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三历史试题
第I卷(选择题共15分)
第I卷共15小题,每小题1分,共15分。在所给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正确。
1. 史书记载,东汉灵帝好胡服、胡床、胡饭、胡舞,京都贵戚皆竞为之;匈奴首领将姓氏改为了“刘”姓。这些现象折射出的时代特征是( )
A. 民族交融加强 B. 区域经济开发
C. 商业贸易繁荣 D. 统一国家巩固
2. 贾思勰是南北朝时期著名的农学家,曾任北魏高阳郡(今山东临淄)太守。他十分注重农业生产技术和经验的总结。下列著作由他编写的是( )
A. 《农政全书》 B. 《梦溪笔谈》 C. 《齐民要术》 D. 《天工开物》
3. 史料可以分为第一手史料和第二手史料。下列可以作为研究第二次鸦片战争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第一手史料的是( )
A. 《百家讲坛》相关讲述 B. 圆明园大水法遗址
C. 现代专著《圆明园劫难》 D. 电影《火烧圆明园》
4. 陈独秀认为:如今要巩固共和,非先将国民脑子里所有反对共和的旧思想洗刷干净不可。陈独秀“洗涮旧思想”的主要阵地是( )
A. 《国闻报》 B. 《民报》 C. 《新青年》 D. 《申报》
5. 在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先后使用过“停止内战,一致抗日”“为保卫祖国流血”“坚持抗战,反对投降”等标语。这些标语( )
A. 直接推动抗日战争取得最终胜利 B. 可用于研究正面战场的抗战史实
C. 体现了敌后战场英勇抗战的情况 D. 反映了中共坚持抗战的政治立场
6. 1953年,我国开始对农业、手工业、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改造,改造的实质是( )
A. 实现社会主义公有制 B. 建立人民公社
C. 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D. 实现政企分开
7. 据中国纺织品进出口商会披露的数据,2001年中国纺织服装出口占全球出口份额为15.6%,2009年占到全球出口的31.7%,2010年达到33%,成为全球第一大纺织服装出口国。以上材料可以用来说明中国( )
A. 经济特区建立促进经济发展 B. 国企改革释放了发展活力
C. 加入世贸组织取得显著成就 D. 一五计划带动纺织业发展
8. 有学者认为,中国经济的发展经历了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对外开放,让世界进入中国;第二个阶段还是对外开放,但中国开始走向世界;第三个阶段依然是对外开放,中国已经开始改变世界了。让世界进入中国开始于( )
A. 中美建立外交关系 B. 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
C 香港顺利回归祖国 D. 设立经济特区
9. 历史遗迹和文物是研究历史的重要史料。以下可以作为研究古代两河流域历史的是( )
A. 帕特农神庙遗址 B. 《汉谟拉比法典》 C. 金字塔 D. 《荷马史诗》文献
10. 古代埃及人根据尼罗河河水涨落和太阳的变化规律制定了太阳历;凯撒组织学者对太阳历进行了改革,制定了儒略历。这说明( )
A. 古代文明之间存在交流 B. 东方文明优于西方文明
C. 儒略历影响世界历法 D. 西方文明成果源自东方
11. 某公众号发布文章选用了如下配图。该篇文章的标题是( )
A. 资本主义时代曙光 B. 伟大的文艺复兴
C. 人文主义的理性之光 D. 世界被发现的时代
12. 下表是小明同学在学习某历史事件时做的笔记。据此判断该历史事件是( )
一次会议:三级会议
一个开始:攻占巴士底狱
一部文献:《人权宣言》
一位领导:罗伯斯庇尔
A. 英国资产阶级革命 B. 法国大革命 C. 美国内战 D. 明治维新
13. 俄国的1861年农奴制改革,为俄国的发展提供了必要的自由劳动力、广阔的国内市场以及相对稳定的社会环境,同时建立相应的司法体系,加快了俄国工业化的历史进程。
材料强调了俄国农奴制改革( )
A. 彻底废除了封建制度 B. 开启了近代化进程
C 促进了资本主义发展 D. 保留大量封建残余
14. 1944年6月,288万美英盟军如潮水般涌入诺曼底,重返欧洲,宣告了二战结局已无悬念。这一军事行动( )
A. 标志着二战达到了最大规模 B. 粉碎了德军不可战胜的神话
C. 是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转折点 D. 使德军陷入了两个战场作战
15. 二战后,由于国家战略的对立和社会制度的巨大差异,美、苏两国由战时盟友转变为战后的对手,进行了历时40多年的对抗。下列事件属于这一时期美苏对抗的是( )
A. 萨拉热窝事件 B. 诺曼底登陆 C. 莫斯科保卫战 D. 德国的分裂
第Ⅱ卷(非选择题共35分)
16. 历史主题探究活动中,同学们搜集到以下材料。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甲骨文:甲骨文是商代王室用于占卜记事而刻写在龟甲和兽骨上的文字,是现存中国王朝时期最古老的一种成熟文字。最早出土于河南省安阳市般墟。目前发现有大约15万片甲骨: 4500多个单字。
材料二 云梦秦简:是指1975年12月在湖北省云梦县睡虎地秦墓中出土的大量竹简,这些竹简内文为墨书秦隶,写于战国晚期及秦始皇时期,其内容主要是秦朝时的法律制度、行政文书、医学著作以及关于吉凶时日的占书。
材料三 放马滩汉纸本地图:这是一张出土于甘肃天水西汉文景时期的纸本地图,该地图采用墨线条绘制山川、河流、道路等地理要素,该图残长5.6厘米、宽2.6厘米。放马滩西汉纸质地 图是世界最早的纸地图实物,同时也是目前世界上出现最早的纸。
材料四 蔡侯纸工艺流程图:挑选出树皮、破麻布、旧渔网等,让工匠们把它们切碎剪断,放在一个大水池中浸泡。之后杂物烂掉,纤维保留下来。 再让工匠们把浸泡过的原料捞起,放入石白中,不停搅拌,直到它们成为浆状物,然后再用竹篾把这粘乎乎的东西挑起来,等干燥后揭 下来就变成了纸。这样生产出来的纸质地优良,很快得到推广。
(1)材料一至材料三是拍摄的实物照片,请选择其中一项史料结合材料信息说明其史料价值。
(2)材料四中“蔡侯”指的是谁?通过材料分析蔡侯纸的特点。
(3)请为本次历史探究活动拟定一个主题。
17. 小明搜集到以下材料进行主题探究。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文艺复兴的仁人志士是站在代表先进思想和时代精神的前沿,在注重重新审视、发现和弘扬古典文学艺术的同时,还以批判.求实的精神,勇敢地向古代权威和基督教神学挑战;对自然界及其运动规律按其本来面目进行观察、实验和探究,取得了科学技术的重太突破,为近代科学革命揭开了序幕。……使科学技术走出基督教的“神圣殿堂”,成为人们精神和物质生活的重要支柱。
——《文艺复兴运动与近代科学的兴起》
材料二:法国启蒙运动,本质上是法阖走向现代的一场大规模精神解放运动。法国启蒙运动,发生于“旧制度”之中。同时期的英国,政治制度上的近代化早已完成,科技突飞猛进,经济繁荣。法国的启蒙思想家,如伏尔泰、孟德斯鸠、卢梭,对英国的政体及社会皆十分熟悉。伏尔泰孟德斯鸠主张学英国宪政。卢梭主张学英国共和派的人民主权思想。
—陈伟《西方政治思想史》
材料三:1919年,《新青年》出版“马克思主义研究专号”,李大钊发表《我的马克思主义观》一文,在中国第一次系统、全面地介绍了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理论。全国各地建立了许多相关团体,较有影响力的包括李大钊在北京成立的马克思学说研究会、陈独秀在上海成立的马克思主义研究会、周恩来在天津成立的觉悟社等。
——摘自陈旭麓《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
(1)根据材料一概括文艺复兴运动的先进性。
(2)根据材料二分析英国对法国启蒙运动的影响。
(3)马克思主义诞生的标志是什么?总结材料三中马克思主义在中国传播的两种主要方式。
(4)综合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为三则材料拟定一个主题。
18. 中国近代史是一部中国人民的屈辱史。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事件 结果
鸦片战争 清政府战败,中国历史发展进程被迫改变
太平天国运动 在中外反动势力联合镇压下最终失败
第二次鸦片战争 清政府战败,被迫签订《北京条约》等不平等条约
洋务运动 北洋舰队的全军覆没而破产,清政府的自救运动失败
甲午中日战争 清政府战败,被迫签订《马关条约》
戊戌变法 慈禧太后发动政变,变法失败
义和团运动 遭到中外反动势力联合绞杀而失败
八国联军侵华 清政府战败,被迫签订《辛丑条约》
辛亥革命 胜利果实被袁世凯所窃取
(1)根据表格,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为什么说鸦片战争使“中国历史发展进程被迫改变”?
(2)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你认为清政府在历次战争中失败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3)选择材料中至少两个相互关联的事件,请提炼出一个观点,加以阐释说明。初三历史试题
第I卷(选择题共15分)
第I卷共15小题,每小题1分,共15分。在所给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正确。
1. 史书记载,东汉灵帝好胡服、胡床、胡饭、胡舞,京都贵戚皆竞为之;匈奴首领将姓氏改为了“刘”姓。这些现象折射出的时代特征是( )
A. 民族交融加强 B. 区域经济开发
C. 商业贸易繁荣 D. 统一国家巩固
【答案】A
【解析】
【详解】根据题干“灵帝好胡服、胡床、胡饭、胡舞,京都贵戚皆竞为之;匈奴首领将姓氏改为了‘刘’姓。”和所学知识可知,东汉时期少数民族的文化对“京都贵戚”的影响很大,同时少数民族也受汉文化影响,体现了民族交融加强,A项正确;材料与区域经济开发无关,排除B项;材料没有提及商业贸易的内容,强调的是民族交融,排除C项;题干材料主要反映的是民族交融,没有与统一国家巩固有关的内容,排除D项。故选A项。
2. 贾思勰是南北朝时期著名的农学家,曾任北魏高阳郡(今山东临淄)太守。他十分注重农业生产技术和经验的总结。下列著作由他编写的是( )
A. 《农政全书》 B. 《梦溪笔谈》 C. 《齐民要术》 D. 《天工开物》
【答案】C
【解析】
【详解】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贾思勰所著的《齐民要术》,是我国现存最早的一部完整的农书,C项正确;《农政全书》是明朝时期徐光启所著,排除A项;《梦溪笔谈》是北宋时期沈括所著,排除B项;《天工开物》是明朝时期宋应星所著,排除D项。故选C项。
3. 史料可以分为第一手史料和第二手史料。下列可以作为研究第二次鸦片战争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第一手史料的是( )
A. 《百家讲坛》相关讲述 B. 圆明园大水法遗址
C. 现代专著《圆明园劫难》 D. 电影《火烧圆明园》
【答案】B
【解析】
【详解】据题干中 “第一手史料指历史人物、事件、现象发生那个时代留下来的材料”,可以得出,圆明园大水法遗址是历史发生时所产生的遗址,属于第一手史料,B项正确;“第二手史料是指距离那个时代较远的记录、转述、或者是后人的研究成果”,可以得出,《百家讲坛》相关讲述是后人的研究成果,属于第二手史料,排除A项;现代专著《圆明园劫难》是后人编写的,属于第二手史料,排除C项;电影《火烧圆明园》是后人根据史实编拍的,属于第二手史料,排除D项。故选B项。
4. 陈独秀认为:如今要巩固共和,非先将国民脑子里所有反对共和的旧思想洗刷干净不可。陈独秀“洗涮旧思想”的主要阵地是( )
A. 《国闻报》 B. 《民报》 C. 《新青年》 D. 《申报》
【答案】C
【解析】
【详解】依据所学可知,辛亥革命以后,中华民国虽然成立,但民主共和制度并没有真正实行。北洋军阀首领袁世凯倒行逆施,妄图恢复帝制。国内军阀的割据混战愈演愈烈,思想界掀起了一股尊孔复古的逆流,面对越来越乱的国家形势,以陈独秀为首的先进知识分子开始寻找救国救民的新出路,发动了新文化运动,《新青年》和北京大学成为新文化运动最为重要的阵地,C项正确;《国闻报》1897年10月26日创刊于天津,在维新运动中影响很大,成为维新派的重要宣传工具,排除A项;《民报》是中国同盟会的机关报,不符合题意,排除B项;《申报》于1872年4月30日在上海创刊,1949年5月27日停刊,是近代中国发行时间最久、具有广泛社会影响的报纸,是中国现代报纸开端的标志,不符合题意,排除D项。故选C项。
5. 在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先后使用过“停止内战,一致抗日”“为保卫祖国流血”“坚持抗战,反对投降”等标语。这些标语( )
A. 直接推动抗日战争取得最终胜利 B. 可用于研究正面战场的抗战史实
C. 体现了敌后战场英勇抗战情况 D. 反映了中共坚持抗战的政治立场
【答案】A
【解析】
【详解】根据题干中“停止内战,一致抗日”“为保卫祖国流血”“坚持抗战,反对投降”等标语和所学可知,这些标语反映了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反对国民党消极抗日,积极反共的政治主张,体现了中共坚持抗战的政治立场,D项正确;直接推动抗日战争取得最终胜利说法绝对,排除A项;可用于研究正面战场的抗战史实,不符合题意,中国共产党是敌后战场,排除B项;题干中未涉及敌后战场英勇抗战的情况,排除C项。故选D项。
6. 1953年,我国开始对农业、手工业、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改造,改造的实质是( )
A. 实现社会主义公有制 B. 建立人民公社
C. 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D. 实现政企分开
【答案】A
【解析】
【详解】根据所学知识可知,三大改造的实质是实现了生产资料私有制向社会主义公有制的转变,其于1956年基本完成,标志社会主义制度在我国基本建立,A项正确;人民公社是在三大改造后的1958年,排除B项;1992年中共十四大明确提出要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排除C项;实行政企分开是20世纪80年代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措施,排除D项。故选A项。
7. 据中国纺织品进出口商会披露的数据,2001年中国纺织服装出口占全球出口份额为15.6%,2009年占到全球出口的31.7%,2010年达到33%,成为全球第一大纺织服装出口国。以上材料可以用来说明中国( )
A. 经济特区建立促进经济发展 B. 国企改革释放了发展活力
C. 加入世贸组织取得显著成就 D. 一五计划带动纺织业发展
【答案】C
【解析】
【详解】依据题干信息“据中国纺织品进出口商会披露的数据,2001年中国纺织服装出口占全球出口份额为15.6%,2009年占到全球出口的31.7%,2010年达到33%,成为全球第一大纺织服装出口国。”可知,中国纺织品出口份额从2001年开始,逐年增加。结合所学可知,这主要得益于加入了世界贸易组织,2001年12月,中国正式成为世界贸易组织的成员,加入世贸组织,为我国参与经济全球化开辟了新途径,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开拓了新空间,C项正确;经济特区设立于1980年,与题意不符,排除A项;国企改革释放了发展活力是在20世纪80年代,排除B项;一五计划是在1957年完成的,不符合题意,排除D项。故选C项。
8. 有学者认为,中国经济的发展经历了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对外开放,让世界进入中国;第二个阶段还是对外开放,但中国开始走向世界;第三个阶段依然是对外开放,中国已经开始改变世界了。让世界进入中国开始于( )
A. 中美建立外交关系 B. 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
C. 香港顺利回归祖国 D. 设立经济特区
【答案】D
【解析】
【详解】依据所学知识可知,1980年,我国在广东深圳、珠海、汕头和福建厦门建立四个经济特区。这些经济特区,国家给予优惠的经济政策,吸收侨资外资,引进先进科学技术和管理经验,进行现代化建设。深圳在短短几年内,从一个小渔村建成一座繁华的现代化城市,成为经济特区的代表,对外开放的窗口。在改革开放中被誉为“一夜崛起之城”。因此“让世界进入中国”开始于深圳等经济特区的建立。D项正确;中美建立外交关系是在1979年内,属于外交,与题意不符,排除A项;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是在2001年,是中国开始走向世界的阶段,排除B项;香港顺利回归祖国属于祖国统一问题,排除C项。故选D项。
9. 历史遗迹和文物是研究历史的重要史料。以下可以作为研究古代两河流域历史的是( )
A. 帕特农神庙遗址 B. 《汉谟拉比法典》 C. 金字塔 D. 《荷马史诗》文献
【答案】B
【解析】
【详解】根据所学知识,古巴比伦国王汉谟拉比统一了两河流域,建立起中央集权的奴隶制国家,为了维护奴隶主的利益,汉谟拉比制定了一部法典,史称《汉谟拉比法典》。《汉谟拉比法典》是古巴比伦王国留给人类宝贵的文化遗产,表明人类社会的法制传统源远流长,可以作为研究材料,B项正确;帕特农神庙遗址是古希腊建筑的代表,与两河流域无关,排除A项;金字塔是古埃及的文明成果,排除C项;《荷马史诗》是希腊宝贵的文化遗产,与两河流域无关,排除D项。故选B项。
10. 古代埃及人根据尼罗河河水涨落和太阳的变化规律制定了太阳历;凯撒组织学者对太阳历进行了改革,制定了儒略历。这说明( )
A. 古代文明之间存在交流 B. 东方文明优于西方文明
C. 儒略历影响世界历法 D. 西方文明成果源自东方
【答案】A
【解析】
【详解】根据所学和材料“古代埃及人制定了太阳历;凯撒组织学者对太阳历进行了改革,制定了儒略历”可知,罗马的历法文明是在埃及历法文明的基础上完善了,这说明古代东西方文明之间存在交流,A项正确;文明没有简单的优劣之分,排除B项;材料只是说儒略历的来历而没有说它的影响,排除C项;西方文明借鉴东方文明成果,但不能说“源自”,排除D项。故选A项。
11. 某公众号发布的文章选用了如下配图。该篇文章的标题是( )
A. 资本主义时代的曙光 B. 伟大的文艺复兴
C. 人文主义的理性之光 D. 世界被发现的时代
【答案】A
【解析】
【详解】根据所学知识,14、15世纪,西欧出现资本主义化的生产方式,文艺复兴推动了欧洲文化思想领域的繁荣,为欧洲资本主义社会的产生奠定了思想文化基础,新航路开辟以后,欧洲大西洋沿岸工商业经济繁荣起来,促进了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可见这一时期欧洲资本主义经济、思想文化都在变化,预示西欧步入了近代社会,出现资本主义时代的曙光,A项正确;文艺复兴与图片“《蒙娜丽莎》”有关,与其余图片不符,排除B项;启蒙运动的核心思想是理性主义,排除C项;世界被发现的时代与图片“哥伦布登上美洲大陆”有关,与其余图片不符,排除D项。 故选A项。
12. 下表是小明同学在学习某历史事件时做的笔记。据此判断该历史事件是( )
一次会议:三级会议
一个开始:攻占巴士底狱
一部文献:《人权宣言》
一位领导:罗伯斯庇尔
A. 英国资产阶级革命 B. 法国大革命 C. 美国内战 D. 明治维新
【答案】B
【解析】
【详解】根据题干“一次会议:三级会议;一个开始:攻占巴士底狱;一部文献:《人权宣言》;一位领导:罗伯斯庇尔”和所学知识可知,1789年攻占巴士底狱标志着法国大革命的开始,《人权宣言》是法国大革命中颁布的重要文献,所以与大事年表相关的学习内容是法国大革命,B项正确;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开始于1640年,结束的标志是1688年的“光荣革命”,图中的大事年表发生在18世纪晚期,时间不符,排除A项;美国内战的时间是1861—1865年,也与材料中的事件无关,排除C项;明治维新是日本的改革,与材料中的事件及人物无关,排除D项。故选B项。
13. 俄国的1861年农奴制改革,为俄国的发展提供了必要的自由劳动力、广阔的国内市场以及相对稳定的社会环境,同时建立相应的司法体系,加快了俄国工业化的历史进程。
材料强调了俄国农奴制改革( )
A. 彻底废除了封建制度 B. 开启了近代化进程
C. 促进了资本主义发展 D. 保留大量封建残余
【答案】C
【解析】
【详解】根据材料“俄国的1861农奴制改革,为俄国的发展提供了必要的自由劳动力、广阔的国内场以及相对稳定的社会环境,同时建立相应的司法体系”可知,1861年农奴制改革,为工业化发展提供劳动力、市场等条件,促进了资本主义的发展,C项正确;俄国农奴制改革并不彻底,保留了大量的封建残余,排除A项;18世纪的彼得一世改革开启了俄国的近代化进程,排除B项;材料信息反映的是1861年农奴制改革的积极作用,并不是强调其存在封建残余,排除D项。故选C项。
14. 1944年6月,288万美英盟军如潮水般涌入诺曼底,重返欧洲,宣告了二战的结局已无悬念。这一军事行动( )
A. 标志着二战达到了最大规模 B. 粉碎了德军不可战胜的神话
C. 是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转折点 D. 使德军陷入了两个战场作战
【答案】D
【解析】
【详解】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44年6月,美英军队在法国诺曼底登陆,开辟了欧洲第二战场,二战进入最后决战阶段。可知这一军事行动使德军陷入了两个战场作战,D项正确;1941年12月日本偷袭美国珍珠港,标志着太平洋战争爆发,二战达到最大规模,与题干内容“1944年6月,美英军队在法国诺曼底登陆”没有联系,排除A项;1941年,莫斯科保卫战的胜利,粉碎了德军不可战胜的神话,与题干内容“1944年6月,美英军队在法国诺曼底登陆”没有联系,排除B项;1942年7月开始的斯大林格勒战役,最终以德国的彻底失败而告结束,斯大林格勒战役,是第二次世界大战苏德战场的转折点,也是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转折点,与题干内容“1944年6月,美英军队在法国诺曼底登陆”没有联系,排除C项。故选D项。
15. 二战后,由于国家战略的对立和社会制度的巨大差异,美、苏两国由战时盟友转变为战后的对手,进行了历时40多年的对抗。下列事件属于这一时期美苏对抗的是( )
A. 萨拉热窝事件 B. 诺曼底登陆 C. 莫斯科保卫战 D. 德国的分裂
【答案】D
【解析】
【详解】根据所学可知,二战后,杜鲁门主义的出台,标志着美、苏战时同盟关系正式破裂,冷战开始,德国的分裂标志欧洲冷战对峙的局面基本形成,D项正确;萨拉热窝事件是一战的导火线,排除A项;诺曼底登陆是二战中开辟欧洲第二战场的战役,排除B项;二战中,莫斯科保卫战粉碎了德军不可战胜的神话,排除C项。故选D项。
第Ⅱ卷(非选择题共35分)
16. 历史主题探究活动中,同学们搜集到以下材料。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甲骨文:甲骨文是商代王室用于占卜记事而刻写在龟甲和兽骨上的文字,是现存中国王朝时期最古老的一种成熟文字。最早出土于河南省安阳市般墟。目前发现有大约15万片甲骨: 4500多个单字。
材料二 云梦秦简:是指1975年12月在湖北省云梦县睡虎地秦墓中出土的大量竹简,这些竹简内文为墨书秦隶,写于战国晚期及秦始皇时期,其内容主要是秦朝时的法律制度、行政文书、医学著作以及关于吉凶时日的占书。
材料三 放马滩汉纸本地图:这是一张出土于甘肃天水西汉文景时期的纸本地图,该地图采用墨线条绘制山川、河流、道路等地理要素,该图残长5.6厘米、宽2.6厘米。放马滩西汉纸质地 图是世界最早的纸地图实物,同时也是目前世界上出现最早的纸。
材料四 蔡侯纸工艺流程图:挑选出树皮、破麻布、旧渔网等,让工匠们把它们切碎剪断,放在一个大水池中浸泡。之后杂物烂掉,纤维保留下来。 再让工匠们把浸泡过的原料捞起,放入石白中,不停搅拌,直到它们成为浆状物,然后再用竹篾把这粘乎乎的东西挑起来,等干燥后揭 下来就变成了纸。这样生产出来的纸质地优良,很快得到推广。
(1)材料一至材料三是拍摄的实物照片,请选择其中一项史料结合材料信息说明其史料价值。
(2)材料四中“蔡侯”指的是谁?通过材料分析蔡侯纸的特点。
(3)请为本次历史探究活动拟定一个主题。
【答案】(1)选择材料一:商代的甲骨文是一手史料;中国已发现的古代文字中年代最早、体系较为完整的文字。有利于研究中国古代汉字的起源与发展;
选择材料二:秦简,是一手史料;有利于研究古代隶书的发展;对研究秦代的政治制度、法律制度有较高的价值;
选择材料三:西汉的纸是一手史料史料;有利于研究汉代造纸术的发展;有利于研究汉代的版图及山川情况。
(2)“蔡侯”:蔡伦;特点:原料容易找到、便宜、质量高
(3)主题:中国古代书写材料的变迁。
【解析】
【小问1详解】
选择材料一:根据“甲骨文是商代王室用于占卜记事而刻写在龟甲和兽骨上文字,是现存中国王朝时期最古老的一种成熟文字。”并结合甲骨文的内容可得出商代的甲骨文是一手史料;中中国已发现的古代文字中年代最早、体系较为完整的文字。有利于研究中国古代汉字的起源与发展;选择材料二:根据所学,从史料类型角度可得出秦简是一手史料;根据“这些竹简内文为墨书秦隶”得出有利于研究古代隶书的发展;根据“其内容主要是秦朝时的法律制度、行政文书、医学著作以及关于吉凶时日的占书。”得出对研究秦代的政治制度、法律制度有较高的价值;选择材料三:从史料类型角度可得出西汉的纸是一手史料史料;根据“这是一张出土于甘肃天水西汉文景时期的纸本地图”可得出有利于研究汉代造纸术的发展;根据“该地图采用墨线条绘制山川、河流、道路等地理要素,该图残长5.6厘米、宽2.6厘米。放马滩西汉纸质地图是世界最早的纸地图实物,同时也是目前世界上出现最早的纸。”得出有利于研究汉代的版图及山川情况。
【小问2详解】
“蔡侯”:结合所学可得出是东汉的蔡伦,改进了造纸术;特点:根据“挑选出树皮、破麻布、旧渔网等,让工匠们把它们切碎剪断,放在一个大水池中浸泡。之后杂物烂掉,纤维保留下来。”得出原料容易找到、便宜;根据“这样生产出来的纸质地优良,很快得到推广。”得出质量高。
【小问3详解】
主题:材料所涉及的是中国古代的书写材料,不同时期有不同的书写材料,因此可得出主题是中国古代书写材料的变迁。
17. 小明搜集到以下材料进行主题探究。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文艺复兴的仁人志士是站在代表先进思想和时代精神的前沿,在注重重新审视、发现和弘扬古典文学艺术的同时,还以批判.求实的精神,勇敢地向古代权威和基督教神学挑战;对自然界及其运动规律按其本来面目进行观察、实验和探究,取得了科学技术的重太突破,为近代科学革命揭开了序幕。……使科学技术走出基督教的“神圣殿堂”,成为人们精神和物质生活的重要支柱。
——《文艺复兴运动与近代科学的兴起》
材料二:法国启蒙运动,本质上是法阖走向现代的一场大规模精神解放运动。法国启蒙运动,发生于“旧制度”之中。同时期的英国,政治制度上的近代化早已完成,科技突飞猛进,经济繁荣。法国的启蒙思想家,如伏尔泰、孟德斯鸠、卢梭,对英国的政体及社会皆十分熟悉。伏尔泰孟德斯鸠主张学英国宪政。卢梭主张学英国共和派的人民主权思想。
—陈伟《西方政治思想史》
材料三:1919年,《新青年》出版“马克思主义研究专号”,李大钊发表《我的马克思主义观》一文,在中国第一次系统、全面地介绍了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理论。全国各地建立了许多相关团体,较有影响力的包括李大钊在北京成立的马克思学说研究会、陈独秀在上海成立的马克思主义研究会、周恩来在天津成立的觉悟社等。
——摘自陈旭麓《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
(1)根据材料一概括文艺复兴运动的先进性。
(2)根据材料二分析英国对法国启蒙运动的影响。
(3)马克思主义诞生的标志是什么?总结材料三中马克思主义在中国传播的两种主要方式。
(4)综合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为三则材料拟定一个主题。
【答案】(1)先进性:有先进思想和精神;勇于向古代权威和基督教神学挑战;发展自然科学。
(2)影响:英国的君主立宪制为法国启蒙运动提供制度借鉴;英国近代自然科学的发展有利于思想解放;英国人民主权思想 为启蒙思想家提供思想来源;
(3)标志:《共产党宣言》的发表;方式:发表文章著作,成立研究学会;
(4)主题:近代世界的思想解放运动。
【解析】
【小问1详解】
先进性:根据“文艺复兴的仁人志士是站在代表先进思想和时代精神的前沿”得出有先进思想和精神;根据“还以批判,求实的精神,勇敢地向古代权威和基督教神学挑战;”得出勇于向古代权威和基督教神学挑战;根据“对自然界及其运动规律按其本来面目进行观察、实验和探究,取得了科学技术的重太突破,为近代科学革命揭开了序幕。”得出发展自然科学。
【小问2详解】
影响:根据“法国的启蒙思想家,如伏尔泰、孟德斯鸠、卢梭,对英国的政体及社会皆十分熟悉。伏尔泰孟德斯鸠主张学英国宪政。”得出英国的君主立宪制为法国启蒙运动提供制度借鉴;结合所学,可从英国自然科学发展的角度分析,得出英国近代自然科学的发展有利于思想解放;根据“卢梭主张学英国共和派的人民主权思想。”得出英国人民主权思想 为启蒙思想家提供思想来源;
【小问3详解】
标志:根据所学可得出标志是1848年《共产党宣言》的发表;1848年《共产党宣言》的发表,第一次较为完整、系统地阐述了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标志着马克思主义的诞生。无产阶级的斗争有了科学理论的指导,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兴起并蓬勃发展。方式:根据“《新青年》出版“马克思主义研究专号”,李大钊发表《我的马克思主义观》一文,在中国第一次系统、全面地介绍了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理论。”得出发表文章著作,根据“较有影响力的包括李大钊在北京成立的马克思学说研究会、陈独秀在上海成立的马克思主义研究会、周恩来在天津成立的觉悟社等。”得出成立研究学会;
【小问4详解】
主题:根据材料信息可知,材料中涉及了文艺复兴、启蒙运动、马克思主义的传播,因此可得出主题为近代世界的思想解放运动。
18. 中国近代史是一部中国人民的屈辱史。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事件 结果
鸦片战争 清政府战败,中国历史发展进程被迫改变
太平天国运动 在中外反动势力联合镇压下最终失败
第二次鸦片战争 清政府战败,被迫签订《北京条约》等不平等条约
洋务运动 北洋舰队的全军覆没而破产,清政府的自救运动失败
甲午中日战争 清政府战败,被迫签订《马关条约》
戊戌变法 慈禧太后发动政变,变法失败
义和团运动 遭到中外反动势力联合绞杀而失败
八国联军侵华 清政府战败,被迫签订《辛丑条约》
辛亥革命 胜利果实被袁世凯所窃取
(1)根据表格,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为什么说鸦片战争使“中国历史发展进程被迫改变”?
(2)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你认为清政府在历次战争中失败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3)选择材料中至少两个相互关联的事件,请提炼出一个观点,加以阐释说明。
【答案】(1)原因:鸦片战争是资本主义的英国用武力打开中国大门的一场侵略战争。它给中国人民带来了屈辱,对中国社会产生了巨大的影响。中国社会的性质发生了变化。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中国社会的矛盾发生了变化。中国革命的任务发生了变化。鸦片战争是中国历史的转折点,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
(2)根本原因:清政府的腐败无能,落后的封建制度。
(3)【示例1】观点:中国人民不畏强敌,勇于抗争。
事件:太平天国运动、甲午中日战争、义和团运动。
论述:面对中外反动势力的联合镇压,太平军奋勇反抗,重创洋枪队;甲午中日战争中的黄海大战,邓世昌率领致远舰将士奋勇作战,在弹药用尽后,加速撞击日舰“吉野号”,不幸被炮弹击中,全舰官兵壮烈牺牲;义和团提出“扶清灭洋”,在廊坊、老龙头火车站、紫竹林等地与八国联军进行作战。
结论:综上所述,中国人民具有不畏强敌,勇于抗争的精神。
【示例2】观点:中国逐步沦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事件:鸦片战争、甲午中日战争和八国联军侵华。
论述:1840年英国发动了侵略中国的鸦片战争,中国战败被迫签订了《南京条约》,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1894年日本发动了侵略中国的甲午中日战争,中国战败被迫签订了《马关条约》,使中国半殖民地化的程度大大加深;1900年列强发动了侵略中国的八国联军侵华战争,中国战败被迫签订了《辛丑条约》,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结论:综上所述,中国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回答出其他对应观点,论述合理也可酌情给分。
【解析】
【小问1详解】
原因: 根据材料“中国近代史是一部中国人民的屈辱史”以及表格中的鸦片战争,结合所学可知,鸦片战争是资本主义的英国用武力打开中国大门的一场侵略战争。它给中国人民带来了屈辱,对中国社会产生了巨大的影响。中国社会的性质发生了变化。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中国社会的矛盾发生了变化。中国革命的任务发生了变化。鸦片战争是中国历史的转折点,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综上所述可知,鸦片战争使中国历史发展的进程被迫改变。
【小问2详解】
根本原因:根据材料中的历次战争,清政府总是战败,签订不平等条约说明,清政府战败的根本原因是:清政府的腐败无能,落后的封建制度。
【小问3详解】
根据表格中的历史事件,进行分类:太平天国运动、甲午中日战争、义和团运动是中国近代的抗争史,可以提炼观点:中国人民不畏强敌,勇于抗争;鸦片战争、甲午中日战争和八国联军侵华是中国近代的屈辱史,可以提炼出观点:中国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选择材料中的至少三个相互关联的事件,论述时,观点明确,史论结合,条理清楚。【示例1】观点:中国人民不畏强敌,勇于抗争。事件:太平天国运动、甲午中日战争、义和团运动。论述:面对中外反动势力的联合镇压,太平军奋勇反抗,重创洋枪队;甲午中日战争中的黄海大战,邓世昌率领致远舰将士奋勇作战,在弹药用尽后,加速撞击日舰“吉野号”,不幸被炮弹击中,全舰官兵壮烈牺牲;义和团提出“扶清灭洋”,在廊坊、老龙头火车站、紫竹林等地与八国联军进行作战。结论:综上所述,中国人民具有不畏强敌,勇于抗争的精神。【示例2】观点:中国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事件:鸦片战争、甲午中日战争和八国联军侵华。论述:1840年英国发动了侵略中国的鸦片战争,中国战败被迫签订了《南京条约》,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1894年日本发动了侵略中国的甲午中日战争,中国战败被迫签订了《马关条约》,使中国半殖民地化的程度大大加深:1900年列强发动了侵略中国的八国联军侵华战争,中国战败被迫签订了《辛丑条约》,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结论:综上所述,中国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回答出其他对应观点,论述合理也可酌情给分。
转载请注明出处高中试卷答案网 » 2024年山东省淄博市博山区中考二模历史试卷(原卷版+解析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