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卷答案
寻你做寻,想你所想

高中历史2025届一轮复习第六单元第19讲 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课件 讲义 练习四份打包)

第19讲 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
【课程标准】 1.了解日本军国主义的侵华罪行。2.了解正面战场和敌后战场的抗战,感悟中华民族英勇不屈的精神,认识中国共产党是全民族团结抗战的中流砥柱。3.认识中国战场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东方主战场,理解十四年抗战胜利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的历史意义。
知识点一 从局部抗战到全面抗战
1.局部抗战
(1)日本侵华
(2)中国局部抗战
东北民众 由游击队改编的东北人民革命军坚持抗战
长城抗战 1933年,日军向长城沿线进犯,遭到中国军队的顽强抵抗
学生运动 1935年12月9日,北平学生发动一二·九运动,促进了中华民族的新觉醒,抗日救亡运动掀起高潮
中国共产 党抗战 1936年,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东北抗日联军发展到三万余人,牵制了大量日军
西安事变 背景 张学良、杨虎城在中共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政策的感召下,实行联共抗日
经过 1936年12月12日,张学良、杨虎城发动“兵谏”,扣留蒋介石,以武力逼蒋抗日
结果 西安事变和平解决
意义 促进了中共中央联蒋抗日方针的实现,全国团结抗战的局面初步形成
2.全面抗战的开始
(1)标志:1937年7月7日,卢沟桥事变,中国全面抗战开始。
(2)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建立
①1937年7月17日,蒋介石发表庐山讲话,表示准备抗战。
②1937年8月,中共中央政治局在陕北洛川召开会议,标志着中国共产党全面抗战路线的形成。
③中国共产党将红军改编为八路军和新四军。
④1937年9月22日,国民党发表了中国共产党提出的国共合作抗战宣言。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形成。
3.日军的侵华暴行
军事 制造南京大屠杀;实施重庆大轰炸;实行“三光”政策
政治 实行“以华制华”,扶植傀儡政权
经济 实行“以战养战”,在占领区进行野蛮的经济掠夺
其他 实施细菌战;强征慰安妇
助学助考
学习聚焦——辨正误
①九一八事变后,中日民族矛盾成为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
②一·二八事变爆发后,十九路军奋起抵抗,中国局部抗战开始。(×)
③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标志着全国团结抗战局面最终形成。(×)
④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成为扭转时局的枢纽,有利于中国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形成。(√)
⑤一二·九运动促进了中华民族新觉醒,抗日救亡运动掀起新高潮。(√)
⑥杨靖宇、赵一曼、杨虎城是东北抗日联军重要领导人。(×)
⑦我们要用全面的观点理性地分析日本侵华史,才能牢记历史教训,珍惜今天。(√)
挖掘教材——学思用
①1927年6月,日本首相田中义一主持召开制定侵略中国总方针的东方会议,确立把满洲从中国本土分裂出去,自成一区,置于日本势力之下的侵略方针。(摘自教材P141)据此说明日本发动九一八事变的目的是什么?这次会议的召开说明了什么问题?
提示 目的:侵占满洲,进而侵占全中国。说明:日本侵华蓄谋已久。
②《拉贝日记》(1937年12月14日)记载:“开车经过市区,我们才晓得破坏的巨大程度。车子每经一二百米就会压过尸首,那些都是平民的尸首。”(摘自必修教材P145)《拉贝日记》的记载有什么史料价值?
提示 是重要的第一手史料,对揭露日本侵华暴行有重要的史料价值。
必考概念——拓视野
华北事变:1935年期间,由日本特务机关幕后策划华北五省脱离中国版图,投靠日本的事件。华北事变使中日民族矛盾上升,并促进了中国抗日救亡运动进一步高涨。
知识点二 全民族浴血奋战与抗日战争的胜利
1.国共合作抗战
2.东方主战场
(1)世界反法西斯统一战线形成
①背景:1941年6月,苏德战争爆发;12月,太平洋战争爆发。
②形成:1942年初,以中、美、英、苏为首的26个国家签署《联合国家宣言》,标志着世界反法西斯统一战线正式形成。
(2)入缅作战:1942年,中国远征军开赴缅甸,战绩名扬海外。
(3)开罗会议
①召开:1943年11月,中、美、英政府首脑在开罗举行会议。
②内容:通过《开罗宣言》,决定了对日作战及战后处置日本的基本策略,规定日本所窃取的中国领土,例如东北地区、台湾及其附属岛屿、澎湖群岛等,归还中华民国。
(4)地位:中国战场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东方主战场。
3.抗日战争的胜利
(1)中共七大
召开 1945年4—6月,延安
内容 毛泽东作《论联合政府》的报告;提出党的政治路线;确立毛泽东思想为党的指导思想;选举产生以毛泽东为首的中央委员会
意义 使全党在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的基础上达到了空前的团结
(2)抗战胜利:1945年8月15日,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9月2日,日本正式签署投降书;10月25日,台湾光复。
(3)胜利意义
中流砥柱 在全民族团结抗战中,中国共产党始终坚持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发挥了中流砥柱的作用
国际地位 是近代以来中国抗击外敌入侵所取得的第一次完全胜利,重新确立了中国在世界上的大国地位
革命前景 开辟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光明前景,开启了古老中国凤凰涅槃、浴火重生的新征程
助学助考
学习聚焦——辨正误
①武汉会战粉碎了日军“三个月亡华”的狂妄企图。(×)
②平型关大捷是抗战以来正面战场取得的最大胜利。(×)
③台儿庄大捷是抗战以来中国军队在正面战场取得的最大胜利。(√)
④全国抗战爆发后,敌后战场成为抗战的主战场。(×)
⑤皖南事变是抗战时期国民党消极抗日、积极反共的典型事例。(√)
⑥“三三制”原则是敌后抗日根据地政权建设的探索,严重挫伤了各阶层抗战的积极性。(×)
⑦抗日战争是全民族抗战,充分体现了全民族誓死不屈反抗外来侵略的精神。(√)
⑧中国共产党在抗战中起了中流砥柱的作用。(√)
⑨中国抗日战争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战场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东方主战场。(√)
挖掘教材——学思用
①1937年9月,八路军第一一五师在林彪率领下,于山西平型关一带伏击日军,取得胜利。(摘自教材P148)这次战役的胜利有何意义?
提示 这是华北战场上中国军队主动歼敌的第一场胜仗,打破了日军不可战胜的神话。
②阅读教材P150《华北敌后抗日根据地形势图》:中国共产党建立的敌后抗日根据地在空间分布上具有什么特点?
提示 主要集中在华北地区;大都分布在省与省交界的农村地区。
必考概念——拓视野
①三三制:抗战时期,中共在根据地建立的抗日民主政权在人员组成上采取的制度。在政权机构和民意机关的人员名额分配上,代表工人阶级和贫农的共产党员、代表和联系广大小资产阶级的非党左派进步分子和代表中等资产阶级、开明绅士的中间分子各占三分之一。它对于孤立顽固势力,发展进步势力,争取中间势力,打败日本侵略者发挥了重要作用。
②陕甘宁边区:1937年至1949年,中华民国内的一个行政区域,包括陕西北部,甘肃东部和宁夏的部分区域,是中国共产党的根据地,抗战时期是国民政府行政院的直辖行政区,解放战争开始后被蒋介石政府宣布为非法叛乱区域。
主题一 民族觉醒——从局部抗战到全面抗战  [3年6考]
1.一二·九运动促进民族觉醒 (2023·广东高考,9)
2.日军对沦陷区的掠夺 (2022·河北高考,8)
3.抗日救亡运动的爱国将领 (2022·浙江1月选考,13)
4.西安事变与国共合作抗日 (2022·浙江6月选考,13)
5.中共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策略 (2022·全国乙卷,30)
6.日本局部侵华的特征 (2021·重庆高考,8)                
视角 史料证史——日本侵华的原因
史料 侵略中国东北,使之完全变成殖民地是日本帝国主义诞生后就制定了的目标,在1931年,已经不单单是军部激进派的要求,资本家、地主、政党、政府都有同样的要求。……1931年9月18日夜,关东军自己炸毁了沈阳北部柳条湖南满铁路路轨,硬说这是中国军队干的,立即攻击中国的兵营。同时,按照预定计划向满铁全线展开进攻,次日,已经占领了沿线全部城市。
——摘编自[日]井上清、铃木正四《日本近代史》
思考 依据史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概括日本发动侵华战争的原因。
提示 原因:既定国策;军国主义膨胀;资本主义经济危机影响。
视角 学者观点——局部抗战的特点
史料 面对日军侵略,中共中央在九一八事变后随即发表宣言,东北地区的爱国军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组织抗日义勇军……之后东北抗日联军成为东北抗日斗争的主要力量……一批当时反映抗战的文艺作品如《松花江上》《义勇军进行曲》鼓舞着仁人志士走向抗日前线……全国抗日救亡运动屡掀高潮,上海军民进行了“一·二八”淞沪抗战,长城一线和察哈尔、绥远等地的爱国军民相继展开了英勇抗战……前六年的局部抗战极大激发了全民族救亡图存的意识……中共中央不断调整政策……准备了全民族抗战的前提条件。
——摘编自张从田《确立“十四年抗战”的重大意义》
思考 根据史料概括“前六年局部抗战”的特点。
提示 中国共产党的推动;包括武装斗争、文艺创作等多种形式的爱国运动;主要发生在东北、华北及上海等局部地区;带有自发性质。
视角 问题探史——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特点
史料 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是在广大民众抗日呼声的推动下,由中国共产党所倡导,国民党最终顺应,从而形成的全民族的统一战线……在爱国主义和民族主义的旗帜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范围超越中国一国,具有更大的广泛性……各党派各阶级政治力量不平衡,同时在地域分布上也表现出这种不平衡;由于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是以国共合作为基础的,国共两党之间的性质是根本相悖的,这使得统一战线内部的分散性在国共两党之间表现得尤为突出……国民党内部的部分反动分子还是一味地否认统一战线……动摇了国共合作。
——摘编自谷正《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特征探析》
思考 根据史料,概括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特点。
提示 由中国共产党倡导,以国共合作为基础而建立;成员具有广泛性;成员之间力量不平衡;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没有统一的领导,具有分散性;发展过程比较艰难。
1.唯物史观——多角度分析日本侵华的原因
2.历史解释——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特点和意义
(1)特点
①广泛的民族性。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既包括工人、农民、城市小资产阶级和民族资产阶级,还包括以国民党蒋介石集团为代表的亲英美派大地主大资产阶级。
②缺乏统一性。没有一个统一的正式的组织机构和共同的政治纲领,国共两党都有自己的政权和军队。
③具有复杂性。第二次国共合作是党外合作,统一战线内部始终存在着两条不同的抗战路线。
④具有长期性。中日民族矛盾以及中日两国的特点决定了抗日战争的持久性,抗日民族统一战线长期存在。
(2)意义
①在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旗帜下,中国共产党成为反抗日本帝国主义侵略的中流砥柱,中国共产党所领导的人民革命力量在抗日战争中得到了空前壮大,成为决定中国政治前途的根本力量。
②在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伟大旗帜下,中华民族实现了大团结,共同抵抗日本帝国主义的武装入侵,终于赢得了近代百余年来反对帝国主义侵略的民族解放战争的第一次完全胜利。
③中国共产党更加成熟,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人民革命力量为夺取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伟大胜利和建立新中国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从而加速了中国人民革命胜利的历史进程。
主题二 凤凰涅槃——全民族浴血奋战和抗日战争的胜利  [3年16考]
1.中共抗日根据地政权巩固 (2023·全国甲卷,31)
2.陕甘宁边区政府政治建设 (2023·浙江6月选考,7)
3.陕甘宁边区文艺演出的目的 (2023·山东高考,7)
4.抗日根据地税收的影响 (2023·湖南高考,8)
5.中共为争取抗战胜利的举措 (2023·北京高考,7)
6.抗战时期中共抗战的举措 (2023·辽宁高考,8)
7.中共七大毛泽东主张的时代背景 (2023·江苏高考,8)
8.抗日根据地的政权建设 (2022·全国甲卷,30)
9.陕甘宁边区的经济建设 (2022·江苏高考,8)
10.抗战时期中共的土地政策 (2022·山东高考,7)
11.中共抗战时期的抗战路线 (2022·湖北高考,8)
12.抗日根据地中共的路线政策 (2022·湖南高考,8)
13.全面抗战时期的敌后战场 (2021·海南高考,10)
14.抗战时期中共敌后战场的特征 (2021·湖北高考,8)
15.抗战时期的重大战役 (2021·北京高考,9)
16.抗战时期战场的特点 (2021·湖南高考,10)
视角 家国情怀——全民族浴血奋战
史料一 “国民党的主要领导人蒋介石,一直没有像汪精卫那样放下抗战的旗帜。但当抗日战争相持阶段到来后,他对抗日是消极的,甚至与日本侵略者秘密进行谋求妥协的活动。他实行的反民主的政策,是不利于团结抗日的,他还开始推行积极反共的政策……”
——胡绳主编《中国共产党的七十年》
史料二 共产党领导的八路军、新四军和其他部队从抗战一开始就深入敌人后方,发动群众,武装群众,开展运动战和游击战,建立抗日根据地和解放区,在华北、华中、华南开辟了广大的敌后战场。共产党的军队在抗战开始时只有几万人,抗战结束时发展到约132万人,还有农村中不脱离生产的民兵260万余人。在极其艰难的条件下,敌后战场的八路军、新四军共作战12.5万多次,收复国土100万平方千米,占沦陷区总面积的66%。
——郭德宏《论抗日战争史研究中的若干重大问题》
思考 (1)根据史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如何看待胡绳对国民党抗战的评价。
提示 胡绳对国民党初期的抗战是肯定的,对抗日战争相持阶段以后的国民党抗战因其积极反共而转为否定,由此可知,胡绳基于阶级立场和意识形态来评价国民党的抗战。
(2)根据史料二,归纳中国共产党在抗战中的地位,并结合所学知识加以说明。
提示 地位:中流砥柱。
说明: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敌后战场在战略相持阶段起主导作用,有效地牵制、打击了敌人,配合了正面战场的抗战,同时与国民党进行了有理、有力、有节的斗争,维护和巩固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视角 名家说史——抗日战争的伟大胜利
史料 抗日战争的胜利……成为中华民族从衰败走向复兴的重要枢纽。由于中国抗日战争对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作出的巨大贡献,受到了国际社会的肯定和尊重,中国的国际地位有了很大提高。……不管是国内的居民还是海外的华侨,都同样难以抑制地热血沸腾,聚结成一个整体去抵抗外来的侵略者。
——金冲及《二十世纪中国史纲·第二卷》
思考 根据史料,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如何理解抗日战争“成为中华民族从衰败走向复兴的重要枢纽”?
提示 理解:是近代以来抗击外敌入侵所取得的第一次完全胜利;国际地位得到提高;民族凝聚力增强;为民主革命的胜利奠定基础。
1.唯物史观——中国取得抗日战争胜利的原因
组织 领导 国共合作,组成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国共两党分别开辟正面战场和敌后战场,共同抗敌
民众 因素 中国共产党制定全面抗战路线,使抗日战争成为一场真正的人民战争
战略 战术 中国共产党制定持久战的战略方针,开辟敌后战场,开展游击战和运动战,配合正面战场,最后赢得战争胜利
国际 因素 1942年,国际反法西斯阵营正式形成,中国抗战得到世界各国人民的同情和支持。苏联出兵中国东北、美军进攻日本,加速了抗日战争胜利的到来
2.家国情怀——抗日战争推动中国现代化
(1)政治民主化:抗日战争为中国民主制度的发展,在客观上提供了条件。
①在民族生存受到日本侵略严重威胁的时候,中国共产党和其他政治派别先后发出了民主的声音。
②以共产党为代表的进步力量逐步发展壮大,在其领导的敌后抗日根据地,基层政权的普遍选举制和抗日民主政权中的“三三制”原则,为中国的政治民主化积累了经验。
(2)国家统一:各民族、各阶层团结抗日成为国内统一的基础。人民在战争中自觉选择了中国共产党为中国的领导者,为随后统一全国积攒了力量。
(3)经济发展
①国民政府在战时建立起了战时体制,尤其是沿海工业的内迁,改变了中国西部工业落后的状况。
②共产党在敌后根据地实行减租减息等政策,在一定程度上改善了人民的物质生活,为后来的土地改革准备了条件。
(4)民族精神:推动了全体中华民族的觉醒。在爱国主义旗帜的召唤下,中华民族焕发出强大的民族精神,支撑抗战取得最终胜利。
(5)国家主权:为中国赢得了国际地位和大国声望,收回并明确了台湾的领土主权。
【练·教材改编题//固基础】
1.(据中外历史纲要上P143“史料阅读”改编)下面是抗日战争时期的一则通电
西北军民一致主张如下:
(一)改组南京政府,容纳各党各派共同负责救国; (二)停止一切内战; (三)立即释放上海被捕之爱国领袖; (四)释放全国一切政治犯; (五)开放民众爱国运动; (六)保障人民集会结社一切政治自由; (七)确实遵行总理遗嘱; (八)立即召开救国会议。
据此可知(  )
A.通电的发布者为中国共产党
B.共产党实行了全面抗战路线
C.通电符合全国团结抗战需要
D.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形成
答案 C
解析 据材料“抗日战争时期……‘停止一切内战’”可知,此通电表达了全面抗战和国家统一的要求,符合全国团结抗战的需要,故选C项;通电的具体发布者并未明确提及,虽然内容反映出中国共产党的一些主张,但也可能来自其他抗日力量,排除A项;虽然此通电提出停止内战、召开救国会议等方针,反映了全民族抗战的要求,但并不能说明是共产党的全面抗战路线,排除B项;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形成于1937年9月,通电虽然发布于抗日战争时期,但并没有具体的时间和明确的事件,因此不能说明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形成,排除D项。
2.(据中外历史纲要上P146“问题探究”改编)1937年7月15日,中共中央郑重向全国宣言:孙中山先生的三民主义为中国今日之必需……取消一切推翻国民党政权的暴动政策及赤化运动,停止以暴力没收地主土地的政策……取消现在的苏维埃政府,实行民权政治,以期全国政权之统一。其主要旨在(  )
A.执行三民主义政策 B.建立革命统一战线
C.停止暴力追求统一 D.实现国共联合抗战
答案 D
解析 1937年7月7日中国全面抗战开始,中共主张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因此认可三民主义,取消对抗国民党的一些政策,旨在缓和两党矛盾,实现联合抗日,D项正确。
3.(据中外历史纲要上P146“问题探究”改编)“卢沟桥事变”后,蒋介石指出:“在和平根本绝望之前一秒钟,我们还是希望和平的,希望由和平的外交方法,求得卢事的解决……如果战端一开,那就是地无分南北,年无分老幼,无论何人,皆有守土抗战之责任,皆应抱定牺牲一切之决心。所以政府必特别谨慎以临此大事。”由此可见蒋介石(  )
A.仍抱有和平解决战端的希望
B.尚未意识到日本全面侵华的开始
C.放弃“攘外必先安内”的政策
D.确定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方针
答案 A
4.(据中外历史纲要上P154“史料阅读”改编)罗斯福在《炉边谈话》中说道:勇敢的中国人民抗击日本的侵略,歼灭了无数日军,摧毁了大量的日本军用物资。援助中国进行的英勇抗战并最终发起反击是非常必要的,因为中国的抗战是最终战胜日本的重要因素。这段话可以用来印证中国的抗战(  )
A.赢得了世界爱好和平人士的尊敬
B.开启了古老中国重生的崭新征程
C.开辟了中华民族复兴的光明前景
D.确立了中国在世界上的大国地位
答案 A
解析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二战中美国总统罗斯福肯定中国人民的抗战,强调中国战场的作用,明确中国的抗战是最终战胜日本的重要因素,说明中国的抗战赢得了世界爱好和平人士的尊敬,A项正确;抗日战争的胜利开启了古老中国重生的崭新征程,但与材料主旨不符,排除B项;新中国成立开辟了中华民族复兴的光明前景,但与材料主旨不符,排除C项;材料主旨与确立了中国在世界上的大国地位无关,排除D项。故选A项。
【练·高考真题//明考向】
命题点 抗日救亡运动的高涨
1.(2023·广东高考,9)“三十年代初组织起来的左翼文化运动,已经冲破了原来左派的圈子,抗日救亡、反对内战、反对华北自治……等等口号,已经把成千上万的中小资产阶级和上层爱国人士吸引到我们的阵营中来了。”上述现象反映了(  )
A.九一八事变使民族危机空前严重
B.一二·九运动促进了中华民族的新觉醒
C.卢沟桥事变发生后全面抗战开始
D.国共合作推动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形成
答案 B
解析 据材料“三十年代初”“抗日救亡、反对内战、反对华北自治”可知材料主要呈现的是华北事变后,民族矛盾进一步上升,社会各阶层共同投入到反侵略斗争中,出现了爱国救亡运动的高潮,符合“一二·九运动”的特点,故选B项。九一八事变后,国共之间的阶级矛盾依然占据主导,国民党依然坚持攘外必先安内的政策,尚未出现全国性的抗日救亡高潮,排除A项;“反对华北自治”说明当时日本侵略者依然以蚕食的方针为主,局部侵华尚未转变为全面侵华,排除C项;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形成于1937年9月,与材料中“三十年代初”的时间不符,排除D项。
命题点 平型关大捷的意义及价值
2.(2023·海南高考,7)平型关大捷后,新闻媒体和社会各界开展系列庆祝活动,全民族形成了关于该事件的社会共识。新中国成立后,通过国家权力,借助学校教育、社会教育和媒体宣传等方式,再现了这一史事,使之成为中华民族革命精神的文化符号。这充分说明了(  )
A.国家权力的介入强化了集体记忆
B.共同记忆的构筑有益于价值认同
C.学校教育的实施培育了家国情怀
D.大众媒体的宣传提升了英雄形象
答案 B
解析 根据材料可知,平型关大捷后新闻媒体和社会各界的庆祝活动使全民族形成了社会共识,新中国成立后又使之成为中华民族革命精神的文化符号,这说明共同记忆的构筑有益于价值认同,故B项正确。新中国成立前对于平型关大捷的庆祝并非国家权力介入,排除A项;学校教育和大众媒体宣传只是再现这一史事的两种方式,不能全面概括材料主旨,排除C、D两项。
命题点 中共的抗日宣传
3.(2023·山东高考,7)1938年7月,陕甘宁边区民众剧团正式成立。剧团演出时,会在戏台两边挂起“中国气派,民族形式,工农大众,喜闻乐见;明白世理,尽情尽理,有说有笑、红火热闹”的对联民众剧团常年在边区巡回演出,深受欢迎。该剧团的主要任务是(  )
A.创新民族文化宣传方式
B.团结工农建设边区政权
C.动员民众投身民族民主革命
D.落实中国共产党的群众路线
答案 C
解析 解答本题,首先要明确陕甘宁边区成立民众剧团的时空背景:全民族抗战时期,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敌后抗日根据地。对联中“中国气派,民族形式”“工农大众”“明白世理”等表明剧团团结工农大众,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这一政治立场,即剧团的主要任务是动员民众投身民族民主革命,争取抗战胜利,故正确答案为C项;剧团演出的形式古已有之,不属于文化宣传的新形式,故排除A项;材料强调的是动员民众投身民族民主革命,而非建设边区政权,故排除B项;民众剧团的成立及演出一定程度上体现了中国共产党的群众路线,但这并非剧团的主要任务,故排除D项。
命题点 敌后抗日根据地建设
4.(2023·全国甲卷,31)1943年,中共中央指出,“提高妇女的政治地位、文化水平、改善生活,以达到解放的道路,亦须从经济丰裕与经济独立入手”。这一决定的实施(  )
A.促成妇女彻底摆脱封建束缚
B.有利于抗日根据地政权巩固
C.扩大了陕甘宁边区阶级基础
D.适应党的工作重心转移需要
答案 B
解析 根据材料可知,1943年正处于抗日战争战略相持阶段,中共中央决定提高妇女的政治、经济地位,有利于调动妇女的积极性,进而巩固抗日根据地的政权,故选B项。A项中“彻底”表述绝对,排除。材料主旨是提高妇女地位,没有涉及扩大阶级基础,排除C项。1943年正处于抗日战争时期,党的工作重心没有发生转移,排除D项。
课时精练
一、选择题
1.(2024·湖北武汉模拟)九一八事变后,中共中央发表宣言,揭露日本有意“实行第二次世界大战特别是太平洋帝国主义战争”,要求全党“大胆地警醒群众的民族自觉”,领导群众“反对日本帝国主义的暴力政策”。随后,派出干部奔赴抗日前线。这反映出中国共产党(  )
A.积极推动联蒋抗日的实现
B.坚持实施全面抗战路线
C.肩负领导全民族抗战使命
D.倡导反法西斯国家联合
答案 C
解析 材料体现的是九一八事变后,中国共产党认清日本发动对外战争的本质,号召群众和党员干部积极抵抗日本侵略,肩负领导全民族抗战使命,故选C项;九一八事变后,国共仍然处于对抗状态,排除A项;全面抗战路线是在1937年洛川会议上制定的,排除B项;材料内容主要是九一八事变后中国共产党的积极反应,此时二战还未发展到全球战争阶段,并没有联合反法西斯国家的内容,排除D项。
2.(2024·北京东城区调研)阅读图文材料,《抗争》创刊号在当时(  )
A.支持国联“全体一致”原则
B.反对国民政府不抵抗政策
C.号召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D.声援淞沪会战,保卫上海
答案 B
解析 据材料“发刊缘起:我政府当局……以乞怜于国际联盟……受日人铁骑之蹂躏”可知,《抗争》的发刊是对国民政府妥协避战的不满,故选B项。
3.(2024·安徽淮南调研)歌曲《做鞋送抗联》中有一个生动的细节描写——“小妹坐灯前哪,穿针又引线,不是忙嫁妆,做鞋送抗联”,活灵活现地描绘出一个温馨的画面。从此画面中,可以看出百姓(  )
A.热爱生活追求幸福的心理
B.开拓进取团结包容的精神
C.弃小家保大家的报国情怀
D.对民族战争的认同和支持
答案 D
解析 据材料可知,歌曲反映了百姓对东北抗日联军发自内心的支持与爱戴,热情讴歌了人民群众与抗联子弟兵的鱼水深情。这是九一八事变后东北军民齐心抗战的真实写照,故选D项。
4.(2024·山西太原调研)抗日战争期间,山西各根据地先后建立出版社19家,印刷厂17家,书店10多家,出版图书2 520余种,发行量达480多万册。这些图书中既包括最早描写敌后抗战生活的小说《吕梁英雄传》,也有政治军事类期刊《前线》等。这表明中国共产党(  )
A.致力于唤醒民众进行抗日救亡
B.建立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C.已成为全民族抗战的领导力量
D.促进了文化事业全面繁荣
答案 A
解析 根据材料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在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在山西各革命根据地发行了大量关于抗日战争的抗日英雄和思想的书籍,这有利于唤醒民众进行抗日救亡,故选A项;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37年9月,国民党中央通讯社发表《中共中央为公布国共合作宣言》,标志着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正式形成,排除B项;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中国共产党是抗日战争的中流砥柱,并不是全民族抗战的领导力量,排除C项;材料中中国共产党的目的是唤醒民众进行抗日救亡,取得抗日战争的胜利,并不是为了文化事业的繁荣,排除D项。
5.(2024·山东省实验中学调研)抗日战争进入相持阶段,中国共产党在根据地开展冬学、民校识字运动,把“狼牙山五壮士”“民族英雄之母马老太太”等抗日英雄故事用图片、大鼓、故事、诗歌等形式向民众进行宣传教育,做到家喻户晓。这些举措(  )
A.基于巩固革命政权的需要
B.扩大了抗日统一战线的基础
C.旨在提高民众的民族意识
D.丰富了根据地精神文化生活
答案 C
解析 据材料可知,抗战相持阶段,中共在根据地通过一系列宣传教育活动向民众宣传抗日救亡思想,提高民众的民族意识,故选C项;题干材料显示的是中共向民众进行抗日宣传教育,这是为了巩固抗日救亡运动成果,排除A项;工农群众本身就是抗日统一战线的重要基础,通过中共的抗日宣传教育可以起到巩固的作用,排除B项;材料中的冬学、民校识字运动以及宣传教育活动等,其主要目的在于宣传抗日救亡思想,不是丰富根据地精神文化生活,排除D项。
6.(2023·河北4月适应性训练)1938年,毛泽东《论持久战》公开发表。某日军军官后来说:“(《论持久战》)把百万帝国陆军弄得团团转……在中国打败了日本人。”东京大学某教授则公开宣称:“我很佩服《论持久战》。”材料所述说法的主要依据是,《论持久战》(  )
A.扩大了革命统一战线的范围
B.激化了日军内部的矛盾
C.调动了广大军民抗日积极性
D.得到了学术界一致拥护
答案 C
解析 据材料“把百万帝国陆军弄得团团转……在中国打败了日本人”“我很佩服《论持久战》”可知《论持久战》指明了抗战的方向和策略,提高了广大军民抗战的积极性,通过各种灵活的战术让日军深陷人民战争的汪洋大海,故选C项;全面抗战时期的统一战线是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排除A项;材料中某日军军官和东京大学某教授对《论持久战》的评价具有一致性,与“激化了日军内部的矛盾”表述相冲突,排除B项;《论持久战》主要得到了国内一批积极抗战军民的一致拥护,不包括消极抗战和投降主义的民族分裂分子,排除D项。
7.(2023·福建宁德三模)1939年6月,国民政府西迁成吉思汗陵途经延安时,陕甘宁边区政府安排了盛大的迎灵和祭祀活动。之后,边区政府在延安建立成吉思汗纪念堂,每年举行两次公祭大典。这些举措(  )
A.体现了国民政府的社会教化活动
B.传递了边区政府维护合作的善意
C.加强了抗日根据地民主政权建设
D.弘扬了中华民族团结御侮的精神
答案 D
解析 据所学知识可知,成吉思汗统一蒙古各部,建立了蒙古政权,为元朝统一全国、建立统一的多民族政权奠定了基础,他不仅是蒙古族的民族象征,也是中华民族的杰出代表,据材料“1939年6月,国民政府西迁成吉思汗陵途经延安时,陕甘宁边区政府安排了盛大的迎灵和祭祀活动。之后,边区政府在延安建立成吉思汗纪念堂,每年举行两次公祭大典”及所学知识可知,边区政府对成吉思汗的祭祀活动,主要是学习成吉思汗团结民族、抵御敌人的民族主义精神,故选D项。
8.(2023·重庆缙云教育联盟5月检测)1939年,陕甘宁边区政府规定“凡属边区农民,无论男女老少,只要赞成并能遵守本社一切规定者,均得加入本社为社员”,这一规定将贫困人口完全纳入了互助社组织,使人民树立起积极参加生产、努力脱贫的意识。当时边区政府成立互助社的直接目的是(  )
A.恢复和发展农业生产 B.配合根据地的土地改革
C.废除农村土地私有制 D.巩固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答案 A
解析 根据材料抗日战争时期“陕甘宁边区政府……这一规定将贫困人口完全纳入了互助社组织,使人民树立起积极参加生产、努力脱贫的意识”可知,陕甘宁边区政府成立互助社是为了树立人民积极参加生产、努力脱贫的意识,说明其直接的目的是恢复和发展农业生产,故选A项;B项不是成立互助社的直接目的,排除;到1956年底,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农村土地私有制被彻底废除,排除C项;“三三制”原则进一步巩固和扩大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排除D项。
9.(2023·江苏南京金陵中学三模)抗战时期《力报》在一篇社评中提到:“华北我军出击之日,正是敌机170架狂炸我陪都,市区大火,精华悉付一炬之时,我军以胜利的出击回答日寇之残暴兽行,为遇难同胞雪恨。坚定了全国的抗战意志。”社评所述我军的出击(  )
A.成为国共合作抗战的典范
B.表明敌后战场正成为抗战主战场
C.推动抗战相持阶段的到来
D.有力配合了盟军太平洋战场作战
答案 B
解析 据材料“华北我军出击……炸我陪都……日寇之残暴”可知,这反映的是百团大战,我军主动出击打击日军,粉碎了日军的侵略图谋,打击了日军的侵略气焰,坚定了民族抗战胜利的信心,表明敌后战场正成为抗战主战场,故选B项。
10.(2023·湖北武汉重点中学信息卷)1940年颁布的《八路军政治工作条例》规定,救亡室或俱乐部都由连队全体军人大会选举产生;救亡室或俱乐部干事会须每月向军人大会作一次工作报告。在军人大会上,每个军人都可以对有关本连队的各种生活问题提出建议。这一规定旨在(  )
A.提高对日作战的力量
B.创新军队民主形式
C.确立党对军队的领导
D.巩固革命统一战线
答案 A
解析 据题干中“救亡室或俱乐部都由连队全体军人大会选举产生”“在军人大会上,每个军人都可以对有关本连队的各种生活问题提出建议”,可知在抗日战争时期,八路军加强了军队内部的民主政治建设,结合所学可知,其主要目的在于提高八路军对日作战的力量,故选A项;创新军队民主形式是八路军加强内部民主政治建设的具体做法,而不是其“目的”,排除B项;据所学可知,1927年的三湾改编确立了党对军队的领导,排除C项;题干内容仅述及了八路军,并没有述及其他社会阶层,排除D项。
11.(2024·湖南省名校大联考)1941年开始,华中抗日根据地陆续颁布《乡选条例》《乡镇政府组织法》等法规。乡选工作在多数乡镇展开。到1944年底,以乡行政委员会为代表的新乡制已普遍建立。据统计,淮北地区的198个正副乡长中,中农和贫农占比达到94%。苏北区台北县45名乡政府委员中,共产党员27名,中间进步人士9名,国民党员9名。华中抗日根据地的乡选活动旨在(  )
A.贯彻和落实“三三制”原则
B.改造抗日根据地的基层政权
C.配合党中央推行减租减息政策
D.开展创建人民革命政权的尝试
答案 B
解析 据材料中“颁布《乡选条例》等法规”“淮北地区的198个正副乡长中,中农和贫农占比达到94%”等信息,可知乡选活动旨在进行政权建设,改造抗日根据地的基层政权,故选B项。
12.(2024·广东珠海模拟)抗日战争时期,重庆《大公报》的一篇社论说:“三年多的抗战军事……形式上几乎完全是被动的。这次北线之战,敌军未战,我们先攻,敌军将南侵,我们先北战,这在战略上讲,也是一种进步。”“北线之战”指的是(  )
A.太原会战 B.平型关大捷
C.徐州会战 D.百团大战
答案 D
解析 根据材料“三年多的抗战军事……形式上几乎完全是被动的。这次北线之战,敌军未战,我们先攻,敌军将南侵,我们先北战,这在战略上讲,也是一种进步”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三年多的抗战军事是指此时是1940年,北线之战是在华北地区,据此可推断,此次战役是百团大战,D项正确;太原会战发生在1937年,与材料中时间不符,排除A项;平型关大捷发生在1937年,与材料中时间不符,排除B项;徐州会战发生在1938年,与材料中时间不符,排除C项。故选D项。
13.(2023·江苏盐城三模)1942年3月,重庆《中央日报》指出,缅甸东吁(又称同古、东瓜)保卫战“无论在中国抗战史还是世界大战史均有其不朽的价值”。《泰晤士报》称“东瓜之命运如何,姑且不论。但被围守军,以寡敌众与其英勇作战,实使中国军队光荣簿中增新一页”。上述评论表明,该战役(  )
A.推动了抗战相持阶段的到来
B.扩大了中国抗战的国际影响
C.扭转了国军缅甸战场的困局
D.粉碎了日军以战迫降的企图
答案 B
解析 概括材料信息可知,中国远征军在缅甸境内的英勇作战,使日军遭到沉重打击,扩大了中国抗战的国际影响,故选B项;1938年10月,广州、武汉相继失守,抗战进入相持阶段,A项不符合史实,排除;该战役扩大了中国抗战的国际影响,但材料未体现扭转国军缅甸战场的困局,排除C项;长沙会战粉碎了日军以战迫降的企图,排除D项。
14.(2023·湖南天壹名校联盟5月大联考)1943年元旦,时任伪南京国民政府主席汪精卫发表演讲,指出:“渝(重庆)方的将士已完全失掉了东亚人的灵魂,只剩了一个供英美人指挥的躯壳,拿着英美人所给予的武器来做大东亚战争的叛逆者。说到这里,可痛可恨。”这反映出当时(  )
A.南京政府抗日到底的决心
B.反法西斯同盟合作成效显著
C.英美侵略中国的狼子野心
D.日本“以华制华”彻底失败
答案 B
解析 材料引用的是南京伪国民政府主席汪精卫的讲话,显示出重庆国民政府与英美的紧密合作,1942年元旦反法西斯同盟成立后,一年来中国抗日得到英美大力支持,成果显著,故答案选B项。材料显示的时空界定是南京汪伪政权,而抗日的政府是重庆国民政府,排除A项;侵略中国的是日本,英美是抗日盟友,排除C项;汪伪政权是日本“以华制华”的工具,当时尚未到彻底失败的程度,排除D项。
15.(2024·湖南常德模拟)1940年,毛泽东发表《新民主主义论》,设计了抗日战争胜利后中国建设新民主主义国家的蓝图。1945年,毛泽东在中共七大上作《论联合政府》的政治报告,将新民主主义国家的形式具体化。这表明中国共产党(  )
A.努力维护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B.决心打倒国民党解放全中国
C.致力于实现中国的民主制度
D.为成立新中国进行理论准备
答案 C
解析 据材料“毛泽东发表《新民主主义论》,设计了抗日战争胜利后中国建设新民主主义国家的蓝图”“毛泽东在中共七大上作《论联合政府》的政治报告,将新民主主义国家的形式具体化”可知抗战时期,中国共产党对新民主主义国家不断进行理论建设,说明其致力于实现中国的民主制度,故选C项;材料“设计了抗日战争胜利后中国建设新民主主义国家的蓝图”“新民主主义国家的形式具体化”强调新民主主义国家的理论,不属于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排除A项;1940年和1945年正处于抗日战争时期,国共两党合作,排除B项;《论人民民主专政》为新中国的成立奠定了理论基础和政策基础,排除D项。
16.(2023·山东济南三模)1945年4月,中共中央在一份重要文件中指出,党在农村工作中要坚持“耕者有其田”的主张,“把土地从封建剥削者手里转移到农民手里,把封建地主的私有财产变为农民的私有财产,使农民从封建的土地关系中获得解放,从而造成将农业国转变为工业国的可能性”。中共中央的这一要求旨在(  )
A.探索社会主义工业化道路
B.在全国范围推行土地改革
C.继承三民主义的革命纲领
D.指导全民族抗战取得胜利
答案 D
解析 据材料时间“1945年4月”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材料发生于抗日战争时期,党坚持“耕者有其田”的主张,故目的是争取全民族抗战的胜利,故选D项;社会主义工业化建设是在新中国成立之后,和材料时间不符,排除A项;根据材料时间“1945年4月”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正处于抗日战争时期,全国大部分地区还没有得到解放,不可能“在全国范围内”推行土地改革,排除B项;三民主义的内容是民族、民权、民生,材料中党申明坚持“耕者有其田”的主张,以及“使农民从封建的土地关系中获得解放”,均和三民主义无关,排除C项。
二、非选择题
17.(2024·河北石家庄模拟)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1942年10月10日,湖南衡阳《大刚报》登载举办民调的公告:“鉴于内外局势瞬息万变,致重要时事发生,各方见解常不一致,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究竟民意趋归如何,常无客观标准,兹因择当前重要问题十项,举行民意测验。”此次调查参与者几乎涉及各个领域、各年龄段。下表为民意调查部分统计结果。
序号 问题及统计结果
1 你认为中国抗战能不能得到最后胜利?
能:11 206人,占99.5% 不能:0人,占0% 未置可否:56人,0.5%
2 你主张联合国家,应该先以全力解决德国,还是先以全力解决日本?
日本:7 819人,占69.4% 德国3 443人,占30.6%
5 一旦获得最后胜利,我们应否与日本和平相处?
应:6 534人,占58% 否:4 687人,占41.6% 未置可否:41人,占0.4%
7 在联合各国未以全力打击日本之先,你认为我们要不要先行反攻?
要:5 724人,占50.8% 不要:5 424人,占48.2% 未置可否:114人,占1%
——摘编自杨天宏、宋仕宏《抗日战争转机与
社会心理变化——以1942年〈大刚报〉
民意调查为中心的探析》
(1)根据材料,概括参与民调的民众对待时局的意向。
(2)结合所学知识,围绕当时抗战形势补充一个民意调查问题,并说明理由。
答案 (1)意向:支持抗日战争并对抗战胜利充满信心;多数参调民众主张先全力打败日本;超过半数参调民众主张战后与日本和平相处;约半数参调民众认为中国有能力单独反攻日本。
(2)示例 问题:你认为当前中国共产党的抗日活动在全国抗战中的地位如何?
理由:宣传中国共产党的抗日活动,引导民众与舆论对敌后战场的关注;进入相持阶段以后,中国共产党组织领导沦陷区工人运动,打击日本的殖民统治秩序;军事上,八路军发动“百团大战”打破了日军的“囚笼”。敌后战场逐渐成为抗战的主战场。国民党消极抗战,反共倾向日益增长。第19讲 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
【课程标准】 1.了解日本军国主义的侵华罪行。2.了解正面战场和敌后战场的抗战,感悟中华民族英勇不屈的精神,认识中国共产党是全民族团结抗战的中流砥柱。3.认识中国战场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东方主战场,理解十四年抗战胜利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的历史意义。
知识点一 从局部抗战到全面抗战
1.局部抗战
(1)日本侵华
(2)中国局部抗战
东北民众 由游击队改编的________________坚持抗战
长城抗战 1933年,日军向长城沿线进犯,遭到中国军队的顽强抵抗
学生运动 1935年12月9日,北平学生发动______________,促进了中华民族的新觉醒,抗日救亡运动掀起高潮
中国共产 党抗战 1936年,中国共产党领导的________________发展到三万余人,牵制了大量日军
西安事变 背景 张学良、杨虎城在中共________________政策的感召下,实行联共抗日
经过 1936年12月12日,张学良、杨虎城发动“兵谏”,扣留蒋介石,以武力逼蒋抗日
结果 西安事变和平解决
意义 促进了中共中央______________方针的实现,全国团结抗战的局面初步形成
2.全面抗战的开始
(1)标志:1937年7月7日,________________,中国全面抗战开始。
(2)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建立
①1937年7月17日,蒋介石发表庐山讲话,表示准备抗战。
②1937年8月,中共中央政治局在陕北洛川召开会议,标志着中国共产党__________路线的形成。
③中国共产党将红军改编为________和新四军。
④1937年9月22日,国民党发表了中国共产党提出的________________。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形成。
3.日军的侵华暴行
军事 制造南京大屠杀;实施重庆大轰炸;实行“三光”政策
政治 实行“________”,扶植傀儡政权
经济 实行“________”,在占领区进行野蛮的经济掠夺
其他 实施细菌战;强征慰安妇
助学助考
学习聚焦——辨正误
①九一八事变后,中日民族矛盾成为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  )
②一·二八事变爆发后,十九路军奋起抵抗,中国局部抗战开始。(  )
③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标志着全国团结抗战局面最终形成。(  )
④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成为扭转时局的枢纽,有利于中国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形成。(  )
⑤一二·九运动促进了中华民族新觉醒,抗日救亡运动掀起新高潮。(  )
⑥杨靖宇、赵一曼、杨虎城是东北抗日联军重要领导人。(  )
⑦我们要用全面的观点理性地分析日本侵华史,才能牢记历史教训,珍惜今天。(  )
挖掘教材——学思用
①1927年6月,日本首相田中义一主持召开制定侵略中国总方针的东方会议,确立把满洲从中国本土分裂出去,自成一区,置于日本势力之下的侵略方针。(摘自教材P141)据此说明日本发动九一八事变的目的是什么?这次会议的召开说明了什么问题?
试答                                     
                                    
②《拉贝日记》(1937年12月14日)记载:“开车经过市区,我们才晓得破坏的巨大程度。车子每经一二百米就会压过尸首,那些都是平民的尸首。”(摘自必修教材P145)《拉贝日记》的记载有什么史料价值?
试答                                     
                                    
必考概念——拓视野
华北事变:1935年期间,由日本特务机关幕后策划华北五省脱离中国版图,投靠日本的事件。华北事变使中日民族矛盾上升,并促进了中国抗日救亡运动进一步高涨。
知识点二 全民族浴血奋战与抗日战争的胜利
1.国共合作抗战
2.东方主战场
(1)世界反法西斯统一战线形成
①背景:1941年6月,______________爆发;12月,太平洋战争爆发。
②形成:1942年初,以中、美、英、苏为首的26个国家签署《______________》,标志着世界反法西斯统一战线正式形成。
(2)入缅作战:________年,中国远征军开赴缅甸,战绩名扬海外。
(3)开罗会议
①召开:1943年11月,中、美、英政府首脑在开罗举行会议。
②内容:通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决定了对日作战及战后处置日本的基本策略,规定日本所窃取的中国领土,例如东北地区、__________________及其附属岛屿、澎湖群岛等,归还中华民国。
(4)地位:中国战场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______________。
3.抗日战争的胜利
(1)中共七大
召开 1945年4—6月,延安
内容 毛泽东作《____________》的报告;提出党的政治路线;确立____________为党的指导思想;选举产生以毛泽东为首的中央委员会
意义 使全党在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的基础上达到了空前的团结
(2)抗战胜利:1945年8月15日,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9月2日,日本正式签署投降书;10月25日,________光复。
(3)胜利意义
中流砥柱 在全民族团结抗战中,中国共产党始终坚持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发挥了____________的作用
国际地位 是近代以来中国抗击外敌入侵所取得的________完全胜利,重新确立了中国在世界上的____________
革命前景 开辟了中华民族____________的光明前景,开启了古老中国凤凰涅槃、浴火重生的新征程
助学助考
学习聚焦——辨正误
①武汉会战粉碎了日军“三个月亡华”的狂妄企图。(  )
②平型关大捷是抗战以来正面战场取得的最大胜利。(  )
③台儿庄大捷是抗战以来中国军队在正面战场取得的最大胜利。(  )
④全国抗战爆发后,敌后战场成为抗战的主战场。(  )
⑤皖南事变是抗战时期国民党消极抗日、积极反共的典型事例。(  )
⑥“三三制”原则是敌后抗日根据地政权建设的探索,严重挫伤了各阶层抗战的积极性。(  )
⑦抗日战争是全民族抗战,充分体现了全民族誓死不屈反抗外来侵略的精神。(  )
⑧中国共产党在抗战中起了中流砥柱的作用。(  )
⑨中国抗日战争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战场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东方主战场。(  )
挖掘教材——学思用
①1937年9月,八路军第一一五师在林彪率领下,于山西平型关一带伏击日军,取得胜利。(摘自教材P148)这次战役的胜利有何意义?
试答                                     
                                    
②阅读教材P150《华北敌后抗日根据地形势图》:中国共产党建立的敌后抗日根据地在空间分布上具有什么特点?
试答                                     
                                    
必考概念——拓视野
①三三制:抗战时期,中共在根据地建立的抗日民主政权在人员组成上采取的制度。在政权机构和民意机关的人员名额分配上,代表工人阶级和贫农的共产党员、代表和联系广大小资产阶级的非党左派进步分子和代表中等资产阶级、开明绅士的中间分子各占三分之一。它对于孤立顽固势力,发展进步势力,争取中间势力,打败日本侵略者发挥了重要作用。
②陕甘宁边区:1937年至1949年,中华民国内的一个行政区域,包括陕西北部,甘肃东部和宁夏的部分区域,是中国共产党的根据地,抗战时期是国民政府行政院的直辖行政区,解放战争开始后被蒋介石政府宣布为非法叛乱区域。
主题一 民族觉醒——从局部抗战到全面抗战[3年6考]
1.一二·九运动促进民族觉醒(2023·广东高考,9)
2.日军对沦陷区的掠夺(2022·河北高考,8)
3.抗日救亡运动的爱国将领(2022·浙江1月选考,13)
4.西安事变与国共合作抗日(2022·浙江6月选考,13)
5.中共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策略(2022·全国乙卷,30)
6.日本局部侵华的特征(2021·重庆高考,8)                
视角1 史料证史——日本侵华的原因
史料 侵略中国东北,使之完全变成殖民地是日本帝国主义诞生后就制定了的目标,在1931年,已经不单单是军部激进派的要求,资本家、地主、政党、政府都有同样的要求。……1931年9月18日夜,关东军自己炸毁了沈阳北部柳条湖南满铁路路轨,硬说这是中国军队干的,立即攻击中国的兵营。同时,按照预定计划向满铁全线展开进攻,次日,已经占领了沿线全部城市。
——摘编自[日]井上清、铃木正四《日本近代史》
思考 依据史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概括日本发动侵华战争的原因。
试答                                     
                                    
视角2 学者观点——局部抗战的特点
史料 面对日军侵略,中共中央在九一八事变后随即发表宣言,东北地区的爱国军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组织抗日义勇军……之后东北抗日联军成为东北抗日斗争的主要力量……一批当时反映抗战的文艺作品如《松花江上》《义勇军进行曲》鼓舞着仁人志士走向抗日前线……全国抗日救亡运动屡掀高潮,上海军民进行了“一·二八”淞沪抗战,长城一线和察哈尔、绥远等地的爱国军民相继展开了英勇抗战……前六年的局部抗战极大激发了全民族救亡图存的意识……中共中央不断调整政策……准备了全民族抗战的前提条件。
——摘编自张从田《确立“十四年
抗战”的重大意义》
思考 根据史料概括“前六年局部抗战”的特点。
试答                                     
                                    
视角3 问题探史——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特点
史料 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是在广大民众抗日呼声的推动下,由中国共产党所倡导,国民党最终顺应,从而形成的全民族的统一战线……在爱国主义和民族主义的旗帜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范围超越中国一国,具有更大的广泛性……各党派各阶级政治力量不平衡,同时在地域分布上也表现出这种不平衡;由于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是以国共合作为基础的,国共两党之间的性质是根本相悖的,这使得统一战线内部的分散性在国共两党之间表现得尤为突出……国民党内部的部分反动分子还是一味地否认统一战线……动摇了国共合作。
——摘编自谷正《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特征探析》
思考 根据史料,概括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特点。
试答                                     
                                    
1.唯物史观——多角度分析日本侵华的原因
2.历史解释——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特点和意义
(1)特点
①广泛的民族性。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既包括工人、农民、城市小资产阶级和民族资产阶级,还包括以国民党蒋介石集团为代表的亲英美派大地主大资产阶级。
②缺乏统一性。没有一个统一的正式的组织机构和共同的政治纲领,国共两党都有自己的政权和军队。
③具有复杂性。第二次国共合作是党外合作,统一战线内部始终存在着两条不同的抗战路线。
④具有长期性。中日民族矛盾以及中日两国的特点决定了抗日战争的持久性,抗日民族统一战线长期存在。
(2)意义
①在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旗帜下,中国共产党成为反抗日本帝国主义侵略的中流砥柱,中国共产党所领导的人民革命力量在抗日战争中得到了空前壮大,成为决定中国政治前途的根本力量。
②在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伟大旗帜下,中华民族实现了大团结,共同抵抗日本帝国主义的武装入侵,终于赢得了近代百余年来反对帝国主义侵略的民族解放战争的第一次完全胜利。
③中国共产党更加成熟,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人民革命力量为夺取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伟大胜利和建立新中国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从而加速了中国人民革命胜利的历史进程。
主题二 凤凰涅槃——全民族浴血奋战和抗日战争的胜利[3年16考]
1.中共抗日根据地政权巩固(2023·全国甲卷,31)
2.陕甘宁边区政府政治建设(2023·浙江6月选考,7)
3.陕甘宁边区文艺演出的目的(2023·山东高考,7)
4.抗日根据地税收的影响(2023·湖南高考,8)
5.中共为争取抗战胜利的举措(2023·北京高考,7)
6.抗战时期中共抗战的举措(2023·辽宁高考,8)
7.中共七大毛泽东主张的时代背景(2023·江苏高考,8)
8.抗日根据地的政权建设(2022·全国甲卷,30)
9.陕甘宁边区的经济建设(2022·江苏高考,8)
10.抗战时期中共的土地政策(2022·山东高考,7)
11.中共抗战时期的抗战路线(2022·湖北高考,8)
12.抗日根据地中共的路线政策(2022·湖南高考,8)
13.全面抗战时期的敌后战场(2021·海南高考,10)
14.抗战时期中共敌后战场的特征(2021·湖北高考,8)
15.抗战时期的重大战役(2021·北京高考,9)
16.抗战时期战场的特点(2021·湖南高考,10)                
视角1 家国情怀——全民族浴血奋战
史料一 “国民党的主要领导人蒋介石,一直没有像汪精卫那样放下抗战的旗帜。但当抗日战争相持阶段到来后,他对抗日是消极的,甚至与日本侵略者秘密进行谋求妥协的活动。他实行的反民主的政策,是不利于团结抗日的,他还开始推行积极反共的政策……”
——胡绳主编《中国共产党的七十年》
史料二 共产党领导的八路军、新四军和其他部队从抗战一开始就深入敌人后方,发动群众,武装群众,开展运动战和游击战,建立抗日根据地和解放区,在华北、华中、华南开辟了广大的敌后战场。共产党的军队在抗战开始时只有几万人,抗战结束时发展到约132万人,还有农村中不脱离生产的民兵260万余人。在极其艰难的条件下,敌后战场的八路军、新四军共作战12.5万多次,收复国土100万平方千米,占沦陷区总面积的66%。
——郭德宏《论抗日战争史研究中的若干重大问题》
思考 (1)根据史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如何看待胡绳对国民党抗战的评价。
试答                                     
                                    
(2)根据史料二,归纳中国共产党在抗战中的地位,并结合所学知识加以说明。
试答                                     
                                    
视角2 名家说史——抗日战争的伟大胜利
史料 抗日战争的胜利……成为中华民族从衰败走向复兴的重要枢纽。由于中国抗日战争对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作出的巨大贡献,受到了国际社会的肯定和尊重,中国的国际地位有了很大提高。……不管是国内的居民还是海外的华侨,都同样难以抑制地热血沸腾,聚结成一个整体去抵抗外来的侵略者。
——金冲及《二十世纪中国史纲·第二卷》
思考 根据史料,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如何理解抗日战争“成为中华民族从衰败走向复兴的重要枢纽”?
试答                                    
                                    
1.唯物史观——中国取得抗日战争胜利的原因
组织 领导 国共合作,组成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国共两党分别开辟正面战场和敌后战场,共同抗敌
民众 因素 中国共产党制定全面抗战路线,使抗日战争成为一场真正的人民战争
战略 战术 中国共产党制定持久战的战略方针,开辟敌后战场,开展游击战和运动战,配合正面战场,最后赢得战争胜利
国际 因素 1942年,国际反法西斯阵营正式形成,中国抗战得到世界各国人民的同情和支持。苏联出兵中国东北、美军进攻日本,加速了抗日战争胜利的到来
2.家国情怀——抗日战争推动中国现代化
(1)政治民主化:抗日战争为中国民主制度的发展,在客观上提供了条件。
①在民族生存受到日本侵略严重威胁的时候,中国共产党和其他政治派别先后发出了民主的声音。
②以共产党为代表的进步力量逐步发展壮大,在其领导的敌后抗日根据地,基层政权的普遍选举制和抗日民主政权中的“三三制”原则,为中国的政治民主化积累了经验。
(2)国家统一:各民族、各阶层团结抗日成为国内统一的基础。人民在战争中自觉选择了中国共产党为中国的领导者,为随后统一全国积攒了力量。
(3)经济发展
①国民政府在战时建立起了战时体制,尤其是沿海工业的内迁,改变了中国西部工业落后的状况。
②共产党在敌后根据地实行减租减息等政策,在一定程度上改善了人民的物质生活,为后来的土地改革准备了条件。
(4)民族精神:推动了全体中华民族的觉醒。在爱国主义旗帜的召唤下,中华民族焕发出强大的民族精神,支撑抗战取得最终胜利。
(5)国家主权:为中国赢得了国际地位和大国声望,收回并明确了台湾的领土主权。
【练·教材改编题//固基础】
                
1.(据中外历史纲要上P143“史料阅读”改编)下面是抗日战争时期的一则通电
西北军民一致主张如下:
(一)改组南京政府,容纳各党各派共同负责救国; (二)停止一切内战; (三)立即释放上海被捕之爱国领袖; (四)释放全国一切政治犯; (五)开放民众爱国运动; (六)保障人民集会结社一切政治自由; (七)确实遵行总理遗嘱; (八)立即召开救国会议。
据此可知(  )
A.通电的发布者为中国共产党
B.共产党实行了全面抗战路线
C.通电符合全国团结抗战需要
D.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形成
2.(据中外历史纲要上P146“问题探究”改编)1937年7月15日,中共中央郑重向全国宣言:孙中山先生的三民主义为中国今日之必需……取消一切推翻国民党政权的暴动政策及赤化运动,停止以暴力没收地主土地的政策……取消现在的苏维埃政府,实行民权政治,以期全国政权之统一。其主要旨在(  )
A.执行三民主义政策 B.建立革命统一战线
C.停止暴力追求统一 D.实现国共联合抗战
3.(据中外历史纲要上P146“问题探究”改编)“卢沟桥事变”后,蒋介石指出:“在和平根本绝望之前一秒钟,我们还是希望和平的,希望由和平的外交方法,求得卢事的解决……如果战端一开,那就是地无分南北,年无分老幼,无论何人,皆有守土抗战之责任,皆应抱定牺牲一切之决心。所以政府必特别谨慎以临此大事。”由此可见蒋介石(  )
A.仍抱有和平解决战端的希望
B.尚未意识到日本全面侵华的开始
C.放弃“攘外必先安内”的政策
D.确定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方针
4.(据中外历史纲要上P154“史料阅读”改编)罗斯福在《炉边谈话》中说道:勇敢的中国人民抗击日本的侵略,歼灭了无数日军,摧毁了大量的日本军用物资。援助中国进行的英勇抗战并最终发起反击是非常必要的,因为中国的抗战是最终战胜日本的重要因素。这段话可以用来印证中国的抗战(  )
A.赢得了世界爱好和平人士的尊敬
B.开启了古老中国重生的崭新征程
C.开辟了中华民族复兴的光明前景
D.确立了中国在世界上的大国地位
【练·高考真题//明考向】
命题点1 抗日救亡运动的高涨
1.(2023·广东高考,9)“三十年代初组织起来的左翼文化运动,已经冲破了原来左派的圈子,抗日救亡、反对内战、反对华北自治……等等口号,已经把成千上万的中小资产阶级和上层爱国人士吸引到我们的阵营中来了。”上述现象反映了(  )
A.九一八事变使民族危机空前严重
B.一二·九运动促进了中华民族的新觉醒
C.卢沟桥事变发生后全面抗战开始
D.国共合作推动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形成
命题点2 平型关大捷的意义及价值
2.(2023·海南高考,7)平型关大捷后,新闻媒体和社会各界开展系列庆祝活动,全民族形成了关于该事件的社会共识。新中国成立后,通过国家权力,借助学校教育、社会教育和媒体宣传等方式,再现了这一史事,使之成为中华民族革命精神的文化符号。这充分说明了(  )
A.国家权力的介入强化了集体记忆
B.共同记忆的构筑有益于价值认同
C.学校教育的实施培育了家国情怀
D.大众媒体的宣传提升了英雄形象
命题点3 中共的抗日宣传
3.(2023·山东高考,7)1938年7月,陕甘宁边区民众剧团正式成立。剧团演出时,会在戏台两边挂起“中国气派,民族形式,工农大众,喜闻乐见;明白世理,尽情尽理,有说有笑、红火热闹”的对联民众剧团常年在边区巡回演出,深受欢迎。该剧团的主要任务是(  )
A.创新民族文化宣传方式
B.团结工农建设边区政权
C.动员民众投身民族民主革命
D.落实中国共产党的群众路线
命题点4 敌后抗日根据地建设
4.(2023·全国甲卷,31)1943年,中共中央指出,“提高妇女的政治地位、文化水平、改善生活,以达到解放的道路,亦须从经济丰裕与经济独立入手”。这一决定的实施(  )
A.促成妇女彻底摆脱封建束缚
B.有利于抗日根据地政权巩固
C.扩大了陕甘宁边区阶级基础
D.适应党的工作重心转移需要
:课后完成 训练19(共76张PPT)

19

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
1.了解日本军国主义的侵华罪行。
2.了解正面战场和敌后战场的抗战,感悟中华民族英勇不屈的精神,认识中国共产党是全民族团结抗战的中流砥柱。
3.认识中国战场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东方主战场,理解十四年抗战胜利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的历史意义。
【课程标准】
整合教材 夯实必备知识
命题探究 提升关键能力
随堂演练 热考命题对接
课时精练


整合教材 夯实必备知识
学什么
1
九一八事变
知识点一 从局部抗战到全面抗战
1.局部抗战
(1)日本侵华
(2)中国局部抗战
东北民众 由游击队改编的________________坚持抗战
长城抗战 1933年,日军向长城沿线进犯,遭到中国军队的顽强抵抗
学生运动 1935年12月9日,北平学生发动______________,促进了中华民族的新觉醒,抗日救亡运动掀起高潮
中国共产 党抗战 1936年,中国共产党领导的______________发展到三万余人,牵制了大量日军
西安事变 背景 张学良、杨虎城在中共________________政策的感召下,实行联共抗日
经过 1936年12月12日,张学良、杨虎城发动“兵谏”,扣留蒋介石,以武力逼蒋抗日
结果 西安事变和平解决
意义 促进了中共中央______________方针的实现,全国团结抗战的局面初步形成
东北人民革命军
一二·九运动
东北抗日联军
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联蒋抗日
2.全面抗战的开始
(1)标志:1937年7月7日,________________,中国全面抗战开始。
(2)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建立
①1937年7月17日,蒋介石发表庐山讲话,表示准备抗战。
②1937年8月,中共中央政治局在陕北洛川召开会议,标志着中国共产党__________路线的形成。
③中国共产党将红军改编为________和新四军。
④1937年9月22日,国民党发表了中国共产党提出的________________。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形成。
卢沟桥事变
全面抗战
八路军
国共合作抗战宣言
3.日军的侵华暴行
军事 制造南京大屠杀;实施重庆大轰炸;实行“三光”政策
政治 实行“__________”,扶植傀儡政权
经济 实行“____________”,在占领区进行野蛮的经济掠夺
其他 实施细菌战;强征慰安妇
以华制华
以战养战
学习聚焦——辨正误
①九一八事变后,中日民族矛盾成为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 )
②一·二八事变爆发后,十九路军奋起抵抗,中国局部抗战开始。( )
③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标志着全国团结抗战局面最终形成。( )
④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成为扭转时局的枢纽,有利于中国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形成。( )
⑤一二·九运动促进了中华民族新觉醒,抗日救亡运动掀起新高潮。( )
⑥杨靖宇、赵一曼、杨虎城是东北抗日联军重要领导人。( )
⑦我们要用全面的观点理性地分析日本侵华史,才能牢记历史教训,珍惜今天。( )
助学助考
×
×
×


×

挖掘教材——学思用
①1927年6月,日本首相田中义一主持召开制定侵略中国总方针的东方会议,确立把满洲从中国本土分裂出去,自成一区,置于日本势力之下的侵略方针。(摘自教材P141)据此说明日本发动九一八事变的目的是什么?这次会议的召开说明了什么问题?
提示 目的:侵占满洲,进而侵占全中国。说明:日本侵华蓄谋已久。
②《拉贝日记》(1937年12月14日)记载:“开车经过市区,我们才晓得破坏的巨大程度。车子每经一二百米就会压过尸首,那些都是平民的尸首。”(摘自必修教材P145)《拉贝日记》的记载有什么史料价值?
提示 是重要的第一手史料,对揭露日本侵华暴行有重要的史料价值。
必考概念——拓视野
华北事变:1935年期间,由日本特务机关幕后策划华北五省脱离中国版图,投靠日本的事件。华北事变使中日民族矛盾上升,并促进了中国抗日救亡运动进一步高涨。
知识点二 全民族浴血奋战与抗日战争的胜利
1.国共合作抗战
淞沪会战
台儿庄大捷
论持久战
敌后战场
苏德战争
2.东方主战场
(1)世界反法西斯统一战线形成
①背景:1941年6月,______________爆发;12月,太平洋战争爆发。
②形成:1942年初,以中、美、英、苏为首的26个国家签署《______________》,标志着世界反法西斯统一战线正式形成。
(2)入缅作战:________年,中国远征军开赴缅甸,战绩名扬海外。
(3)开罗会议
①召开:1943年11月,中、美、英政府首脑在开罗举行会议。
②内容:通过《____________》,决定了对日作战及战后处置日本的基本策略,规定日本所窃取的中国领土,例如东北地区、______及其附属岛屿、澎湖群岛等,归还中华民国。
(4)地位:中国战场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______________。
联合国家宣言
1942
开罗宣言
台湾
东方主战场
3.抗日战争的胜利
(1)中共七大
召开 1945年4—6月,延安
内容 毛泽东作《____________》的报告;提出党的政治路线;确立____________为党的指导思想;选举产生以毛泽东为首的中央委员会
意义 使全党在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的基础上达到了空前的团结
(2)抗战胜利:1945年8月15日,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9月2日,日本正式签署投降书;10月25日,________光复。
论联合政府
毛泽东思想
台湾
(3)胜利意义
中流砥柱 在全民族团结抗战中,中国共产党始终坚持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发挥了____________的作用
国际地位 是近代以来中国抗击外敌入侵所取得的________完全胜利,重新确立了中国在世界上的____________
革命前景 开辟了中华民族____________的光明前景,开启了古老中国凤凰涅槃、浴火重生的新征程
中流砥柱
第一次
大国地位
伟大复兴
学习聚焦——辨正误
①武汉会战粉碎了日军“三个月亡华”的狂妄企图。( )
②平型关大捷是抗战以来正面战场取得的最大胜利。( )
③台儿庄大捷是抗战以来中国军队在正面战场取得的最大胜利。( )
④全国抗战爆发后,敌后战场成为抗战的主战场。( )
⑤皖南事变是抗战时期国民党消极抗日、积极反共的典型事例。( )
⑥“三三制”原则是敌后抗日根据地政权建设的探索,严重挫伤了各阶层抗战的积极性。( )
⑦抗日战争是全民族抗战,充分体现了全民族誓死不屈反抗外来侵略的精神。( )
⑧中国共产党在抗战中起了中流砥柱的作用。( )
⑨中国抗日战争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战场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东方主战场。( )
×
助学助考
×





×
×
挖掘教材——学思用
①1937年9月,八路军第一一五师在林彪率领下,于山西平型关一带伏击日军,取得胜利。(摘自教材P148)这次战役的胜利有何意义?
提示 这是华北战场上中国军队主动歼敌的第一场胜仗,打破了日军不可战胜的神话。
②阅读教材P150《华北敌后抗日根据地形势图》:中国共产党建立的敌后抗日根据地在空间分布上具有什么特点?
提示 主要集中在华北地区;大都分布在省与省交界的农村地区。
必考概念——拓视野
①三三制:抗战时期,中共在根据地建立的抗日民主政权在人员组成上采取的制度。在政权机构和民意机关的人员名额分配上,代表工人阶级和贫农的共产党员、代表和联系广大小资产阶级的非党左派进步分子和代表中等资产阶级、开明绅士的中间分子各占三分之一。它对于孤立顽固势力,发展进步势力,争取中间势力,打败日本侵略者发挥了重要作用。
②陕甘宁边区:1937年至1949年,中华民国内的一个行政区域,包括陕西北部,甘肃东部和宁夏的部分区域,是中国共产党的根据地,抗战时期是国民政府行政院的直辖行政区,解放战争开始后被蒋介石政府宣布为非法叛乱区域。
命题探究 提升关键能力
考什么
2
主题一 民族觉醒——从局部抗战到全面抗战 [3年6考]
主题二 凤凰涅槃——全民族浴血奋战和抗日战争的胜利 [3年16考]
主题一 民族觉醒——从局部抗战到全面抗战 [3年6考]
1.一二·九运动促进民族觉醒 (2023·广东高考,9)
2.日军对沦陷区的掠夺 (2022·河北高考,8)
3.抗日救亡运动的爱国将领 (2022·浙江1月选考,13)
4.西安事变与国共合作抗日 (2022·浙江6月选考,13)
5.中共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策略 (2022·全国乙卷,30)
6.日本局部侵华的特征 (2021·重庆高考,8)                
视角
史料证史——日本侵华的原因
史料 侵略中国东北,使之完全变成殖民地是日本帝国主义诞生后就制定了的目标,在1931年,已经不单单是军部激进派的要求,资本家、地主、政党、政府都有同样的要求。……1931年9月18日夜,关东军自己炸毁了沈阳北部柳条湖南满铁路路轨,硬说这是中国军队干的,立即攻击中国的兵营。同时,按照预定计划向满铁全线展开进攻,次日,已经占领了沿线全部城市。
——摘编自[日]井上清、铃木正四《日本近代史》
思考 依据史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概括日本发动侵华战争的原因。
提示 原因:既定国策;军国主义膨胀;资本主义经济危机影响。
视角
学者观点——局部抗战的特点
史料 面对日军侵略,中共中央在九一八事变后随即发表宣言,东北地区的爱国军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组织抗日义勇军……之后东北抗日联军成为东北抗日斗争的主要力量……一批当时反映抗战的文艺作品如《松花江上》《义勇军进行曲》鼓舞着仁人志士走向抗日前线……全国抗日救亡运动屡掀高潮,上海军民进行了“一·二八”淞沪抗战,长城一线和察哈尔、绥远等地的爱国军民相继展开了英勇抗战……前六年的局部抗战极大激发了全民族救亡图存的意识……中共中央不断调整政策……准备了全民族抗战的前提条件。
——摘编自张从田《确立“十四年抗战”的重大意义》
思考 根据史料概括“前六年局部抗战”的特点。
提示 中国共产党的推动;包括武装斗争、文艺创作等多种形式的爱国运动;主要发生在东北、华北及上海等局部地区;带有自发性质。
视角
问题探史——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特点
史料 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是在广大民众抗日呼声的推动下,由中国共产党所倡导,国民党最终顺应,从而形成的全民族的统一战线……在爱国主义和民族主义的旗帜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范围超越中国一国,具有更大的广泛性……各党派各阶级政治力量不平衡,同时在地域分布上也表现出这种不平衡;由于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是以国共合作为基础的,国共两党之间的性质是根本相悖的,这使得统一战线内部的分散性在国共两党之间表现得尤为突出……国民党内部的部分反动分子还是一味地否认统一战线……动摇了国共合作。
——摘编自谷正《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特征探析》
思考 根据史料,概括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特点。
提示 由中国共产党倡导,以国共合作为基础而建立;成员具有广泛性;成员之间力量不平衡;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没有统一的领导,具有分散性;发展过程比较艰难。
1.唯物史观——多角度分析日本侵华的原因
2.历史解释——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特点和意义
(1)特点
①广泛的民族性。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既包括工人、农民、城市小资产阶级和民族资产阶级,还包括以国民党蒋介石集团为代表的亲英美派大地主大资产阶级。
②缺乏统一性。没有一个统一的正式的组织机构和共同的政治纲领,国共两党都有自己的政权和军队。
③具有复杂性。第二次国共合作是党外合作,统一战线内部始终存在着两条不同的抗战路线。
④具有长期性。中日民族矛盾以及中日两国的特点决定了抗日战争的持久性,抗日民族统一战线长期存在。
(2)意义
①在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旗帜下,中国共产党成为反抗日本帝国主义侵略的中流砥柱,中国共产党所领导的人民革命力量在抗日战争中得到了空前壮大,成为决定中国政治前途的根本力量。
②在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伟大旗帜下,中华民族实现了大团结,共同抵抗日本帝国主义的武装入侵,终于赢得了近代百余年来反对帝国主义侵略的民族解放战争的第一次完全胜利。
③中国共产党更加成熟,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人民革命力量为夺取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伟大胜利和建立新中国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从而加速了中国人民革命胜利的历史进程。
主题二 凤凰涅槃——全民族浴血奋战和抗日战争的胜利 [3年16考]
1.中共抗日根据地政权巩固 (2023·全国甲卷,31)
2.陕甘宁边区政府政治建设 (2023·浙江6月选考,7)
3.陕甘宁边区文艺演出的目的 (2023·山东高考,7)
4.抗日根据地税收的影响 (2023·湖南高考,8)
5.中共为争取抗战胜利的举措 (2023·北京高考,7)
6.抗战时期中共抗战的举措 (2023·辽宁高考,8)
7.中共七大毛泽东主张的时代背景 (2023·江苏高考,8)
8.抗日根据地的政权建设 (2022·全国甲卷,30)
9.陕甘宁边区的经济建设 (2022·江苏高考,8)
10.抗战时期中共的土地政策 (2022·山东高考,7)
11.中共抗战时期的抗战路线 (2022·湖北高考,8)
12.抗日根据地中共的路线政策 (2022·湖南高考,8)
13.全面抗战时期的敌后战场 (2021·海南高考,10)
14.抗战时期中共敌后战场的特征 (2021·湖北高考,8)
15.抗战时期的重大战役 (2021·北京高考,9)
16.抗战时期战场的特点 (2021·湖南高考,10)
视角
家国情怀——全民族浴血奋战
史料一 “国民党的主要领导人蒋介石,一直没有像汪精卫那样放下抗战的旗帜。但当抗日战争相持阶段到来后,他对抗日是消极的,甚至与日本侵略者秘密进行谋求妥协的活动。他实行的反民主的政策,是不利于团结抗日的,他还开始推行积极反共的政策……” ——胡绳主编《中国共产党的七十年》
史料二 共产党领导的八路军、新四军和其他部队从抗战一开始就深入敌人后方,发动群众,武装群众,开展运动战和游击战,建立抗日根据地和解放区,在华北、华中、华南开辟了广大的敌后战场。共产党的军队在抗战开始时只有几万人,抗战结束时发展到约132万人,还有农村中不脱离生产的民兵260万余人。在极其艰难的条件下,敌后战场的八路军、新四军共作战12.5万多次,收复国土100万平方千米,占沦陷区总面积的66%。
——郭德宏《论抗日战争史研究中的若干重大问题》
思考 (1)根据史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如何看待胡绳对国民党抗战的评价。
提示 胡绳对国民党初期的抗战是肯定的,对抗日战争相持阶段以后的国民党抗战因其积极反共而转为否定,由此可知,胡绳基于阶级立场和意识形态来评价国民党的抗战。
(2)根据史料二,归纳中国共产党在抗战中的地位,并结合所学知识加以说明。
提示 地位:中流砥柱。
说明: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敌后战场在战略相持阶段起主导作用,有效地牵制、打击了敌人,配合了正面战场的抗战,同时与国民党进行了有理、有力、有节的斗争,维护和巩固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视角
名家说史——抗日战争的伟大胜利
史料 抗日战争的胜利……成为中华民族从衰败走向复兴的重要枢纽。由于中国抗日战争对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作出的巨大贡献,受到了国际社会的肯定和尊重,中国的国际地位有了很大提高。……不管是国内的居民还是海外的华侨,都同样难以抑制地热血沸腾,聚结成一个整体去抵抗外来的侵略者。
——金冲及《二十世纪中国史纲·第二卷》
思考 根据史料,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如何理解抗日战争“成为中华民族从衰败走向复兴的重要枢纽”?
提示 理解:是近代以来抗击外敌入侵所取得的第一次完全胜利;国际地位得到提高;民族凝聚力增强;为民主革命的胜利奠定基础。
1.唯物史观——中国取得抗日战争胜利的原因
组织领导 国共合作,组成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国共两党分别开辟正面战场和敌后战场,共同抗敌
民众因素 中国共产党制定全面抗战路线,使抗日战争成为一场真正的人民战争
战略战术 中国共产党制定持久战的战略方针,开辟敌后战场,开展游击战和运动战,配合正面战场,最后赢得战争胜利
国际因素 1942年,国际反法西斯阵营正式形成,中国抗战得到世界各国人民的同情和支持。苏联出兵中国东北、美军进攻日本,加速了抗日战争胜利的到来
2.家国情怀——抗日战争推动中国现代化
(1)政治民主化:抗日战争为中国民主制度的发展,在客观上提供了条件。
①在民族生存受到日本侵略严重威胁的时候,中国共产党和其他政治派别先后发出了民主的声音。
②以共产党为代表的进步力量逐步发展壮大,在其领导的敌后抗日根据地,基层政权的普遍选举制和抗日民主政权中的“三三制”原则,为中国的政治民主化积累了经验。
(2)国家统一:各民族、各阶层团结抗日成为国内统一的基础。人民在战争中自觉选择了中国共产党为中国的领导者,为随后统一全国积攒了力量。
(3)经济发展
①国民政府在战时建立起了战时体制,尤其是沿海工业的内迁,改变了中国西部工业落后的状况。
②共产党在敌后根据地实行减租减息等政策,在一定程度上改善了人民的物质生活,为后来的土地改革准备了条件。
(4)民族精神:推动了全体中华民族的觉醒。在爱国主义旗帜的召唤下,中华民族焕发出强大的民族精神,支撑抗战取得最终胜利。
(5)国家主权:为中国赢得了国际地位和大国声望,收回并明确了台湾的领土主权。
随堂演练 热考命题对接
练什么
3
C
1.(据中外历史纲要上P143“史料阅读”改编)下面是抗日战争时期的一则通电
西北军民一致主张如下:
【练 教材改编题//固基础】
(一)改组南京政府,容纳各党各派共同负责救国;
(二)停止一切内战;
(三)立即释放上海被捕之爱国领袖;
(四)释放全国一切政治犯;
(五)开放民众爱国运动;
(六)保障人民集会结社一切政治自由;
(七)确实遵行总理遗嘱;
(八)立即召开救国会议。
据此可知(  )
A.通电的发布者为中国共产党
B.共产党实行了全面抗战路线
C.通电符合全国团结抗战需要
D.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形成
解析 据材料“抗日战争时期……‘停止一切内战’”可知,此通电表达了全面抗战和国家统一的要求,符合全国团结抗战的需要,故选C项;通电的具体发布者并未明确提及,虽然内容反映出中国共产党的一些主张,但也可能来自其他抗日力量,排除A项;虽然此通电提出停止内战、召开救国会议等方针,反映了全民族抗战的要求,但并不能说明是共产党的全面抗战路线,排除B项;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形成于1937年9月,通电虽然发布于抗日战争时期,但并没有具体的时间和明确的事件,因此不能说明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形成,排除D项。
2.(据中外历史纲要上P146“问题探究”改编)1937年7月15日,中共中央郑重向全国宣言:孙中山先生的三民主义为中国今日之必需……取消一切推翻国民党政权的暴动政策及赤化运动,停止以暴力没收地主土地的政策……取消现在的苏维埃政府,实行民权政治,以期全国政权之统一。其主要旨在(  )
A.执行三民主义政策 B.建立革命统一战线
C.停止暴力追求统一 D.实现国共联合抗战
解析 1937年7月7日中国全面抗战开始,中共主张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因此认可三民主义,取消对抗国民党的一些政策,旨在缓和两党矛盾,实现联合抗日,D项正确。
D
3.(据中外历史纲要上P146“问题探究”改编)“卢沟桥事变”后,蒋介石指出:“在和平根本绝望之前一秒钟,我们还是希望和平的,希望由和平的外交方法,求得卢事的解决……如果战端一开,那就是地无分南北,年无分老幼,无论何人,皆有守土抗战之责任,皆应抱定牺牲一切之决心。所以政府必特别谨慎以临此大事。”由此可见蒋介石(  )
A.仍抱有和平解决战端的希望
B.尚未意识到日本全面侵华的开始
C.放弃“攘外必先安内”的政策
D.确定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方针
A
4.(据中外历史纲要上P154“史料阅读”改编)罗斯福在《炉边谈话》中说道:勇敢的中国人民抗击日本的侵略,歼灭了无数日军,摧毁了大量的日本军用物资。援助中国进行的英勇抗战并最终发起反击是非常必要的,因为中国的抗战是最终战胜日本的重要因素。这段话可以用来印证中国的抗战(  )
A.赢得了世界爱好和平人士的尊敬
B.开启了古老中国重生的崭新征程
C.开辟了中华民族复兴的光明前景
D.确立了中国在世界上的大国地位
A
解析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二战中美国总统罗斯福肯定中国人民的抗战,强调中国战场的作用,明确中国的抗战是最终战胜日本的重要因素,说明中国的抗战赢得了世界爱好和平人士的尊敬,A项正确;抗日战争的胜利开启了古老中国重生的崭新征程,但与材料主旨不符,排除B项;新中国成立开辟了中华民族复兴的光明前景,但与材料主旨不符,排除C项;材料主旨与确立了中国在世界上的大国地位无关,排除D项。故选A项。
命题点
【练 高考真题//明考向】
抗日救亡运动的高涨
1.(2023·广东高考,9)“三十年代初组织起来的左翼文化运动,已经冲破了原来左派的圈子,抗日救亡、反对内战、反对华北自治……等等口号,已经把成千上万的中小资产阶级和上层爱国人士吸引到我们的阵营中来了。”上述现象反映了(  )
A.九一八事变使民族危机空前严重 B.一二·九运动促进了中华民族的新觉醒
C.卢沟桥事变发生后全面抗战开始 D.国共合作推动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形成
B
解析 据材料“三十年代初”“抗日救亡、反对内战、反对华北自治”可知材料主要呈现的是华北事变后,民族矛盾进一步上升,社会各阶层共同投入到反侵略斗争中,出现了爱国救亡运动的高潮,符合“一二·九运动”的特点,故选B项。九一八事变后,国共之间的阶级矛盾依然占据主导,国民党依然坚持攘外必先安内的政策,尚未出现全国性的抗日救亡高潮,排除A项;“反对华北自治”说明当时日本侵略者依然以蚕食的方针为主,局部侵华尚未转变为全面侵华,排除C项;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形成于1937年9月,与材料中“三十年代初”的时间不符,排除D项。
命题点
平型关大捷的意义及价值
2.(2023·海南高考,7)平型关大捷后,新闻媒体和社会各界开展系列庆祝活动,全民族形成了关于该事件的社会共识。新中国成立后,通过国家权力,借助学校教育、社会教育和媒体宣传等方式,再现了这一史事,使之成为中华民族革命精神的文化符号。这充分说明了(  )
A.国家权力的介入强化了集体记忆 B.共同记忆的构筑有益于价值认同
C.学校教育的实施培育了家国情怀 D.大众媒体的宣传提升了英雄形象
B
解析 根据材料可知,平型关大捷后新闻媒体和社会各界的庆祝活动使全民族形成了社会共识,新中国成立后又使之成为中华民族革命精神的文化符号,这说明共同记忆的构筑有益于价值认同,故B项正确。新中国成立前对于平型关大捷的庆祝并非国家权力介入,排除A项;学校教育和大众媒体宣传只是再现这一史事的两种方式,不能全面概括材料主旨,排除C、D两项。
命题点
中共的抗日宣传
3.(2023·山东高考,7)1938年7月,陕甘宁边区民众剧团正式成立。剧团演出时,会在戏台两边挂起“中国气派,民族形式,工农大众,喜闻乐见;明白世理,尽情尽理,有说有笑、红火热闹”的对联民众剧团常年在边区巡回演出,深受欢迎。该剧团的主要任务是(  )
A.创新民族文化宣传方式 B.团结工农建设边区政权
C.动员民众投身民族民主革命 D.落实中国共产党的群众路线
C
解析 解答本题,首先要明确陕甘宁边区成立民众剧团的时空背景:全民族抗战时期,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敌后抗日根据地。对联中“中国气派,民族形式”“工农大众”“明白世理”等表明剧团团结工农大众,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这一政治立场,即剧团的主要任务是动员民众投身民族民主革命,争取抗战胜利,故正确答案为C项;剧团演出的形式古已有之,不属于文化宣传的新形式,故排除A项;材料强调的是动员民众投身民族民主革命,而非建设边区政权,故排除B项;民众剧团的成立及演出一定程度上体现了中国共产党的群众路线,但这并非剧团的主要任务,故排除D项。
命题点
敌后抗日根据地建设
4.(2023·全国甲卷,31)1943年,中共中央指出,“提高妇女的政治地位、文化水平、改善生活,以达到解放的道路,亦须从经济丰裕与经济独立入手”。这一决定的实施(  )
A.促成妇女彻底摆脱封建束缚 B.有利于抗日根据地政权巩固
C.扩大了陕甘宁边区阶级基础 D.适应党的工作重心转移需要
解析 根据材料可知,1943年正处于抗日战争战略相持阶段,中共中央决定提高妇女的政治、经济地位,有利于调动妇女的积极性,进而巩固抗日根据地的政权,故选B项。A项中“彻底”表述绝对,排除。材料主旨是提高妇女地位,没有涉及扩大阶级基础,排除C项。1943年正处于抗日战争时期,党的工作重心没有发生转移,排除D项。
B
课时精练
C
一、选择题
1.(2024·湖北武汉模拟)九一八事变后,中共中央发表宣言,揭露日本有意“实行第二次世界大战特别是太平洋帝国主义战争”,要求全党“大胆地警醒群众的民族自觉”,领导群众“反对日本帝国主义的暴力政策”。随后,派出干部奔赴抗日前线。这反映出中国共产党(  )
A.积极推动联蒋抗日的实现
B.坚持实施全面抗战路线
C.肩负领导全民族抗战使命
D.倡导反法西斯国家联合
解析 材料体现的是九一八事变后,中国共产党认清日本发动对外战争的本质,号召群众和党员干部积极抵抗日本侵略,肩负领导全民族抗战使命,故选C项;九一八事变后,国共仍然处于对抗状态,排除A项;全面抗战路线是在1937年洛川会议上制定的,排除B项;材料内容主要是九一八事变后中国共产党的积极反应,此时二战还未发展到全球战争阶段,并没有联合反法西斯国家的内容,排除D项。
B
2.(2024·北京东城区调研)阅读图文材料,《抗争》创刊号在当时(  )
A.支持国联“全体一致”原则
B.反对国民政府不抵抗政策
C.号召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D.声援淞沪会战,保卫上海
解析 据材料“发刊缘起:我政府当局……以乞怜于国际联盟……受日人铁骑之蹂躏”可知,《抗争》的发刊是对国民政府妥协避战的不满,故选B项。
D
3.(2024·安徽淮南调研)歌曲《做鞋送抗联》中有一个生动的细节描写——“小妹坐灯前哪,穿针又引线,不是忙嫁妆,做鞋送抗联”,活灵活现地描绘出一个温馨的画面。从此画面中,可以看出百姓(  )
A.热爱生活追求幸福的心理 B.开拓进取团结包容的精神
C.弃小家保大家的报国情怀 D.对民族战争的认同和支持
解析 据材料可知,歌曲反映了百姓对东北抗日联军发自内心的支持与爱戴,热情讴歌了人民群众与抗联子弟兵的鱼水深情。这是九一八事变后东北军民齐心抗战的真实写照,故选D项。
A
4.(2024·山西太原调研)抗日战争期间,山西各根据地先后建立出版社19家,印刷厂17家,书店10多家,出版图书2 520余种,发行量达480多万册。这些图书中既包括最早描写敌后抗战生活的小说《吕梁英雄传》,也有政治军事类期刊《前线》等。这表明中国共产党(  )
A.致力于唤醒民众进行抗日救亡
B.建立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C.已成为全民族抗战的领导力量
D.促进了文化事业全面繁荣
解析 根据材料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在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在山西各革命根据地发行了大量关于抗日战争的抗日英雄和思想的书籍,这有利于唤醒民众进行抗日救亡,故选A项;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37年9月,国民党中央通讯社发表《中共中央为公布国共合作宣言》,标志着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正式形成,排除B项;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中国共产党是抗日战争的中流砥柱,并不是全民族抗战的领导力量,排除C项;材料中中国共产党的目的是唤醒民众进行抗日救亡,取得抗日战争的胜利,并不是为了文化事业的繁荣,排除D项。
C
5.(2024·山东省实验中学调研)抗日战争进入相持阶段,中国共产党在根据地开展冬学、民校识字运动,把“狼牙山五壮士”“民族英雄之母马老太太”等抗日英雄故事用图片、大鼓、故事、诗歌等形式向民众进行宣传教育,做到家喻户晓。这些举措(  )
A.基于巩固革命政权的需要 B.扩大了抗日统一战线的基础
C.旨在提高民众的民族意识 D.丰富了根据地精神文化生活
解析 据材料可知,抗战相持阶段,中共在根据地通过一系列宣传教育活动向民众宣传抗日救亡思想,提高民众的民族意识,故选C项;题干材料显示的是中共向民众进行抗日宣传教育,这是为了巩固抗日救亡运动成果,排除A项;工农群众本身就是抗日统一战线的重要基础,通过中共的抗日宣传教育可以起到巩固的作用,排除B项;材料中的冬学、民校识字运动以及宣传教育活动等,其主要目的在于宣传抗日救亡思想,不是丰富根据地精神文化生活,排除D项。
C
6.(2023·河北4月适应性训练)1938年,毛泽东《论持久战》公开发表。某日军军官后来说:“(《论持久战》)把百万帝国陆军弄得团团转……在中国打败了日本人。”东京大学某教授则公开宣称:“我很佩服《论持久战》。”材料所述说法的主要依据是,《论持久战》(  )
A.扩大了革命统一战线的范围
B.激化了日军内部的矛盾
C.调动了广大军民抗日积极性
D.得到了学术界一致拥护
解析 据材料“把百万帝国陆军弄得团团转……在中国打败了日本人”“我很佩服《论持久战》”可知《论持久战》指明了抗战的方向和策略,提高了广大军民抗战的积极性,通过各种灵活的战术让日军深陷人民战争的汪洋大海,故选C项;全面抗战时期的统一战线是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排除A项;材料中某日军军官和东京大学某教授对《论持久战》的评价具有一致性,与“激化了日军内部的矛盾”表述相冲突,排除B项;《论持久战》主要得到了国内一批积极抗战军民的一致拥护,不包括消极抗战和投降主义的民族分裂分子,排除D项。
D
7.(2023·福建宁德三模)1939年6月,国民政府西迁成吉思汗陵途经延安时,陕甘宁边区政府安排了盛大的迎灵和祭祀活动。之后,边区政府在延安建立成吉思汗纪念堂,每年举行两次公祭大典。这些举措(  )
A.体现了国民政府的社会教化活动
B.传递了边区政府维护合作的善意
C.加强了抗日根据地民主政权建设
D.弘扬了中华民族团结御侮的精神
解析 据所学知识可知,成吉思汗统一蒙古各部,建立了蒙古政权,为元朝统一全国、建立统一的多民族政权奠定了基础,他不仅是蒙古族的民族象征,也是中华民族的杰出代表,据材料“1939年6月,国民政府西迁成吉思汗陵途经延安时,陕甘宁边区政府安排了盛大的迎灵和祭祀活动。之后,边区政府在延安建立成吉思汗纪念堂,每年举行两次公祭大典”及所学知识可知,边区政府对成吉思汗的祭祀活动,主要是学习成吉思汗团结民族、抵御敌人的民族主义精神,故选D项。
A
8.(2023·重庆缙云教育联盟5月检测)1939年,陕甘宁边区政府规定“凡属边区农民,无论男女老少,只要赞成并能遵守本社一切规定者,均得加入本社为社员”,这一规定将贫困人口完全纳入了互助社组织,使人民树立起积极参加生产、努力脱贫的意识。当时边区政府成立互助社的直接目的是(  )
A.恢复和发展农业生产 B.配合根据地的土地改革
C.废除农村土地私有制 D.巩固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解析 根据材料抗日战争时期“陕甘宁边区政府……这一规定将贫困人口完全纳入了互助社组织,使人民树立起积极参加生产、努力脱贫的意识”可知,陕甘宁边区政府成立互助社是为了树立人民积极参加生产、努力脱贫的意识,说明其直接的目的是恢复和发展农业生产,故选A项;B项不是成立互助社的直接目的,排除;到1956年底,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农村土地私有制被彻底废除,排除C项;“三三制”原则进一步巩固和扩大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排除D项。
B
9.(2023·江苏南京金陵中学三模)抗战时期《力报》在一篇社评中提到:“华北我军出击之日,正是敌机170架狂炸我陪都,市区大火,精华悉付一炬之时,我军以胜利的出击回答日寇之残暴兽行,为遇难同胞雪恨。坚定了全国的抗战意志。”社评所述我军的出击(  )
A.成为国共合作抗战的典范 B.表明敌后战场正成为抗战主战场
C.推动抗战相持阶段的到来 D.有力配合了盟军太平洋战场作战
解析 据材料“华北我军出击……炸我陪都……日寇之残暴”可知,这反映的是百团大战,我军主动出击打击日军,粉碎了日军的侵略图谋,打击了日军的侵略气焰,坚定了民族抗战胜利的信心,表明敌后战场正成为抗战主战场,故选B项。
A
10.(2023·湖北武汉重点中学信息卷)1940年颁布的《八路军政治工作条例》规定,救亡室或俱乐部都由连队全体军人大会选举产生;救亡室或俱乐部干事会须每月向军人大会作一次工作报告。在军人大会上,每个军人都可以对有关本连队的各种生活问题提出建议。这一规定旨在(  )
A.提高对日作战的力量 B.创新军队民主形式
C.确立党对军队的领导 D.巩固革命统一战线
解析 据题干中“救亡室或俱乐部都由连队全体军人大会选举产生”“在军人大会上,每个军人都可以对有关本连队的各种生活问题提出建议”,可知在抗日战争时期,八路军加强了军队内部的民主政治建设,结合所学可知,其主要目的在于提高八路军对日作战的力量,故选A项;创新军队民主形式是八路军加强内部民主政治建设的具体做法,而不是其“目的”,排除B项;据所学可知,1927年的三湾改编确立了党对军队的领导,排除C项;题干内容仅述及了八路军,并没有述及其他社会阶层,排除D项。
B
11.(2024·湖南省名校大联考)1941年开始,华中抗日根据地陆续颁布《乡选条例》《乡镇政府组织法》等法规。乡选工作在多数乡镇展开。到1944年底,以乡行政委员会为代表的新乡制已普遍建立。据统计,淮北地区的198个正副乡长中,中农和贫农占比达到94%。苏北区台北县45名乡政府委员中,共产党员27名,中间进步人士9名,国民党员9名。华中抗日根据地的乡选活动旨在(  )
A.贯彻和落实“三三制”原则 B.改造抗日根据地的基层政权
C.配合党中央推行减租减息政策 D.开展创建人民革命政权的尝试
解析 据材料中“颁布《乡选条例》等法规”“淮北地区的198个正副乡长中,中农和贫农占比达到94%”等信息,可知乡选活动旨在进行政权建设,改造抗日根据地的基层政权,故选B项。
D
12.(2024·广东珠海模拟)抗日战争时期,重庆《大公报》的一篇社论说:“三年多的抗战军事……形式上几乎完全是被动的。这次北线之战,敌军未战,我们先攻,敌军将南侵,我们先北战,这在战略上讲,也是一种进步。”“北线之战”指的是(  )
A.太原会战 B.平型关大捷 C.徐州会战 D.百团大战
解析 根据材料“三年多的抗战军事……形式上几乎完全是被动的。这次北线之战,敌军未战,我们先攻,敌军将南侵,我们先北战,这在战略上讲,也是一种进步”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三年多的抗战军事是指此时是1940年,北线之战是在华北地区,据此可推断,此次战役是百团大战,D项正确;太原会战发生在1937年,与材料中时间不符,排除A项;平型关大捷发生在1937年,与材料中时间不符,排除B项;徐州会战发生在1938年,与材料中时间不符,排除C项。故选D项。
B
13.(2023·江苏盐城三模)1942年3月,重庆《中央日报》指出,缅甸东吁(又称同古、东瓜)保卫战“无论在中国抗战史还是世界大战史均有其不朽的价值”。《泰晤士报》称“东瓜之命运如何,姑且不论。但被围守军,以寡敌众与其英勇作战,实使中国军队光荣簿中增新一页”。上述评论表明,该战役(  )
A.推动了抗战相持阶段的到来 B.扩大了中国抗战的国际影响
C.扭转了国军缅甸战场的困局 D.粉碎了日军以战迫降的企图
解析 概括材料信息可知,中国远征军在缅甸境内的英勇作战,使日军遭到沉重打击,扩大了中国抗战的国际影响,故选B项;1938年10月,广州、武汉相继失守,抗战进入相持阶段,A项不符合史实,排除;该战役扩大了中国抗战的国际影响,但材料未体现扭转国军缅甸战场的困局,排除C项;长沙会战粉碎了日军以战迫降的企图,排除D项。
B
14.(2023·湖南天壹名校联盟5月大联考)1943年元旦,时任伪南京国民政府主席汪精卫发表演讲,指出:“渝(重庆)方的将士已完全失掉了东亚人的灵魂,只剩了一个供英美人指挥的躯壳,拿着英美人所给予的武器来做大东亚战争的叛逆者。说到这里,可痛可恨。”这反映出当时(  )
A.南京政府抗日到底的决心 B.反法西斯同盟合作成效显著
C.英美侵略中国的狼子野心 D.日本“以华制华”彻底失败
解析 材料引用的是南京伪国民政府主席汪精卫的讲话,显示出重庆国民政府与英美的紧密合作,1942年元旦反法西斯同盟成立后,一年来中国抗日得到英美大力支持,成果显著,故答案选B项。材料显示的时空界定是南京汪伪政权,而抗日的政府是重庆国民政府,排除A项;侵略中国的是日本,英美是抗日盟友,排除C项;汪伪政权是日本“以华制华”的工具,当时尚未到彻底失败的程度,排除D项。
C
15.(2024·湖南常德模拟)1940年,毛泽东发表《新民主主义论》,设计了抗日战争胜利后中国建设新民主主义国家的蓝图。1945年,毛泽东在中共七大上作《论联合政府》的政治报告,将新民主主义国家的形式具体化。这表明中国共产党(  )
A.努力维护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B.决心打倒国民党解放全中国
C.致力于实现中国的民主制度
D.为成立新中国进行理论准备
解析 据材料“毛泽东发表《新民主主义论》,设计了抗日战争胜利后中国建设新民主主义国家的蓝图”“毛泽东在中共七大上作《论联合政府》的政治报告,将新民主主义国家的形式具体化”可知抗战时期,中国共产党对新民主主义国家不断进行理论建设,说明其致力于实现中国的民主制度,故选C项;材料“设计了抗日战争胜利后中国建设新民主主义国家的蓝图”“新民主主义国家的形式具体化”强调新民主主义国家的理论,不属于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排除A项;1940年和1945年正处于抗日战争时期,国共两党合作,排除B项;《论人民民主专政》为新中国的成立奠定了理论基础和政策基础,排除D项。
D
16.(2023·山东济南三模)1945年4月,中共中央在一份重要文件中指出,党在农村工作中要坚持“耕者有其田”的主张,“把土地从封建剥削者手里转移到农民手里,把封建地主的私有财产变为农民的私有财产,使农民从封建的土地关系中获得解放,从而造成将农业国转变为工业国的可能性”。中共中央的这一要求旨在(  )
A.探索社会主义工业化道路 B.在全国范围推行土地改革
C.继承三民主义的革命纲领 D.指导全民族抗战取得胜利
解析 据材料时间“1945年4月”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材料发生于抗日战争时期,党坚持“耕者有其田”的主张,故目的是争取全民族抗战的胜利,故选D项;社会主义工业化建设是在新中国成立之后,和材料时间不符,排除A项;根据材料时间“1945年4月”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正处于抗日战争时期,全国大部分地区还没有得到解放,不可能“在全国范围内”推行土地改革,排除B项;三民主义的内容是民族、民权、民生,材料中党申明坚持“耕者有其田”的主张,以及“使农民从封建的土地关系中获得解放”,均和三民主义无关,排除C项。
二、非选择题
17.(2024·河北石家庄模拟)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1942年10月10日,湖南衡阳《大刚报》登载举办民调的公告:“鉴于内外局势瞬息万变,致重要时事发生,各方见解常不一致,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究竟民意趋归如何,常无客观标准,兹因择当前重要问题十项,举行民意测验。”此次调查参与者几乎涉及各个领域、各年龄段。下表为民意调查部分统计结果。
——摘编自杨天宏、宋仕宏《抗日战争转机与社会心理变化
——以1942年〈大刚报〉民意调查为中心的探析》
序号 问题及统计结果
1 你认为中国抗战能不能得到最后胜利?
能:11 206人,占99.5% 不能:0人,占0% 未置可否:56人,0.5%
2 你主张联合国家,应该先以全力解决德国,还是先以全力解决日本?
日本:7 819人,占69.4% 德国3 443人,占30.6%
5 一旦获得最后胜利,我们应否与日本和平相处?
应:6 534人,占58% 否:4 687人,占41.6% 未置可否:41人,占0.4%
7 在联合各国未以全力打击日本之先,你认为我们要不要先行反攻?
要:5 724人,占50.8% 不要:5 424人,占48.2% 未置可否:114人,占1%
(1)根据材料,概括参与民调的民众对待时局的意向。
(2)结合所学知识,围绕当时抗战形势补充一个民意调查问题,并说明理由。
答案 (1)意向:支持抗日战争并对抗战胜利充满信心;多数参调民众主张先全力打败日本;超过半数参调民众主张战后与日本和平相处;约半数参调民众认为中国有能力单独反攻日本。
(2)示例 问题:你认为当前中国共产党的抗日活动在全国抗战中的地位如何?
理由:宣传中国共产党的抗日活动,引导民众与舆论对敌后战场的关注;进入相持阶段以后,中国共产党组织领导沦陷区工人运动,打击日本的殖民统治秩序;军事上,八路军发动“百团大战”打破了日军的“囚笼”。敌后战场逐渐成为抗战的主战场。国民党消极抗战,反共倾向日益增长。
本节内容结束
Thanks!

节内


束训练19 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
一、选择题
1.(2024·湖北武汉模拟)九一八事变后,中共中央发表宣言,揭露日本有意“实行第二次世界大战特别是太平洋帝国主义战争”,要求全党“大胆地警醒群众的民族自觉”,领导群众“反对日本帝国主义的暴力政策”。随后,派出干部奔赴抗日前线。这反映出中国共产党(  )
A.积极推动联蒋抗日的实现
B.坚持实施全面抗战路线
C.肩负领导全民族抗战使命
D.倡导反法西斯国家联合
2.(2024·北京东城区调研)阅读图文材料,《抗争》创刊号在当时(  )
A.支持国联“全体一致”原则
B.反对国民政府不抵抗政策
C.号召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D.声援淞沪会战,保卫上海
3.(2024·安徽淮南调研)歌曲《做鞋送抗联》中有一个生动的细节描写——“小妹坐灯前哪,穿针又引线,不是忙嫁妆,做鞋送抗联”,活灵活现地描绘出一个温馨的画面。从此画面中,可以看出百姓(  )
A.热爱生活追求幸福的心理
B.开拓进取团结包容的精神
C.弃小家保大家的报国情怀
D.对民族战争的认同和支持
4.(2024·山西太原调研)抗日战争期间,山西各根据地先后建立出版社19家,印刷厂17家,书店10多家,出版图书2 520余种,发行量达480多万册。这些图书中既包括最早描写敌后抗战生活的小说《吕梁英雄传》,也有政治军事类期刊《前线》等。这表明中国共产党(  )
A.致力于唤醒民众进行抗日救亡
B.建立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C.已成为全民族抗战的领导力量
D.促进了文化事业全面繁荣
5.(2024·山东省实验中学调研)抗日战争进入相持阶段,中国共产党在根据地开展冬学、民校识字运动,把“狼牙山五壮士”“民族英雄之母马老太太”等抗日英雄故事用图片、大鼓、故事、诗歌等形式向民众进行宣传教育,做到家喻户晓。这些举措(  )
A.基于巩固革命政权的需要
B.扩大了抗日统一战线的基础
C.旨在提高民众的民族意识
D.丰富了根据地精神文化 生活
6.(2023·河北4月适应性训练)1938年,毛泽东《论持久战》公开发表。某日军军官后来说:“(《论持久战》)把百万帝国陆军弄得团团转……在中国打败了日本人。”东京大学某教授则公开宣称:“我很佩服《论持久战》。”材料所述说法的主要依据是,《论持久战》(  )
A.扩大了革命统一战线的范围
B.激化了日军内部的矛盾
C.调动了广大军民抗日积极性
D.得到了学术界一致拥护
7.(2023·福建宁德三模)1939年6月,国民政府西迁成吉思汗陵途经延安时,陕甘宁边区政府安排了盛大的迎灵和祭祀活动。之后,边区政府在延安建立成吉思汗纪念堂,每年举行两次公祭大典。这些举措(  )
A.体现了国民政府的社会教化活动
B.传递了边区政府维护合作的善意
C.加强了抗日根据地民主政权建设
D.弘扬了中华民族团结御侮的精神
8.(2023·重庆缙云教育联盟5月检测)1939年,陕甘宁边区政府规定“凡属边区农民,无论男女老少,只要赞成并能遵守本社一切规定者,均得加入本社为社员”,这一规定将贫困人口完全纳入了互助社组织,使人民树立起积极参加生产、努力脱贫的意识。当时边区政府成立互助社的直接目的是(  )
A.恢复和发展农业生产
B.配合根据地的土地改革
C.废除农村土地私有制
D.巩固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9.(2023·江苏南京金陵中学三模)抗战时期《力报》在一篇社评中提到:“华北我军出击之日,正是敌机170架狂炸我陪都,市区大火,精华悉付一炬之时,我军以胜利的出击回答日寇之残暴兽行,为遇难同胞雪恨。坚定了全国的抗战意志。”社评所述我军的出击(  )
A.成为国共合作抗战的典范
B.表明敌后战场正成为抗战主战场
C.推动抗战相持阶段的到来
D.有力配合了盟军太平洋战场作战
10.(2023·湖北武汉重点中学信息卷)1940年颁布的《八路军政治工作条例》规定,救亡室或俱乐部都由连队全体军人大会选举产生;救亡室或俱乐部干事会须每月向军人大会作一次工作报告。在军人大会上,每个军人都可以对有关本连队的各种生活问题提出建议。这一规定旨在(  )
A.提高对日作战的力量
B.创新军队民主形式
C.确立党对军队的领导
D.巩固革命统一战线
11.(2024·湖南省名校大联考)1941年开始,华中抗日根据地陆续颁布《乡选条例》《乡镇政府组织法》等法规。乡选工作在多数乡镇展开。到1944年底,以乡行政委员会为代表的新乡制已普遍建立。据统计,淮北地区的198个正副乡长中,中农和贫农占比达到94%。苏北区台北县45名乡政府委员中,共产党员27名,中间进步人士9名,国民党员9名。华中抗日根据地的乡选活动旨在(  )
A.贯彻和落实“三三制”原则
B.改造抗日根据地的基层政权
C.配合党中央推行减租减息政策
D.开展创建人民革命政权的尝试
12.(2024·广东珠海模拟)抗日战争时期,重庆《大公报》的一篇社论说:“三年多的抗战军事……形式上几乎完全是被动的。这次北线之战,敌军未战,我们先攻,敌军将南侵,我们先北战,这在战略上讲,也是一种进步。”“北线之战”指的是(  )
A.太原会战 B.平型关大捷
C.徐州会战 D.百团大战
13.(2023·江苏盐城三模)1942年3月,重庆《中央日报》指出,缅甸东吁(又称同古、东瓜)保卫战“无论在中国抗战史还是世界大战史均有其不朽的价值”。《泰晤士报》称“东瓜之命运如何,姑且不论。但被围守军,以寡敌众与其英勇作战,实使中国军队光荣簿中增新一页”。上述评论表明,该战役(  )
A.推动了抗战相持阶段的到来
B.扩大了中国抗战的国际影响
C.扭转了国军缅甸战场的困局
D.粉碎了日军以战迫降的企图
14.(2023·湖南天壹名校联盟5月大联考)1943年元旦,时任伪南京国民政府主席汪精卫发表演讲,指出:“渝(重庆)方的将士已完全失掉了东亚人的灵魂,只剩了一个供英美人指挥的躯壳,拿着英美人所给予的武器来做大东亚战争的叛逆者。说到这里,可痛可恨。”这反映出当时(  )
A.南京政府抗日到底的决心
B.反法西斯同盟合作成效显著
C.英美侵略中国的狼子野心
D.日本“以华制华”彻底失败
15.(2024·湖南常德模拟)1940年,毛泽东发表《新民主主义论》,设计了抗日战争胜利后中国建设新民主主义国家的蓝图。1945年,毛泽东在中共七大上作《论联合政府》的政治报告,将新民主主义国家的形式具体化。这表明中国共产党(  )
A.努力维护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B.决心打倒国民党解放全中国
C.致力于实现中国的民主制度
D.为成立新中国进行理论准备
16.(2023·山东济南三模)1945年4月,中共中央在一份重要文件中指出,党在农村工作中要坚持“耕者有其田”的主张,“把土地从封建剥削者手里转移到农民手里,把封建地主的私有财产变为农民的私有财产,使农民从封建的土地关系中获得解放,从而造成将农业国转变为工业国的可能性”。中共中央的这一要求旨在(  )
A.探索社会主义工业化道路
B.在全国范围推行土地改革
C.继承三民主义的革命纲领
D.指导全民族抗战取得胜利
二、非选择题
17.(2024·河北石家庄模拟)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1942年10月10日,湖南衡阳《大刚报》登载举办民调的公告:“鉴于内外局势瞬息万变,致重要时事发生,各方见解常不一致,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究竟民意趋归如何,常无客观标准,兹因择当前重要问题十项,举行民意测验。”此次调查参与者几乎涉及各个领域、各年龄段。下表为民意调查部分统计结果。
序号 问题及统计结果
1 你认为中国抗战能不能得到最后胜利?
能:11 206人,占99.5% 不能:0人,占0% 未置可否:56人,0.5%
2 你主张联合国家,应该先以全力解决德国,还是先以全力解决日本?
日本:7 819人,占69.4% 德国3 443人,占30.6%
5 一旦获得最后胜利,我们应否与日本和平相处?
应:6 534人,占58% 否:4 687人,占41.6% 未置可否:41人,占0.4%
7 在联合各国未以全力打击日本之先,你认为我们要不要先行反攻?
要:5 724人,占50.8% 不要:5 424人,占48.2% 未置可否:114人,占1%
——摘编自杨天宏、宋仕宏《抗日战争转机与
社会心理变化——以1942年〈大刚报〉
民意调查为中心的探析》
(1)根据材料,概括参与民调的民众对待时局的意向。
(2)结合所学知识,围绕当时抗战形势补充一个民意调查问题,并说明理由。
训练19 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
1.C [材料体现的是九一八事变后,中国共产党认清日本发动对外战争的本质,号召群众和党员干部积极抵抗日本侵略,肩负领导全民族抗战使命,故选C项;九一八事变后,国共仍然处于对抗状态,排除A项;全面抗战路线是在1937年洛川会议上制定的,排除B项;材料内容主要是九一八事变后中国共产党的积极反应,此时二战还未发展到全球战争阶段,并没有联合反法西斯国家的内容,排除D项。]
2.B [据材料“发刊缘起:我政府当局……以乞怜于国际联盟……受日人铁骑之蹂躏”可知,《抗争》的发刊是对国民政府妥协避战的不满,故选B项。]
3.D [据材料可知,歌曲反映了百姓对东北抗日联军发自内心的支持与爱戴,热情讴歌了人民群众与抗联子弟兵的鱼水深情。这是九一八事变后东北军民齐心抗战的真实写照,故选D项。]
4.A [根据材料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在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在山西各革命根据地发行了大量关于抗日战争的抗日英雄和思想的书籍,这有利于唤醒民众进行抗日救亡,故选A项;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37年9月,国民党中央通讯社发表《中共中央为公布国共合作宣言》,标志着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正式形成,排除B项;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中国共产党是抗日战争的中流砥柱,并不是全民族抗战的领导力量,排除C项;材料中中国共产党的目的是唤醒民众进行抗日救亡,取得抗日战争的胜利,并不是为了文化事业的繁荣,排除D项。]
5.C [据材料可知,抗战相持阶段,中共在根据地通过一系列宣传教育活动向民众宣传抗日救亡思想,提高民众的民族意识,故选C项;题干材料显示的是中共向民众进行抗日宣传教育,这是为了巩固抗日救亡运动成果,排除A项;工农群众本身就是抗日统一战线的重要基础,通过中共的抗日宣传教育可以起到巩固的作用,排除B项;材料中的冬学、民校识字运动以及宣传教育活动等,其主要目的在于宣传抗日救亡思想,不是丰富根据地精神文化生活,排除D项。]
6.C [据材料“把百万帝国陆军弄得团团转……在中国打败了日本人”“我很佩服《论持久战》”可知《论持久战》指明了抗战的方向和策略,提高了广大军民抗战的积极性,通过各种灵活的战术让日军深陷人民战争的汪洋大海,故选C项;全面抗战时期的统一战线是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排除A项;材料中某日军军官和东京大学某教授对《论持久战》的评价具有一致性,与“激化了日军内部的矛盾”表述相冲突,排除B项;《论持久战》主要得到了国内一批积极抗战军民的一致拥护,不包括消极抗战和投降主义的民族分裂分子,排除D项。]
7.D [据所学知识可知,成吉思汗统一蒙古各部,建立了蒙古政权,为元朝统一全国、建立统一的多民族政权奠定了基础,他不仅是蒙古族的民族象征,也是中华民族的杰出代表,据材料“1939年6月,国民政府西迁成吉思汗陵途经延安时,陕甘宁边区政府安排了盛大的迎灵和祭祀活动。之后,边区政府在延安建立成吉思汗纪念堂,每年举行两次公祭大典”及所学知识可知,边区政府对成吉思汗的祭祀活动,主要是学习成吉思汗团结民族、抵御敌人的民族主义精神,故选D项。]
8.A [根据材料抗日战争时期“陕甘宁边区政府……这一规定将贫困人口完全纳入了互助社组织,使人民树立起积极参加生产、努力脱贫的意识”可知,陕甘宁边区政府成立互助社是为了树立人民积极参加生产、努力脱贫的意识,说明其直接的目的是恢复和发展农业生产,故选A项;B项不是成立互助社的直接目的,排除;到1956年底,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农村土地私有制被彻底废除,排除C项;“三三制”原则进一步巩固和扩大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排除D项。]
9.B [据材料“华北我军出击……炸我陪都……日寇之残暴”可知,这反映的是百团大战,我军主动出击打击日军,粉碎了日军的侵略图谋,打击了日军的侵略气焰,坚定了民族抗战胜利的信心,表明敌后战场正成为抗战主战场,故选B项。]
10.A [据题干中“救亡室或俱乐部都由连队全体军人大会选举产生”“在军人大会上,每个军人都可以对有关本连队的各种生活问题提出建议”,可知在抗日战争时期,八路军加强了军队内部的民主政治建设,结合所学可知,其主要目的在于提高八路军对日作战的力量,故选A项;创新军队民主形式是八路军加强内部民主政治建设的具体做法,而不是其“目的”,排除B项;据所学可知,1927年的三湾改编确立了党对军队的领导,排除C项;题干内容仅述及了八路军,并没有述及其他社会阶层,排除D项。]
11.B [据材料中“颁布《乡选条例》等法规”“淮北地区的198个正副乡长中,中农和贫农占比达到94%”等信息,可知乡选活动旨在进行政权建设,改造抗日根据地的基层政权,故选B项。]
12.D [根据材料“三年多的抗战军事……形式上几乎完全是被动的。这次北线之战,敌军未战,我们先攻,敌军将南侵,我们先北战,这在战略上讲,也是一种进步”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三年多的抗战军事是指此时是1940年,北线之战是在华北地区,据此可推断,此次战役是百团大战,D项正确;太原会战发生在1937年,与材料中时间不符,排除A项;平型关大捷发生在1937年,与材料中时间不符,排除B项;徐州会战发生在1938年,与材料中时间不符,排除C项。故选D项。]
13.B [概括材料信息可知,中国远征军在缅甸境内的英勇作战,使日军遭到沉重打击,扩大了中国抗战的国际影响,故选B项;1938年10月,广州、武汉相继失守,抗战进入相持阶段,A项不符合史实,排除;该战役扩大了中国抗战的国际影响,但材料未体现扭转国军缅甸战场的困局,排除C项;长沙会战粉碎了日军以战迫降的企图,排除D项。]
14.B [材料引用的是南京伪国民政府主席汪精卫的讲话,显示出重庆国民政府与英美的紧密合作,1942年元旦反法西斯同盟成立后,一年来中国抗日得到英美大力支持,成果显著,故答案选B项。材料显示的时空界定是南京汪伪政权,而抗日的政府是重庆国民政府,排除A项;侵略中国的是日本,英美是抗日盟友,排除C项;汪伪政权是日本“以华制华”的工具,当时尚未到彻底失败的程度,排除D项。]
15.C [据材料“毛泽东发表《新民主主义论》,设计了抗日战争胜利后中国建设新民主主义国家的蓝图”“毛泽东在中共七大上作《论联合政府》的政治报告,将新民主主义国家的形式具体化”可知抗战时期,中国共产党对新民主主义国家不断进行理论建设,说明其致力于实现中国的民主制度,故选C项;材料“设计了抗日战争胜利后中国建设新民主主义国家的蓝图”“新民主主义国家的形式具体化”强调新民主主义国家的理论,不属于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排除A项;1940年和1945年正处于抗日战争时期,国共两党合作,排除B项;《论人民民主专政》为新中国的成立奠定了理论基础和政策基础,排除D项。]
16.D [据材料时间“1945年4月”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材料发生于抗日战争时期,党坚持“耕者有其田”的主张,故目的是争取全民族抗战的胜利,故选D项;社会主义工业化建设是在新中国成立之后,和材料时间不符,排除A项;根据材料时间“1945年4月”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正处于抗日战争时期,全国大部分地区还没有得到解放,不可能“在全国范围内”推行土地改革,排除B项;三民主义的内容是民族、民权、民生,材料中党申明坚持“耕者有其田”的主张,以及“使农民从封建的土地关系中获得解放”,均和三民主义无关,排除C项。]
17.(1)意向:支持抗日战争并对抗战胜利充满信心;多数参调民众主张先全力打败日本;超过半数参调民众主张战后与日本和平相处;约半数参调民众认为中国有能力单独反攻日本。
(2)示例 问题:你认为当前中国共产党的抗日活动在全国抗战中的地位如何?
理由:宣传中国共产党的抗日活动,引导民众与舆论对敌后战场的关注;进入相持阶段以后,中国共产党组织领导沦陷区工人运动,打击日本的殖民统治秩序;军事上,八路军发动“百团大战”打破了日军的“囚笼”。敌后战场逐渐成为抗战的主战场。国民党消极抗战,反共倾向日益增长。

转载请注明出处高中试卷答案网 » 高中历史2025届一轮复习第六单元第19讲 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课件 讲义 练习四份打包)

分享: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