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中考历史百题精选之常考题
一.选择题
1.“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开创了中国历史的新纪元。经过近代以来一百多年的奋斗,中国人民终于赢得了民族独立,真正成为国家的主人。”材料主要描述的是( )
A.中国抗日战争胜利的影响
B.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召开的背景
C.开国大典的历史意义
D.西藏和平解放,祖国大陆获得统一
2.太原钢铁(集团)有限公司地处山西省会城市太原,从建厂开始,太钢渣场逐渐形成一座体积达1000万立方米的“庞然大物”,对太原市的环境造成了严重污染。太钢人依靠创新驱动和产品结构的优化,不仅使得渣山变青山,而且其产品广泛应用于航空航天、家电等各个领域及三峡、奥运等国家重点工程。据此可知,太钢遵循的发展理念是( )
A.进行科技创新,实现绿色发展
B.坚持以人为本,实现共享发展
C.进行体制改革,实现协调发展
D.坚持对外开放,强化国际合作
3.一些西方学者避重就轻,把鸦片战争的起因从鸦片身上转移开,放到清政府的一些具体作法之上。比如说在鸦片战争之前清政府歧视外国和外国商人,或者认为对华贸易本身就不是公平贸易,又或者是清政府查禁鸦片的方式粗暴,并在查禁鸦片的过程中曾经虐待英国鸦片商人等。对这些学者的看法认识正确的是( )
A.认为战争具有正义性质
B.战争的起因是清朝腐败
C.抹杀了战争的侵略本质
D.战争加速了清朝的灭亡
4.《太史公自序》载:“春秋之中,弑君三十六,亡国五十二,诸侯奔走不得保其社稷者不可胜数。”这段话反映的本质问题是 ( )
A.诸侯争霸使诸侯国数目减少
B.诸侯国之间争夺土地和人口互相残杀
C.分封制动摇奴隶制度趋向崩溃
D.诸侯国弃国逃跑井田制崩溃
5.光绪二十年,英商将纱机两万锭运达上海,准备投入生产,清廷不准。第二年……英商据之以争,清廷只好允准。省略处内容最有可能是( )
A.大皇帝恩准英国人寄居大清沿海之广州等港口,贸易通商无碍
B.清廷谕令各省“多设织布、纺绸等局,广为制造”
C.中国准备设通商口岸,以便日本臣民从事商业、工艺、制作
D.大清国允定各使馆境界独由使馆管理,中国民人概不准在界内居住
6.古巴比伦王国的一部法典规定:杀死或伤害奴隶不算犯罪,只须向主人赔偿损失,就算了事;盗窃或隐藏他人奴隶者处死;消灭他人奴隶标记者断指或处死;殴打自由民或反抗主人的奴隶处割耳之刑。这说明该法典的实质是( )
A.体现自由平等 B.体现“君权神授”
C.维护奴隶主的利益 D.规定严格的等级制度
7.有学者研究,现代意义上的“资本家”一词直至20世纪初仍极少使用,但该词在1919年前后的《新青年》190多篇文章中出现使用高峰,与对应的“劳动者”一词使用频率基本一致。这种现象反映了( )
A.民主共和观念流行 B.马克思主义的传播
C.官僚资本不断膨胀 D.社会主要矛盾改变
8.宋代通判“凡兵民、钱谷、户口、赋役、狱讼听断之事,可否裁决,与守臣通签书施行。”通判还有一个职责:“所部官有善否及职事修废,得剌举以闻。”由此可见,通判( )
A.单独掌握地方行政权 B.掌握地方军政财权
C.行使对地方的监察权 D.兼有监察和行政权
9.著名史学家陈旭麓在《中国近代社会的新陈代谢》中提出:“洋务运动,就其主观动机而言,他们未必有真心打破旧轨,但他们的主张却包含着逸出旧轨的趋向。”这里“包含着逸出旧轨的趋向”指的是( )
A.引进西方先进的科学技术
B.创办了一批近代企业
C.对西方列强的侵略起了一定的抵制作用
D.刺激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
10.与以往的农民战争相比,太平天国运动新的时代特点表现在( )
①运动规模空前巨大
②反封建同时反侵略
③《天朝田亩制度》的平均主义理想
④《资政新篇》的资本主义色彩
A.①②③ B.②④ C.③④ D.①③
11.鲁迅曾说,辛亥革命后,“我到街上走了一通,满眼都是白旗。然而貌虽如此,内骨子里是依旧的,因为还是几个旧乡绅所组织的军政府。”材料反映的实质是辛亥革命( )
A.反封建不彻底
B.没有唤醒民众
C.没有推翻封建专制制度
D.果实被袁世凯所窃取
12.“中国的土地可以征服而不可以断送!中国人民可以杀戮而不可以低头!”这是五四宣传单的内容之一。后人据此并结合五四运动的斗争史实将其归纳为“五四精神”,那么,其“精神”的实质是( )
A.誓死力争的爱国精神
B.敢于牺牲的献身精神
C.永不言败的斗争精神
D.在知难而进的无畏精神
13.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指出: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就是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前辈谭嗣同选择为变法流血牺牲、邓世昌选择与敌人同归于尽。他们坚守的“初心”是( )
A.推翻满清政府 B.实行君主立宪
C.实现民主共和 D.挽救民族危亡
14.《全球通史》记载:“西欧到14世纪,城市成为贸易中心,……佛罗伦萨市区有手工工场300家,年生产呢绒十万匹;1343年佛罗伦萨市中有九万余人,从事呢绒生产约三万人,占全城居民的三分之一。”材料说明这一时期的西欧( )
A.出现了资本主义萌芽 B.开始了文艺复兴
C.完成了新航路开辟 D.垄断了东西方贸易
15.50年代,一位农民在日记中写道:“由于单家独户经营经不起天灾人祸的袭击,有的贫农家底薄、缺资金,仍不能大翻身,困难不少,出现了卖地卖牲口、出卖劳动力的现象,政府号召组织起来。”该材料中“政府号召组织起来”的措施( )
A.扩大了农民生产自主权
B.加快了农村经济的发展
C.健全了农村的基层组织
D.忽略了客观的经济规律
16.之所以说金字塔是古代埃及文明的象征是因为( )
①金字塔作为法老的陵墓反映了古代埃及的宗教信仰
②由于修建了金字塔古埃及文明延续发展至今,文明进程历经曲折但未间断
③金字塔的高峻威严体现了古代埃及国王的神圣权威
④金字塔的精密程度体现了古代埃及的科技水平和建筑技术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17.“尼罗河像一根天然的纽带,把整个流域连接成一个稳定、有效的整体。它平缓的河流使北上的航行极为容易,而盛行的北风、西北风又使返航毫不费力。”尼罗河的这个特点有利于古代埃及的( )
A.农业发展 B.对外扩张
C.统一政权建立 D.对外贸易
18.《周易 系辞下》记载,“黄帝、尧、舜……舟楫之利以济不通”。以下考古发现能够印证记载中“舟楫”的是( )
A.辽宁建平出土的彩陶罐
B.河南舞阳出土的七孔骨笛
C.重庆巫山出土的筒形瓶
D.陕西宝鸡出土的船形彩陶壶
19.有学者认为,中国经济的发展经历了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对外开放,让世界进入中 国;第二个阶段还是对外开放,但中国开始走向世界;第三个阶段依然是对外开放,中国已经开始改变世界了。“让世界进入中国”开始于( )
A.中美建立外交关系
B.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
C.香港顺利回归祖国
D.深圳等经济特区的建立
20.如图示意图从某个角度反映了中国近代民族危机的不断加深,其中①应为( )
A.俄国割占外兴安岭以南、黑龙江以北
B.允许日本在通商口岸投资开设工厂
C.割辽东半岛、台湾、澎湖列岛给日本
D.允许列强驻守北京到山海关铁路沿线要地
2024年中考历史百题精选之常考题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一.选择题
1.“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开创了中国历史的新纪元。经过近代以来一百多年的奋斗,中国人民终于赢得了民族独立,真正成为国家的主人。”材料主要描述的是( )
A.中国抗日战争胜利的影响
B.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召开的背景
C.开国大典的历史意义
D.西藏和平解放,祖国大陆获得统一
【分析】根据材料,结合新中国成立的相关知识推断出答案。
【解答】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开辟了中国历史的新纪元。中国人民经过一百多年的英勇斗争,终于推翻了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统治;中国真正成为独立自主的国家,占人类总数四分之一的中国人从此站起来了。因此,题干信息描述的是开国大典的历史意义,C项正确;中国抗日战争胜利在1945年,新中国成立在1949年,排除A项;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召开在新中国成立之前,与题意不符,排除B项;题干反映的是新中国成立的意义,与1951年,西藏和平解放无关,排除D项。
故选:C。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新中国成立的知识。考查了学生基础知识的熟练记忆。
2.太原钢铁(集团)有限公司地处山西省会城市太原,从建厂开始,太钢渣场逐渐形成一座体积达1000万立方米的“庞然大物”,对太原市的环境造成了严重污染。太钢人依靠创新驱动和产品结构的优化,不仅使得渣山变青山,而且其产品广泛应用于航空航天、家电等各个领域及三峡、奥运等国家重点工程。据此可知,太钢遵循的发展理念是( )
A.进行科技创新,实现绿色发展
B.坚持以人为本,实现共享发展
C.进行体制改革,实现协调发展
D.坚持对外开放,强化国际合作
【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太钢遵循的发展理念的相关史实,识读题干材料是解答本题的关键。
【解答】根据“太钢人依靠创新驱动和产品结构的优化”可知,这反映了太原钢铁公司进行科技创新的理念;根据“使得渣山变青山,其产品广泛应用于航空航天、家电等各个领域及三峡、奥运等国家重点工程。”可知,这反映了太原钢铁实现绿色发展,A项正确;“坚持以人为本”在题干材料内容中没有涉及,排除B项;“进行体制改革”在题干材料内容中没有涉及,排除C项;“坚持对外开放”在题干材料内容中没有涉及,排除D项。
故选:A。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准确解读题干信息以及理解问题的能力。理解并识记太钢遵循的发展理念的相关史实。
3.一些西方学者避重就轻,把鸦片战争的起因从鸦片身上转移开,放到清政府的一些具体作法之上。比如说在鸦片战争之前清政府歧视外国和外国商人,或者认为对华贸易本身就不是公平贸易,又或者是清政府查禁鸦片的方式粗暴,并在查禁鸦片的过程中曾经虐待英国鸦片商人等。对这些学者的看法认识正确的是( )
A.认为战争具有正义性质
B.战争的起因是清朝腐败
C.抹杀了战争的侵略本质
D.战争加速了清朝的灭亡
【分析】根据材料,结合鸦片战争和《南京条约》的相关知识推断出答案。
【解答】根据题干“一些西方学者避重就轻,把鸦片战争的起因从鸦片身上转移开”和所学可知,英国发动鸦片战争的根本原因是为了打开中国的大门,倾销商品,掠夺原材料,西方学者抹杀了英国发动战争的侵略本质,C项正确;鸦片战争是非正义的侵略战争,排除A项;战争的起因是英国了打开中国的大门,倾销商品,掠夺原材料,以清政府的禁烟运动为借口发动了侵华战争,排除B项;题干涉及的是战争爆发的原因,没有涉及战争的影响,且鸦片战争的影响是使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排除D项。
故选:C。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鸦片战争和《南京条约》的知识。考查了学生材料分析的能力。
4.《太史公自序》载:“春秋之中,弑君三十六,亡国五十二,诸侯奔走不得保其社稷者不可胜数。”这段话反映的本质问题是 ( )
A.诸侯争霸使诸侯国数目减少
B.诸侯国之间争夺土地和人口互相残杀
C.分封制动摇奴隶制度趋向崩溃
D.诸侯国弃国逃跑井田制崩溃
【分析】本题以《太史公自序》的材料为依托,考查的是我国春秋时期奴隶制度逐渐崩溃的知识。
【解答】材料“春秋之中,弑君三十六,亡国五十二,诸侯奔走不得保其社稷者不可胜数。”反映的是:春秋时期,王室衰微,诸侯争霸,分封制遭到破坏,奴隶制度趋向崩溃的历史。
故选:C。
【点评】本题以《太史公自序》的材料为背景,考查的是学生对我国春秋时期奴隶制度逐渐崩溃的有关知识的记忆、理解能力。
5.光绪二十年,英商将纱机两万锭运达上海,准备投入生产,清廷不准。第二年……英商据之以争,清廷只好允准。省略处内容最有可能是( )
A.大皇帝恩准英国人寄居大清沿海之广州等港口,贸易通商无碍
B.清廷谕令各省“多设织布、纺绸等局,广为制造”
C.中国准备设通商口岸,以便日本臣民从事商业、工艺、制作
D.大清国允定各使馆境界独由使馆管理,中国民人概不准在界内居住
【分析】本题以“光绪二十年,英商将纱机两万锭运达上海,准备投入生产,清廷不准。第二年…英商据之以争,清廷只好允准”为切入点,考查《马关条约》的相关知识。
【解答】“光绪二十年”是指1894年,可以看出材料中的“第二年”即1895年。在1895年签订的《马关条约》中规定,日本可以在中国的通商口岸投资设厂,这标志着列强对中国的经济侵略方式,由原来的以商品输出为主转为以资本输出为主,这严重阻碍了中国民族工业发展。所以省略处内容最有可能是中国准忝设通商口岸,以便日本臣民从事商业、工艺、制作。
故选:C。
【点评】注意对材料的解读,识记《马关条约》的相关知识。
6.古巴比伦王国的一部法典规定:杀死或伤害奴隶不算犯罪,只须向主人赔偿损失,就算了事;盗窃或隐藏他人奴隶者处死;消灭他人奴隶标记者断指或处死;殴打自由民或反抗主人的奴隶处割耳之刑。这说明该法典的实质是( )
A.体现自由平等 B.体现“君权神授”
C.维护奴隶主的利益 D.规定严格的等级制度
【分析】本题以古巴比伦王国的一部法典的规定为切入点,考查《汉谟拉比法典》的相关知识。
【解答】公元前18世纪,古巴比伦国王汉谟拉比统一了两河流域,建立起中央集权的奴隶制国家。《汉谟拉比法典》规定杀死或伤害奴隶不算犯罪,只须向主人赔偿损失,就算了事;盗窃或隐藏他人奴隶者处死;消灭他人奴隶标记者断指或处死;殴打自由民或反抗主人的奴隶处割耳之刑。这些规定表明它的实质是奴隶主阶级压迫奴隶维护奴隶主利益的工具。
故选:C。
【点评】注意对材料信息的解读,识记《汉谟拉比法典》的内容及地位。
7.有学者研究,现代意义上的“资本家”一词直至20世纪初仍极少使用,但该词在1919年前后的《新青年》190多篇文章中出现使用高峰,与对应的“劳动者”一词使用频率基本一致。这种现象反映了( )
A.民主共和观念流行 B.马克思主义的传播
C.官僚资本不断膨胀 D.社会主要矛盾改变
【分析】本题主要考查马克思主义传播的影响的相关史实。重点掌握马克思主义的传入及影响。
【解答】五四运动的胜利发展,使中国先进的知识分子认识到工人阶级的伟大力量。不少知识分子开始走向工人群众。他们帮助工人组织工会,开办劳动补习学校和工人识字班,出版反映工人生活的刊物,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向工人宣传马克思主义,启发工人的阶级觉悟。马克思主义开始与中国工人运动结合起来。据“有学者研究,现代意义上的‘资本家’一词直至20世纪初仍极少使用,但该词在1919年前后的《新青年》190多篇文章中出现使用高峰,与对应的‘劳动者’一词使用频率基本一致。”及所学知识可知,这种现象反映了马克思主义的传播。选项B符合题意。
故选:B。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解读题干信息和对历史史实的分析和准确识记能力。理解并识记马克思主义传播的影响的相关史实。
8.宋代通判“凡兵民、钱谷、户口、赋役、狱讼听断之事,可否裁决,与守臣通签书施行。”通判还有一个职责:“所部官有善否及职事修废,得剌举以闻。”由此可见,通判( )
A.单独掌握地方行政权 B.掌握地方军政财权
C.行使对地方的监察权 D.兼有监察和行政权
【分析】本题考查政治制度的相关知识,了解通判的职责。
【解答】由材料“凡兵民、钱谷、户口、赋役、狱讼听断之事,可否裁决,与守臣通签书施行。”可知,通判有行政权,由材料“所部官有善否及职事修废,得剌举以闻”可知,通判有监察权。
故选:D。
【点评】注意对材料的解读,识记通判的主要职责。
9.著名史学家陈旭麓在《中国近代社会的新陈代谢》中提出:“洋务运动,就其主观动机而言,他们未必有真心打破旧轨,但他们的主张却包含着逸出旧轨的趋向。”这里“包含着逸出旧轨的趋向”指的是( )
A.引进西方先进的科学技术
B.创办了一批近代企业
C.对西方列强的侵略起了一定的抵制作用
D.刺激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
【分析】本题考查洋务运动。
【解答】洋务运动引进西方科技、创办近代企业、抵制外国经济侵略,属于其主观动机,但在客观上其有利于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这符合“包含着逸出旧轨的趋向”的含义,
故选:D。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的分析能力。注意扎实掌握洋务运动的主要内容及评价。
10.与以往的农民战争相比,太平天国运动新的时代特点表现在( )
①运动规模空前巨大
②反封建同时反侵略
③《天朝田亩制度》的平均主义理想
④《资政新篇》的资本主义色彩
A.①②③ B.②④ C.③④ D.①③
【分析】本题以“太平天国运动新的时代特点”为切入点,考查的是太平天国运动的知识。
【解答】要注意“时代特点”的含义,太平天国运动发生的时代正是中国开始进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太平天国运动除具备其他农民运动反封建的性质外,它还担负起反对外来侵略的新任务。从世界形势来看,发展资本主义成为当时最流行的思潮,《资政新篇》的资本主义色彩也就符合了时代的新特点。故太平天国新的时代特点是②④。
故选:B。
【点评】本题属于组合型选择题,是多项选择题的变形,考查角度有两种,一是将同一历史时期或同一历史事件影响下的知识进行归类组合,此类题的跨度不大,但分析的深,角度多,考查学生分析理解和发散性思维的能力。二是将不同历史时期的同类知识进行归类,此类题分析程度不深,但时间、空间跨度大,主要考查同学们的归纳和比较能力。
11.鲁迅曾说,辛亥革命后,“我到街上走了一通,满眼都是白旗。然而貌虽如此,内骨子里是依旧的,因为还是几个旧乡绅所组织的军政府。”材料反映的实质是辛亥革命( )
A.反封建不彻底
B.没有唤醒民众
C.没有推翻封建专制制度
D.果实被袁世凯所窃取
【分析】本题主要考查辛亥革命的相关史实。掌握相关基础知识。
【解答】辛亥革命推翻了清王朝的反动统治,宣告了中国两千多年君主专制制度的终结。它开创了完全意义上的近代民主革命,极大的推动了中华民族的思想解放,打开了中国进步潮流的闸门。但辛亥革命反封建不彻底,果实被袁世凯窃取,没有改变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性质,没有完成反帝反封建的任务。据辛亥革命后“我到街上走了一通,满眼都是白旗。然而貌虽如此,内骨子里是依旧的,因为还是几个旧乡绅所组织的军政府。”及所学知识可知,材料反映的实质是辛亥革命反封建不彻底。
故选:A。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识记与灵活掌握辛亥革命的相关史实。
12.“中国的土地可以征服而不可以断送!中国人民可以杀戮而不可以低头!”这是五四宣传单的内容之一。后人据此并结合五四运动的斗争史实将其归纳为“五四精神”,那么,其“精神”的实质是( )
A.誓死力争的爱国精神
B.敢于牺牲的献身精神
C.永不言败的斗争精神
D.在知难而进的无畏精神
【分析】本题考查五四运动。
【解答】由题干中传单内容“中国的土地可以征服而不可以断送!中国人民可以杀戮而不可以低头”可以看出,五四精神的实质是誓死力争的爱国主义精神。据所学可知五四运动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始,是一次彻底的反对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爱国运动。五四运动所表现的是忧国忧民、热爱祖国、敢于反抗、誓死力争的爱国主义精神。
故选:A。
【点评】理解五四精神就是忧国忧民,不屈不挠,敢于斗争的爱国主义精神。
13.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指出: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就是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前辈谭嗣同选择为变法流血牺牲、邓世昌选择与敌人同归于尽。他们坚守的“初心”是( )
A.推翻满清政府 B.实行君主立宪
C.实现民主共和 D.挽救民族危亡
【分析】本题以习近平的一段话为切入点,考查戊戌变法和甲午中日战争的相关知识。
【解答】据所学知,为救亡图存,谭嗣同参与了维新变法运动并为之流血牺牲;邓世昌为抗击日本的侵略而选择了与敌人同归于尽;他们坚守的“初心”是挽救民族危亡。D项符合题意。
故选:D。
【点评】注意识记戊戌变法和甲午中日战争的相关知识。
14.《全球通史》记载:“西欧到14世纪,城市成为贸易中心,……佛罗伦萨市区有手工工场300家,年生产呢绒十万匹;1343年佛罗伦萨市中有九万余人,从事呢绒生产约三万人,占全城居民的三分之一。”材料说明这一时期的西欧( )
A.出现了资本主义萌芽 B.开始了文艺复兴
C.完成了新航路开辟 D.垄断了东西方贸易
【分析】本题主要考查西欧出现的资本主义萌芽的相关史实。14﹣16世纪,伴随着西欧手工工场和租地农场的出现,西欧社会产生了新兴的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作为新的阶级力量,西欧迎来了近代文明的曙光。
【解答】约在14世纪末,最早在意大利的佛罗伦萨和威尼斯等城市出现了手工工场。16世纪,手工工场迅速发展,在西欧各国流行,英国成为手工工场最兴盛的地区。资本主义萌芽出现。“西欧到14世纪,城市成为贸易中心,……佛罗伦萨市区有手工工场300家,年生产呢绒十万匹;1343年佛罗伦萨市中有九万余人,从事呢绒生产约三万人,占全城居民的三分之一。”可知,材料说明这一时期的西欧出现了资本主义萌芽。选项A符合题意。
故选:A。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解读题干信息和对历史史实的分析和准确识记能力。理解并识记西欧出现的资本主义萌芽的相关史实。
15.50年代,一位农民在日记中写道:“由于单家独户经营经不起天灾人祸的袭击,有的贫农家底薄、缺资金,仍不能大翻身,困难不少,出现了卖地卖牲口、出卖劳动力的现象,政府号召组织起来。”该材料中“政府号召组织起来”的措施( )
A.扩大了农民生产自主权
B.加快了农村经济的发展
C.健全了农村的基层组织
D.忽略了客观的经济规律
【分析】本题主要考查三大改造中对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的相关史实。掌握相关基础知识。
【解答】土地改革以后,农民分到了土地,农业生产有了恢复和发展。但是,我国的农业仍然是一家一户分散经营的。当时贫苦农民缺乏生产工具、资金,一家一户难以解决水利问题,难以抵御自然灾害,不能合理地使用耕地,也不能使用先进的机械化农具。这就影响农业生产的发展,农产品满足不了国家工业化建设的需要。农民也有进行互助合作的要求。为此,国家对农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主要是把分散的个体农民组织起来,引导他们参加农业生产合作社,走集体化和共同富裕的社会主义道路。农业合作化运动加快了农村经济的发展。据“由于单家独户经营经不起天灾人祸的袭击,有的贫农家底薄、缺资金,仍不能大翻身,困难不少,出现了卖地卖牲口、出卖劳动力的现象,政府号召组织起来。”及所学知识可知,该材料中“政府号召组织起来”的措施是三大改造中对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这一措施加快了农村经济的发展。
故选:B。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解读题干信息和对历史史实的分析和准确识记能力。识记与灵活掌握三大改造的相关史实。
16.之所以说金字塔是古代埃及文明的象征是因为( )
①金字塔作为法老的陵墓反映了古代埃及的宗教信仰
②由于修建了金字塔古埃及文明延续发展至今,文明进程历经曲折但未间断
③金字塔的高峻威严体现了古代埃及国王的神圣权威
④金字塔的精密程度体现了古代埃及的科技水平和建筑技术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分析】本题主要考查金字塔是古代埃及文明的象征的原因的相关史实。掌握金字塔的寓意。
【解答】根据所学知识,金字塔作为法老的陵墓反映了古代埃及的宗教信仰的说法正确,①符合题意;公元前525年,波斯帝国吞并古埃及,后来,亚历山大帝国和罗马帝国先后占领古埃及,古埃及近3000年的文明没有延续下去,故“由于修建了金字塔古埃及文明延续发展至今,文明进程历经曲折但未间断”的说法不正确,②不符合题意;金字塔的高峻威严体现了古代埃及国王的神圣权威的说法正确,③符合题意;金字塔的精密程度体现了古代埃及的科技水平和建筑技术说法是正确的,④符合题意。综上所述①③④说法都正确,符合题意。
故选:C。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理解并识记金字塔是古代埃及文明的象征的原因的相关史实。
17.“尼罗河像一根天然的纽带,把整个流域连接成一个稳定、有效的整体。它平缓的河流使北上的航行极为容易,而盛行的北风、西北风又使返航毫不费力。”尼罗河的这个特点有利于古代埃及的( )
A.农业发展 B.对外扩张
C.统一政权建立 D.对外贸易
【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尼罗河的特点的影响的相关史实。识读题干材料是解答本题的关键。
【解答】尼罗河不仅为干燥少雨的埃及带来充沛的水资源,而且由于它定期泛滥,从上游带来了大量肥沃的淤泥,使得尼罗河河谷成为古代世界著名的粮仓。“尼罗河像一根天然的纽带,把整个流域连接成一个稳定、有效的整体。它平缓的河流使北上的航行极为容易,而盛行的北风、西北风又使返航毫不费力。”尼罗河的这个特点有利于古代埃及的统一政权建立,选项C符合题意。
故选:C。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解读题干信息和对历史史实的分析和准确识记能力.理解并识记尼罗河的特点的影响的相关史实。
18.《周易 系辞下》记载,“黄帝、尧、舜……舟楫之利以济不通”。以下考古发现能够印证记载中“舟楫”的是( )
A.辽宁建平出土的彩陶罐
B.河南舞阳出土的七孔骨笛
C.重庆巫山出土的筒形瓶
D.陕西宝鸡出土的船形彩陶壶
【分析】本题以《周易 系辞下》记载,“黄帝、尧、舜……舟楫之利以济不通”为切入点,考查炎帝和黄帝的相关知识。
【解答】材料中强调的是“舟楫”与船有关,只有D项陕西宝鸡出土的船形彩陶壶与船有关。所以能够印证记载中“舟楫”的考古发现是陕西宝鸡出土的船形彩陶壶。
故选:D。
【点评】注意对材料的解读,识记炎帝和黄帝的相关知识。
19.有学者认为,中国经济的发展经历了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对外开放,让世界进入中 国;第二个阶段还是对外开放,但中国开始走向世界;第三个阶段依然是对外开放,中国已经开始改变世界了。“让世界进入中国”开始于( )
A.中美建立外交关系
B.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
C.香港顺利回归祖国
D.深圳等经济特区的建立
【分析】本题主要考查深圳等经济特区的建立。
【解答】1980年,我国在广东深圳、珠海、汕头和福建的厦门建立四个经济特区。这些经济特区,国家给予优惠的经济政策,吸收侨资外资,引进先进科学技术和管理经验,进行现代化建设。深圳在短短几年内,从一个小渔村建成一座繁华的现代化城市,成为经济特区的代表,对外开放的窗口。在改革开放中被誉为“一夜崛起之城”。因此“让世界进入中国”开始于深圳等经济特区的建立。
故选:D。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解读题干信息和对历史史实的分析和准确识记能力。注意掌握我国经济特区的设立。
20.如图示意图从某个角度反映了中国近代民族危机的不断加深,其中①应为( )
A.俄国割占外兴安岭以南、黑龙江以北
B.允许日本在通商口岸投资开设工厂
C.割辽东半岛、台湾、澎湖列岛给日本
D.允许列强驻守北京到山海关铁路沿线要地
【分析】本题以历史年代尺为切入点,考查《马关条约》的相关知识。
【解答】由前三个示例可知此题考查角度为近代不平等条约中我国被迫割让的领土。根据时间轴所示,结合所学,我们可得知1895年所对应的应为《马关条约》,符合题意要求的只有C选项。A项为英国第二次鸦片战争中俄国趁火打劫,割占我国东北地区,时间不符:B项为《马关条约》内容,但不符合割占领土的主题;D项为1901年《辛丑条约》内容。
故选:C。
【点评】注意对图片的解读,识记《马关条约》的主要内容及影响。
转载请注明出处高中试卷答案网 » 2024年中考历史百题精选之常考题(解析版):二轮复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