高产品种占城稻 B. 经济重心南移使得南方经济迅速发展
C. 宋朝设立管理海外贸易机构市舶司 D. 北宋前期四川出现最早纸币“交子”
【答案】B
【解析】
【详解】根据材料“对历史事件进行理性分析和客观评判”可知,历史解释是对历史事件进行理性分析和客观评判,选项中“经济重心南移使得南方经济迅速发展”的表述体现了经济重心南移对南方经济发展产生的影响,属于历史解释,B项正确;“北宋从越南引进优良高产品种占城稻”的表述是客观事实,属于历史史实,不符合题意,排除A项;“宋朝设立管理海外贸易的机构市舶司”的表述是对宋朝建立市舶司的客观史实,属于历史史实,排除C项;“北宋前期四川出现最早纸币‘交子’”的表述是宋朝时期出现“交子”的客观史实,属于历史史实,排除D项。故选B项。
6. 有一首歌谣这样唱道:“杀牛羊,备酒浆,开了城门迎闯王,闯王来时不纳粮。”1644年,统治长达276年的明王朝最终被“闯王”领导的农民起义推翻。这场农民起义是( )
A. 大泽乡起义 B. 黄巾军起义 C. 黄巢起义 D. 李自成起义
【答案】D
【解析】
【详解】根据题干“‘杀牛羊,备酒浆,开了城门迎闯王,闯王来时不纳粮。’1644年,统治长达276年的明王朝最终被“闯王”领导的农民起义推翻。”结合所学可知,明末发生李自成农民起义,他主张均田免粮,受到人民欢迎,最终农民军攻入北京,推翻明王朝统治,D项正确;大泽乡起义是秦末农民起义,黄巾起义是东汉末年农民起义,黄巢起义是唐末农民起义,而题干说的是明朝农民起义,排除ABC项。故选D项。
7. 19世纪后期,中国边疆地区形势严峻。左宗棠收复新疆后,1884年,清政府在新疆建立行省;因英法等列强先后觊觎台湾,1885年,清政府在台湾建立行省。新疆、台湾建行省的主要目的是( )
A. 削弱地方以加强中央集权 B. 促进边疆地区的经济开发
C. 巩固国防以应对边疆危机 D. 加强对边疆少数民族控制
【答案】C
【解析】
【详解】据题干信息“中国边疆地区形势严峻”和结合所学可知,新疆、台湾建立行省的目的是为了巩固边防,维护边疆稳定和国家统一,C项正确;建立行省主要目的不是削弱地方加强中央集权,而是应对边疆危机,排除A项;促进边疆地区经济开发是建立行省带来的影响之一,但不是主要目的,主要目的还是应对边疆的严峻形势,排除B项;题干强调的是新疆、台湾建行省的主要目的是巩固国防以应对边疆危机,题干并没有涉及安抚边疆少数民族,排除D项。故选C项。
8. 《南京条约》规定:开放广州、福州、厦门、宁波、上海五处为通商口岸;英商进出口货物应纳税款,必须经过双方协议。这体现了英国发动战争的目的是( )
A. 走私鸦片 B. 打开市场 C. 勒索赔款 D. 警示中国
【答案】B
【解析】
【详解】根据题干“开放广州、福州、厦门、宁波、上海五处为通商口岸;英商进出口货物应纳税款,必须经过双方协议”并结合所学可知,1840年英国发动鸦片战争,目的是为了打开中国市场,倾销其廉价商品,《南京条约》的签订,开放通商口岸,方便了英国倾销商品,体现了英国发动鸦片战争目的,B项正确;贩卖鸦片是英国为了打开中国市场采取的卑劣手段,排除A项;勒索赔款是《南京条约》的内容之一,但不能体现英国打开中国市场的目的,排除C项;英国的目的是为了打开中国市场,而不是单纯为了警示中国,排除D项。故选B项。
9. 下表是某同学整理的一位历史人物的部分经历。据此可知,这位历史人物是( )
1894年 1905年 1912年 1913年 1924年
创办兴中会 建立同盟会 就任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 发动二次革命 创办黄埔军校
A. 孙中山 B. 李大钊 C. 陈独秀 D. 蒋介石
【答案】A
【解析】
【详解】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894年11月,孙中山在檀香山联合华侨,成立兴中会。1905年8月,孙中山联合兴中会等革命团体的成员,在日本东京成立了中国同盟会。1912年1月1日,孙中山在南京宣誓就任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1913年“宋教仁案”发生后,孙中山和黄兴等号召南方各省起来反袁,发动“二次革命”。1924年创建黄埔军校,A项正确;李大钊是中国共产主义运动的先驱,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杰出的无产阶级革命家,中国共产党的主要创始人之一,排除B项;陈独秀是新文化运动的倡导者、发起者和主要旗手,“五四运动的总司令”,中国共产党的主要创始人之一和党早期主要领导人,排除C项;蒋介石是近代中国著名政治及军事人物,历任黄埔军校校长、国民革命军总司令、国民政府主席、中华民国总统等职,排除D项。故选A项。
10. “1927年秋,在南昌起义、广州起义、秋收起义先后失败后,中国共产党人深刻认识到共产国际的以城市为中心的道路在中国行不通。先进的中国共产党人开启了艰难的探索之路。”这段材料阐释了井冈山道路开辟的( )
A. 背景 B. 结果 C. 特点 D. 影响
【答案】A
【解析】
【详解】根据题干“1927年秋,在南昌起义、广州起义、秋收起义先后失败后,中国共产党人深刻认识到共产国际的以城市为中心的道路在中国行不通”和所学知识可知,中国共产党在革命的实践中认识到了城市中心的道路在中国行不通,转向了敌人统治薄弱的农村地区,开辟了井冈山革命根据地,所以这段材料阐释了井冈山根据地开辟的背景,A项正确;材料阐释的不是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开辟的结果,排除B项;材料阐释的不是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开辟特点,排除C项;材料阐释的不是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开辟影响,排除D项。故选C项。
11. 1945年,《大公报》社评《毛泽东先生来了!》:“毛泽东先生来了!中国人听了高兴,世界人听了高兴,无疑问的,大家都认为这是中国的一件大喜事。”材料中的“大喜事”是( )
A. 西安事变和平解决 B. 国民党一大召开 C. 北平和平解放 D. 重庆谈判展开
【答案】D
【解析】
【详解】根据材料“1945年……毛泽东先生来了!中国人听了高兴,世界人听了高兴,无疑问的,大家都认为这是中国的一件大喜事”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45年8月,蒋介石先后三次电邀毛泽东到重庆面商国家大计。蒋介石的目的,一方面是为发动内战争取时间,另一方面是想在政治舆论上获得主动,把不愿和平的罪名强加到中国共产党身上。为了尽一切可能争取和平,毛泽东高瞻远瞩,以惊人的胆魄亲赴重庆,与国民党进行和平谈判。这为实现民主统一、和平建国带来一线曙光。题干材料所示的报道反映的历史事件是重庆谈判,D项正确;西安事变发生在1936年12月,不符合题干时间,排除A项;国民党一大的召开是在1924年1月,不符合题意,排除B项;北平和平解放是通过解放战争时期的平津战役,而材料所述时间解放战争还未开始,排除C项。故选D项。
12. 如图是我国《“一五计划”期间工业交通建设主要成就分布示意图》,从图中可以看出这一时期( )
A. 集中主要力量发展重工业 B. 工业主要分布在东南沿海
C 绝大部分指标都超额完成 D. 我国交通运输业领先世界
【答案】A
【解析】
【详解】根据图片和所学知识,当时从东北到北京、天津,再到上海,这些项目主要集中在重工业方面,如鞍钢、长春第一汽车制造厂、沈阳飞机制造厂等,因此可以推断“一五计划”集中主要力量发展重工业,A项正确;上海是东南沿海的城市,但从分布示意图中可以看出,工业项目并不主要分布在东南沿海,排除B项;材料中没有提供足够的信息来判断“一五计划”的各项指标是否都超额完成,排除C项;材料中没有涉及对比,没有提供足够的信息来判断我国交通运输业是否领先世界,排除D项。故选A项。
13. “有条件要上,没有条件创造条件也要上;宁可少活20年,拼命也要拿下大油田;这困难那困难,国家缺油是最大困难;这矛盾那矛盾,国家缺油是最大的矛盾。”正是这样的信仰,铸就了他的“铁人”品格,他是( )
A. 焦裕禄 B. 王进喜 C. 钱学森 D. 袁隆平
【答案】B
【解析】
【详解】根据题干“宁可少活20年,拼命也要拿下大油田”可知,此人是王进喜。王进喜是我国著名石油工人,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为我国的石油事业做出了重要贡献,铸就了著名的大庆精神,被誉为“铁人”,B项正确;焦裕禄是原河南兰考县委书记,领导全县人民同自然灾害进行了艰苦的斗争,被誉为“党的好干部”,排除A项;钱学森是我国著名的科学家,他直接领导并参与了用中近程导弹运载原子弹的“两弹结合”试验,这一试验的成功标志着中国在核武器和空间技术领域取得了重大突破,排除C项;袁隆平培育成功籼型杂交水稻,为我国的粮食安全问题作出了积极的贡献,被誉为“杂交水稻之父”,排除D项。故选B项。
14. 如下图,该知识结构可以帮助我们学习( )
A. 对外开放格局形成 B. 农村经济体制改革
C.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D. 城市经济体制改革
【答案】D
【解析】
【详解】根据示意可知,该示意图的描述指的是城市改革全面展开,主要是把原来单一的公有制经济,变为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因此材料图片反映的是城市经济体制改革改变了所有制形式,D项正确;材料内容描述说明城市改革全面展开,主要是把原来单一的公有制经济,变为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与对外开放的格局无关,排除A项;材料内容描述的是城市经济体制与农村经济体制改革无关,排除B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就是使市场在社会主义宏观调控下对资源配置起基础性作用,使经济活动遵循价值规律的要求,适应供求关系的变化;通过价格杠杆和竞争机制的功能,把资源配置到效益较好的环节中去并给企业以压力和动力,实现优胜劣汰;运用市场对各种经济信号反应比较灵敏的优点,促进生产和需求的及时协调。材料无法体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排除C项;故选D项。
15. 1949年通过的《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将实行民族区域自治作为一项基本政治制度确定下来。后来,民族区域自治制度被载入宪法。198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区域自治法》颁布实施。这一系列的法律保障有利于( )
A. 推动国防建设的进一步巩固 B. 促进各民族共同繁荣发展
C. 贯彻祖国统一大业基本方针 D. 加强中国共产党的全面领导
【答案】B
【解析】
【详解】根据所学知识可知,《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区域自治法》有利于维护民族团结、巩固祖国统一和促进民族地区发展具有重大意义,为实现各民族共同发展、共同富裕奠定了基础,B项正确;材料主要强调的是民族区域自治相关内容,与国防建设巩固关系不大,排除A项;贯彻祖国统一大业基本方针是一国两制,排除C项;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主要是为了处理民族关系,促进民族地区发展,加强中国共产党的全面领导与题干民族区域自治不符,排除D项。故选B项。
16. 公元前5世纪中后期伯里克利主政时期,雅典奴隶制民主政治臻于全盛,真正实现了公民内部政治权利的平等、参政机会的均等。下列最能体现“机会的均等”的措施是( )
A. 实行财产等级制度 B. 抽签选举、轮流执政
C. 建立十将军委员会 D. 实行工资和津贴制度
【答案】B
【解析】
【详解】根据题干信息“公元前5世纪中后期伯里克利主政时期,雅典奴隶制民主政治臻于全盛,真正实现了公民内部政治权利的平等、参政机会的均等。”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公元前5世纪中后期,伯里克利主政时期,雅典奴隶制民主政治发展到高峰,公民大会是最高权力机构,具有立法、司法等多种职能。公职人员几乎都是从全体公民中抽签产生,使每一名公民都有参政的机会,抽签选举、轮流执政,B项正确;梭伦实行财产等级制度,并没实现公民平等,排除A项;十将军委员会古希腊雅典高军事机构,约创于公元前6世雅典首席执政官克利斯提尼改革时期,排除C项;题干主要涉及民主政治,“实行工资和津贴制度”与题意不符,排除D项。故选B项。
17. 在计算机与历史的跨学科融合课上,某同学在浏览器搜索了“封君封臣”“大学的兴起”“《查士丁尼法典》”等关键词,他想了解的是( )
A. 古代的亚非文明 B. 古代的欧洲文明
C. 封建时代的欧洲 D. 封建时代的亚洲
【答案】C
【解析】
【详解】根据所学知识,封君封臣制是西欧封建社会最重要和最具特点的制度之一,中世纪城市和大学的兴起是商品经济高度发达的表现,拜占庭帝国的《查士丁尼法典》奠定了欧洲民法典的基础,这些均是封建时代欧洲的主要内容,C项正确;材料反映的是封建时代的欧洲,没有涉及古代亚非文明,比如古埃及文明、古印度文明等,排除A项;题干反映的是封建时代的欧洲,不是奴隶时代的欧洲,排除B项;材料反映的是封建时代的欧洲,没有涉及古代亚非文明,比如古代日本、阿拉伯帝国等,排除D项。故选C项。
18. 16世纪的英国商人购买羊毛、工具、织机等生产资料,交给梳毛工、纺毛工和织工进行加工,产品归商人所有,生产者只领得一定的加工费。这反映了英国( )
A. 小农经济自给自足 B. 农村社会结构的改变
C. 租地农场大量出现 D. 早期雇佣关系的出现
【答案】D
【解析】
【详解】根据材料“16世纪的英国商人购买羊毛、工具、织机等生产资料,交给梳毛工、纺毛工和织工进行加工,产品归商人所有,生产者只领得一定的加工费”可知,题干现象说明商人变成产业资本家,梳毛工、纺毛工和织工等变成雇佣工人,商业资本变成产业资本,说明这时期早期雇佣关系出现,D项正确;小农经济自给自足与题干材料“产品归商人所有,生产者只领得一定的加工费”不符,并且小农经济是农业领域,题干内容没有涉及农业方面的相关论述,排除A项;题干反映的是城市出现集中的手工工场,无法说明农村社会结构的改变,排除B项;租地农场是指主要依靠租入农场、雇用农业工人进行耕作,并按照契约规定向土地所有者交纳地租的形式,与题干内容不符合,排除C项。故选D项。
19. 意大利达 芬奇等美术家认为,自然中最美的是人,人是大自然最奇妙的作品,画家应以人为绘画对象的核心。这种观点出现的背景是( )
A. 文艺复兴开始 B. 新航路的开辟 C. 启蒙运动兴起 D. 社会改革开展
【答案】A
【解析】
【详解】据材料“意大利达·芬奇等美术家认为,自然中最美的是人,人是大自然最奇妙的作品,画家应以人为绘画对象的核心”可知,文艺复兴时期意大利人文主义者代表达·芬奇强调“人”的价值和作用,A项正确;达·芬奇是意大利文艺复兴运动的代表人物,与新航路开辟无关,排除B项;启蒙运动指18世纪欧洲资产阶级继文艺复兴后进行的第二次民主主义思想文化运动,反对教会神权和封建专制,达·芬奇是意大利文艺复兴运动的代表人物,排除C项;达·芬奇是意大利文艺复兴运动的代表人物,文艺复兴是一场思想解放运动,与“社会改革开展”无关,排除D项。故选A项。
20. 他虽然当上了皇帝,但在欧洲君主眼中,仍然是革命的后继者;他撼动了欧洲各国的旧制度,并将近代欧洲各国的新秩序的各项原则推广到了欧洲其他地区。材料中的“他”是( )
A. 克伦威尔 B. 华盛顿 C. 路易十六 D. 拿破仑
【答案】D
【解析】
【详解】根据题干信息“他虽然当上了皇帝,但在欧洲君主眼中,仍然是革命的后继者;他撼动了欧洲各国的旧制度,并将近代欧洲各国的新秩序的各项原则推广到了欧洲其他地区”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他”是指拿破仑,1799年11月,拿破仑发动政变,组成新政府,建立起一套高效率的国家机器,1804年加冕称帝,他多次打败反法联盟,维护革命成果,扩大革命影响,沉重打击了欧洲封建势力,推动了欧洲资本主义的发展,D项正确;克伦威尔是英国资产阶级革命时期的人物,建立独裁统治,并未称帝,排除A项;华盛顿领导了美国的独立战争,是美国的第一任总统,没有称帝,排除B项;路易十六是法兰西波旁王朝第五位国王,他法国历史上唯一被执行死刑的国王,排除C项。故选D项。
21. 明治维新期间,相当多的日本青年热衷吃西餐、穿燕尾服、理分发、跳交际舞。这反映了日本推行( )
A. “殖产兴业” B. “废藩置县” C. “文明开化” D. “富国强兵”
【答案】C
【解析】
【详解】根据题干“明治维新期间,相当多的日本青年热衷吃西餐、穿燕尾服、理分发、跳交际舞”和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明治维新改变了日本的社会风俗,从社会生活方面学习西方,是“文明开化”的内容,C项正确;殖产兴业的表现是创办实业,属于经济措施,排除A项;“废藩置县”是废除全国各藩,统一为府县,是建立中央集权政权,属于政治方面,排除B项;富国强兵,就是改革军警制度,创办军火工业,实行征兵制,建立新式军队和警察制度,排除D项。故选C项。
22. 恩格斯曾说:“他在《人间喜剧》里给我们提供了一部法国‘社会’,特别是巴黎,上流社会’的卓越的现实主义历史”。“他”是
A. 莎士比亚
B. 维克多·雨果
C. 巴尔扎克
D. 列夫·托尔斯泰
【答案】C
【解析】
【详解】根据所学可知:法国作家巴尔扎克的代表作是《人间喜剧》,故C符合题意。莎士比亚的作品是《威尼斯商人》,维克多 雨果作品是《悲惨世界》,列夫·托尔斯泰作品是《战争与和平》,故ABD均不符合题意。故选C。
23. “1929—1933年,整个资本主义世界工业产量下降了三分之一以上,大量企业破产,银行倒闭,失业人数更是超过3000万。”材料反映出20世纪二三十年代的经济危机( )
A. 没有国家幸免 B. 对农业影响最大 C. 破坏性非常大 D. 引发政治危机
【答案】C
【解析】
【详解】根据材料“1929—1933年,整个资本主义世界的工业产量下降了三分之一以上,大量企业破产,银行倒闭,失业人数更是超过3000万”可知,受经济危机的影响,大量企业和银行倒闭,众多的人失去工作,整个资本主义世界的工业产量下降了三分之一以上,说明20世纪二三十年代的经济危机破坏性大,C项正确;根据所学知识可知,20世纪二三十年代的经济危机主要发生在资本主义国家,社会主义国家受其影响较少,排除A项;材料内容主要体现了20世纪二三十年代经济危机的破坏性,没有具体强调对农业产生的影响,排除B项;材料内容主要体现了20世纪二三十年代经济危机的破坏性,导致了企业倒闭、银行倒闭,工人失业,但没有强调引发了政治危机,排除D项。故选C项。
24. 二战后,西方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的社会保障制度进一步发展。到90年代末,其政府的社会福利开支,一般占本国国内生产总值的20%~30%。完善社会保障制度产生的积极影响是( )
A. 杜绝了阶层贫富分化 B. 促进了社会稳定发展
C. 消除了资本主义根本矛盾 D. 增加了政府的经济负担
【答案】B
【解析】
【详解】据题干“完善社会保障制度产生的积极影响”和所学知识可知,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为了缓和社会矛盾,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纷纷调整政策,建立起社会保障制度。到90年代末,各主要资本主义国家政府的社会福利开支,一般占本国国内生产总值的20%-30%,社会保障制度产生的积极影响是有利于缓解社会矛盾,促进社会的稳定发展,B项正确;“杜绝”说法过于绝对,完善社会保障制度能缓解贫富差距,但不可能完全杜绝阶层贫富分化,排除A项;资本主义的根本矛盾是生产社会化和生产资料私有制之间的矛盾,完善社会保障制度不可能消除这一根本矛盾,排除C项;增加政府经济负担是其消极影响,并非积极影响,排除D项。故选B项。
25. 20世纪,人类用水量增长到原来的9倍,当前,人类使用蓄水层水的速度,是其再生速度的10倍。几十年之内,世界许多巨大的蓄水层会干涸。这反映了当今世界( )
A. 环境污染加剧 B. 自然灾害频发
C. 人口增长过快 D. 生态问题严峻
【答案】D
【解析】
【详解】根据材料“20世纪,人类用水量增长到原来的9倍,当前,人类使用蓄水层水的速度,是其再生速度的10倍。几十年之内,世界许多巨大的蓄水层会干涸。”可知,材料反映的是人类对水资源的过度使用,导致蓄水层干涸,这说明当今世界生态问题严峻,D项正确;材料强调的是世界水资源问题,体现不出环境污染,排除A项;材料没有提到自然灾害,排除B项;材料没有提到人口增长问题,排除C项。故选D项。
第Ⅱ卷(非选择题)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4小题,第26题10分,第27题12分,第28题12分,第29题16分,共50分)
26. 科学技术的成就不断充实着人类文明的宝库,推动世界历史的进程。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宋应星是我国古代伟大的科学家,他的著作几乎涵盖了当时中国农业和手工业所有生产、加工部门…对我国古代技术进行了全面总结,记述了中国在当时世界上具有先进水平的科学技术。这部书后来传到国外,被译成日文、法文、德文、英文等,被誉为“中国17世纪的工艺百科全书”。
——摘编自人民教育出版社《中国历史》
(1)根据材料一指出该科学著作的名称,并概括这部著作的特点。
材料二:近代以来科学技术发展简表(部分)
子目 时间 主要成就 对社会生产力发展的影响
第一次工业革命 18世纪60年代 至19世纪中期 纺织技术的革新、蒸汽机和工厂制 度的确立、火车与铁路等 ②_____
第二次工业革命 19世纪60、70年代 至20世纪初 ①____、内燃机、新交通工具、化学工业和新材料等 ③_____
科学技术新发展 20世纪90年代以来 互联网在全球迅速普及 人类社会开始进入“信息时代”
——整理自人民出版社《历史》必修二等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补充表格中①、②、③处的内容。
材料三:20世纪50年代中期,中共中央作出研制“两弹一星”的战略决策。1962年成立中央专委会,全国协同攻关。大批科技工作者包括归国的科学家,怀着对新中国的满腔热爱,和广大干部、工人、解放军指战员一起,在当时经济、技术基础海弱和条件艰苦的情况下,突破了原子弹、导弹和人造地球卫星等尖端技术,取得了举世瞩目的辉煌成就。
——摘编自1990年国务院表彰“两弹一星”功勋奖章颁奖词
(3)请列举两位“两弹一星”功勋科学家,并根据材料三分析“两弹一星”研制成功的原因。
【答案】(1)《天工开物》;《天工开物》是世界上第一部关于农业和手工业生产的综合性著作,是中国古代一部综合性的科学技术著作,有人也称它是一部百科全书式的著作,记述了中国在当时世界上具有先进水平的科学技术。外国学者称它为"中国17世纪的工艺百科全书"。
(2)①“电”的发明和应用;②人类社会开始进入“蒸汽时代”;③人类社会开始进入“电气时代”。
(3)钱学森、邓稼先;中共中央正确决策的指导、科学家的爱国精神;广大人民群众的大力支持。
【解析】
【详解】(1)根据材料“宋应星是我国古代伟大科学家,他的著作几乎涵盖了当时中国农业和手工业所有生产、加工部门…”,结合所学可知,《天工开物》由明代著名科学家宋应星初刊于1637年(明崇祯十年丁丑),共三卷十八篇,全书收录了农业、手工业,诸如机械、砖瓦、陶瓷、硫磺、烛、纸、兵器、火药、纺织、染色、制盐、采煤、榨油等生产技术;《天工开物》是世界上第一部关于农业和手工业生产的综合性著作,是中国古代一部综合性的科学技术著作,有人也称它是一部百科全书式的著作,记述了中国在当时世界上具有先进水平的科学技术。外国学者称它为"中国17世纪的工艺百科全书"。
(2)结合所学可知,第二次工业革命最重要的成就是电力的发明和应用,因而,①“电”的发明和应用;结合所学可知,第一次工业革命中,蒸汽机的发明和应用把人类带入到了“蒸汽时代”,因而,②人类社会开始进入“蒸汽时代”;结合所学可知,第二次工业革命最重要的成就是电力的发明和应用,把人类社会带入到了“电气时代”,因而,③人类社会开始进入“电气时代”。
(3)结合所学可知,两弹元勋有:于敏、王大珩、王希季、朱光亚、孙家栋、任新民、吴自良、陈芳允、陈能宽、杨嘉墀、周光召、钱学森、屠守锷、黄纬禄、程开甲、彭桓武、王淦昌、邓稼先等;根据材料“20世纪50年代中期,中共中央作出研制“两弹一星”的战略决策。”,可以概括成功的原因有:中共中央正确决策的指导;根据材料“1962年成立中央专委会,全国协同攻关。大批科技工作者包括归国的科学家,怀着对新中国的满腔热爱,”,可以概括成功的原因有科学家的爱国精神;根据材料“和广大干部、工人、解放军指战员一起,在当时经济、技术基础海弱和条件艰苦的情况下,突破了原子弹、导弹和人造地球卫星等尖端技术,”,可以概括成功的原因有广大人民群众的大力支持。
27. 九年级同学以“探寻身边的历史”为主题展开项目化学习活动,请你参与完成相关活动。
【歌曲中的历史】
图1《义勇军进行曲》 图2《国际歌》
【纪念馆中的历史】
图3郑和公园 图4郑成功纪念馆
【邮票中的历史】
图5百团大战纪念邮票 图6诺曼底登陆纪念邮票
(1)这是同学们收集到的素材资料,请你结合所学知识,选择其中两个资料对相关的历史事件进行介绍。(任选其二,分别介绍)
示例:图1《义勇军进行曲》是由田汉作词、聂耳作曲的歌曲,1935年创作于抗日救亡运动的洪流中,被称为中华民族解放的号角,谱写了时代最强音,对激励中国人民的爱国主义精神起了巨大的作用,后来被定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
(2)联系实际生活,你认为身边还有哪些载体可以帮助我们发现和了解历史。
【答案】(1)
图2:1871年3月,巴黎人民起义推翻资产阶级反动统治建立巴黎公社世界上第一个无产阶级政权。1871年5月28日,资产阶级反动政府联合普军反扑,公社失败。巴黎公社失败后欧仁 鲍狄埃创作了《国际歌》。
图3:郑和七次下西洋,最远到达红海沿岸和非洲东海岸,他是我国也是世界历史上的伟大航海家。郑和的远航,促进了中国和亚非各国的经济交流,加强了我国和亚非各国的友好关系。
图4:荷兰殖民者侵占台湾郑成功率兵进入台湾1662年初荷兰殖民者被迫投降台湾重新回到祖国怀抱。郑成功是我国历史上的民族英雄。
图5:1940年,八路军先后出动100多个团在彭德怀的指挥下向日军发动大规模进攻,史称“百团大战”。百团大战提高了共产党和八路军的威望,振奋了全国军民争取抗战胜利的信心。
图6:1944年6月,美、英盟军成功登陆法国诺曼底开辟了欧洲第二战场,使德国陷入东西两个战场的夹击之中,加速了德国法西斯的灭亡。(任选其二即可)
(2)载体:建筑、遗址、古董、老照片等。(任意两个即可)
【解析】
【小问1详解】
图2:根据题干信息“《国际歌》”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巴黎公社运动可知,1871年3月,巴黎人民起义推翻资产阶级反动统治建立巴黎公社世界上第一个无产阶级政权。1871年5月28日,资产阶级反动政府联合普军反扑,公社失败。巴黎公社失败后欧仁 鲍狄埃创作了《国际歌》。
图3:根据题干信息“郑和公园”并结合所学郑和下西洋可知,郑和七次下西洋,最远到达红海沿岸和非洲东海岸,他是我国也是世界历史上的伟大航海家。郑和的远航,促进了中国和亚非各国的经济交流,加强了我国和亚非各国的友好关系。
图4:根据题干信息“郑成功纪念馆”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荷兰殖民者侵占台湾郑成功率兵进入台湾1662年初荷兰殖民者被迫投降台湾重新回到祖国怀抱。郑成功是我国历史上的民族英雄。
图5:根据题干信息“百团大战纪念邮票”并结合所学百团大战的相关知识可知,1940年,八路军先后出动100多个团在彭德怀的指挥下向日军发动大规模进攻,史称“百团大战”。百团大战提高了共产党和八路军的威望,振奋了全国军民争取抗战胜利的信心。
图6:根据题干信息“诺曼底登陆纪念邮票”并结合所学诺曼底登陆相关知识可知,1944年6月,美、英盟军成功登陆法国诺曼底开辟了欧洲第二战场,使德国陷入东西两个战场的夹击之中,加速了德国法西斯的灭亡。(任选其二即可)
小问2详解】
载体:结合所学,联系我们身边的日常生活可知,建筑、遗址、古董、老照片等也可以帮助我们发现和了解历史。(任意两个即可)
28. 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 1922年,九国代表签署了《九国公约》等条约。《九国公约》是针对中国问题而签署的条约。公约宣称尊重中国的主权、独立与领土完整,建立并维护各国在中国的商务实业机会均等原则。但是,公约标榜尊重中国主权、独立,只是做表面文章。列强对中国提出的取消治外法权、关税自主和收回租界等正义要求,都予以拒绝。《九国公约》实现了美国长期追求的“门户开放”等目的,使日本独霸中国的企图未能实现。然而中国仍未摆脱被几个帝国主义国家共同支配的局面。
——据部颁统编版《世界历史》九年级下册
材料三 1971年10月25日晚上(北京时间26日上午),联合国大会第1976次会议上以76票赞成,35票反对,17票弃权,通过了“恢复中华人民共和国在联合国的一切合法权利”的提案。在赞成票中,非洲26票,欧洲23票,亚洲19票,美洲8票。11月15日,中国代表团第一次参加联合国大会,57个国家致欢迎词。其中,智利代表提到:“我们知道,中华人民共和国是遵循不同社会制度的国家之间实行和平共处原则参加我们工作的……我们深信,它将会对国际安全和有效的和平作出巨大贡献,它将会帮助亚洲、非洲和拉丁美洲的不发达国家的迫切需求。”
——据部颁统编教材八年级下册教师用书
(1)材料一图是某同学制作的20世纪世界格局演变趋势图,请写出对应时期的历史格局。
(2)结合所学知识,写出与《九国公约》签订相关的会议。根据材料指出该公约的签订对中国的影响。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中国能够恢复在联合国合法席位的原因。在世界多极化发展趋势下,中国为“发挥负责任大国的作用”作出了哪些努力
【答案】(1)①凡尔赛——华盛顿体系;②两极格局;③多极化趋势
(2)会议:华盛顿会议。
影响:中国仍未摆脱被几个帝国主义国家共同支配的局面。
(3)原因:受到亚非拉国家的支持;中国综合国力和国际地位的提高;美国霸权地位的衰落。
努力:积极参与国际事务,提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实施“一带一路”等。
【解析】
【小问1详解】
①结合所学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了,战胜国先后召开了巴黎和会和华盛顿会议,形成了凡尔赛——华盛顿体系;②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了,形成了以美苏为首的两极格局;③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东欧剧变和苏联解体后,世界格局朝着多极化趋势发展。
【小问2详解】
会议:根据材料二“1922年,九国代表签署了《九国公约》等条约”并结合所学一战结束后召开的国际会议可知,在华盛顿会议期间,列强签订了针对中国问题的《九国公约》。
影响:根据材料二“使日本独霸中国的企图未能实现。然而中国仍未摆脱被几个帝国主义国家共同支配的局面”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使中国仍未摆脱被几个帝国主义国家共同支配的局面。
【小问3详解】
原因:根据材料三“在赞成票中,非洲26票,欧洲23票,亚洲19票,美洲8票”可知原因是受到亚非拉国家的支持;结合所学中国国际地位的提高和美国霸权的衰落可知,原因是中国综合国力和国际地位的提高;美国霸权地位的衰落。
努力:结合所学中国积极承担的大国担当可知,中国积极参与国际事务,提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实施“一带一路”等。
29. 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 古代,统治者修建利国利民的重大工程,促进了中国农业的发展和地区之间的交流;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内忧外患,代表农民阶级的太平天国和代表资产阶级的中华民国,在民生发展的历史长卷上留下了不可磨灭的印迹;中国共产党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尽管自身处在国民党反动当局的白色恐怖和艰难困苦之中,但总能根据不同阶段的时代特征、革命目标和人民需求,在根据地、解放区内,紧紧地围绕民生这个根本,制定和实施不同的民生政策和举措;新中国成立以来,党密切关注民生,以人为本,在民族关系、粮食问题等关系国计民生的方面积极实践。
——据《民生论》
据以上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就民生问题谈谈你的看法。(要求:看法明确;观点正确;利用材料中的信息,史论结合,表述清晰)
【答案】示例一:
观点:关注民生是实现民族独立、人民解放的必由之路。阐述:近代以来,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国家性质下,中华民族致力于争取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太平天国运动领袖颁布了《天朝田亩制度》,反映了千百年来农民要求得到土地的强烈愿望,对于发动和鼓舞广大农民参加反封建斗争起了积极作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共产党总能根据不同阶段的时代特征、革命目标和人民需求,紧紧地围绕民生这个根本,制定和实施不同的民生政策和举措,例如在井冈山时期提出“打土豪,分田地”为建立和建设人民军队提供了保证;在解放战争时期,实行耕者有其田的土地政策,使农村的阶级关系和土地占有情况发生了变化,激发了农民革命和生产的积极性,为解放战争胜利提供了人力物力保障。综上所述,民生与国家的长治久安息息相关,只有保障民生、改善民生,才能完成反帝反封建的革命任务,实现民族独立、人民解放。
示例二:
观点:不同历史时期中国共产党都密切关注民生,在国计民生的方面积极实践。阐述: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共产党在井冈山提出“打土豪,分田地”为建立和建设人民军队提供了保证;解放战争期间,在解放区实行耕者有其田的土地政策,使农村的阶级关系和土地占有情况发生了变化,激发了农民革命和生产的积极性;为解放战争胜利提供了人力物力保障。新中国成立以来,土地改革的完成,彻底摧毁了我国存在2000多年的封建土地制度。这使人民政权更加巩固,也大大解放了农村生产力,为国家的工业化建设准备了条件。改革开放后,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实行,激发了农民的劳动热情,带来农村生产力的大解放,农村乡镇企业也迅速发展起来,为农民致富和实现现代化开辟了一条新路。综上所述,民生连着民心,中国共产党密切关注民生,在国计民生的方面积极实践,始终把人民放在最高的位置。
【解析】
【详解】示例一:
根据材料涉及的新旧民主主义革命的土地政策,关乎民生,可提炼出观点:关注民生是实现民族独立、人民解放的必由之路。然后围绕观点,结合所学太平天国运动的土地政策和中国共产党在不同时期的土地政策进行解读,最后进行总结即可。阐述:近代以来,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国家性质下,中华民族致力于争取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太平天国运动领袖颁布了《天朝田亩制度》,反映了千百年来农民要求得到土地的强烈愿望,对于发动和鼓舞广大农民参加反封建斗争起了积极作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共产党总能根据不同阶段的时代特征、革命目标和人民需求,紧紧地围绕民生这个根本,制定和实施不同的民生政策和举措,例如在井冈山时期提出“打土豪,分田地”为建立和建设人民军队提供了保证;在解放战争时期,实行耕者有其田的土地政策,使农村的阶级关系和土地占有情况发生了变化,激发了农民革命和生产的积极性,为解放战争胜利提供了人力物力保障。综上所述,民生与国家的长治久安息息相关,只有保障民生、改善民生,才能完成反帝反封建的革命任务,实现民族独立、人民解放。
示例二:
根据材料“中国共产党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尽管自身处在国民党反动当局的白色恐怖和艰难困苦之中,但总能根据不同阶段的时代特征、革命目标和人民需求,在根据地、解放区内,紧紧地围绕民生这个根本,制定和实施不同的民生政策和举措”可提炼出观点:不同历史时期中国共产党都密切关注民生,在国计民生的方面积极实践。然后围绕观点,结合土地革命时期、解放战争时期、新中国成立后的土地改革、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等知识进行解读,最后进行总结。阐述: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共产党在井冈山提出“打土豪,分田地”为建立和建设人民军队提供了保证;解放战争期间,在解放区实行耕者有其田的土地政策,使农村的阶级关系和土地占有情况发生了变化,激发了农民革命和生产的积极性;为解放战争胜利提供了人力物力保障。新中国成立以来,土地改革的完成,彻底摧毁了我国存在2000多年的封建土地制度。这使人民政权更加巩固,也大大解放了农村生产力,为国家的工业化建设准备了条件。改革开放后,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实行,激发了农民的劳动热情,带来农村生产力的大解放,农村乡镇企业也迅速发展起来,为农民致富和实现现代化开辟了一条新路。综上所述,民生连着民心,中国共产党密切关注民生,在国计民生的方面积极实践,始终把人民放在最高的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