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卷答案
寻你做寻,想你所想

湛江市第二十一中学2024届高三下学期模拟预测历史试卷(答案)

湛江市第二十一中学高三下学期模拟试卷
历史
本试卷共4页,20题,满分100分。考试用时75分钟。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生号、试室号和座位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作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2B铅笔将答题卡上对应题目选项的答案信息点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答案不能答在试卷上。
3.非选择题必须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作答,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卡各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位置上;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答案;不准使用铅笔和涂改液。不按以上要求作答无效。
4.考生必须保证答题卡的整洁。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满分48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
1.南方长江下游的良渚文化和北方辽河上游的红山文化都出土了精美的玉器,并出现较大规模的祭坛和神庙。伴随着历史的发展,良渚文化和红山文化在本地区消失,而玉器和大型祭坛在中原夏商周文明中找到延伸现象。这表明(  )
A.中原领先辐射四方 B.中华文明一体发展
C.区域文明进程趋同 D.华夏认同观念加强
2.刘邦立汉以后重建封建制度,陆续分封诸侯王和列侯,然而汉代郡县与封国并行的“双轨体制”只施行于关东地区,在关西地区则采取全面郡县的一元统治体制。统治者旨在(  )
A.吸取秦朝灭亡的经验教训 B.贯彻因俗而治政策
C.构建中央优势的区域格局 D.健全地方行政体系
3.有学者认为:江东政治可分两阶段,其中东吴到东晋中期是南北士族共同统治,而东晋中期到南朝末年,则是以南方的晋陵、丹阳、会稽、南川等地新崛起的地主和商人为主的统治。“江东政治”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
A.门阀士族的兴起 B.北方人口的南迁
C.江南经济的发展 D.选官制度的变化
4.宋代画家认为绘画之事不仅要有大量的文字阅读积累作基础,还要大量欣赏画作;仅仅依靠理论上的认识还不行,还要亲自到自然当中去体会种种景致,有了亲身体验的情感积累后,才能够下笔作画。宋代这一绘画观念(  )
A.受到了理学思想的影响 B.丰富了题材来源
C.根源于商品经济的发展 D.强调了理论建构
5.澳大利亚学者安东尼·瑞德根据东南亚诸国所存档案文献,对东南亚诸国向明廷朝贡的情况作了详细研究(如表1)。该表折射出明朝(  )
表1 1400—1489年东南亚国家向明朝贡情况统计一览表(单位:次)
年份 国家 爪哇 暹罗 占婆 束埔察 马六甲 文莱 菲律宾
1400—1429 30 27 23 7 16 9 9
1430—1459 15 9 22 8
1460—1489 3 8 10 3
A.丧失东方大国地位 B.限制私人海外贸易
C.宗藩关系逐渐瓦解 D.对外交往趋于保守
6.明清时期,江南、湖南、四川、江西、两广、台湾等地成为全国重要的粮食产区;江南太湖流域的苏州、松江、杭州,河南、河北、湖北等地是重要的棉布产区;丝绸产区主要在江南的嘉兴、湖州、杭州以及广东、四川等地。这种生产格局(  )
A.根源于市场需求的区域差异 B.对传统自然经济结构有一定突破
C.拓宽了社会生产的领域范围 D.反映社会经济分工的发展与加强
7.1896年,谭嗣同创作了诗歌《金陵听说法》,诗中不只用了中国古代典故,而且引入了圣经典故,以及印度、英国的政治词汇和佛教用语。谭嗣同此举意在(  )
A.促进百姓民族意识觉醒 B.继承三教融合的传统
C.借助西方势力推行变法 D.营造改制的社会氛围
8.熊秉坤1911—1913年间撰文说是程正瀛打响辛亥武昌首义第一枪。程正瀛后来投靠了北洋军阀,1916年被革命党人沉入长江。1918年孙中山说是熊秉坤打响的第一枪,并得到熊秉坤本人20世纪20年代至50年代多篇回忆录佐证。对此理解准确的是(  )
A.主观意图影响事实认定 B.权威人物说法更可信
C.纪实文学更具真实性 D.文献互证还原历史真实
9.减租减息是中国共产党在抗日战争时期提出的体现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精神的土地政策,它具有革命和改良的双重性质。其改良性主要表现在(  )
A.减轻农民负担 B.增加政府收入
C.延续传统政策 D.削弱封建势力
10.20世纪60—70年代的三线建设,绝大部分工厂都是从“一五”“二五”时期建设的大厂中分出的,许多甚至是整体搬迁。例如,始建于1965年的攀枝花钢铁厂,不仅很多设备是从鞍钢、上钢运去的,而且管理干部、技术人员和工人骨干也是从那些老厂抽调的。这主要表明我国三线建设的开展(  )
A.改善了工业布局 B.增强了国防力量
C.推动了中西部经济发展 D.曾受益于计划经济体制
11.54—68年,罗马帝国的六大庄园共占有非洲行省一半的土地,这些土地分别掌握在六个大地主手中。随后这种制度在各行省蔓延开,帝国最终被分成了一个个封地。这反映出(  )
A.帝国存在衰败的隐忧 B.奴隶与奴隶主的矛盾激化
C.罗马推行封君封臣制 D.农业家庭式劳作蓬勃发展
12.13世纪,西欧庄园领主不再亲自监管农奴耕种领主自营地,而是和新开发的土地一样,向农奴收取租金;农奴通过在自由市场上出售剩余产品以赎买人身自由。这些现象(  )
A.减少了封建领主的收入 B.导致了资本主义萌芽的出现
C.孕育着西欧近代化因素 D.得益于城市自治运动的发展
13.16世纪,欧洲区域国别研究逐渐兴起,不断发展形成了系统的理论和方法,储备了大量关于欧洲之外广大区域与众多国家的政治经济、自然环境、历史文化、风俗礼仪、宗教信仰、人口种族等方面的一手信息。这一研究(  )
A.得益于地理学的进步 B.带有殖民主义的特征
C.意在推动开辟新航线 D.开创了近代地理科学
14.工业革命极大的提高了社会生产力,但工人阶级与资产阶级的矛盾却日益尖锐,引发了工人阶级的不断斗争,斗争给时代提出了“新”的要求。这一现象(  )
A.促进了世界贸易网络的形成 B.推动了思想理论创新
C.加剧了社会结构的日益分裂 D.催生了巴黎公社革命
15.表3为苏联(俄)主要农产品的国家收购量。据此推知苏联(俄)(  )
表2 (单位:万吨)
种类 年份 1918 1922 1928 1937
谷物 180 690 1080 3190
籽棉 12 7 79 258
制糖用甜菜 320 180 940 2140
向日葵 17 20 110 110
亚麻纤维 0.0003 7.4 17.3 27.6
土豆 42 20 110 700
A.经济政策具有连续性 B.农产品与市场联系日益密切
C.斯大林体制积重难返 D.生产关系调整服务国家战略
16.图1为全球100强非金融性跨国公司的海外子公司在资产、销售和就业上占总公司的比重变化情况。据此可知(  )
图1
A.区域经济集团化迅速发展 B.世界经济呈现多极化趋势
C.各国经济相互依存度增加 D.全球化是人口迁徙的动力
二、非选择题:本题共4小题,共52分。其中第17、18题各14分,19、20题各12分。
17.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4分)
材料一 康熙三十年(1691年)五月,工部等衙门议复古北口长城,总兵官蔡元上疏,请求整修古北口一带残破的长城,康熙就此事发表了他的长城观:帝王治天下自有本原,不专恃险阻。秦筑长城以来,汉、唐、宋亦常修理,其时岂无边患?明末我太祖统大兵长驱直入,诸路瓦解,皆莫敢当。可见守国之道,惟在修德安民,民心悦则邦本得,而边境自固,所谓众志成城者是也。如古北喜峰口一带,朕皆巡阅,概多损坏,今欲修之,兴工劳役,岂能无害百姓!且长城延袤数千里,养兵几何,方能分守?
——摘自徐永清《长城简史》
材料二 长城作为军事防御工程,其文化价值不是长城修筑者的主观意愿,而是历史社会发展的必然结果,在动态的历史场域中,长城本身的物质形态会改变,长城的价值超越了历史长时段并不断被赋予新认知,也因视角和价值取向不同,不同时代对于不同人群而言,在古代、近代乃至新中国建立之后不同的历史时期,长城的象征意义和价值有所不同。
——摘编自付瑞红《长城文化价值的“命运共同体”意涵与展示路径》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康熙反对整修长城的原因。(2分)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长城在中国古代、近代和新中国建立后所赋予的不同价值,并分别以具体史实说明。(12分)
18.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4分)
材料一 钟表旅行记
机械钟表最早出现于12世纪的意大利,主要服务于天主教国家和地区宗教活动仪式的开展。随着宗教文化的交流,钟表旅行到法国和瑞士等地。新大陆的发现和耶稣教会登陆东方,引发了钟表向美洲和亚洲的旅行。16世纪中期,钟表成为打开东方古老国家大门的钥匙。从钟表完成全世界旅行的那天开始,标准的、统一的世界时间就被构建了。
——摘编自刘小芳《从计时器到奢侈品》
材料二 钟表帝国
瑞士是世界上独一无二的“钟表帝国”,这与宗教改革有着密切的关联。宗教改革中的一些法令为钟表业的发展排除了劲敌首饰业,并将那些从事首饰业的工匠转化为钟表业的潜在技术人员。同时宗教改革发生后,受到宗教迫害的法国宗教难民等,又为瑞士钟表业的兴起提供了技术、资金、人才以及销售网络等资源,也使得宗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有机地结合起来,从思想层面上促进了钟表工业的发展。在上层建筑领域,改革者进行大刀阔斧的改革,为钟表工业的发展创造了一个适宜的环境,同时缔造了一个钟表之城日内瓦,又对瑞士近代城市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宗教改革糅合了人才与科教研事业,推动瑞士钟表帝国的崛起,对瑞士近代的经济、社会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摘编自马丁《欧洲宗教改革与瑞士钟表业的崛起》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推动“钟表旅行”的因素。(6分)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宗教改革与瑞士钟表业发展的关系,并说明瑞士钟表业发展的影响。(8分)
19.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12分)
英国铁路事业发展过程 中国铁路事业发展过程
1814年,史蒂芬森研制出世界第一辆蒸汽机车。 1825年,史蒂芬森设计的“旅行”号蒸汽机车,行驶在从斯托克顿到达灵顿的铁路上。时速为15英里。 1830年,通过股票集资的利物浦—曼彻斯特铁路开通,兴起了民间投资的热潮。 1840—1842年,英国议会通过两项铁路管制法案,以保证铁路的安全运行。 1845年,伦敦—西北铁路线上最快列车平均时速达到37英里。 1890年,英国铁路网已形成,路网总长达32000公里。 1876年,英国人擅自修建吴淞铁路,后被清政府赎回并拆除。 1881年,清政府修建的唐胥铁路通车,但是用马拉列车。第二年才改用蒸汽机车牵引。 甲午战后,列强争夺中国路权,到1904年,1万多公里路权先后落入西方列强之手。 1909年,由清政府投资的中国人第一条自主修建的京张铁路开通。 1927—1937年,南京国民党政府先后修建了浙赣铁路、江南铁路铁路等干支线共长约3600公里。 新中国成立后至今,国家投入巨资,加快铁路建设。2000年前后,中国铁路运营里程跃居亚洲第一。
上表是中英两国铁路事业发展的大事简表。从表中提取相互关联的中外历史信息,自拟论题,并结合所学知识予以阐述。(要求:写明论题,中外关联,史论结合。)
20.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2分)
材料 冷战时期西方学界的冷战研究形成三个学派。“传统派”认为,冷战作为一种“非战非和”的大国关系,是苏联“非理性”挑战与美国“理性”应对的结果。“修正派”认为,美苏战时同盟的瓦解及对抗的升级,应由美国承担主要责任。“后修正派”代表人物加迪斯认为,苏联的政策行为使得美国公众和国会在政策制定者决策之前就选择了支持对苏遏制。在《长和平:冷战史考察》中,他研究了为何美苏经历40多年冷战却未陷入正面战争,称之为“长和平”。
文安立是冷战结束后西方“冷战史新研究”的领军学者,《全球冷战:第三世界的干涉与我们时代的形成》一书,将冷战研究拓展到美苏在第三世界的争夺,认为“冷战是殖民主义以略微不同方式的继续”,“冷战既是美国史一部分,也是全球史一部分”。他的研究重视使用多国多语档案,《剑桥冷战史》由文安立等20国71位冷战学者共同完成,从高端政治话题到日常生活,从领导人的决策到市井小民的普通经历,都成了冷战研究的话题。
——摘编自夏亚峰《英文学术界冷战史研究二十年:回顾、批判与展望》
(1)据材料,概括冷战时期西方学界冷战研究的特点。(6分)
(2)据材料,指出冷战结束后西方学界冷战研究的新变化,并分析变化的原因。(6分)
历史答案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满分48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
1 2 3 4 5 6 7 8
B C C A D B D A
9 10 11 12 13 14 15 16
A D A C B B D C
二、非选择题:本题共4小题,共52分。其中第17、18题各14分,19、20题各12分。
17.(14分)
(1)原因:①清朝统治者转变了治理边疆的理念。(采取因地制宜和尊重各民族习俗的政策,以保证边疆地区的稳定。)②从历史上看长城在防御少数民族进入中原方面作用有限。③清朝疆域范围广阔,长城并非清朝边界。④修长城劳民伤财。(共2分。每点1分,任答2点)
(2)价值及说明:
①价值:在古代历史时期,长城主要功能是军事防御。(2分)
说明:秦在北方诸侯国就长城基础上,修筑长城的目的主要是防范匈奴的侵袭。(2分)
②价值:在近代历史时期,长城逐步成为中华民族的精神象征。(2分)
说明:抗战时期,中国军队在长城沿线抵抗日军进犯时,长城便很快成为凝聚民族意志的象征和抵抗外敌入侵的心理长城。(2分)
③价值:在新中国建立后,长城成为中华文明的标识,人类共同财富。(2分)
说明:长城被列入中国第一批《世界遗产名录》的世界文化遗产,对维护世界文化的多样性和创造性有重要意义。(2分)
(共计12分,在说明长城在不同历史时期的价值时,可列举其他史实,能够说明其价值并言之成理即可。)
18.(14分)
(1)因素:①教会的影响和宗教活动的开展;宗教改革的推动;②新航路开辟为钟表传播提供了便利条件;西学东渐(或答基督教传教士来华);③科学知识的传播使人们有了时间观念;④手工技术的进步推动钟表制作的发展。(共6分。每点2分,任答3点)
关系:宗教改革给瑞士带去先进的技术和人才,为瑞士钟表业的兴起提供了保障;(2分)(只答出宗教改革推动瑞士钟表业发展可给1分)
影响:①加快城市化进程;②促进科技的进步;③改变了人们的时尚观念;④带来当地产业结构的变化;⑤增强了时间观念;⑥有利于培养执着的工匠精神。(共6分。每点2分,任答3点)
19.(12分)示例一:
论题:工业革命推动了中英两国铁路事业的发展。
阐述:工业革命开始后,史蒂芬森发明了火车,推动了英国近代铁路事业的诞生;利物浦—曼彻斯特铁路运营成功吸引了大量铁路投资,使得英国的铁路事业快速发展。蒸汽机车的发展使得火车速度的加快,增强了竞争力,也促使英国铁路网形成。
工业革命后,英国在中国修建吴淞铁路,后因守旧势力反对,被清政府赎回并拆除。洋务派创办开平煤矿后,修建的唐胥铁路通车,是中国自建铁路的开始。1909年,中国人第一条自主修建的京张铁路开通,促进中国铁路事业的发展。
示例二:
论题:中英两国铁路事业的发展过程呈现出明显的差异性。
阐述:与英国相比,中国早期铁路事业的发展是受到西方列强殖民侵略的影响。铁路最初由英国引入,便于列强在华的经济入侵;19世纪末20世纪初,西方列强进入帝国主义阶段,为了进行资本输出,列强纷纷争夺中国铁路的修筑权。英国铁路事业的发展主要是本国工业革命的推动。
与中国相比,英国工业革命时期铁路事业的发展主要是由民间投资为主,议会立法规范管理为辅。从19世纪初开始,英国铁路事业的发展迅速,到19世纪末,英国全国性的铁路网已经形成。中国的铁路事业经历了曲折发展的过程,从清政府到南京国民政府和新中国,主要是政府推动。
示例三:
论题:中英两国铁路事业发展的过程有其相似性。
阐述:两国铁路事业发展都与工业化的息息相关。英国工业革命的深入,铁路事业也随之的发展,对英国乃至世界的交通运输产生了巨大影响;近代中国铁路事业兴起,最初是为洋务运动创办近代民用工业服务的,随着近代化的开展,铁路事业逐渐在近代中国缓慢发展起来。
中英两国铁路发展都经历了通车里程由局部到遍及全国、影响由弱到强的阶段。工业革命的推动、交通技术的进步、英国的殖民扩张,使铁路事业逐步从英国扩展到世界,对人类的影响力不断增强;从中国第一条铁路的修建,中国铁路逐渐从东部和沿海地区向内陆扩展。
20.(12分)
(1)特点:①重点关注冷战的起源;②研究中心是美苏对抗(关系);③派别(观点)分明,针锋相对。(共6分,每点2分)
(2)变化:①拓宽冷战研究的领域(关注冷战对第三世界的影响);②创新史学研究的范式(全球视角下的冷战研究)。(共2分。每点1分,任答2点)
原因:①科技进步,经济全球化;②国际合作的加强;③史料内容的丰富,对多类型史料(档案)的综合运用;④世界殖民体系的崩溃。(共4分。每点2分,任答2点)

转载请注明出处高中试卷答案网 » 湛江市第二十一中学2024届高三下学期模拟预测历史试卷(答案)

分享: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