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卷答案
寻你做寻,想你所想

2024年江苏省南京市栖霞区中考二模历史试卷(答案)

2024年中考模拟试卷(二)
历 史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5题,每题1分,共25分。在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最符合题目要求。)
1.北京人遗址发掘出土10万余件石器,主要有尖状器、刮削器、石锤和石砧等。这表明北京人已学会
A.用火和保存火种 B.制作和使用工具 C.磨光和钻孔技术 D.驯化和饲养家畜
2.“平王时,周室衰微,诸侯强并弱,齐、楚、秦、晋始大,政由方伯。” 这一现象反映了
A.诸侯争霸局面的出现 B.早期国家的产生 C.大一统局面的形成 D.中央集权的加强
3. “汉兴,扫除烦苛,与民休息 至于孝文,加之以恭俭,孝景遵业,五六十载之间,至于移风易俗,黎民醇厚 ”材料描述的是
A.文景之治 B.光武中兴 C.北魏孝文帝改革 D.开元盛世
4. 三国时期的王蕃把圆周率推算到3.1556,刘徽用割圆术得出圆周率为3.1416,南朝时,祖冲之精确到小数点后的第七位数字。这体现了
A.经济的交流与发展 B.文化的多源与交融 C.科技的继承与创新 D.制度的变革与进步
5. 从历史图片中提取有效信息是学习历史的重要方法。下面四幅图片反映的主题是
A.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立 B.民族关系发展和社会生活变化
C.政权分立与民族间交融 D.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发展
6.20世纪20年代,“中国共产党与中国国民党展开合作,进行反帝反封建的国民革命运动。”材料中“合作”的具体表现是
A.建立同盟会 B.辛亥革命 C.北伐战争 D.抗日战争
7.“大革命失败后,中国共产党沿着一条独特的道路,引导中国革命走向复兴并逐步赢得胜利”“独特的道路”是
A.实业救国道路 B.联俄、联共、扶助农工的政策
C.占领中心城市 D.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
8.毛泽东说:“1947年的这个行动是一个历史的转折点。这是蒋介石的二十年反革命统治由发展到消灭的转折点……”这里的“转折点”是
A.重庆谈判 B.挺进大别山 C.三大战役 D.渡江战役
9. 1882年,“本埠(上海)现有华商集合巨资,拟办纸厂一所,已聘定英国人总理其事,一切作纸之具皆引进火轮机器。”不久,中国第一家机器造纸厂诞生。这表明
A.中国民族资产阶级产生 B.中国近代民族企业依赖西方技术
C.洋务运动创办民用工业 D.清政府成为列强统治中国的工具
10.1949年,毛泽东宣告:“我们的民族将再也不是一个被人侮辱的民族了,我们已经站起来了。”这里的“站起来”意味着
A.祖国大陆实现了统一 B.彻底废除了我国存在两千多年的封建土地制度
C.建立起社会主义制度 D.推翻了三座大山,结束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11.下图所示为我国主要经济成分所占比重的变化。这一变化表明了我国
A.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B.初步摆脱工业落后面貌
C.国民经济调整成效显著 D.国家工作重心实现转移
12.下列现象中,发生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的是
A.第一个五年计划超额完成 B.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召开
C.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 D.“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形成
13.20世纪末,香港、澳门相继回归祖国。2008年,为推进祖国统一大业再添动力的是
A.“一国两制”构想的提出 B.特别行政区的建立
C.“三不”政策的被迫调整 D.“三通”协议达成
14.“现在人们对希腊这一黑暗时代(指古希腊时期)社会的了解要比印度遭受蛮族入侵的了解详尽得多,这应归功于希腊人留下的宝贵遗产。”“宝贵遗产”主要指的是
A.《汉谟拉比法典》 B.《荷马史诗》 C.《掷铁饼者》 D.《十二铜表法》
15.7世纪中叶,日本曾仿效中国唐朝制度实行改革。下列对这一改革影响的解读正确的是
A.加速了日本封建化进程 B.推动了奴隶制经济发展
C.加强了世袭贵族的地位 D.公民可以无偿获得土地
16.“这是近代唯一真正的革命,是对心灵的启蒙和个性的提升;唯一真正的解放,是个人的解放。”材料评述的是
A.古希腊对“人”的关注 B.罗马教廷的统治 C.文艺复兴 D.马克思主义的诞生
17.在世界近代史上,使“议会的权力日益超过国王的权力,国王开始逐渐处于‘统而不治’的地位”的法律文献是
A.《权利法案》 B.《独立宣言》 C.《人权宣言》 D.《拿破仑法典》
18.“早先,英国的工厂依靠水力作动力,厂房只能选择在江河湖畔,这极大地限制了工业的进一步发展……”这一局面的改变得益于
A.英国成为日不落帝国 B.进口大量的棉花
C.蒸汽机成为主要动力 D.蒸汽机车的发明
19.下列关于美国南北战争和俄国1861年改革共同点叙述,正确的是
A.都通过和平方式解决了国内矛盾 B.都避免沦为半殖民地的命运
C.都使本国开始确立资本主义制度 D.都推动资本主义的快速发展
20.右图是对1801年—1911年英国城市化进程的统计,图中城市人口占总人口比例发生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城市环境的不断改善 B.对外殖民掠夺的加强
C.两次工业革命的推动 D.“电气时代”的到来
21.“1921年,苏俄政府提出允许把国家企业租给私人、合作社、劳动组织和协作社。”这表明当时政府正在
A.实行新经济政策 B.推行斯大林模式 C.发动垦荒运动 D.倡导“政治多元化”
22.观察右图,导致出现1933-1937年失业率变化趋势的原因是
A.经济大危机爆发 B.罗斯福新政实施
C.太平洋战争爆发 D.美苏冷战的开始
23.下列属于二战后亚非国家独立和振兴洪流中取得的成果是
①非暴力不合作运动 ②万隆会议 ③纳米比亚独立 ④巴拿马收回运河主权
A.①④ B.②③ C.①③④ D.②③④
24.观察右图得出的结论,正确的是
A.德国经济增长的速度最快
B.美国失去世界霸主的地位
C.各国经济增长速度不均衡
D.英国出现经济衰退的现象
25.人类社会开始进入“信息时代”的标志是
A.蒸汽机的广泛应用 B.经济全球化的兴起
C.内燃机的广泛应用 D.互联网的全球普及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3题,第26题10分,第27题12分,第28题13分,共35分。)
26.(10分)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隋朝统一前,连年的战乱产生了大量流民和荒废土地……当隋朝进入一个稳定阶段后,……隋朝的农业获得长足发展,人口迅速增加。
——《中国通史(叁)》
材料二 贞观时期,……生产不断发展。……贞观三年,关中丰熟,逐食外地的人民咸自归乡,竟无一人逃散。八年、九年,频至丰稔,米斗四五钱。……至十五年,米每斗值两钱。
——《白寿彝史学十二讲》
材料三 宋朝取代后周时,赵匡胤……采取了一系列稳定民心的政策……对开封的发展也起到了有益的作用。……东京城内店铺林立,显然已无商业区与非商业区的界限,许多餐饮、娱乐场所通宵营业,亦无时间的限制……这是唐代以前所未有的。
——《中国通史(叁)》
请回答:
(1)隋的统一结束了哪一时期长达三百多年的分裂局面?据材料一,概括隋朝统一前后经济发展的变化。(3分)
(2)材料二描述的是哪一治世局面?据材料二,归纳“生产不断发展”的作用。(4分)
(3)据材料三,列举宋代商业发展出现的新现象。(2分)
(4)综上所述,隋唐宋时期社会经济发展的共同前提是什么?(1分)
27.(12分)阅读大事年表,回答问题。
大事年表
时间 事件
1842年 鸦片战争以中国的失败告终,清政府被迫与英国签订《①》。
1865年 ②派创办了江南机器制造总局。
1895年 ③全军覆没,清政府与日本签订《马关条约》。
1898年 清政府颁布“④”诏书,宣布实行变法。
1901年 清政府与11国签订《辛丑条约》,清政府沦为帝国主义列强统治中国的工具。
1912年 孙中山在南京宣誓就职,宣告⑤政府成立。
1915年 陈独秀创办《⑥》并发表《敬告青年》,新文化运动由此兴起。
(1)填写大事年表中序号处内容。(6分)
(2)选择大事年表中相互关联的事件,结合所学自定一个观点,并加以阐述或说明。(要求:观点正确,史论结合,条理清楚)(6分)
28.(13分)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11世纪中期之后,西欧随着封君封臣关系的发展,各地庄园化程度加强。……庄园生产经营之目的是满足领主生活所需和服役所需,而非为了市场生产。为确保劳动效果,领主往往使用庄园官员来监督农奴生产过程,领主还以庄园法庭权威和地方习惯法来规范和约束农奴,对农民形成某种威慑。
——《封建时代的领主经济》
材料二 随着农业、工商业的发展,大约从9世纪末开始,西欧城市得到恢复和发展。城市最初坐落于封建领地内,思想方面仍受教会控制,封建领主对城市居民征收市场税,享有某些商品的独占权和专卖权。11世纪前后,欧洲城市开始了争取自治的斗争,其内部生发出新的社会元素。……随着城市和工商业的发展,也为教育活动提供了一系列的物质基础。
——《简明世界历史读本》
请回答:
(1)结合所学,维系封君与封臣关系的纽带是什么?材料一中“庄园生产经营之目的”反映出庄园经济具有什么特点?据材料一,归纳领主“为确保劳动效果”采取的管理方式。(4分)
(2)据材料二,列举城市工商业发展的主要阻碍。结合所学,“新的社会元素”指的是哪一阶层?城市的发展推动了哪一教育机构的兴起?并指出其兴起的历史地位。(5分)
(3)综上所述,选择两个角度解释这一时期西欧政治、经济、文化之间的关系。(4分)
2024年中考模拟试卷(二)
历史参考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5题,每题1分,共25分。)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答案 B A A C D C D B B D A D D
题号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答案 B A C A C D C A B B C D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3题,第26题10分,第27题12分,第28题13分,共35分。)
26.(10分)
(1)魏晋南北朝时期(1分);由土地荒废到农业迅速发展(2分)
(2)贞观之治(1分);粮食丰收,人民安居乐业(流民减少),米价下降(3分)
(3)无商业区与非商业区的界限,无时间的限制(2分)
(4)社会稳定(1分)
27. (12分)
(1)①南京条约 ②洋务 ③北洋舰队
④明定国是 ⑤中华民国临时(南京临时) ⑥青年杂志
(2)观点2分,选取事件2分,论述2分
示例:观点:中国近代化的探索是由浅入深,层层深入的
选取事件:洋务运动、戊戌变法、辛亥革命、新文化运动
论述:洋务运动向西方学习先进技术,开启了中国近代化历程,但甲午战败说明单凭学习器物不足以挽救民族危亡,戊戌变法和辛亥革命先后从制度层面向西方学习,但新生的中华民国陷入混乱局面说明仅有制度变革不足以救中国,新文化运动则从思想文化领域进行革新。
(13分)
(1)土地的封赐(1分);自给自足(1分);使用庄园官员监督农奴生产;利用庄园法庭及地方习惯法约束农奴。(2分);
(2)封建领主的剥削、教会的思想控制(2分);市民阶层(1分);大学(1分);欧洲中世纪教育“最美好的花朵”。(1分)
(3)封君封臣制的确立为庄园经济发展奠定基础;封建领主的剥削阻碍了庄园经济和城市工商业的进一步发展;城市工商业发展推动市民阶层的形成;城市工商业的发展为大学的兴起奠定物质基础等。(任意两个角度即可,每个角度2分,共4分)

转载请注明出处高中试卷答案网 » 2024年江苏省南京市栖霞区中考二模历史试卷(答案)

分享: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