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卷答案
寻你做寻,想你所想

2024年广西南宁 中考压轴 历史试卷(一)(教师版 学生版)


2024年中考压轴题 历史试卷
时间:45分钟 满分:60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2分,共3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意的)
1.火的使用改善了人们的生存条件,在人类进化史中具有里程碑的意义。下列古人类中不仅学会了用火,还会长时间保留火种的是(  )
A.元谋人 B.北京人 C.山顶洞人 D.丁村人
【答案】B
【知识点】中国境内的早期人类
【解析】根据题干信息“不仅学会了用火,还会长时间保留火种”,结合所学可知,距今约70-20万年生活在北京周口店龙骨山的北京人,学会使用火,并会长时间保存火种,他们用火烧烤食物、驱赶野兽,照明、防寒,火的使用增强了人们适应自然的能力,故选B项。
元谋人,距今约170万年,知道使用火,但不会保留火种,排除A项。
山顶洞人,距今约3万年,知道人工取火,排除C项。
丁村人,有用火的痕迹,与题干信息“不仅学会了用火,还会长时间保留火种”不符,排除D项。
故答案为:B。
【点评】本题主要知识考点是我国境内的早期人类,旨在考查学生知识迁移和灵活分析运用历史材料的能力,解题关键要理解掌握关于我国境内早期人类的相关史实。
2.三国时期曹操曾说到自己的功绩时提到“设使天下无有孤(我),不知当几人称帝,几人称王。” 下以能体现这句话的是(  )
A.维护东汉的统治 B.打败北方少数民族
C.消灭其他军阀有利国家统一 D.恢复北方的经济
【答案】C
【知识点】官渡之战和赤壁之战
【解析】A:维护东汉的统治,与题干无关,A项不符合题意;
B:打败北方少数民族,与题干无关,B项不符合题意;
C:根据题干设使天下无有孤(我),不知当几人称帝,几人称王。”和结合所学可知,公元200年,曹操军与袁绍军相持于官渡,在此展开战略决战。曹操奇袭袁军在乌巢的粮仓,继而击溃袁军主力,官渡之战为曹操统一北方奠定了基础。与题干相关的是消灭其他军阀有利国家统一,C项符合题意;
D:恢复北方的经济,与题干无关,D项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理解并识记曹操统一北方的相关史实。
3. 昙花,又称“月下美人”,人们称它“刹那间的魅力,一瞬间的永恒”,寓意短暂的美好。如图年代尺中能够用“昙花一现,千载芬芳”形容的朝代是(  )
A.①隋朝 B.②北宋 C.③明朝 D.④清朝
【答案】A
【知识点】隋朝的建立与统一
【解析】根据所学可知,581年建立隋朝,618年隋朝灭亡,隋朝建立了三省六部制和科举制,对后世影响深远,①正确,A项正确;
北宋960年建立,1127年灭亡,明朝1368年建立,1644年灭亡,清朝1636年建立,1912年灭亡,不符合“刹那间的魅力,一瞬间的永恒”,排除②③④,排除BCD项。
故答案为A。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理解并识记隋朝的历史地位。
4.分别建立辽、西夏、金三个政权的少数民族是(  )
A.契丹、党项、女真 B.党项、契丹、女真
C.女真、契丹、党项 D.党项、女真、契丹
【答案】A
【知识点】辽与北宋的和战;西夏与北宋的关系;女真族的崛起;金灭辽及北宋
【解析】结合课本所学知识可知,两宋时期,与宋并立的少数民族政权有辽、西夏和金。辽是契丹族所建的政权;西夏是党项族建立的政权;金是女真族建立的,排除BCD,选项A正确;
故答案为A。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识记能力,需要准确识记辽、西夏、金的建立民族。
5. 土地和赋税问题是农民普遍关注的问题。提出“均田免赋”口号的是(  )
A.陈胜、吴广起义 B.黄巾起义
C.李自成起义 D.黄巢起义
【答案】C
【知识点】李自成起义
【解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明朝末年流行着这样的歌谣,“杀牛羊,备酒浆,开了城门迎闯王,闯王来时不纳粮”,人们欢迎和拥护“闯王”是因为他提出“均田免赋”的口号。李自成率领农民起义军进入中原以后,提出“均田免赋”的口号,得到广大农民的热烈拥护,队伍很快发展到100多万人。故提出“均田免赋”口号的是李自成起义,C项正确;
陈胜、吴广起义不符合题意,排除A项;
黄巾起义不符合题意,排除B项;
黄巢起义不符合题意,排除D项。
故答案为:C。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解答本题需要学生识记与灵活掌握李自成起义的相关史实。
6.“学生罢课半月,政府不惟不理,且对待日益严厉,乃商界罢市不及一日,而北京被捕之学生释;工界罢工不及五日,而曹、章、陆去。”从材料中能得到的历史认识是(  )
A.沙俄侵略中国导致学生罢课 B.工人阶级发挥了重要作用
C.北洋政府领导运动取得胜利 D.商界的斗争没有任何成果
【答案】B
【知识点】五四运动;五四运动的历史意义
【解析】根据题干信息“学生罢课半月,政府不惟不理”“商界罢市不及一日,而北京被捕之学生释”“工界罢工不及五日,而曹、章、陆去”,材料反映了五四运动中,由于工人和广大人民群众的参与,特别是工人阶级发挥了主力军作用,五四运动取得了初步胜利,故选B项。
五四的导火线是巴黎和会中国外交的失败,沙俄侵略中国导致学生罢课不符合史实,排除A项。
北洋政府镇压学生爱国运动,不是五四运动的领导者,排除C项。
据“商界罢市不及一日,而北京被捕之学生释”,说明商界斗争取得了一定成就,排除D项。
故答案为:B。
【点评】本题是材料型选择题,主要知识考点是五四运动,主要考查学生的材料解读分析能力,解答此题应仔细阅读材料,运用所学知识提炼材料信息主旨,掌握相关基础史实。
7.在中国同盟会成立的同一年,中国近代教育史上发生了一件大事,它是(  )
A.蔡元培出任北大校长 B.京师大学堂创办
C.宣布废除科举制度 D.“明定国是”诏颁布
【答案】C
【知识点】中国近代教育、新闻出版业的发展
【解析】1905年孙中山在日本东京成立了中国同盟会,它是第一个全国规模的资产阶级革命政党.据所学知识可知,洋务派大臣张之洞,奏请停止科举考试,普遍兴办学校.清政府迫于形势,拟定了《奏定学堂章程》,建立起包括初等、中等、高等三个学程的新式教育体制,并于1905年宣布废除沿用了一千三百多年的科举制度.在中国同盟会成立的同一年,中国近代教育史上发生了一件大事,它是停止科举考试。选项C符合题意;
蔡元培出任北大校长是在1917年,排除A项;
1898年,京师大学堂创办,排除B项;
1898年,光绪帝颁布”明定国是“诏,排除D项。
故答案为:C。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理解并识记中国同盟会的成立、科举考试的废除的相关史实。解题关键是理解题意,掌握相关基础知识。
8.口述历史是一种记录历史的方法。简单地说,记录历史事件当事人或者目击者的回忆而保存的口述凭证。假如你要了解建立一五计划的成果,你可以采访下列的(  )
A.参加过土地改革工作队的成员 B.创建“长春一汽”工厂的工人
C.参加过抗美援朝的老战士 D.加入过“人民公社”的社员
【答案】B
【知识点】第一个五年计划
【解析】1953年-1957年,为了有计划的进行社会主义建设,党和政府实施了第一个五年计划。1953年底,鞍山钢铁公司大型轧钢厂等三大工程建成投产;1956年底,长春第一汽车制造厂建成投产;中国试飞成功第一架喷气式飞机;沈阳第一机床厂建成投产;1957年,武汉长江大桥建成;川藏、青藏、新藏公路建成;形成了以鞍山钢铁公司为中心的东北工业基地,故B符合题意;
选项ACD与题意表述不相符,排除;
故答案为B。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对历史史实的准确识记和理解能力。注意掌握一五计划的成就。
9.2023年5月30日,中国成功发射”神舟十六号”载人飞船,标志着中国的航天事业又向前迈出了一大步。中国发射的第一艘载人飞船是(  )
A.神舟一号 B.神舟二号 C.神舟五号 D.神舟六号
【答案】C
【知识点】航天事业的发展
【解析】A:1999年11月,神舟一号无人飞船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发射升空,这是中国载人航天工程的首次飞行,标志着我国载人航天技术获得了重大突破,为实施载人航天工程后续任务奠定了基础,A项不符合题意;
B:神舟二号飞船是我国载人航天计划中发射的第二艘无人实验飞船,飞船于2001年1月10日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发射升空,神舟二号是中国载人航天工程的第二次飞行试验,标志着中国载人航天事业取得了新的进展,向实现载人航天飞行迈出了可喜的一步,B项不符合题意;
C:依据所学知识可知,2003年10月15日,中国成功发射第一艘载人飞船“神舟五号”,飞天第一人”的航天英雄是杨利伟,C项符合题意;
D:神舟六号,为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发射的第六艘飞船,是中国的第二次载人航天飞行任务,D项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项的能力。理解并识记我国航天事业发展的相关史实。解题关键是理解题意,掌握相关基础知识,灵活运用知识,进行作答。
10.现在印度社会仍然存在低等级的人不得从事高等级的职业,不同等级的人不得通婚的社会陋习。这一社会陋习起源于古代印度的(  )
A.奴隶制度 B.城邦制度 C.种姓制度 D.庄园制度
【答案】C
【知识点】种姓制度
【解析】根据题干“现在印度社会仍然存在低等级的人不得从事高等级的职业,不同等级的人不得通婚的社会陋习”和所学知识可知,雅利安人进入印度后,逐渐建立了严格的社会等级制度,史称“种姓制度”。第一等级是婆罗门,掌管祭祀;第二等级是刹帝利,掌管军事和行政权力;第三等级是吠舍,从事农业、畜牧业和商业;第四等级是首陀罗,主要由被征服居民构成,从事农业、畜牧业、捕鱼业和手工业,要为前三个等级服务,C项正确;
奴隶制度,奴隶主拥有奴隶的制度。奴隶须为奴隶主干活,无报酬,且无人身自由,不是哪一个国家特有的制度,与“古代印度”不符,排除A项;
公元前8世纪,希腊出现了城邦。希腊城邦一般是以一个城市或市镇为中心,把周围的农村联合起来,组成一个小国。希腊城邦的突出特点是“小国寡民”,排除B项;
在领主统治下,庄园是一个独立的自给自足的经济和政治单位。庄园的居民均为领主的佃户,包括自由的农民和缺少自由的农奴,不符合题意,排除D项;
故答案为C。
【点评】 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识记灵活掌握种姓制度的相关知识。
11.随着西欧社会的发展,农村中分散的手工工场逐渐转向集中的手工工场。工人与雇主逐渐形成的生产关系性质是(  )
A.平均主义 B.封建主义 C.资本主义 D.社会主义
【答案】C
【知识点】西欧经济与社会的发展
【解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手工业逐渐发达,手工工场中,商人向工人提供原料和生产工具,工人与雇主形成了雇佣关系,工人即早期雇佣工人,商人即早期资本家,表明资本主义萌芽出现了,工人与雇主逐渐形成一种资本主义生产关系。C项正确;
平均主义与题干材料不符,排除A项;
封建主义与题干材料不符,排除B项;
社会主义与题干材料不符,排除D项。
故答案为:C。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识记和分析历史知识的能力,识记与灵活掌握资本主义萌芽的原因和发展状况。
12.19世纪中叶,当资本主义国家的工业革命正在轰轰烈烈开展时,有人在著作中解剖了资本主义制度的“病兆”(  )
A.《独立宣言》 B.《人权宣言》
C.《物种起源》 D.《共产党宣言》
【答案】D
【知识点】马克思、恩格斯与《共产党宣言》
【解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1848年,马克思、恩格斯为共产主义者同盟起草的纲领《共产党宣言》在伦敦正式出版。《共产党宣言》肯定资产阶级在历史上曾起到非常革命的作用。工人阶级创造了巨大的社会财富,但他们相对日益贫困。《共产党宣言》号召工人阶级组织起来,建立无产阶级自己的政党,即共产党,用暴力推翻资产阶级统治,进行无产阶级革命。《共产党宣言》的发表,标志着马克思主义的诞生。据“19世纪中叶,当资本主义国家的工业革命正在轰轰烈烈开展时,有人在著作中解剖了资本主义制度的‘病兆’,并提前开出了它的‘死亡’诊断书”可知,此著作是《共产党宣言》,D项正确;
题干材料不能体现《独立宣言》,排除A项;
题干材料不能体现《人权宣言》,排除B项;
题干材料不能体现《物种起源》,排除C项。
故答案为:D。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解读题干信息和对历史史实的分析和准确识记能力。理解并识记《共产党宣言》的相关史实。
13.下列对“乐坛雄狮”贝多芬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他出生在德国的一个宫廷乐师家庭
B.他追求的艺术与人生目标是“自由和进步”
C.他重要的贡献是发展和创造了奏鸣——交响曲的结构形式
D.他的《命运交响曲》描写了法国大革命时期拿破仑的英雄业绩
【答案】D
【知识点】近代世界的文学艺术家及其作品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乐坛雄狮贝多芬史实的识记。依据北师大版初中历史九年级上册第24课文学艺术的大师,第三子目乐坛雄狮贝多芬中的内容:“《第三交响曲》是描写法国大革命时期拿破仑英雄业绩的,被称为《英雄交响曲》。”可知,贝多芬的《英雄交响曲》描写了法国大革命时期拿破仑的英雄业绩,故D选项错误,故选D。结合教材内容,可知ABC选项都是正确的。
【点评】本题难度较小,主要考查学生对乐坛雄狮贝多芬史实的识记。对于这一内容,还可以考查贝多芬的代表作和贡献。
14.第一次将人权写入的国际文件是《联合国宪章》,它庄严宣布“欲免后世再遭今代人类两度身历惨不堪言之战祸,重申基本人权、人格尊严与价值,以及男女与大小各国平等权利之信念”。可见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的伟大意义是(  )
A.根除了法西斯势力
B.使民主、人权与和平的思想深入人心
C.极大地改变了世界格局
D.促进了战后新科技革命的兴起
【答案】B
【知识点】雅尔塔会议与二战胜利、性质及影响
【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二战后,由于美国的纵容,日本没有废除天皇,战犯也没有得到应有的惩罚,故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没有根除法西斯势力。故A项错误;
B·根据题干中“重申基本人权,人格尊严与价值,以及男女与大小各国平等权利之信念”可知反法西斯战争胜利使民主、人权与和平的思想深入人心。故B项正确;
CD项,题干没有体现世界格局的改变和战后新科技革命的兴起。故CD项错误。
故答案为:B。
【点评】本题考查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的意义,注重考查学生运用所学分析解读题干信息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结合所学运用排除法很易得出正确答案。
15.二战后,在国际秩序重建过程中,国际组织纷纷成立,下表对应准确的是(  )
A.七十七国集团实现欧亚非国家的联合
B.二十国集团根除全球金融危机,重建国际金融新秩序
C.联合国维护国际和平与安全,以和平方式解决国际争端
D.世贸组织制定和规范单边贸易协定,解决贸易争端
【答案】C
【知识点】联合国与“安理会”
【解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联合国目的是维持国际和平及安全,以和平方式解决国际争端,C符合题意;
A项七十七国集团成立的目的是共同维护发展中国家利益,A不符合题意;
B项二十国集团是地区性组织,不能根除全球金融危机,重建国际金融新秩序,B不符合题意;
D项世贸组织目的是制定和规范多边贸易协议、组织贸易谈判,解决贸易争端,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点评】 本题主要考查联合国。联合国是当今世界上最大、最重要、最具代表性和权威性的国际组织。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识记与灵活掌握联合国的相关知识。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3小题,每小题10分,共30分)
16.人与自然和谐共生。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原始居民生活
半坡居民 河姆渡居民
距今时间 约6000年 约7000年
生活地点 陕西西安半坡村(黄河流域) 浙江余姚河姆渡(长江流域)
生产状况 主要种植①;饲养猪和狗等家畜;捕猎、捕鱼、采集野果 种植人工栽培②;使用磨制石器,农业工具以骨耜最为典型,家畜以猪、狗和水牛为主
居住房屋 半地穴式圆形房屋复原图 干栏式建筑复原图
材料二:中国古代著名的水利工程
灵渠,位于广西,秦朝时,为解决粮草运输问题开凿的运河,沟通了湘江和漓江。 大运河,以洛阳为中心,纵贯南北,成为连接富庶经济地区与国都的纽带,是中国古代南北交通的大动脉。
材料三:
材料四:
各国环境保护法一览表
时间 国别 名称
1973 美国 《濒危物种法》
1990 英国 《清洁空气法》
1991 瑞士 《水保护法》.
2007 日本 《海洋基本法》
世界环保史上的里程碑会议
名称 概况
里约热内卢会议 1992年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讨论”全球变暖”、”臭氧层破坏”、”酸雨沉降”三大全球性环境问题,各国签订《里约环境发展宣言》。
哥本哈根气候大会 2009年由联合国召开,192个国家的环境部长和官员参加了会议,商讨各国二氧化碳排放量问题,签署应对全球气候变化的《哥本哈根协议》
(1)写出材料中①②处农作物名称,并分析半坡居民和河姆渡居民在生产和生活方面存在差异的最主要原因。(3分)
(2)材料二中”大运河”修建于哪一朝代?根据材料二说说这两个水利工程的共同作用。(3分)
(3)材料三反映的是人类历史上哪一次工业革命?它给人类的生产和生活带来了怎样的影响?(2分)
(4)根据材料四,概括面对日益严峻的环境问题国际社会的应对方式。(2分)
【答案】(1)①粟②水稻;原因:自然环境的差异
(2)朝代:隋朝;作用:便利了交通运输,沟通了不同地区的交通;沟通了不同水系等。
(3)第二次工业革命;影响:①为生产提供了新的动力,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②便利了人们的生活;提高了生活质量;提供了新的交通方式;便利了人们的出行等
(4)方式:立法;召开国际会议,制定环保公约;加强国际合作。
【知识点】原始的农耕生活;大运河的开通;第二次工业革命及主要成就;第二次工业革命的特点及影响;现代社会的生态与人口问题
【解析】(1)根据所学和材料一可知,半坡居民主要种植粟,河姆渡居民主要种植水稻;半坡居民和河姆渡居民在生产和生活方面存在差异的最主要原因是自然环境的差异。
(2)根据所学和材料二图片可知,“大运河”修建于隋朝,从605年开始,隋炀帝下令修筑大运河,沟通了南北,促进了经济文化交流;根据所学可知,灵渠、大运河便利了交通运输,沟通了不同地区的交通,沟通了不同水系等。
(3)根据所学和材料三示意图可知,这是第二次工业革命。根据所学可知,它为生产提供了新的动力,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便利了人们的生活,提高了生活质量,提供了新的交通方式,便利了人们的出行等。
(4)根据所学和材料四可知,面对日益严峻的环境问题,国际社会的积极应对方式有立法、召开国际会议制定环保公约、加强国际合作。
故答案为:
(1)①粟、②水稻;原因:自然环境的差异。
(2)朝代:隋朝;作用:便利了交通运输,有利于不同地区的交通,沟通了不同水系等。
(3)第二次工业革命;影响:①为生产提供了新的动力,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②便利了人们的生活,提高了生活质量,提供了新的交通方式,便利了人们的出行等。
(4)方式:立法,召开国际会议,制定环保公约,加强国际合作。
【点评】记忆河姆渡和半坡原始农耕、都江堰、隋朝大运河、第二次工业革命、人类面临的挑战及应对策略等知识点,做到融会贯通、灵活应答。解题关键是理解题意,掌握相关基础知识,灵活运用知识,进行作答。
17.十八届三中全会指出,要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牢笼里,不断加强和完善民主与法制建设。让我们一起回顾新中国成立以来民主和法制建设历程。
材料一: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通过的具有根本大法性质的文件和相关的法律文件,从法律上确认了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共同纲领》分为七章六十条,对新中国的国家性质、基本任务、公民的权利和义务以及新中国各个方面的基本政策作了规定。从这些规定看,这个文件起了新中国的临时宪法的作用。
——白钢《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的确立》
材料二:(1954年确立的)这一制度能够在中国成为适宜的政治制度,是因为它体现了国家由人民当家作主的本质要求,便利人民群众经常通过这样的政治组织参加国家管理,行使自己的权力,从而充分发挥人民群众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中国人民正是用这样的根本政治制度来保证国家沿着社会主义的道路前进。
——《中国共产党的九十年》
材料三:1968年,国家主席刘少奇被诬陷为“叛徒、内奸、工贼”,被开除出党,撤销其党内外的一切职务,一年后,刘少奇在河南开封含冤病逝。
材料四:我们党带领中国人民探索的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制度,虽然仍在发展完善之中,但事实已经证明了其具有巨大优越性。我们要坚定制度自信,把依法治国确定为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毫不动摇地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走下去。
——《广泛、真实、管用的民主》
(1) 根据材料一,指出《共同纲领》的作用,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述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召开的目的。(3分)
(2) 依据所学知识,指出材料二中的“这一制度”指什么?这一制度确立的标志是什么?依据材料,概括这一政治制度的作用。(3分)
(3) 材料三反映的事件发生在什么时期?国家主席被批斗和迫害,说明了什么? (2分)
(4) 据材料四指出,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是什么?综合以上信息,请你谈谈对我国民主法治建设的认识?(2分)
【答案】(1)起着临时宪法的作用;讨论成立新中国的问题。
(2)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的制定;保证人民当家作主;保证社会主义方向。
(3)“文化大革命”;说明了当时民主和法制遭受破坏。
(4)依法治国;加强民主和法制建设,才能推动社会主义事业不断发展等。
【知识点】“文化大革命”;“共同纲领”;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确立
【解析】(1)根据材料中的“共同纲领》分为七章六十条,对新中国的国家性质、基本任务、公民的权利和义务以及新中国各个方面的基本政策作了规定。从这些规定看,这个文件起了新中国的临时宪法的作用”可知其作用为起着临时宪法的作用;根据材料中的“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通过的具有根本大法性质的文件和相关的法律文件,从法律上确认了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的目的是讨论成立新中国的问题。
(2)根据材料中的“:(1954年确立的)这一制度能够在中国成为适宜的政治制度,是因为它体现了国家由人民当家作主的本质要求”和所学知识可知,1954年9月,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在北京召开。大会制定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宪法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是最高国家权力机构。这就以国家根本法的形式确定了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根据材料中的“便利人民群众经常通过这样的政治组织参加国家管理,行使自己的权力,从而充分发挥人民群众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中国人民正是用这样的根本政治制度来保证国家沿着社会主义的道路前进”可概括其作用为保证人民当家作主;保证社会主义方向。
(3)根据材料中的“1968年,国家主席刘少奇被诬陷为‘叛徒、内奸、工贼’,被开除出党”,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该时期是“文化大革命”,“文化大革命”的时期是从1966年至1976年;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国家主席被批斗和迫害,说明了当时民主和法制遭受破坏。
(4)根据材料中的“我们要坚定制度自信,把依法治国确定为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可知,治国的基本方略为依法治国;本题可以从民主和法治建设的作用等角度进行作答,如加强民主和法制建设,才能推动社会主义事业不断发展等。
故答案为:
(1)起着临时宪法的作用;讨论成立新中国的问题。
(2)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的制定;保证人民当家作主;保证社会主义方向。
(3)“文化大革命”;说明了当时民主和法制遭受破坏。
(4)依法治国;加强民主和法制建设,才能推动社会主义事业不断发展等。
【点评】本题将新中国成立以来的民主和法制建设合在一起考查,综合性强。同时,考查学生对民主法治建设的认识。
18.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时间 史实
14-17世纪 欧洲进行文艺复兴运动,人文主义思想广泛流行。
1640年-1689年 英国资产阶级革命,颁布《权利法案》,推翻了封建君主专制统治,逐步确立起君主立宪制。
1765年-1840年 英国进行工业革命,其标志性发明为①,通过工业革命极大的提高了英国的生产力水平,使英国成为第一个工业国家。
1789年起 法国大革命爆发,颁布《人权宣言》等一系列法律文献。通过革命法国摧毁了君主统治,传播了资产阶级自由民主思想,打击了欧洲封建制度。
19世纪30、40年代 法国、英国和德意志爆发了大规模工人运动。
1848年 马克思、恩格斯起草了《共产党宣言》,标志着马克思主义诞生。
1861年 俄国进行1861年农奴制改革、美国开始南北战争
1868年起 面对严重的民族危机和社会危机,日本开始全面向西方学习,进行明治维新。
1898年6月 清政府颁布”明定国是”诏书,开始进行②。
1911年 10月革命党人领导武昌起义,起义胜利后,各省纷纷相应,到11月下旬,全国已经有一半以上的省份宣布独立,支持③革命。
1917年 俄国十月革命爆发,建立了苏维埃政权。
(1)结合所学知识将材料中①②处补充完整。材料中③处革命被称为什么?(3分)
(2)请用世纪、年代的呈现方式,写出马克思主义诞生的时间。列举材料中的一例史实,用以证明”马克思主义是实践的理论,一直指引着革命的人民改造主观世界和客观世界的自觉行动”这一观点。(3分)
(3)综合上述材料,提炼一个与”历史发展动力”有关的观点,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运用两个史实进行论述。(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逻辑清晰、总结提升)(4分)
【答案】(1)①瓦特蒸汽机②戊戌变法或百日维新③辛亥革命
(2)时间:19世纪40年代;史实:十月革命的胜利。
(3)示例:
观点一:先进思想是历史发展的重要动力。
论述:①14世纪中期开始欧洲进行文艺复兴运动,强调以人为中心的人文主义思想广泛流行,动摇了教会神学对人们思想的束缚,起到了解放思想的作用,同时也促进了思想文化领域的繁荣,为欧洲资本主义社会的产生奠定了重要的思想基础。
②在启蒙运动中,伏尔泰等启蒙思想家著书立说,宣传自由、平等和民主,反对专制,提倡用理性之光驱散愚昧的黑暗。这些思想的进一步传播为美国独立战争和法国大革命做了重要的理论准备,对西方资本主义制度的确立起到了重要的影响。
③1848年,马克思、恩格斯发表《共产党宣言》标志着马克思主义诞生,从此无产阶级有了科学理论的指导,国际共产主义运动蓬勃发展。到1917年,俄国无产阶级在列宁的领导下,取得了十月革命的胜利,推翻了资产阶级临时政府,建立了人类历史上第一无产阶级专政的国家。
综上所述:先进思想是历史发展的先导,我们要解放思想等
观点二:符合国情的改革是历史发展的动力。
论述:①沙皇亚历山大二世进行1861年农奴制改革,改革废除了农奴制,为俄国资本主义发展提供了大量的资金和自由劳动力,使俄国走上了发展资本主义的道路。
②1868年在明治天皇的领导下,日本开始了明治维新,在政治、经济、社会生活等方面前面向西方学习,使日本实现富国强兵走上发展资本主义的道路,跻身资本主义强国之列。
③1898年,清政府开始进行戊戌变法,从政治、经济、文化教育等方面进行改革,虽然改革措施不久后被大量废除,但是其在思想文化方面仍然产生了广泛而持久的影响。
综上所述:改革是推动历史进步的重要手段,我们要不断深化改革等。
【知识点】戊戌变法;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文艺复兴;华盛顿与美国独立战争;马克思主义的诞生及意义;第一次工业革命
【解析】(1)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765年-1840年,英国进行工业革命,其标志性发明为瓦特蒸汽机,通过工业革命极大的提高了英国的生产力水平,使英国成为第一个工业国家;1898年6月,清政府颁布“明定国是”诏书,宣布实行变法,1898年是农历戊戌年,历史上称这次变法为“戊戌变法”;1911年10月革命党人领导武昌起义,起义胜利后,各省纷纷相应,到11月下旬,全国已经有一半以上的省份宣布独立,支持辛亥革命。因为1911年是农历辛亥年,因此成为辛亥革命。
(2)根据表格信息可知,马克思主义诞生于1848年,转换为世纪、年代表示方法即为19世纪40年代;马克思主义的发表标志着社会主义理论从空想变成科学,无产阶级的斗争有了科学理论的指导。1917年,俄国十月革命建立了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是马克思主义从理论到现实的标志。十月革命是人类历史上第一次胜利的社会主义革命,建立了第一个无产阶级专政的国家,推动了国际无产阶级革命运动,鼓舞了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的解放斗争。
(3)结合表格材料可知,先进思想、阶级斗争、社会革命、改革、科学技术等都可以成为推动历史发展的动力。因此,观点不唯一,例如:先进思想是历史发展的动力等。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加以论述,史论结合,逻辑清晰即可,如:观点:先进思想是历史发展的动力。论述:14世纪中期开始欧洲进行文艺复兴运动,强调以人为中心的人文主义思想广泛流行,动摇了教会神学对人们思想的束缚,起到了解放思想的作用,同时也促进了思想文化领域的繁荣,为欧洲资本主义社会的产生奠定了重要的思想基础。在启蒙运动中,伏尔泰等启蒙思想家著书立说,宣传自由、平等和民主,反对专制,提倡用理性之光驱散愚昧的黑暗。这些思想的进一步传播为美国独立战争和法国大革命做了重要的理论准备,对西方资本主义制度的确立起到了重要的影响。综上所述,先进思想是历史发展的动力。
故答案为:
(1)①瓦特改良蒸汽机;②戊戌变法或百日维新;③辛亥。
(2)时间:19世纪40年代;史实:十月革命的胜利。
(3)观点1:先进思想是历史发展的重要动力。(意思相近即可)
论述:14世纪中期开始欧洲进行文艺复兴运动,强调以人为中心的人文主义思想广泛流行,动摇了教会神学对人们思想的束缚,起到了解放思想的作用,同时也促进了思想文化领域的繁荣,为欧洲资本主义社会的产生奠定了重要的思想基础。在启蒙运动中,伏尔泰等启蒙思想家著书立说,宣传自由、平等和民主,反对专制,提倡用理性之光驱散愚昧的黑暗。这些思想的进一步传播为美国独立战争和法国大革命做了重要的理论准备,对西方资本主义制度的确立起到了重要的影响。1848年,马克思、恩格斯发表《共产党宣言》标志着马克思主义诞生,从此无产阶级有了科学理论的指导,国际共产主义运动蓬勃发展。到1917年,俄国无产阶级在列宁的领导下,取得了十月革命的胜利,推翻了资产阶级临时政府,建立了人类历史上第一无产阶级专政的国家。(列举其中两个史实,史论结合即可)
综上所述:先进思想是历史发展的先导,我们要解放思想等。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理解并识记工业革命最主要的发明、戊戌变法、辛亥革命、马克思主义诞生的时间、十月革命以及意义、对先进思想是历史发展的动力的认识等知识。解题关键是理解题意,掌握相关基础知识,灵活运用知识,进行作答。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
2024年中考压轴题 历史试卷
时间:45分钟 满分:60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2分,共3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意的)
1.火的使用改善了人们的生存条件,在人类进化史中具有里程碑的意义。下列古人类中不仅学会了用火,还会长时间保留火种的是(  )
A.元谋人 B.北京人 C.山顶洞人 D.丁村人
2.三国时期曹操曾说到自己的功绩时提到“设使天下无有孤(我),不知当几人称帝,几人称王。” 下以能体现这句话的是(  )
A.维护东汉的统治 B.打败北方少数民族
C.消灭其他军阀有利国家统一 D.恢复北方的经济
3. 昙花,又称“月下美人”,人们称它“刹那间的魅力,一瞬间的永恒”,寓意短暂的美好。如图年代尺中能够用“昙花一现,千载芬芳”形容的朝代是(  )
A.①隋朝 B.②北宋 C.③明朝 D.④清朝
4.分别建立辽、西夏、金三个政权的少数民族是(  )
A.契丹、党项、女真 B.党项、契丹、女真
C.女真、契丹、党项 D.党项、女真、契丹
5. 土地和赋税问题是农民普遍关注的问题。提出“均田免赋”口号的是(  )
A.陈胜、吴广起义 B.黄巾起义
C.李自成起义 D.黄巢起义
6.“学生罢课半月,政府不惟不理,且对待日益严厉,乃商界罢市不及一日,而北京被捕之学生释;工界罢工不及五日,而曹、章、陆去。”从材料中能得到的历史认识是(  )
A.沙俄侵略中国导致学生罢课 B.工人阶级发挥了重要作用
C.北洋政府领导运动取得胜利 D.商界的斗争没有任何成果
7.在中国同盟会成立的同一年,中国近代教育史上发生了一件大事,它是(  )
A.蔡元培出任北大校长 B.京师大学堂创办
C.宣布废除科举制度 D.“明定国是”诏颁布
8.口述历史是一种记录历史的方法。简单地说,记录历史事件当事人或者目击者的回忆而保存的口述凭证。假如你要了解建立一五计划的成果,你可以采访下列的(  )
A.参加过土地改革工作队的成员 B.创建“长春一汽”工厂的工人
C.参加过抗美援朝的老战士 D.加入过“人民公社”的社员
9.2023年5月30日,中国成功发射”神舟十六号”载人飞船,标志着中国的航天事业又向前迈出了一大步。中国发射的第一艘载人飞船是(  )
A.神舟一号 B.神舟二号 C.神舟五号 D.神舟六号
10.现在印度社会仍然存在低等级的人不得从事高等级的职业,不同等级的人不得通婚的社会陋习。这一社会陋习起源于古代印度的(  )
A.奴隶制度 B.城邦制度 C.种姓制度 D.庄园制度
11.随着西欧社会的发展,农村中分散的手工工场逐渐转向集中的手工工场。工人与雇主逐渐形成的生产关系性质是(  )
A.平均主义 B.封建主义 C.资本主义 D.社会主义
12.19世纪中叶,当资本主义国家的工业革命正在轰轰烈烈开展时,有人在著作中解剖了资本主义制度的“病兆”(  )
A.《独立宣言》 B.《人权宣言》
C.《物种起源》 D.《共产党宣言》
13.下列对“乐坛雄狮”贝多芬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他出生在德国的一个宫廷乐师家庭
B.他追求的艺术与人生目标是“自由和进步”
C.他重要的贡献是发展和创造了奏鸣——交响曲的结构形式
D.他的《命运交响曲》描写了法国大革命时期拿破仑的英雄业绩
14.第一次将人权写入的国际文件是《联合国宪章》,它庄严宣布“欲免后世再遭今代人类两度身历惨不堪言之战祸,重申基本人权、人格尊严与价值,以及男女与大小各国平等权利之信念”。可见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的伟大意义是(  )
A.根除了法西斯势力
B.使民主、人权与和平的思想深入人心
C.极大地改变了世界格局
D.促进了战后新科技革命的兴起
15.二战后,在国际秩序重建过程中,国际组织纷纷成立,下表对应准确的是(  )
A.七十七国集团实现欧亚非国家的联合
B.二十国集团根除全球金融危机,重建国际金融新秩序
C.联合国维护国际和平与安全,以和平方式解决国际争端
D.世贸组织制定和规范单边贸易协定,解决贸易争端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3小题,每小题10分,共30分)
16.人与自然和谐共生。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原始居民生活
半坡居民 河姆渡居民
距今时间 约6000年 约7000年
生活地点 陕西西安半坡村(黄河流域) 浙江余姚河姆渡(长江流域)
生产状况 主要种植①;饲养猪和狗等家畜;捕猎、捕鱼、采集野果 种植人工栽培②;使用磨制石器,农业工具以骨耜最为典型,家畜以猪、狗和水牛为主
居住房屋 半地穴式圆形房屋复原图 干栏式建筑复原图
材料二:中国古代著名的水利工程
灵渠,位于广西,秦朝时,为解决粮草运输问题开凿的运河,沟通了湘江和漓江。 大运河,以洛阳为中心,纵贯南北,成为连接富庶经济地区与国都的纽带,是中国古代南北交通的大动脉。
材料三:
材料四:
各国环境保护法一览表
时间 国别 名称
1973 美国 《濒危物种法》
1990 英国 《清洁空气法》
1991 瑞士 《水保护法》.
2007 日本 《海洋基本法》
世界环保史上的里程碑会议
名称 概况
里约热内卢会议 1992年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讨论”全球变暖”、”臭氧层破坏”、”酸雨沉降”三大全球性环境问题,各国签订《里约环境发展宣言》。
哥本哈根气候大会 2009年由联合国召开,192个国家的环境部长和官员参加了会议,商讨各国二氧化碳排放量问题,签署应对全球气候变化的《哥本哈根协议》
(1)写出材料中①②处农作物名称,并分析半坡居民和河姆渡居民在生产和生活方面存在差异的最主要原因。(3分)
(2)材料二中”大运河”修建于哪一朝代?根据材料二说说这两个水利工程的共同作用。(3分)
(3)材料三反映的是人类历史上哪一次工业革命?它给人类的生产和生活带来了怎样的影响?(2分)
(4)根据材料四,概括面对日益严峻的环境问题国际社会的应对方式。(2分)
17.十八届三中全会指出,要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牢笼里,不断加强和完善民主与法制建设。让我们一起回顾新中国成立以来民主和法制建设历程。
材料一: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通过的具有根本大法性质的文件和相关的法律文件,从法律上确认了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共同纲领》分为七章六十条,对新中国的国家性质、基本任务、公民的权利和义务以及新中国各个方面的基本政策作了规定。从这些规定看,这个文件起了新中国的临时宪法的作用。
——白钢《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的确立》
材料二:(1954年确立的)这一制度能够在中国成为适宜的政治制度,是因为它体现了国家由人民当家作主的本质要求,便利人民群众经常通过这样的政治组织参加国家管理,行使自己的权力,从而充分发挥人民群众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中国人民正是用这样的根本政治制度来保证国家沿着社会主义的道路前进。
——《中国共产党的九十年》
材料三:1968年,国家主席刘少奇被诬陷为“叛徒、内奸、工贼”,被开除出党,撤销其党内外的一切职务,一年后,刘少奇在河南开封含冤病逝。
材料四:我们党带领中国人民探索的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制度,虽然仍在发展完善之中,但事实已经证明了其具有巨大优越性。我们要坚定制度自信,把依法治国确定为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毫不动摇地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走下去。
——《广泛、真实、管用的民主》
(1) 根据材料一,指出《共同纲领》的作用,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述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召开的目的。(3分)
(2) 依据所学知识,指出材料二中的“这一制度”指什么?这一制度确立的标志是什么?依据材料,概括这一政治制度的作用。(3分)
(3) 材料三反映的事件发生在什么时期?国家主席被批斗和迫害,说明了什么? (2分)
(4) 据材料四指出,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是什么?综合以上信息,请你谈谈对我国民主法治建设的认识?(2分)
18.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时间 史实
14-17世纪 欧洲进行文艺复兴运动,人文主义思想广泛流行。
1640年-1689年 英国资产阶级革命,颁布《权利法案》,推翻了封建君主专制统治,逐步确立起君主立宪制。
1765年-1840年 英国进行工业革命,其标志性发明为①,通过工业革命极大的提高了英国的生产力水平,使英国成为第一个工业国家。
1789年起 法国大革命爆发,颁布《人权宣言》等一系列法律文献。通过革命法国摧毁了君主统治,传播了资产阶级自由民主思想,打击了欧洲封建制度。
19世纪30、40年代 法国、英国和德意志爆发了大规模工人运动。
1848年 马克思、恩格斯起草了《共产党宣言》,标志着马克思主义诞生。
1861年 俄国进行1861年农奴制改革、美国开始南北战争
1868年起 面对严重的民族危机和社会危机,日本开始全面向西方学习,进行明治维新。
1898年6月 清政府颁布”明定国是”诏书,开始进行②。
1911年 10月革命党人领导武昌起义,起义胜利后,各省纷纷相应,到11月下旬,全国已经有一半以上的省份宣布独立,支持③革命。
1917年 俄国十月革命爆发,建立了苏维埃政权。
(1)结合所学知识将材料中①②处补充完整。材料中③处革命被称为什么?(3分)
(2)请用世纪、年代的呈现方式,写出马克思主义诞生的时间。列举材料中的一例史实,用以证明”马克思主义是实践的理论,一直指引着革命的人民改造主观世界和客观世界的自觉行动”这一观点。(3分)
(3)综合上述材料,提炼一个与”历史发展动力”有关的观点,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运用两个史实进行论述。(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逻辑清晰、总结提升)(4分)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

转载请注明出处高中试卷答案网 » 2024年广西南宁 中考压轴 历史试卷(一)(教师版 学生版)

分享: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