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初中学业水平考试押题卷
历 史
(考试用时:80分钟 满分 100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 30小题,每小题 2 分,共 6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
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位于湖南怀化的高坎陇遗址中发掘出较多大型粮食储存陶器皿,陶片上发现
有稻谷壳和稻草的碳化物,同时出土的石斧、石锛、石刀、石凿等石制生产工
具制作精致。这些可用于佐证当时
A.人们饮食生活改善 B.精耕细作农业出现
C.社会阶级分化明显 D.社会组织能力强大
2.《史记·周本纪》记载:“平王之时,周室衰微,诸侯强并弱,齐、楚、秦、
晋始大,政由方伯。”该材料说明春秋时期
A.出现了大规模的民族交融 B.诸侯争霸战争具有两面性
C.保住了周王室的统治地位 D.国家处于分裂割据的状态
3.据《战国策·秦策》载:秦“决裂阡陌,教民耕战”。此策产生的深远历史影响
是
A.增强秦国的战斗力 B.发展了秦国的农业
C.推动秦国社会转型 D.使得秦国百姓富足
4.“秦朝统治思想的失误带来的严重后果,逼迫汉朝建国之初的思想家痛定思痛,
深刻反省,进行新的抉择。”“新的抉择”是指
A.实行休养生息 B.建立中央集权
C.提倡独尊儒术 D.推行文化专制
5.《齐民要术·种谷》写道:“顺天时,量地利,则用力少而成功多。任情返道,
劳而无获。”这反映出作者主张
A.重视理论研究 B.遵循自然规律
C.改进生产技术 D.发展商品生产
6.如图为南北朝时期的青瓷莲花尊。据此推知,这一时期
河北北朝封氏墓出土 南京南朝梁大墓出土
2024年初中学业水平考试押题卷 历史 第1页,共8页
A.南北地区存在交流 B.对外贸易兴盛
C.江南手工业更发达 D.政权更替频繁
7.著名学者金克木曾说:“中国有两种文化,一种叫‘长城文化’,一种叫‘运河文
化’。‘长城文化’即隔绝、阻塞的文化;运河通联南北,是‘通的文化’。”下列关
于“通的文化”表述正确的是
A.西周时期出现已知最早的运河 B.秦国为统一六国而开凿了灵渠
C.隋朝大运河的重要功能是漕运 D.元朝大运河推动经济重心南移
8.唐诗是中华民族珍贵的文化遗产之一,某校九年级历史兴趣小组开展了“读唐
诗,看历史”的主题活动,下面是同学们搜集的唐诗,其中反映唐朝各民族相互影
响不断交融的诗句是
A.若无水殿龙舟事,共禹论功不较多
B.稻米流脂粟米白,公私仓廪俱丰实
C.女为胡妇学胡妆,伎进胡音务胡乐
D.冲天香阵透长安,满城尽带黄金甲
9.北宋的皇家林苑,每年三月一日至四月八日,都会对外开放,“许士庶游行”,
“其在京官司(即政府部门),不妨公事,任便宴游”。这表明北宋
A.都市人口众多 B.官民自由平等
C.中央集权加强 D.社会氛围宽松
10.表 1为现代学者经考证后编制的表格,这一考证可以说明
表 1 明末清初私人海外贸易利润总额和利润率
航线 年均商船 平均利润 年 均贸 易总 额 利 润 额
数 率 (两) (两)
日本 40.7 250% 217万 155万
东南亚、西亚 91 150% 1430万 787万
合计 131.7 — 1647万 942万
A.海上丝路的鼎盛 B.海禁政策的影响
C.殖民扩张的后果 D.朝贡贸易的弊端
11. 1843年英国输华棉纱 621万磅,加倍于战前;1845年英国输华棉布达 1.12
亿码,为战前的 5倍;1845年英国棉织品输华总值为 170多万英镑,而战前为每
年 70万英镑左右。这是因为
A.近代通商口岸的开放 B.清政府支持海外贸易
C.中国近代企业的建立 D.思想解放运动的兴起
12.“(这场)运动轰然起于民族矛盾的激化之中。它表现了被侵略者对于侵略
者郁积已久的愤怒。”在近代中国社会变迁的时序中,这种反帝爱国的狂飙
起落成为介于变法和革命之间的一段历史。时人称“自有国家以来未有之变
2024年初中学业水平考试押题卷 历史 第2页,共8页
局”。材料所说的“(这场)运动”
A.洋务运动 B.戊戌变法
C.辛亥革命 D.义和团运动
13.辛亥革命使中国完成从“王朝”到“国家”的转型,现代民主共和国得以初步建立,
民众身份由臣民变为公民,个人对祖国的热爱再也不是表现为对一家一姓的
效忠,而是对国家与人民的奉献。这反映出
A.民族意识已经全面觉醒 B.中国民主政治得以巩固
C.民主共和思想得到传播 D.封建专制土壤彻底清除
14.新文化运动的口号是民主、科学,五四运动精神主要是爱国、进步、民主、
科学,由此可知新文化运动和五四运动的关系是
A.互为因果 B.相互压倒
C.一脉相承 D.两不相扰
15.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建立后,到1930年夏,全国已经建立起大小十几块农村革
命根据地。井冈山的星星之火,发展成燎原之势。材料可用来说明中国革命
A.理论体系走向完善 B.前进方向已经明朗
C.道路分歧逐渐淡化 D.道路探索卓有成效
16.对下图所示的两场战役叙述正确的是
图 1 台儿庄战役 图 2百团大战
A.图1是抗战相持阶段中国军队取得的最大胜利
B.图2摧毁了大量敌人据点,打破了日军的“囚笼”
C.图1促成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建立
D.图2是国共合作共同抗战的经典战例
17.在1947年12月,毛泽东说:“人民解放军的主力已经打到国民党统治区域里
去了。……这是一个历史的转折点。这是蒋介石的二十年反革命统治由发展
到消灭的转折点。”“这个转折点”指的是
A.渡江战役 B.粉碎敌人重点进攻
C.撤离延安,转战陕北 D.千里跃进大别山,揭开战略进攻的序幕
2024年初中学业水平考试押题卷 历史 第3页,共8页
18.某校历史学习小组搜集了如下历史图片,该小组研究的主题最有可能是
A.争取和平民主 B.开创和平外交
C.巩固人民政权 D.实行改革开放
19. 表为 1978年以来我国部分科研项目概况。据此可知,这些科研项目
科研项目 名称 来源或寓意
火星探测 天问 源于屈原长诗《天问》,寓意探索真理征途
漫漫,科技创新永无止境
全球卫星导航 北斗 出自古诗“复移小凳扶窗立,教识中天北斗
系统 星"
量子通信卫星 墨子号 《墨经》中的小孔成像实验解释了光沿直线
传播的原理,为量子通信的发展奠定基础
A.技术领先于世界 B.渗透了传统文化
C.推动各领域发展 D.集中在航天领域
20.粤港澳大湾区由珠三角九市和香港、澳门两个特别行政区组成。2022年,
其经济总量超过13万亿元人民币,以不到全国1%的国土面积、5%的人口创造
了全国11%的经济总量。这反映了
A.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优越性 B.“一国两制”的实践成效
C.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成功 D.现代企业制度的新尝试
21.“喜看稻菽千重浪,要数风流是此翁。”这里的“翁”是指
A.邓稼先 B.王淦昌
C.屠呦呦 D.袁隆平
22.下表反映的主题是
政治 封君封臣制度 王权加强、城市自治
经济 封建庄园经济 城市兴起、工商业繁荣
文化 基督教文化垄断 大学兴起、市民文化
A.亚非古代文明的辉煌 B.拜占庭文化的兼容并蓄
C.近代社会曙光的浮现 D.资本主义制度初步建立
23. 新航路开辟后,“从此,国别和种族为主的地域性历史开始演变为真正意义
2024年初中学业水平考试押题卷 历史 第4页,共8页
上的统一的世界历史……人类社会终于迎来了近代的曙光”。其确切理解应该
是
A.资本主义殖民体系建立 B.资产阶级革命时代到来
C.世界从此由分散走向整体 D.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形成
24.“人们意识到文明是可以追溯到过去的持续发展的过程,人们可以自由地对太
阳底下的一切产生好奇心。”该言论评价的是
A.启蒙运动 B.文艺复兴
C.法国大革命 D.百家争鸣
25.“1789-1791年的特征在于废弃‘旧制度’和确立新的社会规则,以及建造国家新
的政治框架。”据此判断,材料评述的事件是
A.美国内战 B.法国大革命
C.日本明治维新 D.英国资产阶级革命
26.美国总统林肯和俄国沙皇亚历山大二世两人在历史上有一个共同的美誉“解
放者”,他们都对本国的现代化作出了巨大的贡献。据此判断,这两人最有可
能为本国解决的问题是
A.资金与市场 B.科学技术
C.自由劳动力 D.民族独立
27.1842年比利时一家棉纺厂雇佣的童工(5-9 岁)比例是 1%,到了 1879 年,
该年龄段的童工比例涨为 9%。年龄更大一些的童工(10-14岁),在 1859年
就达到了 34%的比例。这一现象说明比利时
A.教育水平提高 B.劳动力严重不足
C.劳动条件恶劣 D.人口增长速度快
28.“1917 年轰轰烈烈、跌宕起伏的事件是我们历史不可分割而又复杂的组成部
分……对俄罗斯和全世界的发展产生了重大影响,很大程度上决定了 20世纪
的政治、经济和社会面貌。”材料中“轰轰烈烈、跌宕起伏的事件”
A.使凡尔赛—华盛顿体系最终形成 B.使资本主义世界出现短暂繁荣
C.推动了国际无产阶级革命运动 D.导致世界超级大国的争霸斗争
29.1947年初马歇尔在莫斯科外长会议结束后,认为苏联“正在尽一切可能实现欧
洲的彻底崩溃”,产生了“防止欧洲(经济)完全崩溃”的想法。据此,美国提
出了
A.杜鲁门主义 B.欧洲复兴计划
C.尤里卡计划 D.星球大战计划
30.“传统的中国是被全球化击败的,却也是从全球化中开始崛起的;英国是从全
球化中崛起的,也是在全球化中衰落的;眼下的美国虽然一直是全球化最大的
获益国,却呈现冷淡全球化的倾向,因为美国开始感受到代价。”这段话旨在
2024年初中学业水平考试押题卷 历史 第5页,共8页
说明全球化
A.是历史必然趋势 B.导致英美走向衰落
C.机遇与挑战并存 D.加剧世界紧张局势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 3 小题,第 31 题 10分,第 32 题 14分,第 33题 16
分,共 40分
31. 元代时期青花瓷,于中西互动间演绎世界的中国符号。(10分)
材料一:
青花瓷,因白地青花纹饰而得名。其青(蓝)色源于一种西亚的矿物染料。
元代崇白尚蓝,与伊斯兰尚色之风相合。瓷面装饰布局繁密,融合阿拉伯纹饰
对称连续的风格。
——摘编自刘中玉《14世纪蒙古体系变动下的青花瓷》
宋元早期频繁的战争没有对景德镇造成重大破坏,南北陶瓷工匠汇聚于
此,“挟其技能以食力”。景德镇逐渐成为元代青花瓷的主要产地。
——摘编自康青《互动互文的青花》
元代在重要商港设立市舶司,并由官方直接出面招邀海外诸国商人,往来
互市。当时所造海船“大船有十帆至少是三帆……每一大船役使千人"。14世
纪元代官方文献规定,海上航行必须根据针路定向航行。
——摘编自张国刚《中西文化关系通史)
材料二:
作为中外文明交融的结晶,青花瓷真正成为中国瓷器的主流,是因为成化年
间原料本土化带来了民窑青花瓷的崛起。民窑遍地开花,进入商业化模式之后,
几乎形成了青花瓷一统天下的局面。一种海外流行的时尚由此成为中国本土的时
尚,中国传统的人物、花鸟、山水,与外来的伊斯兰风格融为一体,青花瓷成为
中国瓷器的代表,进而走向世界,最终万里同风,成为世界时尚。
——万明《明代青花瓷崛起的轨迹》
材料三:
在欧洲文艺复兴思潮的背景下,中国瓷器上描绘日常世俗享乐和山水美景的
图案、洒脱与写意的装饰手法,恰巧迎合了人们逃脱中世纪以来的神权禁锢和对
现实生活重新关注的渴望,亦是 18世纪“洛可可”风潮形成的直的动力。
——马敏《从文艺复兴到启蒙运动》
(1)根据材料一,归纳元代青花瓷畅销海外的原因。(4分)指出元代青花瓷
外销的途径。(2分)
(2)根据材料二,概括明代青花瓷崛起的轨迹。(2分)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青花瓷外销对欧洲的影响。(2分)
2024年初中学业水平考试押题卷 历史 第6页,共8页
32. 中国近代民族意识的觉醒及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探索。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14分)
材料一:
从鸦片战争时期“师夷制夷论”的提出,到甲午战争中国一败涂地……被经过
维新的东邻小邦战败的强烈的历史震撼,使许多中国人从“洋务救国”的梦中惊
醒,把中国近代化运动推进到效法西方改革政治的阶段。
——摘编自顾晓红《浅谈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教学的主线——近代中
国的民族觉醒和抗争》
材料二:
“揖美追欧”的辛亥革命试验西方式民主制度失败之后,十月革命一声炮响,
给中国送来了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在《唯心历史观的破产》一文中也指
出:“1917 年的俄国革命唤醒了中国人,中国人学得了一样新的东西,这就是马克
思列宁主义。中国产生了共产党,这是开天辟地的大事变。孙中山也提倡‘以俄
为师’,主张‘联俄联共’。总之是从此以后,中国改换了方向。”
——摘编自王垒《论“以俄为师”》
材料三: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
(义勇军进行曲)
起来!不愿做奴隶的人们!
把我们的血肉,筑成我们新的长城!
中华民族到了最危险的时候,
每个人被迫着发出最后的吼声。
起来!起来!起来!
我们万众一心,
冒着敌人的炮火,前进!
冒着敌人的炮火,前进!
前进! 前进! 进!
(《义勇军进行曲》创作于 20世纪 30年代,后来被定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
材料四:如下图
南北天堑变通途
(1957年)
(1)材料一中的甲午中日战争后,“效法西方改革政治”指的是近代中国哪一事
2024年初中学业水平考试押题卷 历史 第7页,共8页
件?(2分)
(2)材料二中的“中国改换了方向”指的是什么?(2分)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
知识简析其时代背景。(2分)
(3)根据材料三,结合歌曲的创作背景,指出当时中华民族面临的最危险的敌
人是谁。(2分)歌曲凝聚了这一时期怎样的民族精神 (2分)
(4)根据材料四并结合所学知识,写出图片所涉及的历史事件及意义(4分)。
33. 大国关系和国际格局影响世界发展。(16分)
材料一:
第一次世界大战的主要后果是欧洲霸权地位的衰落以及美国和俄国影响的
加强。战后,英法等传统大国希望以胜利者的姿态主导新的国际秩序,于是,全球性
的大国协调开始了……《凡尔赛条约》及随后签订的各项条约,共同构成了凡尔
赛体系。缔结和约“与其说是协商解决,倒不如说更像法庭上的判决”,因此,凡
尔赛体系带来的将不会是永久的和平,而将是新的、更大的危机和冲突。
——摘编自曹胜强《现代国际关系史》
材料二:
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爆发标志着这一潜在秩序的瓦解。……两大国家集团的对
抗和冷战主导了战后国际关系。这是一种非战非和的状态。我们或许可以争辩,
两极格局究竟导致了全球的动荡和不安,抑或发展起一种稳定机制。毕竟世界出
现了某种稳定状态——至少第三次世界大战不会爆发。
——摘编自(美)理查德·W.布利特等《20世纪全球史》
材料三:下面是探究世界重组的三种观点及搜集的素材。·
观点一 观点二 观点三
苏俄(联)的崛起 中国的新生 世界格局的演变
①杜鲁门“冷战”演说词 ②攻占冬宫的图片 ③开国大典的影像素材
④浙江嘉兴南湖红船照片 ⑤《凡尔赛条约》文本 ⑥苏联工业化海报
(1)根据材料一概括第一次世界大战的主要后果是什么?在这次全球性大国协
商会上,中国的外交失败引发了国内的哪一爱国运动?(4分)
(2)根据材料二及所学知识,两极格局使世界出现了某种稳定状态,中国利用
这一契机,在外交方面取得了哪些重大成就 (2分)
(3)根据材料三,请选择其中一种观点,选择材料中至少两个相互关联的素材(填
序号),并结合所学知识用具体史实说明选择材料的理由。(10分。要求:
史论结合,论证合理,条理清楚)
2024年初中学业水平考试押题卷 历史 第8页,共8页
转载请注明出处高中试卷答案网 » 2024年初中学业水平考试押题卷-历史试卷(无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