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卷答案
寻你做寻,想你所想

第二单元 官员的选拔与管理 单元测试(含解析)2023-2024高二上学期历史统编版(2019)选择性必修1国家制度与社会治理

第二单元 官员的选拔与管理 单元测试--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历史统编版(2019)选择性必修1国家制度与社会治理
一、单选题
1.公元前134年,朝廷让地方郡、国每年举孝、廉各一人。但各地都不重视,有的郡甚至一个人也不举荐。汉武帝让大臣们“议不举者罪”,有大臣提出“不举孝,不奉诏,当以不敬论;不察廉,不胜任者,当免”,当即获得批准。从此,察举制得以顺利推行。由此可见,当时( )
A.制度革新并非易事 B.王国势力对抗中央
C.儒家思想成为主流 D.察举选官未成共识
2.云梦秦简《置吏律》中规定:任用吏或尉,在已正式任命以后,才能令他行使职权和派往就任;如有不应任用而敢先行使职权,以及私相谋划而派往就任的,依法论处。这一规定旨在( )
A.强调地方官吏由中央任免 B.提升基层官吏的责任意识
C.加强对官吏的监督和管理 D.防止结党营私在地方出现
3.古代中国学校教育的主要形式为官学与私学。唐代以后,私学得到进一步发展,私人设立的学塾、村学和蒙学构成基层社会教育的重要形式。宋代书院制度的建立,更推动了私学的发展。这种现象折射了
A.科举制度的发展 B.商品经济的长足发展
C.文化氛围的宽松 D.市民数量的不断增加
4.唐代士人将“始不以进士擢第,不娶五姓女,不得修国史”称为“平生有三恨”;宋代士人把“入翰林,加金紫,知贡举”叫做“平生美事三者并集”;把“不历中书、未拜相”,叫做“生平不足”。这一历史现象较适用于研究( )
A.门阀政治由盛转衰的概貌 B.士人品官价值取向的演变
C.婚嫁观念世俗平民化趋势 D.士人的社会地位日益提高
5.“昔日龌龊不足夸,今朝放荡思无涯。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这些诗句描述的是( )
A.九品中正制 B.科举制 C.三公九卿制 D.三省六部制
6.宋代,在养亲法令的保障下,官员在履行养亲义务的过程中拥有较多的选择。他们可以迎侍祖父母、父母,也可以申请闲职来解决养亲问题,同时还可以致仕、辞官养亲。据此可知,宋朝统治者( )
A.以养亲作为考核官员主要标准 B.意在强调官员知行合一
C.弱化血象亲情对社会的影响力 D.重视官员的忠孝一体化
7.汉代的许清、许劭为当时著名贤士,他们开办讲坛,每月初一命题清议,评论乡党,褒贬时政。评后验证,众皆信服,凡得好评之人,无不声名大噪,这引得四方名士慕名而来。此举反映了( )
A.读书人极重视声名 B.察举制社会影响大
C.世家大族势力扩大 D.社会重学风气浓厚
8.唐太宗曾对吏部尚书杜如晦说:“今专以言辞刀笔取人,而不悉其行,至后败职,虽刑戮之,而民已敝矣。”这句话意在强调
A.应严刑处罚失职官员 B.选官须注重才学
C.官员失职会危害民生 D.选官应注重品行
9.从1993年《国家公务员暂行条例》到2005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务员法》颁布,再到2018年对公务员法的修订以及配套法规逐步出台。这些表明我国
A.公务员制度的法制化逐步深化 B.公务员队伍的素质得以提高
C.政治体制改革的任务基本完成 D.干部人事制度改革开始推行
10.有学者指出,汉朝时期人们的自我奋斗代替了祖先的荫庇和血统论,从而使许多出身于平民阶层的人物活跃于政治舞台。这是因为汉朝( )
A.选官体制进行了革新 B.军功授官成为主流
C.人们的参政热情提高 D.君主专制统治强化
11.北宋时期,科举考试进行改革,考试内容趋向多样化,进士科由以诗赋为主转变为经义、诗赋、策论并重。读书人光凭背通儒家经典或擅长吟诗作赋,已难以取得科第,只有开拓知识面、培养独立见解和分析能力才有可能在激烈的科场竞争中取得胜利。由此可知北宋科举改革
A.使人才的选拔得到保证 B.彻底打破了世家大族的力量
C.进一步提高了儒家经典地位 D.有利于选拔真正的治国人才
12.我国古代的选官制度经历了世官制-察举制-九品中正制-科举制的变化。其中,科举制选拔官员的主要依据是
A.血缘 B.品德才学 C.门第声望 D.考试成绩
13.隋唐以前,中央只任命州、郡、县的主要官员,属官则由长官自己选用。隋唐以后,九品以上的官员皆由中央任命。这一调整旨在
A.强化君主专制 B.加强中央集权 C.监察文武百官 D.维护国家统一
14.下表为西汉时期的丞相及其出身。前后期出身的变化说明( )
汉初 萧何、曹参、陈平、申食其、周勃、灌婴、申屠嘉等(以上皆军人出身)
武帝 (前141-前87) 卫绾、窦婴、许昌、薛泽、公孙弘、李蔡、庄青翟、赵周、石庆、公孙贺、刘屈麓、车千秋等(以上皆军功或其先世得军功)
昭帝(前94-前74) 王(郡县吏)、杨敞(给事大将军幕府)
宣帝(前74-前49) 韦贤(大儒)、魏相(少学易,为郡卒吏)、丙吉(狱吏)、于定国(狱吏)
元帝(前48-前75) 韦玄成(名儒)、匡衡(大儒)
成帝(前33-前7) 张禹(郡文学)、薛宣(廷尉书佐)、翟方进(射策为郎)、孔光(举议郎)
A.军功爵制度退出历史舞台 B.主流思想影响政府架构
C.士人的政治地位得到提升 D.官僚政治取代血缘政治
15.根据严耕望《两汉太守刺史表》统计,有史料可考的两汉历任凉州刺史共38人,其中22人来自文化发达的地区,以京师地方的扶风和京兆为主,没有一人来自凉州本地。政府此举( )
A.适应了对边疆治理的政治需要 B.实现了对边远地区的有效统治
C.推动了中原农耕文明向西扩展 D.促进了汉族与少数民族的交融
16.资本主义各国都颁布了对公务员、公职人员约束的法律,如《德国公务员法》规定:“公务员不得接受和索要任何奖金或礼品”。这一规定反映了( )
A.文官制度的规范化 B.官员腐败逐渐杜绝
C.政党斗争趋于缓和 D.主权在民得到贯彻
二、材料分析题
17.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东汉太学三万人,危言深论,不隐豪强,公卿避其贬议。……郡县学官,毋得出自选除。郡县公议,请名儒主之。自布衣以至宰相之谢事者,皆可当其任一。其人稍有干俊士,有进士,有明法,有明字,有明算,有一史,有三史,有开元礼,有道举,有童子。
——(宋)欧阳修、宋祁《新唐书》
材料二:不管叫什么名称,中国的制度确实和欧洲人所知道的任何制度不一样……整个国家只有一个封建主,即皇帝统治,而由一个极其庞大的机构掌握管理;这个机构就是从“文士贵族”中任用的非世袭的文官系统,或官僚系统,或官吏阶层……很多家族可以上升到“文士贵族”的地位而重又衰落下去……
——【英】李约瑟《现代中国的古代传统》
(1)材料一反映的是唐朝哪一项地方教育制度?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分析该制度的特点。
(2)假如你生活在北宋初期,有意从政,你将会通过什么方式达到目的?应如何评价这种选官制度?假如你有幸考中并在中书门下省担任最高长官,你将会面临怎样的局面?
18.选官制度,中国历史上的选官制度有一个演变的过程,西周、汉代与唐代是三个重要的发展阶段。 问题:
(1)按示例填写表格。
(2)简要评述汉、唐的选官制度。
(3)列举汉代的政治制度(中央和地方)
19.[历史——选修1: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材料 唐初沿袭隋制,散官是官制系统的组成部分,唐代散官番上制度与隋制有本质区别。唐代散官需按固定番第(分组)和番期(时间),到吏部、兵部服役,服役期满后参加考试,合格后才能参加铨选。唐代番上散官限六品以下,有送符出使、进入诸司和诸卫、充直、任杂职掌等多种职责,在番期内无偿劳作,多奔波在传送公文的路上。唐代散官番上制度使胥吏和下层士人有了一个上升“出口”,在科举、铨选之外增加的简试程序,一定程度上缓解了铨选压力。中唐以后,散官番上内容从“实习”变为“打杂”,番上内容不但与政务无关,而且类似胥吏的奴仆。唐代散官步入仕途的方式从具有积极意义的番上演变为消极的纳资待选。随着职事官阶官化的发展,散官番上制度也消失在历史长河中。
——摘编自李锦绣《唐前期散官番上制度考论》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唐代散官番上制度的特点。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评唐代散官番上制度。
三、论述题
20.从三代到明清,古代中国选官制度经历了从简单到复杂、从低级到高级的发展过程。整体而言大致经历了“世卿世禄制”、“军功爵制” “察举制”、“九品中正明”、“科举制”五个个阶段。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阶段 选拔方式或内容
① “仕进之途,唯辟田与胜敌而已”;宗室非有军功,不得为属籍;“智首为功”“计首投爵”制。
② 中央选派“贤有识签”的官员任原籍地的考评官,负责察访本地士人,综合德才、门第定出等级,然后向吏部程荐。
③ 四科取士:一曰德行高妙,志节清白;二曰学通行修,经中博士;三曰明达法令,足以决疑,能案章蕴间。文史御史;四曰刚毅多略,遭事不忘,明足以决,才任三 统令、
④ 王权与族权统一,依血缘的亲疏定等级尊尊和官爵高下,即“公门有公,御门有御。践有穷愁,贵有常荣,贫不能劝其努力,罚亦不能戒其怠惰”。
⑤ 政府按照不同的科目上考试,士人可以自由报考,政府以考试成绩决定取舍。
分别写出阶段①②③④⑤对应的选官制度,选取其中某一制度进行评述。
参考答案:
1.A
【详解】根据材料“但各地都不重视,有的郡甚至一个人也不举荐”、“议不举者罪”、“不举孝,不奉诏,当以不敬论;不察廉,不胜任者,当免”及所学知识可得,材料表明察举制推行之初遇阻、中央严令地方遵行,A项正确;最初的阻力也来自“郡”,排除B项;材料并的地位,不符合题意,排除C项;“察举选官未成共识”不能反映全面情况,排除D项。故选A项。
2.C
【详解】材料“如有不应任用而敢先行使职权,以及私相谋划而派往就任的,依法论处”体现的是政府加强对官吏的权力的监管,故选C项;材料强调的是对官员的监督管理,A项说法不符合材料主旨,排除;材料与基层官员的责任意识无关,B项排除;材料强调的是对权力使用的监督,与防止结党营私无关,D项排除。
【点睛】
3.A
【详解】结合所学内容可知,隋唐时期设立科举制,科举制下读书人可以通过考试做官,因此推动了基层教育的发展。私学的发展实际上适应了科举制发展的需要,A项正确;私学的发展是因为选官制度和选官标准发生了变化,并不是因为商品经济的发展和文化氛围的宽松,排除BC项;市民数量的增加是商品经济发展的结果,不是私学发展的影响,排除D项。故选A项。
4.B
【详解】由材料可知,从将“始不以进士擢第,不娶五姓女,不得修国史”称为“平生有三恨”到把“不历中书、未拜相”,叫做“生平不足”,以及把“入翰林,加金紫,知贡举”,叫做“平生美事三者并集”,可以看出宋代士人的官位价值取向更加明显,B项正确;材料无法展示门阀政治由盛转衰的概貌,排除A项;题目重在反映士人的官位价值取向,婚嫁观念不是材料强调的重点,排除C项;士人品官价值取向问题和士人社会地位高低没有直接关系,排除D项。故选B项。
5.B
【详解】根据题干信息可知,材料反映了古代知识分子在登科及第后“春风得意”的壮志豪情,说明唐代读书人可以通过科举考试改变个人命运,故B项正确;九品中正制以门第为依据,普通知识分子难以以此改变人生命运,排除A项;CD项都不是选官制,不符合材料主旨,排除CD项。故选B。
6.D
【详解】根据材料“宋朝,在养亲法令的保障下,官员履行养亲义务拥有较多的选择,他们可以迎侍祖父母、父母,也可以申请闲职解决养亲问题,同时还可以致仕、辞官养亲。”可知,反映了宋朝对官员养亲方式的多种选择,其目的是保证官员能够公私兼顾,既要对祖父母、父母尽孝,又要对国家尽忠,反映了统治者重视官员的忠孝一体化,D项正确;官员考核的标准仍以政绩为主,排除A项; 材料未涉及“知行合一”的信息,排除B项;宋朝非常重视伦理道德,材料中的措施有利于强化血缘亲情对社会的影响力,排除C项。故选D项。
7.B
【详解】根据材料“凡得好评之人,无不声名大噪,这引得四方名士慕名而来”可知,材料现象反映了汉代察举制下士人以声誉威望获得察访征召资格而谋取功名的心态,B项正确;题干反映读书人对声名的重视,但并非实质,排除A项;题干不能说明汉代世家大族势力的扩大,排除C项;重学风气的盛行与科举制的实行有关,排除D项。故选B项。
8.D
【详解】题中材料指出选官标准中片面注重言辞刀笔(语言、文章)的而不注重品行(道德)的弊端是害己害民,即D项所述。
9.A
【详解】根据材料可知,一系列公务员法的颁布和修订,反映了公务员制度的法制化逐步深化,A项正确;材料未体现公务员队伍的素质情况,排除B项;公务员改革只是政治体制改革的一部分,不代表政治体制改革的任务基本完成,排除C项;“开始推行”说法错误,材料强调的是公务员制度的法制化逐步深化,排除D项。故选A项。
10.A
【详解】材料主要体现了汉朝使许多出身于平民阶层的人物活跃于政治舞台,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是因为汉朝实行察举制,选官的标准是品行和才能,A项正确;军功授官主要是在秦朝时期,排除B项;汉朝平民可以参与政治主要是因为察举制,不是参政热情提高的问题,排除C项;汉朝平民可以参与政治主要是因为察举制,不是君主专制的强化,排除D项。故选A项。
11.D
【详解】材料强调由重视诗赋到诗赋、策论并重,并没有进一步提高儒家经典的地位,而是有利于选拔真正的治国之才,D正确,C排除;AB项说法太绝对,排除。故选D。
12.D
【详解】根据所学知识可知,科举制是通过考试选拔官吏,其选拔官员的主要依据是考试成绩,D项正确;世官制选拔官员的主要依据是血缘,排除A项;察举制选拔官员的主要依据是品德才学,排除B项;九品中正制选拔官员的主要依据是门第声望 ,排除C项。故选D项。
13.B
【详解】根据材料信息可知,隋唐以后,九品以上的官员皆由中央任命,这说明中央加强了对地方官员的控制,主要目的是加强中央集权,B项正确;材料强调的是中央与地方在选官上的权力分配,不能体现强化君主专制,排除A项;C项无法体现,排除;D项不是目的,题目也不涉及国家分裂问题,排除。故选B项。
14.C
【详解】根据图表信息,从汉初到汉成帝时期,儒学士人出身的丞相所占比例逐渐增加,由此可以得出士人的政治地位提高,C项正确;材料中没出体现军功爵制的相关问题,排除A项;主流思想对政治的影响没有在材料中体现,排除B项;材料中体现的都是官僚政治下的丞相制度,没有体现血缘政治,排除D项。故选C项。
15.A
【详解】根据材料信息可知,两汉政府对西北地区的官员人事安排实行地域回避,以免官员徇私舞弊,有利于加强中央对地方的监督和控制,A项正确;刺史是代表中央来监察地方的,不具有行政管理权力,无法实现对地方的有效统治,排除B项;材料强调中央对地方的官员管理,没有体现农耕文明,凉州位于西北地区,方位不对,排除C项;材料没有涉及民族交融的相关信息,排除D项。故选A项。
16.A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现代(资本主义国家)。根据材料“资本主义各国都颁布了对公务员、公职人员约束的法律”可知,这些规定反映了文官制度的规范化,A项正确;官员腐败逐渐杜绝说法过于绝对,排除B项;材料没有体现政党斗争趋于缓和,排除C项;材料内容与主权在民无关,排除D项。故选A项。
17.(1)制度:郡县学校。特点:政府主导、儒家思想为主、人才选拔。
(2)目的:科举考试。评价:有利于打破特权垄断,扩大官吏人才来源,提高官员文化素质;推大统治基础,加强中央集权;促成了普遍持久的读书风尚,有益于社会重学风气的形成。局面:虽行使宰相职权,但被参知政事分割了权力。
【详解】(1)制度:根据材料“郡县学官”可知是地方郡县学校。特点:根据材料“郡县公议,请名儒主之”可知儒家思想为主;概括材料“其人稍有干俊士,有进士,有明法,有明字,有明算,有一史,有三史,有开元礼,有道举,有童子”可知是有利于人才选拔;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由政府主导。
(2)目的: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北宋通过科举考试选拔人才,从而进入仕途。评价:考生可从科举制对人才选拔、官员素质、统治基础、社会风气等角度分析。局面: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北宋时期中书门下与参知政事共掌行政权。
18.(1)①世官制(世卿世禄制);②推举制;③考试成绩。
(2)就推举制而言,推荐者若出于公心,举贤不避亲,也能选拔到优秀的人才,但它容易使推举人与被推举人之间结成特殊的施恩、报恩关系。
就科举制而言,普通士人原则上皆可参加考试,扩大了统治基础,但若考试内容不恰当,也不能反映出真才实学。
(3)中央:皇帝制度;汉初三公九卿制;汉武帝时实行中外朝制。
地方:汉初郡国并行制;汉武帝时期实行推恩令削弱王国;汉武帝建立刺史制度。
【详解】(1)根据所学可知,西周选官制度是世卿世禄制,世卿世禄制是在天子或诸侯之下的世族世袭地享有卿的地位并且掌有政权,世卿世袭制度主要建立在血缘关系亲疏为基础的宗法制基础上。察举制(推举制)是中国古代选拔官吏的一种制度,它的确立时间是汉武帝元光元年,是一种自下而上选拔官员的方试,主要根据人的德行,通过举荐和策问,在经过一定的考试后,授以相应官职。科举制是隋唐以后采取的一种主要的官员选拔制度,在推荐制度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以考试成绩作为主要标准的选拔制度,隋炀帝时开始设置进士科,以试策取士,经过唐代发展,使科举制确立为一项重要制度。
(2)本题是影响类材料分析题。时空分别是汉、唐时期的中国。根据所学可知,察举制下家庭出身不再是唯一标准,有利选拔各类人才,有利于中央集权,实行之初一般能保证被察举者质量,推荐者若出于公心,举贤不避亲,也能选拔到优秀的人才;但是以道德为标准不易把握,容易被名门望族控制,推举人与被推举人之间易结成特殊的施恩、报恩关系。根据所学可知,科举制有利于加强中央集权,扩大了统治基础,提高官员素质,促进社会阶层流动;但是因注重儒家经典,易禁锢思想,同时抑制科学研究,重才轻德。
(3)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汉初汉承秦制(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巩固),中央有皇帝制度和三公九卿制;汉武帝时期为缓解皇权与相权矛盾,建立中朝,制衡丞相为首的外朝,实行中外朝制,削弱相权,加强皇权。汉初在地方行政制度上实行郡国并行制,王国拥有极大自主权,威胁中央集权;汉武帝为协调地方与中央的关系颁布“推恩令”,削弱地方王国势力,为加强对官僚队伍的管理实行刺史制度等。
19.(1)特点:有较严格的分组和时间;需要通过考试才可参加铨选;有品级限制;职责广泛;无偿工作。
(2)评价:散官番上一方面起到培训候补官员的作用,另一方面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选官人数膨胀带来的铨选压力。唐前期散官番上制度在保障国家政令传递、减轻国家财政负担、缓解政务运作压力等方面,均发挥了积极作用。随着职事官阶官化的发展,散官番上制度逐渐消失。
【详解】(1)本题是特点类材料分析题。时空是唐朝中国。特点:根据材料“唐代散官需按固定番第(分组)和番期(时间)” 可分析出有较严格的分组和时间;根据材料“服役期满后参加考试,合格后才能参加铨选”可分析出需要通过考试才可参加铨选;根据材料“唐代番上散官限六品以下”可分析出有品级限制;根据材料“有送符出使、进入诸司和诸卫、充直、任杂职掌等多种职责,在番期内无偿劳作”可分析出职责广泛,无偿工作。
(2)本题是特点类材料分析题。时空是唐朝中国。评价:根据材料“服役期满后参加考试,合格后才能参加铨选”可分析出散官番上一方面起到培训候补官员的作用,另一方面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选官人数膨胀带来的铨选压力。根据材料“在番期内无偿劳作,多奔波在传送公文的路上”可分析出唐前期散官番上制度在保障国家政令传递、减轻国家财政负担、缓解政务运作压力等方面,均发挥了积极作用。根据材料“随着职事官阶官化的发展,散官番上制度也消失在历史长河中”可分析出随着职事官阶官化的发展,散官番上制度逐渐消失。
20.(1)对应的选官制度;①军功爵制;②九品中正制;③察举制;④世卿世禄制;⑤科举制
(2)评述示侧1:①军功爵制:军功爵制是在社会大分裂、大动荡的特殊历史条件下产生的,主要推行者是秦国的商鞅。它的推行打击了奴隶主贵族势力,有利于新兴地主阶级的成长壮大及政权的巩固:同时也提高了军队的战斗力:不论出身贫富贵贱,功勋卓著者受到奖励,营造了一个积极向上的社会氛围。最终使秦国在七雄中脱颖而出,为后来统一全国奠定了基础。但它所确立的“斩首为功”,“计首授爵”制,助长了战争中的大屠杀,给人民带来杀戮。
示例2:②九品中正制:汉末社会动荡不安,察举制无法实行,加之其弊端日益暴露。为加强中央集权和选拔真正有才学的人,曹魏实行九品中正制,两晋南北朝时期继续推行这一选官制度。实行初期,笼络了人才,加强了中央集权。但随着门阀士族势力的发展,世家大族垄断了官吏的来源,威胁了中央集权和社会的稳定。
示例3:③察举制:是中国古代两汉选拔官吏的一种制度,确立于汉武帝时期。它的主要特征是由地方长官在辖区内随时考察、选取人才并推荐给上级或中央,经过试用考核再任命官职,察举制选拔人才的标准主要注重“孝”和“廉”。察举制的实行,一定程度上扩大了官吏来源,有利于封建国家招徕各类人才,从而加强中央集权。但察举制下,把官吏的推荐权力下放到地方,极易被地方世家大族垄断;人才的评价标准也不太客观,出现了“举秀才不知书,察孝廉父别居”的现象。
示例4:④世卿世禄制:世卿世禄制又称世官制,是夏商周时期盛行的用官制度。由最高统治者按血缘关系的远近,分封自己的亲属,且世代相传,与当时宗法制和分封制互为一体,是国家产生的重要标志和原因之一,是人类由野蛮向文明的一种过渡,也是原始公有制向私有制演变的必然产物。但它在对社会文明进步起到一定推动作用后,日益暴露出内在的弊端,又成为社会文明进步的阻碍。
示例5:⑤科举制;科举制由隋文帝首创,隋炀帝设立进士科,唐朝继续完善这一制度,以后历代封建政府都沿袭了这一选官制度。科举制的实行使出身社会中下层的读书人通过相对公平的考试参与政权,扩大了统治基础,提高了官员的文化素质,加强了中央集权,促进了文化的繁荣。但发展到明清时期,特别是清朝实行八股取士,遏制了士人的思想,是导致中国落后的一个重要原因。
【详解】(1)对应的选官制度;①根据“计首投爵”得出是军功爵制;②根据“中央选派‘贤有识签’的官员任原籍地的考评官,负责察访本地士人,综合德才、门第定出等级,然后向吏部程荐。”得出是由中央设九品定官的九品中正制;③根据“一曰德行高妙,志节清白;二曰学通行修,经中博士;三曰明达法令”可得出是考察德行的察举制;④根据“王权与族权统一,依血缘的亲疏定等级尊尊和官爵高下,即“公门有公,御门有御。”可得出是世袭的世卿世禄制;⑤根据“政府按照不同的科目上考试,士人可以自由报考,政府以考试成绩决定取舍。”得出是考试为标准的科举制
(2)评述示侧1:①结合所学可得出军功爵制是在社会大分裂、大动荡的特殊历史条件下产生的,主要推行者是秦国的商鞅。它的推行打击了奴隶主贵族势力,有利于新兴地主阶级的成长壮大及政权的巩固:同时也提高了军队的战斗力:不论出身贫富贵贱,功勋卓著者受到奖励,营造了一个积极向上的社会氛围。最终使秦国在七雄中脱颖而出,为后来统一全国奠定了基础。但它所确立的“斩首为功”,“计首授爵”制,助长了战争中的大屠杀,给人民带来杀戮。其他言之理即可。

转载请注明出处高中试卷答案网 » 第二单元 官员的选拔与管理 单元测试(含解析)2023-2024高二上学期历史统编版(2019)选择性必修1国家制度与社会治理

分享: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