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卷答案
寻你做寻,想你所想

山西省临汾市部分学校2023-2024高二下学期5月质量检测历史试卷(答案)

2023~2024学年度5月质量检测
高二历史
全卷满分100分,考试时间75分钟。
注意事项:
1.答题前,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试卷和答题卡上,并将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
2.请按题号顺序在答题卡上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写在试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
3.选择题用2B铅笔在答题卡上把所选答案的标号涂黑;非选择题用黑色签字笔在答题卡上作答;字体工整,笔迹清楚。
4.考试结束后,请将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上交。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 在黄宗羲看来,“臣”最重要的是要明白自己做官是为了天下万民而不是为一姓之君。从中可以看出黄宗羲( )
A. 浓厚的民本观念 B. 主张扩大地方的权力
C. 朴素的辩证思维 D. 具有强烈的功利心理
2. 东晋南朝时期,北方游牧民族开始了农耕定居生活,五谷杂粮与菜蔬进入他们的生活,并吸收了汉族精细的加工方法;汉族的传统饮食结构也得以改变,肉类食物的比重大大增加,加工方法也更多样。这一现象反映出当时中国( )
A. 百姓生活的富足安康 B. 各民族之间的矛盾消弭
C. 城市商品经济的繁荣 D. 各民族社会生活的丰富
3. 20世纪,考古学者在德国的一座公元前6世纪的克尔特人首领墓葬中发现了丝绸织物残片,在公元前1000年代中叶至公元前3世纪的阿尔泰巴泽雷克古墓中发现了保存完好的中国凤凰刺绣和山字纹铜镜。这反映出( )
A. 中国文化受外来因素的影响 B. 丝绸之路促进中外文化交流发展
C. 古代中国的手工业技术高超 D. 东西方的经济文化交流历史悠久
4. 宋朝,竹纸和楮纸大放异彩,克服了以往纸张的某些缺陷,竹纸更是被誉为造纸史的新纪元。楮纸在官用纸上占据主导地位,如赦纸、札纸、纸币、抄引等皆由楮纸制成。竹纸因轻、薄、耐久、白皙、价廉等特点取代藤麻纸,在书法、绘画、印书等用途上熠熠生辉。这反映出当时( )
A. 市民阶层的崛起 B. 造纸技术得到发展 C. 科举制度的兴盛 D. 雕版印刷术的普及
5. 1866年,清政府与英、法分别签订《续定招工章程》,其中规定:“工作日期时刻,定准七日之内必得休息一日,一日之内作工不过四时六刻(即外国九点零二刻)。期满如欲回国,彼处必将合同所注之水脚路费若干,按数备全交付,便船送回中华。”这些规定意在( )
A. 维护华工的合法权益 B. 缓和国内的人地矛盾
C. 废除列强的治外法权 D. 推动国家间平等交往
6. 19世纪末,博物馆在西方已具备较为成熟的知识体系,而在同时期的中国,博物馆对全社会而言还是个陌生名词,由少数精英推动的建设博物馆进而实施公共教育以开启民智的事业阻力重重,“古物公有公藏”等政策建议遭遇广泛非议。这反映出当时中国( )
A. 博物馆建设缺乏政府支持 B. 文物收藏事业萧条
C. 民众的公共文化意识薄弱 D. 对外交流渠道堵塞
7. 19世纪末20世纪初,中国的服饰设计师不但继承了传统服装造型的简洁流畅、宽松飘逸等特点,而且汲取了西方服饰立体曲线剪裁的特点。当时,中山装成为中国学生最喜欢的标准服装,而旗袍则被公认为是最具代表性的中国妇女服装。这( )
A. 营造了追求西方时尚的社会风气 B. 彰显了社会生活中西合璧的特征
C. 体现了民众的思想得到彻底解放 D. 表明服装样式变迁成为社会共识
8. 1950年婚姻法从起草到结稿的一年半中,历经41次修改,每章每条都是字斟句酌。据曾参与起草工作的人员回忆:“讨论问题时,大家开诚布公,畅所欲言。因为这是为新中国和五万万同胞起草的婚姻法,大家都意识到它的分量。”据此可知,1950年婚姻法的制定( )
A. 开始了新中国法治建设的历程 B. 发挥了人大代表的作用
C. 体现了立法的严谨性和民主性 D. 提高了妇女的社会地位
9. 20世纪60年代,毛泽东指示要把“卫生工作的重点放在农村”,各级卫生行政部门也作了具体规划,在农村中着重培养三种卫生员,即不脱产、半脱产的卫生员和专职医生,并在农村普遍推行“合作医疗”和“赤脚医生”制度。这有助于( )
A. 缓解农村医疗资源匮乏的状况 B. 满足合作社农民的医疗需求
C. 将农村居民纳入公费医疗系统 D. 建立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体制
10. 1982年春节,新加坡总理李光耀在新年致辞中号召全体新加坡公民遵守新“八德”,即忠、孝、仁、爱、礼、义、廉、耻。这一举措客观上( )
A. 改善了与中国的外交关系 B. 确立了儒学的正统地位
C. 推动了国家政治统一进程 D. 促进了社会的和谐稳定
11. 截至2023年6月底,中国与80多个共建国家签署政府间科技合作协定,“一带一路”国际科学组织联盟(ANSO)成员单位达58家。在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深入发展的背景下,中国与“一带一路”共建国家主动融入全球科技创新网络,将为破解诸多发展问题提供更多助力。据此可知,“一带一路”( )
A. 遏制了逆全球化思潮的泛滥 B. 建立了国际经济新秩序
C. 是当今最大区域经济组织 D. 为全球发展增添新活力
12. 在古埃及著名的那尔迈调色板上,两面的顶端,分别雕刻了两个代表哈托女神的母牛头,表示那尔迈的王权得到女神护佑。牛头中间是书写着那尔迈之名的王宫图标,图标上立着上埃及的保护神荷鲁斯神,意味着那尔迈的权力来自荷鲁斯神。这反映了古埃及( )
A. 王权神化色彩 B. 阶级分化明显 C. 宗教信仰多元 D. 农耕文明发达
13. 如表是《十二铜表法》内容节选。这主要体现了《十二铜表法》( )
第一表第三条 如果被告因病或年迈而行动不便,要求他出庭者须为他准备车马;如果被告不提出要求,车上可不必铺备褥垫
第四表第二条 如果一个父亲三度出售己子,其子可脱离父子关系
第四表第四条 尚在娘胎的小孩可享有合法继承权。小孩如在父亲逝世10个月以后出世,不得享有合法继承权
A. 抑强扶弱原则 B. 法律至上观念 C. 人文关怀意识 D. 遵守契约精神
14. 阿兹特克人信奉以太阳神为主的多神,认为人血是太阳神的唯一嗜好,于是在宗教仪式中,人血成为不可或缺的贡品,尤以战败的武士的血最为珍贵,他们深信只有这样才能保持太阳不灭。这( )
A. 反映了血腥的殖民扩张史 B. 宣扬了君权神授的理念
C. 造成了美洲部落战争频繁 D. 体现了同态复仇的特点
15. 如图为当前拉丁美洲种族构成示意图。这可用以说明( )
A. 西欧的资本原始积累充满血腥 B. 近代殖民活动带来深远影响
C. 欧洲文化成为拉美文化的主流 D. 拉美国家移民政策相对宽松
16. 1812年,俄国取得反拿破仑战争的胜利。部分贵族青年军官和知识分子亲身感受到法国革命给法国所带来的社会进步,并最终于1825年发动了旨在反对沙皇专制制度和农奴制度的武装起义。这表明拿破仑战争( )
A. 摧毁了欧洲的封建专制制度 B. 激发了欧洲各国的民族意识
C. 促进了欧洲启蒙思想的产生 D. 推动了欧洲政治文化的重构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4小题,共52分。
17.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辛弃疾(1140-1207年)自幼目击战乱劫难之悲,亲历民族压迫之苦,在祖父辛赞爱国思想的熏陶和悉心教导下,从小就树立了以武立身做将军的梦想和恢复中原失地的雄心壮志。22岁时,揭竿而起,聚众两千,起义抗金,并奉表南归,直至67岁去世,在南宋生活了45年。在此期间,辛弃疾不失时机地紧抓住每次被朝廷任用的平台和机遇,施展才能,建功立业,堪称是“上马击贼,下马草檄”的治世能臣。
——摘编自邹卫平《家国情怀壮稼轩》
材料二 南宋时,广大人民反民族压迫的爱国感情和斗争精神,使辛弃疾受到了鼓舞,投进了反对侵略反对投降的斗争。他认为“天下离合之势常系于民心”,抗战御敌,须得民心,惜民力,主张朝廷“宽民力”。辛弃疾不能投身抗金斗争,是主降派左右了南宋政局的结果。因此,辛弃疾对这伙民族败类极度不满,投以无情的蔑视。但辛弃疾有着阶级根源的正统观念,例如,宋孝宗淳熙二年(1175年),受命镇压茶商军。淳熙六年,会稽郡人王佐血腥地镇压了湖南农民起义,辛弃疾写了首《满江红》表示祝贺。
——摘编自洪耀辉《辛弃疾词爱国思想的进步性和局限性》
(1)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辛弃疾家国情怀产生的时代背景。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评价辛弃疾的家国情怀。
18.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明王朝建立伊始,对于如何治理南方少数民族,朝廷有不同意见。朱元璋认为“溪峒蛮僚杂处,其人不知礼义,顺之则服,逆之则变,未可轻动”。这种“顺而治之”的原则,成了朱元璋在南方少数民族地区大力推行土司制度的指导思想。土司一经任命,朝廷即赐予诰敕、印章及冠带等信物,作为朝廷命官的凭证。明代允许土司世代相袭,但为了有效地对土司进行控制,明王朝制定并实施了一系列比元代更为严密的承袭法,如凡土官承袭,必须赴京受命,以示朝廷威柄;土官袭职后,先要学习礼仪三个月,然后方准“回任管事”。
——摘编自许力坤《明代土司制度述略》
材料二 明至清初,朝廷以“土司无用流官之例”,不许土司参加科举考试。雍正朝大规模改土归流,大量土司被废除,土司制度日趋衰落。保留下来的土司,其权力受到严格限制,此外,土司制度下,土司、土目、土舍、土民阶层固化,土司社会缺乏生机与活力。在此背景下,土司请求参加科举考试。雍正十三年,土司获准参加科举少数民族首领的土司参加科举考试,推动了科举制度在西南少数民族社会的发展,对西南少数民族社会产生了深远影响。
——摘编自郗玉松《土司参加科举与科举制度对西南少数民族社会影响研究》
(1)根据材料一、概括明代土司治理特点。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清代土司参加科举对少数民族地区的影响。
19.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古王国时期(公元前2686—前2181年)是埃及奴隶制国家的极盛时代,当时的法老征用民力,为自己建筑穷奢极侈的陵墓——金字塔。目前在尼罗河下游的平原上,矗立着许多高可摩天的金字塔,绵亘数十里,其中最大的是法老胡夫的陵墓,占地约六百公亩,系用230万块花岗石砌成,平均每块花岗石的重量约2520千克。金字塔的塔身所用的石料,全都经过细工摩琢,方方整整,面平如镜,叠砌在一起,全靠其本身的重量互相衔合,不用任何黏合剂而缝隙不露,虽利刃亦不能楔入,其内部结构也有一定的法式,四壁还饰有雕刻,绘画,宛如地下宫殿,在1979年作为文化遗产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摘编自郭圣铭《古埃及的文化遗产》
材料二 《世界遗产公约》肯定了属于全人类的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的存在。人类只是世界自然和文化史上一切伟大里程碑的托管者,对这些文物古迹、风景名胜和生态环境的保护,将关系到所有国家和全人类的命运。然而令人遗憾的是,无论是纪念性建筑物、历史城镇,还是自然保护区,这些世界遗产都因时间的流逝,人类不负责的行为,侵蚀,潮湿、污染、快速城市化和观光客激增等原因,不断处于破坏的危机之中。
——摘编自张松《21世纪世界遗产保护面临的挑战》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埃及金字塔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的原因。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当前世界遗产保护所面临挑战。
20.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全球化作为历史事实,可以特指符合文化发展本性的全球化,指全球范围内各种不同的文化,通过各种形式、各种范围、各种程度、各种途径的交往与碰撞,互相影响、互相渗透、互相融通,达成某种价值共识和价值共享,促成全球性的人类文化繁荣。
——摘编自董海琳《全球化背景下的文化碰撞与交流》
材料反映了一位学者对全球化时代的文化交流与融合的认识,对此认识提出你自己的见解(赞成、质疑、修改皆可),并说明理由。(要求:见解明确,持论有据,论证充分,表述清晰)
高二历史答案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题答案:A
2题答案:D
3题答案:D
4题答案:B
5题答案:A
6题答案:C
7题答案:B
8题答案:C
9题答案:A
10题答案:D
11题答案:D
12题答案:A
13题答案:C
14题答案:C
15题答案:B
16题答案:D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4小题,共52分。
17题答案:
(1)背景:南宋与金长期对峙,战乱不断;南宋偏安南方,统治日益腐朽;民众抗金斗争高涨;理学思想的影响;家庭教育受到重视。(答出四点即可)
(2)评价:弘扬了爱国主义精神;强化了社会责任感;以“忠君”为核心,极力维护封建统治秩序。
18题答案:
(1)特点:因俗而治;土司世袭;受中央严格管控
(2)影响:推动了科举制在当地的传播发展;促进了当地社会阶层流动;推动了当地文化教育的发展;有利于多民族统一国家的巩固和发展。
19题答案:
(1)金字塔是古埃及人民智慧的结晶;金字塔是古埃及文明的象征;展示了埃及人高超建筑艺术;金字塔是古埃及文明的象征;反映了古埃及社会经济的发展。
(2)自然环境恶化;城市化进程和旅游业的影响;法律法规的不健全;保护管理的不当等。
20题答案:
示例:材料认为“全球化促成全球性的人类文化繁荣”,我认为这个观点存在片面性。
阐述:近代以来,伴随着全球化进程的逐渐深入,不同国家或地区的文化相互碰撞与交融,促进了世界思想文化的发展和社会转型,但也对多样性的世界文化造成了严重破坏,例如,新航路开辟后,西欧国家的早期殖民扩张,使南美洲的玛雅文化遭到毁灭性打击;在当前,作为强势文化,欧美文化对于全球各国文化的渗透与入侵,对一些国家或地区特有的民族文化造成冲击。
综上所述,在全球化背景下,文化交流与融合的影响是多方面的,应当尊重世界文化多样性,促进和而不同、兼收并蓄的文明交流,推动世界的和平与发展。

转载请注明出处高中试卷答案网 » 山西省临汾市部分学校2023-2024高二下学期5月质量检测历史试卷(答案)

分享: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