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卷答案
寻你做寻,想你所想

第1课 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形成与发展 课时练习(含解析) 高中历史 选择性必修1

第1课 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形成与发展
一、 选择题
1. 下表所示为商朝官制示意表,由此可知(  )
商朝官制示意表
商王
内服官 外服官
政务性职官,如尹、百姓等 事务性职官,如牧、多工等 宗教文化类职官,如卜、巫等 军事性职官,如师长、多马等 宫廷内职官,如宰、寝等 侯 伯 甸 男 卫 邦伯
A. 商朝已经具有较系统的国家机构 B. 最高统治者商王实现了专制集权
C. 商朝时官僚政治已取代贵族政治 D. 外服官所辖之地由商王直接控制
2. 《左传·襄公十四年》记载:“天生民而立之君,使司牧之,勿使失性。有君而为之贰,使师保之,勿使过度。是故天子有公,诸侯有卿……以相辅佐也。”这体现了(  )
A. 原始民主传统 B. 君民平等共治
C. 家国一体格局 D. 君主专制统治
3. (2023徐州沛县月考)《睡虎地秦墓竹简》记载,“有事请殹(也),必以书,毋口请,毋羁请”“行命书及书署急者,辄行之;不急,日觱(毕),勿敢留。留者以律论之”。这些记载可用于研究秦朝(  )
A. 封建政治制度的产生 B. 严密的文书行政管理
C. 社会阶级矛盾的激化 D. 主要官吏的任免考核
4. (2023皖江名校摸底考试)秦朝在机构设置上形成了三条垂直而相互制约监督的官僚系统,即丞相、郡守、县令、乡有秩为代表的行政系统;御史大夫、郡监、县丞、乡三老为代表的监察系统;太尉、郡尉、乡游徼、亭长为代表的军事系统。材料所述的这些系统(  )
A. 践行了分权制衡的理念 B. 捍卫了普通百姓的利益
C. 削弱了君主专制的权威 D. 提升了国家治理的效能
5. (2023宿迁期末)据《贞观政要》记载:“右仆射封德彝等,并欲中男十八已上,简点入军。敕三四出,(魏)徵执奏以为不可,德彝重奏……太宗怒,乃出敕:‘中男已上,虽未十八,身形壮大,亦取。’徵又不从,不肯署敕……乃停中男。”由此可见(  )
A. 门下省把持中枢决策权 B. 尚书省负责政令的草拟
C. 当时皇权受程序的约束 D. 太宗干预了政令的执行
6. 宋代采用强干弱枝、内重外轻的做法来加强中央集权,“一兵之籍,一财之源,一地之守,皆人主自为之也”。下列符合宋代这一做法的是(  )
A. 州刺史拥有行政权和领兵权
B. 节度使成为州以上地方军政长官
C. 设置路监督州县各级官吏
D. 行省作为地方最高一级行政机关
7. 元朝中央机构实行中书一省制,中书省的地位比起前代有很大的提高,地方实行行省制;同时,进一步提高御史台的地位,使其与总政务的中书省、秉兵权的枢密院鼎足而立。由此可见,元朝(  )
A. 守内虚外,遏制割据势力
B. 恢复中朝制度,强化权力制衡
C. 推行汉法,巩固政治统一
D. 弃用宋朝体制,扩大官僚权威
8. 明代的内阁,阁臣无定员,入阁的品级无限制,简派阁臣的方法也无严格规定:或皇帝钦命,或录用东宫时的旧僚,或由阁臣密荐,或由吏部九卿科道官会同推举,或经推举后由皇帝拈阄选定。以上材料从本质上说明(  )
A. 封建制度下行政效率日益降低 B. 内阁并非法定的行政中枢
C. 群策群议有利于减少决策失误 D. 官员的权势过大制约皇权
9. (2022济宁一模)如何调节中央与地方的关系,既使地方官拥有相对集中、足以应付突发事变的权力,又不使其尾大不掉而违背中央集权原则,是历史统治者反复思考的一大难题。这一难题在清朝得到了相对完满的解决,表现在(  )
A. 奏折制度的创设 B. 军机处的设置
C. 督抚制度的固定 D. 改土归流的推行
10. 下表所示为我国古代不同时期的地方行政区划表。下列对此解读正确的是(  )
朝代 地方行政区划
秦朝 郡→县
汉朝 州→郡(国)→县
唐朝 道→州→县
宋朝 道(路)→府、州、军、监→县
元朝 行省→路→府→州→县
明朝 省→府→州→县
清朝 省→府、直隶州→县、散州
A. 一级行政单位变化较小 B. 州的行政地位不断提升
C. 划界依据山川形便原则 D. 县的行政地位十分稳定
二、 非选择题
11.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秦汉时期,中央政府除设置总管全国行政的丞相外,还设置了执掌军政的太尉和执掌群臣奏章、起监察职能的御史大夫,丞相不仅不掌军权,还受御史大夫的钳制。汉武帝时,又设“中朝”,以控制外朝丞相权力的膨胀。
在唐代,中央最高行政管理机关由中书、门下、尚书三省组成。中书、门下、尚书三省长官共同行使宰相职权,相权一分为三,互相牵制,大大加强了皇权。宋代,分割相权的统治术又有了发展。皇帝在宰相以外设置相当于副宰相的“参知政事”,防止宰相擅权,同时建立枢密院、三司使,分割宰相的军事权和财政权。
材料二 在明代,明太祖朱元璋借宰相(左丞相)胡惟庸谋反一案,废除了宰相(左右丞相)官职,由他亲自接管六部,直接管理国家政事,皇帝不仅是国家元首,而且是政府首脑,宰相的权力归皇帝独揽。此后直至清朝,虽设有行使宰相部分权力的内阁,但阁臣不再具有宰相的执行权,只能按照皇帝的旨意行事。
——以上材料均摘编自李孔怀《中国古代行政制度史》
(1) 据材料一,概括秦汉至宋代相权的变化趋势,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变化的原因。
(2) 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评价明初废除宰相制度的影响。
【答案解析】
第1课 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形成与发展
1. A 解析:从材料中的内服官及外服官的构成来看,商朝已经具有较系统的国家机构,A项正确;最高统治者权力的高度集中、官僚政治取代贵族政治都是秦朝中央集权制度建立的结果,排除B、C两项;外服官所辖之地由商王间接控制,排除D项。
2. A 解析:材料体现了君主治国需要臣下辅佐匡正以避免决策失误的思想,是一种原始的民主,A项正确;春秋时期,各国君主的权力加强,君民并不是平等共治,排除 B项;家国一体是西周国家结构的典型特征,与材料信息不符,排除C项;春秋时期君主专制尚未正式确立,排除D项。
3. B 解析:据材料可知,《睡虎地秦墓竹简》记载,有事必须书面请示,不许口头或别人代为请示,政令文件必须按规定及时传达,这反映了秦朝严密的文书行政管理制度,故选B项;封建政治制度产生于战国时期,且材料并未论述政治制度如何产生,排除A项;材料反映的是文书行政管理制度,未涉及阶级矛盾或主要官吏任免考核,排除C、D两项。
4. D 解析: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秦朝这三条垂直而相互制约监督的官僚系统,即行政系统、监察系统、军事系统,体现了国家治理体系的完善,有利于提升国家治理的效能,故选D项;分权制衡原则主要是用于西方民主代议制的发展,而当时秦朝实行的是封建帝制,主要目的是强化专制主义中央集权,排除A项;“捍卫了普通百姓的利益”的说法错误,在封建专制时代,国家治理主要服务于阶级统治的需要,排除B项;三公九卿制度通过相互制约与平衡,加强了君主专制,排除C项。
5. C 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在三省六部制下,中书省掌管决策,门下省负责审核,尚书省下设六部负责具体政务的执行,其中魏徵对征兵年龄不肯署敕,最终使政策作废,这说明三省六部制在一定程度上对皇权起到制约作用,但是在专制体制下,不可能从根本上制衡,故选 C项;门下省主要负责封驳审议,排除A项;尚书省负责具体政务的执行,排除B项;“太宗干预了政令的执行”属于材料的表象,材料强调的是当时皇权受程序的约束,排除D项。
6. C 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为了加强中央集权,宋代在地方先后设立了包括转运司在内的平行的四个路级机构,从不同方面对各州进行监控和节制,州一级增设通判,与知州共同签署文书,彼此制约,C项正确;“州刺史拥有行政权和领兵权”是汉朝,排除A项;宋代废除了节度使,排除B项;元朝在地方设置行省,排除D项。
7. C 解析:材料“中书省的地位比起前代有很大的提高,地方实行行省制”“进一步提高御史台的地位,使其与总政务的中书省、秉兵权的枢密院鼎足而立”体现的是元朝推行汉朝的典章制度,加强君主专制与中央集权,巩固自身统治,C项正确;A项是宋朝时期的治国策略,不符合题意;材料未提及中朝制度,排除B项;元朝中书省、枢密院等都是对宋制的继承和发展,排除D项。 
8. B 解析: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明代内阁的阁臣在人员、品级、选派等方面,服务于皇权,没有法定的和正式的规制,即内阁并非法定的行政中枢,故选B项;材料未涉及政府的行政效率,排除A项;明朝内阁是皇帝的秘书机构,不是决策机构,材料仅涉及阁臣的选用方法,排除C项;内阁是皇权至上的产物,不能制约皇权,排除D项。
9. C 解析: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清政府实行督抚制度,巡抚成了一省长官,又设总督掌管一省或数省军政大权,中央又在各省设置了藩、臬、将军等职,直接对中央六部负责,以此分化督抚权力防止督抚坐大,且督抚的任命与罢黜受制于皇帝,故选C项;奏折制度和军机处的设置加强了君主专制制度,与材料“既使地方官拥有……权力”不符,排除A、B两项;改土归流把西南少数民族土司管理的方式改为政府官员管理方式,加强了中央政府对边疆的统治,与材料不符,排除D项。
10. D 解析:据材料可知,中国古代的地方行政区划经历了从郡县二级制到州(道、路)郡县三级制再到四级制、五级制的演变过程,从中可以看出,县始终是我国古代行政区划中最基本和最低一级的行政单位,有极强的稳定性,故D项正确;地方最高一级行政区划单位变化最大,也最为频繁,秦为郡,汉为州,唐为道,宋为路,元为行省,明清为省,排除A项;州的行政地位不断下降,排除B项;元朝一改前代以山川形便原则划分行政区域的做法,实行犬牙交错的原则,排除C项。
11. (1) 变化趋势:相权逐步被分割削弱;由独相发展到群相。原因:维护皇帝独尊地位和皇权专制的需要;提高封建政府运行效率的需要;对朝代兴替经验教训的总结。(任答两点即可)
(2) 影响:解决了相权威胁皇权的问题,大大强化了皇帝的权威;大大加重了皇帝的工作负担;使中枢管理系统逐渐“奴仆化”,违背了历史潮流。(任答一点即可,其他答案言之有理亦可)
解析:(1)变化趋势:据材料一可知,秦汉时期,宰相总揽全国行政事务;隋唐时期,群相共掌草拟诏书、谏议封驳、监督执行等权力;两宋时期,宰相主要负责军事、财政以外的国家行政事务;由此可得出,相权逐步被分割削弱;由独相发展到群相。原因: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主要是维护皇帝独尊地位和皇权专制的需要;提高封建政府运行效率的需要;对朝代兴替经验教训的总结。(2) 影响:据材料“宰相的权力归皇帝独揽。此后直至清朝,虽设有行使宰相部分权力的内阁,但阁臣不再具有宰相的执行权,只能按照皇帝的旨意行事”并结合所学知识可得出,废除宰相制度主要是解决了相权威胁皇权的问题,大大强化了皇帝的权威;大大加重了皇帝的工作负担;使中枢管理系统逐渐“奴仆化”,违背了历史潮流。

转载请注明出处高中试卷答案网 » 第1课 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形成与发展 课时练习(含解析) 高中历史 选择性必修1

分享: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