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卷答案
寻你做寻,想你所想

2024年山东省临沂市费县中考模拟历史试题(二) (原卷版+解析版)

2024年初中学业水平模拟考试试题
历史(二)
注意事项:
1.本试卷分第1卷(单项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共8页,满分100分,考试时间60分钟。答卷前,考生务必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座号填写在试卷和答题卡规定的位置。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2.答题注意事项见答题卡,答在本试卷上不得分。
第Ⅰ卷选择题(共50分)
第Ⅰ卷为单项选择题,共25道题,每题2分,共50分。在每题所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1. 2024年是著名思想家孟子诞辰2395周年。下列属于孟子主张的是( )
A. “以德治国” B. “民贵君轻” C. 顺应自然和民心 D. “兼爱”、“非攻”
【答案】B
【解析】
【详解】结合所学可知,孟子提出提出“民贵”“君轻”的思想和“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道德观念,B项正确;“以德治国”是孔子的主张,排除A项;战国时期道家道家学派的代表人物庄子主张治理国家要顺其自然,“无为而治”,排除C项;墨家的创始人是战国时期的墨子,他主张“兼爱”(希望人们互助互爱)和“非攻”(反对侵略战争,支持正义战争),排除D项。故选B项。
2. 秦朝开创的中央集权制包含三大要素: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官僚任免而不得世袭。其中“体制”的创立( )
A. 奠定了封建政治制度的基本格局 B. 确立了儒学的主导地位
C. 开创了地方行政的基本模式 D. 标志着中央集权发展到顶峰
【答案】A
【解析】
【详解】根据材料“秦朝”“君主‘独制’”“中央集权”“官僚任免而不得世袭”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为加强对全国统治,秦朝创立了大一统的中央集权制度,国家最高统治者称为皇帝,拥有至高无上的权威,总揽全国的一切军政大权,在地方上,建立由中央直接管辖的郡县制,开创了此后我国历代王朝地方行政的基本模式,A项正确;汉武帝时确立了儒学的主导地位,排除B项;郡县制开创了地方行政的基本模式,但材料还包括皇帝制、三公九卿制等,排除C项;清朝雍正帝设置军机处,标志着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发展到顶峰,排除D项。故选A项。
3. 汉武帝距今去世已2110周年。经初步考证,2004年在湖南长沙发现的1万余枚汉代简牍,是汉武帝时期的行政文书。这些文书的内容大都涉及诉讼、法制、统计等制度以及长沙国的历史、法律、职官、郡县、疆域等诸多方面。由上述材料推断汉武帝时( )
A. 完善各种政治制度 B. 进入鼎盛时期 C. 开始大量使用简牍 D. 仍然存在封国
【答案】D
【解析】
【详解】根据材料“这些文书的内容大都涉及诉讼、法制、统计等制度以及长沙国的历史、法律、职官、郡县、疆域等诸多方面”分析可知当时存在长沙诸侯国,说明仍然存在封国,D项正确;根据题意可知汉武帝存在各种制度,没有体现完善制度的过程,排除A项;汉武帝时期进入鼎盛时期,但材料强调出土众多能够反映汉武帝时期的文物,排除B项;简牍的大量使用是在纸发明以前,西汉已经出现纸,排除C项。故选D项。
4. 下图所示的大运河始建于公元前486年,包括隋唐、京杭和浙东大运河三部分。2014年,大运河在第38届世界遗产大会上获准列入世界遗产名录。大运河( )
A. 在隋炀帝时期开始修建 B. 连接了中国的五大水系
C. 始终以河南洛阳为中心 D. 在新时代已经弃而不用
【答案】B
【解析】
【详解】根据所学知识,隋炀帝开通了大运河,大运河连接了海河、黄河、淮河、长江和钱塘江,加强了南北地区政治、经济和文化交流,巩固了对全国的统治,B项正确;在隋炀帝时期开凿大运河以前早在春秋时期就开始了,春秋时期的吴国的扬州附近开凿了一条沟通长江和淮河的“邗沟”,排除A项;隋朝大运河以洛阳为中心,而非京杭、浙东大运河的中心,排除C项;大运河至今仍在发挥重要的作用,排除D项。故选B项。
5. 唐代进士科的考试着重于文学写作,也要考帖经(儒家经典基础知识测验)。唐玄宗统治时期,允许考生以作诗代替考帖经。上述材料表明( )
A. 唐玄宗重视人才 B. 唐朝重视考试选拔人才
C. 唐玄宗尚文轻武 D. 唐朝重视文学艺术的发展
【答案】D
【解析】
【详解】根据题干中“唐代进士科的考试着重于文学写作,也要考帖经(儒家经典基础知识测验)。唐玄宗统治时期,允许考生以作诗代替考帖经。”可知,唐朝科举考查文学写作,说明唐朝重视文学艺术的发展,D项正确;材料并未涉及唐玄宗对人才的重用,比如重视姚崇、宋璟等人,排除A项;材料强调科举考试内容的变化,无法得出重视考试选拔人才,排除B项;宋代尚文轻武,排除C项。故选D项。
6. 有一首歌谣这样唱道:“杀牛羊,备酒浆,开了城门迎闯王(李自成),闯王来时不纳粮。”“朝求升,暮求合,近来贫汉难存活。早早开门拜闯王,管叫大小都欢悦。”该“闯王”领导的军队( )
A. 最终推翻了清王朝的统治 B. 与明军在山海关交战失利
C. 提出“均田免赋”的口号 D. 逐步建立起对全国的统治
【答案】C
【解析】
【详解】根据题干中“杀牛羊,备酒浆,开了城门迎闯王(李自成),闯王来时不纳粮。”结合所学可知,明朝末年,发生李自成起义,他提出“均田免赋”的口号,受到人们的广泛欢迎,C项正确;最终推翻了清王朝的统治的是辛亥革命,排除A项;李自成与清军在山海关交战失利,排除B项;逐步建立起对全国的统治,与史实不符,李自成的起义没有完成全国统治,排除D项。故选C项。
7. 清朝时期小说创作大放异彩,文学名著《红楼梦》创作面世广泛传播;戏曲艺术推陈出新,国粹京剧逐渐形成并流传四方。这一现象出现的根本原因是( )
A. 统治者大兴“文字狱” B. 商品经济发展与市民文化繁荣
C. 君主专制制度达到顶峰 D. 对外开放贸易政策的积极推动
【答案】B
【解析】
【详解】根据题干“清朝小说大放异彩……戏曲艺术推陈出新”和所学可知,明清时期商品经济进一步发展,许多大的城市出现,市民阶层队伍在扩大,市民对精神文化的追求和渴望,使文学家、艺术家积极进行创作,推动了市民文化的发展和繁荣,B项正确;“统治者大兴文字狱”使艺术创作受到一定的限制,排除A项;雍正帝设立军机处,标志着君主专制达到高峰,是政治方面的措施影响,与文学艺术创作取得如此辉煌成就关系不密切,排除C项;清政府推行闭关锁国政策,排除D项。故选B项。
8. 1844年,清政府被迫与美国、法国分别签订了中美《望厦条约》和中法《黄埔条约》。通过这些条约,美国和法国可以( )
A. 获得外国公使进驻北京的特权 B. 完全实现鸦片贸易的合法化
C. 享受英国在华取得的各种特权 D. 赔偿兵费白银2亿两
【答案】C
【解析】
【详解】结合所学知识,中美《望厦条约》和中法《黄埔条约》的签订,美国和法国获得“最惠国待遇”,享受中国给予其他国家的一切权利,美国和法国可以享受英国在华取得的各种特权,C项正确;使西方列强获得外国公使进驻北京这一特权的条约是《天津条约》,排除A项;清政府被迫承认鸦片贸易合法化的条约是《通商章程善后条约》,排除B项;1895年日本强迫清政府签订了《马关条约》,赔偿兵费白银2亿两,排除D项。故选C项。
9. 下图是中国近代某一民主革命团体的誓词。下列关于该“革命团体”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是一个资产阶级革命政党 B. 孙中山为该革命团体总理
C. 提出了“振兴中华”的宗旨 D. 以“三民主义”为政治纲领
【答案】C
【解析】
【详解】根据图片中“驱除鞑虏,恢复中国,创立合众政府”,结合所学可知,1894年11月,孙中山在檀香山联合华侨,成立兴中会,提出“振兴中华”的宗旨,号召“驱除鞑虏,恢复中国,创立合众政府”,C项正确;兴中会是革命团体,不是一个资产阶级革命政党,排除A项;题干中未出现孙中山为该革命团体总理的信息,排除B项;以“三民主义”为政治纲领是中国同盟会,排除D项。故选C项。
10. 如图是中国近现代历史上著名的军事学校,该校( )
A. 是国共合作正式建立的标志 B. 首任校长是周恩来,孙中山兼任军校总理
C. 为新文化运动的兴起奠定了思想基础 D. 为国民革命军的建立作了准备
【答案】D
【解析】
【详解】根据所学可知,在苏联和中国共产党的帮助下,1924年,孙中山在广州黄埔创办。孙中山兼任军校总理,蒋介石任校长,周恩来不久后担任政治部主任。它培养出大批军事和政治人才,为国民革命军的建立和北伐战争作了准备,D项正确;1924年1月国民党一大的召开是国共合作正式建立的标志,排除A项;黄埔军校中孙中山兼任军校总理,蒋介石任校长,周恩来不久后担任政治部主任,排除B项;材料强调的是国民革命,与新文化运动无关,排除C项。故选D项。
11. “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这一历史事件( )
A. 是中国共产党独立领导武装斗争的开始 B. 使中国革命转危为安,打开新局面
C. 是中国共产党历史上生死攸关的转折点 D. 标志着中国革命从城市转向了农村
【答案】B
【解析】
【详解】根据所学知识,由题干材料中的“红军不怕远征难”可知,诗句反映的是红军进行长征这一伟大战略转移的历史,使中国革命转危为安,打开新局面,B项正确;南昌起义是中国共产党独立领导武装斗争的开始,排除A项;遵义会议是中国共产党历史上生死攸关的转折点,排除C项;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创建标志着中国革命从城市转向了农村,排除D项。故选B项。
12. 历史地图是学习历史的重要载体。对如图所示战役的影响描述正确的是( )
A. 解开了人民解放军战略进攻的序幕 B. 粉碎了国民党对解放区的重点进攻
C. 大大加速了人民解放战争胜利进程 D. 宣告了国民党统治退出了历史舞台
【答案】C
【解析】
【详解】根据材料中历史地图结合所学知识,可以判断为解放战争时期的三大战役,共歼灭和改编国民党军队150多万,国民党军队的主力基本被消灭,大大加速了人民解放战争胜利的进程,C项正确;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揭开了人民解放军战略进攻的序幕,与题干图片信息不符,排除A项;粉碎了国民党对解放区的全面进攻是1947年,排除B项;渡江战役,攻占南京,宣告了国民党在大陆统治的结束,与题干地图信息不符,排除D项。故选C项。
13. “我们此次到北平刚好碰到这个划时代的会议召开 我们今后应当在工人阶级领导下密切合作,努力恢复和发展新民主主义经济。”材料中“这个划时代的会议”( )
A. 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B. 推动我国社会性质发生了根本的转变
C. 充分讨论了新型国家的框架 D. 系统阐述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理论
【答案】C
【解析】
【详解】根据材料“我们此次到北平刚好碰到这个划时代的会议召开……民族资产阶级这次不仅参加了……新民主主义经济”,据此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49年,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在北平隆重召开,各民主党派、无党派人士等参与会议,会议通过了《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C项正确;1954年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排除A项;1956年底三大改造的完成,标志着中国生产资料所有制由私有变为公有,进入了社会主义社会。排除B项;中共十三大上,中国共产党系统阐述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理论,排除D项。故选C项。
14. 20世纪50年代万隆会议引申和发展了和平共处五项原则;60年代不结盟运动把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作为指导原则;70年代联合国大会明确接受了和平共处五项原则。这说明( )
A. 中国主导世界发展方向 B. 国际机构解决事务争端方式单一
C. 和平任务已经彻底实现 D.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得到国际认可
【答案】D
【解析】
【详解】根据题干信息“20世纪50年代万隆会议引申和发展了和平共处五项原则;60年代不结盟运动把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作为指导原则;70年代联合国大会明确接受了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可得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具有强大的生命力,逐渐得到国际社会的认可,D项正确;“中国主导世界发展方向”和“和平任务已经彻底实现”说法错误,排除AC项;“国际机构解决事务争端方式单一”不符合题干主旨,排除B项。故选D项。
15. 2024年3月2日,神舟十七号在空间站机械臂和地面科研人员的配合支持下,完成全部既定任务,航天员汤洪波、江新林已安全返回问天实验舱,出舱活动取得圆满成功。下列图片揭开我国在探索太空征程上开端的是( )
A. 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 B. 成功发射“东方红一号”
C. 神舟一号完成飞行试验 D. 航天员出舱实现太空行走
【答案】B
【解析】
【详解】根据题干材料“揭开我国在探索太空征程上开端”可知,1970年,我国用长征号运载火箭,成功地发射了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东方红一号,成为世界上第五个能独立发射人造地球卫星的国家。它标志着中国人民成功掌握了人造卫星的空间技术,是我国在探索太空的征程上迈出的第一步,B项正确;1964年,我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与题意不符,排除A项;1999年,神舟一号无人飞船成功完成载人航天工程的第一次飞行试验,开启了我国的飞天之旅,排除C项;2008年,航天员翟志刚成功完成出舱任务,实现了太空行走,排除D项。故选B项。
16. 1979年1月1日,全国人大常委会发表下图所示的公开信。该“公开信”的发表( )
A. 打破了两岸同胞的隔绝状态 B. 促进了海峡两岸关系的新发展
C. 助推海峡两岸关系协会创办 D. 使海峡两岸局势逐步走向缓和
【答案】D
【解析】
【详解】结合所学可知,从1979年开始,中国人民解放军奉命停止对金门和马祖的炮击,中央人民政府倡议海峡两岸实行“三通四流”。海峡两岸的局势逐步走向缓和,D项正确;1987年,台湾当局开始被迫调整“三不”政策,打破了两岸同胞的隔绝状态,两岸关系发生了历史性的变化,排除A项;“九二共识”,反对“台独”,主张台海和平稳定。国共两党最高领导人的会见,促进了两岸关系的新发展,排除B项;1991年祖国大陆成立了海峡两岸关系协会,与题干时间不符,排除C项。故选D项。
17. 1984年,有国际媒体评论:“中国政府开放整个海岸意味着实际开放半个中国,它是三十五年以来中国政府所采取的最大胆的行动。”这个“大胆行动”指的是( )
A. 开放十四个沿海港口城市 B. 设深圳等四个经济特区
C. 设立长江三角洲开放区 D. 将海南岛建成经济特区
【答案】A
【解析】
【详解】根据所学知识可知“中国政府开放整个海岸意味着实际开放半个中国,它是三十五年来中国政府所采取的最大胆的行动”是指1984年,我国进一步开放大连、天津、青岛、上海、福州、广州等14个沿海城市,对外开放范围进一步扩大,A项正确;1980年,中央决定在广东,福建两省兴办深圳、珠海、汕头、厦门4个经济特区,排除B项;1985年,我国又把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和闽南三角地区开辟为沿海经济开放区,排除C项;1988年,建立海南经济特区,排除D项。故选A项。
18. 不管走得多远,都不能忘记来时的路。时光的脚步迈进新时代,古田会议的光芒依然照耀在中国共产党前进的道路上。2014年,全军政治工作会议在福建古田召开,强调要为新形势下的强军目标提供坚强政治保证的是( )
A. 军队政治工作 B. 中国共产党的领导
C. 军队组织工作 D. 军队联合作战体系
【答案】A
【解析】
【详解】依据所学可知,面对强国强军的时代要求,我国国防和军队建设不断推进。2014年,全军政治工作会议在福建古田召开,强调军队政治工作要为新形势下的强军目标提供坚强政治保证,A项正确;而BCD三项均与题干信息“全军政治工作会议”不符,排除BCD项。故选A项。
19. 屋大维表面上维护共和制传统,没有称帝,保留元老院,他成为首席元老。元老院授予他“奥古斯都 ”的尊号。他慎重对外扩张,举办娱乐活动,热衷于罗马的城市建设。这表明他( )
A. 维护共和制传统 B. 不进行对外扩张
C. 促进罗马帝国城市的发展 D. 使罗马帝国演变为共和国
【答案】C
【解析】
【详解】据题干“屋大维表面上维护共和制传统”“他慎重对外扩张,举办娱乐活动,热衷于罗马的城市建设。”和所学知识可知,公元前27年,屋大维首创“元首制”这一政治形式,掌握了最高统治实权。罗马共和国演变为罗马帝国。屋大维采取许多措施解决矛盾,巩固自己的独尊地位,促进了罗马帝国的发展。题干强调了屋大维热衷于罗马的城市建设,这种对城市发展的关注和投资有助于提升罗马城市的繁荣和文化水平,对城市的发展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C项正确;维护共和制传统与题干“屋大维表面上维护共和制传统”不符,排除A项;不进行对外扩张与题干“他慎重对外扩张”不符,排除B项;题干强调的是他热衷于罗马的城市建设,与使罗马帝国演变为共和国没有直接关系,排除D项。故选C项。
20. “我以我的信义宣誓,从现在起,我将像一个封臣对待封君那样真诚无欺地效忠于伯爵,”伯爵手持权杖,向所有向他宣誓效忠和致敬的人授予封地,然后众人一起宣誓。上述情景最应出现于( )
A. 尼罗河流域的埃及 B. 西周时期的中国 C. 封建社会的日本 D. 查理曼帝国时期
【答案】D
【解析】
【详解】依据题干信息“从现在起,我将像一个封臣对待封君那样真诚无欺地地效忠于伯爵”并结合所学可知,题干反映的是中古时期欧洲封君封臣制度,查理曼帝国存在于中世纪欧洲,D项正确;尼罗河流域的埃及最高统治者是法老,排除A项;西周时期中国是分封制,排除B项;封建社会的日本是设立天皇为首的封建专制国家,排除C项。故选D项。
21. 第一国际是无产阶级的第一个国际联合组织。它建立后,世界各国无产阶级在更广泛的范围内实现联合,共产主义运动的影响从西欧扩展到东欧、美洲的十几个国家。该组织( )
A. 以马克思主义作为斗争的理论指导 B. 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无产阶级政权
C. 没有对法国巴黎公社成立提供支持 D. 仅号召各国工人阶级争取政治权利
【答案】A
【解析】
【详解】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马克思主义诞生后,国际工人运动进入一个新的历史时期。以马克思主义作为斗争的理论指导,1864年,英国、法国、德国等国的工人代表联合起来成立了国际工人协会,史称“第一国际”,A项正确;巴黎公社,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无产阶级政权,排除B项;巴黎公社得到了第一国际的支持,公社的很多领导人都是第一国际的成员,排除C项;“仅号召各国工人阶级争取政治权利”说法错误,排除D项。故选A项。
22. 达尔文22岁时,受“小猎犬号”船长的邀请,进行了近5年的环球航行。旅行结束后,达尔文得出了与船长认识所相反的结论,并在下图所示著作中系统阐述。他在这一著作中指出( )
1859年版《物种起源》
A. 生物的发展是由神决定的 B. 物种都处于不断变化之中
C. 人类并不是由进化而来的 D. 千百年来的神创论是真的
【答案】B
【解析】
【详解】结合所学可知,1859年,英国生物学家达尔文出版了《物种起源》。在这本书中,他提出了“进化论”的观点,指出:物种都处于不断变化之中,经历了由低等到高等、从简单到复杂的演变过程;B项正确;《物种起源》指出生物的发展和进化不是由神的意志或生物本身的欲望决定的,而是遗传变异、生存斗争和自然选择的结果;排除AD项;《物种起源》指出人类也是进化来的,不是上帝创造的。排除C项。故选B项。
23. 2024年是美国经济大危机爆发95周年。有资料报道:“美国国内经济的不平衡与国际经济的不平衡一样严重,其根本原因在于工资落后于不断上升的生产率,从1920年到1929年,工人每小时的工资只上升了2%,而其生产率却猛增了55%。”上述材料( )
A. 揭示了经济危机爆发的根源 B. 说明经济危机导致工人工资落后
C. 反映生产与消费之间的矛盾 D. 表明美国生产过剩引发经济危机
【答案】A
【解析】
【详解】根据材料内容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经济危机爆发的根本原因就是在资本主义制度下,资本家盲目扩大生产,而人民的消费水平没有得到相应的提高而导致的生产相对过剩,材料信息反映的是1929年经济大危机爆发的根源,A项正确;工人工资落后,导致其消费能力较低,最终导致经济危机,排除B项;材料强调工人工资与生产率之间的差距,并不是生产与消费之间的矛盾,排除C项;材料强调工资落后引发经济危机,而不是生产过剩,排除D项。故选A项。
24. 下图所示的旗帜于1954年被该组织采用。深蓝色的旗底代表大西洋,圆圈代表团结,指南针象征各成员国共同的和平目标。下列关于这一组织的说法正确的是( )
北大西洋公约组织旗帜
A. 担负着维护国际和平的主要责任
B. 是美苏两极格局最终形成的标志
C. 以“人权高于主权”理论谋和平
D. 是杜鲁门主义在军事领域的延伸
【答案】D
【解析】
【详解】结合所学可知,1949年,以美国为首的12个西方国家代表在华盛顿集会,签订《北大西洋公约》,建立了北大西洋公约组织,形成了西方集体防御体系,以达到对抗苏联、称霸世界的目的。北大西洋公约组织是美苏冷战在军事上表现,也是杜鲁门主义在军事领域的延伸,D项正确,排除A项;为对抗北大西洋公约组织,1955年,苏联、捷克斯洛伐克等8国建立华沙条约组织。北大西洋公约组织和华沙条约组织两大军事政治集团的建立,标志着两极格局的形成。排除B项;材料中未涉及“人权”、“主权”的阐述以及两者的比较,排除C项。故选D项。
25. 20世纪60—70年代,巴拿马不断爆发群众性的反美运动,要求收回巴拿马运河的主权。1999年底,巴拿马最终收回了运河区的主权和管辖权。对此结果解读正确的是( )
A. 推动了拉美地区的政治经济发展
B. 标志着非洲国家摆脱了殖民主义桎梏
C. 提高了亚非国家和地区的民族自信
D. 标志着国际政治新秩序的最终确立
【答案】A
【解析】
【详解】根据所学可知,巴拿马运河是沟通大西洋与太平洋的通航运河,1914年正式开通后,美国霸占了运河及其两岸狭长地带的运河区,变成“国中之国”。巴拿马运河与苏伊士运河同样具有世界战略意义,因此素有“世界桥梁”之称。1999年12月31日,巴拿马收回运河区的主权和管辖权。巴拿马运河主权的收回,捍卫了巴拿马人民的利益以及彰显了巴拿马国家的主权,鼓舞了拉美人民维护国家主权的斗争,推动了拉美地区的政治经济发展,A项正确;巴拿马是美洲的国家,排除BC项;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的还没有最终确立,排除D项。故选A项。
第Ⅱ卷非选择题(共50分)
第Ⅱ卷为非选择题,共3道题,第26题16分,第27题18分,第28题16分,共50分。
26. 我国自古以来就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国家,维护和巩固国家统一始终是历史发展的主流。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康熙二十三年)夏四月己酉,设台湾府县官,袁福建行省。
——《清史稿·圣祖本纪》
(1)材料一所述的历史史事有什么重要意义?三国时期的哪一政权曾加强了大陆与台湾的联系?
材料二 台湾是中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海峡两岸同胞同根同源、同文同种,中国历代政府对台湾行使管辖权。1292年,忽必烈派军队征讨琉球,并且在澎湖列岛上设立管理机构。16世纪后,由于明朝正在经历灭国危机,台湾岛便被荷兰侵略者占领。直到郑成功率领2万多军队,经过一年多的激烈战斗,才得以收复台湾。1683年,清军两万人进攻台湾,郑氏军队战败,台湾归入清朝的版图。步入近代,腐败的清政府战败,签定了丧权辱国的不平等条约,将台湾划分为日本管辖,就此,台湾再次沦为日本侵略者的殖民地。
——据《中国台湾的历史变迁》等
(2)材料二中元朝设立的“管理机构”是什么?明朝的“灭国危机”指什么?“台湾归入清朝的版图”后又设置什么机构进行管辖?在近代中国,哪一次列强侵华战争对台湾问题的形成产生了重大影响?
(3)材料一、材料二所反映的史事发生时,中国的国力状况分别如何?综合上述,我们能得到哪些正确的历史认识?
【答案】(1)意义:巩固了统一多民族国家;有利于东南沿海地区的稳定。
政权:东吴。 (2)元朝:澎湖巡检司;
明朝“灭国危机”:政治腐败越发严重;国家财政危机深重;阶级矛盾异常尖锐;李自成率领农民起义。
清朝机构:台湾府;
战争:甲午中日战争。 (3)国力:康熙帝收复台湾时,清朝国力鼎盛,经济繁荣。台湾问题发生后,明清国力衰微,海防松懈,落后于世界潮流。
认识:国家实力是外交的基础;弱国无外交,落后就要挨打;必须不断增强国家实力;必须学习和赶超世界先进水平;必须与时俱进,适应世界发展潮流;台湾是中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祖国完全统一一定能够实现。
【解析】
【小问1详解】
意义:根据材料“夏四月己酉,设台湾府县官,袁福建行省”并结合所学收复台湾的意义可知巩固了统一多民族国家;有利于东南沿海地区的稳定。
政权:结合所学三国时期东吴曾派人到达夷州(今台湾)。
【小问2详解】
元朝:根据材料“1292年,忽必烈派军队征讨琉球,并且澎湖列岛上设立管理机构”并结合所学可知澎湖巡检司;
明朝“灭国危机”:根据时间16世纪后并结合所学明朝后期的危机可知政治腐败越发严重;国家财政危机深重;阶级矛盾异常尖锐;李自成率领农民起义。
清朝机构:根据材料“1683年,清军两万人进攻台湾,郑氏军队战败,台湾归入清朝的版图”可知台湾府;
战争:根据材料“。步入近代,腐败的清政府战败,签定了丧权辱国的不平等条约,将台湾划分为日本管辖”可知甲午中日战争。
【小问3详解】
国力:根据材料“康熙二十三年”可知康熙帝收复台湾时,清朝国力鼎盛,经济繁荣。根据材料“16世纪后,由于明朝正在经历灭国危机”可知台湾问题发生后,明清国力衰微,海防松懈,落后于世界潮流。
认识:结合中国古代台湾问题和近代屈辱史可知国家实力是外交的基础;弱国无外交,落后就要挨打;必须不断增强国家实力;必须学习和赶超世界先进水平;必须与时俱进,适应世界发展潮流;台湾是中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祖国完全统一一定能够实现。
27. 根据以下大事年表,解答下列问题。
时间 事件
1949年9月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召开
1949年10月1日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1950年至1953年 抗美援朝
1950年至1952年 土地改革
1953年至1957年 第一个五年计划
1954年9月 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召开
1954年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得到倡导
1971年 中国恢复联合国合法席位
1956年 三大改造基本完成
1978年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
1979年 中美建交
1984年10月 以城市为重点的经济体制改革全面展开
1984年9月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区域自治法》颁布实施
1984年 “一国两制”写入《政府工作报告》
1999年12月20日 澳门回归祖国
2001年 加入世界贸易组织
2013年 提出“一带一路”倡议
(1)表格材料中的哪一事件“开辟了中国历史新纪元”?为这一事件的实现奠定基础的是哪场战争的胜利?
(2)表格材料中“以城市为重点的经济体制改革全面展开”的中心环节是什么?表格材料中“澳门回归祖国”的政策保障是什么?
(3)选择材料中相互关联的事件,结合所学自定一个你想论述的观点,加以阐述或者说明。(要求:观点正确,史论结合,条理清楚)
【答案】(1)事件: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战争:解放战争。 (2)中心环节:增强企业活力;
政策保障:一国两制。 (3)事件: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
观点:中国共产党带领人民走向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说明: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经过28年的奋斗,在1949年10月1日成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标志着新中国诞生,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创造了广阔的前景。1978年底,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作出了把党和国家的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实行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开启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取得了巨大成就,中国的国内生产总值持续高速增长,人民生活水平大幅提高,我国的综合国力不断跃上新台阶,中国正在不断迈向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结论:综上所述,中国共产党不忘初心,带领人民走向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作为青少年的我们要志存高远,努力奋斗,为实现中国梦贡献自己的力量。
【解析】
【小问1详解】
事件:根据题干“开辟了中国历史新纪元”并结合所学新中国成立相关知识,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开辟了中国历史新纪元。
战争:结合所学解放战争的意义相关知识,解放战争的胜利,为新中国的成立奠定了基础。
【小问2详解】
中心环节:结合所学改革开放中国企改革的内容可知,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中心环节是增强企业活力。所以,“以城市为重点的经济体制改革全面展开”的中心环节是增强企业活力。
政策保障:结合所学解决澳门问题的政策可知为一国两制。
【小问3详解】
根据表格可以得出,表格体现出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取得民族独立,进行社会主义建设的史实,选择事件进行论述即可,例如选择事件: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根据新中国成立和改革开放的意义可以拟定观点:中国共产党带领人民走向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说明:结合新中国成立的意义和改革开放的成就可知,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经过28年的奋斗,在1949年10月1日成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标志着新中国诞生,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创造了广阔的前景。1978年底,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作出了把党和国家的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实行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开启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取得了巨大成就,中国的国内生产总值持续高速增长,人民生活水平大幅提高,我国的综合国力不断跃上新台阶,中国正在不断迈向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最后得出结论:综上所述,中国共产党不忘初心,带领人民走向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作为青少年的我们要志存高远,努力奋斗,为实现中国梦贡献自己的力量。
28. 阅读以下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914年8月,当战争爆发时,一位德国官员绝望地评论道:“这一切都来自这种该死的联盟体系,他们的较量是现代的祸根。”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1)材料一中的“战争”爆发的根本原因是什么?在“该死的联盟体系”中展开较量的两大军事集团中的主要矛盾是哪两个国家的矛盾?
材料二 在雅尔塔会议上,斯大林指出,“战时,要保持团结并不太难,因为有一个打败共同敌人的共同目标,这一点谁都清楚。艰难的工作在战后,那时,各种不同的利害关系往往会使同盟国分裂。”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2)材料二中战争的爆发打破了哪一体系维持的“和平”?战后“同盟国分裂”形成了怎样的世界政治格局?这一格局形成的标志是什么?
材料三 “冷战”结束后,美国政府多次公开提及建立世界新秩序的设想,并认为维护美国的领导地位是建立新秩序的首要原则”。
——刘金质《冷战史》
(3)依据材料三指出,“冷战”结束后,美国建立世界新秩序的“首要原则”是什么?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冷战”结束后国际关系格局又是怎样的?综合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面对过去的战争我们中国应有怎样的担当?
【答案】(1)根本原因:帝国主义国家之间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
国家:英德。 (2)体系:凡尔赛——华盛顿体系。
世界政治格局:形成以美苏为首的两极格局。
标志:1955年华约的成立。
(3)首要原则:维护美国的领导地位。
格局:暂时形成了一超多强的局面,朝着多极化方向发展。
担当:提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深入实施“一带一路”建设等。
【解析】
小问1详解】
根本原因:根据材料一“1914年8月,当战争爆发时,一位德国官员绝望地评论道:‘这一切都来自这种该死的联盟体系,他们的较量是现代的祸根。’”并结合所学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相关知识可知,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的根本原因是帝国主义国家之间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
国家:结合所学两个军事集团之间的主要矛盾可知,英德矛盾处于主要矛盾。
【小问2详解】
体系:结合所学二战的爆发的相关知识可知,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爆发打破了凡尔赛——华盛顿体系。
世界政治格局:结合所学二战后国际政治格局可知,二战后形成以美苏为首的两极格局。
标志:结合所学华约成立的相关知识可知,1955年华约的成立,标志着美苏为首的两极格局正式建立。
【小问3详解】
首要原则:根据材料三“并认为维护美国的领导地位是建立新秩序的首要原则”并结合所学美国的霸权主义可知,可知首要原则是维护美国的领导地位。
格局:结合所学冷战后形成的国际关系格局可知,暂时形成了一超多强的局面,朝着多极化方向发展。
担当:结合所学中国的担当和大国智慧,中国提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深入实施“一带一路”建设等。2024年初中学业水平模拟考试试题
历史(二)
注意事项:
1.本试卷分第1卷(单项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共8页,满分100分,考试时间60分钟。答卷前,考生务必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座号填写在试卷和答题卡规定的位置。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2.答题注意事项见答题卡,答在本试卷上不得分。
第Ⅰ卷选择题(共50分)
第Ⅰ卷为单项选择题,共25道题,每题2分,共50分。在每题所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1. 2024年是著名思想家孟子诞辰2395周年。下列属于孟子主张的是( )
A. “以德治国” B. “民贵君轻” C. 顺应自然和民心 D. “兼爱”、“非攻”
2. 秦朝开创的中央集权制包含三大要素: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官僚任免而不得世袭。其中“体制”的创立( )
A. 奠定了封建政治制度的基本格局 B. 确立了儒学的主导地位
C. 开创了地方行政的基本模式 D. 标志着中央集权发展到顶峰
3. 汉武帝距今去世已2110周年。经初步考证,2004年在湖南长沙发现的1万余枚汉代简牍,是汉武帝时期的行政文书。这些文书的内容大都涉及诉讼、法制、统计等制度以及长沙国的历史、法律、职官、郡县、疆域等诸多方面。由上述材料推断汉武帝时( )
A. 完善各种政治制度 B. 进入鼎盛时期 C. 开始大量使用简牍 D. 仍然存在封国
4. 下图所示的大运河始建于公元前486年,包括隋唐、京杭和浙东大运河三部分。2014年,大运河在第38届世界遗产大会上获准列入世界遗产名录。大运河( )
A. 在隋炀帝时期开始修建 B. 连接了中国的五大水系
C. 始终以河南洛阳为中心 D. 在新时代已经弃而不用
5. 唐代进士科的考试着重于文学写作,也要考帖经(儒家经典基础知识测验)。唐玄宗统治时期,允许考生以作诗代替考帖经。上述材料表明( )
A. 唐玄宗重视人才 B. 唐朝重视考试选拔人才
C. 唐玄宗尚文轻武 D. 唐朝重视文学艺术的发展
6. 有一首歌谣这样唱道:“杀牛羊,备酒浆,开了城门迎闯王(李自成),闯王来时不纳粮。”“朝求升,暮求合,近来贫汉难存活。早早开门拜闯王,管叫大小都欢悦。”该“闯王”领导的军队( )
A. 最终推翻了清王朝的统治 B. 与明军在山海关交战失利
C. 提出“均田免赋”的口号 D. 逐步建立起对全国的统治
7. 清朝时期小说创作大放异彩,文学名著《红楼梦》创作面世广泛传播;戏曲艺术推陈出新,国粹京剧逐渐形成并流传四方。这一现象出现的根本原因是( )
A. 统治者大兴“文字狱” B. 商品经济发展与市民文化繁荣
C. 君主专制制度达到顶峰 D. 对外开放贸易政策的积极推动
8. 1844年,清政府被迫与美国、法国分别签订了中美《望厦条约》和中法《黄埔条约》。通过这些条约,美国和法国可以( )
A. 获得外国公使进驻北京的特权 B. 完全实现鸦片贸易的合法化
C. 享受英国在华取得的各种特权 D. 赔偿兵费白银2亿两
9. 下图是中国近代某一民主革命团体的誓词。下列关于该“革命团体”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是一个资产阶级革命政党 B. 孙中山为该革命团体总理
C. 提出了“振兴中华”的宗旨 D. 以“三民主义”为政治纲领
10. 如图是中国近现代历史上著名的军事学校,该校( )
A. 是国共合作正式建立标志 B. 首任校长是周恩来,孙中山兼任军校总理
C. 为新文化运动的兴起奠定了思想基础 D. 为国民革命军的建立作了准备
11. “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这一历史事件( )
A. 是中国共产党独立领导武装斗争的开始 B. 使中国革命转危为安,打开新局面
C. 是中国共产党历史上生死攸关的转折点 D. 标志着中国革命从城市转向了农村
12. 历史地图是学习历史的重要载体。对如图所示战役的影响描述正确的是( )
A. 解开了人民解放军战略进攻的序幕 B. 粉碎了国民党对解放区的重点进攻
C. 大大加速了人民解放战争胜利进程 D. 宣告了国民党统治退出了历史舞台
13. “我们此次到北平刚好碰到这个划时代的会议召开 我们今后应当在工人阶级领导下密切合作,努力恢复和发展新民主主义经济。”材料中“这个划时代的会议”( )
A. 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B. 推动我国社会性质发生了根本的转变
C. 充分讨论了新型国家的框架 D. 系统阐述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理论
14. 20世纪50年代万隆会议引申和发展了和平共处五项原则;60年代不结盟运动把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作为指导原则;70年代联合国大会明确接受了和平共处五项原则。这说明( )
A. 中国主导世界发展方向 B. 国际机构解决事务争端方式单一
C. 和平任务已经彻底实现 D.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得到国际认可
15. 2024年3月2日,神舟十七号在空间站机械臂和地面科研人员的配合支持下,完成全部既定任务,航天员汤洪波、江新林已安全返回问天实验舱,出舱活动取得圆满成功。下列图片揭开我国在探索太空征程上开端的是( )
A. 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 B. 成功发射“东方红一号”
C. 神舟一号完成飞行试验 D. 航天员出舱实现太空行走
16. 1979年1月1日,全国人大常委会发表下图所示的公开信。该“公开信”的发表( )
A. 打破了两岸同胞的隔绝状态 B. 促进了海峡两岸关系的新发展
C. 助推海峡两岸关系协会创办 D. 使海峡两岸局势逐步走向缓和
17. 1984年,有国际媒体评论:“中国政府开放整个海岸意味着实际开放半个中国,它是三十五年以来中国政府所采取的最大胆的行动。”这个“大胆行动”指的是( )
A 开放十四个沿海港口城市 B. 设深圳等四个经济特区
C. 设立长江三角洲开放区 D. 将海南岛建成经济特区
18. 不管走得多远,都不能忘记来时的路。时光的脚步迈进新时代,古田会议的光芒依然照耀在中国共产党前进的道路上。2014年,全军政治工作会议在福建古田召开,强调要为新形势下的强军目标提供坚强政治保证的是( )
A. 军队政治工作 B. 中国共产党的领导
C. 军队组织工作 D. 军队联合作战体系
19. 屋大维表面上维护共和制传统,没有称帝,保留元老院,他成为首席元老。元老院授予他“奥古斯都 ”尊号。他慎重对外扩张,举办娱乐活动,热衷于罗马的城市建设。这表明他( )
A. 维护共和制传统 B. 不进行对外扩张
C. 促进罗马帝国城市的发展 D. 使罗马帝国演变为共和国
20. “我以我的信义宣誓,从现在起,我将像一个封臣对待封君那样真诚无欺地效忠于伯爵,”伯爵手持权杖,向所有向他宣誓效忠和致敬的人授予封地,然后众人一起宣誓。上述情景最应出现于( )
A. 尼罗河流域的埃及 B. 西周时期的中国 C. 封建社会的日本 D. 查理曼帝国时期
21. 第一国际是无产阶级的第一个国际联合组织。它建立后,世界各国无产阶级在更广泛的范围内实现联合,共产主义运动的影响从西欧扩展到东欧、美洲的十几个国家。该组织( )
A. 以马克思主义作为斗争的理论指导 B. 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无产阶级政权
C. 没有对法国巴黎公社成立提供支持 D. 仅号召各国工人阶级争取政治权利
22. 达尔文22岁时,受“小猎犬号”船长的邀请,进行了近5年的环球航行。旅行结束后,达尔文得出了与船长认识所相反的结论,并在下图所示著作中系统阐述。他在这一著作中指出( )
1859年版《物种起源》
A. 生物的发展是由神决定的 B. 物种都处于不断变化之中
C. 人类并不是由进化而来的 D. 千百年来的神创论是真的
23. 2024年是美国经济大危机爆发95周年。有资料报道:“美国国内经济的不平衡与国际经济的不平衡一样严重,其根本原因在于工资落后于不断上升的生产率,从1920年到1929年,工人每小时的工资只上升了2%,而其生产率却猛增了55%。”上述材料( )
A. 揭示了经济危机爆发的根源 B. 说明经济危机导致工人工资落后
C. 反映生产与消费之间的矛盾 D. 表明美国生产过剩引发经济危机
24. 下图所示的旗帜于1954年被该组织采用。深蓝色的旗底代表大西洋,圆圈代表团结,指南针象征各成员国共同的和平目标。下列关于这一组织的说法正确的是( )
北大西洋公约组织旗帜
A. 担负着维护国际和平的主要责任
B. 是美苏两极格局最终形成的标志
C. 以“人权高于主权”理论谋和平
D. 是杜鲁门主义在军事领域的延伸
25. 20世纪60—70年代,巴拿马不断爆发群众性反美运动,要求收回巴拿马运河的主权。1999年底,巴拿马最终收回了运河区的主权和管辖权。对此结果解读正确的是( )
A. 推动了拉美地区的政治经济发展
B. 标志着非洲国家摆脱了殖民主义的桎梏
C. 提高了亚非国家和地区的民族自信
D. 标志着国际政治新秩序的最终确立
第Ⅱ卷非选择题(共50分)
第Ⅱ卷为非选择题,共3道题,第26题16分,第27题18分,第28题16分,共50分。
26. 我国自古以来就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国家,维护和巩固国家统一始终是历史发展的主流。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康熙二十三年)夏四月己酉,设台湾府县官,袁福建行省。
——《清史稿·圣祖本纪》
(1)材料一所述的历史史事有什么重要意义?三国时期的哪一政权曾加强了大陆与台湾的联系?
材料二 台湾是中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海峡两岸同胞同根同源、同文同种,中国历代政府对台湾行使管辖权。1292年,忽必烈派军队征讨琉球,并且在澎湖列岛上设立管理机构。16世纪后,由于明朝正在经历灭国危机,台湾岛便被荷兰侵略者占领。直到郑成功率领2万多军队,经过一年多的激烈战斗,才得以收复台湾。1683年,清军两万人进攻台湾,郑氏军队战败,台湾归入清朝的版图。步入近代,腐败的清政府战败,签定了丧权辱国的不平等条约,将台湾划分为日本管辖,就此,台湾再次沦为日本侵略者的殖民地。
——据《中国台湾的历史变迁》等
(2)材料二中元朝设立的“管理机构”是什么?明朝的“灭国危机”指什么?“台湾归入清朝的版图”后又设置什么机构进行管辖?在近代中国,哪一次列强侵华战争对台湾问题的形成产生了重大影响?
(3)材料一、材料二所反映的史事发生时,中国的国力状况分别如何?综合上述,我们能得到哪些正确的历史认识?
27. 根据以下大事年表,解答下列问题。
时间 事件
1949年9月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召开
1949年10月1日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1950年至1953年 抗美援朝
1950年至1952年 土地改革
1953年至1957年 第一个五年计划
1954年9月 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召开
1954年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得到倡导
1971年 中国恢复联合国合法席位
1956年 三大改造基本完成
1978年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
1979年 中美建交
1984年10月 以城市为重点的经济体制改革全面展开
1984年9月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区域自治法》颁布实施
1984年 “一国两制”写入《政府工作报告》
1999年12月20日 澳门回归祖国
2001年 加入世界贸易组织
2013年 提出“一带一路”倡议
(1)表格材料中的哪一事件“开辟了中国历史新纪元”?为这一事件的实现奠定基础的是哪场战争的胜利?
(2)表格材料中“以城市为重点的经济体制改革全面展开”的中心环节是什么?表格材料中“澳门回归祖国”的政策保障是什么?
(3)选择材料中相互关联的事件,结合所学自定一个你想论述的观点,加以阐述或者说明。(要求:观点正确,史论结合,条理清楚)
28. 阅读以下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914年8月,当战争爆发时,一位德国官员绝望地评论道:“这一切都来自这种该死的联盟体系,他们的较量是现代的祸根。”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1)材料一中的“战争”爆发的根本原因是什么?在“该死的联盟体系”中展开较量的两大军事集团中的主要矛盾是哪两个国家的矛盾?
材料二 在雅尔塔会议上,斯大林指出,“战时,要保持团结并不太难,因为有一个打败共同敌人的共同目标,这一点谁都清楚。艰难的工作在战后,那时,各种不同的利害关系往往会使同盟国分裂。”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2)材料二中战争的爆发打破了哪一体系维持的“和平”?战后“同盟国分裂”形成了怎样的世界政治格局?这一格局形成的标志是什么?
材料三 “冷战”结束后,美国政府多次公开提及建立世界新秩序的设想,并认为维护美国的领导地位是建立新秩序的首要原则”。
——刘金质《冷战史》
(3)依据材料三指出,“冷战”结束后,美国建立世界新秩序“首要原则”是什么?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冷战”结束后国际关系格局又是怎样的?综合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面对过去的战争我们中国应有怎样的担当?

转载请注明出处高中试卷答案网 » 2024年山东省临沂市费县中考模拟历史试题(二) (原卷版+解析版)

分享: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