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六单元学情评估卷
一、选择题(本部分共12道试题,每题2分,计24分。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历史场景、遗址遗迹、实物等都承载着历史记忆,反映历史的真实情况。下面图片共同见证了( )
A.反抗侵略,救亡图存 B.国共内战,星火燎原
C.国共合作,打倒军阀 D.国共合作,抗日烽火
2.1928年底,张作霖的儿子张学良发表通告,宣布“服从国民政府,改易旗帜”,这标志着( )
A.国共两党合作正式建立 B.国民革命取得胜利
C.国共合作破裂 D.南京政府在名义上统一了全国
3.下面示意图中的历史事件反映的主题是 ( )
A.北洋政府的统治与军阀割据
B.国共合作与北伐战争
C.毛泽东开辟井冈山道路
D.中国工农红军长征
4.毛泽东多次在危急关头为革命指明正确的方向。当攻打城市受到严重挫折,效仿俄国的做法行不通时,毛泽东提出( )
A.从城市转入农村,建立农村革命根据地
B.实行人民战争的路线,进行抗日持久战
C.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D.开辟敌后抗日根据地,展开人民游击战争
5.“一送(里格)红军,(介支个)下了山,秋雨(里格)绵绵……问一声亲人,红军啊,几时(里格)人马,(介支个)再回山。”这是电视剧《长征》的插曲,红军被迫离开中央苏区的主要原因是( )
A.日本发动全面侵华战争
B.共产党主要领导人犯了右倾机会主义的错误
C.“左”的错误导致红军第五次反“围剿”失利
D.国民党内反动集团叛变革命
6.“它向全世界宣告,红军是英雄好汉……它向十一个省内大约两万万人民宣布,只有红军的道路,才是解放他们的道路。……它散布了许多种子在十一个省内,发芽、长叶、开花、结果,将来是会有收获的。”材料体现了红军长征 ( )
A.使中国革命转危为安
B.播下了革命种子
C.保存了党和红军的基干力量
D.粉碎了国民党反动派消灭红军的企图
7.红军长征是中国革命史上不朽的丰碑。想要更好地了解红军长征的情况,下列史料中最可信的是( )
A.萧华创作的《长征组歌》歌词
B.王树增的历史著作《长征》
C.红军到达陕北后部分将士的留影
D.“重走长征路”活动的照片
8.中国人民经历了14年抗战,特别是8年全民族抗战的艰苦岁月,终于取得了近代以来反抗外来侵略的第一次完全胜利。其中“14年抗战”和“8年全民族抗战”分别始于 ( )
A.九一八事变和西安事变 B.一·二八事变和一二·九运动
C.一·二八事变和七七事变 D.九一八事变和七七事变
9.抗日战争中,中国人民用自己的血肉筑成新的长城。下列搭配正确的是 ( )
A.平型关大捷——主动对日作战取得的第一个重大胜利
B.台儿庄战役——粉碎了日军“不可战胜”的神话
C.百团大战——彭德怀在东北发起的对日作战
D.长沙会战——此后抗战进入了战略相持阶段
10.抗战期间,有一个“人人想去的、充满阳光的、愉快和蔼的地方”,那是敌后战场的指挥中枢,也是中共七大召开的地方。 这个“地方”是( )
A.上海 B.延安 C.古田 D.瑞金
11.在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旗帜下,中国各民族、各政党、各政治派别求同存异,共同抗敌。青年学生、广大妇女、工人、海外华侨和港澳同胞,采取不同方式支援抗战:数万华侨青年回国参战;文艺界成立各种抗战协会,通过文艺作品宣传抗战,振奋士气。这体现了( )
A.正面战场的抗战 B.敌后战场的抗战
C.局部抗战 D.全民族抗战
12.某同学的复习笔记上整理了下图内容,这些内容说明( )
·1935年12月9日,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北平学生高呼“停止内战,一致对外”等口号。·西安事变发生后,中国共产党从全民族的利益出发,主张和平解决,联蒋抗日。·八路军第一一五师在师长林彪率领下,在平型关全歼日军。·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八路军、新四军等抗日武装力量挺进敌后,将敌人的后方变成抗日的前线。·1945年8月9日,毛泽东发表《对日寇的最后一战》声明,号召一切抗日力量反攻,彻底打败日本侵略者。
A.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取得胜利
B.正面战场和敌后战场配合,打败了日本侵略者
C.中国共产党在全民族抗战中发挥了中流砥柱作用
D.中国战场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东方主战场
二、非选择题(共3道试题,计36分)
13.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0分)
材料一
(1)图A,起义部队在 进行改编,从组织上确立了党对军队的领导,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是 ;图B,1929年12月,古田会议确立了 的原则,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定都在 。(4分)
材料二 为扭转当时革命的局面、保存革命的有生力量,毛泽东曾提议“上山”,“上山”意味着毛泽东主张将革命方向和革命力量向边界偏远农村地区转移。……毛泽东果断决定将秋收起义余部转向敌人统治薄弱的边界农村地区,由此开创了中国革命的新天地、新境界。
——摘编自王红霞《精准理解中国革命新道路理论》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述中国共产党革命道路的变化及其变化的原因。(4 分)
(3)综合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中国共产党革命成功的经验。(2分)
14.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2分)
材料一 一战后,日本在华扩张受到了英美列强的遏制,中国的北伐战争使日本在华利益受到削弱,促使日本政府调整对华政策……20世纪30年代初,世界性经济危机发生,日本经济遭受沉重打击,陷入极端困境。日本法西斯势力趁英美忙于应付危机,蒋介石大规模“剿共”之际,夺取东北。
材料二 第五战区在战役总结中指出:“徐州……岌岌可危,战区之司令部本应早已离徐后撤,然以长官镇静处之,不仅得支持三个月之久,且获台儿庄之胜利。”蒋介石通电全国:“此次台儿庄之捷,幸赖我前方将士之不惜牺牲,后方同胞之共同奋斗,乃获此初步之胜利。”
材料三
中国共产党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会场 毛泽东向大会作了《论联合政府》的政治报告,提出当前最重要、最迫切的任务是立即废止国民党一党专政,建立民主联合政府。强调在新民主主义社会制度下,在发展国家经济、合作经济的同时,要让那些有利于国民生计的私人资本主义有发展的便利,保障一切正当的私有财产。——摘编自李颖《中共七大胜利召开和党的指导思想的确立》
(1)根据材料一,概括20世纪30年代日本夺取中国东北的背景。(4分)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日本为夺取中国东北发动了哪一事变。(1分)
(2)根据材料二,概括台儿庄战役胜利的原因。(2分)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台儿庄战役胜利的积极影响。(2分)
(3)中国共产党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召开于哪一年 (1分)根据材料三,概括毛泽东在《论联合政府》中对中国的前途命运作了怎样的擘画。(2分)
15.某校八年级(1)班同学以“伟大的抗日战争”为主题开展探究活动,请你参与。(14 分)
【抗战序幕】
材料一 中共中央通电全国,深刻揭露日本帝国主义的野心,严厉谴责国民政府的不抵抗政策。东北地区的爱国军民自发组织抗日义勇军,一度形成抗日斗争的高潮。义勇军斗争受挫后,中国共产党直接领导的东北抗日联军成为东北抗战的主要力量,活动范围遍及70余县。
—摘编自张从田《确立“十四年抗战”的重大意义》
(1)根据材料一,概括东北地区局部抗战的主要特点。(2分)
【全民族抗战】
材料二 此次两军作战,双方伤亡惨重,但十周之英勇抵抗,已造成中国堪称军事国家之荣誉……上海一隅之抵抗,对于整个中国均有极大之影响。
—摘编自伦敦《泰晤士报》(1937年11月28日)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形成的标志,(1分)并用史实说明中国军民是如何进行“上海一隅之抵抗”的。(1分)
【敌后战场】
材料三
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各个抗日根据地,形成了具有鲜明特点的新型政权形态——“三三制”政权。……在调整阶级关系方面实行减租减息,调动农民生产积极性;在充分利用人力方面把党政军民方方面面的劳动力都动员起来、组织起来,大张旗鼓地开展大生产运动。——摘编自白寿彝《中国通史》
(3)八路军在平型关伏击日军并取得重大胜利有何历史意义 (2分)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中国共产党推动抗日根据地建设的措施。(2分)
【抗战胜利】
材料四 (抗战胜利)是由于近百年来中国人民的空前觉醒和中华民族团结御侮的凝聚力。更为重要的是,中国共产党作为中国抗日战争的中流砥柱,是民族解放战争获取完全胜利的首要条件。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建立、坚持和发展,是争取抗日战争胜利的基本保证。
——摘编自《中国共产党历史》
(4)根据材料四,概括抗日战争取得胜利的原因。(2分)结合所学知识,简述抗日战争胜利的历史意义。(4分)
答案
答案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速查 C D C A C B C D A B D C
4.A 点拨:根据题干“当攻打城市受到严重挫折,效仿俄国的做法行不通时”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27年,毛泽东发动秋收起义,开始时虽攻占了一些县城,但起义军受到严重挫折。有鉴于此,毛泽东放弃了攻打长沙的计划,率领起义部队到达井冈山地区并创建了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拉开了中国革命从城市转入农村、建立根据地的序幕,A 项正确。
5.C 点拨: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33年秋,国民党反动派对中央革命根据地发动第五次“围剿”,由于博古、李德等人“左”的错误,中央红军虽进行了拼死的战斗,但第五次反“围剿”还是失败了,1934年10月,中央红军被迫进行战略转移,开始长征,C项正确。
11.D 点拨:根据题干信息“中国各民族、各政党、各政治派别求同存异,共同抗敌”青年学生、 “广大妇女、工人、海外华侨和港澳同胞,采取不同方式支援抗战”“数万华侨青年回国参战;文艺界成立各种抗战协会,通过文艺作品宣传抗战”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材料反映的是全民族抗战,D项正确。
13.(1)三湾 井冈山革命根据地 思想建党、政治建军瑞金(每空1分,共4分)
(2)变化:由照搬俄国革命道路的城市中心论转变为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新道路。 (2分)原因:国民党反动派背叛革命;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国情;俄国的革命道路不符合中国国情。 (答出任意两点即可得2分)
(3)坚持中国共产党的坚强领导;立足中国实际,开拓创新;要始终代表人民的利益,以得到人民的支持;适时建立革命统一战线等。 (答出任意两点,言之有理即可得2分)
14.(1)背景:日本在华扩张受阻,调整了对华政策;日本遭受经济危机的沉重打击;英美等国家忙于应付危机,无暇东顾;蒋介石忙于“围剿”红军。 (答出任意两点即可得4分)事变:九一八事变。 (1分)
(2)原因:指挥官临危不惧,指挥镇定;前方将士不惜牺牲,发扬视死如归的精神;后方同胞的支持。 (答出任意两点即可得2分)积极影响:是抗战以来中国正面战场取得的最大的一场胜仗;振奋了中国军民的精神,坚定了抗战意志和信念。 (答出任意一点即可得2分)
(3)年份:1945年。擘画:废止国民党一党专政,建立民主联合政府;发展国家经济、合作经济,建立新民主主义的社会制度;发展有利于国民生计的资本主义经济,保护私有财产。 (答出任意一点即可得2分)15.(1)中国共产党积极领导;爱国军民自发组织武装斗争;活动范围广,规模较大。(答出任意两点即可得2分)
(2)标志:国民党公开发表国共合作宣言。(1分)史实:淞沪会战中,中国军队先后出动70余万兵力,多次打退日军的进攻;姚子青率全营守卫宝山,与日军苦战3天,全营官兵壮烈牺牲;谢晋元率部坚守四行仓库阵地,消灭日军200多人,完成任务后撤出;中国空军首次参战,击落3架日机,初战告捷。 (答出任意一点即可得1分,其他答案符合史实亦可)
(3)意义:是全民族抗战爆发后中国军队主动对日作战取得的第一个重大胜利,粉碎了日军“不可战胜”的神话。(2分)措施:建立“三三制”抗日民主政权,实行民主选举;实行地主减租减息、农民交租交息的土地政策;开展大生产运动;推行精兵简政。 (答出任意两点即可得2分)
(4)原因:中国人民的空前觉醒和中华民族团结御侮的凝聚力;中国共产党在全民族抗战中发挥了中流砥柱作用;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建立。 (答出任意两点即可得2分)意义: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是近代以来中国人民反抗外敌入侵第一次取得完全胜利的民族解放斗争;它促进了中华民族的觉醒,为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实现彻底的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奠定了重要基础;中国战场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东方主战场,对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维护世界和平作出了巨大贡献;中国的国际地位得到提高。 (答出任意两点即可得4分)
转载请注明出处高中试卷答案网 » 统编版历史八年级上册第五、六单元学情评估卷(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