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卷答案
寻你做寻,想你所想

2024年安徽省六安市霍邱县中考模拟预测历史试题(原卷版+解析版)

历史试题(开卷)
注意事项:
1.历史试卷满分70分,历史、道德与法治的考试时间共120分钟。
2.本试卷包括“试题卷”和“答题卷”两部分。“试题卷”共4页,“答题卷”共2页。请务必在“答题卷”上答题,在“试题卷”上答题无效。
3.答题过程中可以参考教科书和其他资料。请独立思考,诚信答题。
4.考试结束后,请将“试题卷”和“答题卷”一并交回。
一、单项选择(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2分,共30分)
1. 据《左传》鲁宣公三年记载,夏禹令九州州牧贡铜,铸造九鼎,并事先将全国各地山川奇异之物画成图形,然后刻于鼎身禹此举( )
A. 恢复了部落禅让制度 B. 象征了王权一统天下
C. 明确了国家机构职能 D. 削弱了诸侯割据势力
【答案】B
【解析】
【详解】根据材料和所学可知,夏王铸成九鼎,九鼎刻有全国各地的山川奇异画形成为天下的象征,象征了王权一统天下,B项正确;禅让制是指统治者把部落首领之位让给有才华,有能力的人,让更贤能的人统治国家。在材料中未体现,排除A项;国家机构职能在材料中没有提及,强调的是王权一统天下,排除C项;削弱诸侯割据势力,在材料中无法找到依据,排除D项。故选B项。
2. 秦朝奉行“以法为本”、“事断于法”和“重刑处断”的司法原则。这些原则反映出( )
A. 皇帝权力至高无上 B. 法家思想起源秦朝
C. 秦朝法律制度规范 D. 古代法律公平公正
【答案】C
【解析】
【详解】根据题干“秦朝奉行以法为本、事断于法和重刑处断的司法原则”可知,秦朝以法治国,根据法律来处理相关事务,对触犯较多罪状之人以最重的刑罚处断,得出秦朝法律制度规范,C项正确;秦朝创立了大一统的中央集权制度,国家的最高统治者成为皇帝,拥有至高无上的权威,与题干的司法原则无关,排除A项;战国时期出现了“百家争鸣”的局面,法家思想是其中重要的思想,排除B项;题干主要在讲秦朝的司法原则,不能代表古代法律的公平公正,排除D项。故选C项。
3. “邢州窑与越州窑是 代表窑,出产的瓷器质量不相上下。茶圣陆羽(733-约804年)按照瓷色与茶色是否相配来定各窑优劣,说邢瓷白,盛茶呈红色,越瓷青,盛茶呈绿色。”该现象出现在( )
A. 唐朝 B. 宋朝 C. 元朝 D. 明朝
【答案】A
【解析】
【详解】结合所学可知,唐朝的陶瓷器生产水平很高,越州窑的青瓷如冰如玉,邢州窑的白瓷类雪似银,故该现象出现在唐朝,A项正确;宋朝的代表窑主要是河北定窑、河南汝窑等,排除B项;元朝的代表窑主要是河南的钧窑等,排除C项;明朝的代表窑主要是扬州窑等,排除D项。故选A项。
4. 相对于唐都长安城,宋朝都城开封不再那么规整。由于“坊市制”瓦解,坊墙也消失,城市居民的生活也不再被约束。宋朝城市的变化体现出( )
A. 交通事业发达 B. 商品经济繁荣 C. 政府职能丧失 D. 经济重心南移
【答案】B
【解析】
【详解】根据材料“宋朝都城开封不再那么规整。由于‘坊市制’瓦解,坊墙也消失,城市居的生活也不再被约束”和所学可知,宋朝城市的变化体现出商品经济繁荣,B项正确;材料未涉及交通事业,且关系不大,排除A项;宋朝城市的变化体现出商品经济繁荣,政府职能丧失的说法不符合史实,排除C项;经济重心南移与材料主旨无关,排除D项。故选B项。
5. 下列形势图给我们展示的主题信息为( )
A. 民族交往与国家统一 B. 朝贡贸易和海禁政策
C. 捍卫国家主权的斗争 D. 闭关锁国与殖民入侵
【答案】C
【解析】
【详解】根据材料图片和所学可知,材料反映的是明朝时期戚继光抗倭的史实,捍卫了国家的主权,C项正确;戚继光抗倭是正义的反侵略战争,不属于民族交往,排除A项;朝贡贸易是一种进贡和回赐关系的贸易以及海禁政策是一种对海事进行的限制政策,不符合题意,排除B项;清朝实行闭关锁国政策,与材料时间不符,排除D项。故选C项。
6. 1864年,清政府刊印美国传教士丁韪良翻译《万国公法》。奕 上奏说“该外国律例一书,衡以中国制度,原不尽合,但其中亦间有可采之处”。由此可知,奕 ( )
A. 反对外文报纸在华出版 B. 具有盲目排外思想
C. 意识到中国制度的落后 D. 倾向于向西方学习
【答案】D
【解析】
【详解】根据材料“该外国律例一书,衡以中国制度,原不尽合,但其中亦间有可采之处”和所学可知,奕 认为《万国公法》有可取之处,倾向于向西方学习,D项正确;材料未体现奕 反对外文报纸在华出版,强调的是倾向于向西方学习,排除A项;奕 主张向西方学习,并不是盲目排外思想,排除B项;意识到中国制度的落后在材料中未提及,题干材料主要反映的是奕 倾向于向西方学习,排除C项。故选D项。
7. 观察表格中列举的内容,其重要意义在于( )
文章 《法俄革命之比较观》(1918年) 《马克思学说批评》(1919年) 《社会主义史序》(1920年)
作者 李大钊 凌霜 蔡元培
A. 为中国共产党诞生奠定基础 B. 新民主主义革命由此开始
C. 标志共产党早期组织已建立 D. 改变国人对传统文化看法
【答案】A
【解析】
【详解】根据材料“《法俄革命之比较观》、《马克思学说批评》、《社会主义史序》”和所学可知,材料中的书籍促进了马克思主义思想的传播,为中国共产党诞生奠定基础,A项正确;新民主主义革命由1919年的五四运动开始,排除B项;1920年,陈独秀在上海创建了第一个共产党早期组织,排除C项;新文化运动改变国人对传统文化看法,与材料主旨无关,排除D项。故选A项。
8. 从1953年开始,在中央的领导下全国省、地区、县各级卫生防疫站逐步建立。稍后,铁路系统、厂矿企业也建立了卫生防疫站。该措施( )
A. 保障了抗美援朝胜利 B. 有利于“一五”计划的实施
C. 加快了经济结构转型 D. 推动了农村土地改革的完成
【答案】B
【解析】
【详解】根据题干信息“从1953年开始,在中央的领导下全国省、地区、县各级卫生防疫站逐步建立。稍后,铁路系统、厂矿企业也建立了卫生防疫站。”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为了改变工业落后的面貌,我国从1953年开始实施第一个五年计划,题干举措有利于“一五”计划的实施,B项正确;中朝军民的英勇抵抗推动抗美援朝战争的胜利,排除A项;改革开放政策的实施加快了经济结构转型,排除C项;1952年土地改革完成,排除D项。故选B项。
9. 流行语是一个时代的记忆。“简政放权”“深圳模式” “上不封顶,下不保底”“国际大循环”等流行语反映了( )
A. 中国开始融入世界市场 B. 全方位外交布局形成
C. 国有经济实力不断增强 D. 改革开放不断地推进
【答案】D
【解析】
【详解】“简政放权”反映的是国有企业改革的相关内容,即简化政策、下放权力给企业,扩大企业自主权,“深圳模式”反映的是设立经济特区的史实,“上不封顶,下不保底”反映的是调整分配制度,调动人们工作积极性,“国际大循环”是指进一步深化对外开放,据此可知,它们反映的是改革开放不断地推进,D项正确;鸦片战争后,中国开始被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排除A项;全方位外交布局形成的表现是举办“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亚太经合组织领导人非正式会议、二十国集团领导人峰会、金砖国家领导人厦门会晤、亚信峰会等重要国际会议,加强国际合作,排除B项;国有经济实力不断增强的表现是取得了一系列重大成就之一,排除C项。故选D项。
10. 苏格拉底是第一个把哲学从天上拉到人间的人,其重要名言有“认识你自己”“无人故意作恶”“最优秀的人就是你自身”等。这体现出苏格拉底思想( )
A. 强调人的存在价值 B. 奠定了现代民主政治基础
C. 集中体现自由平等 D. 树立了科学思考问题方法
【答案】A
【解析】
【详解】根据题干信息“认识你自己”“无人故意作恶”“最优秀的人就是你自身”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苏格拉底是古希腊著名的哲学家,他的名言体现了强调人的价值存在,A项正确;雅典民主政治奠定了近代西方民主政治的基础,而不是苏格拉底的观点,排除B项;自由平等是启蒙运动时期的主张,排除C项;马克思主义的诞生为我们树立了科学思考问题方法,排除D项。故选A项。
11. 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后,官史任用制度仍受封建“恩赐”的影响。而工业革命的完成使英国急需一个清廉高效的政府为其扩张出谋划策,在这一背景下英国考试选拔人才开始制度化。这一转变体现出( )
A. 近代英国首创考试制度 B. 资本主义制度确立的曲折性
C. 经济发展引起社会变化 D. 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不彻底
【答案】C
【解析】
【详解】根据材料“而工业革命的完成使英国急需一个清廉高效的政府为其扩张出谋划策,在这一背景下英国考试选拔人才开始制度化”和所学可知,材料反映的是受到工业革命的影响,英国考试选拔人才开始制度化,说明经济发展引起社会变化,C项正确;材料强调的是英国考试选拔人才开始制度化,排除A项;资本主义制度确立的曲折性体现在君主制与民主制反复存在,与材料主旨无关,排除B项;材料强调的是英国考试选拔人才开始制度化,未涉及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不彻底,排除D项。故选C项。
12. 斯大林认为,如果将用来购买汽车和机器的资金用来购买布匹,苏联就会在用新技术武装起来的资本主义包围面前处于手无寸铁的状况。为此斯大林( )
A. 改革企业管理制度 B. 大力发展重工业
C. 实行余粮收集制度 D. 实施新经济政策
【答案】B
【解析】
【详解】根据题干“如果将用来购买汽车和机器的资金用来购买布匹,苏联就会在用新技术武装起来的资本主义包围面前处于手无寸铁的状况。”和所学知识可知,斯大林出于国家安全的考虑,主张将更多的资金用于购买汽车和机器而不是像布匹一类的生活用品,也就是说他主张优先发展重工业,B项正确;材料没有涉及改革企业管理,排除A项;实行余粮征集制是列宁实行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内容,排除C项;新经济政策是列宁时期的经济政策,与斯大林无关,排除D项。故选B项。
13. 1930年美国颁布《斯穆特一霍利关税法案》,将美国关税整体提升超过50%;为实现进出口平衡,各国政府纷纷出台相应政策,到1934年全球工业总产值和全球贸易总量分别下降33%和66%。该现象可以佐证在当时( )
A. 制定法律可以促进经济的发展 B. 经济干预可以摆脱危机
C. 美国已确立世界经济霸主地位 D. 国际经济环境动荡不安
【答案】D
【解析】
【详解】根据题干“1930年美国颁布《斯穆特一霍利关税法案》,将美国关税整体提升超过50%;为实现进出口平衡,各国政府纷纷出台相应政策,到1934年全球工业总产值和全球贸易总量分别下降33%和66%”和所学知识可知,1929年,经济危机首先在美国爆发,形成了一场规模空前的世界经济大危机,经济危机给资本主义世界以沉重打击,引起了资本主义各国政局的动荡,题干体现了国际经济环境动荡不安,D项正确;题干体现的是制定法律后关税提升,全球工业总产值和贸易总量下降,排除A项;题干体现的是政府出台相应政策,进行经济干预,经济依然下滑,排除B项;二战后美国确立世界经济霸主地位,与题干时间“1930年”不符,排除C项。故选D项。
14. 下表是安理会常任理事国联合国维和部队派遣人数情况(1990—2017年),关于下表说法正确的是( )
年份国别(人) 1990年 1992年 1994年 2000年 2005年 2010年 2017年
中国 5 488 60 53 869 2008 2654
法国 525 6502 5149 493 600 1609 825
俄罗斯 35 1056 1550 292 331 356 91
英国 769 3719 3820 565 384 283 705
美国 33 436 963 845 344 87 67
A. 美国的军事实力逐渐下降 B. 法国最热衷对外军事扩张
C. 中国的大国责任愈加明显 D. 联合国制止了各地的冲突
【答案】C
【解析】
【详解】据题干表格可知,中国从1990年到2017年派遣维和部队的人数逐年增多,2005年到2017年,中国派遣的维护部队人数是常任理事国中最多的,可见,中国的大国责任愈加明显,C项正确;表格分析的是各国派遣维和部队的人数,不能反映美国的军事实力,排除A项;题干表格是维和部队派遣人数,不能反映法国热衷军事扩张,排除B项;“制止了各地的冲突”说法过于绝对,排除D项。故选C项。
15. 二战后初期国际法调整的范围在不断扩大,裁军、防止核武器及生化武器扩散、国际人权、国际环境、海洋、外层空间等国际法性质的公约或宣言纷纷问世。这一现象在一定程度上体现出( )
A. 追求合作是各国普遍的意识 B. 反对霸权主义是各国目标
C. 世界经济全球化的趋势加强 D. 新的国际政治格局已形成
【答案】A
【解析】
【详解】据题干“国际法调整的范围在不断扩大、国际法性质的公约或宣言纷纷问世”可知,二战后各国追求合作,追求合作是各国普遍的意识,A项正确;题干中提到“裁军、防止核武器及生化武器扩散、国际人权、国际环境、海洋、外层空间”,没有提到反对霸权主义,排除B项;题干反映了各国追求合作,没有提到经济的发展状况,排除C项;题干反映的是追求合作,没有提到政治格局,排除D项。故选A项。
二、辨析改错(8分)
16. 人类历史发展由分散走向整体,从区域走向全球。辨别下列史实的正误,在“答题卷”该题前的括号内正确的填写“正确”;错误的填写“错误,并加以改正。
(1)汉朝时期开辟的陆上丝绸之路其起点是洛阳,最远到达欧洲的大秦。
(2)中共十九大以来,中国加快构建开放型经济新体制,深入实施“一带一路”建设。
(3)新航路开辟以后,欧洲与亚洲、非洲、美洲之间建立起了直接的商业联系,往来密切,世界开始连为一个整体。
(4)1995年1月1日,亚太经合组织成立,宗旨是促进全球贸易和经济发展,保证就业、收入与需求的增长,提高人类的生活水平。
【答案】(1)错误;“洛阳”改为“长安”
(2)错误;“中共十九大”改为“中共十八大”
(3)正确 (4)错误;“亚太经合组织”改为“世界贸易组织(WTO)”
【解析】
【小问1详解】
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汉朝时期开辟的陆上丝绸之路其起点是长安,最远到达欧洲的大秦。故本题说法错误,将“洛阳”改为“长安”。
【小问2详解】
根据所学知识可知,中共十八大以来,中国加快构建开放型经济新体制,深入实施“一带一路”建设。故本题说法错误,将“中共十九大”改“中共十八大”。
【小问3详解】
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新航路开辟以后,欧洲与亚洲、非洲、美洲之间建立起了直接的商业联系,往来密切,世界开始连为一个整体。故本题说法正确。
【小问4详解】
根据所学知识可知,1995年1月1日,世界贸易组织(WTO)成立,宗旨是促进全球贸易和经济发展,保证就业、收入与需求的增长,提高人类的生活水平。故本题说法错误,将“亚太经合组织”改为“世界贸易组织(WTO)”。
三、材料解析(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10分,共20分)
17.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毛泽东思想是马克思列宁主义在中国的创造性运用和发展,是被实践证明了的关于中国革命和建设的正确的理论原则和经验总结,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第一次历史性飞跃。毛泽东同志把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运用于无产阶级政党的全部工作,在中国革命和建设的长期艰苦斗争中形成了具有中国共产党人鲜明特色的立场、观点、方法,体现为实事求是、群众路线、独立自主三个基本方面,这是毛泽东思想活的灵魂。毛泽东思想是我们党的宝贵精神财富,将长期指导我们的行动。毛泽东同志用马克思主义之“矢”射中国具体实际之“的”的伟大实践,为我们正确对待马克思主义、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提供了光辉典范。
——据人民日报《习近平:在纪念毛泽东同志诞辰130周年座谈会上的讲话》
(1)根据材料,概括毛泽东思想与马克思主义的关系,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毛泽东思想被确定为党的指导思想的会议名称。
(2)根据材料,任选一个毛泽东思想活的灵魂并结合具体史实加以阐释。
【答案】(1)关系:毛泽东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第一次历史性飞跃。
会议:中共七大。 (2)示例:毛泽东思想的灵魂是实事求是。阐释:1927年,毛泽东领导的秋收起义受到严重挫折。为保存革命力量,毛泽东决定放弃攻打中心城市长沙的计划,率领起义部队到达井冈山地区,开始创建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走上了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革命道路。这说明了毛泽东思想坚持实事求是。(也可选群众路线、独立自主,答案合理即可)
【解析】
小问1详解】
关系:根据材料“毛泽东思想是马克思列宁主义在中国的创造性运用和发展,是被实践证明了的关于中国革命和建设的正确的理论原则和经验总结,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第一次历史性飞跃”并结合所学马克思中国化的实践成果可知,毛泽东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第一次历史性飞跃。
会议:结合所学中共七大的相关知识可知,中共七大上毛泽东思想被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
【小问2详解】
示例:根据材料“体现为实事求是、群众路线、独立自主三个基本方面,这是毛泽东思想活的灵魂”并结合题目要求可选毛泽东思想的灵魂是实事求是。阐释:结合所学毛泽东思想的实践可知,可以从秋收起义、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等角度进行分析,所以。1927年,毛泽东领导的秋收起义受到严重挫折。为保存革命力量,毛泽东决定放弃攻打中心城市长沙的计划,率领起义部队到达井冈山地区,开始创建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走上了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革命道路。这说明了毛泽东思想坚持实事求是。(也可选群众路线、独立自主,答案合理即可)
18.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种植甘蔗需要庞大的劳动力。为了生产蔗糖,欧洲许多殖民国家把数以千万的非洲黑人当作商品来对待,将他们贩运到大西洋彼岸,驱入甘蔗种植园,强制其进行极度惨无人道的劳作。在15世纪的欧洲,糖是非常稀缺和昂贵的商品。到了18世纪末,糖已成了欧洲大众的消费品,糖的贸易量的增长快于任何其他热带商品的贸易量的增长。
——据【英】安格斯·麦迪森《世界经济千年史》
材料二 郁江是广西南部的主干河流,全长460千米。郁江流域甘蔗种植历史悠久,制糖业水平较高。晚清民国时期,省内外糖商从越南进口榨糖工具,改进生产,在他们的经营运作下,形成了以“乡村圩市→城镇→重要市镇→中心城市”为基本构架的蔗糖运销网络体系。20世纪30年代,受洋糖倾销影响,郁江流域糖业生产陷入困境。
——据唐咸明《晚清民国时期郁江流域蔗糖运销网络与社会经济发展研究》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述世界蔗糖业发展产生的影响。
(2)根据材料二,概括广西郁江流域制糖业特点和发展迅速的原因。
(3)请用一句话表述上述材料内容的主题线索。
【答案】(1)推动了三角贸易的发展;促进了美洲种植园经济发展;影响了人们的饮食结构;推动了世界贸易的发展。
(2)历史悠久,制糖业水平较高;受到国外工艺的影响;受国际时局的影响等;交通便利,具有区位优势;具有完整的运销网络体系;糖商的辛勤耕耘等。
(3)蔗糖是影响人类发展的重要商品;蔗糖业的发展见证了人类历史的变迁等。
【解析】
【小问1详解】
影响:根据材料“为了生产蔗糖,欧洲许多殖民国家把数以千万的非洲黑人当作商品来对待,将他们贩运到大西洋彼岸,可归纳为推动了三角贸易的发展;根据材料“驱入甘蔗种植园,强制其进行极度惨无人道的劳作”,可归纳为促进了美洲种植园经济发展;根据材料“在15世纪的欧洲,糖是非常稀缺和昂贵的商品。到了18世纪末,糖已成了欧洲大众的消费品”,可归纳为影响了人们的饮食结构;根据材料“糖的贸易量的增长快于任何其他热带商品的贸易量的增长。”,可归纳为推动了世界贸易的发展。
【小问2详解】
特点:根据材料“郁江流域甘蔗种植历史悠久,制糖业水平较高。”,可归纳为历史悠久,制糖业水平较高;根据材料“清民国时期,省内外糖商从越南进口榨糖工具,改进生产”,可归纳为受到国外工艺的影响;根据材料“20世纪30年代,受洋糖倾销影响,郁江流域糖业生产陷入困境。”,可归纳为受国际时局的影响等;原因:根据材料“郁江是广西南部的主干河流,全长460千米。”,可归纳为交通便利,具有区位优势;根据材料“形成了以“乡村圩市→城镇→重要市镇→中心城市”为基本构架的蔗糖运销网络体系”,可归纳为具有完整的运销网络体系;根据材料“省内外糖商从越南进口榨糖工具,改进生产,”可归纳为糖商的辛勤耕耘等。
【小问3详解】
主题线索:根据材料一“在15世纪的欧洲,糖是非常稀缺和昂贵的商品。到了18世纪末,糖已成了欧洲大众的消费品,糖的贸易量的增长快于任何其他热带商品的贸易量的增长。”、材料二“晚清民国时期,……20世纪30年代,受洋糖倾销影响,郁江流域糖业生产陷入困境。”,可见蔗糖是人类重要的商品,它发展的历程也见证了人类历史发展的,因此,可归纳为蔗糖是影响人类发展的重要商品;蔗糖业的发展见证了人类历史的变迁等。
四、活动与探究(12分)
19.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探究活动。
材料一
A.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提出 B.万隆会议召开
C.尼克松访华 D.香港回归祖国
材料二 “和”的精神,是承认、尊重、圆融。“和”的途径,是以对话求理解,以合作求共赢,和睦相处,共生共长。“和”的思想,既是理想境界,又是处理问题的手段和方法。“和”的基础与核心是“和而不同”。“和而不同”,是在承认多元性、多样性及矛盾性的前提下,找出统一性和共同点,找出事物之间和谐有益的相互关系,进而求同存异,争取实现问题的解决。
—据李杰《中国传统文化与中国外交理论建设》
(1)材料一中展示的内容中,属于20世纪70年代的外交成就的是(填写序号),属于祖国统一大业成就的是(填写序号)。
(2)根据材料二,围绕主题提炼一个观点,结合上述材料和所学知识进行论述。(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条理清晰)
【答案】(1)C;D。
(2)例1
观点:"和"能够实现和睦相处,共生共长。
论述:1953年,周恩来接见印度代表团时,首次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1954年分别与印度、缅甸总理发表联合声明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在国际上被原来越多的国家所接受,成为处理国与国之间关系的基本准则,它对实现中国与他国的和平共处和友好交往产生了深远的影响。1972年尼克松访华打破了中美两国长达20多年的隔绝状态,实现了中美两国关系的正常化,对维护世界和平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综上所述,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成功运用和中美两国关系的正常化体现出"和"能够实现和睦相处,共生共长。
例2
观点:“和而不同”是承认事务多样性的前提下找到共同点实现问题的解决。
论述:在1955年万隆会议上,面对西方国家的破坏,周恩来提出"求同存异"的方针,指出亚非国家虽然政治制度不同,但有着共同反对殖民侵略、发展经济的任务。"求同存异"方针的提出促进了会议的圆满成功。实现祖国统一是中华儿女的共同心愿,为实现台湾问题的解决,邓小平创造性地提出了“和平统一,一国两制”的方针,这一方针成功地运用在香港澳门问题的解决上。香港澳门的回归洗雪了百年国耻,在祖国的统一大业上迈出了重要的一步。
综上所述,“求同存异”方针的提出促进了会议的圆满成功,“和平统一,一国两制”方针使祖国的统一大业迈出了重要的一步,“和而不同”实现问题的解决。
【解析】
【小问1详解】
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图A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提出是20世纪50年代;图B万隆会议召开是在1955年;图C尼克松访华是在1972年;图D香港回归祖国是在1997年,故属于20世纪70年代的外交成就的是图C;祖国统一大业成就的是图D。
【小问2详解】
根据材料二“‘和’的途径,是以对话求理解,以合作求共赢,和睦相处,共生共长。”和所学知识可确定观点:“和”能够实现和睦相处,共生共长。根据材料二“‘和而不同’,是在承认多元性、多样性及矛盾性的前提下,找出统一性和共同点,找出事物之间和谐有益的相互关系,进而求同存异,争取实现问题的解决。”和所学知识可确定观点:“和而不同”是承认事务多样性的前提下找到共同点实现问题的解决。然后围绕观点结合所学知识进行论述,注意史实正确,条理清晰,如观点:"和"能够实现和睦相处,共生共长。论述:1953年,周恩来接见印度代表团时,首次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1954年分别与印度、缅甸总理发表联合声明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在国际上被原来越多的国家所接受,成为处理国与国之间关系的基本准则,它对实现中国与他国的和平共处和友好交往产生了深远的影响。1972年尼克松访华打破了中美两国长达20多年的隔绝状态,实现了中美两国关系的正常化,对维护世界和平起到了重要的作用。最后形成总结性表述,综上所述,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成功运用和中美两国关系的正常化体现出"和"能够实现和睦相处,共生共长。再如观点:“和而不同”是承认事务多样性的前提下找到共同点实现问题的解决。论述:在1955年万隆会议上,面对西方国家的破坏,周恩来提出"求同存异"的方针,指出亚非国家虽然政治制度不同,但有着共同反对殖民侵略、发展经济的任务。"求同存异"方针的提出促进了会议的圆满成功。实现祖国统一是中华儿女的共同心愿,为实现台湾问题的解决,邓小平创造性地提出了“和平统一,一国两制”的方针,这一方针成功地运用在香港澳门问题的解决上。香港澳门的回归洗雪了百年国耻,在祖国的统一大业上迈出了重要的一步。最后形成总结性表述,综上所述,“求同存异”方针的提出促进了会议的圆满成功,“和平统一,一国两制”方针使祖国的统一大业迈出了重要的一步,“和而不同”实现问题的解决。历史试题(开卷)
注意事项:
1.历史试卷满分70分,历史、道德与法治的考试时间共120分钟。
2.本试卷包括“试题卷”和“答题卷”两部分。“试题卷”共4页,“答题卷”共2页。请务必在“答题卷”上答题,在“试题卷”上答题无效。
3.答题过程中可以参考教科书和其他资料。请独立思考,诚信答题。
4.考试结束后,请将“试题卷”和“答题卷”一并交回。
一、单项选择(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2分,共30分)
1. 据《左传》鲁宣公三年记载,夏禹令九州州牧贡铜,铸造九鼎,并事先将全国各地山川奇异之物画成图形,然后刻于鼎身。禹此举( )
A. 恢复了部落禅让制度 B. 象征了王权一统天下
C. 明确了国家机构职能 D. 削弱了诸侯割据势力
2. 秦朝奉行“以法为本”、“事断于法”和“重刑处断”的司法原则。这些原则反映出( )
A. 皇帝权力至高无上 B. 法家思想起源秦朝
C. 秦朝法律制度规范 D. 古代法律公平公正
3. “邢州窑与越州窑是 代表窑,出产的瓷器质量不相上下。茶圣陆羽(733-约804年)按照瓷色与茶色是否相配来定各窑优劣,说邢瓷白,盛茶呈红色,越瓷青,盛茶呈绿色。”该现象出现在( )
A. 唐朝 B. 宋朝 C. 元朝 D. 明朝
4. 相对于唐都长安城,宋朝都城开封不再那么规整。由于“坊市制”瓦解,坊墙也消失,城市居民的生活也不再被约束。宋朝城市的变化体现出( )
A. 交通事业发达 B. 商品经济繁荣 C. 政府职能丧失 D. 经济重心南移
5. 下列形势图给我们展示的主题信息为( )
A. 民族交往与国家统一 B. 朝贡贸易和海禁政策
C. 捍卫国家主权的斗争 D. 闭关锁国与殖民入侵
6. 1864年,清政府刊印美国传教士丁韪良翻译的《万国公法》。奕 上奏说“该外国律例一书,衡以中国制度,原不尽合,但其中亦间有可采之处”。由此可知,奕 ( )
A. 反对外文报纸在华出版 B. 具有盲目排外思想
C. 意识到中国制度落后 D. 倾向于向西方学习
7. 观察表格中列举的内容,其重要意义在于( )
文章 《法俄革命之比较观》(1918年) 《马克思学说批评》(1919年) 《社会主义史序》(1920年)
作者 李大钊 凌霜 蔡元培
A. 为中国共产党诞生奠定基础 B. 新民主主义革命由此开始
C. 标志共产党早期组织已建立 D. 改变国人对传统文化看法
8. 从1953年开始,在中央的领导下全国省、地区、县各级卫生防疫站逐步建立。稍后,铁路系统、厂矿企业也建立了卫生防疫站。该措施( )
A. 保障了抗美援朝胜利 B. 有利于“一五”计划的实施
C. 加快了经济结构转型 D. 推动了农村土地改革的完成
9. 流行语是一个时代的记忆。“简政放权”“深圳模式” “上不封顶,下不保底”“国际大循环”等流行语反映了( )
A. 中国开始融入世界市场 B. 全方位外交布局形成
C 国有经济实力不断增强 D. 改革开放不断地推进
10. 苏格拉底是第一个把哲学从天上拉到人间人,其重要名言有“认识你自己”“无人故意作恶”“最优秀的人就是你自身”等。这体现出苏格拉底思想( )
A. 强调人的存在价值 B. 奠定了现代民主政治基础
C. 集中体现自由平等 D. 树立了科学思考问题方法
11. 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后,官史任用制度仍受封建“恩赐”的影响。而工业革命的完成使英国急需一个清廉高效的政府为其扩张出谋划策,在这一背景下英国考试选拔人才开始制度化。这一转变体现出( )
A. 近代英国首创考试制度 B. 资本主义制度确立的曲折性
C. 经济发展引起社会变化 D. 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不彻底
12. 斯大林认为,如果将用来购买汽车和机器的资金用来购买布匹,苏联就会在用新技术武装起来的资本主义包围面前处于手无寸铁的状况。为此斯大林( )
A. 改革企业管理制度 B. 大力发展重工业
C. 实行余粮收集制度 D. 实施新经济政策
13. 1930年美国颁布《斯穆特一霍利关税法案》,将美国关税整体提升超过50%;为实现进出口平衡,各国政府纷纷出台相应政策,到1934年全球工业总产值和全球贸易总量分别下降33%和66%。该现象可以佐证在当时( )
A. 制定法律可以促进经济的发展 B. 经济干预可以摆脱危机
C. 美国已确立世界经济霸主地位 D. 国际经济环境动荡不安
14. 下表是安理会常任理事国联合国维和部队派遣人数情况(1990—2017年),关于下表说法正确是( )
年份国别(人) 1990年 1992年 1994年 2000年 2005年 2010年 2017年
中国 5 488 60 53 869 2008 2654
法国 525 6502 5149 493 600 1609 825
俄罗斯 35 1056 1550 292 331 356 91
英国 769 3719 3820 565 384 283 705
美国 33 436 963 845 344 87 67
A. 美国的军事实力逐渐下降 B. 法国最热衷对外军事扩张
C. 中国的大国责任愈加明显 D. 联合国制止了各地的冲突
15. 二战后初期国际法调整的范围在不断扩大,裁军、防止核武器及生化武器扩散、国际人权、国际环境、海洋、外层空间等国际法性质的公约或宣言纷纷问世。这一现象在一定程度上体现出( )
A. 追求合作是各国普遍的意识 B. 反对霸权主义是各国目标
C. 世界经济全球化的趋势加强 D. 新的国际政治格局已形成
二、辨析改错(8分)
16. 人类历史发展由分散走向整体,从区域走向全球。辨别下列史实的正误,在“答题卷”该题前的括号内正确的填写“正确”;错误的填写“错误,并加以改正。
(1)汉朝时期开辟的陆上丝绸之路其起点是洛阳,最远到达欧洲的大秦。
(2)中共十九大以来,中国加快构建开放型经济新体制,深入实施“一带一路”建设。
(3)新航路开辟以后,欧洲与亚洲、非洲、美洲之间建立起了直接的商业联系,往来密切,世界开始连为一个整体。
(4)1995年1月1日,亚太经合组织成立,宗旨是促进全球贸易和经济发展,保证就业、收入与需求的增长,提高人类的生活水平。
三、材料解析(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10分,共20分)
17.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毛泽东思想是马克思列宁主义在中国的创造性运用和发展,是被实践证明了的关于中国革命和建设的正确的理论原则和经验总结,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第一次历史性飞跃。毛泽东同志把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运用于无产阶级政党的全部工作,在中国革命和建设的长期艰苦斗争中形成了具有中国共产党人鲜明特色的立场、观点、方法,体现为实事求是、群众路线、独立自主三个基本方面,这是毛泽东思想活的灵魂。毛泽东思想是我们党的宝贵精神财富,将长期指导我们的行动。毛泽东同志用马克思主义之“矢”射中国具体实际之“的”的伟大实践,为我们正确对待马克思主义、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提供了光辉典范。
——据人民日报《习近平:在纪念毛泽东同志诞辰130周年座谈会上的讲话》
(1)根据材料,概括毛泽东思想与马克思主义的关系,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毛泽东思想被确定为党的指导思想的会议名称。
(2)根据材料,任选一个毛泽东思想活的灵魂并结合具体史实加以阐释。
18.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种植甘蔗需要庞大的劳动力。为了生产蔗糖,欧洲许多殖民国家把数以千万的非洲黑人当作商品来对待,将他们贩运到大西洋彼岸,驱入甘蔗种植园,强制其进行极度惨无人道的劳作。在15世纪的欧洲,糖是非常稀缺和昂贵的商品。到了18世纪末,糖已成了欧洲大众的消费品,糖的贸易量的增长快于任何其他热带商品的贸易量的增长。
——据【英】安格斯·麦迪森《世界经济千年史》
材料二 郁江是广西南部的主干河流,全长460千米。郁江流域甘蔗种植历史悠久,制糖业水平较高。晚清民国时期,省内外糖商从越南进口榨糖工具,改进生产,在他们的经营运作下,形成了以“乡村圩市→城镇→重要市镇→中心城市”为基本构架的蔗糖运销网络体系。20世纪30年代,受洋糖倾销影响,郁江流域糖业生产陷入困境。
——据唐咸明《晚清民国时期郁江流域蔗糖运销网络与社会经济发展研究》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述世界蔗糖业发展产生的影响。
(2)根据材料二,概括广西郁江流域制糖业的特点和发展迅速的原因。
(3)请用一句话表述上述材料内容的主题线索。
四、活动与探究(12分)
19.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探究活动。
材料一
A.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提出 B.万隆会议召开
C.尼克松访华 D.香港回归祖国
材料二 “和”的精神,是承认、尊重、圆融。“和”的途径,是以对话求理解,以合作求共赢,和睦相处,共生共长。“和”的思想,既是理想境界,又是处理问题的手段和方法。“和”的基础与核心是“和而不同”。“和而不同”,是在承认多元性、多样性及矛盾性的前提下,找出统一性和共同点,找出事物之间和谐有益的相互关系,进而求同存异,争取实现问题的解决。
—据李杰《中国传统文化与中国外交理论建设》
(1)材料一中展示的内容中,属于20世纪70年代的外交成就的是(填写序号),属于祖国统一大业成就的是(填写序号)。
(2)根据材料二,围绕主题提炼一个观点,结合上述材料和所学知识进行论述。(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条理清晰)

转载请注明出处高中试卷答案网 » 2024年安徽省六安市霍邱县中考模拟预测历史试题(原卷版+解析版)

分享: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