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2024年中考历史满分冲刺 卷
历 史
时间 60 分钟。试卷满分 100 分。
(本试卷分为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
第Ⅰ卷(50分)
注意事项:
1.每题选出答案后,用 2B 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的信息点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的信息点。
2.本卷共 25 题,每题 2 分,共 50 分。在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最符合题意。
1.研究者发现,位于山西省襄汾的陶寺都城遗址,有宫城、观象台、礼器等,认为当时的黄河中游地区,已经出现早期国家。要获得该遗址最可信史料是通过( )
A.神话传说 B.史书记载
C.考古发掘 D.学者推断
2.公元前1046年,周武王联合各地势力,组成庞大的政治联盟,与商军在牧野决战,灭亡商朝。下列哪件青铜器记述了周武王在牧野伐纣的过程,具有非常重要的史料价值( )
A.四羊方尊 B.司母戊鼎 C.利簋 D.三星堆青铜面具
3.“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而达人”,这些思想主张属于( )
A.道家思想 B.儒家思想 C.墨家思想 D.法家思想
4.图示中这些大型工程的修建,共同体现了( )
A.南北地区交流频繁 B.兼容并蓄的精神风
C.军事防范体系先进 D.中央集权制度的优势
5.某班同学制作了学习卡片,据此推断学习卡片涉及的地区是
朝代:唐朝 人物:文成公主 事件:唐蕃和亲 朝代:元朝 人物:忽必烈 事件:设置宣政院 朝代:清朝 人物:雍正 事件:设置驻藏大臣
A.台湾 B.西藏 C.新疆 D.东北
6.“杭城(杭州)大街,买卖昼夜不绝,夜交三四鼓,游人始稀;五鼓钟鸣,卖早市者又开店矣。”据此可知( )
A.南宋临安是世界著名的大都市 B.南宋时期经济重心完成南移
C.宋代城市坊市界限被逐渐打破 D.宋代商业活动突破时间限制
7.宋朝市民阶层不断壮大,市民文化生活丰富多彩。瓦子是娱乐兼营商业的场所,勾栏内商业广告琳琅满目。这反映了宋朝( )
A.社会风气开放 B.科学技术领先
C.都市商业繁荣 D.民族交融加强
8.有学者认为,宋朝是中国历史的一个重要转折时期,传统的科学技术呈现出前所未有的巅峰状态。以下能说明这一观点的是( )
A.蔡伦改进造纸术 B.毕昇发明活字印刷术
C.祖冲之创制《大明历》 D.宋应星编写《天工开物》
9.太平天国运动是一场波澜壮阔的农民运动,从世界文明史的角度看,它具有的新特点是( )
A.创立拜上帝会 B.反侵略反封建 C.颁布《天朝田亩制度》 D.提出《资政新篇》
10.某同学搜集到了图片《轮船招商局》、影像《甲午风云》、史学论著《戊戌思潮纵横论》和绘画《八国联军在大沽口登陆》。他研究的主题应是( )
A.洋务派的自强与求富 B.日本对中国蓄意侵略
C.西方思想文化的传播 D.民族危机与救亡图存
11.国家公祭鼎铭文:“卅万亡灵,饮恨江城,日月惨淡,衰宇震惊,善行暴虐,旷世未闻……兄弟同心,共御外辱”。其中“卅万亡灵,饮恨江城”反映的历史事实是( )
A.淞沪会战 B.八一三事变 C.卢沟桥事变 D.南京大屠杀
12.清末,127所高等专门学校中有理、工、农、医类学校23所,学生2195人,占全部专科学生总数的9.2%。1915年,94所专科学校中有工、农、医类学校29所,学生4763人,占学生总数的19.8%。这反映出( )
A.近代新式教育逐渐发展 B.辛亥革命成果丰硕
C.专科学校布局科学合理 D.大学学制得到统一
13.“西方侵略者几百年来只要在东方一个海岸上架起几尊大炮就可霸占一个国家的时代是一去不复返了。”彭德怀所说的“一去不复返”指的是哪一个历史事件结束后( )
A.百团大战 B.日本投降 C.渡江战役 D.抗美援朝
14.1953年《人民日报》的元旦社论这样写道:“工业化——这是我国人民百年来梦寐以求的理想。”吹响了新中国工业化建设号角的是( )
A.第一个五年计划 B.大炼钢铁运动
C.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 D.中共十九大
15.1979年l0月,《人民日报》的子报一一《市场报》正式创刊,它是中国改革开放后诞生的第一份经济类报纸。1980年,《人民日报》改版,开辟了《经济简讯》等新栏目,经济新闻成为报道重点,篇幅和数量不断增加。这种现象出现的主要原因是( )
A.拨乱反正工作圆满完成 B.经济建设取得巨大成就
C.党和国家工作中心转移 D.经济特区的建立
16.俄乌冲突爆发不久,时任国务委员兼外长王毅与英国、欧盟以及法国的相关高层通话,就俄乌冲突表达了中国立场:中方坚定主张尊重和保障各国的主权和领土完整这一立场是一贯的,在乌克兰问题上同样适用。中国政府的这一立场出自( )
A.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B.《中美联合公报》
C.“求同存异”方针 D.日内瓦会议
17.“1956-1976年,尽管我国经历了艰难曲折的探索道路,但社会主义国防事业仍在向前发展。”能够支持这一观点的史实是( )
A.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 B.“辽宁舰”交接入列
C.制定“863计划” D.神舟五号载人飞船发射成功
18.曾经战火纷飞的伊拉克是国际社会关系的焦点,伊拉克所在的两河流域是古代文明的发祥地之一。下列文明成果诞生于两河流域的是( )
A.《十二铜表法》 B.《荷马史诗》 C.《汉谟拉比法典》 D.《天方夜谭》
19.《人权宣言》是法国大革命最重要的法律文献和理论旗帜。它的颁布有利于法国( )
A.取得殖民争霸优势地位 B.反对君主专制与等级制度
C.启蒙运动的兴起 D.建立无产阶级专政政权
20.罗斯福1938年谈到“新政”时说:“作为一个国家,我们拒绝了任何彻底的革命计划。为了永远地纠正我们经济制度中的严重缺点,我们依靠的是旧民主秩序的新应用。”其中“新应用”指的是( )
A.发挥信息技术对经济的促进作用 B.通过殖民扩张开拓海外市场
C.用国家干预手段来扭转经济形势 D.革新技术完成产品升级换代
21.一幅地图和一堵墙是时代的烙印和标志。这两幅图片反映的时代特征是( )
A.和平发展 B.冷战对峙 C.军备竞赛 D.多极化趋势
22.如图是一幅《欧盟福利》的漫画,对其寓意解读正确的是( )
A.社会保障体系完善 B.福利制度稳定了社会秩序
C.欧盟正在走向黄金时代 D.福利政策使欧盟不堪重负
23.1956年,埃及宣布收回苏伊士运河主权;1999年,巴拿马收回了巴拿马运河的全部主权。这两次行动的共同之处是( )
A.捍卫了国家主权 B.获得了英美支持
C.摧毁了殖民体系 D.赢得了国家独立
24.某同学在历史课上制作了一张知识卡片。根据下面卡片内容,可知该组织是( )
A.国际联盟 B.联合国
C.欧洲联盟 D.世界贸易组织
25.19世纪中期以后为了适应工业发展的需要,欧洲国家开始推广大众教育。其中,最早开始对儿童实行免费义务教育的国家是( )
A.英国和美国 B.英国和法国 C.法国和德国 D.英国和德国
第Ⅱ卷(50分)
注意事项:
1.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
2.本卷共 3 大题,共 50 分。
26.(13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文帝、景帝时期,进一步推行轻徭薄赋政策,把田赋降至三十税一、并成为汉朝定制。这些措施促进了西汉农业生产的恢复和发展,国力有了很大增强,出现了历史上称为“文景之治”的统治局面。
——摘编自朱绍侯等《中国古代史》(下)
(1)根据材料一、概况西汉农业政策的特点。(2分)
材料二 在唐朝前期130多年中,朝廷经常发布诏令劝课农桑,组织兴修水利工程达160多项,劳动人民还发明了连同、筒车和水轮等新式灌溉工具。贞观末年,全国户数约300万,到开元末年,全国户数已超过841万。唐朝经济繁荣,国力强大,进入了鼎盛时期,历史上称为“开元盛世”
——摘编自朱绍侯等《中国古代史》(下)
(2)根据材料二、概况唐朝前期农业发展的原因。(2分)
材料三 当时,出现了“苏湖熟,天下足”的谚语。造船业在当时世界上居于领先地位。……海外贸易也超过前代,在主要港口设立……加以管理……外贸所得,在财政收入中占有重要地位。
——摘编自《中国历史》七年级下册
(3)结合所学知识,判断材料三所述史实发生在哪一朝代?这一时期我国的经济格局发生了什么变化?(4分)
材料四
年份 耕地面积(顷)
顺治十八年(1661年) 5493576
康熙二十四年(1685年) 6078430
雍正二年(1724年) 6837914
乾隆三十一年(1766年) 7414495
(4)根据材料四及所学知识,分析清朝耕地面积变化趋势,并分析其影响因素?(5分)
27.(21分)近代以来列强发动了一系列的侵略战争,给中国带来巨大影响。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当中国人实行一种激烈的禁烟运动而使危机加剧的时候,战争果然就到来了;可是它并不是为了维护鸦片贸易而进行的斗争,它不过是一个持续了二十年,并且要决定东方和西方之间应有的国际和商务关系的斗争的开始。
——(美)马士《中外帝国对外关系史》
(1)材料中的“战争”对中国的经济结构产生了什么影响?(6分)
材料二 甲午中日战争后,列强对中国的侵略,空前凶猛,中国的抗战亦随之激烈。抗战有两种类型,动机虽都是为了自救,但采取的方式大相径庭。一为观察世界形势,认为必须进行政治改制运动,才能与西方并驾齐驱;一为昧视时代潮流,对洋人、洋教以及轮船、铁路等统统排斥,成为暴力反洋运功。
——郭廷以《近代中国史纲》
(2)根据材料二及所学知识,分析“列强对中国的侵略,空前凶猛”的国际背景是什么?(4分)
材料三 20世纪的大幕拉开了,紫禁城依然巍峨庄严,但太和殿前却留下了中国在20世纪的第一年所遭受的国耻。各国军队在北京划区驻扎,要求所驻区域的所有中国人家必须悬挂占领国国旗。一时间,中国的心脏插着的是八个国家的旗帜。人类进入近代以来,还没有哪个国家曾遭受过如此屈辱,整个中国仿佛都被撕裂。
——摘自《复兴之路》
(3)材料三中反映的战争与材料二中的“暴力反洋运动”有什么联系?“各国军队在北京划区驻扎”对清政府产生了什么直接影响?(5分)
(4)综合上述三段材料,简析“战争”对近代中国社会性质的变化产生的影响。(6分)
28.(16分)当今世界正处于大发展大变革大调整时期,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人类面临许多共同的挑战。回首往事,我们寻求借鉴,汲取智慧,瞻望未来。我们着眼于世界格局和发展大势,积极应对全球共同挑战和建设美好世界。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早在13、14世纪,连接欧亚非地区的世界贸易网已经形成,欧洲在其中一直处于边缘地位。这不仅因为欧洲的经济总量远远无法与亚洲的中国、印度相此。……16世纪欧洲在世界经济贸易中的这种处境开始改善。但一直到18世纪,原有的世界经济贸易格局仍没有改变。……19世纪欧洲终于成为世界经济贸易的中心。
——弗兰克《白银资本》
(1)根据材料,归纳从13、14世纪到19世纪,欧洲在世界经济贸易中的地位发生了怎样的变化?结合所学知识,概述欧洲发生这种变化的政治原因和经济原因。(6分)
材料二 1871年,德国完成了统一。1870至1913年,德国国民生产总值年均增长4.7%。工业生产增长了4.6倍。同期英国增长1.3倍,法国增长1.9倍,1913年,德国在世界工业总产值中的比重为16%,英国为14%;这一年,德国贸易占世界贸易总额的13%,而英国为15%。
——王钰《世界经济史》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这一时期德国经济增长的主要原因。(4分)
材料三 20世纪50—70年代,联邦德国国民生产总值平均每年增长7.8%,法国工业生产每年增长5.7%,意大利平均每年增长7.9%。到70年代的中后期,扩展成九国的欧洲共同体经济贸易发展势头较好,1979年,欧共体各国国民生产总值之和首次超过美国。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欧洲一体化产生的影响。(3分)
材料四 任何国家和民族在追求自身发展时,若一直忽视甚至无视全人类共同利益的存在,则不仅损害自身,更要殃及全人类。
——贺金瑞《全球化与交往实践》
(4)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请就国家在追求自身发展时,如何维护全人类共同利益,给出你的建议。(3分)试卷第1页,共3页
试卷第1页,共3页
参考答案:
1.C
2.C
3.B
4.D
5.B
6.D
7.C
8.B
9.D
10.D
11.D
12.A
13.D
14.A
15.C
16.A
17.A
18.C
19.B
20.C
21.B
22.D
23.A
24.B
25.B
26.(1)特点:轻徭薄赋,休养生息。
(2)原因:政府政策的重视,兴修水利工程,发明推广了一些重要的农业生产工具,农业生产技术不断改进,垦田面积逐渐扩大。
(3)朝代:宋朝
变化:经济重心南移
(4)变化:迅速增长;
因素:统治者重视农业生产,大力推行垦荒政策,社会相对安定,劳动人民的辛勤劳作等。
27.(1)影响:封建自然经济开始解体,外国资本主义经济入侵。
(2)国际背景:第二次工业革命后,西方主要资本主义国家进入垄断资本主义(或帝国主义)阶段。
(3)联系:暴力反洋运动(义和团运动)是材料三中战争(八国联军侵华战争)的直接原因(或:列强为镇压义和团运动发动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直接影响:使清政府完全处于各国军队的影响和控制之下。
(4)影响:使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化的程度不断加深。
28.(1)变化:由贸易的边缘地位到逐步改善,再到成为世界贸易中心。
原因:资本主义制度建立;工业革命等。
(2)原因:国家统一;较早进行第二次工业革命,成就突出。
(3)影响:强化了欧洲各国之间的经济联系,增强了欧洲对外的经济竞争力,提高国际经济合作水平。
(4)建议:大力提倡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构建新型国际关系;推动新型经济全球化;维护以联合国为核心的国际体系;推动文明交流互鉴等。(言之有理即可)
答案第1页,共2页
答案第1页,共2页
转载请注明出处高中试卷答案网 » 天津2024年中考历史满分冲刺卷(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