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01 中国古代政治
目 录
01 挑战真题·查知识漏洞
02 回顾教材·补知识漏洞
回顾知识体系
回顾核心考点
易混易错归纳
03 知识通关演练
1.(2023·重庆卷)武成王庙,又称太公庙,是古代国家祭祀兵家鼻祖吕尚的祠庙。唐玄宗时,曾下令在两京及诸州各置太公庙一所,按文宣王庙的规格进行祭祀。但到宋代,仅在京师及个别地方保留武成王庙,祭祀规格也低于文宣王庙。这一现象反映出宋代( )
A.漠视兵家思想 B.抑制地方势力 C.打压民间信仰 D.实行抑武方针
2.(2023·重庆卷)唐后期,科举放榜后,新科进士一般会到主考官府邸谢恩,称为“拜主司”。“主司列席缛,东面西向。主事揖状元已下,与主司对拜。”三日后,再次前往谢恩,称“曲谢”。这一现象会导致( )
A.文官之间易结朋党 B.官员施政能力下降
C.官场礼仪更加繁琐 D.官吏考核制度变革
3.(2023·福建卷)下表为研究者整理的元代部分家庭组建的情况,这体现出元代( )
丈夫 妻子
蒙古人秃忽赤 汉人刘氏
汉人王庆端 蒙古人也速真氏
畏兀儿人廉希宪 女真人完颜氏
回回人哈只哈心 汉人荀氏
汉人傅昱 契丹人耶律氏
A.不同民族的杂居 B.华夏文化的扩散
C.民族隔阂的消解 D.民族习俗的趋同
4.(2023·辽宁卷)1955年,在今辽宁省朝阳市喀左县出土一批西周青铜器,其中一件盂造型雅致、纹饰精美,刻有“匽侯”等文字。“匽侯”即为“燕侯”,是周初分封的诸侯,封地在蓟。这反映了( )
A.青铜器的普遍使用 B.燕文化影响到辽西地区
C.分封制的日趋完善 D.诸侯祭祀礼仪活动频繁
5.(2023·广东卷)有学者认为西周时期周王能干预诸侯国的内政,下列史料支持这一观点的是( )
A.《礼记》记载诸侯国君必须定期朝觐周王
B.《诗经》记载周王派遣官员协助诸侯国君营建都城
C.西周士山盘铭文记载周王命士山向诸侯国征收贡纳
D.西周豆闭簋铭文记载周王命豆闭掌管某诸侯国军事
6.(2023·海南卷)有学者认为,宋代的识字率相对较高。真定府的一处摩崖石刻显示,山区牧羊人也有能读会写者;南方农村的文化教育水平高于北方,如建州“耕且读者十家而五六”,邵武军的许多村落“皆聚徒教授”。这一现象表明当时( )
A.书院制度日趋完备 B.雕版印刷相当普及
C.崇文兴教渐成风尚 D.文化重心已经南移
7.(2023·北京卷)清乾隆帝曾诏谕山东巡抚,称其奏折所述事宜为日常公事,不合体制。此后,乾隆帝多次晓谕各省督抚,此类公事应当使用题本文书,经内阁等部门呈送;只有“案关重大,决不待时者”才可用奏折。由此判断( )
A.奏折最早出现在乾隆年间 B.奏折制度有利于制衡皇权
C.奏折具有机密高效的特点 D.奏折需要经内阁中转呈送
8.(2023·全国卷新课标)汉武帝时设置十三州部,州部可以推举秀才。东汉,“州里”“州闾”“州党”等语汇逐渐行用,意为同乡,州刺史被尊称为“使君”。东汉后期,以州为中心的地域观念逐渐形成,这在当时( )
A.推动了察举制度的形成 B.不利于统一国家的巩固
C.有利于抑制豪强的势力 D.强化了监察制度的效力
9.(2023·全国乙卷)明初,朱元璋要求百姓邻里之间必须互相知晓丁数、职业,即“某民丁几,受农业者几,受士业者几,受工业者几,受商业者几”。这一措施意在( )
A.强调农商皆本 B.加强对民间的控制
C.禁止人口流动 D.促进经济均衡发展
10.(2023·福建卷)商王每隔一段时间就会带着他的“子姓”分族巡行一方。所到之处,当地部族向其纳贡,获得赏赐,并派人加入商王的队伍。这种巡行( )
A.扩大了商朝的疆域范围 B.形成了部族之间的血缘认同
C.宣示了商王的统治权力 D.加强了内服外服的商业联系
11.(2023·广东卷)两晋时期参预中央决策的官员出身统计表
朝代 高门士族占比 宗室、外戚占比 寒人占比
西晋 48% 19.1% 32.9%
东晋 78.4% 7.4% 14.2%
上表的变化反映了( )
A.江南士族擅权日甚 B.豪强势力的膨胀
C.九品中正制的衰微 D.专制皇权的弱化
12.(2023·海南卷)据东汉《乙瑛碑》载,鲁相乙瑛向朝廷陈请,为孔庙增设一名百石卒史来守庙并掌管礼器(流程如下图)。这一史实最适合用来说明,当时( )
(注:①—⑦表示处理此事的先后步骤)
A.国家行政中枢权力的逐渐扩大 B.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日益巩固
C.传统社会道德秩序的渐趋规范 D.封建国家不同职能的有效履行
13.(2023·浙江卷6月)春秋战国时期,“天下共苦战斗不休”。秦国远交近攻,各个击破,相继灭掉六国,进而开创了“海内为郡县”“天下之事无小大皆决于上”的局面,这表明( )
A.分封制度的终结
B.大一统中央集权国家治理的基本模式形成
C.宗法制度的湮灭
D.中华文明起源到早期国家形成的重大转变
14.(2023·湖南卷)战国时期,关东六国国君任相多用其宗族及国人。数代秦王所用秦相,商鞅为卫人,楼缓为赵人,张仪、魏冉、范雎为魏人,蔡泽为燕人,吕不韦为韩人,李斯为楚人。据此可推知( )
A.秦国官僚制相对完善 B.秦国用人政策不断改变
C.六国严格遵行宗法制 D.法家人物在六国遭排挤
一 回顾知识体系
二 回顾核心考点
核心考点1:西周时期的政治制度。尤其是宗法制与分封制的内涵、特点及影响
分封制:中央对地方的管理制度,又称封邦建国(封建)。
对象:同姓亲族、功臣、先代贵族;其中同姓亲族(血缘)是分封的主体。体现了古代中国早期贵族政治的特点。
特点:最高执政集团尚未实现权力的高度集中,诸侯拥有很强的独立性
影响:通过分封周王确立了天下共主的地位,巩固了周王室的统治;有利于周疆域的扩大和周文化的传播;
春秋战国时期,诸侯国实力变化,强国兼并弱国,周天子权威逐渐削弱。
瓦解:春秋战国时期,诸侯争霸是其现实表现。
宗法制是以血缘关系为维系纽带、具有宗族色彩的政治制度。
特点(核心):嫡长子继承制。
作用:调节统治集团内部矛盾(权力、财产继承等),有利于统治集团内部稳定;宗法制有利于保障各级贵族享受"世卿世禄"特权,把"国"和"家"密切结合起来(家国同构,家国一体)。
对后世影响:祭祖、姓氏、族谱、祠堂、重男轻女、尊宗敬祖、任人唯亲、传统节日等大都受其影响;中国古代的宗族自治有利于地方统治秩序的稳定;
(3)分封制和宗法制的关系:宗法制在政治制度方面的体现就是分封制,分封制在血缘关系方面的体现就是宗法制。
核心考点2:古代中国君主专制(尤其是秦汉、宋、明)
强化君主专制的措施主要表现在中央官制的变革(削弱相权,强化皇权):从秦朝实行三公九卿制到汉朝内(中)朝、隋唐三省六部制、宋二府三司制、明朝废丞相设内阁、清朝设置军机处,君主专制不断强化并达到顶峰。削弱相权的基本策略是分散宰相权力、增加宰相人数、权力制衡(唐)。
制约皇权的因素:官僚制度中的谏诤、廷议、宰相制度等;史官修史;儒家思想(如“天人感应”)
(2) 趋势:古代中国君主专制演变趋势是君权不断加强并发展到顶峰,相权不断削弱,最终丞相被废除。
核心考点3:古代中国加强对地方管理的措施
(1)古代中国对地方的管辖主要有分封制(奴隶社会的地方制度,西周确立、春秋战国瓦解)、郡县制(春秋战国时期出现,秦朝在全国范围推行)、郡国并行制(西汉前期实行,引发七国之乱,后汉武帝采取“推恩令”削弱了王国势力)、行省制(元朝开始实行,是中书省的派出机构,具有中央集权和地方分权相结合的特点;变古代“山川形便”为“犬牙交错”的行政区划方式;为明清的行政区划奠定基础)等重要制度。
(2)分封制向郡县制的转变反映任官原则由宗法血缘向行政任命的变化,标志着由贵族政治向官僚政治的转变。
(3)总趋势:地方权力不断削弱,中央权力不断加强;地方行政区划越来越细,秦朝郡县两级——元朝 行省、路、府、州、县,反映中央对地方的管理日趋严密,但个别朝代也有中央集权削弱的现象(汉初的郡国并行引发“七王之乱”;唐朝后期的藩镇割据;清朝晚期汉族地方督抚的崛起)
(4)作用:有利于集中力量办大事,推动古代封建经济的发展;有利于统一多民族国家的行成和发展。
核心考点4:古代中国选官制度的演变及其趋势(科举制是常考点)
(1) 演变:古代中国选官制度主要有西周实行的世卿世禄制、战国至秦时实行的军功制、汉代实行的察举制、魏晋南北朝实行的九品中正制、隋唐开始实行直至1905年废除的科举制。
(2)科举制把读书、考试与做官紧密联系起来,有利于打破特权垄断、扩大官吏人才来源(统治基础),提高官民文化素质,促进社会重学风气的形成。
(3)科举制把选拔人才和任命官吏的权力,从世家大族的手里集中到中央政府,大大加强了中央集权,成为古代中国长期保持繁荣的制度保障之一。
三 易混易错归纳
1、分封制与宗法制
【易错】对两者的关系理解不到位,不能根据材料信息判断反映的是分封制还是宗法制。
【阐释】分封制与宗法制是周朝的重要政治制度,体现了其家国一体、注重血缘宗族的统治特色。从“国”的角度上看即为分封制,从“宗族”或者“家”的角度上看即为宗法制,宗法制是维系分封制的等级秩序的一种制度保障。
2.君主专制与中央集权制度
【易错】对两个概念理解不到位,不清楚二者的异同点。
【阐释】
首先,君主专制是一种决策方式,相对于民主而言,体现皇帝个人专断独裁,皇帝集国家最高权于一身,帝位终身和皇帝世袭。表现为君权与向相权的矛盾,趋势是皇权不断加强,相权不断削弱直至被废除;
中央集权则相对于地方分权而言,其特点是地方政府在政治、经济、军事等方面没有独立性,必须严格服从中央政府的命令。表现为中央与地方的矛盾;趋势是中央对地方的控制力不断加强,地方的权力不断削弱,中央集权不断加强。
3.郡县制与分封制
【易错】对两个概念的内涵理解不到位,不清楚郡县制代表的是官僚政治,分封制代表的是贵族政治。
【阐释】郡县制起源于先秦时期,郡和县在一些地区已经出现,而且最初的县的规模可能要大于郡,秦国商鞅变法时废分封、行县制,秦灭六国后开始在全国范围内统一推行郡县制,完全取代了分封制,二者的根本区别在于维系分封制的纽带是以血缘为基础的分封,而郡县制的长官由皇帝直接任免,有利于加强中央集权,维护国家的统一。汉代沿袭了秦的郡县制和先秦的分封制,推行郡国并行制。但王国问题成为西汉初年影响中央集权和国家稳定的重要隐患,因此在汉武帝时期,通过颁布“推恩令”,基本解决王国问题,加强了中央集权。汉代以后的一些王朝偶有在个别地区推行分封制。
4.汉代的刺史与宋代的通判
【易错】对二者的地位掌握不准确,不清楚二者与监察对象之间的关系。
【阐释】汉代的刺史制度是中国古代监察制度中比较有代表性的政治制度,体现了当时汉朝维护国家统一、注重对地方官员监察的政治文明建设的成果。汉代的刺史权力和地位低于郡守,但却代表中央巡查地方,而且直接向皇帝汇报,一定程度上有利于上下贯通、预防和惩治腐败。北宋监察地方的行政官员是通判,其官阶地位低于知州,但却代表中央监察地方,直接对中央负责,因此通判与刺史同样具有“位卑而权重”的特点。
5.唐朝的中书省,元朝的中书省与行中书省
【易错】混淆这几个概念。
【阐释】唐朝中书省是三省六部中掌管草拟政令的机构,其职能是参与决策。元朝中书省是中央最高行政机构,负责总领各行省,又兼辖腹里(今冀、晋、鲁等地区)。元朝在地方设立行中书省,简称行省或省,是地方最高行政机构。
1.(2024·湖南常德·二模)乡愁的产生是以人对故乡的远离为前提。中国士人早期的乡愁表达更多是城市性的,即更多注旧国旧都,以废墟化的城市作为情感原乡;隋唐后中国士人的乡愁逐渐以乡村为主导,通过对乡村的回望寄托情感世界。带来这一变化的因素( )
A.推动了中枢机构的创新 B.促使租佃关系的普遍化
C.加速了商品经济的发展 D.有助于社会阶层的流动
2.(2024·广东·二模)宋初中央实行“两府三司”制,“置枢密院,与中书对持文武二柄,号为‘两府’”,两府之下,三司“掌邦国财用之大计,总盐铁、度支、户部之事,以经天下财赋而均其出入焉”。这一体制( )
A.强化了封建专制皇权 B.导致中枢权力发生转移
C.使中枢权力相互制衡 D.利于提高政府行政效能
3.(2024·辽宁·模拟预测)《续资治通鉴长编》卷五载:“乙丑(公元966年),以枢密直学士、兵部侍郎薛居正、吕庆文并本官参知政事。不宣制……只令就宣徽使庭上事,殿廷别设专位于宰相后,敕尾署衔降宰相数字,月俸杂给皆半之。盖上意未欲令居正等与普(宰相赵普)齐也”。据此可知,宋初( )
A.设置参知政事以协助宰相处理政务 B.建立分权机制以制约相权
C.冗官加重财政负担并造成积贫局面 D.集体决策维护了皇帝权威
4.(2024·江西·模拟预测)有学者认为,秦朝的统一形态在政治制度、法律制度、军事控御等“硬件方面”应该是明确有效的,但在“软件方面”却远远没有达到统一天下的基本要求,甚至还一直存在着两大板块之间无法弥合的对立与仇视。据此可知,该学者旨在说明( )
A.官僚政治符合时代潮流 B.秦朝文化认同感的缺失
C.秦朝的速亡具有必然性 D.秦的统一形态明确有效
5.(2024·湖南衡阳·二模)从汉高祖到景帝,皇帝宗室被封为诸侯王的共四十六人,王子侯者二十七人,功臣侯者二百四十人,外戚侯者二十五人。汉初的分封( )
A.促进了汉初经济恢复 B.抑制了豪强地主势力
C.维护了国家政权稳定 D.埋下了地方割据隐患
6.(2024·广东广州·一模)明初,广西思恩府土司岑瑛因“筑城池,创廨宇,立学校,建祠庙,政绩大著”,被明政府升任“都指挥同知”,给予流官职位。明朝政府的做法旨在( )
A.扩大儒家学说的影响 B.鼓励少数民族的文人入仕
C.维护边疆地区的稳定 D.增强社会阶层之间的流动
7.(2024·天津和平·一模)据史书记载,九品中正制下,选择中正的权力在中央,政府选择中正非常慎重,多数中正都符合“贤有识鉴”的标准;中正必须认真负责,不负责者都要受到弹劾。这表明九品中正制( )
A.强化了中正官的道德意识 B.有利于中央自上而下地管理 C.安抚了世家大族的不满情绪 D.导致了士族掌控了吏治选拔
8.(2024·天津·一模)万历怠政,是指明神宗当政期间的怠政现象。一般认为开始于万历十四年(1586年) 秋末冬初,长达28年之久。有学者认为,明朝内阁作用巨大,在很大程度上助长了皇帝的惰性。由此可以推知,明朝( )
A.内阁作为决策机构,保证了中央行政顺利进行
B.内阁位高权重,皇帝的最高权力日趋衰落下去
C.内阁是皇权强化的产物,发挥了重要辅政功能
D.明朝的中央权力结构异化,杂乱无章混乱无序
9.(2024·湖北·一模)紫禁城是大清王朝的政务中心,但其余的政务中心,顺治时主要是南苑和西苑;康熙时除南苑、西苑外,还有畅春园和静明园;雍乾嘉道咸五朝,除西苑以外主要是以圆明园为核心的三山五园。御苑理政功能的确立反映了( )
A.皇权政治的强化 B.政务处理更加随意
C.决策效率的降低 D.封建统治危机加深
10.(2024·贵州贵阳·一模)钱穆在《中国历代政治得失》中讲道:“汉代的选举,是由封建贵族中开放政权的一条路;唐代的公开竞选,是门第特殊阶级中开放政权的一条路。唐代开放的范围,较汉代更为广泛、更为自由。”在钱穆看来,唐代的科举制( )
A.形成了尚学风气 B.终结了贵族政治
C.选拔了实用人才 D.扩大了统治基础
11.(2024·辽宁鞍山·二模)西周将被征服的方国和族群在政治上卷入周的管理体系中,使得原先以血缘为族群壁垒的状态被打破。在统一的王权政治下,各非周族群的“小我”力量逐步弱化。这说明西周时期( )
A.通过分封制推动了政治认同 B.突破了宗法血缘关系的束缚
C.运用礼乐文化加速民族交融 D.实现了国家权力的高度集中
12.(2024·湖北·二模)西安碑林博物馆藏有一幅碑刻华夷图,这幅图以唐代《海内华夷图》为底本,绘于北宋徽宗时期,南宋镌刻于碑石。图中注明楼兰、鄯善、于阗、莎车、疏勒等南疆诸国与安西四镇,以及西汉至宋中原王朝经略西域的情形。该图( )
A.体现宋朝强化边疆治理的意图 B.展现宋代沟通东西交往的成果
C.可用于研究宋代地方行政区划 D.寄托恢复汉唐故土的政治理想
13.(2024·广西·模拟预测)唐代“诸州及镇、戍之所,各自有城。……纵无城垣,篱栅亦是”;宋初曾令江淮诸郡毁废城垣,以至两宋时期的内地州县治所大部分都没有完整的城郭,基本上处于无城状态。这一变化主要是由于宋朝( )
A.在边疆战事中频吃败仗 B.纠正藩镇割据之弊
C.适应商品经济发展要求 D.养兵养官负担沉重
14.(2024·福建龙岩·一模)西汉初年,游侠势力渗透到各个领域,一些游侠世家,勾结地方官,横行乡里,“人皆避之”。而汉武帝时期,游侠温恭谨信,大有君子退让之风。导致游侠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
A.社会经济的恢复发展 B.政府加强对经济统制
C.国家治国理念的改变 D.君主专制统治的加强
15.(2024·黑龙江齐齐哈尔·二模)唐代的科举考试分为“解试”与“省试”两级。解试由州郡政府主持,当地士子自由报考,凡考试通过的土子,便可取得“解额”,然后凭此参加尚书省举行的省试,省试若及第,即具备了授官的资质。这( )
A.有利于激发社会的向学之风 B.继承了任人唯贤的政治传统
C.杜绝了科场舞弊现象的发生 D.体现了德才兼备的用人思想
16.(2024·安徽·一模)下面是汉朝某一时期行政中枢的结构图。这一结构设计( )
A.顺应了国家统一发展进程 B.表明西汉治国政策已转向重文轻武
C.旨在强化皇权的专制统治 D.体现出中央集权统治的进一步加强
17.(2024·河北·模拟预测)有学者指出,如果说“承旨书谕”“只供撰述于其间”展现了军机大臣们的一种面相的话,议复则让我们看到了军机大臣的另外一种面相……在议复过程中,封疆大吏所奏之事被军机大臣否决的情况时常发生,皇帝一般支持军机大臣的意见。该学者旨在强调清代( )
A.皇帝的权力受到一定限制 B.军机处在决策中有重要话语权
C.军机处并未成为法定机构 D.强化对中央官员的控制与监察
18.(2024·黑龙江哈尔滨·一模)明大臣四拜或五拜,清大臣始有三跪九叩之礼。明大臣可以侍坐,清大臣则奏对无不跪。明六曹答诏皆称“卿”,清则称“尔”。清大臣对皇帝奏折,皆自称“奴才”。这反映出( )
A.皇权至上观念得到强化 B.儒家纲常伦理深入人心
C.政治统治凸显民族色彩 D.尊君卑臣观念逐渐萌生
19.(2024·辽宁·一模)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谨按兵部职方清吏司,掌天下地图、城隍、镇成、烽堠之政,其要害重大者,莫如九边,而事之不可臆度者,亦莫如九边。本兵之在朝廷,九边之枢也,其机自职方始,非考验素定,宁无负明时之委任耶!焕不敏,承乏是司,窃用惧焉!乃拣集堂稿,博采边疏,询诸边将、译使,有所闻遂书之册,积久编次成书,分类备考。我国家……混一寰宇,东至辽海,西尽酒泉,延袤万里。中间渔阳、上谷、云中、朔代,以至上郡、北地、灵武、皋兰、河西、山川联络,镇屯带甲四十万,据大险以制诸夷,全盛极矣。初设辽东、宣府、大同、延绥四镇,继设宁夏、甘肃、蓟州三镇,镇守皆武职大臣,提督皆文职大臣,又以山西镇巡统驭偏头三关,陕西镇巡统驭固原,亦称二镇,遂为九边。弘治间设总制于固原,联属陕西诸镇,嘉靖间设总督于偏同,联属山西诸镇,镇戍之严,未有过于今日者。
——摘编自(明)魏焕《皇明九边考》(1542年以后)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明代设立九边重镇的主要原因。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皇明九边考》的史料价值。
20.(2024·江苏·一模)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 在世界文化发展的很长一段时间里,中华传统文化不仅明显高于周边的文化,同时也高于其他文化圈,特别是在唐代,在整个欧亚大陆上,中国是世界文化总体格局中的中心,正如著名科学史专家贝尔纳指出的,中国在“许多世纪以来,一直是人类文明和科学的巨大中心之一”。
——摘编自张西平《深刻认识中华传统文化的产生、发展及价值》
提炼材料的核心观点,并结合所学知识予以简要评析。(要求:态度明确,史论结合,逻辑严密,表述成文。)专题01 中国古代政治
目 录
01 挑战真题·查知识漏洞
02 回顾教材·补知识漏洞
回顾知识体系
回顾核心考点
易混易错归纳
03 知识通关演练
1.(2023·重庆卷)武成王庙,又称太公庙,是古代国家祭祀兵家鼻祖吕尚的祠庙。唐玄宗时,曾下令在两京及诸州各置太公庙一所,按文宣王庙的规格进行祭祀。但到宋代,仅在京师及个别地方保留武成王庙,祭祀规格也低于文宣王庙。这一现象反映出宋代( )
A.漠视兵家思想 B.抑制地方势力 C.打压民间信仰 D.实行抑武方针
【知识点】宋初专制集权的加强
【答案】D
【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根据设问词可知本题是本质题,本题时空是:唐宋时期(中国)。根据材料“宋代,仅在京师及个别地方保留武成王庙,祭祀规格也低于文宣王庙”可知,宋代武成王庙数量减少,规格也低于文宣王庙,这说明宋代对于兵家鼻祖的重视程度远远低于对儒家先圣孔子的重视,结合所学可知,这是因为宋代重文轻武,D项正确;材料更加强调的抑武方针,而不是漠视兵家思想,排除A项;在京师及个别地方保留武成王庙,无法体现抑制地方势力,排除B项;材料更加强调的抑武方针,没有体现打压民间信仰,排除C项。故选D项。
2.(2023·重庆卷)唐后期,科举放榜后,新科进士一般会到主考官府邸谢恩,称为“拜主司”。“主司列席缛,东面西向。主事揖状元已下,与主司对拜。”三日后,再次前往谢恩,称“曲谢”。这一现象会导致( )
A.文官之间易结朋党 B.官员施政能力下降
C.官场礼仪更加繁琐 D.官吏考核制度变革
【知识点】隋唐科举制
【答案】A
【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根据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是影响题。时空是:唐朝(中国)。新科进士向主考官谢恩,结成座主、门生关系,新科进士对于主考官执弟子礼,主考官对新科进士加以教导、提携,容易发展成朋党势力,A项正确;新科进士与主考官形成特殊的亲近关系,主要是影响官场势力和风气,对于官员施政能力、官吏考核制度直接影响不大,排除B项、D项;新科进士与主考官之间的礼仪与当时官场上门生故吏关系下的礼仪相似,或是其组成部分,其主要影响是形成一种特殊的座主、门生关系和势力结合,而非影响官场礼仪,排除C项。故选A项。
3.(2023·福建卷)下表为研究者整理的元代部分家庭组建的情况,这体现出元代( )
丈夫 妻子
蒙古人秃忽赤 汉人刘氏
汉人王庆端 蒙古人也速真氏
畏兀儿人廉希宪 女真人完颜氏
回回人哈只哈心 汉人荀氏
汉人傅昱 契丹人耶律氏
A.不同民族的杂居 B.华夏文化的扩散
C.民族隔阂的消解 D.民族习俗的趋同
【知识点】元朝的民族关系
【答案】A
【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元代中国。据材料“当时部分家庭成员中,丈夫及其妻子分别来自不同的民族”可得出不同民族之间的通婚且这部分家庭夫妻的民族类别组合比较多,结合所学可得出,这说明多个少数民族处于杂居状态,相互通婚比较方便和普遍,A项正确;材料只体现了不同民族的通婚,不体现以哪个民族的文化为主体,故材料不能体现华夏文化的扩散,排除B项;C项表述太绝对,排除C项;材料只体现了不同民族的通婚,不能说明民族习俗是否趋同,排除D项。故选A项。
4.(2023·辽宁卷)1955年,在今辽宁省朝阳市喀左县出土一批西周青铜器,其中一件盂造型雅致、纹饰精美,刻有“匽侯”等文字。“匽侯”即为“燕侯”,是周初分封的诸侯,封地在蓟。这反映了( )
A.青铜器的普遍使用 B.燕文化影响到辽西地区
C.分封制的日趋完善 D.诸侯祭祀礼仪活动频繁
【知识点】分封制
【答案】B
【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西周(中国)。根据材料可知,在今辽宁省出土的西周青铜器上刻有“匽侯”等文字,而“匽侯”封地在蓟,也就是燕国,这反映了燕文化影响到辽西地区,B项正确;材料只涉及一件青铜器,无法体现青铜器的普遍使用,排除A项;材料未涉及分封制的完善,排除C项;材料未体现诸侯祭祀礼仪活动的频率,排除D项。故选B项。
5.(2023·广东卷)有学者认为西周时期周王能干预诸侯国的内政,下列史料支持这一观点的是( )
A.《礼记》记载诸侯国君必须定期朝觐周王
B.《诗经》记载周王派遣官员协助诸侯国君营建都城
C.西周士山盘铭文记载周王命士山向诸侯国征收贡纳
D.西周豆闭簋铭文记载周王命豆闭掌管某诸侯国军事
【知识点】分封制的背景、目的、内容
【答案】D
【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根据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是正向题。时空是:西周时期(中国)。分封制规定,诸侯王在封国内享有军政大权,周王命人掌管诸侯国的军事,反映对诸侯国内政的干预,D项正确;朝觐周王、向周王缴纳贡赋属于诸侯的义务,要求诸侯尽义务不属于对诸侯权力的侵夺和对诸侯国内政的干预,排除A项、C项;周王派遣官员协助诸侯国君营建都城,也即承认诸侯国君有营建都城的权利,给予帮助算不上侵犯诸侯王的权力和干预诸侯国内政,排除B项。故选D项。
6.(2023·海南卷)有学者认为,宋代的识字率相对较高。真定府的一处摩崖石刻显示,山区牧羊人也有能读会写者;南方农村的文化教育水平高于北方,如建州“耕且读者十家而五六”,邵武军的许多村落“皆聚徒教授”。这一现象表明当时( )
A.书院制度日趋完备 B.雕版印刷相当普及
C.崇文兴教渐成风尚 D.文化重心已经南移
【知识点】宋初专制集权的加强
【答案】C
【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宋代(中国)。据材料可知,宋代识字率较高,即便是农村地区的村落,文化风气依然浓厚,因此可以推断宋代整个社会形成崇文风气,C项正确;材料仅显示宋代形成崇文风气,材料没有讲明是因书院制度完备而形成的,排除A项;B项表述符合史实,据材料无法得出宋代雕版印刷术相当普及,排除B项;D项表述基本符合史实,材料中虽然有“南方农村的文化教育水平高于北方”的信息,但是材料重点不是强调宋代南方文化重心南移,材料整体上突出宋代崇文的社会风气,排除D项。故选C项。
7.(2023·北京卷)清乾隆帝曾诏谕山东巡抚,称其奏折所述事宜为日常公事,不合体制。此后,乾隆帝多次晓谕各省督抚,此类公事应当使用题本文书,经内阁等部门呈送;只有“案关重大,决不待时者”才可用奏折。由此判断( )
A.奏折最早出现在乾隆年间 B.奏折制度有利于制衡皇权
C.奏折具有机密高效的特点 D.奏折需要经内阁中转呈送
【知识点】清朝君主专制
【答案】C
【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推断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清朝(中国)。根据材料“只有‘案关重大,决不待时者’才可用奏折。”可知,乾隆时期,规范了对奏折使用的要求,只有那些特别重要、特别紧急的事务,才可通过奏折进行上奏,说明清朝的奏折具有机密高效的特点,便于皇帝对地方的控制,C项正确;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奏折最早出现在康熙时期,排除A项;材料中描述的是对奏折制度的规范和要求,没有体现制衡皇权信息,排除B项;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常规文书经内阁中转呈送,而奏折单独呈送皇帝,不经中转,收发环节,排除D项。故选C项。
8.(2023·全国卷新课标)汉武帝时设置十三州部,州部可以推举秀才。东汉,“州里”“州闾”“州党”等语汇逐渐行用,意为同乡,州刺史被尊称为“使君”。东汉后期,以州为中心的地域观念逐渐形成,这在当时( )
A.推动了察举制度的形成 B.不利于统一国家的巩固
C.有利于抑制豪强的势力 D.强化了监察制度的效力
【知识点】两汉到明清政治体制的演变
【答案】B
【解析】本题是多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次题干的提示词,可知这是本质题、影响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西汉汉武帝时期至东汉后期(中国)。据本题材料“州部可以推举秀才”,“东汉后期,以州为中心的地域观念逐渐形成。”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汉灵帝中平五年(188年),刘焉上书认为天下无法安定,原因在于刺史权力太轻,朝廷于是改部分资深刺史为州牧,至此刺史(州牧)开始成为一州的军政长官,正式跃升为长吏、太守的上级,“州”开始正式作为行政区出现。东汉后期由于中央朝廷的持续衰弱,原本的“十三州”监察区开始正式成为行政区划,而其行政长官虽名义上仍由皇帝任免,但实际上已经脱离朝廷掌控,州刺史和州牧权力大增,对郡、县两级管理拥有绝对的管辖权。所以东汉后期,以州为中心的地域观念逐渐形成,不利于统一国家的巩固,B项正确;察举制,是中国古代选拔官吏的一种制度,它的确立时间是汉武帝元光元年,排除A项;东汉后期各州刺史、州牧开始正式划地自治,全面掌握辖区内军政财大权,而朝廷对此已经无能为力,不利于抑制豪强的势力,排除C项;材料此举增强了地方州长官的权力,弱化了监察制度的效力,排除D项。故选B项。
9.(2023·全国乙卷)明初,朱元璋要求百姓邻里之间必须互相知晓丁数、职业,即“某民丁几,受农业者几,受士业者几,受工业者几,受商业者几”。这一措施意在( )
A.强调农商皆本 B.加强对民间的控制
C.禁止人口流动 D.促进经济均衡发展
【知识点】明朝政治体制的变化
【答案】B
【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目的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明初(中国)。据材料“明初,朱元璋要求百姓邻里之间必须互相知晓丁数、职业”及所学知识可知,百姓对邻里的情况相互知晓,有利于基层民众的自我管理与相互监督,进而加强对民间的控制,B项正确;明清时期,政府厉行重农抑商政策,且邻里之间“知晓丁数、职业”,不能体现政府对农业和商业的态度,不能反映农商皆本,排除A项;明清时期,对人口流动进行严格的限制,但并不禁止人口流动,C项表述过于绝对,与史实不符,排除C项;邻里之间“知晓丁数、职业”是为了加强对民间的控制,与经济均衡发展没有直接关系,且邻里之间的相互了解不能促进经济“均衡”发展,排除D项。故选B项。
10.(2023·福建卷)商王每隔一段时间就会带着他的“子姓”分族巡行一方。所到之处,当地部族向其纳贡,获得赏赐,并派人加入商王的队伍。这种巡行( )
A.扩大了商朝的疆域范围 B.形成了部族之间的血缘认同
C.宣示了商王的统治权力 D.加强了内服外服的商业联系
【知识点】先秦时期政治体制
【答案】C
【解析】本题是多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次题干的提示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推断题、影响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商代中国。结合所学,商朝实行内外服制度,商王控制着联盟的实际权力,与各附属国形成了支配与被支配的关系,材料中“商王带着他的‘子姓’分族巡行一方”,通过“当地部族进贡、商王赏赐、当地部族派人随从”等方式宣示了商王的统治权力,C项正确;结合所学“巡视一方”指的是在自己国家疆域之内巡视,故“巡视一方”不会“扩大商朝疆域范围”,排除A项;结合所学,在商朝内外服制度下仍是众邦国林立的状态,部族之间并未形成血缘认同,被巡视之处给商王纳贡,接受赏赐,会产生政治认同,而不是“血缘认同”,被巡视的地方派人加入商王队伍只会起到随从助威的作用,会产生政治认同,也不会形成“血缘认同”,B项不符合史实,排除B项;材料中“纳贡、赏赐”在当时主要属于政治行为,不是商业行为,对加强内服外服商业联系作用不大,排除D项。故选C项。
11.(2023·广东卷)两晋时期参预中央决策的官员出身统计表
朝代 高门士族占比 宗室、外戚占比 寒人占比
西晋 48% 19.1% 32.9%
东晋 78.4% 7.4% 14.2%
上表的变化反映了( )
A.江南士族擅权日甚 B.豪强势力的膨胀
C.九品中正制的衰微 D.专制皇权的弱化
【知识点】两汉到明清政治体制的演变
【答案】D
【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两晋时期(中国)。据表格数据可知,东晋时期与西晋时期相比,参与决策的中央官员中“宗室、外戚”、“寒人”的比例大幅减少,而“高门士族”的比例却大增,反映出士族对中央决策的影响力增强,专制皇权的相对弱化(本质),D项正确;据材料“高门士族占比”,无法体现特指江南士族,且结合时代背景,两晋时期一直是北方士族掌权,如西晋时期的范阳卢氏、清河崔氏、太原王氏、荥阳郑氏等,甚至东晋晋室南迁后,相继掌权的琅琊王氏、颍川庾氏、谯国桓氏、陈郡谢氏等也是南渡的北方士族,因此排除 A项;从社会阶层的角度看,高门士族与豪强并不完全等同,通过土地兼并等其他手段获得大量土地、拥有私人武装、控制人口的群体为豪强,门阀士族则是通过掌握文化而世代居官的名门望族,排除B项;C项说法相反,九品中正制是魏晋南北朝时期高门士族维护自身特权的工具,材料恰恰反映了九品中正制盛行,排除C项。故选D项。
12.(2023·海南卷)据东汉《乙瑛碑》载,鲁相乙瑛向朝廷陈请,为孔庙增设一名百石卒史来守庙并掌管礼器(流程如下图)。这一史实最适合用来说明,当时( )
(注:①—⑦表示处理此事的先后步骤)
A.国家行政中枢权力的逐渐扩大 B.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日益巩固
C.传统社会道德秩序的渐趋规范 D.封建国家不同职能的有效履行
【知识点】两汉到明清政治体制的演变
【答案】D
【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东汉(中国)。据材料可知,在鲁相乙瑛向朝廷陈请为孔庙增设石卒史这一事件上,朝廷各部门各司其职,说明封建国家不同职能的有效履行,D项正确;材料中没有将东汉中枢权力部门与之前的朝代做比较,无法得出中枢权力扩大的认识,排除A项;专制主义中央集权涉及中央集权与地方分权和皇权与相权两对关系,材料不涉及中央与地方关系,排除B项;材料没有突出传统道德秩序走向规范,材料旨在通过鲁相乙瑛向朝廷陈请为孔庙增设石卒史这一事件反映本质问题,排除C项。故选D项。
13.(2023·浙江卷6月)春秋战国时期,“天下共苦战斗不休”。秦国远交近攻,各个击破,相继灭掉六国,进而开创了“海内为郡县”“天下之事无小大皆决于上”的局面,这表明( )
A.分封制度的终结
B.大一统中央集权国家治理的基本模式形成
C.宗法制度的湮灭
D.中华文明起源到早期国家形成的重大转变
【知识点】秦朝专制主义中央集权
【答案】B
【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是本质题。时空是春秋战国至秦朝(中国)。据材料信息得出主要结论:春秋战国时期,社会分裂动荡,秦统一六国,开创了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大一统中央集权国家治理的基本模式形成,B项正确;分封制度在之后的朝代中,仍有实行,排除A项;材料强调的是大一统中央集权国家治理模式的基本形成,并不是突出宗法制度的湮灭,排除C项;秦朝并不属于早期国家形态,排除D项。故选B项。
14.(2023·湖南卷)战国时期,关东六国国君任相多用其宗族及国人。数代秦王所用秦相,商鞅为卫人,楼缓为赵人,张仪、魏冉、范雎为魏人,蔡泽为燕人,吕不韦为韩人,李斯为楚人。据此可推知( )
A.秦国官僚制相对完善 B.秦国用人政策不断改变
C.六国严格遵行宗法制 D.法家人物在六国遭排挤
【知识点】先秦时期政治体制
【答案】A
【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根据题干设问词,可知是推断题。根据题干关键信息可知时空是:战国时期的中国。根据材料可知,与关东六国多用其宗族及国人不同,秦国的相主要来源于各诸侯国,说明当时秦国的官僚体制相对完善,并非采取世袭制,A项正确;材料未涉及秦国的用人政策改变,排除B项;战国时期宗法制遭到冲击,排除C项;材料未涉及六国的相的出身及派别,因此排挤一词无法得出,排除D项。故选A项。
一 回顾知识体系
二 回顾核心考点
核心考点1:西周时期的政治制度。尤其是宗法制与分封制的内涵、特点及影响
分封制:中央对地方的管理制度,又称封邦建国(封建)。
对象:同姓亲族、功臣、先代贵族;其中同姓亲族(血缘)是分封的主体。体现了古代中国早期贵族政治的特点。
特点:最高执政集团尚未实现权力的高度集中,诸侯拥有很强的独立性
影响:通过分封周王确立了天下共主的地位,巩固了周王室的统治;有利于周疆域的扩大和周文化的传播;
春秋战国时期,诸侯国实力变化,强国兼并弱国,周天子权威逐渐削弱。
瓦解:春秋战国时期,诸侯争霸是其现实表现。
宗法制是以血缘关系为维系纽带、具有宗族色彩的政治制度。
特点(核心):嫡长子继承制。
作用:调节统治集团内部矛盾(权力、财产继承等),有利于统治集团内部稳定;宗法制有利于保障各级贵族享受"世卿世禄"特权,把"国"和"家"密切结合起来(家国同构,家国一体)。
对后世影响:祭祖、姓氏、族谱、祠堂、重男轻女、尊宗敬祖、任人唯亲、传统节日等大都受其影响;中国古代的宗族自治有利于地方统治秩序的稳定;
(3)分封制和宗法制的关系:宗法制在政治制度方面的体现就是分封制,分封制在血缘关系方面的体现就是宗法制。
核心考点2:古代中国君主专制(尤其是秦汉、宋、明)
强化君主专制的措施主要表现在中央官制的变革(削弱相权,强化皇权):从秦朝实行三公九卿制到汉朝内(中)朝、隋唐三省六部制、宋二府三司制、明朝废丞相设内阁、清朝设置军机处,君主专制不断强化并达到顶峰。削弱相权的基本策略是分散宰相权力、增加宰相人数、权力制衡(唐)。
制约皇权的因素:官僚制度中的谏诤、廷议、宰相制度等;史官修史;儒家思想(如“天人感应”)
(2) 趋势:古代中国君主专制演变趋势是君权不断加强并发展到顶峰,相权不断削弱,最终丞相被废除。
核心考点3:古代中国加强对地方管理的措施
(1)古代中国对地方的管辖主要有分封制(奴隶社会的地方制度,西周确立、春秋战国瓦解)、郡县制(春秋战国时期出现,秦朝在全国范围推行)、郡国并行制(西汉前期实行,引发七国之乱,后汉武帝采取“推恩令”削弱了王国势力)、行省制(元朝开始实行,是中书省的派出机构,具有中央集权和地方分权相结合的特点;变古代“山川形便”为“犬牙交错”的行政区划方式;为明清的行政区划奠定基础)等重要制度。
(2)分封制向郡县制的转变反映任官原则由宗法血缘向行政任命的变化,标志着由贵族政治向官僚政治的转变。
(3)总趋势:地方权力不断削弱,中央权力不断加强;地方行政区划越来越细,秦朝郡县两级——元朝 行省、路、府、州、县,反映中央对地方的管理日趋严密,但个别朝代也有中央集权削弱的现象(汉初的郡国并行引发“七王之乱”;唐朝后期的藩镇割据;清朝晚期汉族地方督抚的崛起)
(4)作用:有利于集中力量办大事,推动古代封建经济的发展;有利于统一多民族国家的行成和发展。
核心考点4:古代中国选官制度的演变及其趋势(科举制是常考点)
(1) 演变:古代中国选官制度主要有西周实行的世卿世禄制、战国至秦时实行的军功制、汉代实行的察举制、魏晋南北朝实行的九品中正制、隋唐开始实行直至1905年废除的科举制。
(2)科举制把读书、考试与做官紧密联系起来,有利于打破特权垄断、扩大官吏人才来源(统治基础),提高官民文化素质,促进社会重学风气的形成。
(3)科举制把选拔人才和任命官吏的权力,从世家大族的手里集中到中央政府,大大加强了中央集权,成为古代中国长期保持繁荣的制度保障之一。
三 易混易错归纳
1、分封制与宗法制
【易错】对两者的关系理解不到位,不能根据材料信息判断反映的是分封制还是宗法制。
【阐释】分封制与宗法制是周朝的重要政治制度,体现了其家国一体、注重血缘宗族的统治特色。从“国”的角度上看即为分封制,从“宗族”或者“家”的角度上看即为宗法制,宗法制是维系分封制的等级秩序的一种制度保障。
2.君主专制与中央集权制度
【易错】对两个概念理解不到位,不清楚二者的异同点。
【阐释】
首先,君主专制是一种决策方式,相对于民主而言,体现皇帝个人专断独裁,皇帝集国家最高权于一身,帝位终身和皇帝世袭。表现为君权与向相权的矛盾,趋势是皇权不断加强,相权不断削弱直至被废除;
中央集权则相对于地方分权而言,其特点是地方政府在政治、经济、军事等方面没有独立性,必须严格服从中央政府的命令。表现为中央与地方的矛盾;趋势是中央对地方的控制力不断加强,地方的权力不断削弱,中央集权不断加强。
3.郡县制与分封制
【易错】对两个概念的内涵理解不到位,不清楚郡县制代表的是官僚政治,分封制代表的是贵族政治。
【阐释】郡县制起源于先秦时期,郡和县在一些地区已经出现,而且最初的县的规模可能要大于郡,秦国商鞅变法时废分封、行县制,秦灭六国后开始在全国范围内统一推行郡县制,完全取代了分封制,二者的根本区别在于维系分封制的纽带是以血缘为基础的分封,而郡县制的长官由皇帝直接任免,有利于加强中央集权,维护国家的统一。汉代沿袭了秦的郡县制和先秦的分封制,推行郡国并行制。但王国问题成为西汉初年影响中央集权和国家稳定的重要隐患,因此在汉武帝时期,通过颁布“推恩令”,基本解决王国问题,加强了中央集权。汉代以后的一些王朝偶有在个别地区推行分封制。
4.汉代的刺史与宋代的通判
【易错】对二者的地位掌握不准确,不清楚二者与监察对象之间的关系。
【阐释】汉代的刺史制度是中国古代监察制度中比较有代表性的政治制度,体现了当时汉朝维护国家统一、注重对地方官员监察的政治文明建设的成果。汉代的刺史权力和地位低于郡守,但却代表中央巡查地方,而且直接向皇帝汇报,一定程度上有利于上下贯通、预防和惩治腐败。北宋监察地方的行政官员是通判,其官阶地位低于知州,但却代表中央监察地方,直接对中央负责,因此通判与刺史同样具有“位卑而权重”的特点。
5.唐朝的中书省,元朝的中书省与行中书省
【易错】混淆这几个概念。
【阐释】唐朝中书省是三省六部中掌管草拟政令的机构,其职能是参与决策。元朝中书省是中央最高行政机构,负责总领各行省,又兼辖腹里(今冀、晋、鲁等地区)。元朝在地方设立行中书省,简称行省或省,是地方最高行政机构。
1.(2024·湖南常德·二模)乡愁的产生是以人对故乡的远离为前提。中国士人早期的乡愁表达更多是城市性的,即更多注旧国旧都,以废墟化的城市作为情感原乡;隋唐后中国士人的乡愁逐渐以乡村为主导,通过对乡村的回望寄托情感世界。带来这一变化的因素( )
A.推动了中枢机构的创新 B.促使租佃关系的普遍化
C.加速了商品经济的发展 D.有助于社会阶层的流动
【答案】D
【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设问词,可知这是影响题,时空是隋唐时期(中国)。根据材料“中国士人早期的乡愁表达更多是城市性的,即更多注旧国旧都,……隋唐后中国士人的乡愁逐渐以乡村为主导,通过对乡村的回望寄托情感世界。”及所学可知,隋唐后中国士人的乡愁逐渐以乡村为主导,这与科举制度的施行密切有关。隋唐时期,科举制的形成及发展,打破了贵族垄断官场的情形,为社会下层民众提供了新的上升通道,使许多出身于乡村的寒门子弟有机会进入统治阶层,D项正确;材料未涉及隋唐时期中枢机构创新的相关信息,与题意无关,排除A项;租佃关系即地主把部分或全部土地出租给农民耕种,收取地租作为收益。地主和佃农通过租佃契约形成剥削与被剥削的关系。宋代租佃关系日益普遍化,与题意无关,排除B项;材料强调的是科举制对乡愁的影响,与商品经济发展关系不大,排除C项。故选D项。
2.(2024·广东·二模)宋初中央实行“两府三司”制,“置枢密院,与中书对持文武二柄,号为‘两府’”,两府之下,三司“掌邦国财用之大计,总盐铁、度支、户部之事,以经天下财赋而均其出入焉”。这一体制( )
A.强化了封建专制皇权 B.导致中枢权力发生转移
C.使中枢权力相互制衡 D.利于提高政府行政效能
【答案】A
【解析】
本题是多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次题干的提示词,可知这是推断题、影响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宋朝(中国)。根据材料可知,“两府三司”体制分散了相权,强化了皇权,A项正确;中枢权力发生转移的表现是枢密院地位的下滑以及权利的转移等,但是材料主要表现“二府三司制”的作用,排除B项;宋朝的“两府三司”体制使中枢权力相互制衡,但是“中枢权力相互制衡”是手段,不是其根本目的,其根本目的是强化了封建专制皇权,排除C项;宋代官僚队伍庞大,权力分割过细,不利于行政效能的提高,排除D项。故选A项。
3.(2024·辽宁·模拟预测)《续资治通鉴长编》卷五载:“乙丑(公元966年),以枢密直学士、兵部侍郎薛居正、吕庆文并本官参知政事。不宣制……只令就宣徽使庭上事,殿廷别设专位于宰相后,敕尾署衔降宰相数字,月俸杂给皆半之。盖上意未欲令居正等与普(宰相赵普)齐也”。据此可知,宋初( )
A.设置参知政事以协助宰相处理政务 B.建立分权机制以制约相权
C.冗官加重财政负担并造成积贫局面 D.集体决策维护了皇帝权威
【答案】A
【解析】
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推断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宋朝时期(中国)。根据材料“不宣制”“盖上意未欲令居正等与普(宰相赵普)齐也”等可知,宋太祖在设置参知政事的同时限制其权力,只让其成为宰相赵普的副手,到宋太宗时期,赵普仍旧掌握着决策权,总的来说,宋太祖最初设置参知政事主要是为了让其协助宰相赵普处理政务,当时参知政事是没有实权的,A项正确;材料中未涉及分权机制的建立,排除B项;材料内容不涉及冗官现象,排除C项;中国古代决策权在皇帝手中,排除D项。故选A项。
4.(2024·江西·模拟预测)有学者认为,秦朝的统一形态在政治制度、法律制度、军事控御等“硬件方面”应该是明确有效的,但在“软件方面”却远远没有达到统一天下的基本要求,甚至还一直存在着两大板块之间无法弥合的对立与仇视。据此可知,该学者旨在说明( )
A.官僚政治符合时代潮流 B.秦朝文化认同感的缺失
C.秦朝的速亡具有必然性 D.秦的统一形态明确有效
【答案】B
【解析】
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题干的提示词,可知这是目的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秦朝(中国)。根据材料“‘软件方面’却远远没有达到统一天下的基本要求”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秦始皇在完成统一后实行车同轨、书同文等措施,破坏了原来的地方文化,同时秦始皇在统治思想、政策等方面依然对关东吏民采取歧视、防范、威慑、镇压的态度,这会造成原关东六国对秦朝文化认同感的缺失,B项正确;材料没有涉及官僚政治的相关信息,排除A项;材料的主旨不是秦朝速亡的必然性,排除C项;D项说法只能反映秦朝的统一形态在“硬件方面”的效果,不能全面反映材料信息,以偏概全,排除D项。故选B项。
5.(2024·湖南衡阳·二模)从汉高祖到景帝,皇帝宗室被封为诸侯王的共四十六人,王子侯者二十七人,功臣侯者二百四十人,外戚侯者二十五人。汉初的分封( )
A.促进了汉初经济恢复 B.抑制了豪强地主势力
C.维护了国家政权稳定 D.埋下了地方割据隐患
【答案】D
【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设问词,可知这是影响题,时空是西汉时期。根据材料可知,西汉初年统治者对宗室、外戚和功臣进行分封且人数众多,这使得地方势力逐渐增强,埋下了地方割据的隐患,D项正确;宗室外戚享有支配封国食邑的特权,不利于汉初经济恢复,排除A项;材料与抑制豪强地主势力没有直接关系,排除B项;汉初封国势力强大,威胁中央,为汉王朝的统治和稳定埋下了隐患,排除C项。故选D项。
6.(2024·广东广州·一模)明初,广西思恩府土司岑瑛因“筑城池,创廨宇,立学校,建祠庙,政绩大著”,被明政府升任“都指挥同知”,给予流官职位。明朝政府的做法旨在( )
A.扩大儒家学说的影响 B.鼓励少数民族的文人入仕
C.维护边疆地区的稳定 D.增强社会阶层之间的流动
【答案】C
【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目的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明朝(中国)。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可知,土司又称土官,是由西南地区当地少数民族首领担任知府,明初,广西思恩府土司岑瑛因政绩大著,得到明政府的肯定,给予流官职位,明朝政府的做法目的在于维持西南边疆地区政局的安稳,C项正确;明朝政府的做法并非为了扩大儒家学说的影响,排除A项;材料并未涉及选官制度,排除B项;“增强社会阶层之间的流动”与题意不符,排除D项。故选C项。
7.(2024·天津和平·一模)据史书记载,九品中正制下,选择中正的权力在中央,政府选择中正非常慎重,多数中正都符合“贤有识鉴”的标准;中正必须认真负责,不负责者都要受到弹劾。这表明九品中正制( )
A.强化了中正官的道德意识 B.有利于中央自上而下地管理 C.安抚了世家大族的不满情绪 D.导致了士族掌控了吏治选拔
【答案】B
【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根据题干设问词,可知是本质题。根据题干关键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魏晋时期的中国。根据材料“九品中正制下,选择中正的权力在中央,政府选择中正非常慎重”“中正必须认真负责,不负责者都要受到弹劾”可知,在魏晋时期的九品中正制下,中央对中正官的选拔有着严格的要求,并进行监督,有利于中央自上而下地管理,B项正确;材料体现的是中央政府对中正官的监督,非强化道德意识,排除A项;九品中正制维护的是世家大族的利益,与安抚世家大族的不满情绪,排除C项;九品中正制是世家大族垄断政权的工具,D项错在因果关系颠倒,排除D项。故选B项。
8.(2024·天津·一模)万历怠政,是指明神宗当政期间的怠政现象。一般认为开始于万历十四年(1586年) 秋末冬初,长达28年之久。有学者认为,明朝内阁作用巨大,在很大程度上助长了皇帝的惰性。由此可以推知,明朝( )
A.内阁作为决策机构,保证了中央行政顺利进行
B.内阁位高权重,皇帝的最高权力日趋衰落下去
C.内阁是皇权强化的产物,发挥了重要辅政功能
D.明朝的中央权力结构异化,杂乱无章混乱无序
【答案】C
【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根据题干设问词,可知是推断题。根据题干关键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明朝时期的中国。根据材料“有学者认为,明朝内阁作用巨大,在很大程度上助长了皇帝的惰性”和所学可知,内阁是君主专制强化的产物,虽然明神宗出现怠政现象,但是内阁发挥了辅政作用,国家也照常运行,C项正确;内阁不是中央一级的法定机构,无决策权,排除A项;内阁是君主专制强化的产物,衰落的说法不符合史实,排除B项;明朝中央有着明确的机构设置,杂乱无序的说法错误,排除D项。故选C项。
9.(2024·湖北·一模)紫禁城是大清王朝的政务中心,但其余的政务中心,顺治时主要是南苑和西苑;康熙时除南苑、西苑外,还有畅春园和静明园;雍乾嘉道咸五朝,除西苑以外主要是以圆明园为核心的三山五园。御苑理政功能的确立反映了( )
A.皇权政治的强化 B.政务处理更加随意
C.决策效率的降低 D.封建统治危机加深
【答案】A
【解析】
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清代(中国)。清代宫苑格局和宫苑二元理政模式,从便利和优化皇帝生活、理政而来,除了作为政务中心的紫禁城外,皇帝生活和居住的地方也是政务中心,反映了皇权政治的强化,A项正确;政务中心的转移与皇帝的生活居住有关,不能说明政务处理随意,排除B项;仅通过不同皇帝理政的政务中心的不同,不能得知决策效率的高低,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皇帝生活居住地区作为政务中心,有利于更快处理政治事务,有利于提高决策效率,排除C项;仅通过政务中心的变化,不能得知封建统治危机加深,封建统治危机加深表现在土地兼并现象严重、阶级矛盾激化等方面,排除D项。故选A项。
10.(2024·贵州贵阳·一模)钱穆在《中国历代政治得失》中讲道:“汉代的选举,是由封建贵族中开放政权的一条路;唐代的公开竞选,是门第特殊阶级中开放政权的一条路。唐代开放的范围,较汉代更为广泛、更为自由。”在钱穆看来,唐代的科举制( )
A.形成了尚学风气 B.终结了贵族政治
C.选拔了实用人才 D.扩大了统治基础
【答案】D
【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影响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汉代到唐代(中国)。据材料及所学可知,唐代的科举制比汉代的选举更开放、自由,扩大了统治基础,D项正确;材料是科举制与汉代选官制度的选拔方式的比较,与尚学风气无关,排除A项;秦朝推广的郡县制,确立的官僚制度取代了贵族政治,排除B项;材料是关于选拔方式的变化,不能肯定得出选拔的是实用人才,排除C项。故选D项。
11.(2024·辽宁鞍山·二模)西周将被征服的方国和族群在政治上卷入周的管理体系中,使得原先以血缘为族群壁垒的状态被打破。在统一的王权政治下,各非周族群的“小我”力量逐步弱化。这说明西周时期( )
A.通过分封制推动了政治认同 B.突破了宗法血缘关系的束缚
C.运用礼乐文化加速民族交融 D.实现了国家权力的高度集中
【答案】A
【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西周时期(中国)。据材料可知,被征服的方国和族群也被纳入西周分封制度下,而且其“小我”力量逐步弱化,说明他们认同了周王的统治,A项正确;据材料“使得原先以血缘为族群壁垒的状态被打破”,而不是突破了束缚,B项表述有误,排除B项;材料体现的是分封制度,没有礼乐制度,排除C项;西周权力尚未高度集中,D项史实错误,排除D项。故选A项。
12.(2024·湖北·二模)西安碑林博物馆藏有一幅碑刻华夷图,这幅图以唐代《海内华夷图》为底本,绘于北宋徽宗时期,南宋镌刻于碑石。图中注明楼兰、鄯善、于阗、莎车、疏勒等南疆诸国与安西四镇,以及西汉至宋中原王朝经略西域的情形。该图( )
A.体现宋朝强化边疆治理的意图 B.展现宋代沟通东西交往的成果
C.可用于研究宋代地方行政区划 D.寄托恢复汉唐故土的政治理想
【答案】D
【解析】
本题是多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次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影响题、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古代中国。由材料“这幅图以唐代《海内华夷图》……的情形”可知,北宋和南宋时期绘制华夷图,包含了汉唐大一统时期经略西域的情形,结合宋朝偏安一隅的历史背景,这幅图在这一时期的绘制和镌刻寄托了当时想要恢复汉唐故土的美好政治理想,D项正确;宋朝偏安一隅,西域地区并没有纳入到王朝疆域版图中,与史实不符,排除A项;宋朝东西交往的成果主要强调的是中外的交往史实,与材料表达的主旨不符合,排除B项;该图与宋朝的疆域范围不符合,西域地区并不在宋朝的疆域范围内,排除C项。故选D项。
13.(2024·广西·模拟预测)唐代“诸州及镇、戍之所,各自有城。……纵无城垣,篱栅亦是”;宋初曾令江淮诸郡毁废城垣,以至两宋时期的内地州县治所大部分都没有完整的城郭,基本上处于无城状态。这一变化主要是由于宋朝( )
A.在边疆战事中频吃败仗 B.纠正藩镇割据之弊
C.适应商品经济发展要求 D.养兵养官负担沉重
【答案】B
【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设问词,可知这是原因题,时空是唐宋时期(中国)。根据材料“诸州及镇、戍之所,各自有城。……纵无城垣,篱栅亦是”“两宋时期的内地州县治所大部分都没有完整的城郭,基本上处于无城状态”可知,相比于唐代城市的封闭,宋代令江淮诸郡毁废城垣,而且大部分城市呈现开放型格局,这主要是因为宋代吸取唐末五代藩镇割据的教训,防止出现地方割据之弊,B项正确;材料未涉及边疆战事中频吃败仗的相关信息,不符合题意,排除A项;材料强调的是藩镇对城市设计的影响,“商品经济发展的要求”与题干信息不符,排除C项;宋代形成了“冗官、冗兵、冗费”的问题,但与城市格局无关,排除D项。故选B项。
14.(2024·福建龙岩·一模)西汉初年,游侠势力渗透到各个领域,一些游侠世家,勾结地方官,横行乡里,“人皆避之”。而汉武帝时期,游侠温恭谨信,大有君子退让之风。导致游侠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
A.社会经济的恢复发展 B.政府加强对经济统制
C.国家治国理念的改变 D.君主专制统治的加强
【答案】C
【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原因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西汉(中国)。据材料“西汉初年,游侠势力渗透到各个领域,一些游侠世家,勾结地方官,横行乡里……汉武帝时期,游侠温恭谨信,大有君子退让之风”及所学知识可知,汉初时期,国家实行休养生息的政策,对社会的控制相对较为松弛,到汉武帝时期加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严厉打击游侠实力,使得游侠出现了材料中的变化,所以出现材料中游侠变化的主要原因是治国理念的改变,C项正确;社会经济的发展并不能改变游侠的普遍行为,材料现象的出现主要与汉武帝时期积极有为,加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有关,排除A项;与材料中游侠变化相关的主要是汉武帝时期实行的政治政策,而非经济政策,排除B项;加强对地方游侠的打击反映的是加强中央集权,并非加强君主专制,排除D项。故选C项。
15.(2024·黑龙江齐齐哈尔·二模)唐代的科举考试分为“解试”与“省试”两级。解试由州郡政府主持,当地士子自由报考,凡考试通过的土子,便可取得“解额”,然后凭此参加尚书省举行的省试,省试若及第,即具备了授官的资质。这( )
A.有利于激发社会的向学之风 B.继承了任人唯贤的政治传统
C.杜绝了科场舞弊现象的发生 D.体现了德才兼备的用人思想
【答案】A
【解析】本题是多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次题干的提示词,可知这是本质题、影响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唐代(中国)。根据材料可知,材料主旨是科举分级考试这一方式使得学子为了考取更高功名而努力读书,有利于激发社会的向学之风,A项正确;根据材料“省试若及第,即具备了授官的资质”可知,唐朝的科举制度没有强调对考生“贤”“德”的考核,排除BD项;C项中“杜绝”的表述过于夸大化,不符合史实,排除C项。故选A项。
16.(2024·安徽·一模)下面是汉朝某一时期行政中枢的结构图。这一结构设计( )
A.顺应了国家统一发展进程 B.表明西汉治国政策已转向重文轻武
C.旨在强化皇权的专制统治 D.体现出中央集权统治的进一步加强
【答案】C
【解析】本题是多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次题干提示词,可知这是本质题、影响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汉代(中国)。据材料及所学知识可知,材料中枢结构图是汉武帝时期设立的“中朝”,中朝有利于削弱相权,加强皇权,其目的是强化皇权的专制统治,C项正确;材料反映的是中央官制,反映的皇权与相权的矛盾,不能体现中央与地方的关系,不能反映中央集权的变化,也不能体现国家统一,排除AD项;材料反映的是加强皇权,削弱相权,没有涉及重文轻武,且重文轻武是宋朝的政策,西汉治国没有转向重文轻武,排除B项。故选C项。
17.(2024·河北·模拟预测)有学者指出,如果说“承旨书谕”“只供撰述于其间”展现了军机大臣们的一种面相的话,议复则让我们看到了军机大臣的另外一种面相……在议复过程中,封疆大吏所奏之事被军机大臣否决的情况时常发生,皇帝一般支持军机大臣的意见。该学者旨在强调清代( )
A.皇帝的权力受到一定限制 B.军机处在决策中有重要话语权
C.军机处并未成为法定机构 D.强化对中央官员的控制与监察
【答案】B
【解析】
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目的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清朝(中国)。根据材料“承旨书谕”“被军机大臣否决”“皇帝一般支持军机大臣的意见”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军机大臣并不是只“承旨书谕”,还可以通过议复把他们自己的认知与观点贯彻到军国大计的决策当中,使其上升为一种国家意志由以上分析可知,清代军机大臣在决策中有重要话语权,B项正确;军机处的设立加强了皇权,没有限制皇权,排除A项;军机处并未成为法定机构,但是材料强调的是军机大臣的重要作用,排除C项;材料说的是军机处的职责等,不是对官员的控制与监察,排除D项。故选B项。
18.(2024·黑龙江哈尔滨·一模)明大臣四拜或五拜,清大臣始有三跪九叩之礼。明大臣可以侍坐,清大臣则奏对无不跪。明六曹答诏皆称“卿”,清则称“尔”。清大臣对皇帝奏折,皆自称“奴才”。这反映出( )
A.皇权至上观念得到强化 B.儒家纲常伦理深入人心
C.政治统治凸显民族色彩 D.尊君卑臣观念逐渐萌生
【答案】A
【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明清时期(中国)。根据材料“四拜或五拜”“三跪九叩首之制”“跪”“尔”“奴才”可以看出,君尊臣卑等级不断强调,皇权至上观念得到强化也进一步强化,A正确;材料没有体现儒家纲常伦理的作用,排除B项;材料体现的是君主专制的加强,没有涉及民族色彩,排除C项;在先秦时期尊君卑臣观念逐渐萌生,排除D项。故选A项。
19.(2024·辽宁·一模)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谨按兵部职方清吏司,掌天下地图、城隍、镇成、烽堠之政,其要害重大者,莫如九边,而事之不可臆度者,亦莫如九边。本兵之在朝廷,九边之枢也,其机自职方始,非考验素定,宁无负明时之委任耶!焕不敏,承乏是司,窃用惧焉!乃拣集堂稿,博采边疏,询诸边将、译使,有所闻遂书之册,积久编次成书,分类备考。我国家……混一寰宇,东至辽海,西尽酒泉,延袤万里。中间渔阳、上谷、云中、朔代,以至上郡、北地、灵武、皋兰、河西、山川联络,镇屯带甲四十万,据大险以制诸夷,全盛极矣。初设辽东、宣府、大同、延绥四镇,继设宁夏、甘肃、蓟州三镇,镇守皆武职大臣,提督皆文职大臣,又以山西镇巡统驭偏头三关,陕西镇巡统驭固原,亦称二镇,遂为九边。弘治间设总制于固原,联属陕西诸镇,嘉靖间设总督于偏同,联属山西诸镇,镇戍之严,未有过于今日者。
——摘编自(明)魏焕《皇明九边考》(1542年以后)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明代设立九边重镇的主要原因。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皇明九边考》的史料价值。
【答案】(1)主要原因:明朝建立后,北方蒙古势力仍不时骚扰,严重威胁着明朝的统治;重修长城,加强防御的需要。(言之有理即可)
(2)史料价值:《皇明九边考》是时人所写,对于研究明代边防,尤其是九边重镇的建制沿革、战守防御及沿边各民族部落情况等,具有极为重要的史料价值。(言之有理即可)
【解析】(1)本题是原因类材料分析题。时空是明朝时期(中国)。明代设立九边重镇的主要原因根据“据大险以制诸夷”并结合所学内容可知,主要是明朝建立后,北方蒙古势力仍不时骚扰,严重威胁着明朝的统治;重修长城,加强防御的需要。
(2)本题是特点类材料分析题。时空是明朝时期(中国)。根据“(明)魏焕《皇明九边考》(1542年以后)”并结合所学内容可知,《皇明九边考》是时人所写,对于研究明代边防,尤其是九边重镇的建制沿革、战守防御及沿边各民族部落情况等,具有极为重要的史料价值。
20.(2024·江苏·一模)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 在世界文化发展的很长一段时间里,中华传统文化不仅明显高于周边的文化,同时也高于其他文化圈,特别是在唐代,在整个欧亚大陆上,中国是世界文化总体格局中的中心,正如著名科学史专家贝尔纳指出的,中国在“许多世纪以来,一直是人类文明和科学的巨大中心之一”。
——摘编自张西平《深刻认识中华传统文化的产生、发展及价值》
提炼材料的核心观点,并结合所学知识予以简要评析。(要求:态度明确,史论结合,逻辑严密,表述成文。)
【答案】观点:唐代时期,中华文化在欧亚大陆上居于文化的中心地位。
态度:赞同。
阐述(至少4个或以上史实进行论证,中外兼有)
丝绸之路通畅;制度成熟(科举、三省六部);科技进步,火药用于军事、发明雕版印刷术等;“三教合归于儒”逐渐完成佛教本土化;玄奘西行和鉴真东渡;日本仿唐制大化改新;新罗统一朝鲜,模仿中国建立中央集权国家;欧洲处于中世纪、文明有所衰退;阿拉伯帝国文化仅起到东西文化交流作用。
总结:隋唐时期,中华文化的开放性和包容性不仅丰富了自身文化,而且推动了东亚文化圈的形成,对世界文明进程影响深远。
【解析】本题是论述题之历史事物阐释题。时空是古代中国和世界。根据“中华传统文化不仅明显高于周边的文化,同时也高于其他文化圈,特别是在唐代,在整个欧亚大陆上,中国是世界文化总体格局中的中心”可得出材料的主要观点是唐代时期,中华文化在欧亚大陆上居于文化的中心地位。结合唐朝时期政治、经济、科技文化、思想等方面的成就进行论述。即丝绸之路通畅;制度成熟(科举、三省六部);科技进步,火药用于军事、发明雕版印刷术等;“三教合归于儒”逐渐完成佛教本土化;玄奘西行和鉴真东渡;日本仿唐制大化改新;新罗统一朝鲜,模仿中国建立中央集权国家;欧洲处于中世纪、文明有所衰退;阿拉伯帝国文化仅起到东西文化交流作用。最后得出结论,隋唐时期,中华文化的开放性和包容性不仅丰富了自身文化,而且推动了东亚文化圈的形成,对世界文明进程影响深远。
转载请注明出处高中试卷答案网 » 2024年高考历史复习冲刺过关(新高考通用) 查漏补缺·专题01 中国古代政治(原卷版+解析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