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苏州市相城区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下学期历史期末复习卷(二)
一、选择题
1.抗美援朝战争的伟大胜利,捍卫了新中国的安全,维护了亚洲和世界和平,是中国人民站起来后屹立于世界东方的宣言书,是中华民族走向伟大复兴的重要里程碑。材料主要反映的是战争的( )
A.背景 B.过程 C.性质 D.影响
2.下列选项中属于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内容的有( )
①通过了《共同纲领》
②任命周恩来为政务院总理兼外交部长
③决定以《义勇军进行曲》为代国歌
④采用公元纪年法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3.毛泽东曾经告诉美国记者斯诺:谁赢得了农民,谁就会赢得中国;谁能够解决土地问题,谁就会赢得农民。因此新中国成立后第一次“赢得农民”的主要举措是( )
A.引导农民走合作化道路
B.实行农民的土地所有制
C.推动农民参加人民公社
D.鼓励农民创高产的大跃进
4.如表是李华同学整理的建国初期《山西日报》所刊登的部分文章标题,它们共同反映出( )
◆《我省抗美援朝运动已普遍开展,应坚持宣传教育与岗位工作》(1950年12月)◆《我省捐献慰劳款救济款已愈30亿元》(1951年6月)◆《慰劳中朝人民部队救济朝鲜难民,全省捐款已愈15亿》(1951年2月)◆《全省人民超额缴清飞机大炮认捐款,缴款已超过600亿元》(1951年12月)
A.山西是志愿军兵源的主要输送地
B.抗美援朝推动了山西工业的发展
C.山西政府和人民全力支援抗美援朝战争
D.抗美援朝战争为国内经济建设创造条件
5.《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的历史地位是( )
A.确定了国旗国歌 B.具有民法的性质
C.起临时宪法作用 D.代行全国人大职权
6.1949年10月1日的开国大典,标志着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开辟了中国历史新纪元。这里的“新”主要体现在( )
A.社会性质改变 B.人民生活改善
C.国家独立富强 D.国际格局变化
7.第一手史料指接近或直接在历史事件发生时所产生和记录的原始资料。以下适用于研究中华人民共和国开国大典的第一手史料是( )
A.个人的回忆录 B.庆典现场照片
C.有关历史评论 D.相关文学作品
8.在1956年底的最高国务会议上,陈云对毛泽东说:“不到1年的时间,这些企业就基本完成了改造,但东来顺的涮羊肉嚼不烂了,芝麻酱不香了,全聚德的烤鸭也不好吃了……”这说明社会主义改造工作后期( )
A.对推动我国社会发展没有促进作用
B.餐饮业产品质量出现普遍下降问题
C.出现各行各业工商业者的抵制浪潮
D.存在要求过急、工作过粗等缺点
9.“一个萝卜千斤重,两头毛驴拉不动”。该宣传口号出现的时代背景是( )
A.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B.“一五”计划的顺利实施
C.“大跃进”运动兴起
D.“三大改造”的稳步推进
10.1956年元旦,河南荥阳县司马村的有线广播开播,农民编了一段快板:“有线广播街上安,老少爷儿们笑连天……能知道啥时候刮大风,能知道啥时候该种地。快加劲,支援国家工业化,叫全国都安上这喇叭!”快板表达了农民( )
A.对国家工业化的美好向往
B.渴望农业丰收的心情
C.对农业合作化的积极参与
D.改善通信现状的愿景
11.如图是中国人民银行1953年发行的部分分币的样币。其主题体现了( )
A.“一五”计划成就巨大 B.改善交通运输的愿景
C.国民经济比例的失调 D.发展汽车制造的决心
12.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国家大力加强民族地区的建设。第一个五年计划时期修建了通向“世界屋脊”的( )
A.武汉长江大桥 B.川藏、青藏、新藏公路
C.宝成、鹰厦铁路 D.青藏铁路
13.山东胶县某乡,在前几年,该乡进入发廊烫发的女性不过3人,但仅1985年一年,就有万人烫发。这体现了( )
A.农民生产积极性的提高
B.女性地位的提高
C.女性思想得到彻底解放
D.改革开放的影响
14.深圳经济特区作为改革开放的实验田,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特区成立43年的今天,国务院已把经济特区扩大到深圳全市,实现特区内外一体化。上述内容中深圳经济特区特别在( )
A.特殊的外交地位
B.特殊的经济地理位置
C.特殊的经济政策和管理体制
D.特殊的经济国家地位
15.(它)是“农村改革取得的一个人们未曾预料到的收获……前身有相当一部分是人民公社时期的社队企业,进入20世纪80年代后……如雨后春笋般地成长起来。”材料描述的是( )
A.国有企业政企分开 B.广泛设立经济特区
C.乡镇企业异军突起 D.加入世界贸易组织
16.如图为1978﹣2016年北京市劳动者报酬占GDP比重(单位:%)变化情况。导致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
A.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
B.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提出
C.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化
D.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
17.八(1)班兴趣小组搜集了如下课外读物,进行主题式研究学习。他们探究的主题是( )
书籍 作者 出版社
《邓小平理论辞典》 李长福 中国文史出版社
《江泽民“三个代表”思想研究》 刘世军 南京大学出版社
《科学发展观研究》 杨信礼 人民出版社
《习近平新时代治国理政的历史观》 卜宪群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A.社会主义工业化的建设历程
B.农村改革的持续推进
C.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D.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确立
18.国家统一是历史发展的趋势,也是新时代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然要求。2024年是澳门回归25周年,回归后的澳门经济快速发展,人均地区生产总值进入世界前列。澳门回归主要得益于( )
A.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
B.香港回归的影响
C.“一国两制”的伟大构想
D.“九二共识”的达成
19.据相关数据统计,2023年台湾省歌手和乐队在大陆成功举办了近百场大型演唱会。这反映出( )
A.海峡两岸文化交流密切
B.台湾音乐占据主流地位
C.和平统一局面已经形成
D.解决台湾问题迫在眉睫
20.澳门回归的近25年是其经济发展最快、民生改善最大的时期。2024年3月横琴粤澳深度合作区正式实施封关运行,又为澳门的发展注入新力量。以上现象的出现主要得益于( )
A.求同存异原则的提出 B.社会主义制度的确立
C.“一国两制”的贯彻 D.祖国统一大业的实现
21.孔子曾提出过“君子和而不同”的思想,意思是“和谐而又不千篇一律,不同而又不互相冲突”,运用这种思想处理不同社会制度国家间关系取得成功的范例是( )
A.和平解放西藏 B.香港、澳门回归
C.万隆会议的圆满成功 D.中美建交
22.在当今时代背景下,二十国集团(G20)不仅引入了“和而不同”的中国智慧,还引入了平等、开放、合作、共享的中国治理观。由此可知,中国( )
A.致力于应对全球危机
B.打破了西方的强权政治
C.倡导世界和平与发展
D.为全球治理贡献了力量
23.2023年4月6日,在中方大力斡旋下,沙特和伊朗两国代表在北京签署联合声明,宣布即日起恢复外交关系。这表明( )
A.发展中国家主导了世界秩序
B.中国是维护世界和平的坚定力量
C.中东地区完全实现了和平
D.和平与发展成为世界各国的共识
24.陈毅曾对主持“两弹一星”工作的聂荣臻说:“我这个外交部长的腰杆现在还不太硬,你们把导弹、原子弹搞出来,我的腰杆就硬了。”此话反映出( )
A.中国发展核武器是自主而为
B.国防建设是外交的坚强后盾
C.外交发展取决于核武器研制
D.中国研究核武是公开的大事
二、综合题
25.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新中国继承的是一个国民经济濒于崩溃的烂摊子,生产萎缩,物价飞涨,民生困苦。中国人民有没有能力把生产恢复起来,这是一个严峻考验。新中国虽然得到苏联和东欧等国的承认和支持,但美国拒绝承认。中国人民能否冲破以美国为首的帝国主义国家的政治孤立和经济封锁,创造有利的外部条件以建设国家,这是又一个严峻考验。
——摘编自《中国共产党的九十年》
材料二:虽然从实际情况来讲中国为了抗美援朝战争付出了巨大的代价,并且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国家的经济建设。但是,中国获取的战略利益是最大的。它成功地遏制美国势力在中国周边的扩张,给中国争取了一个相对安全的发展环境……对此,西方媒体惊呼:中国几乎在一夜之间变成了世界军事强国!西方国家在此后的国际事务中不得不考虑中国的态度。
材料三:废除地主阶级封建剥削的土地所有制,实行农民的土地所有制,借以解放农村生产力,发展农业生产,为新中国的工业化开辟道路。
——《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
(1)依据材料一,概括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时所面临的国内外严峻形势。
(2)根据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中国赢得抗美援朝战争胜利获取的“战略利益”有哪些?并用史实加以说明。
(3)材料三反映的是什么历史事件?依据材料,分析这一历史事件的影响?
26.民主法治是现代国家治理的基本特征,也是实现国家治理现代化的重要目标。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论人民民主专政》从理论上指导了建国准备工作,并用以统一各阶级、各党派、各团体参加建国准备工作的思想认识。8月5日,……毛泽东提出“革命形势日益开展,一切民主力量要加强团结,共同奋斗,以期早日消灭中国反动势力”。9月29日,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次全体会议顺利通过了《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
——摘编自张海鹏《中国近代通史》
(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概括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召开的时代背景。
材料二 1954年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作为国家的根本大法,与《共同纲领》相比较,实现了由新民主主义的国家制度向社会主义类型的国家制度的新的飞跃。据统计,1949年9月至1954年8月,中央颁布的法律、法令、法规文件达530件,初步形成了一个包括宪法、行政组织法、刑法等众多法律在内的法律体系。
——摘编自杨火林《1949~1954年的中国政治体制》
(2)据材料二,概括新中国成立初期法制建设的成就。
材料三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作为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对于实现人民当家作主,实现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有机统一具有重要意义。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之所以能够在中国不断成长壮大,影响力不断加强,是因为广大人民群众选择它,人民群众信任它,有着广泛的群众基础。人民代表大会在民主的基础上集中,既尊重了多数人的意愿又照顾了少数人的合理要求。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理论是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具有与众不同的独特性。
——摘编自牟晓飞《论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优越性》
(3)据材料三,归纳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优越性。
27.变革和创新是一个民族、一个国家前进和发展的不竭动力。历史老师以“变革”为主题,设计了下面的学习任务单,请你完成相关学习任务。
任务一 农村变革——见证经济发展
材料 1978年,小岗村十八户农民冒着坐牢的风险,召开“秘密会议”,签订了“包干到户”的私下契约,并按下了红指印。这一壮举,使小岗村农业生产关系发生了巨大变革。
——摘编自陈学云等《小岗村改革发展引领效应:历史考察与新时代定位》
任务二 思想变革——传承精神文明(如图)
任务三 理论变革——推动制度建设
1978年以来中国共产党的口号 ①“解放思想、开动脑筋、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②“改革开放”③“发展才是硬道理”④“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请回答:
(1)任务一中小岗村农业生产关系变革涉及的一项制度是什么?
(2)任务二中邓小平南方视察是哪一年?邓小平南方视察发表了一系列重要谈话,简称南方谈话。南方谈话对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产生了深远影响。请你谈谈对这句话的理解。
(3)依据任务三再写出一个1978年以来的口号(材料中的除外)。
(4)依据三个任务,请拟定一个适当的任务学习主题。
28.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 自加入亚太经合组织以来,中国始终本着积极参与、求同存异、推动合作的精神,全面参与该组织各项活动。与此同时,亚太经合组织成为中国与亚太地区其他经济体开展互利合作、开展多边外交、展示中国国家形象的重要舞台。中国借此促进了自身发展,也为本地区乃至世界经济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
——新华网《中国与亚太经合组织的关系》
材料三
(1)新中国成立以来依据什么外交政策开展了一系列外交活动并产生了积极影响?根据材料一,分析这一时期的“中国声音”主要指什么。
(2)材料二和材料三的内容反映了改革开放后我国外交的哪一特征?简述我国在国际舞台上发挥的作用。
(3)综上所述,以上外交局面给我们带来了哪些启示?
参考答案
1-10 DCBCC ABDCA
11-20 BBDCC CCCAC
21-24 CDBB
25.(1)国内:经济凋敝(经济濒于崩溃);国际:帝国主义国家的孤立和封锁。
(2)“战略利益”:朝鲜战争爆发后,侵朝美军飞机多次轰炸中国边境地区,给人民生命财产造成严重损失,我国安全面临严重威胁,抗美援朝战争的胜利抵御了帝国主义侵略扩张,捍卫了新中国安全,为中国带来了边境的和平,为我国的经济建设赢得一个相对稳定的和平环境。抗美援朝战争之前,中国一直被视为一个实力薄弱、容易被欺凌的国家,抗美援朝战争证明了中国不再是容易欺凌的国家,中国获得了国际社会的认可,加速了中国的发展,大大提高了我国的国际地位。
(3)土地改革。彻底摧毁了我国存在2000多年的封建土地制度,消灭了地主阶级;农民成为土地的主人,解放了农村生产力;农业生产获得迅速恢复和发展,为国家的工业化建设准备了条件。
26.(1)人民民主专政理论的指导;革命形势不断发展(新民主主义革命即将胜利)。
(2)初步形成了一个包括宪法、行政组织法、刑法等众多法律在内的法律体系。
(3)社会基础的广泛性,代表广大人民的利益;民主集中制的权威性,保障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是马克思主义理论同中国国情相结合的产物,具有先进性。
27.(1)制度: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2)年份:1992年。理解:南方谈话进一步解放了人民的思想,推动了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进入新阶段。
(3)口号:依法治国;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等。
(4)学习主题: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28.(1)外交政策: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中国声音: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和“求同存异”方针。
(2)特征:积极开展全方位、多层次的外交活动。作用:我国在国际舞台上注重维护世界和平,推动建立国际新秩序;伸张和维护发展中国家应有的权利;反对单边主义,促进世界多极化进程;履行国际社会成员和一个发展中大国的应尽义务等。
(3)启示:国家间的外交服务国家利益;在维护本国的利益的同时也要重视其它国家的利益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