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届初三中考第三次适应性测试
历史试题
第I卷(选择题共60分)
第I卷共15小题,每小题2分,共30分。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个选项最符合题意。答案请按要求填涂在答题卡上。
1.据兔子山遗址出土的秦简记载,公元前215年,一位名叫“尊”的益阳县女子,因在交易活动中拒收
法定货币半两钱,被当地县令、县丞与令史集体判处弃市之刑
(在闹市处死,并暴尸于众)。这说明秦朝
A.亡于暴政 B.货币体系混乱
C.刑法严苛 D.百姓赋役繁重
2.右图为我国古代某一时期民族内迁示意图。该图反映了
秦汉时期北方民族政权并立
三国时期民族交融逐步加强
魏晋时期北方各族大举南下
隋唐时期各族归附中央政权
3.长沙铜官窑是唐代享誉盛名的外销瓷窑,所产瓷器纹饰多样,植物纹尤以莲花纹和 椰枣纹居多。右图所示的青釉褐斑贴花椰枣纹瓷壶,即运用西亚贴膜印花的技法表现阿 拉伯传统植物椰枣的形象。据此可知唐代
唐三彩名闻中外
融汇吸收异域文化
民族间交往交融
D.社会风气刚健豪迈
4.下表为1919年《晨报》“劳动节纪念”专号发表的头题文章(节选)。该文章 人类在社会生活上有三大基本的权利。
A.旨在推动社会的进步 B.吹响了新文化运动的号角
C.是五四运动的导火索 D.动员民众参加国民大革命
5.“歌能证史”,红歌会是开展党史学习的重要载体。下列歌曲中反映抗日战争时期的是
游击战,敌后方,坚持反扫荡
打倒列强,打倒列强,除军阀,除军阀
穿上军装,制止内战,为民主争和平保卫家乡
南湖的船啊,党的摇篮,历史将从你这里揭开新篇
6.竺可桢在日记里写道,“五月廿六日星期四。下午三点起微雨,子夜大雨。上海全部解放……解放军
在路站岗,秩序极佳,绝不见欺侮老百姓之事。……守门之站岗者倦则卧地,亦绝不扰人,纪律之佳诚
难得也”。该日记可用于研究
A.建国初经济的恢复情况 B.解放战争取得胜利的原因
C.新生政权如何得以巩固 D.党的工作重心转变的问题
7.右图为涂克1949年创作的木刻年画《民主选举》,画中旗帜上 书“人民翻身做主人”“实现人民民主专政”。该作品反映了
A.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成果 B. 土地改革基本完成
C.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确立 D.国民经济全面恢复
8.1952年至1957年我国各项经济指标增长率如
图所示,导致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确立
一五计划初步改变社会面貌
经济体制改革的全面展开
D.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成效显著
9.1980年,我国加入国际农业发展基金,至1997年,该组织共向我国提供2. 61亿美元优惠贷款,遍及12个省、95个贫困县。2018年,我国在该组织设立南南合作专项基金,截至2023年初,基金 已投资724万美元,遍及亚非拉30多个国家。这说明我国
A.历史性地解决了贫困问题 B.改革开放惠及世界的发展
C.已经全面建成了小康社会 D.深入实施“一带一路”建设
10.20世纪60年代,法国考古队在阿富汗东北部挖掘出一座公元前4世纪末的城市遗址,城中不仅有希 腊风格的神庙、广场、宫殿与体育馆,还存在希腊文的戏剧与哲学方面的手稿。在距希腊本土 5000公里 之外的中亚地区出现希腊化城市,主要缘于
A.雅典人海外移民 B.波斯帝国的扩展
C.亚历山大的东征 D.罗马帝国的扩张
11.如图是法国大革命时期创作的漫画《你们认清我太
晚了》,漫画中的国王路易十六以野猪形象出现。该漫:
画的寓意是当时法国
A.启蒙运动已波及欧洲
B.专制主义破坏社会秩序
C.法兰西第-帝国覆灭
D.外部势力威胁与日俱增
12.1841年,狄更斯在《老古玩店》中记录了小内尔和 祖父走过英格兰中部西西弗斯地区,看到“伴着发动机 的轰鸣不断抖动,发出微弱的嘎吱声,高耸的烟囱吐出黑色的雾气,在屋顶上方聚起浓密难闻的乌云,周遭空
气都是灰蒙蒙的”。由此可见,当时英国
A.工业革命导致环境污染 B.中部地区自然资源丰富
C.社会贫富分化日益加剧 D.工人居住条件异常恶劣
13.1900年,世界所用染料的4/5是由德国制造的。1910年,德国拥有195家电气公司,资本总额达12 亿马克。1913年德国工业产值占世界工业总产值的15.7%,仅次于美国。1900—1913年,德国的医药、 照相器材、应用化学品也都驰名世界。由此可见,此时德国
A.成为第二次工业革命的中心 B.环境污染严重和贫富分化加剧
C.成为两次世界大战的策源地 D.军事工业成为国民经济的主导
14.海明威参加一战后,带着伤痕和恶魔般的战争记忆,于1929年写出了长篇小说《永别了,武器》;德 国作家雷马克也于1929年根据自己在一战中的经历创作了长篇小说《西线无战事》,一年内在欧洲发行 500万册,被誉为“古今欧洲书籍的最大成就”。这反映了当时
A.十月革命影响世界 B.人们对战争的反思
C.和平成为时代主流 D.经济大危机的爆发
15.1933年3月,美国制定“民间自然资源保护队”计划,吸收18-25岁的失业青年,从事诸如造林、 防洪、筑路等工作,每月工资30美元。保护队在8年多时间里,先后吸纳了 150万青年,开辟了数百万 英亩的国有林和公园。美国此举意在
A. “以工代赈”应对经济大危机 B.加强对工业的计划指导
C.阻止法西斯势力不断的扩张 D.建立健全社会保障制度
第II卷(非选择题共20分)
第II卷共2小题,每题10分,共计20分。答案请按要求写在答题卡上。
16.某初中历史学习社团围绕“20世纪下半叶以来世界的新变化”分组探究,请你协助完成相关任务。
一组:主要任务是探究“国际格局新变化”,以说明冷战与两极格局的演变。
请分别补充“形成对峙”、“激烈对抗”的重要史实(各列举一个史实)。(2分)
二组:主要任务是探究"社会主义国家的发展与变化”。以下是小组成员收集到的一些资料。
(2) 创刊于1950年的《人民画报》以“国之名片,人民声音"为创刊宗旨。一路走来,记录历史,展现
时代。小组成员搜集了一些画报的封面,请从材料中任意选择一期,对其传递的“时代声音”进行 阐释。(要求:写清楚时代特点和时代精神。2分)
(3)以下是二组的成员在研学时关注到的某博物馆策划主题展览中的部分展品。请从以上展品中任选两 件展品进行主题展览,拟定一个展览主题,并对所选展品进行阐释。(要求:主题明确,展品选取恰当, 阐释准确,逻辑合理。)(4分)
展品 年代
安徽省凤阳县小岗村村民一份关于“包产到户”的文件 1978 年
《人民日报》刊登的广告:四川省宁江机床厂承接国内外用户直接订货 1979 年
四川广汉县向阳政府一块被换下的"人民公社''牌子 1980 年
深圳市蛇口工业区“时间就是金钱,效率就是生命”牌匾 1980 年
采用第一条引进生产线,生产的一台“金星”牌彩电 1982 年
宣布中国加入世贸组织的一支木槌 2001 年
神舟五号载人航天飞船宇航员的一件宇航服 2003 年
我国生产的C919大型客机 2017 年
三组:主要任务是探究"中国与当代世界变局",该组搜集到了以下资料。
(4)综合以上小组探究,结合所学知识,请你谈谈对20世纪下半叶以来中国变化与世界变化关系的认 识。(2分)
17.两次世界大战后,世界政治格局都出现新变化,世界和平与发展面临新的机遇与挑战。阅读下列材 料,回答问题。(10分)
材料一:
关于战后签订的《凡尔赛条约》及由其确立的凡尔赛体系,有人评论道:“1919年的和平条约与 1815年时的截然不同。《维也纳条约》曾组织起一个欧洲君主的社会,它承认同样的正统和平衡原则(即 传统均势外交思维)。与之相反,《凡尔赛条约》建立了 一个分成战胜国与战败国的欧洲。大国并不讨论 一个各自都接受的共同秩序,而战胜国把某种欧洲秩序强加于成败国。”法国要防范德国再次威胁到其 自身的安全;英国企图以德国来牵制法国。美国试图以民族自决权原则和一个全球性组织的方式来取代 均势外交。"
——摘编自宋新宁《探寻和平之路:欧洲一体化的历史渊源》
材料二:
二战期间,美苏召开了一系列重要国际会议,通过许多宣言、公告和协议,最终确立了国际新秩 序——( )0它们根据自己的综合国力和国际影响力划定了自己的势力范围。在处理战败国时,他们 吸取凡尔赛——华盛顿体系的教训,既要确保德国和日本不再对新的国际秩序构成威胁,又要避免强加 在其身上过多的重担。它们非常重视战败国的民主建设,战后50年间,( )下的国际秩序具有相对
的稳定性。
——黄玉军《凡尔赛一华盛顿体系与( )之比较
材料三:
中国领导人在2008年金融危机之后多次提出,国际形势发生了自冷战.结束以来最为深刻复杂的变化。 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近年来针对21世纪的新特点、新趋势,高瞻远瞩地提出把合作共赢理念 体现到政治、经济、安全、文化等对外合作的方方面面,多次提出要确立断的全球观,加强全球治理, 打造人类命运共同体。这些理念对人们认识人类文明的走向无疑是有重大启示意义的。
——摘编白李景治、林姓主编《当代世界经济与政治》
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凡尔赛体系的特点。(2分)
(2)材料二中,( )处国际新秩序指的是什么?它与凡尔赛一一华盛顿体系相比,进步性有哪些?
指出第二次世界大战前后国际格局的变化,并概括其原因。(7分)
(3)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21世纪以来中国积极倡导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主要表现。
(1分
2024届初三中考第一次适应性测试
历史参考答案
1——5.C C B A A 6——10.B A B B C 11——15.B A A B A
16.(1)马歇尔计划(1分)“北约”与“华约”(1分)
(2)示例1:①画报传递了崇尚劳动、争当先进、积极进取的时代声音。新中国的建立,人民当家做主。建国初,恢复国民经济是主要任务,妇女积极投身农业生产。(2分)
示例2:②画报传递了艰苦奋斗、自力更生、奋发图强的时代声音。20世纪60年代我国处在社会主义建设时期,面临严峻国际形势,工业基础建设相对薄弱,涌现出无数先进典型和英雄模范人物,他们为社会主义建设做出重大贡献。(2分)
示例3:③画报传递了崇尚学习、奋发图强的时代声音。20世纪80年代我国处于改革开放新时期,国家发展需要大量新兴人才,学习外语成为社会热潮。(2分)
(3)示例1:主题:改革开放的伟大历程。(改革开放不断深入。)(2分)
展品一:深圳市蛇口工业区“时间就是金钱,效率就是生命”牌匾。深圳是对外开放设立的最早—批经济特区之一,蛇口工业区树立竞争意识、时间意识、效率意识,推动了深圳经济迅速发展。(1分)
展品二:四川广汉县向阳政府一块被换下的“人民公社”牌子。人民公社是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在农村的集中体现。经济体制改革开展,农村废除公社旧体制,推动了农村经济的恢复和发展。(1分)
(此主题也可以选择安徽省凤阳县小岗村村民一份关于“包产到户”的文件,《人民日报》刊登的广告,宣布中国加入世贸组织的一支木槌等展品,并进行阐释。)
示例2:主题:改革开放以来日常生活的新变化。(2分)
展品一:1982年采用第一条引进生产线生产的“金星”牌彩电。改革开放以后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电视成为人们获取信息的重要途径,同时也丰富了人们的娱乐生活,开阔人们视野,推动百姓思想观念的变化。(1分)
展品二:我国生产的C919大型客机。改革开放以后,中国的交通条件得到了极大的改善,人们的出行更加便捷和多样化。(1分)
示例3:主题:改革开放以后中国科技发展突飞猛进。(2分)
展品一:神舟五号载人航天飞船宇航员的一件宇航服。改革开放以后中国载人航天技术迅速发展,神舟五号的成功,中国成为世界上第三个独立掌握载人航天技术的国家。(1分)
展品二:我国生产的C919大型客机。中国开始自主设计商用飞机,显示了中国的创新能力和科技能力取得了长足的发展。(1分)
(4)20世纪下半叶以来,中国的变革与世界变化紧密相连。(1分)中国积极参与全球治理,加强国际合作,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及全球治理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1分)
(其他答案言之有理即可得分)
17.(1)特点:大国主导;具有战后分赃性质(战胜国欺压战败国);大国之间分歧严重;具有不稳定性。(任答2点得2分,其他答案言之有理酌情给分)
(2)新秩序:雅尔塔体系。(1分)
进步性:吸取凡尔赛体系的教训,避免强加给战败国过多的负担;重视对战败国的民主建设;雅尔塔体系使国际秩序更加稳定。(答出两点即可得2分。)
变化:从欧洲中心的格局演变为美苏对峙的两极格局。(2分)
原因:二战影响;雅尔塔体系的奠基;冷战的推动;国际力量对比发生变化。(任答2点得2分)
(3)表现:推动建设相互尊重、公平正义、合作共赢的新型国际关系(合作共赢理念也可);“一带一路”合作倡议;筹建和成立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任答1点得1分)
转载请注明出处高中试卷答案网 » 2024年江苏省南通市海安六校联考中考三模历史试卷(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