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届浙江省高三下学期高考模拟测试(一)历史试卷
一、选择题(共5小题)
1. 中国原始文化星罗棋布,多姿多彩,先后经历了旧石器时代与新石器时代。红山文化发源于东北地区,是新石器时代晚期的代表性文化遗存。据此推测,红山文化( )
A. 主要从事采集和渔猎 B. 居民以种植水稻为主
C. 出现了较大规模祭坛 D. 出土随葬品差别不大
2.“在当时一无水泥二无炸药的简陋条件下,从分水岭的最低处最狭处,劈开了高四十米长二百米的太史庙山,使湘漓相通。”材料所述的事件发生在( )
A. 秦始皇时期 B. 汉武帝时期
C. 北魏孝文帝时期 D. 隋炀帝时期
3. 唐玄宗天宝年间,租庸调为国家财政收入的主要来源,其收入占财政总收入的2/3多。代宗大历年间,国家财政收入的重点则开始转向田亩税。赋税征收重点转移是由于当时
A. 小农经济的发展壮大 B. 国家实行“不抑兼并”的土地政策
C. 商品经济的日益发展 D. 国家无法直接控制土地和人民
4. 制作时间轴是学习历史的重要方法。下列是李同学在阅读《宋史》某位人物传记时自制的人物大事记时间轴,苏轼曾评价该人物为“出为名相,处为名贤。乐在人后,忧在人先。经天纬地,阙谥宜然。贤哉斯诣,轶后空前。”下列事件中可以列入该时间轴的是( )
A. 真宗景德元年,订立澶渊之盟 B. 仁宗皇佑元年,创设族内义田
C. 高宗绍兴十年,领兵北击金军 D. 神宗熙宁二年,推行青苗之法
5. 王阳明给弟子们讲程颢的某观点时,弟子不悟。他便带他们到田间去,“见耕者之妻送饭,其夫受之食,食毕与之持去”。阳明当即道:这便是大公顺应。这反映出王阳明( )
A. 主张理只存在于民间 B. 坚持因材施教
C. 重视日常生活的价值 D. 倡导知行合一
6. 有学者评论道:“在中世纪与近代之交,林则徐观念大变,既表现了御侮的民族勇气,又表现了接纳新知的开明,两者同样具有光彩。”以下能体现这一特点的有( )
①领导虎门销烟 ②组织翻译西方书报
③开展洋务运动 ④签订《马关条约》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③ D. ②④
7. 1900年春夏间,义和团运动席卷中国北方数省。为阻止这场反帝爱国运动蔓延至自己的辖区,东南地区的官僚买办等势力在列强的诱致下,以“保全疆土”为幌子,达成所谓“互保”意向,这就是近代历史上的“东南互保”。这说明,“东南互保”( )
A. 遏制了列强在华扩张的势头 B. 瓦解了清政府的中央集权体制
C. 导致地方实力派与朝廷对抗 D. 加深了半殖民地半封建化程度
8. 1924年,孙中山吸收民国以来的经验,提出三阶段的“革命方略”,将第二阶段由“约法时期”改为“训政时期”。当向革命党人解释“训政”的原因时,孙中山直言中国四万万人民尚不具备“宪政”条件。据此可知,这一改动的重要目的是( )
A. 完善政党政治 B. 巩固国民党的统治
C. 唤起民众觉醒 D. 宣传三民主义思想
9. 1942年,宋美龄在《纽约时报》发文称:“西洋人必须改变他们对于东方的观念,我们中国当然也应该尊重西方国家,在我们所要兴建的未来世界里,不应当再有谁是优秀谁是低劣的思想存在,应当人人平等”。这表明当时的中国( )
A. 推动世界反法西斯联盟的建立 B. 谋求摆脱不平等条约制度束缚
C. 抗拒西方国家主导的世界体系 D. 确立以争取美援为主的外交方针
10. 改革开放以来,政府加大对居民生活环境的改进,兴建了大量图书馆、博物馆、影剧院、体育场馆等,同时城市绿化面积逐渐增大,居民文化娱乐更加多样。 这一现象反映了( )
A. 政府职能的转变 B. 人们生活更加便利
C. 政府关注民生 D. 新科学技术不断发展
11.恩格斯在《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一书中认为,私有制是随着“使经常的交换成为可能"的第一次社会大分工,即“游牧部落从其余的野蛮人群中分离出来”之后出现的。但是,他同时也坦承:“至于畜群怎样并且在什么时候从部落或氏族的共同占有变为各个家庭家长的财产,我们至今还不得而知。”恩格斯在此给出的只是( )
A.私有制产生的时代背景条件 B.私有制产生的原因和具体过程
C.私有制导致了阶级剥削和压迫 D.私有制导致了第一次社会大分工
12.公元前324年,在苏萨举行了古代世界史上最大规模的集体婚礼,亚历山大带头娶了波斯国王的女儿,许多马其顿的将领也娶了波斯显贵的女儿,同日参加婚礼的竟达一万对之多。后人称这一行动为“欧亚联姻”,而且整个婚礼是按照波斯人的传统习俗进行的。亚历山大此举意在( )
A. 融入波斯上层社会 B. 扩大帝国统治基础
C. 消除东西民族裂痕 D. 传播希腊民主政治
13. 在15世纪的欧洲,糖是非常稀缺和昂贵的商品。到了18世纪末,它已成了欧洲的大众消费品。在这个转变过程中,起关键作用的是( )
A. 商业革命的出现 B. 美洲种植园经济的发展
C. 价格革命的出现 D. 全球贸易网的最终形成
14. 1927年12月,联共(布)第十五次代表会议提出:“在合作化的基础上,把个体小农经济联合起来,改造成为大规模的集体经济。”到1934年,苏联71.4%的农户参加了集体农庄。据此判断,苏联政府实行( )
A. 余粮收集制 B. 粮食税
C. 农业集体化 D. 社会主义工业化
15. 有学者提到:“由于此次世界格局的转换不像以往那样发生在大规模战争之后,所以新体制的确立缺少硬性的仲裁力量。……当旧格局最终被打破后,多种基于民族主义的国家力量和地区性力量亦趋势蜂起,竞相角逐,谋求在新格局中的位置和利益。”该学者提到的“新格局”指的是( )
A. 维也纳体系 B. 凡尔赛体系
C. 雅尔塔体系 D. 多极化趋势
二、选择题(共5小题)
16. 唐朝孔颖达在《春秋左传正义·定公十年》中说:“中国有礼仪之大,故称夏;有服章之美,谓之华。”“华夏”连称,本义指衣冠华美又重礼仪。华夏作为文化、政治实体,在春秋战国时被周边民族所认同。这表明在春秋战国时期( )
A. 华夏民族开始形成 B. 各族同源共祖的观念得到发展
C. 华夏族群成为礼仪之邦 D. 阶级关系发生变动
17. 自1897年中国通商银行开办后,“用人办事以汇丰银行章程为准则”,且在汉口、北京、福州、天津、广州、镇江等地设立了分行。分行的董事或经理,基本上没有相应的银行专业知识,且多为捐纳的候补道员、豪绅、退职官吏。由此可知,当时( )
A. 洋务运动遭遇严重挫折 B. 商业经营管理新旧并存
C. 民族工业经营理念落后 D. 官方强力介入银行经营
18. 2021年12月11日,第六届深圳国际跨境电商贸易博览会开幕,展会以“文化跨境+品牌出海”为主题,成为后疫情时代背景下跨境贸易领域的一个里程碑事件。下列对电子商务认识正确的是
①打破国界,使中国对外开放进入新阶段 ②信息安全存在漏洞,管理机制有待完善
③商品销售模式改革,阻碍实体工厂发展 ④突破时空障碍,实现了多样的贸易方式
A. ①② B. ②④
C. ③④ D. ①③
19. 波斯帝国将行省划分为若干子行省,子行省总督一般由王室任命。总督配一名副手监督政府事务,并定期向波斯君主汇报。由此可见,波斯子行省的设置意在( )
A. 巩固封建体制 B. 实行分权制衡
C. 加强中央集权 D. 提高行政效率
20. 对下图所示战争影响理解正确的是( )
A. 推动英国文官制度的奠基 B. 在政治理论上确立民族自决原则
C. 欧洲的政治文化得以重构 D. 资本主义世界殖民体系开始解体
21. 2019年,国际图联发布了《国际图联开展数字化联合项目指南》,倡导通过“数字统一”,整合图书馆、档案馆、博物馆等各类机构的不同类型资源,实现数字化联合,解决濒危文化遗产原始载体流散各地的严峻问题。由此可知,在文化遗产保护中,国际图联强调( )
A. 重视民间力量的作用 B. 发挥现代科技的作用
C. 提高民众的保护意识 D. 维护文化遗产真实性
二、非选择题
22. 社会救济和优抚政策助推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隋氏西京太仓,东京含嘉仓、洛口仓,华州永丰仓,陕州太原仓,储米粟多者千万石,少者不减数百万石。天下义仓又皆充满。京都及并州库布帛各数千万。
——杜佑《通典》
材料二 清承明制,随着清政府对全国统治的建立与巩固,养济院制度逐步得到恢复和发展。由于统治区域的扩大,边疆一些地区也被纳入这一救济体系。随着待收养人数的增加和财力增强,清政府开始收养额外孤贫。乾隆二年(1737年)规定:“令各保甲,务将实在孤苦无依者……呈报州县官,除验补足额外,其有浮于额数者,亦收养院内。”此后,各地养济院名额就由额内与额外两部分组成,额外也纳入正常管理,从而使养济院制度发展进入高峰期。但制度运行过程中的腐败现象,使本来就有限的收养能力进一步打折扣。统治者在继续维持这一制度的同时,大力提倡民间办理慈善事业,以普济堂的推广来补养济院之不足。
——摘编自刘宗志《浅析清前期的养济院制度》等
材料三 第七条 本条例所规定之劳动保险的各项费用,全部由实行劳动保险的各企业行政方面或资方承担,其中一部分由各企业行政方面或资方直接支付,另一部分由各企业行政方面或资方缴纳劳动保险金,交工会组织办理。
第二十条 凡对本企业有特殊贡献的劳动模范,及转入本企业工作的战斗英雄,经工会基层委员会提出,并经各省、市工会组织或产业工会全国委员会的批准,得享受下列较优异的劳动保险待遇……
——摘编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保险条例》(1951年2月颁布)
(1)写出材料一中“西京”“东京”的具体所指,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指出隋代置仓的两种不同类型。
(2)根据材料二概括养济院制度在清代发展的表现,结合所学指出社会力量救济活动的侧重点及其具体体现。
(3)围绕材料三提供的信息并结合所学,提炼一个主题,对新中国社会保障制度予以论述。
23.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关于西欧中世纪城市兴起有着不同的认识。有些城市先是商人聚集在交通要道和教堂城堡周围,吸引消费者,形成集市;随后,一些手工业和服务性行业建立起来,形成一个经济功能很强的“工商业中心”;然后再购买一张承认“自治”的“特许状”。这样城市就建立起来了。有些城市主要是通过封建主的法权力量“人为”建立起来的,即城市先是人为地“设定”一个城市身份,再吸引工商业者和移民到来,成为城市核心,即先有城市之“名”,然后才有城市之“实”。
——摘编自谢丰斋《12—14世纪英国小城镇兴起初探》
材料二
1764年 曼彻斯特的纺织工人哈格里夫斯发明珍妮纺纱机
1769年 曼彻斯特的阿克莱特发明水力纺纱机,并取得专利权
1775年 阿克莱特申请到梳棉机、曲柄梳棉机、粗纺机和进料器等发明专利
18世纪80年代 英国第一家棉纺织厂在曼彻斯特诞生,加工来自亚洲、美洲等地棉花
1789年 曼彻斯特纺织厂开始装备蒸汽机
1830年 英国建成利物浦至曼彻斯特的铁路,这是第一条完全用机车牵引的铁路;曼彻斯特的棉纺织厂达99家,从业者达50万人
1840年 代表工人利益的宪章派在曼彻斯特召开大会,宣告成立“全国宪章协会”,并酝酿向议会递交请愿书
1841年 曼彻斯特人口为31万,1888年达到50万,成为英国第二大城市
1853年 曼彻斯特由“镇”改“市”
1887年 曼彻斯特开凿通海运河
1894年 通海运河通航,运河长58千米
——根据钱乘旦等著《英国通史》整理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西欧中世纪城市兴起的特点与影响。
(2)根据材料二,任意提取两个或两个以上有关曼彻斯特城市变化的信息,自拟论题,并结合所学知识进行阐述。(要求:论题明确写出变化,阐述条理清晰,史论结合)。
24.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关于以民为本政治哲学思想,我国商周时代就已萌芽。西周姜尚最早提出民本的思想。春秋战国时期,经过儒家不断的丰富和发展,形成了系统的民本思想。例如,孔子主张富民、患民,提倡“仁者爱人”;孟子提倡“民贵君轻”;荀子提倡“民水君舟”。这一时期民本思想已渐趋成熟,在秦汉以后的中国封建社会里,它仍是重要的官方意识。
——摘编自邓群英《中国儒家的民本思想与西方的人本主义之比较》
材料二 共产党人可以把自己的理论概括成为一句话:消灭私有制……把资本变成公共的、属于社会全体成员的财产……这时所改变的只是财产的社会性质,它将失掉它的阶级性质。
——马克思、恩格斯《共产党宣言》
我们主张以人道主义改造人的精神,同时以社会主义改造经济组织。不改造经济组织,单求改造人类精神,必致没有效果。不改造人类精神,单求改造经济组织,也怕不能成功。我们主张物心两面的改造,灵肉一致的改造。
——李大钊《我的马克思主义观》
材料三 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特征,马克思主义认为,社会主义是更加公平公正、实现共同富裕的社会。毛泽东在1955年就明确指出:“我们还是一个农业国,在农业国的基础上,是谈不上什么强的,也谈不上什么富的。但是,现在我们实行这么一种制度……是可以一年一年走向更富更强的……而这个富,是共同的富,这个强,是共同的强,大家都有份。”……在全面建设新征程中,习总书记指出,“高质量发展,就是能够很好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的发展。”扎实推进共同富裕,实现人的现代化和人的全面发展,促进人民精神生活共同富裕。
——摘编自姜辉《实现共同富裕的方向原则和现实途径》
(1)根据材料一,概括先秦民本思想的特点。结合所学,指出汉朝以民本思想为“重要的官方意识”的具体实践。
(2)根据材科二,分别概括《共产党宣言》和《我的马克思主义观》关于改造社会的主张。结合所学,列举李大钊等人作为早期马克思主义者的实践活动。
(3)根据材料三,结合所学,简述新中国成立初期中国共产党为领导人民走向“共同的富”而采取的经济措施。结合所学,指出为实现“高质量发展”中国人民应坚定走下去的道路及该道路的世界意义。
答案
一、选择题
1--15 CADBC ADCBC ABBCD
16—21 BBBCC B
二、非选择题
22.(1)所指:长安、洛阳。
类型:供应朝廷粮食和物资的仓库;备水旱赈济而遍置于乡间的义仓。
(2)表现:救济覆盖范围扩大;各地收养名额增加。
侧重点:日常生活中的赈济。
具体体现:收养弃婴和孤儿;接济贫民;资助贫困人口的教育;安葬无人埋葬的骸骨等。
(3)主题:新中国成立不久,着手建立社会主义特色的社会保障制度。
论述:新中国成立后不久,政务院公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保险条例》,它是新中国制定的第一部社会保险法规。它规定了保险费用的来源以及组织方,强调了企业和国家在保护劳动者方面的责任,个人负担较轻。同时强调了特殊贡献人员的特殊待遇。这些规定充分体现了社会主义的国家性质和人民当家做主的特点。
23.(1)特点:存在两种不同兴起模式;都以工商业为主导产业;工商业阶层成为主导力量;具有一定的独立性。(答出3点即可)
影响:有利于工商业发展,推动了城市繁荣;加强了西欧各地的联系;为工商业阶层崛起积蓄了力量;成为西欧近代地方自治的基础。(答出2点即可)
(2)示例一
论题:工业革命促使曼彻斯特成为英国棉纺织业中心。
阐述:英国工业革命的进行带来了技术和动力的不断升级,如阿克莱特发明的水力纺纱机、梳棉机、曲柄梳棉机、粗纺机和进料器等申请了专利权,并投入生产领域使用,极大提高了社会生产力;同时,18世纪80年代英国第一家棉纺织厂在曼彻斯特诞生,这里加工着来自亚洲、美洲等地棉花,促使曼彻斯特很快成为英国棉纺织业的中心,产品远销世界各地。
因此,随着工业革命的扩展以及英国对外贸易的发展,资本主义世界市场不断扩大。(其他言之成理即可)。
示例二
论题:工业革命助推曼彻斯特交通运输业的发展。
阐述:工业革命的进行尤其是瓦特改良型蒸汽机的推广使用,不仅导致了机器的普及,也推动了交通运输领域的革新,如1807年美国人富尔顿发明汽船,1814年斯蒂芬森改进了蒸汽机车,蒸汽轮船和火车等新的交通工具出现。此外,世界市场的不断扩大推动世界贸易的发展,迫切需要改善交通运输,因此,英国政府也大力支持曼彻斯特交通的发展,如1830年,英国建成利物浦至曼彻斯特的铁路,这是第一条完全用机车牵引的铁路;1887年,曼彻斯特又开凿通海运河。
总之,工业革命推动了交通运输领域的新变革。
24.(1)特点:历史悠久;具有连续性;形成系统性;影响深远。
实践:采取“与民休息”政策。减轻赋税、徭役和刑罚、提倡节俭、减少财政支出。建立常平仓制度;皇帝赐给高龄老人鸠杖。
(2)前者:消灭私有制、实行生产资料公有制。后者:既改造人类的经济组织又改造人类的精神。
活动:宣传马克思主义学说;建立马克思主义学说的研究团体;建立共产党早期组织。
(3)经济措施:社会主义三大改造、社会主义工业化。道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世界意义:深化了对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是对世界社会主义理论和建设的重大贡献,在人类社会发展史上具有重大意义。
转载请注明出处高中试卷答案网 » 2024届浙江省高三下学期高考模拟测试(一)历史试卷(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