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历史练习题(三)
(60分钟 50分)
第Ⅰ卷(选择题)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1分,共15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意。请将正确选项的英文字母代号填入答题纸相应位置。)
1.“这一时期不仅是大一统国家建立的重要酝酿、准备阶段,也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源头活水。”“这一时期”是( )
A.春秋战国时期 B.秦汉时期
C.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 D.辽宋夏金元时期
2.时空观念是历史学科核心素养之一,中国历代王朝都注重对图中①地的管辖,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该地在古时曾被称为西域 B.清朝在该地设立伊犁将军
C,该地最早隶属于中央政权是在元朝时期 D.西汉时曾在该地设立西域都护进行管辖
3.图片、碑刻、历史文献等都是历史的见证。下图所示图文资料共同见证的历史是( )
A.自强求富,维护统治 B.国共内战,星火燎原
C.推翻帝制,走向共和 D.国共合作,抗日烽火
4.到1949年,中国共产党28年的历史足迹遍布大半个中国(如图所示)。中国共产党在②处地点的事迹是( )
A.开天辟地,党的成立 B.武装起义,八一建军
C.思想建党,政治建军 D.敌后战场,指挥中枢
5.如图是1917-1920年部分历史事件。从中可看出新文化运动( )
A.传播了民主共和思想 B.推动了白话文的普及
C.遏制了尊孔复古逆流 D.阻碍了个性解放自由
6.新中国的对外贸易史是一部从“小兔到大象”的历史。下图中对外贸易进入高速增长阶段主要是由于( )
A.改革开放成功拉开序幕 B.中共十三大的成功召开
C.上海浦东开发区的建立 D.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
7.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中共十四大、中共十八大、中共十九大是党的重要会议,其会议主题关键词对应最准确的( )
A.兴国之魂——美丽中国——科学发展观——“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B.经济特区——初级阶段——一国两制——市场经济
C.改革开放——市场经济——“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
D.改革开放——市场经济——科学发展观——主要矛盾
8.图片史料承载着历史信息,记录了历史进程。下列图片体现的共同内容是( )
A.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B.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C.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D.“一国两制”构想
9.世界古代史上,亚历山大东征和罗马帝国的扩张所起到的共同作用是( )
A.刺激了西欧城市重新兴起 B.促进了基督教的广泛传播
C.促进了东西方文化的交汇 D.使世界开始连为一个整体
10.学习历史要基于史实得出客观的结论。下列关于早期资产阶级革命成果的思维导图,结论与史实描述正确的是( )
A.1689年,议会通过《权利法案》,逐渐形成君主立宪制
B.①处大陆会议通过《独立宣言》,这是美国独立战争胜利标志
C.③处制宪会议通过《人权宣言》,宣告法国大革命的开始
D.②处是世界.上第一部 资产阶级成文宪法,很多国家的民法都以此作为参照蓝本
11.历史解释是指以史料为依据,对历史事物进行理性分析和客观评判。以下属于历史解释的是( )
A.1640年,英国议会重新召开,查理一世派军队闯入议会。
B.1689年,英国议会通过了《权利法案》,君主立宪制逐渐形成。
C.1773年12月,一些波士顿市民把东印度公司商船上300多箱茶叶抛入大海。
D.1812年,拿破仑远征俄国。
12.某班同学在学习两次工业革命相关知识的过程中,排演了历史剧《交通的变革》。以下他们设计的情节中符合史实的是( )
A.美国人亨利·福特制造出世界上第一辆汽车
B.德国工程师狄塞尔发明柴油内燃机
C.英国人斯蒂芬森在电灯下绘制火车机车图纸
D.美国人卡尔·本茨首先在汽车生产中使用了流水线装配工艺
13.20世纪二三十年代,苏联与美国经济发展措施比较,共同点有( )
A.利用市场货币关系发展生产 B.体现了政府对经济的干预
C.调动农民和工人生产积极性 D.都逐渐摆脱了经济大危机
14.绘制示意图梳理知识结构是历史学习的重要方法。以下示意图正确的是( )
A. B.
C. D.
15.傅莹在宾大沃顿中美峰会上指出:冷战后美国延续零和思维,如今似乎疲态显现。世界需要一个“新剧本”,习近平主席提出的蓝图,是21世纪更好的选择。此蓝图是( )
A.“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B.秉承“全球治理观”
C.“一带一路”国际合作 D.积极拓展多边外交
第Ⅱ卷(非选择题)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4小题,16题9分,17题10分,18题9分,19题7分,共35分。请将答案写在答题纸相应的位置上。)
16.历史在传承变革创新中不断发展。阅读材料,回答问题。(9分)
材料一
中国古代国家制度与社会治理
政治制度 秦统一后,建立中央集权制度,皇帝制度是秦朝政治制度的核心,“天下之事无小大皆决于上”:在总结春秋战国以来“天下共苦战斗不休”历史教训的基础上,秦始皇在全国推行 ① 。
民为邦本 中华传统文化重视以人为本,孔子要求统治者体察民情,反对苛政,战国时期,孟子提出了“仁政”说;西汉建立后,统治者实行“ ② ”政策,创造了“文景之活”的盛世局面。
对外交往 中国是亚洲东部的文明古国,在历史上与世界许多地区有过程度不同的交往。秦汉时期,中国与外部世界的交往扩大,97年, ③ 奉西域都护之命出使大秦,抵达波斯湾一带……元朝通往欧洲的海陆通道都很畅通。
——改编自卜宪群《我国历史上的国家治理》
(1)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完成表格中的空白处(3分)
① ;② ;③ ;
材料二 汉初制度大 多不切实际,要求制度变革的呼声甚高,却无法得以实施。直到武帝时期,才大刀阔斧地推行了制度变革,这是一个事功显赫的时代,也是一个垂范立制的时代,在协调地方与中央的关系、解决皇权与相权矛盾、强化对官僚队伍的管理、确立新的经济政策等重大领域,汉武帝都进行了制度创新和变革。
——摘编 自孙家洲、王文涛《制度变革与汉武帝盛世的造就》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别列举一项汉武帝时期在“强化对官僚队伍的管理”和“确立新的经济政策"领域的制度创新与变革的措施。(2分)
材料三 古人在设计政治制度时, 面临的难题是什么?换言之,他们熟费苦心、处心积虑地进行制度上的改造,要解决什么样的政治难题?我觉得古人面对的政治难题主要有以下六个:
第一,如何防止地方力量做大,形成对中央政府的致命挑战?
第二,如何防止军事集团把枪口对准统治者自己的胸腔?
第三,如何防止外朝官僚集团做大,形成对皇权的威胁与挑战?
第四,如何对待皇亲国戚这些“自己人”,是用他们还是不用他们?
第五,如何对待社会基层力量,是尊重、利用还是控制它?
第六,如何处理中央政权(天朝大国)与周边政权(边陲小邦)的关系?
——摘编自刘建军《古代中国政治制度十六讲》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分别列举一例宋太祖和朱元璋为“防止地方力量做大形成对中央政府的致命挑战”而采取的措施。(2分)
材料四 较之于历代,清朝对边疆地区的治理政策最为积极。特别是西北战事结束后,清朝对边疆的治理思路发生了明显的转变,超越了长久以来“羁縻为治”的间接管理政策,转而派遣官员、驻扎军队、整顿地方,积极主动治理边疆。更为有力的治边政策,使边疆出现了持续稳定、统一的政治局面。
——摘编自保尔《谈清朝边疆治理》
(4)依据材料四并结合所学知识,以西北边疆为例说明清朝的治边政策“最为积极”,根据材料概述清朝对中国边疆治理的重大意义。(2分)
17.某学校八年级学生以“方向决定道路,道路决定命运”为主题,制作板报,请你与他们一起完成。(10分)
(1)任务一 插图解说。要求:插图如下,这两幅图反映了近代人民寻求解放和民族独立的斗争,从中可以总结出的经验教训是什么?(1分)
(2)任务二 文献补注。要求:写出文献1中“第一条道路”的具体内容(1分)
(3)任务三 补全配文。要求:文献2反映了我国在两个不同时期工业化建设的成就,依据材料结合所学,分别概括出这两个不同时期工业化道路的突出特点。(2分)
(4)任务四 说明阐释。要求:阅读文献3并结合所学知识,从经济角度对材料中“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在改革开放40多年的伟大实践中走出来的。”这一观点加以阐释。(要求:列举两个史实,史论结合, 表达准确,逻辑顺畅)(2分)
(5)任务五 道路延申:实现中国式现代化
中国式现代化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新产物、新境界,必须结合其发生与发展的全过程以及所呈现的阶段性特征来深入理解。
(一)中国式现代化奠基时期(1949-A年)
这一时期的总体特征是探索。_主要是在新民主主义革命取得成功的基础上,通过制度变革和道路摸索,为中国的工业化和现代化探寻可行之路,为实现现代化打下坚实基础,可视之为现代化起飞前的准备时期。
(二)中国式现代化快速发展时期(A-2012年)
中国经济实现了前所未有的快速发展,社会面貌也随之发生了巨大改变,用短短几十年时间走过了发达国家几百年的工业化历程,实现了从“站起来”到“富起来”的巨大飞跃。
(三)中国式现代化走向成熟时期(2012年至今)
2012年中共十八大之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迈入从“富起来”到“强起来”的新时代,中国式现代化建设也随之进入一个新阶段,即“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历史交汇期”。
——摘编自马敏《历史视角下的“中国式现代化”》
(5)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在中国式现代化奠基时期,我国实现了“制度变革”是在哪一年?这一变革的实质是什么?在中国式现代化走向成熟时期,推进社会主义建设的最新的指导思想是什么?说明中国式现代化能够成功的原因。(4分)
18.人类历史的进程反复证明:一个国家,一个民族面对社会转型,能否顺应时代潮流,抓住机遇,事关兴衰命运。阅读材料,回答问题:(9分)
材料一 战国时期,是中国古代社会结构发生剧变的时代。其中,最可注意的,一是集权国家政治体制的形成,二是个体小农经济为主体的精耕农业生产方式的确立。这两点,是理解战国历史变迁轨迹的两个关键变量。前者决定政治权力结构的走向,后者则奠定了社会生产方式的基础。
——于凯《百家争鸣的大变革时代:战国》
(1)结合所学知识,写出顺应当时社会结构剧变的改革名称。并根据其内容,简要阐述这场改革是如何顺应“历史变迁轨迹的两个关键变量”的,请选择其中的一个关键量变进行答题。(2 分)
材料二
世界历史大事年表摘录(17世纪中期~20世纪中期)
时间 事件 时间 事件
1640年 英国发生资产阶级革命 1861年 美国内战爆发
1689年 英国议会颁布《权利法案》 1861年 俄国废除农奴制
1775年 美国爆发独立战争 1868年 日本实行明治维新
1787年 美国通过宪法确立联邦制 1911年 中国发生辛亥革命
1789年 法国大革命开始 1917年 俄国十月革命
1848年 《共产党宣言》发表 1922年 苏联成立
1857年 印度民族大起义爆发 1949年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材料三
一个国家选择什么样的政治制度,必须与这个国家的国情和性质相适应。放眼世界,我们可以看到,没有完全相同的政治模式,即使社会制度相同的国家,在政治体制上也有很大的差异。可以说,世界上根本没有也不可能有一种放之四海而皆准的政治发展道路和政治发展模式。
——摘编自《世界上没有放之四海而皆准的发展道路和发展模式》
(2)通过阅读材料二可知,这一时期世界主要资本主义国家走上发展资本主义道路的方式有哪些? (1分)
(3)材料三提到“即使社会制度相同的国家,在政治体制.上也有很大的差异”,请结合上述材料及所学知识简要分析此观点。(1分)
材料四 1905年,列宁提出了“社会主义要消灭商品经济”。1921年,他又说:“商品交换失败了,我们要在许多经济领域退向国家资本主义,必须再退,再后退,从国家资本主义退向国家调节买卖和货币流通”。
——摘编自边丽冉《论列宁商品经济思想的形成过程及其意义》
(4)根据材料四并结合所学概述列宁是如何“后退”的?(1分)
材料五 在1929年至1932年期间,苏联工业增长了一倍多,而美国工业下降了42%,英国下降了12%,德国下降了89%,整个资本主义世界下降了88%。1931年,全世界机器出口的1 /3销往苏联,1932年,在苏联工作的外国专家近两千人,技术人员一万多人。苏联这一时期的工业年平均增长速度则近20%,在工业发展方面,的确像斯大林所要求的那样跑过了资本主义国家50年至100年的路程。
——摘编自王守海、王金存、林水源《世界社会主义经济的理论与实践》
(5)根据材料五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1929-1933年西方国家与苏联经济发展状况出现显著差异的直接原因(1分)并分析苏联体制对20世纪三四十年代的苏联所产生的积极影响。(1分)
材料六 罗斯福新政被当时的评论斥责为是“由莫斯科之手”签署的“带有苏联印章的红色新政”,是要以布尔什维克
——马克思主义的模样改造美国。
(6)根据材料六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罗斯福新政的实质;面对当时的斥责,假如你是罗斯福总统,你如何为自己的新政进行辩护?(2分)
19.独具特色的中国外交名片,阅读材料回答问题。(7分)
材料一 中国熊猫外赠情况表
时间 赠与国家 情况(过程)
1957年 苏联 1957年,新中国将大熊猫“平平”赠与苏联,这是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国宝首次作为友好使者远赴异国他乡。
1972年 美国 1972年,尼克松总统完成访华的破冰之旅后,中国政府应美国的要求将“玲玲”和“兴兴”两只大熊猫赠与美国,以表达中国人民的友好情谊。
1972年 日本 1972年,中日正式建立外交关系后,日本赠与了中国樱花树苗和松树苗作为礼物,中国则回赠日本大熊猫“康康”和“兰兰”作为中日两国永久和平的象征。
1973年 法国 1973年,西方国家中第一个与中国建交的法国获赠一对大熊猫“燕燕”和“黎黎”,表达了中法之间和平友好的情谊。
(1)依据材料一,说出中国外赠熊猫这一外交行为的作用。结合所学,说出新中国的外交政策。(2分)
材料二 小球转动大球——中国的乒乓外交
1971年,美国乒乓球代表团正式访问中国,这是新中国成立以来第一个美国代表团访问中国。“小球转动大球”的“乒兵外交”轰动了世界。 1972年,尼克松访华。中美双方签署了《联合公报》。美国在公报中声明:美国认识到,在台湾海峡两边的所有中国人都认为只有一个中国,台湾是中国的一部分。美国政府对这一立场不提出异议。 1979年,中美正式建交。经双方协定,签署了《中美建交公报》。文中明确表示,美国政府承认只有一个中国,台湾是中国的一部分。
(2)依据材料二及结合所学,说出中美建交的基础?解决中美关系的焦点问题是什么?(2分)
材料三 在《中国国家形象全球调查报告2019》中,高铁是中国科技领域中认知度最高的,是名副其实的中国“名片”。高铁核心技术已经实现100%国产化。现在“复兴号”采用的254项重要标准,都是中国标准,都比欧洲和日本标准要高,中国高铁有着自己的特色,“中国标准”在慢慢成为世界追逐的目标。
——《中国新闻网》
(3)依据材料三概括“高铁”成为中国“名片”的原因。(1分)
材料四
(4)熊猫外交、乒乓外交和高铁外交是独具特色的中国外交名片。你认为当下还有哪些“中国特产”能够成为对外交往的新名片?说出理由。(2分)
八年级历史练习题(三)
历史参考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1分,共15分)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得分 A C C B B D D D C A B B B D A
二、非选择题:(共4小题,16题9分,17题10分,18题9分,19题7分满分35分)
16.(1)①郡县制 ②修养生息政策 ③甘英(分)
(2)强化官僚队伍的管理创新:设立刺史制度(1分)
确立新的经济政策创新;实行盐铁官营专卖。(1分)
(3)宋太祖:派文臣担任各地的知州;设通判;取消节度使收税的权利;设转运使,(写出1点即可)(1分)
朱元璋:废行省设三司。(1分)
(4)清朝西北边疆:平定大小和卓叛乱,设置伊犁将军(1分)
意义:派遣官员、驻扎军队、整顿地方,边疆出现了稳定、统一的政治局面。巩固了统一的多民族国家。(1分)
17.(1)经验教训:中国必须走适合国情的革命道路。
(2)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
(3)第一个时期特点:优先发展重工业
第二个时期:全面发展,各行业均衡协调发展。
(4)阐释: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后,提出改革开放的决策,在农村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贵任制,调动农民生产积极性,解放发展了农村社会生产力,农业生产和农民收入有很大提高:在城市实行城市经济体制改革,扩大企业生产经营自主权,增强企业活力,调动职工积极性,促进国有企业发展: 1980 年以来我国设立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等,形成全方位对外开放格局,引入外资和先进的技术和管理经验,推动经济发展。1992 年十四大,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最终在21世纪初,我国初步建立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使市场在国家宏观调控下对资源配置起基础性作用。
2001年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为我国参与经济全球化开辟了新途径,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开拓了新空间。综上所述,表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在改革开放40多年的伟大实践中走出来的。(2分)
(5)1956年
实质:把生产资料私有制转变为社会主义公有制。
思想: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原因:中国共产党的正确领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指导;
人民群众的积极参与等。
18.(1)改革名称;商鞅变法;(1分)
政治方面:建立县制,由国君直接派官吏治理;废除贵族的世袭特权。这些措施决定政治权力结构的走向。
经济方面:废除井田制,允许土地自由买卖;奖励耕织,生产粮食、布帛多的人可以免除徭役。这些措施奠定了社会生产方式的基础。(任选一方面1分)
(2)方式:第一种是资产阶级革命;第二种是资产阶级改革;第三种:民族解放战争。(写出任意两种才可1分)
(3)分析:英国、美国都是资本主义国家,英国实行君主立宪制政体,美国实行三权分立的联邦制政体。(1分)
(4)后退:实行新经济政策取代原来的战时共产主义政策。(1分)
(5)直接原因:西方国家正处在经济大危机中;苏联实施第一个五年计划(或苏联实施计划经济)。(1分)
影响:促进苏联经济社会快速发展( 或苏联由农业国变为工业强国);为苏联军民夺取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发挥了重要作用。(1分)
(6)实质:维护资本主义制度(1分)
辩护:计划和市场都是经济手段,经济政策需要适时调整;新政是在维护资本主义制度前提下的政策调整,没有改变资本主义的本质;新政使经济开始复苏,人民生活得到改善。(任答两点)(1分)
19.(1)促进了中国与苏联、美国、日本、法国的友好关系;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
(2)美国承认只有一个中国,台湾是中国领土的一部分,承认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是中国的唯一合法政府。
台湾问题
(3)中国高铁核心技术已经实现100%国产化,“中国标准”在慢慢成为世界追逐的目标。
(4)扫码支付、共享单车和网购等;扫码支付、共享单车和网购等在中国得到广泛应用,对世界影响巨大等。
转载请注明出处高中试卷答案网 » 2024年山东省泰安市九年级三模历史试题(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