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卷答案
寻你做寻,想你所想

2024年江苏省泗阳县中考三模考试历史试题(原卷版+解析版)

2024年中考三模考试历史试题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
1. 湖北云梦睡虎地秦墓出土了一封特殊的家书,家书时间是二月辛巳(公元前223年)。信中秦军士兵黑夫询问家人,因杀敌立功而晋升爵位的文书是否收到,相关待遇是否落实。该家书内容印证当时秦国( )
A. 推广县制 B. 改革户籍 C. 奖励耕织 D. 奖励军功
【答案】D
【解析】
【详解】根据材料“公元前223年、信中秦军士兵黑夫询问家人,因杀敌立功而晋升爵位的文书是否收到,相关待遇是否落实”和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秦国通过奖励军功来激励士兵勇敢作战,提高军队的战斗力。从家书的内容可以看出,士兵黑夫因为杀敌立功而期望晋升爵位,并询问相关待遇是否落实,与秦国实行的奖励军功政策相吻合,D项正确;县制是秦国推行的地方行政制度,与士兵晋升爵位和待遇落实没有直接关联,排除A项;家书中并没有提及与户籍相关的内容,排除B项;奖励耕织是秦国为了提高农业生产而采取的政策,与士兵的军功和爵位晋升没有直接关系,排除C项。故选D项。
2. 以下是我国古代某历史人物年谱表(部分)。对此解读正确的是( )
公元前141年 公元前136年 公元前129年 公元前127年 公元前119年 公元前118年 公元前87年
即皇帝位 置五经博士 派卫青等北击匈奴 颁布推恩令 中央收归盐铁经营权 下令铸造五铢钱 崩,葬于茂陵
A. 该年谱采用了年号纪年法 B. 秦始皇开创中央集权君主制度
C. 汉武帝巩固了大一统王朝 D. 东汉光武帝采取措施稳定社会
【答案】C
【解析】
【详解】依据题干和所学知识可知该历史人物是西汉汉武帝,汉武帝在位时期采取一系列措施,巩固了大一统王朝,把西汉推向鼎盛时期,如政治上颁布“推恩令”解决王国问题,经济上下令盐铁官营、统一铸造五铢钱,文化上独尊儒术,设五经博士,军事上派卫青等人北击匈奴,C项正确;依据题干可知,该年谱采用的是公元纪年法,排除A项;题干主要反映的是汉武帝巩固大一统王朝的举措。不是反映秦始皇开创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制度或东汉光武帝采取措施稳定社会,排除BD项。故选C项。
3. “诗史互证”是研究中国古代历史的一种常用方法。下列诗句能够补证唐朝中外交往的是( )
A. 自从贵主和亲后,一半胡风似汉家 B. 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
C. 忆昔开元全盛日,小邑犹藏万家室 D. 九天阊阖开宫殿,万国衣冠拜冕旒
【答案】D
【解析】
【详解】依据所学可知,唐朝时期,社会稳定,经济繁荣,制度先进,文化昌盛,与亚洲各国友好交往达到前所未有的盛况,“九天阊阖开宫殿,万国衣冠拜冕旒”反映了唐朝中外交往的繁盛,D项正确;“自从贵主和亲后,一半胡风似汉家”反映的是民族交往,排除A项;“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反映的是科举制,排除B项;“忆昔开元全盛日,小邑犹藏万家室”反映了唐代的盛世局面,排除C项。故选D项。
4. “(他)把明朝的铁锚抛扎在诸洋沿岸的港湾,奉行‘以德睦邻'的政策,肩负‘与天下共享太平之福的重任”。材料中的“他”是( )
A. 玄奘 B. 鉴真 C. 郑和 D. 戚继光
【答案】C
【解析】
【详解】根据题干“(他)把明朝的铁锚抛扎在诸洋沿岸的港湾,奉行‘以德睦邻'的政策,肩负‘与天下共享太平之福的重任”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材料中的“他”是郑和。明朝时期郑和率船队七次下西洋,先后到达亚非30多个国家和地区,增进了中国与亚非国家和地区的友好往来,C项正确;玄奘和鉴真是唐朝时期的人,排除AB项;戚继光在明朝中期抗击倭寇,与奉行‘以德睦邻'的政策,肩负‘与天下共享太平之福的重任”题干不符,排除D项。故选C项。
5. 如图为某同学对“清朝前期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发展”这部分内容所作的导图式笔记。下列选项中,对应正确的是( )
A. 甲——设西域都护 B. 乙——雅克萨之战
C 丙——设大都督府 D. 丁——设驻藏大臣
【答案】B
【解析】
【详解】根据图示和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清朝时期在乙处东北地区的雅克萨之战之后,签订了《尼布楚条约》,B项正确;西域都护是西汉设立的,清朝时期为加强对西北地区的管理,设置伊犁将军管辖新疆地区,排除A项;清朝在丙处西南地区派驻藏大臣管辖,排除C项;清朝时期在丁处设置台湾府,隶属于福建省,排除D项。故选B项。
6. 下图是某一时期外国轮船公司在华货物运送数量变化示意图,其中导致折线下降的原因是( )
A. 鸦片战争后增开五口通商倾销商品
B. 洋务运动一定程度抵制外国资本入侵
C. 甲午中日战争后民族资本主义发展
D. 民国政府颁布一系列奖励实业的措施
【答案】B
【解析】
【详解】根据图中可以看出1873年以后外国轮船公司在华货物运送数量持续下降,与洋务运动创办的洋务企业有密切关系。体现了洋务运动对外国经济势力入侵起到了一定的抵制作用,B项正确;鸦片战争后增开五口通商倾销商品在1842年,排除A项;甲午中日战争在1895年,排除C项;民国政府成立于1912年,排除D项。故选B项。
7. 如图《“China”被撕裂》反映的是( )
A. 鸦片战争后西方列强用武力打开中国的大门 B. 第二次鸦片战争后侵略势力由沿海深入内地
C. 甲午中日战争后帝国主义掀起瓜分中国狂潮 D.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使清政府沦为列强的工具
【答案】C
【解析】
【详解】根据题干和所学可知,中国被撕裂说明了中国遭到列强的瓜分,这一现象出现在甲午战争后,列强在中国掀起了抢夺利权、抢租海港、划分“势力范围”的瓜分中国狂潮,C项正确;两次鸦片战争都是为了打开中国大门,与瓜分中国无关,排除A、B两项;清政府沦为列强的统治中国的工具的《辛丑条约》中规定的“清政府保证严禁中国人民参加各种形式的反帝活动”,漫画无法体现出这种情形,排除D项。故选C项。
8. “打破了历代王朝的更迭机制,否定了整个皇权体制,因而也触动了传统社会的各条神经,是政治制度和社会思想的一大跃进,在新旧递嬗的历史进程里留下了自己不可磨灭的影响。”这段材料评价的是( )
A. 洋务运动 B. 戊戌变法 C. 辛亥革命 D. 新文化运动
【答案】C
【解析】
【详解】根据题干信息“打破了历代王朝的更迭机制,否定了整个皇权体制,因而也触动了传统社会的各条神经,是政治制度和社会思想的一大跃进”,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辛亥革命推翻了清王朝的反动统治,宣告了中国两千多年君主专制制度的终结,拉开了完全意义上的近代民族民主革命的序幕,极大地推动了中华民族的思想解放,打开了中国进步潮流的闸门,C项正确;洋务运动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近代化运动,不符合材料中“否定了整个皇权体制”,排除A项;戊戌变法,是晚清时期以康有为、梁启超为代表的维新派人士通过光绪帝进行倡导学习西方,提倡科学文化,改革政治、教育制度,发展农、工、商业等的资产阶级改良运动,并未推翻清王朝,排除B项;新文化运动,是由陈独秀、李大钊、鲁迅、胡适等一些受过西方教育的人发起的一次“反孔教、反文言、抵制儒家学派”的思想文化革新、文学革命运动,与题干信息没有联系,排除D项。故选C项。
9. 朱德的女儿朱敏(1926-1986)在她的回忆录中说,她刚生下来就与父亲离别,14岁才与父亲正式见面。在此之前朱敏第一次“认识”父亲,是在成都街头的一张“悬赏捉拿”布告栏,里面印着父亲朱德和毛泽东的头像。朱敏第一次“认识”父亲朱德时( )
A. 朱德与毛泽东一起参加中共一大 B. 革命根据地的星星之火不断燎原
C. 毛泽东发表《对日寇的最后一战》 D. 朱德一声令下,百万雄师过大江
【答案】B
【解析】
【详解】根据材料可知,朱敏第一次“认识”父亲是在14岁之前,即1940年前,当时朱德和毛泽东正在被通缉,所以应是在土地革命时期,这一时期革命根据地建立,并且革命力量在不断壮大,B项正确;朱德并没有参加中共一大,排除A项;毛泽东发表《对日寇的最后一战》是在1945年,排除C项;百万雄师过大江是在解放战争时期,排除D项。故选B项。
10. 国民政府第九战区司令长官薛岳的秘书写道:“民国二十九年,住在延安窑洞里的毛泽东、朱德,最让人佩服之处,是他们的政治远见,他们知道在需要的时候打一场合适的仗。”这场“合适的仗”是指( )
A. 台儿庄战役 B. 万家岭战役
C. 第三次长沙会战 D. 百团大战
【答案】D
【解析】
【详解】根据材料“民国二十九年,住在延安窑洞里的毛泽东、朱德,最让人佩服之处,是他们的政治远见,他们知道在需要的时候打一场合适的仗。”和所学知识可知,民国二十九年是公元1940年。1940年下半年,八路军组织了百团大战,D项正确;台儿庄战役发生在1938年3月,排除A项;万家岭战役发生在1938年6月开始的武汉会战期间,排除B项;第三次长沙会战发生在1941年,排除C项。故选D项。
11. 下图是反映人民解放战争期间的某一军事行动示意图,该行动的重要意义是( )
A. 揭开了人民解放军战略进攻的序幕 B. 加速了人民解放战争在全国的胜利
C. 粉碎了国民党军队对陕北的重点进攻 D. 解放了长江中下游以北的广大地区
【答案】A
【解析】
【详解】根据图示信息“晋察鲁豫解放军”“大别山”,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47年夏,刘伯承、邓小平率领晋冀鲁豫野战军主力,在山东西南强渡黄河天险,千里跃进大别山,揭开了人民解放军战略进攻的序幕,A项正确;三大战役后,国民党军队的主力基本被消灭,加速了人民解放战争在全国的胜利,排除B项;彭德怀率领西北野战军先后取得青化砭、沙家店战役胜利,粉碎了国民党军队对陕北的重点进攻,排除C项;淮海战役的胜利,解放了长江中下游以北的广大地区,排除D项。故选A项。
12. 第一个五年计划期间,我国以苏联帮助兴建的156个项目为中心,先后施工1万多个工业项目。如图显示了各工业领域分布的占比,这说明该计划( )
A. 旨在借鉴苏联的建设经验 B. 集中主要力量发展重工业
C. 实现了各地区的协调发展 D. 已经建立起社会主义制度
【答案】B
【解析】
【详解】根据图表信息“国防工业、煤炭、电力、机械制造”等信息,可知都属于重工业,因此反映的是一五计划集中主要力量发展重工业,B项正确;一五计划实施的目的旨在改变我国工业落后的面貌,因此旨在借鉴苏联的建设经验说法错误,排除A项;题干强调的是各工业领域分布的占比,与实现了各地区的协调发展无关,排除C项;1956年底三大改造完成,实现了生产资料从私有制向社会主义公有制的转变,标志着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在我国建立起来,与一五计划无关,排除D项。故选B项。
13. 如表是1978—2017年我国进出口贸易总额变化简表。据表可知,这一时期我国( )
年份 进出口总额(亿美元) 世界排名
1978 206.4 第32位
1997 3250.6 第10位
2007 21738 第3位
2017 41045.04 第2位
A. 工业体系逐渐完善 B. 对外开放不断深入
C. 出口商品结构优化 D. 经济总量持续增长
【答案】B
【解析】
【详解】根据题干“1978-2017年我国进出口贸易总额变化简表“可知,1978-2017年我国进出口贸易总额迅速增加并排名世界第二位。结合所学可知,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形成了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对外开放格局。尤其是2001年我国正式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使中国更深层参与经济全球化进程。因此材料反映了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对外开放的不断深入,B项正确;仅从进出口总额无法判断工业体系逐渐完善,排除A项;题干未涉及我国的出口商品的结构,只涉及进出口总额,排除C项;进出口总额与国民经济总量不同,材料只涉及进出口总额,排除D项。故选B项。
14. 如下图两张纪念邮票分别反映了我国在这两个地区实行民主制度,这两种制度的共同之处不包括有( )
A. 都在中央人民政府统一领导下 B. 都有利于巩固祖国统一
C. 都从国情出发,具有中国特色 D. 都在各自区域内享有高度自治权
【答案】D
【解析】
【详解】此题为逆向选择题,依据题干的图片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在各自区域内享有高度自治权指的是港澳地区,民族自治区没有高度自治权,D项符合题意,选择D项。我国对少数民族地区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对澳门特别行政区实行“一国两制”制度,这都是在中央人民政府统一领导下实行的制度,有利于巩固祖国统一,澳人治澳,高度自治,都是从国情出发,具有中国特色的制度,ABC三项都是两种制度的共同之处,不符合题意,排除ABC三项,故选D项。
15. 伯里克利在担任雅典首席将军期间,向担任公职和参加政治活动的公民发放工资,同时又增加了富裕公民承担公共捐献的义务,诸如战船捐,使团捐及合唱捐等。这种政策( )
A. 使得雅典民主政治确立起来 B. 保障了全体雅典居民的权力
C. 推动了雅典民主政治的发展 D. 提高了公民大会的办事效率
【答案】C
【解析】
【详解】根据题干和所学可知,“向担任公职和参加政治活动的公民发放工资”指的是通过建立津贴制度以保证雅典公民积极参与民主政治,“增加了富裕公民承担公共捐献的义务”表明此举可以进一步推动雅典民主政治的发展,C项正确;在伯里克利主政之前,雅典民主政治早就确立起来了,排除A项;雅典的民主政治只限于成年男性公民参加,外邦人、奴隶、妇女没有任何政治权利,排除B项;伯里克利的政策增加了富裕公民承担公共捐献的义务,主要目的是为了更好的维持雅典民主政治的发展,体现不出有提高公民大会办事效率的作用,排除D项。故选C项。
16. 建于15世纪的佛罗伦萨大教堂圆顶不再盖住封闭的空间,开有窗洞的圆顶让阳光射了进来,反映出人类摆脱束缚、奔向自由的精神。这一精神体现了当时社会盛行的思潮是( )
A. 人文主义 B. 理性主义 C. 蒙昧主义 D. 自由主义
【答案】A
【解析】
【详解】根据题干和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题干描述了15世纪佛罗伦萨大教堂圆顶的设计特点,它不再是一个封闭的空间,而是开有窗洞,允许阳光射入。这种设计体现了人类摆脱束缚、奔向自由的精神,与人文主义思潮紧密相连。人文主义是文艺复兴时期的核心思想,它强调以人为本,追求人的个性解放和自由,A项正确;理性主义强调通过逻辑推理和理性思考来认识世界,这与大教堂圆顶设计的直接寓意并不吻合,排除B项;蒙昧主义与启蒙运动相对立,它反对理性和科学,主张回归原始和神秘,这与大教堂圆顶设计的寓意完全相反,排除C项;虽然自由主义也强调个人自由,但它更多地涉及政治、经济和社会制度,而不是一种艺术设计的直接寓意,排除D项。故选A项。
17. “19世纪中叶,当亚洲许多国家因殖民入侵和民族危机日益加剧走上武装反抗的道路,……日本却走上了一条同其他亚洲国家不同的道路。”材料评述的是( )
A. 大化改新 B. 建立镰仓幕府
C. 明治维新 D. 颁布“和平宪法”
【答案】C
【解析】
【详解】根据“‘19世纪中叶,当亚洲许多国家因殖民入侵和民族危机日益加剧走上武装反抗的道路,……日本却走上了一条同其他亚洲国家不同的道路’”并结合所学可知,1868年明治天皇建立新政府,日本政府进行近代化改革(明治维新),建立君主立宪政体,经济上推行“殖产兴业”,学习欧美技术,进行工业化浪潮,并且提倡“文明开化”、社会生活欧洲化,大力发展教育等,这次改革使日本成为亚洲第一个走上工业化道路的国家,逐渐跻身于世界强国之列,是日本近代化的开端,是日本历史上的重要转折点,C项正确;大化改新是古代日本的一次社会政治变革运动,开始于646年,与材料时间不符,排除A项;镰仓幕府成立于1192年,是日本幕府政权的开始,其建立者是武将源赖朝,与材料时间不符,排除B项;《日本国宪法》,又被称为“和平宪法”,是1947年日本施行的宪法文件,与材料时间不符,排除D项。故选C项。
18. 苏俄(联)某一时期,“私人的咖啡馆、商品、餐馆、诊所、信用社甚至小型工厂,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出来”“内战时宛如墓地的莫斯科和彼得格勒,突然生机盎然”。这是由于当时推行了( )
A. 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B. 新经济政策
C. 采用资本主义的经济管理方式 D. 斯大林模式
【答案】B
【解析】
【详解】根据题干“私人的咖啡馆、商品、餐馆、诊所、信用社甚至小型工厂,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出来”结合所学可知,苏俄在1921年3月开始实行向社会主义过渡的经济政策,苏联新经济政策的主要内容:以粮食税代替余粮收集制;允许本国和外国的资本家经营中小企业;允许自由贸易;实行按劳取酬的工资制。故题干描述的现象是由于当时推行了新经济政策,B项正确;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取消自由贸易,由国家统一分配一切生活必需品,与题干“私人企业发展”不符,排除A项;新经济政策是把社会主义的计划和资本主义的市场相结合,不是单纯采用资本主义的经济管理方式,排除C项;斯大林模式的主要特点是实行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与题干信息不符,排除D项。故选B项。
19. 1973年3月,联合国安理会就巴拿马从美国收回巴拿马运河区主权问题召开会议。会上第三世界国家对巴拿马的要求一致表示支持,没有一个国家的代表为美国的立场辩护,但美国行使了否决权。后经不断斗争,巴拿马最终于1999年收回运河区全部主权。巴拿马成功收回运河区主权的原因有( )
A. 美国身陷越南战争无暇顾及 B. 巴拿马运河主权的作用下降
C. 联合国安理会决议全力支持 D. 第三世界对美国霸权的冲击
【答案】D
【解析】
【详解】根据“会上第三世界国家对巴拿马的要求一致表示支持,没有一个国家的代表为美国的立场辩护”可知,第三世界支持巴拿马,反对美国霸权,这是巴拿马成功收回运河区主权的原因,D项正确;材料信息与越南战争无关,排除A项;材料反映巴拿马从美国收回巴拿马运河区主权的问题,巴拿马运河主权的作用没有下降,排除B项;材料没有体现联合国安理会对巴拿马从美国收回巴拿马运河区主权问题的态度,排除C项。故选D项。
20. “1947年3月21日之后,英国无法再给希腊和土耳其以经济和军事的援助,希望美国挑起这副担子。杜鲁门立刻意识到,……这真是美国政府期待已久的天赐良机。”“美国期待”的本质是( )
A. 建立华盛顿体系 B. 援助西欧 C. 全球扩张 D. 建立两极格局
【答案】C
【解析】
【详解】根据题干信息“1947年3月21日之后,英国无法再给希腊和土耳其以经济和军事的援助,希望美国挑起这副担子。杜鲁门立刻意识到,……这真是美国政府期待已久的天赐良机”和所学知识可知,美国政府认为的天赐良机是指通过援助希腊和土耳其,加强对其控制,实现美国全球全球的目的,C项正确;一战后建立了华盛顿体系,随着二战的爆发走向瓦解,不符合题意,排除A项;希腊和土耳其不属于西欧国家,排除B项;“美国期待”是指建立以美国为首的全球霸主,而不是建立以美苏为首的两极格局,排除D项。故选C项。
二、非选择题:共4题,第21题7分,第22题8分,第23题7分,第24题8分,共30分。请把答案写在答题卡对应位置上。
21.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从甲午战役起到民国六七年间,政治界虽变迁很大,思想界只能算同一个色彩。简单说,这二十年间都是觉得我们政治法律等等远不如人,恨不得把人家的组织形式一件件搬进来,以为能够这样,万事都有办法了。革命成功将近十年,所希望的件件都落空。(于是)觉得社会文化是整套的,要拿旧心理运用新制度,决计不可能。渐渐要求全人格的觉悟。
——摘编自梁启超《五十年中国进化概论》1923年
材料二 《新青年》《新潮》所表现的思潮变动,趁着学生运动中社会心理的倾向,掀起翻天的巨浪,摇荡全中国。这一运动所牵动的社会面如此之广,表现出不达目的誓不罢休的顽强意志,使反动势力张皇失措。人们不仅对祖国的命运充满忧患意识,并且勇敢地探索未来,一年内出版的刊物达四百种。第二年在全国就有了数目可观而接受马克思主义的先进青年,并且发起成立中国共产党。
——摘编自金冲及《二十世纪中国史纲》
(1)根据材料一,指出“这二十年间”,国人在学习“政治法律”方面的实践活动。作者认为“件件都落空”的原因是什么
(2)写出材料二中“这一运动”的名称并根据材料二概括这一运动的特点。
(3)上述材料中涉及的爱国运动,体现了怎样的时代主题
【答案】(1)实践活动:戊戌变法、辛亥革命。
原因:封建思想的束缚,人们思想没有解放。
(2)名称:五四运动。
特点:社会参与的广泛性;斗争的彻底性;鲜明的爱国性;思想的深刻性。
(3)时代主题:中国近代化探索。(或中国救亡图存)
【解析】
【小问1详解】
实践活动:根据材料一“从甲午战役起到民国六七年间,政治界虽变迁很大,思想界只能算同一个色彩。简单说,这二十年间都是觉得我们政治法律等等远不如人,恨不得把人家的组织形式一件件搬进来,以为但能够这样,万事都有办法了。”和所学知识可知,甲午战争后,为了救亡图存,资产阶级改良派发起的学习西方君主立宪制的戊戌变法、资产阶级革命派发起的学习西方民主共和制的辛亥革命。可知“这二十年间”,国人在学习“政治法律”方面的实践活动分别是戊戌变法、辛亥革命。
原因:根据材料一“革命成功将近十年,所希望的件件都落空。(于是)觉得社会文化是整套的,要拿旧心理运用新制度,决计不可能。渐渐要求全人格的觉悟。”和所学知识可知,因为资产阶级维新派和革命派,在宣传各自的政治观点时,都没有彻底地批判封建思想,人们思想没有解放。。
【小问2详解】
名称:根据材料二“《新青年》《新潮》所表现的思潮变动,趁着学生运动中社会心理的倾向,掀起翻天的巨浪,摇荡全中国。”和所学知识可知,巴黎和会上中国外交失败。1919年5月4日,北京学生在天安门前发表宣言,并举行示威游行,学生们提出“外争主权,内惩国贼”“誓死力争,还我青岛”“废除二十一条”“拒绝在和约上签字”等口号,引发了五四运动。可知“这一运动”的名称是五四运动。
特点:根据材料二“这一运动所牵动的社会面如此之广”,可知社会参与的广泛性;根据材料二“表现出不达目的誓不罢休的顽强意志,使反动势力张皇失措”,可知彻底的斗争性;根据材料二“人们不仅对祖国的命运充满忧患意识,并且勇敢地探索未来,一年内出版的刊物达四百种”,可知鲜明的爱国性;思想的深刻性。
【小问3详解】
主题:根据材料中涉及爱国运动和所学知识可知,材料体现的时代主题是中国近代化探索。
22.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20世纪80年代初,以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为核心内容的农村改革,给农村注入了新鲜血液。随着农村改革的深入发展,农村经济趋向市场化,由此强烈冲击着仍然停留在传统体制框架内的城市。
——摘编自李海红《包产到户的回顾与反思》
材料二 全国工业总产值所有制结构图
1978年国有企业、集体企业
2002年城市个体及其他企业
材料三 从十一届三中全会开始经济体制改革,到1992年明确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改革目标,前后经历了14年。这期间,随着改革实践的不断深入,改革的目标也逐渐明确。到2000年党的十五届五中全会召开时,我国已初步建立起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这是一个在理论和实践上坚持解放思想、大胆探索和不断推进的过程。
——摘编自武国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初步建立一改革开放历程回顾之十二》
(1)根据材料一,概括指出我国农村改革的核心内容及产生的积极影响。
(2)材料二反映了城市经济体制改革中的什么变化 这种变化产生了什么影响
(3)材料三中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目标是在哪次会议上提出的 综合上述材料,概括中国经济体制改革进程的主要特点。
【答案】(1)核心: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影响:促进农村经济市场化(或促进农村经济发展);推动城市经济体制改革。
(2)变化:国有经济、集体经济(或公有制经济)的比重明显下降,城市个体和其他经济占有较大比重。
影响:调动了工人生产的积极性;增强了企业活力;推动国民经济快速发展。
(3)会议:中共十四大。
特点:从农村到城市(或从农业到国有企业);经济体制改革不断深化(或从改革计划经济体制到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解析】
【小问1详解】
核心内容:根据材料一“20世纪80年代初,以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为核心内容的农村改革,”和所学知识可知,核心内容是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积极影响: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家庭联产承包责任的实行,调动了农民生产的积极性,促进了农村经济的发展,推动城市经济体制改革。
【小问2详解】
变化:根据材料二“全国工业总产值所有制结构图”和所学知识可知,从1978年到2002年,国有经济、集体经济(或公有制经济)的比重明显下降,城市个体和其他经济占有较大比重。
影响: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城市经济体制改革调动了工人生产的积极性;增强了企业活力;推动国民经济快速发展。
【小问3详解】
会议:根据所学知识可知,1992年,中共十四大提出了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目标。
特点:根据上述材料,从改革的内容和过程方面进行分析作答,从内容上看,从农村到城市(或从农业到国有企业);从过程上看,经济体制改革不断深化(或从改革计划经济体制到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23.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如图所示(左图是英国、法国和俄国,右图是德国、奥匈帝国和意大利)
材料二 两次世界大战基本情况比较表
项目名称 历时 参战国 卷入人口 死亡人数
一战 4年多 30多个 约15亿 1000余万
二战 6年多 60多个 约20亿 5000余万
——根据百度词条整理
材料三 冷战的结束使世界形势发展的总趋势走向缓和,……但仍然存在着很多矛盾冲突。美国为维护世界霸主地位,不断加强对其他国家和地区的军事干预,严重干扰着世界的和平与发展。同时,两极格局被打破后,一些国家和地区内部长期以来抑而不发的深层矛盾爆发,地区冲突、民族矛盾和宗教纷争不断,恐怖活动抬头,威胁着世界安全。
——摘自部编义务教育教科书九年级下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漫画中的两大对峙军事集团的对抗引发了哪一场战争 指出该战争的性质。
(2)根据材料二,分析两次世界大战的共同影响。
(3)材料三中“冷战”开始的标志是什么 根据材料三回答威胁世界安全的因素有哪些
【答案】(1)战争:第一次世界大战。性质:帝国主义战争(或帝国主义的掠夺战争)。
(2)共同影响:都破坏了世界和平,是人类历史上的空前浩劫;都给各国人民带来深重的灾难,造成了巨大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都严重破坏了经济的发展等。
(3)标志:杜鲁门主义的出台。因素:霸权主义、地区冲突、民族矛盾、宗教纷争和恐怖活动等。
【解析】
【小问1详解】
事件:根据材料一图示及信息“左图是英国、法国和俄国,右图是德国、奥匈帝国和意大利”结合所学可知,英法俄三国协约和德意奥三国同盟两大军事集团的形成,最终引发了第一次世界大战。
性质:结合所学可知,第一次世界大战是帝国主义为了重新瓜分殖民地而发动的战争,故其性质是帝国主义战争(或帝国主义的掠夺战争)。
【小问2详解】
共同影响:根据材料二“两次世界大战基本情况比较表”结合所学可知,两次世界大战的共同影响主要是:都破坏了世界和平,是人类历史上的空前浩劫;都给各国人民带来深重的灾难,造成了巨大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都严重破坏了经济的发展等。
【小问3详解】
标志:根据所学知识可知,1947年3月,杜鲁门主义的出台,标志着美苏战时同盟关系破裂,美苏冷战正式开始。
因素:根据材料三“冷战的结束使世界形势发展的总趋势走向缓和,和平与发展成为时代的主题,但仍然存在着很多矛盾冲突。美国为维护世界霸主地位,不断加强对其他国家和地区的军事干预,严重干扰着世界的和平与发展。同时,两极格局被打破后,一些国家和地区内部长期以来抑而不发的深层矛盾爆发,地区冲突、民族矛盾和宗教纷争不断,恐怖活动抬头,威胁着世界安全”概括得出,威胁世界安全的因素有:霸权主义、地区冲突、民族矛盾、宗教纷争和恐怖活动等。
24.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材料二 印第安人在欧洲殖民者的袭击到来之前逃跑,非洲人被套上枷锁在种植园中被鞭 子驱赶着劳作。 ……奴隶制迫使数以百万计的非洲人和印第安人忍受痛苦而悲惨的生活,迫使这些地区卷入世界近代化全球化的进程中。
——【美】查尔斯·曼恩《1493:物种大交换开创的世界史》
材料三 20世纪30年代,各国货币竞相贬值,关税大战也愈演愈烈。……随之而来国际贸易的进一步趋于萎缩,而这反过来又加深了危机本身。深刻的教训,促使各国始认识到在生产国际化日益发展的背景下,广泛开展国际协调与合作的必要性。
——杨起善《复关对策研究》
材料四 近年来,中国作为经济全球化的受益者、推动者和贡献者,在推动全球化进程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一带一路”倡议和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就是中国为推进新全球以及遏制“逆全球化”开出的良方。
——熊光清《“逆全球化”阻挡不了全球化进程》
(1)材料一反映了哪一重大历史事件 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该事件对世界联系的影响。
(2)根据材料二,分析导致非洲人和印第安人“痛苦而悲惨生活”的原因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货币竞相贬值”是由哪一重大危机所引起的 美国采取了哪一重大行动逐渐走出了这一危机
(4)据材料四,指出“中国为推进新全球化以及遏制‘逆全球化’开出的良方”。综合上述材料,谈谈你对经济全球化的认识。
【答案】(1)事件:新航路开辟。
影响:新航路的开辟,使世界开始连为一个整体。
(2)原因:奴隶制、早期殖民掠夺、三角贸易等。
(3)危机:1929—1933年经济大危机。
行动:罗斯福新政。 (4)良方:“一带一路”倡议和人类命运共同体。
认识:经济全球化是历史产物;经济全球化是当今世界经济发展的趋势,不可逆转;各国要携手推动普惠包容的经济全球化等等(言之有理)。
【解析】
【小问1详解】
事件:根据材料一关键词“迪亚士航路、达 伽马航路、哥伦布1942年航路、麦哲伦航路”并结合所学新航路开辟的相关知识可知,材料一反映的是新航路开辟。
影响:结合所学新航路开辟的影响可知,新航路的开辟,使世界开始连为一个整体。
【小问2详解】
原因:根据材料二“印第安人在欧洲殖民者的袭击到来之前逃跑,非洲人被套上枷锁在种植园中被鞭子驱赶着劳作。……奴隶制迫使数以百万计的非洲人和印第安人忍受痛苦而悲惨的生活”从当时的制度、殖民掠夺等角度分析,例如奴隶制、早期殖民掠夺、三角贸易等。
小问3详解】
危机:根据材料三“20世纪30年代,各国货币竞相贬值,关税大战也愈演愈烈”并结合所学经济大危机的相关知识可知,“货币竞相贬值”是由1929—1933年经济大危机引发的。
行动:结合所学罗斯福新政的相关知识可知,美国通过罗斯福新政缓解了经济危机对美国造成的危害。
【小问4详解】
良方:根据材料四“‘一带一路’倡议和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就是中国为推进新全球化以及遏制‘逆全球化’开出的良方”可知中国开出的良方是“一带一路”倡议和人类命运共同体。
认识:根据上述材料描述的新航路开辟、早期的殖民扩张、经济大危机等,从历史、经济全球化趋势、合作等角度进行分析,例如经济全球化是历史的产物;经济全球化是当今世界经济发展的趋势,不可逆转;各国要携手推动普惠包容的经济全球化等等(言之有理)。2024年中考三模考试历史试题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
1. 湖北云梦睡虎地秦墓出土了一封特殊的家书,家书时间是二月辛巳(公元前223年)。信中秦军士兵黑夫询问家人,因杀敌立功而晋升爵位的文书是否收到,相关待遇是否落实。该家书内容印证当时秦国( )
A. 推广县制 B. 改革户籍 C. 奖励耕织 D. 奖励军功
2. 以下是我国古代某历史人物年谱表(部分)。对此解读正确的是( )
公元前141年 公元前136年 公元前129年 公元前127年 公元前119年 公元前118年 公元前87年
即皇帝位 置五经博士 派卫青等北击匈奴 颁布推恩令 中央收归盐铁经营权 下令铸造五铢钱 崩,葬于茂陵
A. 该年谱采用了年号纪年法 B. 秦始皇开创中央集权君主制度
C. 汉武帝巩固了大一统王朝 D. 东汉光武帝采取措施稳定社会
3. “诗史互证”是研究中国古代历史的一种常用方法。下列诗句能够补证唐朝中外交往的是( )
A. 自从贵主和亲后,一半胡风似汉家 B. 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
C. 忆昔开元全盛日,小邑犹藏万家室 D. 九天阊阖开宫殿,万国衣冠拜冕旒
4. “(他)把明朝铁锚抛扎在诸洋沿岸的港湾,奉行‘以德睦邻'的政策,肩负‘与天下共享太平之福的重任”。材料中的“他”是( )
A. 玄奘 B. 鉴真 C. 郑和 D. 戚继光
5. 如图为某同学对“清朝前期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发展”这部分内容所作的导图式笔记。下列选项中,对应正确的是( )
A. 甲——设西域都护 B. 乙——雅克萨之战
C. 丙——设大都督府 D. 丁——设驻藏大臣
6. 下图是某一时期外国轮船公司在华货物运送数量变化示意图,其中导致折线下降原因是( )
A. 鸦片战争后增开五口通商倾销商品
B. 洋务运动一定程度抵制外国资本入侵
C. 甲午中日战争后民族资本主义发展
D. 民国政府颁布一系列奖励实业的措施
7. 如图《“China”被撕裂》反映的是( )
A. 鸦片战争后西方列强用武力打开中国的大门 B. 第二次鸦片战争后侵略势力由沿海深入内地
C. 甲午中日战争后帝国主义掀起瓜分中国狂潮 D.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使清政府沦为列强的工具
8. “打破了历代王朝的更迭机制,否定了整个皇权体制,因而也触动了传统社会的各条神经,是政治制度和社会思想的一大跃进,在新旧递嬗的历史进程里留下了自己不可磨灭的影响。”这段材料评价的是( )
A. 洋务运动 B. 戊戌变法 C. 辛亥革命 D. 新文化运动
9. 朱德的女儿朱敏(1926-1986)在她的回忆录中说,她刚生下来就与父亲离别,14岁才与父亲正式见面。在此之前朱敏第一次“认识”父亲,是在成都街头的一张“悬赏捉拿”布告栏,里面印着父亲朱德和毛泽东的头像。朱敏第一次“认识”父亲朱德时( )
A. 朱德与毛泽东一起参加中共一大 B. 革命根据地的星星之火不断燎原
C. 毛泽东发表《对日寇的最后一战》 D. 朱德一声令下,百万雄师过大江
10. 国民政府第九战区司令长官薛岳的秘书写道:“民国二十九年,住在延安窑洞里的毛泽东、朱德,最让人佩服之处,是他们的政治远见,他们知道在需要的时候打一场合适的仗。”这场“合适的仗”是指( )
A. 台儿庄战役 B. 万家岭战役
C. 第三次长沙会战 D. 百团大战
11. 下图是反映人民解放战争期间的某一军事行动示意图,该行动的重要意义是( )
A. 揭开了人民解放军战略进攻的序幕 B. 加速了人民解放战争在全国的胜利
C. 粉碎了国民党军队对陕北的重点进攻 D. 解放了长江中下游以北的广大地区
12. 第一个五年计划期间,我国以苏联帮助兴建156个项目为中心,先后施工1万多个工业项目。如图显示了各工业领域分布的占比,这说明该计划( )
A. 旨在借鉴苏联的建设经验 B. 集中主要力量发展重工业
C. 实现了各地区的协调发展 D. 已经建立起社会主义制度
13. 如表1978—2017年我国进出口贸易总额变化简表。据表可知,这一时期我国( )
年份 进出口总额(亿美元) 世界排名
1978 206.4 第32位
1997 3250.6 第10位
2007 21738 第3位
2017 41045.04 第2位
A. 工业体系逐渐完善 B. 对外开放不断深入
C. 出口商品结构优化 D. 经济总量持续增长
14. 如下图两张纪念邮票分别反映了我国在这两个地区实行的民主制度,这两种制度的共同之处不包括有( )
A. 都在中央人民政府统一领导下 B. 都有利于巩固祖国统一
C. 都从国情出发,具有中国特色 D. 都在各自区域内享有高度自治权
15. 伯里克利在担任雅典首席将军期间,向担任公职和参加政治活动的公民发放工资,同时又增加了富裕公民承担公共捐献的义务,诸如战船捐,使团捐及合唱捐等。这种政策( )
A. 使得雅典民主政治确立起来 B. 保障了全体雅典居民权力
C. 推动了雅典民主政治的发展 D. 提高了公民大会的办事效率
16. 建于15世纪的佛罗伦萨大教堂圆顶不再盖住封闭的空间,开有窗洞的圆顶让阳光射了进来,反映出人类摆脱束缚、奔向自由的精神。这一精神体现了当时社会盛行的思潮是( )
A. 人文主义 B. 理性主义 C. 蒙昧主义 D. 自由主义
17. “19世纪中叶,当亚洲许多国家因殖民入侵和民族危机日益加剧走上武装反抗的道路,……日本却走上了一条同其他亚洲国家不同的道路。”材料评述的是( )
A. 大化改新 B. 建立镰仓幕府
C. 明治维新 D. 颁布“和平宪法”
18. 苏俄(联)某一时期,“私人的咖啡馆、商品、餐馆、诊所、信用社甚至小型工厂,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出来”“内战时宛如墓地的莫斯科和彼得格勒,突然生机盎然”。这是由于当时推行了( )
A. 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B. 新经济政策
C. 采用资本主义的经济管理方式 D. 斯大林模式
19. 1973年3月,联合国安理会就巴拿马从美国收回巴拿马运河区主权问题召开会议。会上第三世界国家对巴拿马的要求一致表示支持,没有一个国家的代表为美国的立场辩护,但美国行使了否决权。后经不断斗争,巴拿马最终于1999年收回运河区全部主权。巴拿马成功收回运河区主权的原因有( )
A. 美国身陷越南战争无暇顾及 B. 巴拿马运河主权的作用下降
C. 联合国安理会决议全力支持 D. 第三世界对美国霸权的冲击
20. “1947年3月21日之后,英国无法再给希腊和土耳其以经济和军事的援助,希望美国挑起这副担子。杜鲁门立刻意识到,……这真是美国政府期待已久的天赐良机。”“美国期待”的本质是( )
A. 建立华盛顿体系 B. 援助西欧 C. 全球扩张 D. 建立两极格局
二、非选择题:共4题,第21题7分,第22题8分,第23题7分,第24题8分,共30分。请把答案写在答题卡对应位置上。
21.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从甲午战役起到民国六七年间,政治界虽变迁很大,思想界只能算同一个色彩。简单说,这二十年间都是觉得我们政治法律等等远不如人,恨不得把人家的组织形式一件件搬进来,以为能够这样,万事都有办法了。革命成功将近十年,所希望的件件都落空。(于是)觉得社会文化是整套的,要拿旧心理运用新制度,决计不可能。渐渐要求全人格的觉悟。
——摘编自梁启超《五十年中国进化概论》1923年
材料二 《新青年》《新潮》所表现的思潮变动,趁着学生运动中社会心理的倾向,掀起翻天的巨浪,摇荡全中国。这一运动所牵动的社会面如此之广,表现出不达目的誓不罢休的顽强意志,使反动势力张皇失措。人们不仅对祖国的命运充满忧患意识,并且勇敢地探索未来,一年内出版的刊物达四百种。第二年在全国就有了数目可观而接受马克思主义的先进青年,并且发起成立中国共产党。
——摘编自金冲及《二十世纪中国史纲》
(1)根据材料一,指出“这二十年间”,国人在学习“政治法律”方面的实践活动。作者认为“件件都落空”的原因是什么
(2)写出材料二中“这一运动”的名称并根据材料二概括这一运动的特点。
(3)上述材料中涉及的爱国运动,体现了怎样的时代主题
22.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20世纪80年代初,以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为核心内容的农村改革,给农村注入了新鲜血液。随着农村改革的深入发展,农村经济趋向市场化,由此强烈冲击着仍然停留在传统体制框架内的城市。
——摘编自李海红《包产到户的回顾与反思》
材料二 全国工业总产值所有制结构图
1978年国有企业、集体企业
2002年城市个体及其他企业
材料三 从十一届三中全会开始经济体制改革,到1992年明确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改革目标,前后经历了14年。这期间,随着改革实践的不断深入,改革的目标也逐渐明确。到2000年党的十五届五中全会召开时,我国已初步建立起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这是一个在理论和实践上坚持解放思想、大胆探索和不断推进的过程。
——摘编自武国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初步建立一改革开放历程回顾之十二》
(1)根据材料一,概括指出我国农村改革的核心内容及产生的积极影响。
(2)材料二反映了城市经济体制改革中的什么变化 这种变化产生了什么影响
(3)材料三中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目标是在哪次会议上提出的 综合上述材料,概括中国经济体制改革进程的主要特点。
23.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如图所示(左图是英国、法国和俄国,右图是德国、奥匈帝国和意大利)
材料二 两次世界大战基本情况比较表
项目名称 历时 参战国 卷入人口 死亡人数
一战 4年多 30多个 约15亿 1000余万
二战 6年多 60多个 约20亿 5000余万
——根据百度词条整理
材料三 冷战的结束使世界形势发展的总趋势走向缓和,……但仍然存在着很多矛盾冲突。美国为维护世界霸主地位,不断加强对其他国家和地区的军事干预,严重干扰着世界的和平与发展。同时,两极格局被打破后,一些国家和地区内部长期以来抑而不发的深层矛盾爆发,地区冲突、民族矛盾和宗教纷争不断,恐怖活动抬头,威胁着世界安全。
——摘自部编义务教育教科书九年级下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漫画中的两大对峙军事集团的对抗引发了哪一场战争 指出该战争的性质。
(2)根据材料二,分析两次世界大战的共同影响。
(3)材料三中“冷战”开始的标志是什么 根据材料三回答威胁世界安全的因素有哪些
24.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材料二 印第安人在欧洲殖民者的袭击到来之前逃跑,非洲人被套上枷锁在种植园中被鞭 子驱赶着劳作。 ……奴隶制迫使数以百万计的非洲人和印第安人忍受痛苦而悲惨的生活,迫使这些地区卷入世界近代化全球化的进程中。
——【美】查尔斯·曼恩《1493:物种大交换开创的世界史》
材料三 20世纪30年代,各国货币竞相贬值,关税大战也愈演愈烈。……随之而来国际贸易的进一步趋于萎缩,而这反过来又加深了危机本身。深刻的教训,促使各国始认识到在生产国际化日益发展的背景下,广泛开展国际协调与合作的必要性。
——杨起善《复关对策研究》
材料四 近年来,中国作为经济全球化的受益者、推动者和贡献者,在推动全球化进程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一带一路”倡议和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就是中国为推进新全球以及遏制“逆全球化”开出的良方。
——熊光清《“逆全球化”阻挡不了全球化进程》
(1)材料一反映了哪一重大历史事件 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该事件对世界联系的影响。
(2)根据材料二,分析导致非洲人和印第安人“痛苦而悲惨生活”的原因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货币竞相贬值”是由哪一重大危机所引起的 美国采取了哪一重大行动逐渐走出了这一危机
(4)据材料四,指出“中国为推进新全球化以及遏制‘逆全球化’开出的良方”。综合上述材料,谈谈你对经济全球化的认识。

转载请注明出处高中试卷答案网 » 2024年江苏省泗阳县中考三模考试历史试题(原卷版+解析版)

分享: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