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2024学年华安一中八年级(下)第二次月考
历史试题
学校: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座号:__________
一、选择题(80分)
1.邵斌同学撰写的地方史小论文中出现了“西域都护、察合台汗国、伊犁将军、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等关键词。据此判断,他研究的地区应是( )
A.宁夏 B.西藏 C.新疆 D.广西
2.凉山彝族自治州阿土列尔村建于四川横断山脉上,也称悬崖村,是大范围连片特困地区。2017年政府建成2556级钢梯以方便村民出行,并逐步实现水电和网络供给,至2020年悬崖村整体脱贫。悬崖村整体脱贫( )
A.是各民族共同繁荣发展的体现 B.保证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实施
C.体现对各民族宗教信仰的尊重 D.满足少数民族当家作主的愿望
3.回顾历史,放眼世界,可以清楚地看到,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一项适合我国国情、充满生命力、非常成功的制度。以下有关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①根据我国以汉族为主体的各民族大杂居、小聚居的格局而实行的制度
②对祖国统一、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和地区发展具有重大意义
③各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实行区域自治
④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4.历史学习要学会区分史实和史论,史论就是根据史实得出的历史结论。下列属于史论的是( )
A.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对维护民族团结具有重大意义
B.周恩来在万隆会议上提出了“求同存异”的方针
C.袁隆平经多年反复试验成功培育出籼型杂交水稻
D.中国于2001年12月成为了世界贸易组织的成员
5.右侧图示①处应填入( )
A.从严治党 B.生态建设 C.科教兴国 D.民主政治
6.1997年6月30日,101岁的胡家芝老太太在南京参加庆香港回归活动时说:“国家不强大,香港哪能回来。国家兴盛,是老百姓的福气啊!”对材料中关于香港回归的主要原因的解读最准确的是( )
A.“一国两制”的提出 B.中英双方的共同努力
C.人民的殷切期盼 D.中国综合国力的增强
7.2023年3月,现年73岁的中国国民党前主席马英九开始了他人生中的首次大陆之行。马英九此次来访除了祭祖外,还带了台湾青年学生前来交流,他希望通过年轻人的热情、互动,能够改善两岸目前的氛围,“让和平更快、更早到来”。早在八十年代,邓小平为了解决台湾问题就创造性地提出了( )
A.和平统一 B.武力解放 C.“求同存异” D.“一国两制”
8.从“十三五”规划到“一带一路”倡议,中央政府为香港做规划谋发展,并留足了参与共建的空间。香港“超级联系人”的角色定位逐渐成型,“一国之利”和“两制之便”在这里发挥出越来越大的优势。香港“超级联系人”的角色定位( )
A.有利于香港同祖国共同发展、永不分离
B.体现了特别行政区拥有高度的自治权
C.赋予了“一国两制”伟大构想新的内涵
D.拓展了香港在国际社会上的活动空间
9.某兴趣小组在项目式学习中,收集了有关“一国两制”、“香港、澳门回归”、“特别行政区”的资料。据此,该小组的研究主题应是( )
A.优秀文化传承 B.祖国和平统一 C.经济体制改革 D.民族关系发展
10.对于下面童谣的解读,最准确的是( )
《七月一日,我们祝福您》举起十二亿强健的臂膀,手捧紫荆花,让我们欢呼那个激动人心的日子。迈开十二亿人铿锵的步伐,奔向那个庄严的时刻一九九七年,七月一日!十二亿双黑眼睛在那一天都饱含着热泪——那是要倾诉一个半世纪以来的屈辱。
A.颂扬“一国两制”,捍卫国家统一 B.庆祝党的诞生,歌颂祖国富强
C.恢复合法席位,构建世界和平 D.发展经济特区,促进对外开放
11.“两岸之道,唯和与合,势之所趋,事之必至。期我同胞,终能秉持九二共识与汪辜会谈之谛,续写协商与对话新页。庶几可告慰先生也。”汪道涵唁辜振甫逝世电文中提及的“九二共识”是指( )
A.和平统一祖国方针 B.海峡两岸均坚持一个中国的原则
C.加强两岸合作交流 D.反对“台独”分子和国际反华势力
12.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明确指出:“解决台湾问题是中国人自己的事,要由中国人来决定。我们坚持以最大诚意、尽最大努力争取和平统一的前景,但决不承诺放弃使用武力。”这表明,中国共产党( )
A.坚持和完善“一国两制” B.坚定不移推进祖国统一大业
C.认为武力统一成为趋势 D.谴责外部势力干涉台湾问题
13.1987年,回乡探亲寻祖的台湾同胞与久别重逢的亲人倾诉分离之苦;在大陆一些亲人离散比较多的省份,广播、电视里不断地播送寻找亲人的启事。这一现象的出现得益于( )
A.“一国两制”方针的提出 B.国共两党最高领导人的会见
C.海峡两岸达成“九二共识” D.台湾当局调整“三不”政策
14.在历史叙述中,有的是对历史事件的客观描述,有的是对历史事件的评述。下列表述属于评述的是( )
A.1949年10月,周恩来被任命为政务院总理兼外交部长
B.1956年4月,毛泽东提出了“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
C.2005年3月,我国通过的《反分裂国家法》表明了维护国家统一与领土完整的坚定决心
D.2012年10月,中国作家莫言荣获了诺贝尔文学奖
15.1995年初,江泽民提出现阶段发展与台湾关系的八项主张,其中指出实现和平统一的基础和前提是( )
A.坚持一个中国原则 B.实现两岸“三通”
C.通过《反分裂国家法》 D.调整“三不”政策
16.“向海而兴、背海而衰,不能制海,必为海制。”这是历史给予中华民族刻骨铭心的历史教训。新中国成立前夕建立的第一支海军部队是( )
A.华东军区海军 B.东海舰队 C.南海舰队 D.北海舰队
17.2016年,中国人民解放军成立五大战区,调整组建五大军种。中国国防和军队改革取得历史性突破,形成军委管总、战区主战、军种主建的新格局。这充分说明中国人民解放军( )
A.组织架构和力量体系实现了革命性重塑
B.已经发展成为世界一流的革命军队
C.武器装备水平已经得到大幅度提升
D.整体实力已经获得了根本性的转变
18.下列是中国人民解放军五大兵种的肩章图片,这些军种出现的顺序依次是( )
A.②①④③⑤ B.②③④①⑤ C.①②④③⑤ D.②③①④⑤
19.在新军事革命的浪潮中,信息化战争成为最主要的战争形态,世界发达国家都把在新军事变革中抢占先机,夺取优势,作为重要的国家战略。材料旨在强调加快军队信息化建设的( )
A.原因 B.过程 C.结果 D.影响
20.从图片、文物、遗迹等实物史料中获取历史信息是学习历史的重要途径。西安某中学历史兴趣小组从网络上收集了一组图片(见下图),据此推断,他们正在探究( )
辽宁舰 歼-20战机
A.科学技术进步 B.外交事业发展 C.社会生活变化 D.国防建设成就
21.毛泽东在新中国成立的那一天,就向全世界宣告:“本政府为代表中华人民共和国全国人民的唯一合法政府。凡愿遵守平等、互利及互相尊重领土主权等项原则的任何外国政府,本政府均愿与之建立外交关系。”据此材料可以看出我国奉行什么样的外交政策( )
A.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 B.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C.求同存异 D.全方位外交
22.建国初期,为发展同邻近的民族独立国家之间的关系,消除他们对新中国的疑虑和误解,周恩来在接见印度代表团时首次提出( )
A.“求同存异”的方针 B.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C.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 D.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23.这次会议是历史上第一次“在没有西方殖民国家的参加下,由渴望掌握自己命运的亚非国家举行的,它反映了占全世界人口一半以上的亚非人民的共同愿望和要求”。在这次会议中我国提出了( )
A.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B.“科教兴国”战略
C.开展拨乱反正工作 D.“求同存异”方针
24.60年前周恩来率中国代表团出席万隆会议,提出求同存异的方针,改变了会议航向,这里的“同”指的是( )
①相同的遭受殖民侵略的经历
②维护民主独立、发展民族经济的共同要求
③相同的社会制度和意识形态
④加强合作,保卫和平的共同愿望
A.①②③④ B.①②④ C.①②③ D.②③④
25.周恩来的个人外交魅力在国际上享有盛名。下列外事活动中,与他有关的是( )
①签订《朝鲜停战协定》
②1954年6月访问印度和缅甸
③在亚非万隆会议上提出“求同存异”方针
④在1954年召开的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上被任命为政务院总理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③
26.20世纪70年代,我国外交事业取得重大发展,其主要表现不包括( )
A.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
B.中美关系开始走向正常化
C.中日两国正式建立了外交关系
D.参加万隆会议,提出“求同存异”方针
27.2021年4—5月,国家主席习近平同法德领导人举行视频会议、在“领导人气候峰会”上发表讲话、同联合国秘书长通电话、与俄罗斯总统普京共同见证两国核能合作项目。这一系列活动反映我国( )
A.顺应经济的全球化 B.关注全球气候变化
C.开展全方位的外交 D.注重新能源的开发
28.对于1971年10月25日发生的一件大事,美国驻联合国代表布什说:“这是联合国历史上的转折点,反西方国家在美国威信动摇时第一次击败了美国。”他哀叹,那些表决后欢声雷动的代表们“就是要踢山姆大叔一脚”。这里的“转折点”是指( )
A.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 B.不结盟运动的兴起
C.中日两国正式建立起外交关系 D.万隆会议圆满落幕
29.1949年,我国护照为单页版,1950版、1953版、1958版护照为中俄文对照,1971版、1975版改为中法英文对照。我国护照语种的变化反映了( )
A.“一国两制”政策出台 B.经济实力的增强
C.改革开放的曲折历程 D.外交关系的变迁
30.有学者形容新中国70年代外交关系的三次突破为:艰难复常,扬眉吐气;跨洋握手,冰释前嫌;相逢一笑,邻里往来。其中“跨洋握手,冰释前嫌”对应的外交事件是( )
A.毛泽东访问苏联 B.中国恢复联合国合法席位
C.尼克松访华 D.中日建立外交关系
31.20世纪70年代初,改善中美关系成为两国共同的要求。1972年,尼克松访华,中美双方正式签署并发表了《联合公报》,这表明( )
A.美国政府敌视新中国 B.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
C.两国关系开始走向正常化 D.中美正式建立外交关系
32.回望我国的航天发展史,我国成功发射的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是在( )
A.“一五”计划期间 B.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
C.文化大革命时期 D.改革开放后
33.国际上把杂交水稻称为“中国第五大发明”,发明它的科学家是( )
A.钱学森 B.华罗庚 C.邓稼先 D.袁隆平
34.中医药在抗击2020年的新冠肺炎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从中医药古典文献中获得灵感,研制出治疗疟疾新药青蒿素,2015年获得诺贝尔生理学和医学奖的科学家是( )
A.钱学森 B.屠呦呦 C.钟南山 D.王大珩
35.下列历史大事,哪两件发生于中国二十世纪六十年代,震惊了世界,振奋了中华民族的精神( )
A.中国第一颗原子弹、第一颗氢弹在新疆罗布泊相继爆炸成功
B.屠呦呦发现了能够有效抵抗疟疾的青蒿素,开创了治疗疟疾的新方法
C.袁隆平成功培育出籼型杂交水稻,这种杂交水稻能比常规稻增产20%左右
D.中国用长征号运载火箭,成功地发射了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东方红一号
36.“两弹一星”研制过程的艰辛超乎想象。邓稼先及其团队硬是利用手摇计算机、算盘等简陋的计算工具,完成了我国第一颗原子弹的理论设计方案。材料彰显了中国人( )
A.开放包容、兼容并蓄 B.以诚相待、相互关爱
C.自立自强、艰苦奋斗 D.谦虚谨慎、英勇果敢
37.为了促进文学艺术发展,中国共产党于1956年提出的“双百”方针是( )
A.“百花齐放,百家争鸣” B.“百花齐放,推陈出新”
C.“百花争艳,百家争鸣” D.“百家争鸣,推陈出新”
38.2016年暑假,一位外籍教师带着家人到株洲游玩,下列生活情景他们不可能看到的是( )
A.用微信支付 B.穿现代服装 C.住别墅 D.用粮票买米
39.通过手机上的订餐软件,我们可以随时随地挑选各种美食;通过自动购票机可以轻松购买车票:一个小小遥控器,可以打开车库门、室内灯光……这些现象反映了( )
A.人们的饮食结构发生了变化 B.人们的出行方式发生了变化
C.交通运输业推动餐饮业的发展 D.科技发展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
40.从“有啥吃啥到吃啥有啥”,从“绿蓝灰到五彩缤纷”,从“破烂平房到漂亮楼房”,从“自行车到私家车进平常百姓家”主要原因是( )
A.人们不再发扬艰苦奋斗的传统
B.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综合国力的提升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
C.人们辛勤劳动
D.人们衣食住行发生了变化
二、非选择题:共2题,共20分。
41.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8分)
材料(英国前首相撒切尔夫人谈中英关于香港问题的联合声明)“对英国来说,这不是也不可能是胜利,因为我们是同一个不愿妥协和实力上远占优势的对手打交道。”
——《撒切尔夫人回忆录》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以世纪年代的形式呈现香港回归祖国的时间。(2分)
(2)根据材料,小历认为香港能够回归祖国得益于我国综合国力的不断提升。你同意他的观点吗?结合所学知识,简要说明理由。(6分)
42.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2分)
材料
图5民族区域自治示意图
香港、澳门一向实行资本主义制度,保持其原有的社会经济制度,有利于保证这两个地区的继续繁荣稳定;保持这两个地区的繁荣稳定,不但对于这两个地区人民有利,而且对于全国也有利。
——摘编自胡绳主编《中国共产党的七十年》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述我国今天在港澳地区推行的基本政策。(2分)
(2)据以上材料,围绕其主题提炼一个观点,并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加以论述。(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条理清楚。10分。)
八年级(下)第二次月考
历史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C A A A A D D A B A
题号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答案 B B D C A A A A C D
题号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答案 A B D B D D C A D C
题号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答案 C C D B A C A D D B
二、非选择题:共2题,共20分。
41.(1)20世纪90年代。(2分)
(2)【示例一】同意。(2分)理由: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在科技外交等领域取得巨大成就;改革开放后,我国经济快速发展,综合国力提升,国际地位不断提高,为推进香港问题的成功解决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所以我同意小历的观点。(4分)
【示例二】不同意。(2分)理由:香港能够回归祖国不仅得益于我国综合国力的不断提升、国际地位的不断提高;还有我党提出的“一国两制”构想为成功解决香港问题指明方向;同时,海内外中华儿女也希望香港能够回归祖国,实现祖国的统一。所以,我认为小历同学的观点并不完整。(4分)
42.(1)“一国两制”(2分)
(2)观点:制度创新有利于国家的稳定繁荣发展。(2分)
论述:1954年,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召开,标志着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确立。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为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奠定了基础。根据我国民族问题的历史特点和现实情况,中国共产党将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确立为解决我国民族问题的基本政策,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对维护民族团结、巩固祖国统一和促进民族地区发展具有重大意义,为实现各民族共同发展、共同富裕奠定了基础。为实现祖国统一大业,邓小平从维护祖国和中华民族根本利益出发,创造性地提出了“一国两制”的伟大构想并且在香港、澳门得到成功实践。“一国两制”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创新的重要成果。它既维护了国家的统一和领土完整,也充分照顾港澳台的特殊情况和人民利益,有力地促进了港澳回归后的繁荣稳定。(6分)
结论:加强制度建设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不断推进的保障,有利于国家的稳定繁荣发展。(2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