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卷答案
寻你做寻,想你所想

统编版八年级下学期 第五单元 国防建设与外交成就 期末提分精炼(4份打包)

第15课 钢铁长城
选择题(下列各题均有一个最佳答案,请作出判断,把序号填入括号内)。
1.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一支海军是 ( )
A 北海海军 B. 东海海军 C. 南海海军 D. 华东军区海军
2.“遏制敌人对中国使用核武器,在敌人对中国发动核袭击时……对敌人实施有效的自卫反击,打击敌人的重要目标。”新中国担任这一使命的部队名称是( )
A. 海军陆战队 B. 陆军特种部队 C. 第二炮兵部队 D. 武装警察部队
3.历次国庆大阅兵反映出我国国防力量的不断增强。如图两幅图片,直观地反映出我国国防和军队建设( )
A. 形成五大战区战略布局 B. 由单一军种向诸军兵种合成转变
C. 武器装备不断向现代化迈进 D. 特别重视军队政治工作
4.以下一组图片反映出( )
A. 国防建设快速发展 B. 航天科技进步明显
C. 高新技术领先世界 D. 军队组织架构重塑
5.2022年6月17日,我国第三艘航母福建舰下水命名,这是我国完全自主设计建造的首艘弹射型航母,采用平直通长飞行甲板,配置电磁弹射和阻拦装置,满载排水量8万余吨。材料表明中国人民海军( )
A. 成为战略威慑的核心力量 B. 武器现代化水平提高
C. 实战化训练水平领先世界 D. 形成海陆空防御体系
6.阅读下列表格信息,可以得出的结论 ( )
1950年 我国向苏联进口20架雅克—18歼击机
1956年 我国成功仿制歼—5型歼击机
1966年 我国组建了第二炮兵部队,后更名为火箭军
1970年 我国自主研制的核潜艇“长征一—号”下水
2016年 我国自主研制的运—20大型运输机装备到部队
A. 我国综合实力不断增强 B. 我国军队建设世界一流
C. 我国国防建设领先世界 D. 我国坚持科技强军之路
7.2014年全军政治工作会议在福建古田召开,习近平出席全军政治工作会议并发表重要讲话。他强调,革命的政治工作是革命军队的生命线。实行革命的政治工作,保证了我军始终是党的绝对领导下的革命军队,为我军战胜强大敌人和艰难险阻提供了不竭力量,使我军始终保持了人民军队的本色和作风。从会议中看到,要提高军队的战斗力,重在( )
A. 加快军备建设 B. 学习打仗本领
C. 加强政治工作 D. 掌握科学技术
8.“2016年,中国人民解放军成立五大战区,即东部战区、南部战区、西部战区、北部战区、中部战区,构建军队联合作战体系。中国人民解放军调整组建五大军种,即陆军、海军、空军、火箭军、战略支援部队。军队组织架构和力量体系实现革命性重组。”上述材料反映了我国( )
A. 综合国力和祖国统一大业一定会实现 B. 钢铁长城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护航
C. 国防和军队的现代化建设取得巨大成就 D. 更好地集中人力财力进行现代化建设
9.如图所示是被西方视为“神秘之师”的一支中国部队。如图所示部队成立于1966年,如图所示军种是在2015年由火箭军如图所示部队更名而来。这支部队担负的主要任务是 ( )
A.保卫我国领海主权 B.战略威慑和核反击
C.保卫我国空天主权 D.打击国际恐怖势力
10.分析下表,可以得出的结论有(  )
军兵种 人民海军 人民空军 战略导弹部队 火箭军 战略支援部队
建立时间 1949年4月 1949年11月 1966年7月 2015.12 2015年12月
①我国国防力量不断壮大
②我军逐步走上科技强军之路
③我军逐步实现现代化
④我国对外开放取得巨大成就
⑤祖国统一大业取得历史性进展。
A.①②④ B.②③⑤ C.①②③ D.①③⑤
二、材料解析题(阅读材料,完成下列材料提供的问题)
11.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1956年9月10日,聂荣捧元帅亲自为第一架国产歼—5型飞机剪彩:1957年国庆节,国产歼—5型飞机飞越天安门广场,接受检阅。毛泽东曾在天安门城楼上指着飞过去的飞机,高兴地对外宾说:“我们自己制造的飞机飞过去了!”1958年,毛泽东坚定地说:“核潜艇 ,一万年也要搞出来。” 1970年我国研制出我国第一艘核潜艇,1974年装备海军 。
——选自部编教材八年级历史下册
材料二: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35周年的盛大阅兵式上,公开亮相的中国战略导弹部队令当时观看的外国使节和外国记者大为惊叹:……英国《泰晤士报》报道:“中国今天第一次将它的导弹家族展现在世界面前足以证明它有覆盖全球每一个角落的自信和能力。今后美苏两国在处理世界事务时,不得不考虑中国战略导弹部队的存在。”
材料三:2019年10月1日,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的国庆阅兵中接受检阅 的导弹方队,已经是包括地空导弹、岸舰导弹舰舰/潜舰导弹、反坦克导弹、防空导弹、核导弹等多种导弹在内的装备方队了 。它们威武地通过天安门,,向世界展示着中国国防和军队建设的发展成就 。我国的导弹可以打击地面目标,也可以打击空中和海上目标,可以在地面发射,也可以在水下发射, 在保卫祖国安全上起着重要作用。
——选自部编教材八年级历史下册
(1)上述 三段材料反映我国国防和军队建设取得了哪些成就?
(2)由上述材料和所学知识分析, 加强国防和军队建设的重要意义?
(3)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为什么我国的国防和军队建设 能取得巨大成就?
解 析:
选择题。
1.D
【解析】
结合所学可知,人民海军建立于新中国成立前夕,人民空军则成立于新中国成立后。新中国的第一支海军是华东军区海军,在新中国成立后又相继建立了北海、东海和南海舰队,D符合题意;ABC不符合题意;故选D项。
2.C
【解析】
题干中的关键信息是“遏制敌人对中国使用核武器,在敌人对中国发动核袭击时……对敌人实施有效的自卫反击”。中国人民解放军火箭军的前身是中国的导弹部队“第二炮兵部队”,简称“二炮”。1966年,中国组建了战略导弹部队,战略导弹部队是人民解放军中以装备战略导弹武器系统为主体,担负战略核反击任务的军种,是核反击的主要力量,C项正确;ABD项与材料反映的担负战略核反击任务不符,排除ABD项。故选C项。
3.C
【解析】
根据材料“1951年国庆大阅兵时骑兵部队车炮队通过检阅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国庆阅兵受阅的核导弹方队”可知,从骑兵部队到核导弹方队,表明我国武器装备更加先进,C项正确;材料图片不能反映出五大战区,排除A项;从骑兵部队到核导弹方队的图片,并不能反映军种的变化,排除B项;两幅图看不出军队政治工作,排除D项。故选C项。
4.A
【解析】
根据“仿制高亚音速战斗机歼5并装备空军”“自主研发……并装备空军”“新型隐形战斗机……”可知,图片反映的是国防建设快速发展,A项正确;图片没有强调航天科技进步明显,排除B项;图片没有体现高新技术领先世界,排除C项;图片没有体现军队组织架构重塑,排除D项。故选A项。
5.B
【解析】
根据题干材料“2022年6月17日,我国第三艘航母福建舰下水命名,这是我国完全自主设计建造的首艘弹射型航母,采用平直通长飞行甲板,配置电磁弹射和阻拦装置,满载排水量8万余吨。”可知,题干反映出人民军队武器现代化的水平在不断提高,B项正确;火箭军是我国战略威慑的核心力量,排除A项;题干主要强调人民军队武器现代化水平提高,实战化训练水平领先世界说法错误,排除C项;题干只说明了海军,未涉及陆军和空军,排除D想。故选B项。
6.D
【解析】
表格显示歼击机的研制、火箭军的创建、核潜艇“长征一—号”下水以及大型运输机装备到部队都体现出军队建设,说明我国坚持科技强军之路,D相关正确;材料体现出的是科技强军战略,排除A项;材料没有比较世界其他国家军队建设,排除B项;表格不能说明国防建设领先世界,排除C项。故选D项。
7.C
【解析】
根据题干材料中的“实行革命的政治工作……为我军战胜强大敌人和艰难险阻提供了不竭力量,使我军始终保持了人民军队的本色和作风”可知,思想建党、政治建军是我人民解放军的优良传统,加强政治工作是提高军队战斗力的关键,C项正确;加快军备建设、学习打仗本领、掌握科学技术也都可以提高军队战斗力,但与题意不符,排除ABD项。故选C项。
8.C
【解析】
根据材料五大战区、五大军种都是在“军队组织架构和力量体系实现革命性重组”可知是我国在国防和军队的现代化建设取得巨大成就,C项正确;材料不能体现综合国力和祖国统一大业一定会实现综合国力和祖国统一大业一定会实现,排除A项;材料未体现钢铁长城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护航,排除B项;材料没有体现更好地集中人力财力进行现代化建设,排除D项。故选C项。
9.B
【解析】
根据所学知识可知,火箭军是中国人民解放军中以陆基战略核导弹和常规导弹为基本装备,主要遂行战略威慑、核反击和常规导弹打击任务的军种,B项正确;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主要担负防御敌人从海上人侵,保卫领海主权,维护海洋权益的重任,排除A项;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主要担负保卫我国空天主权的重任,排除C项;题干没有涉及打击国际恐怖势力,火箭军担负的主要任务是战略威慑和核反击,与打击国际恐怖势力无关,排除D项。故选B项。
10.C
【解析】
根据题干信息:“各军兵种建立时间”,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新中国成立后,各军兵种的建立加强了国防建设,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走科技强军之路,成效显著,军队现代化水平明显提高,成为保卫祖国的钢铁长城。选项④⑤不符合题意,只有选项①②③符合题意,故选C。
二、材料解析题
【答案】
(1)人民海军的建立、发展和壮大,现代化水平明显提高;人民空军的建立和发展;战略导弹部队的组建及壮大;多种导弹在内的装备方队集中展示我国国防和军队建设的发展成就。
(2)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提供了强有力的保证;在保卫祖国安全上起着重要作用(筑起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的钢铁长城);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地位等。
(3)中国共产党的正确领导;党和政府的高度重视;综合国力的增强加大国防投入;坚持依法治军、从严治军,提高人民军队建设规范化法治化水平;政治建军、科技强军的坚强保证;复杂多变的世界形势的需要等。
【解析】
(1)成就:材料“1957年国庆节,国产歼—5型飞机飞越天安门广场,接受检阅”“ 1970年我国研制出我国第一艘核潜艇,1974年装备海军”体现的是人民海军的建立、发展和壮大,现代化水平明显提高和人民空军的建立和发展;材料“不得不考虑中国战略导弹部队的存在”“2019年10月1日,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的国庆阅兵中接受检阅 的导弹方队”体现的是战略导弹部队的组建及壮大;多种导弹在内的装备方队集中展示我国国防和军队建设的发展成就。
(2)意义:根据材料“今后美苏两国在处理世界事务时,不得不考虑中国战略导弹部队的存在”“ 在保卫祖国安全上起着重要作用”和所学知识可知,可从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提供保障、维护国家安全及提高国际地位等角度进行分析即可。
(3)成就:结合上述分析和所学知识可知,可从党的领导、政府的重视、综合国力的提升、科学家的努力、加强国防的需要等角度进行分析即可。第16课 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
选择题(下列各题均有一个最佳答案,请作出判断,把序号填入括号内)。
1. 俄乌冲突伊始,我国外交部发表声明:希望当事方通过谈判和平解决问题。中国这一立场是基于( )
A. 对国际事务的主导地位 B. 对国际规则的决定权力
C. 对国际局势完全掌控 D. 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
2.1958年,邓小平把中国外交政策总结为:反对霸权主义、维护世界和平和中国永远属于第三世界;20世纪90年代,我国进一步强调实行真正的不结盟政策;21世纪初,中国特色大国外交全面推进,形成了全方位、多层次、立体化的外交布局。我国外交政策的调整主要基于( )
A.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提出和实施 B. 维护国家利益和推动改革开放发展的需要
C. 国际政治经济格局走向多极化 D. 第三世界国家在国际舞台上政治地位上升
3.某次国际会议上,周恩来作了精彩发言:“中国代表团是来求团结而不是来吵架的……中国代表团是来求同而不是来立异的。”此次会议( )
A. 推动了中国全方位外交格局的建立 B. 促使中国站在了社会主义国家一边
C. 引发了西方国家与中国的建交热潮 D. 加强了中国与亚非各国的团结合作
4.在某次国际会议上,周恩来指出,我们不应该在这里争论各自思想意识和各国的政治制度问题。“在亚非国家中是存在有不同的思想意识和社会制度的,但这并不妨碍我们求同和团结。”该国际会议是( )
A. 遵义会议 B. 万隆会议
C. 联合国大会 D. 雅尔塔会议
5.孔子曾提出过“君子和而不同”的思想,意思是“和谐而又不千篇一律,不同而又不互相冲突”。与该思想最吻合的新中国外交智慧是( )
A. 反对霸权主义 B. 不结盟政策
C. “一国两制”方针 D. “求同存异”方针
6.万隆会议前夕,中国代表团就认为,应该在会上多提亚非国家的共同性问题,不突出我国的特殊问题,为此,周恩来在大会发言时提出( )
A. “求同存异”的方针 B. 共商共建共享的全球治理观
C.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D. 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
7. 1954年,周恩来总理在访问印度时谈到:“各国不分大小强弱,不论其社会制度如何,是可以和平共处的。各国人民的民族独立和自主权利是必须得到尊重的。各国人民都应该有选择其国家制度和生活方式的权利,不应受到其他国家的干涉。”印度总理欣然赞同,最终双方发表《联合声明》。这表明新中国( )
A. 践行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B. 打破了美国的外交封锁
C. 推动万隆会议圆满成功 D. 形成了全方位外交布局
8.2018年3月22日,美国总统特朗普签署备忘录……指令有关部门对华采取限制措施……对自中国进口的商品加收关税。对此中国政府进行了大力度反击。你认为特朗普政府这一做法违背了我国政府长期奉行的外交政策的哪一项内容 ( )
互不侵犯 B.平等互利
C.相互尊重主权和领土完整 D.互不干涉内政
9.9.1901年和2021年都是辛丑年,但中国已不是原来的中国!2021年当地时间3月18日,杨洁篪、王毅在中美高层战略对话开场白中阐明中方有关立场:美国没有资格居高临下同中国说话……要求一美方彻底放弃干涉中国内政的霸道行径。据此可知,中国( )
A.开始成为独立自主的国家 B.提出“求同存异”方针
C.倡导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D.坚持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10.1954年10月,在会见日本议员访华团时.周恩来即明确指出:五项原则不应只限于处理中印和中缅关系,它也可以适用于全亚洲,甚至全世界各国。其意在说明,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
A.适用于中国周边国家和地区 B.适用于中国与印度、缅甸两国相处时
C.是处理国际关系的基本准则 D.直接促成中国全方位外交新局面到来
二、材料解析题(阅读材料,完成下列材料提供的问题)
11.新中国成立以来,随着我国综合国力的逐步提升,外交事业取得了辉煌的成就。读材料,回答题。
材料一 我们并不要求各人放弃自己的见解,因为这是实际存在的反映…我们应该承认,在亚非国家中是存在有不同的思想意识和社会制度的,但这并不妨碍我们求同和团结。
——周恩来(1955年)
(1)新中国奉行什么样的外交政策?材料一反映了周恩来在哪次国际会议上提出的什么方针?
材料二 一个更为显著的变化是在外交领域,在不断加深与亚、非、拉国家友谊的同时,二十世纪七十年代,新中国一步步打开西方世界的封锁,为国家发展开拓了新的空间。
——《筑梦中国》解说词
(2)请用两个事例说明,二十世纪七十年代,新中国外交“为国家发展开拓了新的空间”。
材料三
图一1954年6月周恩来总理同缅甸总理吴努会谈 图二五星红旗在联合国大厦前飘扬
图三 中英香港政权交接仪式
(3)材料三中,结合图一相关知识,中国外交政策成熟的标志是什么?图二反映的历史事件具有什么历史意义?图三体现了我国哪项基本国策的首次成功实践?
材料四 新时代部分外交大事记(一)

(4)结合材料四写出两项近期中国取得的重大外交成就,这些成就的取得说明了什么?
材料五 新时代部分外交大事记(二)
2015年 中国首支维和步兵营前往南苏丹任务区执行任务。当前,中国是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中派出维和人员最多的国家,兵力涵盖步兵、工兵、警卫、运输、医疗和参谋军官等多种类型。
2017年 金砖国家领导人第九次会晤在厦门举行,重点讨论世界经济形势和全球经济治理、国家安全和发展、深化金砖合作、开展人文交流、推进机制建设等议题。
2019年 世界环境日全球主场活动在浙江杭州举行,今年世界环境日以“大气污染防治”为主题,敦促各国政府、产业、社区和个人共同探索可再生能源和绿色技术,改善世界城市和地区的空气质量。
(5)依据材料五和所学,任选一个角度分析中国在国际事务中发挥的作用。
12.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新中国的成立,结束了我国百年的屈辱外交,翻开了外交事业的新篇章。20世纪50年代,新中国积极同邻近国家和新兴独立国家发展友好关系,参加了一系列外交活动并产生了积极的影响,国际政治舞台开始有了“中国声音”。
材料二 20世纪70年代中国实施“一条线、一大片”的外交战略。1973年2月17日,毛泽东在会见美国总统特使基辛格时明确提出“一条线”外交战略。……这一条线上的国家联合抗苏,形成国际反霸统一战线……摆脱此前亦即60年代在国际上所处的孤立地位。
——摘编自陶季邑《美国关于中国20世纪70年代"一条线、一大片"外交战略研究述评》
材料三 改革开放后,中国积极发展全球伙伴关系…积极拓展多边外交,加强与联合国的合作,为解决区域性争端、维护世界和平和建立一个公正合理的世界新秩序而努力……举办多次重要国际会议,加强国际合作……在国际事务中发挥着日益重要的作用。
——摘编自人教版《中国历史》八年级下册
材料四 2017年,习近平在联合国总部发表题为《共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演讲,他回首最近100多年的历史,谈到人类经历了血腥的热战,冰冷的冷战,尤其是遭受两次世界大战的劫难后看到“那一代人最迫切的愿望,就是免于战争,缔造和平”以及“各方最殷切的诉求,就是扩大合作,共同发展”。他指出“建立公正合理的国际秩序是人类孜孜以求的目标”,也是“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基本遵循”。
——摘编自李慧军《从“人类命运共同体”高度审视“家国情怀”》
(1)通过材料一并结合图片,判断材料中所说的“中国声音”指的是什么?举例再说出中国在50年代取得的另一项重大外交成就?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在“一条线、一大片”的外交战略指引下,新中国在20世纪70年代取得的外交成就。
(3)根据材料三,结合所学知识回答我国一直奉行的外交政策,并归纳出中国特色大国外交全面推进形成的外交布局。
(4)材料四所示内容说明了包括中国人民在内的全世界人民渴望和平,拒绝战争的共同期望。根据材料并结合实际说说我国为此做出的大国担当。
解 析:
选择题。
1.D
【解析】
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一直坚持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不结盟,不对立。据“希望当事方通过谈判和平解决问题”及所学知识可知,中国这一立场是基于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D项正确;中国外交并不是对国际事务主导,排除A项;中国的立场也不是对国际规则的决定权力,排除B项;中国对国际事务并不是完全掌控,排除C项;故选D项。
2.B
【解析】
据所学知识可知,新中国成立后,我国一直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在不同的历史时期,我国的外交政策不断的进行调整,这主要基于维护国家利益和推动改革开放发展的需要,B项正确;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是我国的外交方针,不是我国外交政策的调整主要出发点,排除A项;CD项反映的是国际形势的变化,这不是我国外交政策的调整主要出发点,排除。故选B项。
3.D
【解析】
根据材料中周恩来的发言“中国代表团是来求团结而不是来吵架的……中国代表团是来求同而不是来立异的”可知,“国际会议”指万隆会议。1955年,周恩来在万隆会议上提出了“求同存异”的方针,促进了万隆会议的圆满成功,也促进了中国和亚非各国的团结与合作,D项正确;中国全方位外交格局的建立是改革开放新时期以来的外交成就,排除A项;“促使中国站在了社会主义国家一边”是一边倒外交政策,排除B项;引发了西方国家与中国的建交热潮的是中美关系的缓和,排除C项;故选D项。
4.B
【解析】
根据题干信息“在亚非国家中是存在有不同的思想意识和社会制度的,但这并不妨碍我们求同和团结”,可知与万隆会议相关,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55年,万隆会议是第一次没有殖民主义国家参加的亚非会议,针对帝国主义破坏会议的阴谋和各国间的矛盾、分歧,会议上周恩来提出“求同存异”的方针,促进了会议的圆满成功,B项正确;遵义会议,确立了以毛泽东为代表的马克思主义的正确路线在中共中央的领导地位,成为中国共产党历史上一个生死攸关的转折点,与题干内容“国际会议”不符,排除A项;联合国大会,是由联合国全体193个会员国共同组成的主要审议、监督和审查机构,与题干内容“在亚非国家中是存在有不同的思想意识和社会制度的,但这并不妨碍我们求同和团结”不符,排除C项;雅尔塔会议的主要内容,是战后处置德国问题、波兰问题、远东问题、联合国问题 ,其目的是讨论欧洲战后重组问题,与题干内容“在亚非国家中是存在有不同的思想意识和社会制度的,但这并不妨碍我们求同和团结”不符,排除D项。故选B项。
5.D
【解析】
根据所学和材料“和而不同”可知,1955年,在印度尼西亚万隆召开的亚非会议上,周恩来总理在提出了“求同存异”方针,这一方针体现了和而不同的思想,它推动了这次国际会议取得圆满成功,这是运用这一思想处理不同社会制度的国家间关系的范例,D项正确;反对霸权主义体现的是国家不论大小一律平等,排除A项;不结盟政策体现的反对建立联盟进行集团对抗,排除B项; “一国两制”是解决港澳台问题的方针,排除C项。故选D项。
6.A
【解析】
根据材料“万隆会议”、“多提亚非国家的共同性问题,不突出我国的特殊问题”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求同存异”的方针是周恩来在1955年4月在印尼万隆召开的亚非会议上,针对某些国家针对中国、制造矛盾的行径,为推动会议顺利进行、增强与会国的团结、表明中国的立场而提出的一项基本方针。求同存异,意思就是要寻求大家的共同利益,保留自己的不同意见,A项正确;共商共建共享的全球治理观是习近平主席在2017年十九大报告中提出的治国理政方针理论,倡导各方共同应对全球治理挑战,践行共商共建共享的全球治理观,弘扬全人类共同价值,坚持真正的多边主义,排除B项;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是1953年12月31日周恩来总理在接见印度政府代表团时,首次完整地提出了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排除C项;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后一贯奉行的维护国家主权和安全、维护世界和平的独立自主外交政策,在改革开放时期得到完善,排除D项;故选A项。
7.A
【解析】
根据所学可知,1954年,周恩来总理与印度总理发表《联合声明》,确认了以下原则,“各国不分大小强弱,不论其社会制度如何,是可以和平共处的。各国人民的民族独立和自主权利是必须得到尊重的。各国人民都应该有选择其国家制度和生活方式的权利,不应受到其他国家的干涉”,践行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它对世界产生了深远影响,A项正确;和印度共同倡导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体现不出打破了美国的外交封锁,排除B项;材料说的是1954年,万隆会议是1955年,排除C项;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形成了全方位外交布局,排除D项。故选A项。
8.B
【解析】
根据材料内容“美国总统特朗对自中国进口的商品加收关税”反映的是美国对中国贸易的不平等的对待,损害了中国的经济利益,违背了我国政府长期奉行平等互利。ACD项都与材料内容无关,故选B。
9.D
【解析】
1953 年底,周恩来在接见印度代表团时首次提出。现在表述为互相尊重主权和领土完整,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内政,平等互利,和平共处。材料中中国不允许美方干涉中国的内政说明中国坚持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故D符合题意;新中国成立标志着开始成为独立自主的国家,排除A;提出“求同存异”方针是1955年万隆会议上,排除B;材料中属于坚持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不是倡导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排除C。故选D。
10.C
【解析】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突破了意识形态的束缚,具有开放性和包容性,是可以规范国际关系的基本准则。故C符合题意;根据材料可知,和平共处五项原则适用于全亚洲,甚至全世界各国。不仅仅是适用于中国周边国家和地区,故A不符合题意;“解决了”表述不当,中印之间至今仍然存在分歧。故B不符合题意;直接促成中国全方位外交新局面到来,与史实不符,故D不符合题意;故选C。
二、材料解析题
11.【答案】
(1)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万隆会议上提出的“求同存异”的方针。
(2)1971年,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有利于中国在国际事务中发挥更大的作用。1972年,中美双方新签署中美《联合公报》,中美两国二十多年的对抗结束,两国关系开始走向正常化(1979年中美正式建立外交关系,中美关系实现正常化)。
(3)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提出;这是中国外交的重大胜利,也是美国孤立封锁中国政策的失败;“一国两制”。
(4)“一带一路”建设、G20峰会召开。增加出国留学的机会(或提升合作办学水平)方便出国旅游;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方便对“一带一路”参与国的全面了解和学习;创新合作模式;打造具有丝绸之路特色的旅游产品和遗产保护;等。
(5)中国积极履行国际责任和义务,参与维和部队,为维护世界和平与发展而努力;中国积极参与多边合作,共同商讨世界经济等发展中的问题,推动世界稳步发展;中国积极参与国际事务,在环境等全球性问题上发挥重要作用。
【解析】
(1)依据所学知识,新中国成立以来,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依据材料一“…我们应该承认,在亚非国家中是存在有不同的思想意识和社会制度的,但这并不妨碍我们求同和团结”可知反映的是周恩来在1955年万隆会议上提出了“求同存异”的方针,这一方针推动会议的圆满成功,也加强了中国与亚非国家的友好交往。
(2)依据所学知识,20世纪70年代新中国取得的外交成就有:1971年第26届联合国大会恢复新中国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有利于中国在国际事务中发挥更大的作用;1972年初,美国总统尼克松访华,双方签订《上海联合公报》,中美关系开始走向正常化,打开了中国外交的新局面;1972年日本首相田中角荣访华,中日邦交实现正常化。
(3)依据材料三中图一1954年周恩来与缅甸总理会谈,可知对应的是和平共处五项原则,1953年周恩来在接见印度代表团时首次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基本原则,1954年周恩来在访问印度、缅甸时,分别同两国总理会谈,再次重申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标志新中国外交政策的成熟,成为处理国与国之间关系的基本准则。图二五星红旗在联合国大厦前飘扬,反映的是新中国重返联合国,这是中国外交的重大胜利,也是美国孤立封锁中国政策的失败。图三中英香港政权交接仪式反映的是“一国两制”方针在香港回归问题上的成功实践。
(4)第一问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材料四中图片分别对应的是“一带一路”建设、G20峰会召开、上海合作组织成立。第二问可从经济、文化等多角度分析这些成就的意义,如经济上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方便对“一带一路”参与国的全面了解和学习,创新合作模式;文化上增加出国留学的机会(或提升合作办学水平)方便出国旅游,打造具有丝绸之路特色的旅游产品和遗产保护;等。
(5)依据材料五和所学分析中国在国际事务中发挥的作用,据“中国首支维和步兵营前往南苏丹任务区执行任务。当前,中国是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中派出维和人员最多的国家……”可知中国积极履行国际责任和义务,参与维和部队,为维护世界和平与发展而努力;据“2017年金砖国家领导人第九次会晤在厦门举行,重点讨论世界经济形势和全球经济治理、国家安全和发展、深化金砖合作、开展人文交流、推进机制建设等议题”可知中国积极参与多边合作,共同商讨世界经济等发展中的问题,推动世界稳步发展;据“2019年世界环境日全球主场活动在浙江杭州举行……”可知中国积极参与国际事务,在环境等全球性问题上发挥重要作用。
12.【答案】
(1)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周恩来提出“求同存异”的方针,推动万隆会议的圆满结束。
(2)成就: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中美两国关系开始走向正常化;中日两国正式建立外交关系;中美正式建立外交关系(任答两点即可)
(3)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全方位、多层次、立体化的外交布局。
(4)提倡人类命运共同体和新型国际关系;联合国维和活动;新冠疫情中支援他国等(任答两点即可)
【解析】
(1)中国声音:根据所学知识,1953年在接见印度访问代表团时,周恩来总理提出了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后成为国与国之间相处的基本准则;
成就:根据所学知识,1955年周恩来参加万隆会议,提出求同存异的方针,促进了万隆会议的圆满结束。
(2)成就:根据所学知识:1971年中国恢复联合国合法席位,1972年中美关系开始正常化,1972年中日建交,1979年中美建交。
(3)政策:根据所学知识,我国奉行的外交政策是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
外交布局:根据所学知识,随着中国特色大国外交全面推进,逐渐形成了全方位、多层次、立体化外交布局。
(4)担当:根据材料“扩大合作,共同发展,免于战争,缔造和平,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可知,我国提倡人类命运共同体和新型国际关系;开展联合国维和活动;支援他国新冠疫情防疫等。第17课 外交事业的发展
选择题(下列各题均有一个最佳答案,请作出判断,把序号填入括号内)。
1.进入21世纪,中国在国际舞台更多的展现身姿。2001年,中国成功加入世界贸易组织;2008年中国成功举办北京奥运会;2013年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又提出了“一带一路”战略构想;2014年亚太经合组织峰会在北京顺利召开。这体现了我国外交呈现的新特点是( )
A. 奉行独立自主外交政策 B. 遵循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C. 积极开展多边外交活动 D. 大力推行结盟外交政策
2.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与美国建立“建设性合作伙伴”关系,与俄罗斯、法国、英国、德国和日本等国建立各种“战略伙伴关系”,与印度等国探索共同和平崛起的道路。这表明我国( )
A. 开始打开外交的新局面 B. 实施全方位的外交布局
C. 推行广泛结盟的外交政策 D. 实行“一带一路”的战略
3.“近日来,新冠肺炎疫情在全球多国多点扩散,人类的发展面临严峻挑战。我们不会忘记在中国抗疫最艰难的时刻,100多个国家和数十个国际组织表示支持与慰问。在有效控制疫情并积累一定成功经验后,中国向伊朗、意大利、塞尔维亚等国派出专家组,先后与中东欧17国以及法国、葡萄牙、丹麦等10多个国家分享中国最新研究成果、防疫理念及综合举措等……友好互助,世界构筑起抗击病毒的共同防线。”(摘自学习强国《全球战疫》)此材料主要论证了( )
A. 坚持政治多极化发展趋势的重要性 B. 深化推动经济全球化发展的必要性
C. 凸显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迫切性 D. 坚决反对美帝国霸权主义的紧迫性
4.1949年我国护照为单页版,1950版、1953版、1958版护照为中俄文对照,1971版、1975版改为中法英文对照。我国护照语种的变化反映了( )
A. “一国两制”政策出台 B. 经济实力的增强
C. 改革开放的曲折历程 D. 外交关系的变迁
5.1979 1989年,中国对美国出口贸易额发生变化(下图)的主要原因有( )
①美国总统尼克松访华②中国实行改革开放政策
③中美正式建立外交关系④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
A. ①② B. ②③ C. ③④ D. ①④
6. 1971年,美国提出“双重代表权”方案,即同意北京和台北都在联合国拥有席位。基辛格访华时曾以此试探中国,被周恩来总理拒绝。这说明( )
A. 中美两国关系开始走向正常化
B. 一个中国原则是我国政府的一贯立场
C. 中国已恢复在联合国合法席位
D. 驱逐台湾在联合国席位成为中美共识
7.下图中人物口袋里揣着露出“PEKING(北京)"字样的纸张,手举乒乓球和球拍比着“胜利”的姿势。他可能在庆祝( )
A. 中国提出了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B. 中国在联合国合法席位的恢复
C. 中国和美国关系出现缓和迹象 D. 中日两国正式建立了外交关系
8. 世界好,中国才能好;中国好,世界才更好!20世纪70年代初,中华人民共和国终于“就座了属于她的席位”,成为推动世界和平发展的重要动力。“就座了属于她的席位”指的是中国( )
A. 同美国建立外交关系 B. 加入世界贸易组织
C. 恢复联合国合法席位 D. 创办上海合作组织
9. 下图显现了当时中美关系的新进展。中美关系出现这一结果的政治前提是( )
A. 中日两国正式建立外交关系 B. 美国承认台湾是中国领土的一部分
C. 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 D. 美国支持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
10.前不久,在中国积极斡旋下,中东沙特与伊朗重新确立外交关系。另外中国在伊朗核问题、叙利亚问题、俄乌冲突等重大国际和地区问题上,维护正义和世界稳定。中国也积极促进全球治理体系改革与完善,曾推动《巴黎协定》生效( )
A. 坚持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方针 B. 为世界和平发展贡献中国智慧
C. 主导世界发展的作用已被认可 D. 始终坚持着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二、材料解析题(阅读材料,完成下列材料提供的问题)
11.新中国外交在波澜壮阔的时代中勇毅前行。阅读下列材料,完成相关问题。
材料一:新中国成立初期,国际上的孤立、军事包围和经济禁运阻塞了中国向西方国家学习和开放的途径……为了突破封锁,争取国际支持来加快经济建设,就可以在平等互惠的基础上进行通商贸易。当时主要向以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国家开放。50年代初,中国从苏联引进建设了156个重大项目,派出留学生学习。
——摘编自李岚清《突围——国门初开的岁月》
材料二:20世纪50年代,中国积极同邻近国家和新兴独立国家发展友好关系,参加了一系列外交活动并产生了积极的影响,中国的国际地位大大提高。
——新华网
材料三:熊猫是中国的国宝,曾多次出国担任友好使者。新中国成立后,熊猫的去处更是反映了当时中国的外交政策。在向苏联一边倒的20世纪50年代,熊猫突然在西方走红。
材料四:无论从理论上还是实践上考察,七十多年的新中国外交都经历了“变”与“不变”的峥嵘岁月。“变”表现在新中国外交理论与实践的与时俱进,对传统外交理念和战略的突破与创新。“不变”表现在新中国外交对既有核心原则的一贯坚守,而且遵循着相辅相成,推陈出新的辩证关系。
——摘编自白卫东、刘常喜《峥嵘七十年:新中国外交的“变”与“不变”》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指出新中国面临怎样的“封锁”。并结合所学,说明新中国是如何“突破封锁”的。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回答,这一时期唱响国际政治舞台的“中国声音”有哪些?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分析“熊猫突然在西方走红”原因。
(4)根据材料四并结合所学,谈谈你对中国外交政策“变”与“不变”的理解。
(5)综合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分析影响外交政策的因素。
12.某历史兴趣小组开展主题为“新中国外交事业的发展”的学习研究,搜集整理出以下图片。请你帮助他们完成相关任务。
材料
①习近平宣布“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圆桌峰会开始
②恢复中华人民共和国在联合国合法权利提案通过后,多国代表欢呼庆祝
③毛泽东会见日本首相田中角荣 ④毛泽东会见美国总统尼克松
⑤周恩来在万隆会议发言 ⑥金砖国家领导人会晤
(1)聚焦“20世纪70年代中国外交事业的发展”,找出可以入选图片。
(2)以“20世纪70年代中国外交事业的发展”为主题,写一则历史短文。(要求:紧扣主题,史论结合,条理清晰。)
解 析:
选择题。
1.C
【解析】
根据所学和材料“北京奥运会——一带一路——亚太经合组织峰会”可知,中国在这些多边外交中贡献突出,这体现出我国外交呈现的新特点是积极开展多边外交活动,C项正确;奉行独立自主外交政策、遵循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是一贯特点,排除AB两项;中国是不结盟外交,排除D项。故选C项。
2.B
【解析】
根据题干可知,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与美国建立“建设性合作伙伴”关系,与俄罗斯、法国、英国、德国和日本等国建立各种“战略伙伴关系”,与印度等国探索共同和平崛起的道路,这表明我国在实施全方位的外交布局,B项正确;开始打开外交的新局面与我国与这么多国家建立外交关系的史实不符,排除A项;题意中未体现结盟的外交政策,排除C项;题意中未提及“一带一路”战略,排除D项。故选B项。
3.C
【解析】
材料“在中国抗疫最艰难的时刻,100多个国家和数十个国际组织表示支持与慰问”“友好互助,世界构筑起抗击病毒的共同防线”说明中国和世界命运紧密联系,休戚相关,凸显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迫切性,故选C;材料无关政治多极化,排除A;材料无关经济全球化,排除B;材料没有涉及反对美国霸权主义的信息,排除D。故选C。
4.D
【解析】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20世纪50年代由于新中国外交上采取一边倒政策,主要是同社会主义国家有外交关系,护照采取了中俄文对照;70年代前期护照改为中法英文对照,也体现了中苏关系的恶化以及与西方国家的建交热潮;80年代护照上不再注明使用的限定范围,反映了中国已走上对外开放的道路。故护照语种的变迁体现了外交关系的变迁,D项正确;1981年,邓小平首次公开提出解决台湾、香港问题的“一国两制”构想,排除A项;经济实力的强弱与护照语种变化无关,排除B项;改革开放的政策与80年代护照上不再注明使用的限定范围有关,排除C项。故选D项。
5.B
【解析】
1979-1989年,中美贸易统计图可以看出,中国对美国出口贸易金额不断上升,其主要原因是1979年,中美建立正式外交关系,②符合题意;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确立改革开放政策,中国打开对外开放大门,③符合题意;①美国总统尼克松访华是1972年,那时中美关系才刚刚走向正常化,排除;④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是在2001年,排除。所以B符合题意,ACD排除。故选择B。
6.B
【解析】
根据所学知识可知,美国提出“双重代表权”方案的目的是保护蒋介石集团,“基辛格访华时曾以此试探中国,被周恩来总理拒绝”表明一个中国原则是我国政府的一贯立场。B符合题意,ACD不符合题意,故选择B。
7.C
【解析】
依据题干和所学知识可知与乒乓外交有关,1971年,中国邀请美国乒乓球队访华,促进了中美关系的改善,1972年美国总统尼克松访华,中美关系开始走向正常化,C正确;1953年周恩来接见印度代表团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与中美关系无关,A排除;1971年,第26届联合国大会恢复中国在联合国合法席位,B排除;11972年日本首相田中角荣访华,中日两国实现邦交正常化,D排除。故选C。
8.C
【解析】
根据“20世纪70年代初”并结合所学内容可知,“就座了属于她的席位”指的是1971年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C项正确;中美建立外交关系是在1979年,排除A项;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和上海合作组织的成立都是在2001年,排除BD项。故选C项。
9.B
【解析】
材料反映的是中美建交,中美建交的前提是承认只有一个中国,台湾是中国的一部分,B项正确;中日两国正式建立外交关系不是中美建交的前提,排除A项;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是在1971年,不是中美建交的前提,排除C项;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是在2001年,中美正式建交是在1979年,排除D项。故选B项。
10.B
【解析】
根据材料“在中国积极斡旋下,中东沙特与伊朗重新确立外交关系”“中国也积极促进全球治理体系改革与完善,曾推动《巴黎协定》生效”都体现了为世界和平发展贡献中国智慧,中国作为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发展、正义、合作的全球伙伴关系,加强同发展中国家团结合作,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普遍安全、开放包容,同时,推动全球治理朝着更加公正合理的方向发展、中国方案,B项正确;中国坚持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方针,与材料反映的贡献中国智慧无关,排除A项;主导世界发展的作用已被认可,表述错误,排除C项;始终坚持着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与材料反映的贡献中国智慧无关,排除D项。故选B项。
二、材料解析题
11.【答案】
(1)新中国面临的“封锁”:国际上的孤立、军事包围和经济禁运。
怎么做:新中国采取了务实的开放态度,同时聘请苏联,派出留学生学习。
(2)“中国声音”:1954年,中国第一次以五大国之一的身份参加日内瓦会议;1953年,周恩来首次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1955年,周恩来在万隆会议上提出“求同存异”的方针。
(3)原因:1972年,尼克松访华,促进了西方国家与中国的建交。
(4)“变”表现:新中国外交理论与实践的与时俱进,对传统外交理念和战略的突破与创新。
“不变”表现:新中国外交对既有核心原则的一贯坚守,而且遵循着相辅相成,推陈出新的辩证关系。
(5)因素:国家综合实力、外交政策。
【解析】
(1)新中国面临的“封锁”:根据材料中的“新中国成立初期,国际上的孤立、军事包围和经济禁运,争取国际支持来加快经济建设,就可以在平等互惠的基础上进行通商贸易。50年代初,同时聘请苏联,派出留学生学习”可知,新中国采取了务实的开放态度,同时聘请苏联,派出留学生学习。
(2)“中国声音”:根据所学知识可知,20世纪50年代在国际政治舞台的“中国声音”有:回答1953年;1954年;1955年的外交成就。所以,“中国声音”:有1954年,中国第一次以五大国之一的身份参加日内瓦会议;1953年,周恩来首次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1955年,周恩来在万隆会议上提出“求同存异”的方针。
(3)原因:根据材料三中的“到了中美关系解冻的20世纪70年代,熊猫突然在西方走红”,1972年,中美关系开始正常化。
(4)“变”表现:根据材料四“变表现在新中国外交理论与实践的与时俱进,对传统外交理念和战略的突破与创新”可知,“变”表现为新中国外交理论与实践的与时俱进,对传统外交理念和战略的突破与创新。
“不变”表现:根据材料四“不变表现在新中国外交对既有核心原则的一贯坚守,而且遵循着相辅相成,推陈出新的辩证关系”可知,“不变”表现为新中国外交对既有核心原则的一贯坚守,而且遵循着相辅相成,推陈出新的辩证关系。
(5)因素:综合上述历史大事和所学知识可知,可以从综合实力和政策角度回复即可。所以,影响外交政策的因素为国家综合实力、外交政策。
12.【答案】
(1)入选图片:②③④
(2)主题短文
示例:20世纪70年代中国外交事业的发展
论述:新中国成立以来,外交事业不断发展,取得新突破。
1971年,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一切合法权利,这是中国外交史上的重大胜利,中国积极参与国际事务,作为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之一,发挥了重要作用;
1972年,尼克松访华,毛泽东会见尼克松,中美双方正式签署并发表了《联合公报》,两国关系开始走向正常化。
1972年,日本首相田中角荣访华,中日两国正式建立外交关系。接着,许多国家纷纷与中国建立外交关系,出现了与中国建交的高潮。
总结:70年代外交事业的发展,得益于中国国力的增强和外交政策的调整;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地位和国际影响力,中国在国际上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解析】
(1)入选图片:根据材料“20世纪70年代中国外交事业的发展”,结合所学知识可知,②1971年10月,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 ③1972年,日本首相田中角荣访华,中日两国正式建立外交关系; ④1972年2月,美国总统尼克松访问中国,会见毛泽东主席,并与周恩来总理举行会谈,双方在上海签署了《中美联合公报》,中美两国二十多年的对抗结束了,两国关系开始走向正常化。因此,图片②③④可以入选。
(2)历史短文:本题属于开放性试题,解答本题的关键是读懂材料并从材料获取有效信息,拟定具体的论题,再结合所学知识加以论述。根据主题“20世纪70年代中国外交事业的发展”,可以拟定标题题为20世纪70年代中国外交事业的发展,然后根据图片②③④反映的史实,结合其影响等角度分析论述:新中国成立以来,外交事业不断发展,取得新突破。1971年,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一切合法权利,这是中国外交史上的重大胜利,中国积极参与国际事务,作为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之一,发挥了重要作用;1972年,尼克松访华,毛泽东会见尼克松,中美双方正式签署并发表了《联合公报》,两国关系开始走向正常化。1972年,日本首相田中角荣访华,中日两国正式建立外交关系。接着,许多国家纷纷与中国建立外交关系,出现了与中国建交的高潮。最后进行总结:70年代外交事业的发展,得益于中国国力的增强和外交政策的调整;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地位和影响力。第五单元 国防建设与外交成就
选择题(下列各题均有一个最佳答案,请作出判断,把序号填入括号内)。
1. 目前,中国拥有了自己的海军一体化系统,从航母到潜艇再到补给舰都应有尽有,我国第一艘交接入列的航母是( )
A. 致远舰 B. 福建舰 C. 山东舰 D. 辽宁舰
2.经过几十年的发展,我国国防和军队建设取得了巨大成就。战略威慑的核心力量是( )
A. 陆军 B. 海军 C. 空军 D. 火箭军
3.《剑桥中华人民共和国史》评论说,在1955年的一次国际会议上,“周恩来利用了他个人的巨大魅力和外交机敏逐渐减弱了那些怀疑中国或怀疑共产主义的领导人的敌对情绪。”这次会议是( )
A. 万隆会议 B. 日内瓦会议
C. 第26届联合国大会 D. 第9届亚太经合组织会议
4. 下图所示军种是中国大国地位的战略支撑,是维护国家安全的重要基石,堪比古希腊神话中的“达摩克利斯”之剑,是震慑敌人的最有力杀手锏。下列关于其说法正确的有( )
①是在陆军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
②由核导弹部队、常规导弹部队、作战保障部队等组成
③主要担负遏制他国对中国使用核武器、遂行核反击和常规导弹精确打击任务
④它的前身是第二炮兵部队
A. ①②④ B. ②③④ C. ①③④ D. ①②③
5.如图所示为1961~1971年联合国大会关于恢复中华人民共和国合法席位的投票变化(单位:票)。这一变化趋势表明( )
A. 美国改变了对新中国敌视的立场 B. 新中国逐渐被国际社会认同和需要
C. 第三世界国家主导了国际政治 D. 经济危机导致西方国家影响力下降
6.基辛格在《论中国》写道,“1969年,毛(中国)的外交政策走到了一个转折点。毛泽东给当时的四位解放军大元帅布置了一个‘家庭作业’一一分析当前的国际局势和中国的战略选择,四大元帅引用了《三国演义》中‘三分天下’的典故,建议与当时的头号敌人美国打开关系”。上述材料可以用于研究( )
A. 中国全方位的外交政策 B. 中国特色的大国外交
C. 国际政治新秩序的建立 D. 中国外交政策的调整
7.新中国成立后,毛泽东提出“一边倒”的外交政策,即倒向社会主义阵营,此政策( )
A. 基于当时客观的国内国际环境 B. 表明只与社会主义国家建交
C. 为改革开放创造了和平的环境 D. 成为处理国与国关系的准侧
8.在总结新中国外交历程时,人们曾以“一边倒”“反两霸”“大三角”“一大片”等生动语言提炼着中国同世界关系的变化:十八大以来,在国际舞台上我们听到的标志性的“新声音”是( )
A. 坚持独立自主 B. 人类命运共同体
C. 反对霸权主义 D.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9.1971年11月8日,美国《时代》周刊以周恩来总理为封面人物,并在封面上写着:“The Chinese are coming”(中国人来了)。美国人发出这样感慨的主要原因是( )
A. 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 B. 周恩来首次率团访问美国
C. 周恩来被任命为国务院总理 D. 周恩来在文革中力挽狂澜
10.由中央新影音像出版社发行的新中国外交历程纪念光盘共12集,每一集的标题反映某一时期的外交特点,其中能够反映新中国20世纪七十年代外交特点的是( )
A.“另起炉灶”“分道扬镳”“播种友谊”
B.“斗智斗勇”“再次较量”“峰回路转”
C.“另起炉灶”“跨洋握手”“扬眉吐气”
D.“扬眉吐气”“跨洋握手”“冰释雪融”
二、材料解析题(阅读材料,完成下列材料提供的问题)
11.外交,就是处理国与国之间关系的政治活动。外交是国家实力强弱的晴雨表。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 我们在执行和平政策中的一些外交方针是:(一)“另起炉灶”。(二)“一边倒”。(三)“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四)“礼尚往来”。资本主义国家,你对我好,我也对你好;你对我不好,我也对你不好。……(五)“互通有无”。(六)团结世界人民。
——摘编自周恩来《我们的外交方针和任务》(1952年4月30日)
(1)材料一反映出20世纪50年代我国提出了怎样的外交原则?
材料二 (1955年)在这个共同基础上,亚非国家间有互相了解和尊重,互相同情和支持的可能。因此,中国代表团参加亚非会议时,抱着积极把会议开好的态度,而且认为应该积极地肯定和表达亚非国家和人民的共同愿望和要求,而不应该陷入关于社会制度和意识形态的争论。
(2)根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回答,中国代表团是如何化解“关于制度和意识形态的争论”的?
材料三
(3)图三:1971年11月8日,美国《时代》周刊以周恩来总理为封面人物,并在封面上写着:“The Chinese Are Coming”(中国人来了)。美国人发出这样感慨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4)图四:1972年2月6日,美国《时代》周刊的封面标题是:Nixon's China Odyssey(尼克松的中国之旅)。它反映的历史事件是什么?尼克松总统后来回忆录这一历史事件时说:“一个时代结束了,另一个时代开始了!”它的意义是什么?
材料四 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明确了新形势下对外工作的战略目标和重大使命,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大国自信,提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宏伟蓝图,深化以发展全球伙伴关系为目标的全方位外交布局,确立以“一带一路”建设为统领的对外开放新格局,展现捍卫国家主权、安全、发展利益的决心和意志,创新全球治理理念和实践。
——人民网《大国外交》
(5)依据材料三指出当今中国对外开放的新格局是什么?
材料五 改革开放以后,中国积极发展全球伙伴关系,秉持共商共建共享的全球治理观,顺应和平、发展、合作、共赢的时代潮流,积极参与全球治理体系改革的建设,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中国积极拓展多边外交,……为解决区域性争端,维护世界和平和建立一个公正合理的世界新秩序而努力。
——摘自人教版八年级下册教材
(6))结合所学知识,任举一例中国“积极参与全球治理体系”和“拓展多边外交”的具体表现。
(7)综上所述,你认为影响一个国家外交的因素有哪些?(一个方面即可)
12.新中国的外交事业取得了一系列的辉煌成就,体现了我国的综合国力的提升和灵活的外交政策在国际事务中的作用。
【屹立东方】
材料一 “本政府为代表中华人民共和国全国人民的唯一合法政府。凡愿遵守平等、互利及 互相尊重领土主权等项原则的任何外国政府,本政府均愿与之建立外交关系。”
——《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公告》
材料二 20世纪50年代,新中国积极同邻近国家和新兴独立国家发展友好关系,参加了一系列外交活动并产生了积极影响,国际政治舞台开始有了“中国声音”,中国国际地位大大提高。
(1)结合材料一与所学知识,概括新中国成立后我国奉行怎样的外交政策?
(2)阅读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指出20世纪50年代“中国声音”主要有哪些?
【融入世界】
材料三
(3)五星红旗在联合国大厦前飘扬开始于哪一历史事件?材料三中的文件签署的最重要意义是什么
【大国崛起】
材料四
材料五“一年来,全方位外交成果丰硕。……同主要大国关系取得新进展,同周边国家务实合作深入推进,同发展中国家友好合作不断拓展,同联合国等国际组织和国际机制的关系全面加强,经济外交、人文交流卓有成效。中国作为负责任大国,在国际和地区事务中发挥了重要的建设性作用。”
——2016年国务院总理李克强《政府工作报告》
(4)根据材料四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 20 世纪末期的中国运用了怎样的政治智慧解决了中英两国复杂的历史问题?
(5)材料五说明近年来我国全方位外交成果丰硕,我国外交事业取得辉煌成就的原因是什么?
【新的挑战】
材料六 2021年6月13日,七国集团(G7)峰会在英国落下帷幕,这场“花了3天协调民主国家立场”的会议,在会后发表的联合公报中,毫不意外地公开点名中国,不但涉及香港、新疆、台海问题,还要求在中国调查“新冠病毒起源”。
——2021年6月16日网易新闻
材料七……美国及其“五眼联盟”盟友是进行了协调,摆出了一副要打群架的样子。他们 的嘴脸不禁让人想起了当年的八国联军,但这几个国家显然搞错了时代,身子进入21世纪第三个十年,对中国脑子还停留在19世纪末的晚清。他们显然不了解中国,不了解世界。现在的中国已经不是120年前的中国。中国人民是惹不得的,如果惹翻了,是不好办的。
——2021年3月24日,外交部发言人华春莹主持例行记者会
(6)美国为遏制中国崛起,对中国发动了贸易战、科技战,再到联合西方国家围堵中国,尽现其霸权主义本质。面对复杂的国际形势请你提出提出自己的合理化建议。
13. 1949年新中国以来,中国外交栉风沐雨,波澜壮阔。如今中国引领的新型国际关系之路,鲜明地体现了中国外交的智慧与天下情怀。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20世纪50年代,亚洲发生了两大事件。一件以东北亚的朝鲜为焦点,一件以东南亚印尼的避暑城镇万隆为中心,新中国以不同的方式参与了这两个事件。一个是战争方式。其结果是东北仍然是中国人的,未受侵犯,中国的国际威信由此大为提高。一个是会议协商,它促使亚洲和非洲的政治家们连续来北京作友好访问。
——摘编自《革命的中国的兴起(1949﹣1965年)》
材料二:在1969年8月的一次国家安全委员会的会议中,尼克松决定表态,他提出了当时令人震惊的说法,他说,当前苏联对美国来说更为危险,熟悉尼克松思路的人都应该猜得到,在中国问题上,地缘政治超越了其他考虑,在秘密访问7个月后,1972年2月21目,尼克松总统在一个阴冷的冬日抵达了北京。
一一基辛格《论中国》
材料三: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和平、发展、公平、正义,民主、自由,是全人类的共同价值,也是联合国的崇高目标,目标还未完成,我们仍须努力,当今世界,各国相互依存,休戚与共,我们要继承和弘扬联合国宪章的宗旨和原则,构建以合作共赢为核心的新型国际关系,打造人类命运共同体。
——2015年9月28日习近平《携手构建合作共赢新伙伴、同心打造人类命运共同体》
材料四:与中华人民共和国建交的国家及中国参加联合国维和行动如图示意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在“万隆为中心”的事件中周总理提出了什么方针?这一方针的提出起到了什么作用?
(2)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尼克松政府调整美中关系的原因。
(3)据材料三,概括中国构建新型国际关系的依据。
(4)结合材料四,说说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在国际交往和参与国际事务方面取得了哪些令人瞩目的成就。
(5)回顾历史,展望未来,我国应当怎样处理与世界各国的关系?
解 析:
选择题。
1.D
【解析】
根据所学知识可知,2012年9月,我国第一艘航空母舰“辽宁舰”交接入列,D项正确;致远舰是清政府北洋水师的战舰,排除A项;福建舰是我国第三艘航空母舰,排除B项;山东舰是我国第二艘航空母舰,排除C项。故选D项。
2.D
【解析】
火箭军由第二炮兵更名而来,于2015年12月31日正式成立,是中国大国地位的战略支撑,是维护国家安全的重要基石,是战略威慑的核心力量,D项正确;陆军、海军和空军虽然是重要军种,但不是战略威慑的核心力量,排除ABC项。故选D项。
3.A
【解析】
依据已学知识可知,在1955年召开的万隆会议上,面对帝国主义破坏会议的阴谋,周恩来总理提出了“求同存异”的方针,促使会议圆满成功,A符合题意;BCD三项不符合题意;故选A。
4.B
【解析】
依据题干图片“中国人民解放军火箭军”,结合课本所学,2015年,第二炮兵更名为火箭军。第二炮兵是中国战略威慑的核心力量,主要担负遏制他国对中国使用核武器,遂行核反击和常规导弹精确打击任务,由核导弹部队、常规导弹部队、作战保障部队等组成。②③④符合题意,B项正确;火箭军是在第二炮兵的基础上建立的,①错误,排除ACD三项。故选B项。
5.B
【解析】
由题干“1961~1971年联合国大会上关于恢复新中国合法席位的投票情况”可以看出,一个国家对国际社会的价值所在,支持率越高说明其意义越重大,图片支持率的上升说明新中国逐渐被国际社会认同和需要,B项正确;图片数据不能说明美国改变了对新中国敌视的立场,排除A项;第三世界国家并没有主导了国际政治,排除C项;图表数据不能看出经济危机导致西方国家影响力下降,排除D项。故选B项。
6.D
【解析】
根据题干信息“1969年,毛(中国)的外交政策走到了一个转折点。毛泽东给当时的四位解放军大元帅布置了一个‘家庭作业’一一分析当前的国际局势和中国的战略选择,四大元帅引用了《三国演义》中‘三分天下’的典故,建议与当时的头号敌人美国打开关系”,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材料可以用于研究中国外交政策的调整,D项正确;中国全方位的外交政策,是中国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新世纪以来,形成的一系列外交新思路,与题干内容“1962年,毛(中国)的外交政策走到了一个转折点”不符,排除A项;党的二十大报告对中国特色大国外交进行了系统总结和精练概括,与题干内容“1962年,毛(中国)的外交政策走到了一个转折点”不符,排除B项;国际政治新秩序,是指在一定世界格局基础上形成的国际行为规则和相应的保障机制,通常包括国际规则、国际协议、国际惯例和国家组织等,与题干内容“1962年,毛(中国)的外交政策走到了一个转折点”没有联系,排除C项。故选D项。
7.A
【解析】
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新中国成立后,美国对我国采取政治孤立、经济封锁、军事包围威胁的政策,而苏联等社会主义国家纷纷与我国建交,为我国恢复经济建设创造了一个好的外部环境,因此,基于当时客观的国内国际环境,毛泽东提出“一边倒”的外交政策,A项正确;新中国成立后,展开了积极的外交活动,并不是只与社会主义国家建交,排除B项;改革开放始于1978年召开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时间不符,排除C项;和平共处五项基本原则成为处理国与国关系的准侧,排除D项。故选A项。
8.B
【解析】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2013 年,中国首次向国际社会提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为世界和平与发展提供了中国方案,进一步促进全球治理体系变革。人类命运共同体成为十八大以来,在国际舞台上我们听到的标志性的“新声音”,B项正确;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方针、反对霸权主义、和平共处五项原则,都是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一直坚持的外交方针或原则,而非十八大以后提出的,排除ACD 项。故选B项。
9.A
【解析】
1971年10月,第26届联合国大会通过决议,恢复中华人民共和国在联合国的一切合法权利。这是中国外交的重大胜利。中国积极参与国际事务,作为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之一,发挥了重要作用。1971年11月8日,美国《时代》周刊以周恩来总理为封面人物,并在封面上写着:“The Chinese are coming”(中国人来了)。美国人发出这样感慨的主要原因是,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A项正确;周恩来首次率团访问美国,不符合历史事实,排除B项;1954年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周恩来被任命为国务院总理,排除C项;题干材料没有体现周恩来在文革中力挽狂澜,排除D项。故选A项。
10.D
【解析】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在20世纪70年代,我国外交事业取得巨大发展,表现在1971年10月26日联合国恢复了我国在联合国的一切合法权利;1972年,日本首相田中角荣访华,两国正式建立外交关系,1979年中美两国正式建立外交关系,D符合题意,ABC与题意不符,故本题选D。
二、材料解析题
11.【答案】
(1)原则: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2)万隆会议提出“求同存异”方针。
(3)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
(4)事件:尼克松访华。意义:中美关系由对抗到开始走向正常化。
(5)新格局:以“一带一路”建设为统领的对外开放新格局
(6)举办“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召开亚太经组织领导人非正式会议(APEC);承办二十国集团领导人峰会(G20);举行金砖国家领导人会晤(BRICS)等。
(7)综合国力、国家利益或国家共同利益、国际形势。
【解析】
(1)根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新中国成立后我国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20世纪50年代我国提出的外交原则是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2)根据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55年中国参加万隆会议,提出“求同存异”方针,促进会议圆满成功,维护世界和平与发展。
(3)根据图三及题干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71年10月25日,第26届联合国大会就阿尔巴尼亚、阿尔及利亚等国提出的接纳中华人民共和国并立即驱逐台湾的提案进行投票表决。结果该项提案以压倒多数票获得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成为中国在联合国的唯一合法政府,恢复了在联合国的一切合法权利。
(4)根据图四及题干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72年2月21日,美国总统尼克松抵达北京,受到周恩来总理等中国领导人的欢迎。2月28日,中美上海联合公报发表,宣布中美两国关系走向正常化。从此,中华人民共和国和美利坚合众国的关系由对抗到开始走向正常化。
(5)根据材料四“确立以“一带一路”建设为统领的对外开放新格局”,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当今中国对外开放的新格局是以“一带一路”建设为统领的对外开放新格局
(6)根据材料五,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中国“积极参与全球治理体系”和“拓展多边外交”的具体表现有:举办“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召开亚太经组织领导人非正式会议(APEC);承办二十国集团领导人峰会(G20);举行金砖国家领导人会晤(BRICS)等。
(7)开放性设问,结合上述材料及所学,围绕影响一个国家外交的因素作答,言之成理即可。如:综合国力、国家利益或国家共同利益、国际形势。
12.【答案】
(1)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
(2)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万隆会议提出求同存异方针
(3)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中美关系正常化;
(4)一国两制
(5)我国综合国力的增强;国际地位的提高;国际形势的变化等。(符合题意、言之成理答出一点即可)
(6)在外交上进行宣传,坚持多边主义,团结更多的国家同霸权主义作斗争;做好自己的事,提高综合国力;把发展科技作为国家发展战略的重点;继续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积极参与国际经济竞争和合作;在共同关心的领域开展对话,重建互信。(开放性题言之有理即可)
【解析】
(1)根据所学和材料一“遵守平等、互利及互相尊重领土主权等项原则”可知,这体现出中国实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
(2)根据所学和材料二“20世纪50年代,新中国积极同邻近国家和新兴独立国家发展友好关系”可知五十年代中国声音有,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万隆会议提出求同存异方针。
(3)根据所学和材料三可知,图片体现出1971年,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五星红旗在联合国大厦飘扬;材料中的中美上海《联合公报》,说明中美关系正常化。
(4)根据所学和材料四图片可知,香港回归得益于一国两制。
(5)根据所学和材料五“中国作为负责任大国,在国际和地区事务中发挥了重要的建设性作用”可知,取得辉煌成就的原因是,我国综合国力的增强,国际地位的提高,国际形势的变化等。
(6)根据所学和材料六、七“公开点名中国、中国人民是惹不得的,如果惹翻了,是不好办的”可知,我们应当这样做,在外交上进行宣传,坚持多边主义,团结更多的国家同霸权主义作斗争;做好自己的事,提高综合国力;把发展科技作为国家发展战略的重点;继续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积极参与国际经济竞争和合作;在共同关心的领域开展对话,重建互信。
13.【答案】
(1)“求同存异”的方针;促进了会议的圆满成功。
(2)来自苏联对美国的威胁。
(3)全人类共同的价值追求;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弘扬联合国宪章的宗旨和原则。
(4)积极开展以联合国为中心的多边外交;建立新型区域合作关系;提出“一带一路”倡议等。
(5)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相互尊重、合作共赢等。
【解析】
(1)方针及作用:根据材料一“一件以东南亚印尼的避暑城镇万隆为中心,新中国以不同的方式参与了这两个事件”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万隆为中心”的事件指的是1955年召开的万隆会议,在这次会议上,周总理提出了“求同存异”的方针。这一方针的提出促进了会议的圆满成功。
(2)原因:根据材料二“他说,当前苏联对美国来说更为危险,熟悉尼克松思路的人都应该猜得到,在中国问题上,地缘政治超越了其他考虑”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尼克松政府调整美中关系的原因是来自苏联对美国的威胁。
(3)依据:根据材料三“和平、发展、公平、正义,民主、自由,是全人类的共同价值”可知,中国构建新型国际关系的依据是:全人类共同的价值追求。根据材料三“当今世界,各国相互依存,休戚与共”可知,中国构建新型国际关系的依据是:经济全球化的发展。根据材料三“我们要继承和弘扬联合国宪章的宗旨和原则,构建以合作共赢为核心的新型国际关系,打造人类命运共同体”可知,中国构建新型国际关系的依据是:弘扬联合国宪章的宗旨和原则。
(4)成就:结合材料四“与中华人民共和国建交的国家及中国参加联合国维和行动示意图”和所学可知,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在国际交往和参与国际事务方面取得的成就主要有:积极开展以联合国为中心的多边外交;建立新型区域合作关系;提出“一带一路”倡议等。
(5)做法:根据所学,结合我国外交历程和外交思想,回顾历史,展望未来,分析概括我国处理与世界各国的关系的做法即可,如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相互尊重、合作共赢等。

转载请注明出处高中试卷答案网 » 统编版八年级下学期 第五单元 国防建设与外交成就 期末提分精炼(4份打包)

分享: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