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卷答案
寻你做寻,想你所想

【期末备考】人教统编版历史八年级下册下 2 综合材料题(19道)(广东专用) 含答案解析

【期末备考】人教统编版历史八年级下册下 2 综合材料题(19道)(广东专用) 含答案解析
1.诵读红色书信,传承红色力量,一封封书信穿越时空,传递着先辈们的执着追求和家国情怀。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男在此为国作事,非谓有男国即不亡,乃国家育养学生,岁靡巨万,一旦有事,学生尚不出力,更待谁人 忠孝二途,本非相悖,尽忠即所以尽孝也……今遇此事,犹不能牺牲,岂足以谈爱国
——1919年5月17日清华学子闻一多给父母的家书
材料二 1950年初,“两弹一星”元勋朱光亚起草了《给留美同学的一封公开信》:从现在起……团结一心,合力建设一个新兴的中国,一个自由民主的中国……我们有充分的信念,我们是在朝着充满光明前途的大道上迈进,这个建设新中国的责任是要我们分担的。同学们,祖国在召唤我们,我们还犹豫什么 彷徨什么 我们该回去了。
——据央视大型综艺《信·中国》第三期
(1)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指出,这封家书与当时哪一重大运动有关联 反映了闻一多怎样的家国情怀 当时进步学生提出了什么主张
(2)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简要概括这封书信的历史背景。朱光亚在信中发出了什么倡议
(3)综合上述材料,你认为先辈们哪些精神值得我们学习
2.某校历史兴趣小组以“讲好中国故事-弘扬时代精神”为主题收集了下列材料。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抗美援朝战争伟大胜利,是中国人民站起来后屹立于世界东方的宣言书,是中华民族走向伟大复兴的重要里程碑,对中国和世界都有着重大而深远的意义。经此一战,中国人民粉碎了侵略者陈兵国门、进而将新中国扼杀在摇篮之中的图谋,可谓“打得一拳开,免得百拳来”,帝国主义再也不敢作出武力进犯新中国的尝试,新中国真正站稳了脚跟。这一战,拼来了山河无恙、家国安宁,充分展示了中国人民不畏强暴的钢铁意志!
——摘自习近平《在纪念中国人民志愿军抗美援朝出国作战7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
(1)依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如何理解“抗美援朝战争伟大胜利,是中国人民站起来后屹立于世界东方的宣言书”。
材料二:深圳的变化——“拓荒牛”“孺子牛”精神
20世纪70年代的深圳 21世纪初的深圳
(2)观察图片并结合所学知识,深圳从20世纪70年代到21世纪初深圳发生了什么样的变化?发生这种变化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材料三:疫情发生以来,在中国共产党的统一领导下,我国的疫情防控从中央到地方用灵活高效的精准施策,铺设一张从城市、到社区和农村的疫情防控大网络,最大限度保障人民群众生命安全与身体健康。14亿中国人民团结一心,众志成城,无数白衣战士舍生忘死,钟南山院士以84岁的高龄再度出征。……举全国之力,聚优势资源,集中力量办大事,为我们打赢这场疫情防控阻击战提供了根本保障。
(3)材料三体现了党和政府坚守怎样的发展思想?请从中归纳出两个我国抗疫必胜的优势条件。
3.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时,面临着严峻的内外形势,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进行了艰苦卓绝的斗争。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如图

材料二:新中国诞生刚一年,就和朝鲜人民一道,用两年零九个月的英勇激战,迫使美国在停战协定上签字,使举世为之震惊……从此,帝国主义再也不敢轻易地做出以武力侵犯新中国的尝试,保证中国的经济建设得到了一个长时间内相对稳定的和平环境。
——摘编自金冲及《二十世纪中国史纲》
材料三:工作队深入发动群众,启发他们的阶级觉悟,让他们自觉地行动。……没收地主阶级的土地以及耕畜、农具等,分给那些无地少地的农民,也分给地主一份,让他们自己耕种。
——摘编自金冲及《二十世纪中国史纲》
(1)结合所学知识,材料一反映的是哪一历史场景?有何意义?
(2)结合所学知识,材料二中“两年零九个月的英勇激战”指的是什么事件?请你举出在这次事件中涌现出的两位英雄人物。
(3)结合所学知识,支撑材料三事件的法律文件是什么?
(4)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材料二、三的事件在当时所起的共同作用。
4.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毛泽东主席在天安门城楼宣告: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今天成立了!
材料三:《社会主义好》是20世纪50年代中国大地上流行的歌曲,歌词为:社会主义好,社会主义好,社会主义国家人民地位高,反动派被打倒,帝国主义夹着尾巴逃跑了,全国人民大团结,掀起了社会主义建设高潮,建设高潮。
(1)依据材料一的历史事件发展进程图,分别写出A、B、D三处相对应的历史事件的名称。
(2)根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请分别从经济、政治两个方面各举一例有关中国在近代化探索过程中所取得的成果。
(3)材料二所反映的重大事件之后,美国对中国实行怎样的政策?20世纪70年代,中美关系发生了什么变化?变化的原因有哪些?
(4)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歌曲《社会主义好》流行的历史背景。歌曲表达了当时人们怎样的情感?
5.八年级(1)班同学们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及向社会主义过渡”为主题,开展跨学科主题学习活动。下面是该班各小组承担的学习任务,请你一起参与完成。
任务一:历史与美术跨学科主题学习
材料一 油画
任务二:历史与语文跨学科主题学习
材料二 现代诗《妈妈,我还不能回家》
妈妈,我还不能回家,强盗又杀上门来了。
为了可爱的祖国及朋友,我要在门外消灭它。
妈妈,我还不能回家,您不必为我担惊受怕。
您儿子从来就泼辣,要把敌人都打垮。
妈妈,我还不能回家,您不会怪我吧。
我爱自己的妈妈,但我爱祖国更甚于我的家。
妈妈,我还不能回家。
但不会再久了。
您再等等吧,亲爱的妈妈。
有一天我会回来见您,带给您艺术和平美丽的花。
任务三:历史与物理跨学科主题学习
材料三 “小车前进”示意图(“小车”代表农村生产力)
任务四:历史与音乐跨学科主题学习
材料四 歌曲《我们要和时间赛跑》(创作于第一个五年计划期间)
(1)根据材料一,请你给这幅油画取一个合适的名称。结合所学知识,从中国和世界的角度分析该画反应的历史事件的重大意义。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这首诗创作的历史背景。这首诗体现了怎样的精神内涵?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运用1949—1956年的史实,分别说出“小车前进”的“F”与“f”分别有哪些?
(4)根据材料四并结合所学知识,为什么“我们要和时间赛跑”?此时,在“走向工业化的光明大道”过程中,我们取得了哪些成就?
6.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在社会主义建设道路上探索前行,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工业起步】
材料一:新中国成立初期,毛泽东感慨地说:“现在我们能造什么?能造桌子椅子,能造茶碗茶壶,能种粮食,还能磨成面粉,还能造纸,但是,一辆汽车、一架飞机、一辆拖拉机都不能造。”
——摘自部编教材《中国历史》下册
(1)材料一反映出我国当时怎样的经济现状?结合所学知识,党和政府是如何应对的?
【制度确立】
材料二:
(2)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三幅图片的内容并指出其历史意义。
【出现失误】
材料三:八大二次会议(1958年)肯定了当时已经出现的“大跃进”形势,并且说,中国正在经历着“一天等于20年”的伟大时期。要求缩短超英美的时间,争取7年赶上英国,再加8年或者10年赶上美国……
——孙健《中华人民共和国经济史》
(3)根据材料三,概括“大跃进”的特点。结合所学知识,除了“大跃进”,在50—70年代的探索过程中还出现了什么失误?
【以史为鉴】
(4)我国的社会主义建设既有成功也有失败,你从中得到怎样的认识?
7.不同时代有不同的楷模和偶像。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志愿军抗击美国侵略者的英勇斗争,获得全国人民的高度崇敬,祖国人民把志愿军战士誉为“最可爱的人”。1951年3月,向全国农村发出爱国丰产竞赛挑战书,号召努力多产粮棉来支援前线。到9月底(行政区)的1.2万多个互助组、2700多个农业劳模应战。
——摘编自郑谦、庞松主编:《中华人民共和国通史》
材料二:见如图。

材料三:哥德巴赫猜想这个枯燥的数学术语,随着陈景润的故事成为青年人精神的巅峰,它激发了全国人民尤其是年轻人对于科学的无比热情。中国女排是20世纪80年代出现的又一偶像群体。中国人通过女排精神,还有身残志坚的张海迪等。当然,另一类偶像也在这一时期悄然来到
——摘编自李文:《中华人民共和国社会史》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指出志愿军获得高度崇敬的原因。结合所学知识分析,“爱国丰产竞赛”产生的背景有哪些?
(2)材料二中的三位历史人物有何共同的优秀品质?请挑选其中一位人物,设计一份简短的颁奖词。要求:饱含情感,体现人物精神内核
(3)阅读材料三,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这一时期偶像崇拜现象出现的背景。概括指出这一时期偶像崇拜的特点。
8.民族品牌代表一个国家相关行业的生产力与影响力。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956年7月,一汽成功生产第一辆国产解放牌卡车,但其基本源自苏联技术的转移;1958年5月,一汽从仿制国外产品起步,成功研制东风牌轿车,其车头“金龙”与后照灯“传统宫灯”设计均体现了民族风格;1958年7月,一汽又成功试制出自主设计成分更为显著的红旗牌高级轿车,从此中国汽车工业有了一个名号最响的民族品牌。
——摘编自关云平《中国汽车工业的早期发展(1920-1978年)》
材料二 1956-1972年解放牌汽车历年返修率(产品质量问题)

——整理自《第一汽车厂历年资料汇编》
材料三 在改革开放中,国家给了一汽利润递增包干政策,同时下放了产品销售权,资金筹措权和工厂发展权。而一汽也有选择地引进国外先进技术,走开放型自力更生的道路到20世纪末,一汽将建设成年产60万辆,品种350个,产值200亿元,国内市场占有率占1/3,出口占10~15%的初具国际竞争实力的民族汽车工业集团。
——摘编自李文海《改革与一汽的崛起》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指出中国民族汽车品牌发展的三段式过程。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解放牌汽车返修率出现提升的原因。
(3)根据材料三,概括一汽改革开放后实行了哪些改革的措施 改革目标是什么
(4)综合上述材料,归纳中国民族品牌崛起的所需条件。
9.2023年是中国改革开放45周年。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区位优势是什么?它应该包括优越的地理位置、所依托的国际与国内市场及所处的交通、能源大环境等方面。毗邻港澳(或面对台湾)、华侨众多、商品经济比较发达,是中央对广东、福建两省在对外经济活动中实行特殊政策、灵活措施的一个重要因素。这就是我国经济特区的区位优势。
——摘自罗木生《区位优势对经济特区的影响》
材料二深圳特区冲破旧的计划经济的体制,探索新的能够保障特区建设需要的体制机制,从而使深圳成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试验场。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20世纪90年代深圳社会组织发育,基层民主机制形成,政府自身改革转型,公民参政议政热情高涨,舆论监督的力度深入。相比于内地,深圳做了许多先行探索。
——摘编自张思平《深圳奇迹:深圳与中国改革开放四十年》
材料三下图为深圳市1979—2022年的GDP图(单位:亿元)
(1)根据材料一,概括我国对外开放首选广东、福建两省的原因。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与深圳同一批建立的经济特区还有哪些?
(2)根据材料二,概括深圳经济特区在中国改革开放进程中所起的作用。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深圳经济特区1996年GDP快速增长,首先突破千亿元大关的主要原因。
(4)综合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你认为深圳特区发展倡导的是什么精神。
10.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中国共产党百年奋斗的主题。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这场战争历经两年零九个月……向世人展示觉醒的中国人民是不可战胜的,也使世界认识了毛泽东和中国共产党及泱泱大国的实力和尊严。它以敌人的失败、我们的胜利而告终!战争打出了国威军威,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立国之战。”
——孙伟《让井冈山精神放射出新的时代光芒》
(1)材料一中“这场战争”是什么战争?结合所学指出为什么说它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立国之战?
材料二:下图是新中国成立后历年粮食产量变化图(单位:亿吨)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选取其中一个历史时期,说说这一时期我国粮食的生产状况,并分析当时出现这种状况的主要原因。
材料三:实现中国梦必须走中国道路。……这条道路来之不易,它是在改革开放30多年的伟大实践中走出来的,是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60多年的持续探索中走出来的。是在对近代以来170多年中华民族发展历程的深刻总结中走出来的,是在对中华民族500多年悠久文明的传承中走出来的,具有深厚的历史渊源和广泛的现实基础。
——摘编自习近平《在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上的讲话》
(3)材料三中“这条道路”是什么道路?综合上述材料谈谈你的认识。
11.新中国成立以来,在几代领导人的带领之下,我国全体人民团结奋斗,开拓创新,不断把社会主义建设事业和现代化事业推向新高度。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毛泽东:艰难探索出成就】
材料一 下表是“一五”计划期间对各部门投资比例统计表
投资部门 投资占比(%)
重工业 58.2
农林水利 7.6
邮电运输 19.2
文化教育卫生 7.2
其他 7.8
——摘编自《中华人民共和国经济史》
材料二 我国赖以进行现代化建设的物质技术基础,很大一部分是这个时期建设起来的;全国经济文化建设等方面的骨干力量和他们的经验,大部分是在这个十年建设期间培养和积累起来的。这是我党在探索中国自己的建设社会主义道路十年工作中的主导方面。
——摘编自《中国共产党简史》
【邓小平:改革开放迎春天】
材料三 邓小平完成了一项过去150年里中国所有领导人都没有完成的使命:他和同事们找到了一条富国强民的道路,在达成这个目标的过程中,邓小平也引领了中国根本转型,不论它与世界的关系方面,还是本身治理结构和社会方面。
——摘自傅高义《邓小平时代》
【习近平:奏响新时代强音】
材料四 中共十八大以来,我国构建开放型经济新体制取得了新进展,提升了中国在全球价值链的地位,提升了全球综合运作能力,正在建立具有全球竞争力的现代产业体系。
——摘自《中国智库经济观察》
(1)根据材料一表格,指出我国“一五”计划期间优先发展的重点是什么。请结合所学知识,简要分析原因。
(2)根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回答十年建设期间我国出现了哪两大失误。请列举两项十年建设时期的成就。
(3)根据材料三,“富国强民”的道路是指什么 如何理解“邓小平引领了中国根本转型”
(4)根据材料四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我国构建开放型经济新体制的举措有哪些 (举两例),产生了什么影响
12.新中国成立后,党特别重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发展与完善。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在我看来,中国之所以成功,其中一个根本原因就是中国的制度优势。中国政治制度的突出优势在于,中国共产党能够团结其他政党,在共同协商的基础上制定出务实而长远的发展规划,并且一道为实现远大目标而奋斗。这在世界上其他国家是很少见的。”
——中欧数字协会主席路易吉·甘巴尔代拉
(1)材料一体现的政治制度的建立与哪一次会议有关?这次会议通过的起到“临时宪法”作用的文件是什么?
材料二:“代表们走进了会场,坐上最高国家机关的席位。他们从车床边来,从田地里来,从矿井来,从海岸的防哨来。放下笔杆、圆规……同他们所爱戴的党和国家领导人一起,商议国家大事。他们当中有很多是对人民革命事业有杰出贡献的人,有很多是各民主党派、各民主阶层的代表,他们是六亿人民的共同意志的表达者。”
——袁水拍《六亿人民心花开》(1954年)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写出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确立的政治制度名称,并概括该会议的特点。
材料三:中华人民共和国是全国各族人民共同缔造的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对发挥各族人民当家作主的积极性,……巩固国家的统一,促进……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发展都起了巨大的作用。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区域自治法》
(3)根据材料三概括中国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原因。
(4)根据以上材料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制度有哪些突出特点?
13.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下图是1949年10月1日的《人民日报》。翻开这张泛黄的老报纸,当年的历史盛况和恢宏场景仿佛重现在眼前,它承载着一个泱泱大国的新起点,被誉为“新中国开国第一档案”,是新中国超级“红色国宝”,国家一级文物。

——选自《知识图谱》
材料二:中国人民银行发行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纪念币。其中,第一枚纪念币背面的图案为上海浦东标志性建筑及南浦大桥、黄浦江等组合设计;第二枚纪念币背面图案为深圳城市建筑、蛇口港、拓荒牛雕塑及飘带等组合设计。

材料三:
(1)根据材料一,指出与“历史盛况和恢宏场景”有关的历史事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它承载着一个泱泱大国新起点”的理由。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分别说明这两枚纪念币选择上述设计元素的理由。
(3)中国人民银行2021年发行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纪念币,根据材料三,选取其中一个历史事件作为设计素材,并说明选择的理由。(要求:参考示例,选取事件,说明理由,不得照抄示例。)
【示例】
事件:1956年三大改造基本完成。
理由:我国实现了生产资料私有制向社会主义公有制的转变,社会主义制度在我国基本建立起来。
14.民族团结和祖国统一是国家繁荣富强的前提和重要保证。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西藏真正步入现代文明始于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历经和平解放、民主改革、自治区成立、改革开放等重要发展阶段,西藏不仅建立起全新的社会制度,而且实现了经济社会发展的历史性跨越,走上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2015年《西藏发展道路的历史选择》白皮书
材料二 香港、澳门回归祖国,标志着中国人民洗雪了百年国耻,在完成祖国统一大业的道路上迈出了重要的一步。
——部编版《中国历史》八年级下册
材料三 两岸人民同根同源,始终是维系海峡两岸全体中国人的精神纽带,也是实现海峡两岸和平统一的重要基础。两岸双方应坚持“九二共识”,巩固共同的政治基础,坚定走和平发展道路,不断增进两岸同胞福祉,共谋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摘自《2015年习近平同台湾领导人马英九在新加坡会面时的讲话》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西藏“和平解放”的意义。西藏步入现代文明的历程,得益于我国在民族地区实行了什么基本政治制度?
(2)香港、澳门回归祖国是哪一构想的成功实践?这一构想的提出者是谁?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海峡两岸应坚持的“九二共识”核心原则是什么?两岸实现和平统一是大势所趋,请写出一个促进两岸和平统一的有利因素。
(4)综合上述材料,请你谈谈对民族团结和祖国统一的认识。
15.“中国梦”成为时下最“热”的一个词。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习近平主席在广州战区考察时指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梦想。可以说,这个梦想是强国梦,对军队来说,也是强军梦。”
材料二:A、“实现中国梦必须走中国道路。……这条道路来之不易,它是改革开放30多年的伟大实践中走出来的,是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60多年的持续探索中走出来的……”
B、实现中国梦必须弘扬中国精神。这就是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
C、实现中国梦必须凝聚中国力量。这就是中国各族人民大团结的力量。中国梦是民族的梦,也是每个人的梦。
D、中国梦归根到底是人民的梦,必须紧紧依靠人民来实现,必须不断为人民造福。
——习近平在十二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闭幕会上发表的重要讲话
(1)组建于20世纪60年代的我国战略导弹部队主要担负什么任务?
(2)材料二A中的“中国道路”具体指什么道路?它是由以谁为核心的中国共产党领导集体开创的?
(3)新中国成立后,西藏和平解放标志着“各族人民大团结”的实现。西藏和平解放是在哪一年?中央对西藏地区的管辖方式是什么?
(4)实现中国梦,任重而道远,作为青少年学生,你应该怎么做?
(5)你认为,中国人民应该怎么做才能圆中华民族的“复兴之梦”?
16.大国之间,和则两利,斗则两伤,这已为人类历史所证实。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954年6月28日和29日,中印、中缅分别发表联合声明,确认这五项原则将在相互关系以及各自国家同亚洲及世界其他国家的关系中予以适用。这是国际关系史上的重大创举,为推动建立公正合理的新型国际关系作出了历史性贡献。
——习近平在纪念《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提出60周年谈话
材料二 1954年,日内瓦国际会议上,美国国务卿杜勒斯严令美国代表团,不准任何人与中国代表握手……1972年2月。美国总统尼克松乘专机抵达北京。周恩来总理前往迎接。周恩来对尼克松说,“你的手伸过世界最辽阔的海洋来和我握手——25年没有交往了啊!”
——《尼克松传》
材料三
(1)根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五项原则”的具体内容是什么?
(2)根据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中美25年没有交往”,主要原因是当时美国对中国推行什么外交政策?中堂关系最敏感的问题是什么问题?为了解决这一问题,邓小平提出哪一伟大构想?
(3)根据材料三结合所学知识,《辛丑条约》的签订给中国带来了怎样的危害?对比材料三图一、图二两个场景,分析中国态度越来越强硬的主要原因。
(4)综合上述材料,你认为影响国与国之间关系的因素有哪些?
17.中美两国关系的变化对世界具有重要影响,回顾两国关系的历史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950年6月25日,朝鲜内战爆发。美国政府作出武装干涉朝鲜内战的决定,并派遣第七舰队侵入台湾海峡。美国还操纵联合国安理会通过决议,组成以美国军队为主的“联合国军”,扩大侵朝战争。1950年10月初,美军不顾中国政府一再警告,悍然越过三八线,把战火烧到中朝边境。侵朝美军飞机多次轰炸中国东北边境地区,给人民生命财产造成严重损失,我国安全面临严重威胁。
——摘编自《中国历史八年级下册》
材料二 70年代,美国霸权地位衰落,大批亚非国家加入联合国并发挥着越来越大从联合国,阻挠中国恢复合法席位的局面已经无法维持。1971年10月25的作用。美国操纵联合国,阻挠中国恢复合法席位的局面已经无法维持。1971年10月25日,第26届联合国大会以压倒多数票通过了阿尔巴尼亚等23国要求恢复中华人民共和国在联合国的一切合法权利,并立即把蒋介石集团的代表从联合国的一切机构中驱逐出去的提案。……在此前后,许多国家与中国建交。中华人民共和国在联合国合法权利的恢复是中国外交战线上的重大胜利,它直接加快了中美关系正常化的进程。
——摘编自吴本祥主编《中华人民共和国史》
材料三 当今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叠加新冠疫情大流行,世界进入动荡变革期,国际形势不稳定性不确定性明显上升,更加呼唤更多大国彰显大团结、展现大担当。中美在2001年携手反恐,2008年合力应对国际金融危机,2014年共同阻击埃博拉病毒,2016年推动达成气候变化的《巴黎协定》。实践证明,中美合作可以办成很多有利于两国和世界的大事。当前,从应对新冠疫情到稳定经济,从应对气候变化到维护数字安全,任何国家都不可能凭一己之力化解危机。
——新华网2021年2月3日《中美关系大局毁不得——正确把握中美关系航向系列评论之一》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中国抗美援朝战争的目的。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美国“阻挠中国恢复合法席位的局面已经无法维持”的原因。
(3)根据材料三,指出材料三中反映了当今中美关系的特点是什么。并综合上述材料,谈谈你对中美关系发展的认识。
18.由“中国精神”织就的中华民族“精神谱系”,有利于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见下图
图1 图2
材料二 经过几十年的艰苦奋斗,当年的小渔村成为了国际知名的现代化大都市,“深圳奇迹”由此诞生。1987年,深圳将“拓荒牛精神”概括为“开拓、创新、献身”;1990年,又提炼出以“开拓、创新、团结、奉献”为核心的“深圳精神”。2003年,深圳市委将“深圳精神”重新概括为“开拓创新、诚信守法、务实高效、团结奉献”。其中,开拓创新是“深圳奇迹”的根源,也是“深圳精神”的灵魂。
——高冠龙《开拓创新:深圳的“根”和“魂”》
材料三 “两弹一星”的成功,是在党和国家领导下,以钱学森、邓稼先为代表的一大批中国科学家自力更生,克服重重困难取得的伟大成就……它打破了当时有核大国的核垄断,增强了我国的国防实力,大大提高了我国的国际地位。
——部编版《中国历史》八年级下册
材料四 决定着中国历史存续与现代命运的精神是什么?……简要言之,无非是爱国主义和改革创新两大主题。正如习近平同志在十二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闭幕会上所讲:“实现中国梦必须弘扬中国精神。这就是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
——刘成纪《中国精神的传统基源与现代转换》
(1)根据材料一,分别指出图1、图2所示模范人物的姓名,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两位人物的模范事迹共同反映的时代精神。
(2)根据材料二,指出“深圳精神”的灵魂,并概括“深圳奇迹”的历史背景。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两弹一星”精神。
(4)根据材料四,归纳“中国精神”的核心内涵,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弘扬“中国精神”的时代价值。
19.春运被称为“人类历史上规模最大的迁徙”,它不仅仅是运输奇迹,更能反映我国社会 生活的变迁。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中国铁路发展大事记
时间 大事
新中国成立前夕 中国铁路里程只有2. 18万公里
1953 年 A计划启动,铁路事业开始进入有计划的大规模建设时期
1954 年 “春运”二字第一次出现在媒体上,铁道部统一指挥协调,中国铁路开始进入春运高峰期
1978 年 第一代“周恩来号”投入春运
1979 年 铁道部把工作重点转移到铁路现代化建设上来
——据《中国铁路发展史》整理
材料二 春运真正成为一个社会关注焦点,还得从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讲起。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迎来了党的工作中心的历史性转变,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得以重新起航。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国家对人员流动限制的放宽,经济社会发展的持续推动,春运客流大规模出现,民工流、学生流、探亲流、旅游流开始在春运汇聚,连年高峰不断,而铁路建设长期滞后,春运难题持续加剧形成。
材料三 如今,中国铁路已经成为了中国制造的名片。“和谐号”“复兴号”等一批响 亮的名字代表着中国制造的成功升级,代表着“引进、消化、创新、研发”道路的成功,也代表着中国制造打破了“廉价低质”“高耗低能”的固有印象,完成了华丽转身。从2009年到 2019年这十年间,我国交通领域基础设施建设节奏日渐加快,从绿皮车到动车组、从普铁到高铁、从四纵四横到八纵八横、从国内客运到中欧专列。同时“海陆空”立体交通体系的完善,私家车的普及,使得人们的春运出行有了更多选择。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A计划”是指什么?该计划的完成有何重大意义?
(2)根据材料二,分析改革开放以来“春运难题持续加剧形成”的原因。
(3)根据材料三,概括指出“从2009年到2019年这十年间”春运变迁所折射出的社会发展成就。
试卷第1页,共3页
试卷第1页,共3页
参考答案:
1.(1)五四运动;以天下为己任的爱国主义情怀;主张:外争国权,内惩国贼。
(2)背景:1949年10月1日,新中国成立。倡议:海外学子回归祖国,合力建设新中国。
(3)以天下为己任;热爱祖国;建设祖国。
【详解】(1)根据材料一“1919年5月……乃国家育养学生,岁靡巨万,一旦有事,学生尚不出力,更待谁人 ……今遇此事,犹不能牺牲,岂足以谈爱国”,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第一次世界大战后,英、法等战胜国在巴黎和会上将德国在中国山东的特权全部转让给日本,巴黎和会上中国外交失败。1919年5月4日,北京学生在天安门前发表宣言,并举行示威游行,引发了五四运动。可知,这封家书与当时五四运动有关联;反映了闻一多以天下为己任的爱国主义情怀。当时进步学生提出了“外争主权,内除国贼”的口号,反映出五四运动的性质。
(2)根据材料二“1950年初,‘两弹一星’元勋朱光亚起草了《给留美同学的一封公开信》:从现在起……团结一心,合力建设一个新兴的中国,一个自由民主的中国”,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49年10月1日,毛泽东向全世界宣告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成立;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开辟了中国历史的新纪元,中国真正成为独立自主的国家,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人民成为国家的主人。可知,这封书信的历史背景是1949年10月1日,新中国成立。朱光亚在信中发出海外学子回归祖国,合力建设新中国的倡议。
(3)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先辈们把国家利益,人民的利益放在首位;以天下为己任;热爱祖国;建设祖国。
2.(1)理解:打破了美军不可战胜的神话,提高了新中国的国际地位;巩固了新中国的政权,为国民经济的恢复和发展赢得了相对稳定的国际环境;是中华民族走向伟大复兴的重要里程碑;稳定了朝鲜半岛局势,维护了亚洲和世界的和平等。
(2)变化:深圳由一个贫穷落后的小镇发展成为一座繁华的现代化大城市;原因:深圳设为经济特区,吸引国外资金、先进技术、先进管理经验,允许国外企业和个人进行投资,在进出口和减免税等方面提供优惠条件等。
(3)思想: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优势条件:①中国共产党的正确领导;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③国家治理能力和治理体系不断完善;④以钟南山等为代表的全体人民的支持付出;⑤中华民族精神:爱国精神、艰苦奋斗精神、奉献精神、团结精神、担当精神等。
【解析】(1)
理解:根据材料“经此一战,中国人民粉碎了侵略者陈兵国门、进而将新中国扼杀在摇篮之中的图谋,可谓“打得一拳开,免得百拳来”,帝国主义再也不敢作出武力进犯新中国的尝试,新中国真正站稳了脚跟”,再结合所学可知可以从抗美援朝的历史意义回答,抗美援朝被称为宣言书是因为中国人民粉碎了侵略者的图谋,新中国真正站稳了脚跟;打破了美军不可战胜的神话,提高了新中国的国际地位;巩固了新中国的政权,为国民经济的恢复和发展赢得了相对稳定的国际环境;促进了中国国防和军队的现代化;是中华民族走向伟大复兴的重要里程碑;稳定了朝鲜半岛局势,维护了亚洲和世界的和平;对中国和世界都有着重大而深远的意义;充分展示了中国人民不畏强暴的钢铁意志等。
(2)
第一小问,变化:根据图片,可以看出20世纪70年代的深圳只是一个小渔村,成为经济特区后,到21世纪初成为繁华的国际化大都市;第二小问,原因:结合所学可知1980年,中央决定在广东、福建两省兴办深圳、珠海、汕头、厦门4个经济特区,实行特殊的经济政策和管理体制,经济特区的设立,推动国内的进一步改革,扩大对外经济交流,使得深圳成为经济特区的代表和“窗口”。
(3)
第一小问,思想:根据材料“最大限度保障人民群众生命安全与身体健康”,表明党中央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或为人民服务、人民生命至上的思想;第二小问,优势:可以从党的领导,国家政策、科技的发展,国家经济实力以及人民的努力等方面回答,如中国共产党的正确领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国家治理能力和治理体系不断完善等。根据材料“14亿中国人民团结一心,众志成城,无数白衣战士舍生忘死,钟南山院士以84岁的高龄再度出征。”表明以钟南山等为代表的全体人民的支持付出,中华民族精神:爱国精神、艰苦奋斗精神、奉献精神、团结精神、担当精神等。
3.(1)开国大典(新中国成立)。开辟了中国历史新纪元;中国结束了一百多年被侵略被奴役的屈辱历史,真正成为独立自主的国家;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成为国家的主人;壮大了世界和平民主和社会主义的力量。(任意一点)
(2)抗美援朝。邱少云;黄继光。
(3)《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
(4)巩固了新中国的政权。
【详解】(1)场景:观察材料一图片可知,材料一反映的是开国大典这一历史场景,它标志着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意义:根据所学可知,新中国的成立,开辟了中国历史的新纪元,中国结束了一百多年被侵略被奴役的屈辱历史,真正成为独立自主的国家,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成为国家的主人。新中国的成立,也壮大了世界和平民主和社会主义的力量。
(2)事件:据材料二“新中国诞生刚一年,就和朝鲜人民一道,用两年零九个月的英勇激战,迫使美国在停战协定上签字,使举世为之震惊……”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材料三中“两年零九个月的英勇激战”指的是抗美援朝战争。
人物:在抗美援朝中涌现出的可歌可泣的英雄人物有黄继光、邱少云等。
(3)文件:据材料“没收地主阶级的土地以及耕畜、农具等,分给那些无地少地的农民,也分给地主一份,让他们自己耕种”可知,材料指的是土地改革运动,支撑土地改革运动的法律文件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
(4)共同作用:依据所学可知,抗美援朝战争的胜利为我国的经济建设赢得了一个相对稳定的和平环境,捍卫了新中国的安全,大大提高了我国的国际地位。土地改革的完成,使得人民政权更加巩固,也大大解放了农村生产力,为国家的工业化建设准备了条件。综合两个事件的影响来看,我们可以得出,抗美援朝与土地改革的共同作用为:巩固了新中国的政权。
4.(1)名称:洋务运动、戊戌变法(或百日维新)、新文化运动。
(2)经济:如,洋务运动诞生了中国第一批近代企业,客观上促进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政治:如,辛亥革命推翻了清朝的统治,结束了我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
(3)敌视政策;中美关系开始走向正常化;中国国际地位提高国际形势的变化。
(4)取得了抗美援朝战争的胜利;完成了土地改革;实施了一五计划;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三大改造等。热爱社会主义制度、热爱国家等。
【详解】(1)根据“60—90年代”并结合所学内容可知,这一时期的历史事件是洋务运动;根据“1898年”可知B处是戊戌变法;根据“1915年”可知D处是新文化运动。
(2)结合所学内容可知,在经济方面,中国在近代化探索过程中所取得的成就包括洋务运动,诞生了中国第一批近代企业,客观上促进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政治方面取得的成就包括辛亥革命,推翻了清朝的统治,结束了我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
(3)结合所学内容可知,新中国成立后美国对新中国实行了敌视政策;20世纪70年代,由于国际形势的变化,中美关系中美关系开始走向正常化;变化的原因主要是中国国际地位提高和国际形势的变化。
(4)根据“20世纪50年代”“反动派被打倒,帝国主义夹着尾巴逃跑了”并结合所学内容可知背景是取得了抗美援朝战争的胜利;完成了土地改革;实施了一五计划;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三大改造等。结合所学内容可知这首歌曲表达了人们热爱社会主义制度、热爱国家的情感。
5.(1)名称:开国大典;意义: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开辟了中国历史的新纪元。中国人民经过一百多年的英勇斗争,终于推翻了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统治;中国真正成为独立自主的国家,占人类总数四分之一的中国人从此站起来了;新中国的成立,壮大了世界和平民主和社会主义的力量。
(2)背景:抗美援朝;精神内涵:爱国主义、革命英雄主义和国际主义精神。
(3)史实:1952年底的土地改革的完成,彻底摧毁了我国存在2000多年的封建土地制度,消灭了地主阶级;农民翻了身,得到了土地,成为土地的主人,这使人民政权更加巩固,也大大解放了农村生产力。
1953 年我国开始对农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引导农民参加农业生产合作社,走集体化和共同富裕的社会主义道路,促进了农村生产力的发展。
“F”与“f”:土地改革、农业生产合作社等。
(4)原因:新中国建立以后,工业水平很低,基础薄弱,而且门类不全。
成就,1953年底,鞍山钢铁公司大型轧钢厂等三大工程建成投产;1956年底,长春第一汽车制造厂建成投产;中国试飞成功第一架喷气式飞机;沈阳第一机床厂建成投产;形成了以鞍山钢铁公司为中心的东北工业基地,沿海地区原有的工业基地得到加强,在华北、西北建立了一批新工业基地等。
【详解】(1)名称:根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49年10月1日,毛泽东向全世界宣告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成立;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开辟了中国历史的新纪元。可知这副油画合适的名称是《开国大典》。
意义: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开辟了中国历史的新纪元。中国人民经过一百多年的英勇斗争,终于推翻了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统治;中国真正成为独立自主的国家,占人类总数四分之一的中国人从此站起来了。新中国的成立,壮大了世界和平民主和社会主义的力量。
(2)背景:根据材料二“妈妈,我还不能回家,强盗又杀上门来了。为了可爱的祖国及朋友,我要在门外消灭它”,可知这首诗创作与抗美援朝战争相关,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50年6月,朝鲜内战爆发,美国派兵侵略朝鲜,美国的侵略活动严重威胁中国的安全;美国第七舰队入侵台湾海峡,阻止解放台湾;朝鲜请求中国派兵援助。1950年10月,以彭德怀为司令员的中国人民志愿军开赴朝鲜,抗美援朝,保家卫国,抗击美国侵略者。可知这首诗创作的历史背景是抗美援朝战争。
精神内涵: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首诗抒发了作者保卫祖国的决心和对和平生活的向往,这首诗体现出爱国主义、革命英雄主义和国际主义精神。
(3)史实:根据材料三“‘小车’代表农村生产力”,运用1949—1956年的史实,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52年底的土地改革的完成,彻底摧毁了我国存在2000多年的封建土地制度,消灭了地主阶级;农民翻了身,得到了土地,成为土地的主人,这使人民政权更加巩固,也大大解放了农村生产力;1953 年我国开始对农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引导农民参加农业生产合作社,走集体化和共同富裕的社会主义道路,促进了农村生产力的发展。
“F”与“f”内容: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土地改革的完成,这使人民政权更加巩固,也大大解放了农村生产力;三大改造时期,引导农民参加农业生产合作社,走集体化和共同富裕的社会主义道路,促进了农村生产的发展。因此“小车前进”的“F”与“f”分别有土地改革、农业生产合作社等。
(4)原因:根据材料四,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歌曲以欢快的旋律、跳跃的节奏,唱出了人民群众在国民经济第一个五年计划建设,可知“我们要和时间赛跑”,是因为新中国建立以后,工业水平很低,基础薄弱,而且门类不全;为了有计划地进行社会主义建设,发展国民经济,从1953年起开始实行“一五”计划,基本任务是集中主要力量发展重工业,建立国家工业化和国防现代化的初步基础。
成就: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在“走向工业化的光明大道”过程中,我们取得的成就,1953年底,鞍山钢铁公司大型轧钢厂等三大工程建成投产;1956年底,长春第一汽车制造厂建成投产;中国试飞成功第一架喷气式飞机;沈阳第一机床厂建成投产;形成了以鞍山钢铁公司为中心的东北工业基地,沿海地区原有的工业基地得到加强,在华北、西北建立了一批新工业基地等。从此,我国开始改变了工业落后的面貌,向社会主义工业化迈进。
6.(1)工业基础薄弱、生产力水平低下。制定“一五计划”。
(2)三大改造(或社会主义改造)。三大改造的完成标志着社会主义制度的基本建立,我国从此进入到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3)高速度,急于求成。人民公社化运动;文化大革命。(任意一点)
(4)社会主义建设要从国情出发;要遵循客观经济规律;要实事求是等。(言之有理即可,一点)
【详解】(1)经济现状:根据材料“现在我们能造什么?能造桌子椅子,能造茶碗茶壶,能种粮食,还能磨成面粉,还能造纸,但是,一辆汽车、一架飞机、一辆拖拉机都不能造”可得出,我国当时的经济现状是工业基础薄弱,生产力水平低下。
应对措施:根据所学知识可知,为了有计划地进行社会主义建设,我国政府编制了发展国民经济的第一个五年计划,集中主要力量发展重工业。党和政府是制定“一五计划”应对的。
(2)内容:根据图片“农民报名参加生产合作社”“递交参加手工业生产合作社申请”“上海资本家接受公私合营”结合所学知识可得出,三幅图片的内容是三大改造(或社会主义改造)。
历史意义:根据所学知识可得出,三大改造的历史意义是三大改造的完成,标志着社会主义制度的基本建立,我国从此进入到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3)特点:根据材料“中国正在经历着‘一天等于20年’的伟大时期。要求缩短超英美的时间,争取7年赶上英国,再加8年或者10年赶上美国”可得出,“大跃进”的特点是高速度,急于求成。
根据所学知识可知,1958年,中共八大二次会议提出总路线,接着,全国掀起了“大跃进”的高潮和人民公社化运动,1966年夏,“文化大革命”全面发动起来。除了“大跃进”,在50—70年代的探索过程中出现的失误还有人民公社化运动、文化大革命。
(4)开放性回答,言之有理即可,根据上述材料“依据工业基础薄弱、生产力水平低下的国情,制定了第一个五年计划”“违背客观经济规律,出现了“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的失误”结合所学知识可得出,我国的社会主义建设既有成功也有失败,从中得到的认识有社会主义建设要从国情出发;要遵循客观经济规律;要实事求是等。
7.(1)原因:志愿军抗击美国侵略者的英勇斗争。背景:中国进行了抗美援朝战争,农民翻了身,激发了农民的劳动热情。
(2)优秀品质:不怕牺牲,艰苦创业。
模范人物焦裕禄的颁奖词:清贞廉洁,品德高,家人亲戚难沾光,是你的作风,随部南下扛过枪,矿机厂里是内行,能拉会唱,“顺口溜”出口成章,你就是—焦裕禄,“心中装着全体人民、唯独没有他自己”。模范人物王进喜的颁奖词:他是大庆人的杰出典范,中国工人阶级的光辉形象,共产党人的优秀代表,社会主义建设时期的英雄人物,他是新中国第一批石油钻探工人,率领1205钻井队艰苦创业,打出了大庆第一口油井,并创造了年进尺10万米的世界钻井纪录,展现了大庆石油工人的英雄气概,为加快发展我国石油工业奋力拼搏一辈子,在为我国创造巨大物质财富的同时,还给我们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铁人精神。模范人物雷锋的颁奖词:他心里装着别人,寂寞的车厢里有他热情的双手,冰冷的大雨中有他湿透的背影,他用一颗螺丝钉的精神,实践着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诺言。
(3)背景:十一届三中全会在思想路线,组织路线和政治路线上拨乱反正,国家积极推动新型社会偶像的崇拜,我国在文学艺术领域吸纳港澳台及海外文化因子、以爱国主义社会贡献为主要旗帜和评判标准,开始囊括港澳台人物等。特点:都具有高度爱国精神,并且涉及领域广泛;具有鲜明的时代色彩(改革开放)。
【详解】(1)原因:根据材料“志愿军抗击美国侵略者的英勇斗争,获得全国人民的高度崇敬”可知,志愿军获得高度崇敬的原因是:志愿军抗击美国侵略者的英勇斗争。背景:根据材料“1951年3月,向全国农村发出爱国丰产竞赛挑战书,号召努力多产粮棉来支援前线。到9月底(行政区)的1.2万多个互助组、2700多个农业劳模应战。”并结合所学可知,“爱国丰产竞赛”产生的背景是:中国进行了抗美援朝战争,1950年中国进行土地改革,农民获得了土地。
(2)优秀品质: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可知,材料二中的历史人物焦裕禄,任河南兰考县委书记,他得知自己患了癌症后,仍顽强坚持工作,直到生命的最后一息,他被称为“人民的好干部”。王进喜是大庆油田的钻井队长,他带领工人们克服了重重困难,艰苦创业,打出了中国第一口油井,他被誉为“铁人”。雷锋是中国人民解放军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楷模,共产主义战士,因公殉职,年仅22岁。由此可知,三位历史人物共同的优秀品质是不怕牺牲,艰苦创业。
模范人物焦裕禄的颁奖词:清贞廉洁,品德高,家人亲戚难沾光,是你的作风,随部南下扛过枪,矿机厂里是内行,能拉会唱,“顺口溜”出口成章,你就是—焦裕禄,“心中装着全体人民、唯独没有他自己”。
模范人物王进喜的颁奖词:他是大庆人的杰出典范,中国工人阶级的光辉形象,共产党人的优秀代表,社会主义建设时期的英雄人物,他是新中国第一批石油钻探工人,率领1205钻井队艰苦创业,打出了大庆第一口油井,并创造了年进尺10万米的世界钻井纪录,展现了大庆石油工人的英雄气概,为加快发展我国石油工业奋力拼搏一辈子,在为我国创造巨大物质财富的同时,还给我们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铁人精神。
模范人物雷锋的颁奖词:他心里装着别人,寂寞的车厢里有他热情的双手,冰冷的大雨中有他湿透的背影,他用一颗螺丝钉的精神,实践着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诺言。
(3)背景:根据材料三“哥德巴赫猜想这个枯燥的数学术语,随着陈景润的故事成为青年人精神的巅峰,它激发了全国人民尤其是年轻人对于科学的无比热情。中国女排是20世纪80年代出现的又一偶像群体。中国人通过女排精神,还有身残志坚的张海迪等。当然,另一类偶像也在这一时期悄然来到”并结合所学可知,这一时期偶像崇拜现象出现的背景是:十一届三中全会在思想路线,组织路线和政治路线上拨乱反正,国家积极推动新型社会偶像的崇拜,我国在文学艺术领域吸纳港澳台及海外文化因子、以爱国主义社会贡献为主要旗帜和评判标准,开始囊括港澳台人物等。
特点:根据材料可知,这一时期的偶像崇拜都具有高度的爱国精神,并且涉及领域广泛;具有鲜明的时代色彩(改革开放)。
8.(1)引进技术一一仿制学习一一自主设计开发。
(2)原因:1958 1961年,解放牌汽车返修率大幅度上升与大跃进时期的盲目生产有关;1966 1971年,文化大革命时期政治运动盛行,一定程度上影响一汽汽车的产品质量。
(3)措施:管理体制改革,政企分开,企业有了经营自主权;技术创新方面,引进国外先进汽车生产管理技术;目标:成为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民族汽车工业集团。
(4)品牌要有民族特色、民族认同(消费者支持国货);产品质量过硬、改革创新思维(掌握核心技术、自主研发)等。
【详解】(1)过程:根据材料一“源自苏联技术的转移”“一汽从仿制国外产品起步”“成功试制出自主设计成分更为显著的红旗牌高级轿车”可知,中国民族汽车品牌发展的三段式过程是:引进技术——仿制学习——自主设计开发。
(2)原因:根据材料二“1956-1972年解放牌汽车历年返修率”和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58-1961年,1966-1971年,解放牌汽车返修率出现上升。其原因是:1958-1961年,解放牌汽车返修率大幅度上升与大跃进时期的盲目生产有关;1966-1971年,文化大革命时期政治运动盛行,一定程度上影响一汽汽车的产品质量。
(3)措施:根据材料三“国家给了一汽利润递增包干政策,同时下放了产品销售权,资金筹措权和工厂发展权”可知,一汽改革开放后实行了管理体制改革,政企分开,企业有了经营自主权;根据材料三“一汽也有选择地引进国外先进技术,走开放型自力更生的道路”可知,一汽改革开放后实行了技术方面创新,引进国外先进汽车生产管理技术。
目标:根据材料三“一汽将建设......初具国际竞争实力的民族汽车工业集团”可知,一汽改革目标是成为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民族汽车工业集团。
(4)条件:根据材料信息“自主设计”“产品质量”“民族风格”“走开放型自力更生的道路”可知,中国民族品牌的崛起所需的条件是:品牌要有民族特色、民族认同(消费者支持国货);产品质量过硬、改革创新思维(掌握核心技术、自主研发)等。
9.(1)原因:交通便利、市场广阔、毗邻港澳台、华侨众多、商品经济比较发达。(任答2点);
特区:珠海、汕头、厦门。
(2)作用:为我国经济体制改革提供借鉴;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试验场;在民主法治、社会转型、政治文明进步等方面做了先行探索。(任答2点)
(3)原因:中共十四大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深圳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试验场;邓小平南方谈话,进一步解放人们思想。
(4)精神:勇于探索、敢为人先;善于学习总结经验等。(任答1点)
【详解】(1)根据材料“它应该包括优越的地理位置、所依托的国际与国内市场及所处的交通、能源大环境等方面。毗邻港澳(或面对台湾)、华侨众多、商品经济比较发达”可知我国对外开放首选广东、福建两省的原因是交通便利、市场广阔、毗邻港澳台、华侨众多、商品经济比较发达;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深圳同一批建立的经济特区还有珠海、汕头、厦门。
(2)根据“圳特区冲破旧的计划经济的体制,探索新的能够保障特区建设需要的体制机制”可知圳经济特区为我国经济体制改革提供借鉴;根据“使深圳成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试验场”可知圳经济特区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试验场;根据“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20世纪90年代深圳社会组织发育,基层民主机制形成,政府自身改革转型,公民参政议政热情高涨,舆论监督的力度深入。”可知在民主法治、社会转型、政治文明进步等方面做了先行探索。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深圳经济特区1996年GDP快速增长,首先突破千亿元大关的主要原因中共十四大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深圳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试验场;邓小平南方谈话,进一步解放人们思想。
(4)综合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深圳特区发展倡导的是勇于探索、敢为人先;善于学习总结经验的精神。
10.(1)战争:抗美援朝战争,原因:伟大的抗美援朝战争,抵御了帝国主义的侵略扩张,捍卫了新中国的安全,保卫了中国人民的和平生活;稳定了朝鲜半岛局势,维护了亚洲和世界的和平,大大提高了我国的国际地位;是中国人民站起来后屹立在世界东方的宣言书,是中华民族走向伟大复兴的重要里程碑;为国内经济建设和社会改革赢得了相对稳定的和平环境。(两点即可)
(2)[示例一]历史时期:1949-1956年年底,粮食生产状况:粮食产量逐年提高。主要原因:1950-1952年年底,我国实行土地改革,解放了农村生产力,农业生产获得迅速恢复和发展,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大大提高,1953-1956年年底,国家对农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引导农民参加生产合作社,走集体化和共同富裕的社会主义道路,促进了农业生产的发展。(粮食生产状况,原因。)
[示例二]历史时期:1957-1960年粮食生产状况:粮食减产严重。主要原因:1958年的“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忽视了客观的经济规律,加上当时我国自然灾害严重,我国的国民经济发生严重困难,农业生产受到影响。(粮食生产状况,原因。)
[示例三]历史时期:1978-1997年粮食生产状况:粮食产量增速显著。主要原因:1978年,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作出了改革开放的历史性决策,在农村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激发了农民的劳动热情,带来农村生产力的大解放,农业连年获得丰收。(粮食生产状况,原因。)
(其他历史时期的状况及其原因分析正确也可给分。)
(3)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认识:独立是国家发展的前提;方针政策要符合国情,要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实事求是;与时俱进等。(言之成理即可)
【详解】(1)战争:根据所学和材料一“这场战争历经两年零九个月……向世人展示觉醒的中国人民是不可战胜的,也使世界认识了毛泽东和中国共产党及泱泱大国的实力和尊严。它以敌人的失败、我们的胜利而告终!战争打出了国威军威,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立国之战”可知,1950年到1953年,进行了抗美援朝战争,提高了我国的国际地位。
原因:根据所学和材料一“向世人展示觉醒的中国人民是不可战胜的,也使世界认识了毛泽东和中国共产党及泱泱大国的实力和尊严。它以敌人的失败、我们的胜利而告终!战争打出了国威军威,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立国之战”可知,这体现出,伟大的抗美援朝战争,抵御了帝国主义的侵略扩张,捍卫了新中国的安全,保卫了中国人民的和平生活,稳定了朝鲜半岛局势,维护了亚洲和世界的和平,大大提高了我国的国际地位,是中国人民站起来后屹立在世界东方的宣言书,是中华民族走向伟大复兴的重要里程碑,为国内经济建设和社会改革赢得了相对稳定的和平环境。
(2)时期:此问相对开放,回答符合下列要点即可,可任选一个时期,史实必须准确,并准确揭示其意义,如,[示例一]根据所学和材料可知,历史时期:1949-1956年年底,粮食生产状况:粮食产量逐年提高。主要原因:1950-1952年年底,我国实行土地改革,解放了农村生产力,农业生产获得迅速恢复和发展,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大大提高,1953-1956年年底,国家对农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引导农民参加生产合作社,走集体化和共同富裕的社会主义道路,促进了农业生产的发展。[示例二]根据所学和材料可知,历史时期:1957-1960年粮食生产状况:粮食减产严重。主要原因:1958年的“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忽视了客观的经济规律,加上当时我国自然灾害严重,我国的国民经济发生严重困难,农业生产受到影响。[示例三]根据所学和材料可知,历史时期:1978-1997年粮食生产状况:粮食产量增速显著。主要原因:1978年,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作出了改革开放的历史性决策,在农村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激发了农民的劳动热情,带来农村生产力的大解放,农业连年获得丰收。
(3)道路:根据所学和材料三“实现中国梦必须走中国道路。……这条道路来之不易,它是在改革开放30多年的伟大实践中走出来的,是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60多年的持续探索中走出来的”可知,这就是,马克思主义和中国实际相对结合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认识:此问相对开放,回答符合下列要点即可,如,独立是国家发展的前提;方针政策要符合国情,要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实事求是;与时俱进等。
11.(1)重点:重工业。原因:我国工业基础薄弱;想改变工业落后面貌;国防建设的需要等。
(2)失误:“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成就:武汉、包头两大钢铁基地建成;建成大庆油田、胜利油田,大港油田;首次合成人工结晶牛胰岛素等。
(3)道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解:实行对外开放,和世界接轨,进行经济体制改革,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等。
(4)举措:“一带一路”建设;筹建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建设自由贸易试验区;推进人民币国际化进程等。影响:提高中国国际地位,增强综合国力等。
【详解】(1)重点:根据表格信息可知,“一五”计划期间,重工业投资占比达到58.2%,说明这一时期我国重点发展重工业。
原因: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新中国成立后,我国工业基础薄弱,特别是重工业,为了改变工业落后面貌,加强国防建设等,我国重点发展重工业。
(2)失误:解答本问,首先应该明确“十年建设期间”是指1956—1966年,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58年,全国掀起了“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这是十年建设期间我国出现的两大失误。
成就:明确了“十年建设期间”是指1956—1966年,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武汉、包头两大钢铁基地建成;建成大庆油田、胜利油田,大港油田;首次合成人工结晶牛胰岛素等,都是这一时期我国取得的成就。
(3)道路:根据材料信息“邓小平……同事们找到了一条富国强民的道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邓小平领导开创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理解:根据所学知识可知,邓小平领导实行了对外开放,和世界接轨,进行经济体制改革,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等,使中国由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转变。
(4)举措:解答本问,应注意时间要求。根据材料信息“中共十八大以来,我国构建开放型经济新体制取得了新进展”,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中共十八大以来,我国构建开放型经济新体制取得了新进展,实施“一带一路”建设,筹建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建设自由贸易试验区,推进人民币国际化进程等。
影响:根据材料信息“提升了中国在全球价值链的地位,提升了全球综合运作能力,正在建立具有全球竞争力的现代产业体系”,结合所学知识可得出:提高中国国际地位,增强综合国力等。
12.(1)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
(2)制度: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会议的特点:对人民负责,受人民监督。
(3)原因: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发挥各族人民当家作主的积极性;巩固国家的统一,促进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发展。
(4)特点:以中国共产党领导;最广大人民当家做主;以人民民主专政作为可靠保障;以民主集中制为根本组织原则和活动方式的民主。
【详解】(1)会议:根据材料一“中国政治制度的突出优势在于,中国共产党能够团结其他政党,在共同协商的基础上制定出务实而长远的发展规划,并且一道为实现远大目标而奋斗”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49年9月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在北平召开,会议决定成立中华人民共和国,通过了具有临时宪法作用的《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初步建立了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文件:这次会议通过的起到“临时宪法”作用的文件是《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
(2)制度:根据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54年9月,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召开,确立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制定并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这是我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也是我国有史以来真正反映人民利益的宪法。可知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确立的政治制度名称是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特点:由“……同他们所爱戴的党和国家领导人一起,商议国家大事。他们当中有很多是对人民革命事业有杰出贡献的人,有很多是各民主党派、各民主阶层的代表,他们是六亿人民的共同意志的表达者”可知该会议的特点是对人民负责,受人民监督。
(3)原因:根据材料三“中华人民共和国是全国各族人民共同缔造的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可知,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由 "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对发挥各族人民当家作主的积极性,……巩固国家的统一,促进……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发展都起了巨大的作用”可知发挥各族人民当家作主的积极性;巩固国家的统一,促进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发展;中国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原因是统一的多民族国家。
(4)特点: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制度主要包括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等,这些民主制度,是人民民主的主要实现形式。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制度突出特点是,以中国共产党领导;最广大人民当家做主;以人民民主专政作为可靠保障;以民主集中制为根本组织原则和活动方式的民主。
13.(1)历史事件:新中国的成立(或者开国大典)。
理由:新中国的成立开辟了中国历史的新纪元,中国真正成为独立自主的国家,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
(2)1990年,上海浦东开发区建立;1980年,深圳被确立为经济特区。
(3)事件1: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理由1:是新中国成立以来党的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伟大转折,开启了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
事件2:1997年香港回归祖国。理由2:标志着中国人民洗雪了百年耻辱,在完成祖国统一大业的道路上迈出了重要一步。
事件3:2017年中共十九大召开。理由3: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这是我国发展新的历史方位。
【详解】(1)历史事件:根据材料信息“1949年10月1日”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与“历史盛况和恢宏场景”有关的历史事件是新中国的成立(或者开国大典)。
理由:根据所学知识可知,之所以说“它承载着一个泱泱大国新起点”的理由是新中国的成立开辟了中国历史的新纪元,中国真正成为独立自主的国家,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
(2)理由:根据材料“中国人民银行发行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纪念币”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党和政府开始实行改革开放,对内改革,对外开放的模式,进一步加强了我国的综合国力,直接影响了我国的经济水平以及在国际的地位,1980年深圳被确立为经济特区,成为对外开放的“窗口”,1990年上海浦东开发区建立,进一步扩大开放。这两枚纪念币选择上述设计元素的理由是1990年,上海浦东开发区建立;1980年,深圳被确立为经济特区。
(3)事件1:根据材料信息“1978年”“伟大转折”,选取历史事件“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作为设计素材。根据所学知识可得出,选择的理由是十一届三中全会新中国成立以来党的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伟大转折,开启了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
事件2:根据材料信息“1997年”“洗雪国耻”,选取历史事件“1997年香港回归祖国”作为设计素材。根据所学知识可得出,选择的理由是香港回归祖国标志着中国人民洗雪了百年耻辱,在完成祖国统一大业的道路上迈出了重要一步。
事件3:根据材料信息“2017年”“进入新时代”,选取历史事件“2017年中共十九大召开”作为设计素材。根据所学知识可得出,选择的理由是中共十九大召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这是我国发展新的历史方位。
14.(1)意义:祖国大陆获得统一,各族人民实现了大团结;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2)构想:“一国两制”伟大构想;人物:邓小平
(3)原则:坚持一个中国的原则;有利因素:两岸统一-是两岸中华儿女的共同心愿;一国两制政策在港澳的成功实践;国际社会正义力量的支持;祖国统一是历史最终的发展趋势。
(4)认识:民族团结和国家统一是国家繁荣富强的必要前提和重要保证。(言之有理即可)
【详解】(1)意义、政治制度:根据所学和材料一“历经和平解放、民主改革、自治区成立、改革开放等重要发展阶段,西藏不仅建立起全新的社会制度,而且实现了经济社会发展的历史性跨越,走上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可知,1951年西藏和平解放,祖国大陆获得统一,各族人民实现了大团结;西藏步入现代文明的历程,得益于我国在民族地区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2)构想、提出者:根据所学和材料二“香港、澳门回归祖国,标志着中国人民洗雪了百年国耻,在完成祖国统一大业的道路上迈出了重要的一步”可知,这得益于“一国两制”伟大构想,提出者是邓小平。
(3)原则、因素:根据所学和材料三“两岸双方应坚持九二共识,巩固共同的政治基础,坚定走和平发展道路,不断增进两岸同胞福祉,共谋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可知,“九二共识”核心原则是坚持一个中国的原则;促进统一的有利因素是,两岸统一是两岸中华儿女的共同心愿,一国两制政策在港澳的成功实践,国际社会正义力量的支持,祖国统一是历史最终的发展趋势。
(4)认识:此问相对开放,回答符合下列要点即可,如,民族团结和国家统一是国家繁荣富强的必要前提和重要保证。
15.(1)担负遏制他国对中国使用核武器,核反击和常规导弹精确打击任务。
(2)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②邓小平。
(3)①1951年②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4)志存高远、锤炼意志、增长知识、建设祖国。(言之有理即可)
(5)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坚持改革开放;大力发展高新技术,走科教兴国战略;关注民生,搞好惠民工程建设;健全民主法制建设,加大反腐败力度:保护好生态环境,走可持续发展道路等(言之有理即可)。
【详解】(1)依据所学可知,1966年,中国组建第二炮兵部队。它是中国战略威慑的核心力量,主要担负遏制他国对中国使用核武器,核反击和常规导弹精确打击任务。2015年,第二炮兵部队更名为火箭军。
(2)依据材料二“实现中国梦必须走中国道路。……这条道路来之不易,它是改革开放30多年的伟大实践中走出来的,是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60多年的持续探索中走出来的……”可知,材料二A中的“中国道路”具体指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它是由以邓小平为核心的中国共产党领导集体开创的。以邓小平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带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深刻总结我国社会主义建设正反两方面经验,借鉴世界社会主义历史经验,作出把党和国家工作中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实行改革开放的历史性决策,深刻揭示社会主义本质,确立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路线,明确提出走自己的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科学回答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一系列基本问题,成功开创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3)依据所学可知,1951年,西藏地方政府派出以阿沛·阿旺晋美为首席代表的代表团到达北京,与中央人民政府谈判,双方达成了和平解放西藏的协议,西藏获得和平解放。至此,祖国大陆获得统一,各族人民实现了大团结;早在筹建新中国时,为了稳定和发展少数民族地区,中共就提出了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建议。西藏和平解放后,经过民主改革废除农奴制,并针对少数民族聚居的特点,在西藏设立了西藏自治区,加强了对西藏地区的统治。所以,西藏和平解放是在1951年,中央对西藏地区的管辖方式是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4)实现中国梦,任重而道远,作为青少年学生,我们应该志存高远、锤炼意志、增长知识、建设祖国。
(5)综合上述材料可知,中国人民为了圆中华民族的“复兴之梦”,我们要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坚持改革开放;大力发展高新技术,走科教兴国战略;关注民生,搞好惠民工程建设;健全民主法制建设,加大反腐败力度;保护好生态环境,走可持续发展道路等等。
16.(1)互相尊重主权和领土完整、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内政、平等互利、和平共处
(2)冷战政策;台湾问题;一国两制
(3)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综合国力增强,国际地位不断提高。
(4)综合国力、国家利益等。
【详解】(1)根据材料“ 1954年6月28日和29日,中印、中缅分别发表联合声明,确认这五项原则将在相互关系以及各自国家同亚洲及世界其他国家的关系中予以适用。”可知,“五项原则”的具体内容是互相尊重主权和领土完整、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内政、平等互利、和平共处。
(2)根据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中美25年没有交往”,主要原因是当时美国对中国推行冷战政策。关于问题,结合知识可知,中美关系最敏感的问题是台湾问题。关于构想:为解决台湾问题,邓小平提出一国两制方针,主张和平解决台湾问题,但绝不承诺放弃使用武力。
(3)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01《辛丑条约》的签订,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材料三中的图二“你们没有资格居高临下同中国谈话”,体现了中国综合国力增强,国际地位不断提高。
(4)综合上述材料可知,影响国与国之间关系的因素有综合国力、国家利益等。
【点睛】
17.(1)保家卫国。
(2)美国霸权地位的衰落(国际形势的变化)、中国综合国力的增强、中国国际地位的提高、许多国家与中国建立了外交关系……
(3)合作共赢。
认识:中美关系经历曲折发展的过程,两国友好合作可以促进两国的经济发展,有利于维护世界和平,符合两国的根本利益和世界和平发展的大势。
【详解】(1)根据所学可知,中国抗美援朝战争的目的是保家卫国。
(2)根据材料二“ 70年代,美国霸权地位衰落,大批亚非国家加入联合国并发挥着越来越大从联合国,阻挠中国恢复合法席位的局面已经无法维持”可得出美国霸权地位的衰落;根据“在此前后,许多国家与中国建交”可得出许多国家与中国建立了外交关系;根据“立即把蒋介石集团的代表从联合国的一切机构中驱逐出去的提案”、“中华人民共和国在联合国合法权利的恢复是中国外交战线上的重大胜利,它直接加快了中美关系正常化的进程。”联系所学可知,中国的国际地位提高了,中国综合国力的增强了。
(3)特点:根据材料“中美在2001年携手反恐,2008年合力应对国际金融危机,2014年共同阻击埃博拉病毒,2016年推动达成气候变化的《巴黎协定》。实践证明,中美合作可以办成很多有利于两国和世界的大事”可知当今中美关系的特点是合作共赢。认识:根据材料以及所学可知,中美关系经历曲折发展的过程,两国友好合作可以促进两国的经济发展,有利于维护世界和平,符合两国的根本利益和世界和平发展的大势。
18.(1)图1是焦裕禄,图2是王进喜;为国分忧,艰苦奋斗,无私奉献,自力更生。
(2)开拓创新;深圳经济特区的设立。
(3)打破核垄断,增强国防实力,提高国际地位。
(4)爱国主义和改革创新;有利于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有利于强化中华民族凝聚力,有利于传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和优良传统等。
【详解】(1)姓名、精神:根据所学和材料一图片可知,图1是焦裕禄,图2是王进喜;他们为国分忧,艰苦奋斗,无私奉献,自力更生。
(2)灵魂、背景:根据所学和材料二“开拓、创新、团结、奉献”可知,这体现的是,开拓创新;“深圳奇迹”的历史背景是深圳经济特区的设立。
(3)精神:根据所学和材料三“钱学森、邓稼先为代表的一大批中国科学家自力更生,克服重重困难取得的伟大成就……它打破了当时有核大国的核垄断,增强了我国的国防实力,大大提高了我国的国际地位”可知,这体现的是,打破核垄断,增强国防实力,提高国际地位。
(4)内涵、价值:根据所学和材料四“简要言之,无非是爱国主义和改革创新两大主题”可知,这体现的是,爱国主义和改革创新;此问相对开放,回答符合下列要点即可,如,有利于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有利于强化中华民族凝聚力,有利于传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和优良传统等。
19.(1)A计划:第一个五年计划。意义:我国开始改变工业落后的面貌,向社会主义工业化迈进。
(2)原因:国家对人员流动的限制放宽;经济社会发展的持续推动;旅游出行等春运客流成普遍现象;铁路建设长期滞后。
(3)成就:铁路交通事业取得巨大成就;中国制造成功升级;立体交通体系不断完善;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等等。
【详解】(1)A计划:根据材料“1953 年”“铁路事业开始进入有计划的大规模建设时期”结合所学可知,1953年我国开始进行第一个五年计划,优先发展重工业,促进了铁路行业的发展。
意义:结合所学可知,1957年底一五计划的顺利完成,使我国开始改变工业落后的面貌,向社会主义工业化迈进。
(2)原因:根据材料“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国家对人员流动限制的放宽”得出国家对人员流动的限制放宽;根据材料“经济社会发展的持续推动”得出经济社会发展的持续推动;根据材料“春运客流大规模出现,民工流、学生流、探亲流、旅游流开始在春运汇聚”得出旅游出行等春运客流成普遍现象;根据材料“而铁路建设长期滞后,春运难题持续加剧形成。”得出铁路建设长期滞后。
(3)成就:根据材料“中国铁路已经成为了中国制造的名片”得出铁路交通事业取得巨大成就;根据材料“‘和谐号’‘复兴号’等一批响亮的名字代表着中国制造的成功升级”得出中国制造成功升级;根据材料“同时‘海陆空’立体交通体系的完”得出立体交通体系不断完善;根据材料“私家车的普及,使得人们的春运出行有了更多选择。”可知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等等。
答案第1页,共2页
答案第1页,共2页

转载请注明出处高中试卷答案网 » 【期末备考】人教统编版历史八年级下册下 2 综合材料题(19道)(广东专用) 含答案解析

分享: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