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卷答案
寻你做寻,想你所想

江苏省苏州市吴江区2023-2024八年级下学期历史期末复习卷(一)含答案

江苏省苏州市吴江区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下学期历史期末复习卷(一)
一、选择题
1.1951年在这块土地上发生了一场巨变,使祖国大陆获得统一,各族人民实现了大团结,这次“巨变”是(  )
A.土地改革 B.新中国成立
C.西藏和平解放 D.三大改造
2.毛泽东曾在一次会议的协商座谈会上微笑地说:“过去我们脑子老想在国旗上划上中国特点,因此划上一条,以代表黄河。其实……我们这个五星红旗图案表现我们革命人民大团结。”这次会议(  )
A.是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
B.是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C.标志着新中国的正式成立
D.通过了第一部社会主义宪法
3.“它巩固了新生的人民政权,大大解放了农村生产力,农业生产获得迅速恢复和发展,为国家的工业化建设准备了条件。”材料评价的是(  )
A.西藏和平解放 B.抗美援朝战争
C.土地改革 D.三大改造基本完成
4.“纲领规定了国家政权机关、军事制度及经济、文化教育、民族、外交等政策的总原则。……它在一个时期内起着临时宪法的作用。”这里叙述的文件是(  )
A.《论联合政府》
B.《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
C.“双十协定”
D.《中国共产党章程》
5.新中国成立初期,我国的手工业种类繁多、行业齐全,但规模小,分散于城乡之间,不利于先进生产技术的推广和应用,不能适应工业化的要求。针对这一状况,党中央采取的举措是(  )
A.鼓励手工业者投身国家建设
B.制定实施了第一个五年计划
C.对手工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
D.提倡技术革新提升产品质量
6.“鼓足干劲、力争上游、多快好省地建设社会主义”的总路线、“赶英超美、全民大炼钢铁、粮食卫星上天”为标志的大跃进和轰轰烈烈的人民公社化运动一起构成所谓“三面红旗”。“三面红旗”(  )
A.利于工农业建康发展 B.积累了经济建设经验
C.忽视了经济发展规律 D.带来经济的快速发展
7.1954年,荣毅仁向上海市政府率先提出将申新纺织公司等荣氏企业接受社会主义改造。此改造采用的主要形式是(  )
A.中外合资 B.承包经营
C.加入合作社 D.公私合营
8.东北机器制造厂尉凤英曾被授予“毛主席的好工人”称号。她回忆说:“在五六十年代大搞技术革新时,我们简直入了迷、着了魔。从1953年到1965年这12年的时间里,我国实现技术革新177项。”这体现的时代特征是(  )
A.英美对社会主义国家技术封锁
B.工人阶级建设社会主义高昂的热情
C.新中国劳动妇女社会地位提高
D.东北成为全国经济建设的示范区域
9.2001﹣2007年间,中国对外贸易总额由39273亿人民币上升至176640亿人民币,外贸依存度由36.3%上升至66.3%,外商直接投资也呈上升趋势。这表明我国(  )
A.国民经济协调发展 B.经济体制改革完成
C.人民生活水平提高 D.对外开放持续扩大
10.把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和市场经济体制紧紧结合在一起,作为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社会主义发展史上的重大突破,使90年代初中国经济增长的速度大大超过世界各国增长的平均数,材料反映了(  )
A.国际社会高度评价我国的经济发展成就
B.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不断完善
C.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促进了经济增长
D.中国的对外开放有利于世界经济发展
11.1978年9月,在听取吉林省委书记的汇报后,邓小平强调:“摆在我们面前的问题,关键还是实事求是、理论与实际相结合、一切从实际出发。”这一论断(  )
A.标志着拨乱反正任务完成
B.强调我国改革开放的必要性
C.有利于人们的思想解放
D.开启了现代化建设的新征程
12.深圳人均消费支出从1985年的1790元提升至2022年的44739元。随着居民收入与生活水平提高,深圳居民家庭越来越注重当下生活品质和未来发展潜力方面的消费支出,“发展型”消费支出(教育、文化、娱乐、医疗保健等)占消费支出比重提升。以上材料可以用来佐证经济特区的建立(  )
A.推动了消费结构优化 B.转换了经济发展动力
C.加速了经济结构调整 D.推动了改革全面深化
13.改革开放之初,被誉为“一夜崛起之城”,成为经济特区的代表和对外开放“窗口”的是(  )
A.上海浦东 B.海南岛 C.厦门 D.深圳
14.1978年后,改革开放的春风吹遍大江南北,中国以更加开放的姿态走向世界。下列城市或地区对外开放的先后顺序是(  )
①海南
②上海
③重庆
④长江三角洲
A.①②③④ B.②④①③ C.①②④③ D.③④②①
15.1984年正式颁布实施,从制度和政策层面保障了少数民族公民享有平等自由权利以及经济、社会、文化权利的法律是(  )
A.《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B.《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区域自治法》
C.《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
D.《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组织法》
16.中共二十大报告指出:“解决台湾问题是中国人自己的事,要由中国人来决定。”这反映出我国(  )
A.倡导和平统一的方式 B.坚持一个中国原则
C.不承诺放弃使用武力 D.坚信祖国统一将实现
17.为下面资源包命名,最恰当的是(  )
歌曲:《翻身农奴把歌唱》《天路》《爱我中华》的时代背景。新闻:《内蒙古自治区促进民族团结进步条例》于2021年5月1日起正式实施文档:《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区域自治法》照片:孔繁森视频:第十届全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
A.经济特区 B.民族大团结
C.西藏民主改革 D.“一国两制”
18.粤港澳大湾区已初步显现世界一流超大城市群和国际自由贸易港雏形,未来将成为“一带一路”建设的巨型门户枢纽和世界级经济平台、国际科技创新中心。这说明港澳回归(  )
A.有利于港澳与内地的共同发展
B.结束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的历史
C.标志着祖国统一大业已经实现
D.开启社会主义改革开放新时期
19.观察如表,可以看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提出(  )
联合国的宗旨 中国的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维护世界和平与安全,发展国际间的友好关系,加强国际合作 互相尊重主权和领土完整,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内政,平等互利,和平共处
A.标志着中国特色大国外交的全面推进
B.意味着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
C.体现了联合国倡导的和平、合作主张
D.解决了人口、资源等人类面临的问题
20.1955年在印度尼西亚召开的亚非会议,初步塑造了新中国的国际形象:新中国是一个以和平发展为主要价值取向的国家;新中国是一个主张求同存异的国家:新中国是一个为发展中国家主持正义的国家。这是因为中国(  )
A.抗美援朝胜利提高了国际地位
B.社会主义制度基本确立起来
C.参加并促进万隆会议圆满成功
D.恢复了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
21.1972年2月24日,美国总统尼克松在北京游览长城时赞叹道:“只有一个伟大的民族,才能建造出这样一座伟大的长城。”尼克松发表此言论的背景是(  )
A.中美正式建立外交关系
B.中国开启改革开放伟大征程
C.美国承认一个中国原则
D.中美关系开始走向正常化
22.1971年,五星红旗第一次在联合国总部升起,这指的是(  )
A.中苏建交
B.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
C.中日建交
D.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
23.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的外交政策明确要求“各国无条件承认中国,废除旧约,重订新约”,据此可知,新中国的成立(  )
A.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地位
B.实现了人民当家作主的愿望
C.实现了国家主权的独立
D.壮大了世界和平民主的力量
24.中国的传统医学有着悠久的历史。从中医药古典文献中获得灵感,发现了能够有效抵制疟疾的青蒿素,因此获得2015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的是(  )
A.钱学森 B.邓稼先 C.屠呦呦 D.杨利伟
二、综合题
25.日记可以以微观视角折射出时代的变迁。某校历史社团以了解“巩固新生的人民共和国”为主题开展日记探史主题式探究活动。请你参与社团活动。
活动一 日记品读周克玉的日记
(原解放军总后勤部政治委员)
我们欢欣鼓舞,是祝贺我们的胜利……我们并不掩盖对和平的渴望,但决不愿逃避严厉的斗争。为了和平,我们坚决地履行停战协议,同时,也更加高度地警惕,随时准备给敢于破坏停战协议的好战分子以致命的打击,争取朝鲜和全世界的持久和平。我们将更加握紧手中的武器,保卫我们可爱的祖国。
——(1953年7月27日)
活动二 日记分析侯永禄的日记
(陕西省合阳县普通农民)
当看到写着自己名字的木牌子立在田间地头时,一些人禁不住热泪满面。
——(1950年12月25日)
万慧芬的日记
(新中国培养的第一批大学生之一)
(我要)坚持艰苦朴实的生活作风……多开动脑筋,站稳立场,帮助贫雇农彻底翻身。
——(1951年11月26日)
请回答:
(1)日记中周克玉等人坚定斗争的出发点是什么?品读周克玉的日记,我们从他身上学习怎样的精神?
(2)用一句话概括抗美援朝的胜利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道路上的重要意义。
(3)侯永禄、万慧芳在日记中记录的历史事件是什么?根据活动二中的两则日记,说一说该历史事件所具有的伟大意义?(至少两点)
(4)结合本次日记探史社团活动,你如何看待日记与历史研究之间的关系?
26.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工业化——这是我国人民百年来梦寐以求的理想,这是我国人民不再受帝国主义欺侮不再过穷困生活的基本保证,因此这是全国人民的最高利益。全国人民必须同心同德,为这个最高利益而积极奋斗。
材料二:1953年1月,中央人民政府决定成立以毛泽东为主席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起草委员会。经过多年的努力,完成了宪法草案初稿,在此基础上又进行了历时3个月上亿民众参加的讨论、修改。1954年9月,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召开,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摘自郭大钧《中华人民共和国史》
材料三:我们的新制度,当然放弃了旧民主主义中所谓的总统制,内阁制那一套陈腐的旧东西……根据我们的民主集中制,中国人民把政权掌握在自己的手里。
——中央人民政府原副主席张澜
(1)材料一反映出70年前全国人民的梦想是什么?为了实现这一梦想,党和政府采取了什么举措?
(2)根据材料二,概括《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起草过程的突出特点。《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在我国历史上有何重要地位?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根本政治制度是什么?作用是什么?
27.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如图所示
(1)图一所示会议召开于哪一年?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该会议做出了怎样的历史性决策?试说明图一与图二的内在联系?
材料二:如图所示
图1:1978年11月安徽凤阳县小岗村18位农民签下的“生死状”
图2:深圳市“拓荒牛”雕塑
(2)材料二中两幅图片分别使你联想起改革开放中的哪些具体措施?
材料三:如图所示
(3)材料三中“从粮票到股票的转变”反映出我国经济体制改革逐步实现了什么样的根本性转变?
28.外交,就是处理国与国之间关系的政治活动。外交活动,既要靠外交智慧更要靠国家实力。阅读下列材料,回答相关问题。
材料一:新中国在建国初期所遇到的国际环境,一方面是社会主义国家和各国人民的友好和善意,一方面是美国为首的反动势力的敌视和侵略。……新中国……作为一个新型的国家,要为抛弃旧中国的外交传统,建立新中国独立、自主、平等的对外关系而努力。
——《中国外交史》
(1)根据材料一,概括建国初期国际环境的突出特点及新中国的外交方针(政策)。
材料二:两国总理重申这些原则,并且感到在他们与亚洲以及世界其他国家的关系中也应该适用这些原则。如果这些原则不仅适用于各国之间,而且适用于一般国际关系之中,它们将形成和平安全的坚固基础……
——《中印两国总理联合声明》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这些原则”的具体内容,并分析“这些原则”提出的历史意义。
材料三: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分别指出图一、图二所反映的我国外交领域中的重大历史事件,并简述图二出现的历史背景。
材料四:改革开放以后,……中国积极发展全球伙伴关系,秉持共商共建共享的全球治理观,顺应和平、发展、合作、共赢的时代潮流,积极参与全球治理体系改革和建设,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中国积极拓展多边外交,……为解决区域性争端,维护世界和平和建立一个公正合理的世界新秩序而努力。
——摘自部编版《中国历史》八下教材
(4)根据材料四并结合所学知识,列举中国“积极拓展多边外交”的具体表现。
参考答案
1-10 CACBC CDBDC
11-20 CADBB BBACC
21-24 DBCC
25.(1)出发点:保卫祖国,保卫和平。
精神:爱国主义精神、革命英雄主义精神、革命忠诚主义精神、国际主义精神等。
(2)重要意义:抗美援朝的胜利保卫了新中国的安全,为我国经济建设和社会改革提供了和平稳定的环境。
(3)历史事件:土地改革。
伟大意义:土地改革彻底摧毁了中国的封建土地制度,农民获得土地,成为土地的主人,大大解放了农村生产力,为工业化建设奠定了基础。
(4)关系:日记可以为历史研究提供丰富的信息,日记和历史研究相互验证。
26.(1)梦想:实现工业化。举措:实施第一个五年计划。
(2)特点:参与群众多,具有广泛的群众基础。地位:我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也是我国有史以来真正反映人民利益的宪法。
(3)制度: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作用:保障了人民当家作主的权利;为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奠定了基础。
27.(1)1978年;历史性决策:改革开放。联系:图一是图二的前提,图二是图一的结果。
(2)图1: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图2:大力发展市场经济,招商引资,促进民营经济发展。
(3)根本性转变:逐步从社会主义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转变。
28.(1)突出特点:一方面是社会主义国家和各国人民的友好和善意,一方面是美国为首的反动势力的敌视(资本主义阵营和社会主义阵营的对峙)。外交方针: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
(2)具体内容:互相尊重主权和领土完整、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内政、平等互利、和平共处。意义:在国际上产生深远影响,成为处理国与国之间关系的基本准则。
(3)图一:中华人民共和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图二:尼克松访华(中美关系正常化)。历史背景;20世纪70年代国际形势的变化;中国国际地位的提高;改善中美关系成为两国共同需要;美国在美苏争霸中处于劣势等。
(4)举办“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亚太经合组织领导人非正式会议、金砖国家领导人厦门会晤、亚信峰会等重要国际会议,加强国际合作。

转载请注明出处高中试卷答案网 » 江苏省苏州市吴江区2023-2024八年级下学期历史期末复习卷(一)含答案

分享: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