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卷答案
寻你做寻,想你所想

湖南省长沙市开福区青竹湖湘一外国语学校2023-2024九年级下学期一模历史试题(无答案)

2024年 初三历史中考模拟考试(一)
一、选择题(本题共12个选择题,每题4分,共计48分)
1.二里头遗址发现了众多“中国之最”,最早的宫殿建筑群、最早具有明确城市规划的大型都邑……还有玉质礼器、各类龙形象文物等。这些发现可用来说明,当时( )
A.国家机构完善 B.世袭制度确立
C.社会矛盾尖锐 D.早期国家发展
2.秦始皇说:“天下共苦战斗不休,以有侯王。赖宗庙,天下初定,是树兵也;而求其宁息,“求其宁息”的措施是( )
A.焚书坑儒 B.推行郡县制 C.实行三公九卿制 D.修筑长城
3.晋代士人崇尚洒脱清远的精神气度,以王羲之为代表的晋人书法,以阴柔为基调,柔中带刚;鲜卑族民风彪悍、崇尚武力,北魏书体苍劲厚重,粗犷雄浑。这表明书法艺术( )
A.体现经济发展程度 B.融入崇文尚德内涵
C.凝练民族地域特性 D.保持强劲发展态势
4.“宋代士阶层(文人士大夫)不但是文化主体,而且也是一定程度的政治主体,至少他们在政治上所表现的主动性超过了以前的汉唐和后面的元明清”。宋代出现这一现象主要是由于( )
A.社会风气包容开放 B.科举制度得到发展
C.实行重文轻武政策 D.中央集权达到顶峰
5.下图是画家徐扬于1750年完成的《姑苏繁华图》。下列关于此图所反映的信息,分析正确的是( )
A.此地资本主义工商业非常兴盛
B.唐朝时期,此地出现“苏湖熟,天下足”的谚语
C.此地农业生产的发展促进了城镇的商业繁荣
D.作者是处在社会风气开放且科技文化领先世界的时代
6.1895年4月,德国驻日公使接到国内电讯:“现在日本的和平条件……损害欧洲和德国的利益,虽然后者的范围尚小。因此,我们现在不得不抗争……日本必须让步,因为对三国(法、德、俄)斗争是没有希望的。”这反映出甲午中日战争后( )
A.列强清除了日本在华势力 B.日本遭到了西方列强的侵略
C.中华民族面临深重危机 D.德国占据大片中国领土
7.“人民统治的优点首先在于它的最美好的声名,那就是,在法律面前人人平等……一切职务都由抽签决定……而一切意见均交由公民大会加以裁决。”材料描述的是(  )
A.雅典民主政治     B.斯巴达的军事管理
C.印度种姓制度     D.古巴比伦君主专制
8.11世纪,意大利以博洛尼亚为代表的城市出现了法律学校,主要为市民阶级培养知识分子,教学内容以法律、数学为主,使用本地的民族语言教授,很受人民的欢迎。据此可知,法律学校的出现( )
A.顺应社会发展的需要 B.改变了中世纪教育模式
C.推动民族国家的形成 D.继承了古罗马法律精神
9.列宁曾经说过:在摧毁旧的国家机器的道路上,巴黎公社“走了具有全世界历史意义的第一步,苏维埃政权走了第二步”。对列宁所说的第一步,理解最准确的一项是( )
A.标志着马克思主义的诞生 B.无产阶级建立政权的第一次伟大尝试
C.无产阶级首次发动的武装起义 D.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
10.下图是一幅没有名称的曲线图,它最有可能反映( )
美国社会就业率的起伏情况
苏联(俄)工业产值增减情况
苏联(俄)农业产值发展情况
美国经济发展总量变化情况
11.书院是古代进行教育、学术研究的重要场所。北宋时期湖南的两大著名书院是(  )
①岳麓书院 ②白鹿洞书院 ③石鼓书院 ④应天书院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③④
12.献身变法,临刑时激昂陈词“有心杀贼,无力回天,死得其所,快哉快哉!”的仁人志士是(  )
A.蔡锷 B.宋教仁 C.黄兴 D.谭嗣同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4小题,13题、14题、15题均为14分,16题10分,共计52分)
阅读下列材料并回答问题(本题共14分)。
材料一:
材料二:
材料三: 随着沙俄等对中国边疆的觊觎,清统治者极其重视对边疆民族的治理,逐步形成以“因俗而治”为核心的边疆民族统治政策。如在蒙古族地区设立盟、旗两级单位进行统治,在东北、北部和西部边疆,分设若干将军辖区和办事大臣辖区,在中央专设理藩院掌管蒙古族、藏族等民族事务。
——摘编自马大正《中国边疆经略史》
读材料一结合所学,指出元朝与唐朝相比在边疆范围方面有哪些不同之处?(4分)
根据材料二图片信息,结合所学从边疆治理角度对图片信息进行简单说明。(120字以内)(6分)
根据材料三指出清朝在治理边疆时遇到的新问题(2分),并概括清朝边疆治理的特点。(2分)
14.读材料回答问题(本题共14分)。
材料一:鸦片战争以后,随着西方列强的入侵和西学东渐,西方文化以前所未有的规模大量传入中国,与中国的传统文化发生激烈的碰撞。在中西文化冲突和融合的过程中,中国人的思想观念也不断地得到更新:“师夷长技”的观念更新了“用夏变夷”的观念,“维新变法”的观念更新了“尊王法祖”的观念,“民主民权”的观念更新了“君权神授”的观念,“男女平等”的观念更新了“男尊女卑”的观念。
——摘编自熊吕茂、建红英《近代中西文化冲突与融合研究述评》
材料二:新文化运动的发生,主要是由于人们对民国初年政治的失望,而五四运动的发生,又使政治问题逼人而来,人们迫切地寻求解决中国问题的新方案。这时,世界局势已然大变,一战的浩劫使得西方资本主义制度令人怀疑,而俄国革命却引起人们很大的好奇心。五四以后,人们对俄国传来的马克思主义便抱有了相当的期许。
——改编自耿云志《近代中国文化转型研究导论:文化转型》
读材料一结合所学,“师夷长技”的观念是在什么时代背景下由谁提出来了?(4分)“师夷长技”的实践结果如何?(2分)
读材料二结合所学,回答新文化运动后期传播思想的转变对五四运动有何影响?(4分)
读材料结合所学,除上述两则史料所涉及事件外,近代还出现了哪些其他救亡主张?(分角度回答,每点2分,共4分)
15.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14分)
材料一 从1763年到1914年的一个半世纪,作为欧洲获得对世界大部分地区的霸权的时期,在世界历史进程中据有显著地位。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材料二 在杜鲁门和他的助手看来,苏联被沙皇扩张传统所驱使,破坏了战时同盟协议,要向美国和西方社会发动战争,破坏它们的社会稳定和固有的生活方式与价值观。……杜鲁门政府根据主观臆造的苏联威胁制定和推行外交政策,是冷战产生的主要原因。
——摘编自刘金质《冷战史:1945—1991》
材料三 党的十九大以来,世界多极化加速发展,国际关系分化组合更趋复杂,国际格局面临深刻调整,力量对比向更加均衡方向发展。面对保护主义的抬头、单边霸凌的逆流,中国……坚定地站在历史前进的正确一边。
——摘编自《中国共产党简史》
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这一时期的欧洲能“在世界历史进程中据有显著地位”
的政治和经济因素分别是什么?(2分)你认为作者把欧洲霸主地位的时间止于1914年的依据是什么?(2分)后来的欧洲又是怎样调整他们在欧洲、西亚、非洲的统治秩序的?(2分)
(2)根据材料二分析二战后美苏关系发生了怎样的变化?(2分)你是否认可杜鲁门政府关于冷战产生原因的论断,并说明理由(2分)
(3)根据所学知识指出材料三中推动多极化加速发展的决定性因素是什么?(2分)概括中国“站在历史前进的正确一边”的内涵。(2分)
16.今年是第一次国共合作100周年纪念。阅读以下材料,回答问题(10分)。
“国共两度合作,均对国家民族做出巨大贡献。首次合作,孙先生领导,吾辈虽幼,亦知一二。再次合作,老先生主其事,吾辈身在其中,应知梗概。事虽经纬万端,但纵观全局,合则对国家有利,分则必伤民族元气。” ——摘自廖承志致蒋经国的信
阅读上述材料,围绕“国共关系”提炼一个观点,结合中国近代史相关知识予以论述。(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条理清楚,行文流畅,200字左右)

转载请注明出处高中试卷答案网 » 湖南省长沙市开福区青竹湖湘一外国语学校2023-2024九年级下学期一模历史试题(无答案)

分享: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