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中考历史五月模拟押题卷
一、选择题(本题共12题,每小题2分,共计24分。在每小题所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 下列图l所示的建筑应位于图2中的( )
图1 原始居民建筑复原图 图2 原始农耕时代遗址分布图(局部)
A. ①地 B. ②地 C. ③地 D. ④地
【答案】A
【解析】
【详解】根据题干材料图1可知,材料反映了河姆渡人。河姆渡人生活在浙江余姚,使用磨制石器、骨器、用耒耜耕地,种植水稻,住干栏式房屋,过着定居生活。①地生活着浙江余姚,A项正确;②地生活中半坡人,排除B项;③地生活着沂源猿人,排除C项;④地生活的是北京人,排除D项。故选A项。
2. 如图为周成王五年(公元前1038年)所铸青铜器“何尊”铭文,其中提到周武王克商后,决定建都于天下的中心,“宅兹中国”。这是关于“中国”一词最早的记载。当时“中国”的政治状况是( )
A. 通过禅让制巩固了部落联盟首领的统治
B. 通过分封制扩大了中原文明的影响力
C. 通过郡县制巩固了大一统王朝
D. 通过行省制度加强了对地方的控制
【答案】B
【解析】
【详解】据材料“周成王”和所学知识可知,当时“中国”的政治状况是西周实行分封制,为稳定周初的政治形势,巩固疆土,西周实行分封制。周王根据血缘关系远近和功劳大小,将宗亲和功臣等分封到各地,授予他们管理土地和人民的权力,建立诸侯国,以保证周王朝对地方的控制,同时稳定政局,扩大政治范围。B项正确;西周时期实行分封制而非禅让制,排除A项;郡县制在秦统一六国之后才在地方上广泛推行,排除C项;行省制度在元朝时期创立,排除D项。故选B项。
3. 汉代财政年度是“计断九月”,收支结算时间以黄河流域主要粮食作物粟的成熟时间作为参考。唐代则是“岁终为断”,收支结算须适应南方主要粮食作物水稻的成熟时节。这反映出( )
A. 江南经济的迅速发展 B. 南方军事实力强大超过北方
C. 政治中心转移到南方 D. 北方放弃种粟转而种植水稻
【答案】A
【解析】
【详解】根据“收支结算则适应水稻的成熟时节”可知,收支结算以南方水稻种植为准,反映南方经济迅速发展,A项正确;材料中没有涉及军事实力方面,排除B项;材料体现了汉唐间南北经济地位的变化,但不能得出政治中心转移到南方,排除C项;材料中没有反映北方放弃种粟转而种植水稻,排除D项。故选A项。
4. 南瓜原产美洲,明朝嘉靖年间传入中国。《本草纲目》中记载:“南瓜,甘,温,无毒。补中益气。”据此可知,这部著作( )
A. 见证了中外的物种交流 B. 创新了药物的分类法
C. 修正了前人的错误记载 D. 具有广泛的世界影响
【答案】A
【解析】
【详解】由材料“南瓜原产美洲,明朝嘉靖年间传入中国。《本草纲目》中记载:‘南瓜,甘,温,无毒。补中益气。’”据此可知,这部著作见证了中外的物种交流,因为南瓜原产美洲,明朝嘉靖年间传入中国,所以《本草纲目》才会有对南瓜的记述,A项正确;题干没有体现药物分类,排除B项;题干没有反映修正前人的错误,排除C项;题干没有涉及影响,排除D项。故选A项。
5. 清朝将南海诸岛列入水师的巡查范围。康熙四十九年至五十一年(1710—1712年),广东水师副将吴升率水师巡视到西沙群岛一带。由此说明( )
A. 清朝的社会矛盾尖锐 B. 东南亚诸国与清朝友好往来
C. 清政府扶持海上贸易 D. 清政府对南海诸岛行使主权
【答案】D
【解析】
【详解】根据材料“清朝将南海诸岛列入水师的巡查范围。康熙四十九年至五十一年(1710—1712年),广东水师副将吴升率水师巡视到西沙群岛一带”可知,清朝时军队巡查南海诸岛,反映了清政府已经对南海诸岛行使主权,D项正确;材料中没有涉及社会状况,排除A项;材料中没有体现东南亚诸国与清朝友好往来,排除B项;材料中没有涉及海上贸易内容,排除C项。故选D项。
6. 民国二十年《申报》上刊登了南洋烟草公司的一则广告。其中的一句广告语为:“爱用国货方能达到救国自强”。由此可以推断出( )
A. 洋务运动期间,以民用企业辅助军事工业 B. 辛亥革命后,南京临时政府鼓励兴办实业
C. 一战期间,民族工业出现了“短暂的春天” D. 九一八事变后,民众提倡国货,抵制日货
【答案】D
【解析】
【详解】根据“爱用国货方能达到救国自强”可知这是南洋烟草公司利用民众的爱国心理进行广告宣传。结合所学内容可知,民国二十年是1931年,这一年九一八事变发爆发,所以这是九一八事变后,民众提倡国货,抵制日货的表现,D项正确;民国二十年是1931年,洋务运动在1895年甲午中日战争战败后就宣布破产,此时已经不存在南京临时政府,排除AB项;1918年一战结束后列强对华侵略卷土重来,民族工业的“短暂的春天”就已经宣告结束,排除C项。故选D项。
7. 1954年7月,“初教—5”飞机试飞成功,这标志着中国航空工业由修理阶段跨入了制造阶段;1956年9月,国产B2—34中型坦克发动机问世,结束了中国不能制造坦克发动机的历史。对这一现象描述正确的是( )
A. 抗美援朝,保家卫国 B. “一五”计划,工业起步
C. 土地改革,保障民生 D. 和平外交,共同发展
【答案】B
【解析】
【详解】1953年,我国开始实施发展国民经济的第一个五年计划,先后实施了1万多个工业项目。钢铁、煤炭、电力、机械制造等各个领域快速发展,到1957年,第一个五年计划指标超额完成。我国开始改变工业落后面貌,题干材料描述的是“一五”计划,工业起步,B项正确;抗美援朝,保家卫国发生在1950年到1953年,排除A项;土地改革发生在1950年到1952年,排除C项;题干材料描述的是经济发展与外交无关,排除D项。故选B项。
8. 从深圳特区到海南特区,再到海南自贸区的设立,中国走了近四十年,这四十年的发展过程,从直观上看体现了
A. 中国改革开放不断深入的历程 B. 世界经济全球化不断深入的体现
C. 中国综合国力不断增强的事实 D. 中国对南海地区影响力不断增加的过程
【答案】A
【解析】
【详解】根据材料中“深圳特区”“海南特区”“海南自贸区”等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80年设立深圳等经济特区,1988年设立海南经济特区,2018年设立海南自贸区,这说明中国对外开放一步步扩大,体现了中国改革开放不断深入,A项正确;材料没有体现世界经济的发展趋势,排除B项;材料反映的是中国改革开放不断深入,没有直接体现中国综合国力不断增强,排除C项;材料强调的是中国改革开放不断深入,没有强调中国对南海地区的影响力不断增加,排除D项。故选A项。
9. 如下表为威尼斯和葡萄牙香料进口总值变化统计。这一变化反映了( )
时间 威尼斯 葡萄牙
1498-1501年 年均350万英镑 年均100万英镑
1502-1505年 年均22.4万英镑 年均230万英镑
A. 葡萄牙奢靡之风盛行 B. 欧洲贸易中心发生转移
C. 威尼斯商业贸易断绝 D. 世界日益成为一个整体
【答案】B
【解析】
【详解】依据题干“15世纪末16世纪初”可知,处于新航路开辟时期,依据题干表格可知,1502-1505年威尼斯香料进口总值在减少,葡萄牙的香料进口总值在增长,结合所学可知,新航路开辟后,商路和贸易中心从地中海转移到大西洋沿岸,威尼斯是地中海沿岸的国家,在新航路开辟后失去了贸易中心的优势,进口额减少,而葡萄牙是大西洋沿岸的国家,在新航路开辟后进口额增长,B项正确;葡萄牙香料进口总值的增加,不能体现葡萄牙奢靡之风盛行,排除A项;威尼斯香料进口总值锐减,但不能说明威尼斯商业贸易断绝,排除C项;世界日益成为一个整体是新航路开辟的影响,但题干反映的是新航路开辟后欧洲贸易中心的转移,没有体现世界日益成为一个整体,排除D项。故选B项。
10. 梁启超在《新中国建设问题》中指出:“不知英之有王,不过以为装饰品,夫欧人果何取乎此装饰品,而全国人屈已以礼之,且出其血汗金钱以豢之也?以其可以杜内争而定民志也。”此观点认为英国君主立宪制优势在于( )
A. 削弱君主权力 B. 提供政体典范
C. 保持国家稳定 D. 议会掌握大权
【答案】C
【解析】
【详解】根据题干信息“不知英之有王,不过以为装饰品,夫欧人果何取乎此装饰品,而全国人屈已以礼之,且出其血汗金钱以豢之也?以其可以杜内争而定民志也”可知,题干反映的是英国君主立宪制下国王的存在虽然只是“装饰品”,但是能防止内乱,保持国家稳定,安定民心,C项正确;君主立宪制下君主没有实权,排除A项;题干强调的是君主立宪制利于维护国家稳定,而非提供政体典范,排除B项;君主立宪制下的英国议会掌握大权,但与题干主旨不符,排除D项。故选C项。
11. “苏联制度的设计用意,在于尽快将一个落后的国家,早早送上工业化的大道。尽管这个制度极其缺乏效率,极其浪费,但毕竟达到了上述目标。”据此判断,该材料( )
A. 客观评价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B. 完全赞同列宁的新经济政策
C. 认为苏联模式有合理之处 D. 否认赫鲁晓夫改革必要性
【答案】C
【解析】
【详解】根据材料“苏联制度的设计用意,在于尽快将一个极落后,开发程度极低的国家,早早送上工业化的大道……尽管这个制度极其缺乏效率,极其浪费但毕竟达到了上述目标”可知,材料的大致意思是苏联模式把苏联送上工业化道路,虽有缺陷,但是达到了目标。由此可知该学者是对苏联模式的肯定,强调它的积极作用,C项正确;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目标是取得国内战争的胜利,排除A项;列宁的新经济政策,允许多种经济并存,大力发展商品经济,与工业化无关,排除B项;材料主要是对苏联模式的评价,没有涉及赫鲁晓夫改革,排除D项。故选C项。
12. 世界贸易组织成立以来,到1996年11月,受理的贸易争端已达62起,而且,在62起贸易争端中,发展中国作为申诉方的有20起,占32.29%,作为被控方的有24起,占38.7%。到 2001年底,世界贸易组织已解决了200多个案子,并且绝大多数都得到快速、良好的执行。可见,世界贸易组织
A. 导致了全球贸易竞争加剧 B. 遏制了贸易保护主义蔓延
C. 有效维护了全球贸易环境 D. 推动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
【答案】C
【解析】
【分析】
【详解】世界贸易组织成立以来,到 2001年底,世界贸易组织已解决了200多个案子,并且绝大多数都得到快速、良好的执行。由此可见,世界贸易组织有效维护了全球贸易环境,故C正确;材料中没有全球贸易竞争加剧和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的信息,故AD错误;材料体现不出世贸组织遏制贸易保护主义蔓延,故B错误。
二、非选择题(本题共4小题,共计36分)
13. 【汉字的书写与传播】
材料一
东汉画像石的书写者,书写材料为简牍,坐姿为跪坐,书写姿势为“握卷写” 南北朝《北齐校书图卷》,书写者坐在胡床上,左手持纸卷,右手执笔,正在书写
北宋《解盐图》,一盐官在高坐具上垂脚而坐,书写姿势为“伏纸写”
材料二 汉字不仅是中国灿烂文化的结晶,它还为周边国家所使用,如日本、朝鲜、越南等国在历史上曾长期使用汉字,日本利用汉字的偏旁部首创制了日文,现在仍夹用汉字。我国很多少数民族仿照汉字创造了本民族文字,如契丹文、女真文、西夏文等,且汉字被多个民族共同使用,成为大范围社会交际和文化沟通的桥梁。
-摘编自李滨英《中华汉字对周边少数民族创制文字的影响》
(1)依据材料一,指出从东汉到北宋书写形式的变化?并结合所学,说明变化的原因。
(2)依据材料二,说说汉字传播的历史影响。
【答案】(1)书写材料由简牍变为纸张;书写姿势由跪变为坐;书写姿态由“握卷写”变为“伏纸写”
原因:纸张的普及;民族交融。
(2)推动了周边国家文字的创制;促进了少数民族文字的创造;促进了少数民族和周边国家文化的发展;促进了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
【解析】
【小问1详解】
变化:根据材料“书写材料为简牍,坐姿为跪坐,书写姿势是‘握卷写’”“书写者坐在胡床上,左手持纸卷,右手执笔”“书写姿势为‘伏纸写’”分析可知,从东汉到北宋书写形式的变化体现在书写材料由简牍变为纸张;书写姿势由跪变为坐;书写姿态由“握卷写”变为“伏纸写”。
原因:结合所学知识,东汉蔡伦改进造纸术,使得书写材料发生变化,纸张得以普及,南北朝时期民族交融不断深入,导致书写的材料、姿态等发生变化。
【小问2详解】
影响:根据材料“它还为周边国家所使用”“我国很多少数民族仿照汉字创造了本民族文字”“汉字被多个民族共同使用,成为大范围社会交际和文化沟通的桥梁”分析可知,汉字传播推动了周边国家文字的创制,促进了少数民族文字的创造,促进了少数民族和周边国家文化的发展,促进了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
14. 【中国近代体育的发展】
材料一 西学东渐后,教会学校中首先开展了体育运动。……风气所及,中国官办学堂中出现近代体育活动。洋务运动时期,当时称“操课”或“体操科”。……但当时开展体育活动的,基本上是军事学堂,目的是提高军事院校学生的体能。
-李长莉等著《中国近代社会生活史》
材料二 在这一历史时期(维新变法时期),日本体育模式开始对近代中国发生重要影响。……赴日考察的士人往往特别推崇日本在非军事普通学校中也大力提倡体操。……沈翊清认为,普通学校学生广泛练习体操,是国家军事强大的重要原因。……罗振玉认为:“盖立此竞争之世界,若人民身体孱弱……”
--张晓军《近代国人对西方体育认知的婚变(1840-1937)》
材料三 民国时期学校学生课外体育运动。
学校 课外体育运动概况
浙江省立杭州高级中学 星期一至星期五下午四时十五分至五十止,强制学生进行球类组、掷重组、跳跃组、径赛组、游泳组、器械组、国术组、溜冰组的课外运动。
复旦大学中学部 为将体育普及于全校,专门设立老爷足球队(注:老爷指日日伏案、不往操场运动的同学),专供其练习。
湖北省立第八中学 1929年举行第二届秋季运动会,专门编订了运动会歌:“田赛径赛,球赛国技,发扬意志。大家准备着,打倒列强,以此为先。”
-内容来源:刘京京《理想与未来:民国时期中学生日常生活研究》
(1)依据材料一,指出洋务运动时期军事学堂开设体育课的目的。依据材料二,概括赴日考察士人的主要观点。
(2)依据材料三,归纳民国时期课外体育运动呈现出怎样的特点?综合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近代学堂重视体育课的原因。
【答案】(1)目的:提高军事院校学生的体能。
观点:在非军事普通学校中大力提倡体操(或普通学校学生广泛练习体操),是国家军事强大重要原因。
(2)特点:体育运动种类繁多、强制性锻炼。
原因:西学东渐,受西方思想的影响;民族危机加重,有识之士意识到加强国民体魄健康的重要性;
【解析】
【小问1详解】
目:根据材料一“西学东渐后,教会学校中首先开展了体育运动。……风气所及,中国官办学堂中出现近代体育活动。洋务运动时期,当时称“操课”或“体操科”。……但当时开展体育活动的,基本上是军事学堂,目的是提高军事院校学生的体能。”结合材料分析可知,洋务运动时期军事学堂开设体育课的目的是提高军事院校学生的体能。
观点:根据材料二“在这一历史时期(维新变法时期),日本体育模式开始对近代中国发生重要影响。……赴日考察的士人往往特别推崇日本在非军事普通学校中也大力提倡体操。……沈翊清认为,普通学校学生广泛练习体操,是国家军事强大的重要原因。……罗振玉认为:‘盖立此竞争之世界,若人民身体孱弱……’”,概括赴日考察士人的主要观点。结合材料可分析为,在非军事普通学校中大力提倡体操(或普通学校学生广泛练习体操),是国家军事强大的重要原因。
【小问2详解】
特点:依据材料三“民国时期学校学生课外体育运动,强制学生进行球类组、掷重组、跳跃组、径赛组、游泳组、器械组、国术组、溜冰组的课外运动。”归纳民国时期课外体育运动呈现出怎样的特点,结合材料可分析为,体育运动种类繁多、强制性锻炼。
原因:依据材料三为“将体育普及于全校,专门设立老爷足球队(注:老爷指日日伏案、不往操场运动的同学),专供其练习;1929年举行第二届秋季运动会,专门编订了运动会歌:‘田赛径赛,球赛国技,发扬意志。大家准备着,打倒列强,以此为先。’”结合所学可知,西学东渐,受西方思想的影响;民族危机加重,有识之士意识到加强国民体魄健康的重要性。
15. 【美国崛起与中国复兴】
材料一 美国崛起于19世纪后半期到20世纪上半期,美国首先集中解决了国内的统一和制度问题。在第二次工业革命中,这个新兴的工业国家以重大科技发明为基础,在19世纪末迅速赶超欧洲强国。通过两次世界大战,美国获得了对欧洲的巨大债券和战争赔偿,实现了世界范围的财富从欧洲向美国的转移。以第二次世界大战为标志,美国完成崛起的过程,取代英国成为世界霸权国家。在20世纪的大部分时期,美国主导着全球经济、政治,科学和文化。
-摘编自黄仁伟《大国兴衰的历史比较》
材料二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意味着近代以来久经磨难的中华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迎来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光明前景;意味着科学社会主义在二十一世纪的中国焕发出强大生机活力,在世界上高高举起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意味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制度、文化不断发展,拓展了发展中国家走向现代化的途径,给世界上那些既希望加快发展又希望保持自身独立性的国家和民族提供了全新选择,为解决人类问题贡献了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
-习近平《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
(1)依据材料一,概括美国崛起的主要原因。
(2)依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中国“为解决人类问题”贡献的“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有哪些?
【答案】(1)主要原因:政治上,通过独立战争和南北战争解决了国内的统一和制度问题;经济上,通过第二次工业革命,以重大科技发明为基础,迅速赶超欧洲强国;外交上,通过两次世界大战,获得了对欧洲的巨大债券和战争赔偿,实现了世界范围的财富从欧洲向美国的转移。
(2)中国贡献:对中国,共同富裕、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对世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政策、求同存异、和平崛起、“一带一路”倡议、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等。
【解析】
小问1详解】
主要原因:根据材料一“美国首先集中解决了国内的统一和制度问题”可知原因是政治上,通过独立战争和南北战争解决了国内的统一和制度问题;根据材料一“在第二次工业革命中,这个新兴的工业国家以重大科技发明为基础,在19世纪末迅速赶超欧洲强国”可知原因是经济上,通过第二次工业革命,以重大科技发明为基础,迅速赶超欧洲强国;根据材料一“通过两次世界大战,美国获得了对欧洲的巨大债券和战争赔偿,实现了世界范围的财富从欧洲向美国的转移”可知原因是外交上,通过两次世界大战,获得了对欧洲的巨大债券和战争赔偿,实现了世界范围的财富从欧洲向美国的转移。
【小问2详解】
中国贡献:结合所学中国现代化建设的成就可知,对中国国内而言,贡献的智慧和方案主要有共同富裕、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对世界而言,贡献的智慧和方案有独立自主的和平外政策、求同存异、和平崛起、“一带一路”倡议、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等。
16. 【科技革命与国际秩序】
材料 科学家是科学理论突破与技术革新的原创者,基础理论的突破与科学交融发展,共同促发了动力技术的革新,带动了一些西方国家工业经济实力与军事实力的增长,催化了国家间对互动规则与规范主导权的竞争,进而导致了国际秩序的变迁。
科技革命与国际秩序逻辑关系图示
-据郑华《科技革命与国际秩序变迁的逻辑探析》
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自拟一个论题并展开论述。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论证充分,价值观正确。
【答案】范例一:论题:国家间实力对比的变化影响国际体系的变化。
论述:工业革命后,英国成为“世界工厂”,确立了以英国为中心的资本主义世界体系;二战后欧洲普遍衰落,美苏势力膨胀,以欧洲为中心的国际体系转变为以美苏为中心的国际体系;20世纪六七十年代以来,伴随欧共体和日本的崛起,不结盟运动的兴起,中国综合国力的提升,冲击了两极格局,世界出现多极化趋势。总之,国家间实力的对比变化影响着一个国家或组织在世界体系中的地位,进而影响着国际秩序的变动。
【解析】
【详解】观点及论述:根据题干信息“科学家是科学理论突破与技术革新的原创者……催化了国家间对互动规则与规范主导权的竞争,进而导致了国际秩序的变迁”可提炼出论题:国家间实力对比的变化影响国际体系的变化。然后围绕论题,结合工业革命的影响、二战的影响、美苏两极格局和多个力量中心的出现等进行论述:工业革命后,英国成为“世界工厂”,确立了以英国为中心的资本主义世界体系;二战后欧洲普遍衰落,美苏势力膨胀,以欧洲为中心的国际体系转变为以美苏为中心的国际体系;20世纪六七十年代以来,伴随欧共体和日本的崛起,不结盟运动的兴起,中国综合国力的提升,冲击了两极格局,世界出现多极化趋势。最后得出结论:总之,国家间实力的对比变化影响着一个国家或组织在世界体系中的地位,进而影响着国际秩序的变动。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
2024年中考历史五月模拟押题卷
一、选择题(本题共12题,每小题2分,共计24分。在每小题所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 下列图l所示的建筑应位于图2中的( )
图1 原始居民建筑复原图 图2 原始农耕时代遗址分布图(局部)
A. ①地 B. ②地 C. ③地 D. ④地
2. 如图为周成王五年(公元前1038年)所铸青铜器“何尊”铭文,其中提到周武王克商后,决定建都于天下的中心,“宅兹中国”。这是关于“中国”一词最早的记载。当时“中国”的政治状况是( )
A. 通过禅让制巩固了部落联盟首领的统治
B. 通过分封制扩大了中原文明的影响力
C. 通过郡县制巩固了大一统王朝
D. 通过行省制度加强了对地方控制
3. 汉代财政年度是“计断九月”,收支结算时间以黄河流域主要粮食作物粟的成熟时间作为参考。唐代则是“岁终为断”,收支结算须适应南方主要粮食作物水稻的成熟时节。这反映出( )
A. 江南经济的迅速发展 B. 南方军事实力强大超过北方
C. 政治中心转移到南方 D. 北方放弃种粟转而种植水稻
4. 南瓜原产美洲,明朝嘉靖年间传入中国。《本草纲目》中记载:“南瓜,甘,温,无毒。补中益气。”据此可知,这部著作( )
A. 见证了中外的物种交流 B. 创新了药物的分类法
C. 修正了前人的错误记载 D. 具有广泛的世界影响
5. 清朝将南海诸岛列入水师的巡查范围。康熙四十九年至五十一年(1710—1712年),广东水师副将吴升率水师巡视到西沙群岛一带。由此说明( )
A. 清朝的社会矛盾尖锐 B. 东南亚诸国与清朝友好往来
C. 清政府扶持海上贸易 D. 清政府对南海诸岛行使主权
6. 民国二十年《申报》上刊登了南洋烟草公司的一则广告。其中的一句广告语为:“爱用国货方能达到救国自强”。由此可以推断出( )
A. 洋务运动期间,以民用企业辅助军事工业 B. 辛亥革命后,南京临时政府鼓励兴办实业
C. 一战期间,民族工业出现了“短暂的春天” D. 九一八事变后,民众提倡国货,抵制日货
7. 1954年7月,“初教—5”飞机试飞成功,这标志着中国航空工业由修理阶段跨入了制造阶段;1956年9月,国产B2—34中型坦克发动机问世,结束了中国不能制造坦克发动机的历史。对这一现象描述正确的是( )
A. 抗美援朝,保家卫国 B. “一五”计划,工业起步
C. 土地改革,保障民生 D. 和平外交,共同发展
8. 从深圳特区到海南特区,再到海南自贸区的设立,中国走了近四十年,这四十年的发展过程,从直观上看体现了
A. 中国改革开放不断深入的历程 B. 世界经济全球化不断深入的体现
C. 中国综合国力不断增强的事实 D. 中国对南海地区影响力不断增加的过程
9. 如下表威尼斯和葡萄牙香料进口总值变化统计。这一变化反映了( )
时间 威尼斯 葡萄牙
1498-1501年 年均350万英镑 年均100万英镑
1502-1505年 年均22.4万英镑 年均230万英镑
A. 葡萄牙奢靡之风盛行 B. 欧洲贸易中心发生转移
C. 威尼斯商业贸易断绝 D. 世界日益成为一个整体
10. 梁启超在《新中国建设问题》中指出:“不知英之有王,不过以为装饰品,夫欧人果何取乎此装饰品,而全国人屈已以礼之,且出其血汗金钱以豢之也?以其可以杜内争而定民志也。”此观点认为英国君主立宪制的优势在于( )
A. 削弱君主权力 B. 提供政体典范
C. 保持国家稳定 D. 议会掌握大权
11. “苏联制度的设计用意,在于尽快将一个落后的国家,早早送上工业化的大道。尽管这个制度极其缺乏效率,极其浪费,但毕竟达到了上述目标。”据此判断,该材料( )
A. 客观评价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B. 完全赞同列宁的新经济政策
C. 认为苏联模式有合理之处 D. 否认赫鲁晓夫改革的必要性
12. 世界贸易组织成立以来,到1996年11月,受理的贸易争端已达62起,而且,在62起贸易争端中,发展中国作为申诉方的有20起,占32.29%,作为被控方的有24起,占38.7%。到 2001年底,世界贸易组织已解决了200多个案子,并且绝大多数都得到快速、良好的执行。可见,世界贸易组织
A. 导致了全球贸易竞争加剧 B. 遏制了贸易保护主义蔓延
C. 有效维护了全球贸易环境 D. 推动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
二、非选择题(本题共4小题,共计36分)
13. 【汉字的书写与传播】
材料一
东汉画像石书写者,书写材料为简牍,坐姿为跪坐,书写姿势为“握卷写” 南北朝《北齐校书图卷》,书写者坐在胡床上,左手持纸卷,右手执笔,正在书写
北宋《解盐图》,一盐官在高坐具上垂脚而坐,书写姿势为“伏纸写”
材料二 汉字不仅是中国灿烂文化的结晶,它还为周边国家所使用,如日本、朝鲜、越南等国在历史上曾长期使用汉字,日本利用汉字的偏旁部首创制了日文,现在仍夹用汉字。我国很多少数民族仿照汉字创造了本民族文字,如契丹文、女真文、西夏文等,且汉字被多个民族共同使用,成为大范围社会交际和文化沟通的桥梁。
-摘编自李滨英《中华汉字对周边少数民族创制文字的影响》
(1)依据材料一,指出从东汉到北宋书写形式的变化?并结合所学,说明变化的原因。
(2)依据材料二,说说汉字传播的历史影响。
14. 【中国近代体育的发展】
材料一 西学东渐后,教会学校中首先开展了体育运动。……风气所及,中国官办学堂中出现近代体育活动。洋务运动时期,当时称“操课”或“体操科”。……但当时开展体育活动的,基本上是军事学堂,目的是提高军事院校学生的体能。
-李长莉等著《中国近代社会生活史》
材料二 在这一历史时期(维新变法时期),日本体育模式开始对近代中国发生重要影响。……赴日考察的士人往往特别推崇日本在非军事普通学校中也大力提倡体操。……沈翊清认为,普通学校学生广泛练习体操,是国家军事强大的重要原因。……罗振玉认为:“盖立此竞争之世界,若人民身体孱弱……”
--张晓军《近代国人对西方体育认知的婚变(1840-1937)》
材料三 民国时期学校学生课外体育运动。
学校 课外体育运动概况
浙江省立杭州高级中学 星期一至星期五下午四时十五分至五十止,强制学生进行球类组、掷重组、跳跃组、径赛组、游泳组、器械组、国术组、溜冰组的课外运动。
复旦大学中学部 为将体育普及于全校,专门设立老爷足球队(注:老爷指日日伏案、不往操场运动的同学),专供其练习。
湖北省立第八中学 1929年举行第二届秋季运动会,专门编订了运动会歌:“田赛径赛,球赛国技,发扬意志。大家准备着,打倒列强,以此为先。”
-内容来源:刘京京《理想与未来:民国时期中学生日常生活研究》
(1)依据材料一,指出洋务运动时期军事学堂开设体育课的目的。依据材料二,概括赴日考察士人的主要观点。
(2)依据材料三,归纳民国时期课外体育运动呈现出怎样特点?综合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近代学堂重视体育课的原因。
15. 【美国崛起与中国复兴】
材料一 美国崛起于19世纪后半期到20世纪上半期,美国首先集中解决了国内的统一和制度问题。在第二次工业革命中,这个新兴的工业国家以重大科技发明为基础,在19世纪末迅速赶超欧洲强国。通过两次世界大战,美国获得了对欧洲的巨大债券和战争赔偿,实现了世界范围的财富从欧洲向美国的转移。以第二次世界大战为标志,美国完成崛起的过程,取代英国成为世界霸权国家。在20世纪的大部分时期,美国主导着全球经济、政治,科学和文化。
-摘编自黄仁伟《大国兴衰的历史比较》
材料二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意味着近代以来久经磨难的中华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迎来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光明前景;意味着科学社会主义在二十一世纪的中国焕发出强大生机活力,在世界上高高举起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意味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制度、文化不断发展,拓展了发展中国家走向现代化的途径,给世界上那些既希望加快发展又希望保持自身独立性的国家和民族提供了全新选择,为解决人类问题贡献了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
-习近平《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
(1)依据材料一,概括美国崛起主要原因。
(2)依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中国“为解决人类问题”贡献的“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有哪些?
16. 【科技革命与国际秩序】
材料 科学家是科学理论突破与技术革新的原创者,基础理论的突破与科学交融发展,共同促发了动力技术的革新,带动了一些西方国家工业经济实力与军事实力的增长,催化了国家间对互动规则与规范主导权的竞争,进而导致了国际秩序的变迁。
科技革命与国际秩序逻辑关系图示
-据郑华《科技革命与国际秩序变迁的逻辑探析》
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自拟一个论题并展开论述。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论证充分,价值观正确。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