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卷答案
寻你做寻,想你所想

2023-2024八年级下册第一二单元学情评估历史试题(答案)新人教版

第一、二单元学情评估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5个小题,每小题3分,共45分)
1.刘少奇在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上指出,它是如此的坚定明确,清楚地指出了哪些事是应该做而且必须做的,哪些事是不应该做而且不允许做的……这是目前时期全国人民的大宪章。被刘少奇称为“大宪章”的是(  )
A.《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B.《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
C.《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D.《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
2.《人民日报》曾刊载的文章中写道:“中国,中国人,将不再是屈辱的殖民地与殖民地奴隶的代名词,而要永远地受到全世界爱好和平民主的人民的尊敬了。中国人民从此有了屹立于世界和平民主阵营的祖国,有了真能保护自己,代表自己的政府。”该文章评价的是(  )                  
A.抗美援朝的伟大胜利 B.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
C.政治协商会议的召开 D.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
3.这是一件大事,对于国家而言,意味着祖国大陆的统一、边防的巩固;对于藏族群众而言,意味着旧社会的结束、新生活的开始。这件“大事”是(  )
A.开国大典举行 B.抗美援朝胜利
C.西藏和平解放 D.三大改造完成
4.毛泽东说:“我们不出兵让敌人压至鸭绿江边,国内国际反动气焰增高,则对各方都不利……”为了扭转这种不利局面,新中国采取的行动是(  )
A.开国大典 B.抗美援朝
C.“一五”计划 D.三大改造
5.“如果中国人没有于1950年11月在清长战场稳执牛耳,此后的世界历史进程就一定不一样。”这则材料肯定了(  )
A.抗美援朝战争的正义性
B.抗美援朝促进了中国的经济发展
C.抗美援朝对世界重塑的重大意义
D.抗美援朝使中国成为世界强国
6.土地改革的完成,彻底摧毁了我国存在2000多年的封建土地制度,消灭了地主阶级;农民得到了土地,成为土地的主人;解放了农村生产力。此次改革(  )
A.实行农民土地所有制 B.废除土地私有制
C.成立农业生产合作社 D.成立了人民公社
7.“发展生产的人为障碍消除,广大翻身农民的生产积极性提高,因此,1952年湖南的丰产运动成绩显著。”该材料可以佐证(  )
A.土地改革的成效性 B.三大改造的必要性
C.工业建设的迫切性 D.社会主义的优越性
8.下面为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我国主要工业品和粮食产量变化柱状图。其中数据发生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
A.新中国的成立
B.“一五”计划的实施
C.社会主义建设的推动
D.“文化大革命”的开展
9.如下表,在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一部宪法制定过程中,毛泽东要求中央政治局委员参考以下文献。这说明,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的制定(  )
国家或地区 主要文献
苏联 1918年苏俄宪法、1936年苏联宪法
欧洲 罗马尼亚、波兰、德国、法国等国宪法
中国 1923年曹锟宪法、1946年《中华民国宪法》
A.沿袭了中国近代宪法的精神
B.以东欧宪法为主要依据
C.主要借鉴西方国家法治思想
D.体现了开放的国际视野
10.下面是中国1953年到1956年粮食产量的变化图。这表明当时我国(  )
A.全行业公私合营开始实施
B.全面大规模社会主义建设成就显著
C.农业合作化促进农业生产的发展
D.国民经济调整任务基本完成
11.《剑桥中华人民共和国史》中写道:“社会主义改造的‘高潮’引起了‘政治形势的根本变化’。”下列对“政治形势的根本变化”理解正确的是(  )
A.中国人民真正成为国家的主人
B.新中国工业化建设的号角已经吹响
C.封建剥削土地制度被彻底摧毁
D.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在我国建立起来
12.1956年,中国共产党的某次重要会议指出:“党和全国人民的当前的主要任务,就是要集中力量来解决这个矛盾,把我国尽快地从落后的农业国变为先进的工业国。”这次会议是(  )
A.中共七大 B.中共七届二中全会
C.中共八大 D.中共八大二次会议
13.下面是20世纪50年代末的一幅宣传画。该图反映出(  )
A.人民群众急于改变经济落后的状况
B.新中国的经济水平超越了英国
C.“文化大革命”期间人民高昂的建设热情
D.社会主义工业体系的完全建立
14.下面是1954—1983年中国历届全国人大第一次会议召开时间表。导致第三届到第四届间隔时间较长的主要原因是(  )
第一届 第二届 第三届 第四届 第五届 第六届
1954年9月 1959年4月 1964年12月 1975年1月 1978年2月 1983年6月
A.国家积极开展社会主义改造
B.政府集中精力进行经济建设
C.帝国主义对我国的封锁包围
D.国家陷入严重的社会大动乱
15.把每一阶段的重大事件、重要人物都放到时代特征下来理解,有助于正确理解历史。中国在1956—1978年的时代特征是(  )
A.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及巩固
B.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
C.探索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
D.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3个小题,16题15分,17题18分,18题22分,共55分)
16.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新中国诞生刚刚一年,就和朝鲜人民一道,经过两年零九个月的英勇激战,迫使美国在停战协定上签字,使举世为之震惊。……从此,帝国主义再也不敢轻易地作出以武力侵犯新中国的尝试,保证中国的经济建设和社会改革得到了一个长时间内相对稳定的和平环境。
——摘编自金冲及《二十世纪中国史纲》
(1)材料一中“两年零九个月的英勇激战”指的是什么事件?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概述“激战”的胜利所产生的积极影响。(6分)
材料二 工作队深入发动群众,启发他们的阶级觉悟,让他们自觉地行动起来。广大农民与地主阶级进行面对面的斗争,迫使地主阶级在群众威力面前屈服低头,树立了农民群众在农村中的政治优势。……没收地主阶级的土地以及耕畜、农具等,分给那些无地少地的农民,也分给地主一份,让他们自己耕种。
——摘编自金冲及《二十世纪中国史纲》
(2)材料二中,让农民群众“行动起来”的历史事件是什么?它的完成有怎样的意义?(6分)
(3)综合上述材料,概括中国人民的这些斗争在当时所起的共同作用。(3分)
17.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新中国成立初期农民净货币收入和消费品购买力统计表
年份项目       1949年 1950年 1951年 1952年
农民净货币收入(亿元) 68.5 87.4 111.4 127.9
农民消费品购买力(亿元) 65.3 80.7 102.1 117.5
材料二 1953年,中共中央正式提出过渡时期的总路线,包括社会主义工业化建设和社会主义改造两方面内容,简而言之,就是“一化三改”的内容 。它体现了发展生产力和变革生产关系的有机统一。1956年,国民收入中公有制经济占92.9%,这表明社会主义公有制成为主要的所有制形式,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在中国建立起来了。
——摘编自郭大钧主编《中国当代史》
材料三 中国的“一五”计划的基本任务是“集中主要力量发展重工业,建立国家工业化和国防现代化的初步基础”……在工业发展中,中央还提出了“沿海地区的工业一般不扩建和不新建”的方针,对内地的基本建设投资在投资总额中比重不断上升;在引进苏联技术的基础上,开始对自己的科研体系和技术人才进行培养。
——摘编自郑有贵主编《中华人民共和国经济史》
(1)根据材料一,简述新中国成立初期农民生活状况的变化。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变化的主要原因。(4分)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三改”具体指哪三个方面的改造。“三改”使生产资料所有制发生了怎样的变化?(4分)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我国“一五”计划的特点和“一五”计划完成的意义。(6分)
(4)综合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归纳新中国成立初期经济建设取得成就的原因。(4分)
18.新中国成立后,党和政府进行了工业化建设和民主政治建设的探索。李老师设计了以“建立与巩固”为主题的探究性学习任务。请你一起参与并完成任务。
任务一 【呈现·制度建设】
(1)民主与法制是我国政治生活发展的主旋律。根据下图并结合所学知识,解读新中国成立初期我国的民主与法制建设的成就。(6分)
任务二 【解读·建设功过】
伟大出自平凡,英雄来自人民。在我国社会主义革命、建设、改革的非凡历程中,一代又一代奋斗者顽强拼搏、不懈奋斗,涌现出无数感天动地的英雄模范。他们用智慧和汗水、甚至鲜血和生命,为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书写了可歌可泣的壮丽篇章。各个历史时期的英雄模范都值得我们敬仰和学习。
(2)根据所学知识,列表归纳在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火热年代,不同领域涌现出的英雄模范人物中的典型代表。(4分)
1958年10月,人民公社成立,高级农业合作社改为生产大队。原石凹、大船坑、浪口三个高级社改称为石丰、大丰、浪口三个大队,归属观澜人民公社。随后大刮“共产风”,办大食堂,吃大锅饭。
——节选自《大浪村史志》
(3)根据材料,简述“‘共产风’”“办大食堂”“吃大锅饭”对农民生产的积极性有何影响?人民公社为何会造成这种影响?(4分)
任务三 【阐述·政权巩固】
(4)新中国成立后,为了改变经济落后的面貌,中国人民在党的领导下进行了有益的探索和大胆的尝试。根据下图并结合所学知识,以《变革·建设·巩固》为题,写一篇200字左右的小短文。(8分)
答案
一、1.D 2.B 3.C 4.B 5.C 6.A 7.A 8.B 9.D
10.C 11.D 12.C 13.A 14.D 15.C
二、16.(1)事件:抗美援朝。积极影响:大大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地位,为我国的经济建设赢得了一个相对稳定的和平环境。
(2)历史事件:土地改革。意义:彻底摧毁了我国存在2000多年的封建土地制度,消灭了地主阶级,农民成为土地的主人。这使人民政权更加巩固,也大大解放了农村生产力,为国家的工业化建设准备了条件。
(3)巩固了人民政权,为经济恢复和建设铺平了道路。
17.(1)变化:农民收入增加、购买力增强。主要原因:土地改革的进行。
(2)三个方面:农业、手工业、资本主义工商业。变化:使生产资料私有制变为社会主义公有制。
(3)特点:优先发展重工业;加大对内地的建设投资;引进技术与自主培养相结合(重视科研体系和技术人才的培养)。意义:我国开始改变工业落后的面貌,向社会主义工业化迈进。
(4)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制定了恰当的经济政策;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和平稳定的环境(或抗美援朝为国内建设赢得了和平的环境)。(答出两点即可)
18.(1)共同纲领:1949年召开的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通过了《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在新中国成立初期起到了临时宪法的作用。1954年宪法:1954年9月,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在北京召开,大会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这是我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也是我国有史以来真正反映人民利益的宪法。
(2)
领域 工业 军队 干部 科研
典型代表 王进喜 雷锋 焦裕禄 邓稼先
(3)影响:挫伤了农民生产的积极性。原因:忽视了客观的经济规律。
(4)示例: 变革·建设·巩固
新生的人民政权需要巩固,巩固则需要诸多措施。制度改革、经济建设等方面的措施缺一不可。新中国的成立使中国人民成为国家的主人。新中国成立后,党和政府在多个方面采取措施。土地改革,废除了地主阶级封建剥削的土地所有制,使农民获得土地,解放了农村生产力,巩固了人民政权;“一五”计划使我国开始改变工业落后的面貌,向社会主义工业化迈进;三大改造的基本完成,使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在我国建立起来;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确立,更是新中国制度建设的创举。经历了诸多的变革与建设,新中国得以巩固,经济建设、民主政治建设迅速发展。

转载请注明出处高中试卷答案网 » 2023-2024八年级下册第一二单元学情评估历史试题(答案)新人教版

分享: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