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泉市2024年初中毕业生学业考试历史试卷
注意事项:
1.本试卷共8页,总分12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
2.答题前,考生务必将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试卷和答题卡的相应位置。
3.所有答案均在答题卡上作答,在本试卷或草稿纸上作答无效。答题前,请仔细阅读答题卡上的“注意事项”,按照“注意事项”的规定答题。
4.答选择题时,用2B铅笔将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答非选择题时,请在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题区域内答题。
5.文科综合开卷考试,考生须独立作答,不得讨论,不得传抄。
6.考试结束时,请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3个小题,1-~19小题每题2分,20-23小题每题3分,共5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最符合题目要求)
1. 通过梳理历史线索可以明确学习主题。对下图时序线索反映学习主题概括最准确的是( )
A. 中国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过程 B. 中国人民英勇抗争的历程
C. 列强掀起瓜分中国狂潮的发展进程 D. 中国人民近代化探索的曲折历程
2. 历史史实是指描述客观存在的历史人物或事件的真实情况;历史解释是指以史料为依据,对历史事物进行理性分析和客观评价。下列选项中属于历史解释的是( )
A. 鸦片战争改变了中国历史发展进程 B. 1856年,英法联合发动了第二次鸦片战争
C. 1895年,中日双方签订《马关条约》 D. 1901年,清政府被迫签订了《辛丑条约》
3. 1938年11月毛泽东说:“新环境中,敌人的方针必然集中于反蒋反共……因此,我们是坚决拥护蒋委员长及其领导下之国民政府与国民党的,并号召全国一致拥护”,毛泽东这样说的主要目的是为了
A. 进行国民革命推翻北洋军阀 B. 发动群众建立敌后抗日根据地
C. 团结一切力量抗击日本侵略 D. 命令解放军渡江解放全中国
4. 下图反映了中国共产党百年发展的历程。其中开启第三阶段的标志性事件是( )
A.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 B. 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
C. 社会主义改造的完成 D. 中共十二大的召开
5. 2023年博鳌亚洲论坛以“不确定世界:团结合作迎挑战,开放包容促发展”为主题,共商疫情后亚洲与全球的发展大计,促进国际团结与合作。材料表明当今世界( )
A. 和平与发展仍是时代主题 B. 发展中国家起主导作用
C. 美国失去世界霸主的地位 D. 国际政治新秩序已形成
6. “1820年,英国的手摇纺纱机工人有240000人,到1840年减至123000人,到1856年时只剩下3000人。其中部分工人找到了操作新式动力织布机的工作,但是许多人因不能适应这样的变化而陷入贫困。”出现材料中这种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
A. 英国工业革命后工人产生了抵触情绪 B. 工业革命后机器生产代替了手工劳动
C. 第二次工业革命后出现新兴工业部门 D. 环境恶劣导致从事手工劳动人数减少
7. 1868年,明治天皇宣布“五条誓文”,锐意改革,“改革的动力是西化。……英国模式自然作为铁路、电信、纺织工业以及许多商业方面的模范;法国模式用来改革法制、改革军事,海军当然还是学习英国;大学则归功于美国。”材料说明明治维新的突出特点( )
A. 以政府力量主导社会改造 B. 利用市场经济扩大生产
C. 采取国家干预经济的措施 D. 全方位地向西方学习
8. 汪锦元,江苏吴县人。他曾作为中共秘密情报员打入汪公馆,成为汪精卫的秘书。1941年9月,他在随汪精卫接见日本密使时,获悉日军将停止北进进攻苏联。之后,又发现侵华日军大量南下,海军舰艇回撤日本。他及时将情报报送延安。据此,中共中央对战局做出的判断是( )
A. 第二战场已经开辟 B. 太平洋战争即将爆发
C. 苏联准备对日作战 D. 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
9. 如图中上臂佩戴有“美元”臂章的士兵把西欧捆绑在“HATO”(“北约”)火箭上,漫画意在说明( )
A. 美国推动西欧走向联合 B. 美苏全面冷战对峙
C. 美国推行霸权主义政策 D. 多极化趋势的到来
10. 邓小平曾说:“证券、股市,这些东西究竟好不好,有没有危险,是不是资本主义独有的东西,社会主义能不能用?允许看,但要坚决地试。搞一两年看,对了,放开(继续搞);错了,纠正,关了就是了。”这段话体现的思想理念是( )
A. 团结一致向前看 B.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C. 尊重客观规律 D. 人类命运共同体
11. 新华社报道称:“俄乌冲突升级后,美国及其盟友对俄罗斯发起极限制裁,把世界经济政治化、工具化、武器化,对国际粮食价格、能源价格造成巨大冲击,令全球供应链‘梗阻’越发严重,给艰难复苏中的世界经济设置更多障碍。”由此可得出( )
A. 美国及其盟友强于俄罗斯 B. 经济全球化受到冲击
C. 俄乌冲突冲击了两极格局 D. 政治多极化趋势加强
12. 研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842年8月29日,英国政府同清政府签订了不平等条约,其中有一条规定把香港岛割让给英国。清朝被推翻后,中国历届政府都没有承认英国对香港的永久主权。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我国政府曾多次阐明对香港问题的立场,指出香港是中国领土,中国不受过去英国政府同中国清朝政府签订的不平等条约的约束,将在条件成熟的时候,恢复行使对整个香港地区的主权。
材料二 香港问题为什么能够谈成呢?并不是我们参加谈判的人有特殊的本领,主要是我们这个国家这几年发展起来了,是个兴旺发达的国家,有力量的国家,而且是个值得信任的国家……当然,香港问题能够解决好,还是由于“一国两制”的根本方针或者说战略搞对了,也是中英双方共同努力的结果。
——邓小平《在中央顾问委员会第三次全体会议上的讲话》
(1)结合材料一和所学知识,请说出导致香港岛被割占的不平等条约的名称。
(2)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概述中国对香港恢复行使职权的有利因素有哪些?(3)中国对香港恢复行使职权,对香港的影响是什么?
13.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2024年4月26日到5月3日,短短的八天之内,中国完成了四件事:4月26日,神州十八号发射成功;4月30日,神州十七号返回:5月1日8时许,福建舰开展首次航行试验:5月3日,嫦娥六号升空。某中学九年级一班开展了“科技、国防、交通”主题研学活动。
材料二 1999年,中国自乌克兰购买了“瓦良格”号航空母舰。2005年,该舰交付大连造船厂进行更改安装及继续建造。2011年8月10日,该舰开始出海航行试验。次年,经中央军委批准,该舰命名为“中国人民解放军辽宁舰”,舷号“16”,交付中国人民解放军,成为中国第一艘现代航空母舰。“辽宁”号航空母舰的入役,结束了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没有航空母舰的历史,标志着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建设和发展步入新的历史阶段。材料二福建舰被誉为现代常规动力航空母舰的天花板,5月8日下午,我国第三艘航空母舰福建舰圆满完成为期8天的首次航行试验任务,顺利返回江南造船厂码头。试航期间,福建舰完成了动力、电力等系统设备一系列测试,达到了预期效果。福建舰是我国完全自主设计建造的首艘弹射型航空母舰,采用平直通长飞行甲板,配置电磁弹射和阻拦装置,满载排水量8万余吨。
(1)从辽宁舰正式交付中国人民解放军开始服役,到福建舰成功开展首次航行试验,一共经历了多少年?
(2)结合材料一、二和所学知识,从辽宁舰到福建舰,我们实现了技术研发的哪一重大转变?
(3)工业革命以来,人们发明了各种动力机器,并把新的动力机器和传统交通工具结合起来,发明了新的交通工具,请以“利用的动力机器一发明的交通工具一给人们生活带来的影响”的结构,举一个第一次工业革命或第二次工业革命时期,人类交通工具革新的事例。
14. 阅读材料,探究问题。
材料一 “俄国人的路”,是对“社会主义”的追求与认同由于没有认识到国情上的差异,中国革命遭受一系列挫折与失败。后来,毛泽东号召要立足中国国情,探索“有中国特色”的革命道路。
——摘编自《近代中国社会发展道路选择的历史考察及启示》
材料二 长征开始后,广大干部、战士眼看第五次反“围剿”开始以来,红军迭次失利,现在又几乎濒于绝境,这与前四次反“围剿”胜利发展的情况形成鲜明的对照。他们由此逐渐觉悟到,这是排斥以毛泽东为代表的正确领导,贯彻执行错误的军事指挥方针的结果。
——《中国共产党历史》第一卷
材料三 在日本帝国主义加紧对我国的侵略,民族危机空前严重的关头,中共中央提出了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政策。1936年,西安事变发生后,中国共产党从全民族的利益出发,主张和平解决,联蒋抗日,派周恩来到西安参加谈判,与各方面进行协商。经过中国共产党和各方面的努力,蒋介石被迫接受停止内战、联共抗日等条件。中国共产党促成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对推动国共第二次合作、共同抗日起了重大的历史作用。
——《筑梦中国》(第一集)
材料四 作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的中国,我们积极推进与世界的共同发展。我国自提出“一带一路”倡议以来,成绩斐然。请看两份成绩单:如今,我们的“一带一路”“朋友圈”已经遍布亚洲、非洲、欧洲、大洋洲、拉丁美洲,至2023年1月,已有151个国家、32个国际组织与中国签署200余份共建“一带一路”合作文件。涵盖投资、贸易、金融、科技、社会、人文、民生等领域。“一带一路”框架亦与联合国、非盟、欧盟等全球和区域合作机制进行了有效对接,形成了促进全球共同发展的政策合力。最新数据显示,中欧班列累计开行已超8.5万列,递达欧洲25个国家219个城市,在动荡的世界中构筑起一条安全畅通的产供链生命线。我国与沿线国家货物贸易额累计约11.8万亿美元,对沿线国家非金融类直接投资超过1400亿美元。
(1)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毛泽东在革命探索和实践过程中积累的宝贵经验。说出毛泽东“探索‘有中国特色’的革命道路”指的是哪一道路?
(2)材料二中广大干部、战士“觉悟到”的问题是在哪次会议上解决的?会后,毛泽东领导红军在长征途中取得了一个又一个军事胜利,请你举出一例。长征胜利完成的标志是什么?
(3)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中国共产党促成西安事变和平解决因素有哪些?(最少答出两点)
(4)结合材料四及所学知识,从国内国际两个角度分析“一带一路”不断推进的条件有哪些?
(5)两份成绩单反映出“一带一路”倡议对世界做出了哪些贡献?
(6)综合材料及问题,概括全人类的共同追求是什么?并归纳中国与世界的关系。平泉市2024年初中毕业生学业考试历史试卷
注意事项:
1.本试卷共8页,总分12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
2.答题前,考生务必将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试卷和答题卡的相应位置。
3.所有答案均在答题卡上作答,在本试卷或草稿纸上作答无效。答题前,请仔细阅读答题卡上的“注意事项”,按照“注意事项”的规定答题。
4.答选择题时,用2B铅笔将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答非选择题时,请在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题区域内答题。
5.文科综合开卷考试,考生须独立作答,不得讨论,不得传抄。
6.考试结束时,请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3个小题,1-~19小题每题2分,20-23小题每题3分,共5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最符合题目要求)
1. 通过梳理历史线索可以明确学习主题。对下图时序线索反映的学习主题概括最准确的是( )
A. 中国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过程 B. 中国人民英勇抗争的历程
C. 列强掀起瓜分中国狂潮的发展进程 D. 中国人民近代化探索的曲折历程
【答案】A
【解析】
【详解】根据图片和所学知识可知,1840年,英国发动鸦片战争,强迫中国签订《南京条约》,使中国开始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1856年英法发动了侵略中国的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列强与中国签订了《北京签约》等条约,进一步加深了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程度。1894年,日本发动甲午战争,强迫中国签订《马关条约》,大大加强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程度。1900年,八国联军侵华战争后强迫中国签订《辛丑条约》,中国完全陷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深渊。因此,图片反映的学习主题是中国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过程,A项正确;图片反映的是中国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过程,没有涉及中国人民的抗争,排除B项;甲午战争《马关条约》签订后,列强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不能概括整个图片的进程,排除C项;近代化的探索指的是洋务运动、戊戌变法等,图片没有涉及,排除D项。故选A项。
2. 历史史实是指描述客观存在的历史人物或事件的真实情况;历史解释是指以史料为依据,对历史事物进行理性分析和客观评价。下列选项中属于历史解释的是( )
A. 鸦片战争改变了中国历史发展的进程 B. 1856年,英法联合发动了第二次鸦片战争
C. 1895年,中日双方签订《马关条约》 D. 1901年,清政府被迫签订了《辛丑条约》
【答案】A
【解析】
【详解】根据材料“历史解释是对史实的分析或评判”。“鸦片战争改变了中国历史发展的进程”是鸦片战争对中国历史的影响,属于历史解释,A项正确;“1856年,英法联合发动了第二次鸦片战争”是描述客观存在的历史事件的真实情况,属于历史史实,排除B项;“1895年,中日双方签订《马关条约》”是描述客观存在的历史事件的真实情况,属于历史史实,排除C项;“1901年,清政府被迫签订了《辛丑条约》”是描述客观存在的历史事件的真实情况,属于历史史实,排除D项。故选A项。
3. 1938年11月毛泽东说:“新环境中,敌人的方针必然集中于反蒋反共……因此,我们是坚决拥护蒋委员长及其领导下之国民政府与国民党的,并号召全国一致拥护”,毛泽东这样说的主要目的是为了
A. 进行国民革命推翻北洋军阀 B. 发动群众建立敌后抗日根据地
C. 团结一切力量抗击日本侵略 D. 命令解放军渡江解放全中国
【答案】C
【解析】
【详解】根据题干“1938年11月毛泽东说:‘新环境中,敌人的方针必然集中于反蒋反共……因此,我们是坚决拥护蒋委员长及其领导下之国民政府与国民党的,并号召全国一致拥护’”结合所学知识,1938年,我国正处于抗日战争时期,日本发动全面侵华战争,民族危机加深,中共放弃两党恩怨,拥护蒋委员长及其领导下之国民政府与国民党,有利于促进国共两党实现团结抗日,有利于国家、民族利益,故毛泽东这样说的主要目的是为了团结一切力量抗击日本侵略,C项正确;“进行国民革命推翻北洋军阀”繁盛在1926年-1928年,排除A项;题干毛泽东说的“坚决拥护蒋委员长及其领导下之国民政府与国民党的”主要目的与“发动群众建立敌后抗日根据地”不符,排除B项;“命令解放军渡江解放全中国”发生在1949年,排除D项。故选C项。
4. 下图反映了中国共产党百年发展的历程。其中开启第三阶段的标志性事件是( )
A.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 B. 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
C. 社会主义改造的完成 D. 中共十二大的召开
【答案】B
【解析】
【详解】根据“第三阶段”“改革开放时期”和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78年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标志着我国进入了改革开放的新时期,B项正确;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属于第一阶段,排除A项;1956年社会主义改造完成,排除C项;1982年中共十二大提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属于第三阶段,但1978年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才是开启第三阶段的标志性事件,排除D项。故选B项。
5. 2023年博鳌亚洲论坛以“不确定的世界:团结合作迎挑战,开放包容促发展”为主题,共商疫情后亚洲与全球的发展大计,促进国际团结与合作。材料表明当今世界( )
A. 和平与发展仍是时代主题 B. 发展中国家起主导作用
C. 美国失去世界霸主的地位 D. 国际政治新秩序已形成
【答案】A
【解析】
【详解】根据材料“团结合作迎挑战,开放包容促发展”和“共商疫情后亚洲与全球的发展大计,促进国际团结与合作”可知,虽然当今世界局势变幻莫测,但和平与发展仍然是时代主题,A项正确;发展中国家是一股重要的力量,但发展中国家还不能起主导作用,排除B项;材料并未提到美国在世界中的地位,强调的是和平与发展问题,排除C项;世界格局多极化是如今的发展趋势,但国际政治新秩序尚未形成,排除D项。故选A项。
6. “1820年,英国的手摇纺纱机工人有240000人,到1840年减至123000人,到1856年时只剩下3000人。其中部分工人找到了操作新式动力织布机的工作,但是许多人因不能适应这样的变化而陷入贫困。”出现材料中这种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
A. 英国工业革命后工人产生了抵触情绪 B. 工业革命后机器生产代替了手工劳动
C. 第二次工业革命后出现新兴工业部门 D. 环境恶劣导致从事手工劳动人数减少
【答案】B
【解析】
【详解】据题干“1820年,英国的手摇纺纱机工人有240000人,到1840年减至123000人,到1856年时只剩下3000人。其中部分工人找到了操作新式动力织布机的工作,但是许多人因不能适应这样的变化而陷入贫困。”可知,英国手摇纺纱机的工人数量不断减少,很多人因不适应改变陷入困境。结合所学可知,这种现象主要和工业革命后,机器生产取代手工生产有关,B项正确;从工人数量的减少无法判断出工人产生了抵触情绪,排除A项;题干反映的是第一次工业革命,排除C项;环境恶劣,题干内容未体现,排除D项。故选B项。
7. 1868年,明治天皇宣布“五条誓文”,锐意改革,“改革的动力是西化。……英国模式自然作为铁路、电信、纺织工业以及许多商业方面的模范;法国模式用来改革法制、改革军事,海军当然还是学习英国;大学则归功于美国。”材料说明明治维新的突出特点( )
A. 以政府力量主导社会改造 B. 利用市场经济扩大生产
C. 采取国家干预经济的措施 D. 全方位地向西方学习
【答案】D
【解析】
【详解】根据题干“改革动力是西化。……英国模式自然作为铁路、电信、纺织工业以及许多商业方面的模范;法国模式用来改革法制、改革军事,海军当然还是学习英国;大学则归功于美国。”和所学知识可知,明治维新涉及铁路、电信、纺织工业、商业以及法制、军事等方面的改革,这反映了明治维新的突出特点是全方位地向西方学习,D项正确;材料强调的是明治维新的西化的内容,而不是政府或市场的作用,排除AB项;美国罗斯福新政采取国家干预经济的措施,且材料无法体现,排除C项。故选D项。
8. 汪锦元,江苏吴县人。他曾作为中共秘密情报员打入汪公馆,成为汪精卫的秘书。1941年9月,他在随汪精卫接见日本密使时,获悉日军将停止北进进攻苏联。之后,又发现侵华日军大量南下,海军舰艇回撤日本。他及时将情报报送延安。据此,中共中央对战局做出的判断是( )
A. 第二战场已经开辟 B. 太平洋战争即将爆发
C 苏联准备对日作战 D. 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
【答案】B
【解析】
【详解】根据题干“1941年9月,他在随汪精卫接见日本密使时,获悉日军将停止北进进攻苏联。之后,又发现侵华日军大量南下,海军舰艇回撤日本”结合所学知识,太平洋战争发生于1941年,且日海军大量南下,区域为太平洋地区,B项正确;第二战场是为反抗德国开辟的,排除A项;苏联准备对日作战是在1945年,时间不符,排除C项;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是在1945年,排除D项。故选B项。
9. 如图中上臂佩戴有“美元”臂章的士兵把西欧捆绑在“HATO”(“北约”)火箭上,漫画意在说明( )
A. 美国推动西欧走向联合 B. 美苏全面冷战对峙
C. 美国推行霸权主义政策 D. 多极化趋势的到来
【答案】C
【解析】
【详解】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在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美国、苏联是世界上两个超级大国,为了争夺世界霸权开始了长达十年的争斗,1947年3月12日,美国杜鲁门主义的出台,标志着冷战开始。根据材料佩戴有“美元”臂章的士兵把西欧捆绑在“HATO”(“北约”)火箭上可知是美国推行霸权主义政策,企图利用北约控制西欧,C项正确;根据漫画可知美国是为了控制西欧,并不是美国推动西欧走向联合,排除A项;北约和华约两大军事集团的建立标志着美苏全面冷战对峙,排除B项;多极化趋势在东欧剧变、苏联解体后不断增强,排除D项。故选C项。
10. 邓小平曾说:“证券、股市,这些东西究竟好不好,有没有危险,是不是资本主义独有的东西,社会主义能不能用?允许看,但要坚决地试。搞一两年看,对了,放开(继续搞);错了,纠正,关了就是了。”这段话体现的思想理念是( )
A. 团结一致向前看 B.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C. 尊重客观规律 D. 人类命运共同体
【答案】C
【解析】
【详解】根据题干中“证券、股市…是不是资本主义独有的东西,社会主义能不能用?…搞两年,对了,放开(继续搞);错了,纠正,关了就是了”可知,邓小平认为,资本主义的东西社会主义能不能用需要通过实践来证明,即“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B项正确;“团结一致向前看”主要强调团结和向前的态度,但并未直接涉及到实践检验真理或对待新事物的态度,排除A项;邓小平并没有特别强调尊重客观规律的重要性,而是更多地关注于实践的态度,排除C项;题干更多地关注于实践的态度,“人类命运共同体”更多地涉而到国际关系和全球合作的层面,排除D项。故选B项。
11. 新华社报道称:“俄乌冲突升级后,美国及其盟友对俄罗斯发起极限制裁,把世界经济政治化、工具化、武器化,对国际粮食价格、能源价格造成巨大冲击,令全球供应链‘梗阻’越发严重,给艰难复苏中的世界经济设置更多障碍。”由此可得出( )
A. 美国及其盟友强于俄罗斯 B. 经济全球化受到冲击
C. 俄乌冲突冲击了两极格局 D. 政治多极化趋势加强
【答案】B
【解析】
【详解】据题干“对国际粮食价格、能源价格造成巨大冲击,令全球供应链‘梗阻’越发严重,给艰难复苏中的世界经济设置更多障碍。”可知,俄乌冲突对国际粮食价格、能源价格造成了巨大冲击,给复苏中的世界经济设置了更多的障碍。这说明俄乌冲突使经济全球化受到了冲击,B项正确;从题干中无法得出美国及其盟友强于俄罗斯,排除A项;1991年苏联解体,两极格局结束,排除C项;题干内容未体现政治多极化趋势加强,排除D项。故选B项。
12. 研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842年8月29日,英国政府同清政府签订了不平等条约,其中有一条规定把香港岛割让给英国。清朝被推翻后,中国历届政府都没有承认英国对香港的永久主权。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我国政府曾多次阐明对香港问题的立场,指出香港是中国领土,中国不受过去英国政府同中国清朝政府签订的不平等条约的约束,将在条件成熟的时候,恢复行使对整个香港地区的主权。
材料二 香港问题为什么能够谈成呢?并不是我们参加谈判的人有特殊的本领,主要是我们这个国家这几年发展起来了,是个兴旺发达的国家,有力量的国家,而且是个值得信任的国家……当然,香港问题能够解决好,还是由于“一国两制”的根本方针或者说战略搞对了,也是中英双方共同努力的结果。
——邓小平《在中央顾问委员会第三次全体会议上的讲话》
(1)结合材料一和所学知识,请说出导致香港岛被割占的不平等条约的名称。
(2)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概述中国对香港恢复行使职权的有利因素有哪些?(3)中国对香港恢复行使职权,对香港的影响是什么?
【答案】(1)名称:《南京条约》
(2)有利因素:①中国综合国力的增强。②“一国两制”构想的正确。③中英双方共同努力。影响:有利于促进香港地区的繁荣稳定与发展。
【解析】
【小问1详解】
名称:根据“1842年8月29日,英国政府同清政府签订了不平等条约,其中有一条规定把香港岛割让给英国。”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842年8月,清政府被迫与英国签订了中国近代史上相关史事第一个丧权辱国的不平等条约——中英《南京条约》。《南京条约》的主要内容有割香港岛给英国,自此香港岛被割占。
【小问2详解】
有利因素:根据“香港问题为什么能够谈成呢?并不是我们参加谈判的人有特殊的本领,主要是我们这个国家这几年发展起来了,是个兴旺发达的国家,有力量的国家,而且是个值得信任的国家”可知,中国综合国力的增强;根据“当然,香港问题能够解决好,还是由于“一国两制”的根本方针或者说战略搞对了”可知“一国两制”构想的正确;根据“中英双方共同努力的结果”可知中英双方共同努力。影响: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中国对香港恢复行使职权有利于促进香港地区的繁荣稳定与发展。
13.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2024年4月26日到5月3日,短短的八天之内,中国完成了四件事:4月26日,神州十八号发射成功;4月30日,神州十七号返回:5月1日8时许,福建舰开展首次航行试验:5月3日,嫦娥六号升空。某中学九年级一班开展了“科技、国防、交通”主题研学活动。
材料二 1999年,中国自乌克兰购买了“瓦良格”号航空母舰。2005年,该舰交付大连造船厂进行更改安装及继续建造。2011年8月10日,该舰开始出海航行试验。次年,经中央军委批准,该舰命名为“中国人民解放军辽宁舰”,舷号“16”,交付中国人民解放军,成为中国第一艘现代航空母舰。“辽宁”号航空母舰的入役,结束了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没有航空母舰的历史,标志着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建设和发展步入新的历史阶段。材料二福建舰被誉为现代常规动力航空母舰的天花板,5月8日下午,我国第三艘航空母舰福建舰圆满完成为期8天的首次航行试验任务,顺利返回江南造船厂码头。试航期间,福建舰完成了动力、电力等系统设备一系列测试,达到了预期效果。福建舰是我国完全自主设计建造的首艘弹射型航空母舰,采用平直通长飞行甲板,配置电磁弹射和阻拦装置,满载排水量8万余吨。
(1)从辽宁舰正式交付中国人民解放军开始服役,到福建舰成功开展首次航行试验,一共经历了多少年?
(2)结合材料一、二和所学知识,从辽宁舰到福建舰,我们实现了技术研发的哪一重大转变?
(3)工业革命以来,人们发明了各种动力机器,并把新的动力机器和传统交通工具结合起来,发明了新的交通工具,请以“利用的动力机器一发明的交通工具一给人们生活带来的影响”的结构,举一个第一次工业革命或第二次工业革命时期,人类交通工具革新的事例。
【答案】(1)多少年:12年。
(2)重大转变:由更改安装到自主研发。
(3)事例:示例一:利用蒸汽机——发明了火车——促进了人类交通运输的发展。
示例二:利用内燃机——发明了汽车(或飞机)——便利了人的出行,促进了人类交通运输的发展。
【解析】
【小问1详解】
多少年:根据所学知识可知,2012年9月,我国第一艘航空母舰“辽宁舰”交接入列,结合材料“2024年,5月1日8时许,福建舰开展首次航行试验”,由此可知,从辽宁舰正式交付中国人民解放军开始服役,到福建舰成功开展首次航行试验,一共经历了12年。
【小问2详解】
重大转变:根据“1999年,中国自乌克兰购买了“瓦良格”号航空母舰。2005年,该舰交付大连造船厂进行更改安装及继续建造。”和“福建舰是我国完全自主设计建造的首艘弹射型航空母舰,采用平直通长飞行甲板,配置电磁弹射和阻拦装置,满载排水量8万余吨。”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从辽宁舰到福建舰,我们实现了技术研发从更改安装到自主研发的重大转变。
【小问3详解】
事例:本题为开放性试题,根据“利用的动力机器一发明的交通工具一给人们生活带来的影响”的结构结合两次工业革命的发明距离即可。如示例一:利用蒸汽机——发明了火车——促进了人类交通运输的发展。示例二:利用内燃机——发明了汽车(或飞机)——便利了人的出行,促进了人类交通运输的发展。
14. 阅读材料,探究问题。
材料一 “俄国人的路”,是对“社会主义”的追求与认同由于没有认识到国情上的差异,中国革命遭受一系列挫折与失败。后来,毛泽东号召要立足中国国情,探索“有中国特色”的革命道路。
——摘编自《近代中国社会发展道路选择的历史考察及启示》
材料二 长征开始后,广大干部、战士眼看第五次反“围剿”开始以来,红军迭次失利,现在又几乎濒于绝境,这与前四次反“围剿”胜利发展的情况形成鲜明的对照。他们由此逐渐觉悟到,这是排斥以毛泽东为代表的正确领导,贯彻执行错误的军事指挥方针的结果。
——《中国共产党历史》第一卷
材料三 在日本帝国主义加紧对我国的侵略,民族危机空前严重的关头,中共中央提出了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政策。1936年,西安事变发生后,中国共产党从全民族的利益出发,主张和平解决,联蒋抗日,派周恩来到西安参加谈判,与各方面进行协商。经过中国共产党和各方面的努力,蒋介石被迫接受停止内战、联共抗日等条件。中国共产党促成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对推动国共第二次合作、共同抗日起了重大的历史作用。
——《筑梦中国》(第一集)
材料四 作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的中国,我们积极推进与世界的共同发展。我国自提出“一带一路”倡议以来,成绩斐然。请看两份成绩单:如今,我们的“一带一路”“朋友圈”已经遍布亚洲、非洲、欧洲、大洋洲、拉丁美洲,至2023年1月,已有151个国家、32个国际组织与中国签署200余份共建“一带一路”合作文件。涵盖投资、贸易、金融、科技、社会、人文、民生等领域。“一带一路”框架亦与联合国、非盟、欧盟等全球和区域合作机制进行了有效对接,形成了促进全球共同发展的政策合力。最新数据显示,中欧班列累计开行已超8.5万列,递达欧洲25个国家219个城市,在动荡的世界中构筑起一条安全畅通的产供链生命线。我国与沿线国家货物贸易额累计约11.8万亿美元,对沿线国家非金融类直接投资超过1400亿美元。
(1)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毛泽东在革命探索和实践过程中积累的宝贵经验。说出毛泽东“探索‘有中国特色’的革命道路”指的是哪一道路?
(2)材料二中广大干部、战士“觉悟到”的问题是在哪次会议上解决的?会后,毛泽东领导红军在长征途中取得了一个又一个军事胜利,请你举出一例。长征胜利完成的标志是什么?
(3)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中国共产党促成西安事变和平解决的因素有哪些?(最少答出两点)
(4)结合材料四及所学知识,从国内国际两个角度分析“一带一路”不断推进的条件有哪些?
(5)两份成绩单反映出“一带一路”倡议对世界做出了哪些贡献?
(6)综合材料及问题,概括全人类的共同追求是什么?并归纳中国与世界的关系。
【答案】(1)宝贵经验:革命要立足国情,探索符合中国实际的道路。
道路: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道路。或答:井冈山道路(如果答工农武装割据不得分)
(2)会议:遵义会议。
胜利:会宁会师(红军三大主力会师)。
(3)因素:①日本加紧侵略,民族危机空前严重。②中国共产党从全民族利益出发,顾全大局。③周恩来出色的谈判能力。④中国共产党和各方面的共同努力。
(4)条件:国内:我国对外开放不断扩大:中国经济的发展:中国综合国力的增强和国际地位的提升。国际: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国与国之间的交往日益频繁);当今世界是开放的世界,国家之间联系日益密切:和平与发展是当今世界的主题:和平发展合作共赢是当今的时代潮流。
(5)贡献:促进世界各国的交流和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构建:实践共商共建共享的全球治理理念,促进各国合作共赢:推动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共享发展机遇:为世界的发展提供了“中国智慧”“中国方案”:展示了大国风范和中国担当:促进世界和平发展。
(6)共同追求:发展。
关系:中国的发展离不开世界,世界的繁荣稳定也离不开中国。
【解析】
【小问1详解】
宝贵经验:根据材料“后来,毛泽东号召要立足中国国情,探索有中国特色的革命道路”和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毛泽东在革命探索和实践的过程中认识到革命要立足国情,探索符合中国实际的道路。
道路:根据材料和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27年在攻打长沙途中受挫,毛泽东把党的工作重心转移到农村,走上“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道路,也叫井冈山道路。(如果答工农武装割据不得分)
小问2详解】
会议:根据材料“他们由此逐渐觉悟到,这是排斥以毛泽东为代表的正确领导,贯彻执行错误的军事指挥方针的结果。”和结合所学可知,材料中“觉悟到”的问题是在遵义会议上解决的。遵义会议批评了博古、李德在军事指挥上的错误,确立了以毛泽东为代表的新的中央的正确领导。
胜利:根据材料和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36年10月,红二方面军和红四方面军到达甘肃会宁地区,与前来接应的红一方面军胜利会师。红军三大主力会师,宣告长征胜利结束。
【小问3详解】
因素:根据材料“在日本帝国主义加紧对我国的侵略,民族危机空前严重的关头”可知,日本加紧侵略,民族危机空前严重;根据材料“1936年,西安事变发生后,中国共产党从全民族的利益出发,主张和平解决,联蒋抗日”可知,中国共产党从全民族利益出发,顾全大局;根据材料“派周恩来到西安参加谈判,与各方面进行协商”可知,周恩来出色的谈判能力;根据材料“经过中国共产党和各方面的努力,蒋介石被迫接受停止内战、联共抗日等条件”可知,中国共产党和各方面的共同努力促成西安事变和平解决。
【小问4详解】
条件:根据材料两份成绩单和结合学知识可知,“一带一路”不断推进的国内条件有:我国对外开放不断扩大:中国经济的发展:中国综合国力的增强和国际地位的提升。“一带一路”不断推进的国际条件有: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国与国之间的交往日益频繁);当今世界是开放的世界,国家之间联系日益密切:和平与发展是当今世界的主题:和平发展合作共赢是当今的时代潮流。
小问5详解】
贡献:根据材料“我们的“一带一路”“朋友圈”已经遍布亚洲、非洲、欧洲、大洋洲、拉丁美洲,至2023年1月,已有151个国家、32个国际组织与中国签署200余份共建“一带一路”合作文件。涵盖投资、贸易、金融、科技、社会、人文、民生等领域。”可知,“一带一路”倡议促进世界各国的交流和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构建;根据材料“一带一路”框架亦与联合国、非盟、欧盟等全球和区域合作机制进行了有效对接,形成了促进全球共同发展的政策合力。”可知,“一带一路”倡议实践共商共建共享的全球治理理念,促进各国合作共赢;推动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共享发展机遇;为世界的发展提供了“中国智慧”“中国方案”;展示了大国风范和中国担当;促进世界和平发展。
【小问6详解】
共同追求:根据材料和结合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和平与发展是时代的主题,全人类的共同追求是发展。关系:本题为开放性题目,紧扣题意,言之有理即可。如,中国的发展离不开世界,世界的繁荣稳定也离不开中国。
转载请注明出处高中试卷答案网 » 河北省承德市平泉市2024年九年级下学期学业考试文科综合试卷-初中历史(原卷版+解析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