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堰市二中2023年七年级第二学期第一次阶段性考试
历史试卷
第一部分 选择题
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 )
1.下图是隋朝重大历史事件的时间轴,图中的①、②、③、④代表相关的历史事件。其中 ②所代表的事件
A.标志着隋朝的建立 B.结束了长期分裂的局面
C.促进了南北经济交流 D.标志着隋朝的灭亡
2.“国家取士,远法前代,进士之科,得人为盛。”材料反映的选官制度正式确立于
A.隋文帝 B.隋炀帝 C.唐太宗 D.唐玄宗
3.下列“盛世”按出现的时间先后排列正确的是
①贞观之治 ②光武中兴 ③文景之治 ④开元盛世
A.①③②④ B.②③①④ C.④③①② D.③②①④
4.假如你生活在唐朝,能看到的社会现象有:①农民使用筒车灌溉 ②妇女喜好骑马、打 球、射箭、弈棋等活动 ③人们能在长安“市”里买到西域商品④唐三彩受到人们的喜爱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5.杜甫在《无家别》中写道:“寂寞天宝后,园庐但蒿藜。我里百余家,世乱各东西。” 造成这一惨状的历史事件是
A.安史之乱 B.藩镇割据 C.黄巢起义 D.宦官专权
6.北宋初期,"五代藩镇残虐,民受其祸,朕今选儒臣干事者百余,分治各藩,纵皆贪蚀, 亦未及武臣一人也。”据此思想,统治者在地方采取的主要措施是:
A.将主要将领兵权收归中央 B.中央派文臣担任地方长官
C.地方赋税全部由中央掌控 D.分化事权,削弱相权
7.下列能正确反映北宋与少数民族政权并立的示意图是
8.陆游《书愤》中有“楼船夜雪瓜洲渡,铁马秋风大散关”的诗句,诗中的“大散关”至 淮水为一线划定分界线,是以下哪个历史事件后出现的情况:
A.宋金和议 B.辽宋和议 C.夏宋和议 D.金灭辽
9.经济作物能增加农民的收入,加强与市场的联系。宋代在南方种植的经济作物包括
A.水稻、棉花 B.茶树、水稻 C.小麦、棉花 D.茶树、棉花
10.据古代文献记载和大量出土文物考证,我国使用货币已有三千年以上的历史。下列货币 出现的先后顺序是
①交子 ②秦半两 ③五铢钱
A.①②③ B.②①③ C.③②① D.②③①
11.2017年3月第十五届全国百强县名单公布。从上榜名单上看,浙江有26县、江苏有17 县(大多在苏南),福建有5县。这表明南方依然是我国经济的重心。我国古代经济重心的南移最后完成时间是在:
A.隋朝时期 B.唐朝中后期 C.北宋中期 D.南宋时期
12.下列事件发生的先后顺序是
①蒙古灭金 ②南宋灭亡 ③元朝统一全国 ④元朝建立
A.①④②③ B.③①②④ C.③②①④ D.①③②④
13.“由于蒙古帝国的兴起,陆上贸易发生了一场大变革。”开创“蒙古帝国”基业的历史人物是
A.杨坚 B,赵匡胤 C.成吉思汗 D.忽必烈
14.下图是蒙古族兴起与元朝建立的时间轴,图④代表的相关历史事件是:
A.蒙古灭金 B.元朝建立 C.南宋灭亡 D.元统一全国
第二部分 非选择题
二、非选择题
15.材料分析题(10分)制度创新是历史发展的动力之一。阅读下列材料,完成下面问题。
材料一 然此一制度,自唐以下一千年来……消融社会阶级。因考试乃一种公开竞选, 公平无偏滥。寒苦子弟,皆得有应考之可能。又考试内容,全国统一,有助于全国各地文化之融结。此一千年来,中国社会上再无固定之特殊阶级出现,此制度预有大效……不仅政府与社会常得声气相通,即全国各区域,皆得有一种相接触相融洽之机会,不仅于政治上增添其向心力,更于文化上增添其调协力。
——钱穆《国史新论》
材料二 ……中书省主要负责秉承皇帝旨意起草诏令,门下省主要负责纠核朝臣奏章, 复审中书诏敕,如认为不当,可以封还和加以驳正,称封驳。尚书省下设六部,负责贯彻各种政令。……是三省分工原则,从而彼此制约,以掌管国家大政。
——《中国古代行政制度史》
材料三 元朝大政委于中书省,今冀、晋、鲁、内蒙及河南的黄河以北地区称“腹里”, 由中书省直辖。中书省也称都省,为全国行政中枢。总领各行省,又兼辖腹里。地方设行中 书省,简称“行省九元制,凡有重大军事,则遣中书省官员前往督之,其班底仿中书省建制, 故称“行中书省。”
——《史学集刊》
(1)根据材料一指出“然此一制度”指的是什么? (1分)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此制度的特点和作用。(3分)
(2)根据材料二概括这一制度的名称,并归纳其特点。(3分)
(3)根据材料三概括“中书省”的地位,并说出它的职能有哪些?(2分)
(4)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制度创新的认识。自分)
16.简答题(10分) 元朝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由少数民族贵族为主建立的全国性的统一王朝。元朝疆域超越汉朝和唐朝。今天的新疆、西藏、云南,东北广大地区,台湾及南海诸岛,都在元朝的统治范围之内。元朝的版图是我国历史上最大的。 阅读上述文字,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元朝是谁建立的?定都哪里(2分)
(2)面对如此辽阔的版图,元朝统治者在中央和地方分别采取什么措施进行管理?(4分)
(3)为加强对边疆地区的管辖,元政府在台湾和西藏分别设置了什么和L构?(2分)有什么意义?I 4)分)
17.探究与创新题(12分) 习近平总书记说,要让收藏在博物馆里的文物、陈列在广阔大地上的遗产、书写在古籍 里的文字都活起来。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陈列在广阔大地上的遗产】
材料一运河开通以后,“商旅往返,船乘不绝”。唐朝文学家皮日休在《汴河怀古》一 诗里赞颂这条大运河说:“尽道隋亡为此河,至今千里赖通波。”运河的开通,还促进了运河 两岸城市的发展,江都、余杭、泳郡等城市很快繁荣起来。另外,运河的开通,对维护国家 统一和中央集权,也起了促进作用。
——纪录片《中华文明》解说词
【书写在古籍里的文字】
材料二贞观九年,太宗谓侍臣曰:“往昔初平京师,宫中美女珍玩无院不满。场帝意犹不足,征求无已,兼东西征讨,穷兵黩武,百姓不堪,遂致亡灭。此皆朕所目见。故夙夜孜孜,唯欲清净,使天下无事。遂得徭役不兴,年谷丰稔,百性安乐。夫治国犹如栽树,本根不摇,则枝叶茂荣。”
——(唐)吴兢《贞观政要政体第二》
【收藏在博物馆里的文物】
材料三
( 1)根据材料一及所学知识概括隋朝大运河的作用。(3分)
(2)根据材料二及所学知识概括唐朝出现“贞观之治”局面的原因。(.4分)请写出材料中对治国理政最具借鉴意义的一句话。( 1分)
(3)材料三的文物出自哪一朝代?(1分)从中可以感受到哪些社会信息?(9分)
(4)结合上述材料谈谈你的认识。( 1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