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卷答案
寻你做寻,想你所想

2023-2024统编版八年级上册期末学情评估历史卷(B)(答案)

期末学情评估卷(B)
一、选择题(本部分共12道试题,每题2分,计24分。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他的诗句“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被习近平总书记视为饱含着“报国情怀”。他领导的虎门销烟彰显了中华民族反抗外来侵略的坚强意志。他就是( )
A.林则徐 B.关天培 C.陈化成 D.魏源
2.著名文化学者余秋雨说:“废墟是昨天派往今天的使者,废墟让我们把地理读成历史。”站在北京西北郊的一处(如下图)废墟上,我们可以解读到的历史是 ( )
A.邓世昌壮烈殉国 B.戚继光抗倭
C.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 D.广州三元里人民抗英
3.太平天国运动、义和团运动的失败,和以往农民起义最大的不同在于( )
A.政府的残酷镇压 B.中外反动势力的联合镇压
C.农民军内部分裂 D.提出平均分配土地的方案
4.19世纪60年代以后,英国支持浩罕国军事头目阿古柏入侵新疆地区。俄国出兵侵占新疆伊犁地区。法国控制越南,中法战争爆发。1874年日本侵略台湾:1884年法国进攻台湾。据此构建的合适主题是( )
A.边疆危机 B.瓜分狂潮
C.救亡图存 D.开眼看世界
5. 1912年3月11日,孙中山颁布了由参议院制定的《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由此可知,这一时期的历史趋势是( )
A.由屈辱走向振兴 B.由封闭走向开放
C.由分裂走向统一 D.由专制走向民主
6.创刊于1922年 9月的《向导》是中国共产党第一份中央机关报,该报持之以恒地宣传“打倒帝国主义”和“打倒封建军阀”。该报的主张符合( )
A.中共一大确定的党的中心工作 B.新文化运动高举的两大口号
C.中共二大提出的民主革命纲领 D.孙中山提出的三民主义
7.下面时间轴反映了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历史进程,其中“★”处对应的内容是 ( )
A.辛亥革命 B.国民革命
C.二次革命 D.土地革命
8.张学良、杨虎城说:“大义当前,不容反顾,只求于救亡主张贯彻,有济于国家,为功为罪,一听国人之处置。”这表明张学良、杨虎城发动西安事变是为了 ( )
A.要求与日本进行“和谈” B.发动政变,取而代之
C.推翻国民党的反动统治 D.实行“兵谏”,逼蒋抗日
9.某校历史社团为举办图片展览搜集了下面的图片,该展览反映的主题是 ( )
A.抗日战争中人民军队与老百姓鱼水情深
B.全民族抗战是中国抗日战争胜利的法宝
C.海外华侨的支援是抗战胜利的重要条件
D.两个战场的相互配合是抗战胜利的关键
10.国民党《中央日报》的总主编陶希圣说:“我们明知道共产党不会来渝谈判,我们要假戏真做,制造空气。”由此可见,国民党发起谈判的真实意图是( )
A.共同商讨国家大计 B.政治舆论上获得主动
C.讨论建立联合政府 D.确定和平建国方针
11.近代中国民族工业发展历经曲折,下图中“短暂的春天”的发展状况出现的时间段是( )
A.辛亥革命后 B.一战期间
C.国民政府统治前期 D.抗日战争期间
12. 20世纪30-40年代初期,著名画作《田横五百士》《愚公移山》等在全国传播:优秀歌曲《毕业歌》《黄河大合唱》等在全国传唱:“国人爱国,请用国货”“挽回利权,振我中华”等成为商业广告炙手可热的用语。这些所反映的共同时代主题是( )
A.歌颂祖国 B.追求理想
C.抗日救亡 D.抨击时政
二、非选择题(共3道试题,计36分)
13.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1分)
材料一
(1)图A中①处是 ,这场战争改变了中国历史发展的进程,中国开始沦为 社会;图B中②处是 ,就地理位置而言,两次鸦片战争主要进攻 地区。(4分)
材料二 19世纪末,帝国主义列强激烈争夺和瓜分中国,造成中国空前严重的民族危机。这种危机感促成了人们的觉醒,救亡图存成了当时最紧迫的要求。
——摘自《山东大学精品课程》
(2)结合所学知识回答,19世纪末,列强“瓜分中国”的主要表现形式有哪些 (2分)面对危机,当时先进的中国知识分子进行了哪一救亡图存的探索 (1分)
材料三 严格说来,拳匪运动可以说是我国近代史上第三个救国救民的方案,不过这个方案是反对西洋化、近代化的,与第一、第二两个方案是背道而驰的。拳匪的惨败是极自然的,惨败代价之大足以证明中华民族要图生存,绝不可以开倒车。等到自强、变法等都失败了,国人然后注意到孙中山先生所提出的救国救民的方案。
——摘编自蒋廷黻《中国近代史》
(3)材料三中的“第一、第二两个方案”分别是指什么 (2分)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说说这两个方案与“拳匪运动”相比有何共同之处。(2分)
14.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1分)
材料一
(1)根据材料一,概括洋务派的强国举措。(3分)
(2)选做题:以下两个小题,请任选一个作答。(如果两个都答,按第①小题计分)
材料二
“中国国民不拜天,又不拜孔子,留此膝何为 ”——康有为《请饬全国祀孔仍行跪拜礼》
《新青年》发表了大量文章,猛烈抨击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家传统和文化。鲁迅的白话小说《狂人日记》,以新文学的形式深刻揭露了封建礼教的吃人本质,号召人民起来推翻“黑漆漆的”吃人社会。——摘编自《中国历史》八年级上册
材料三 孙中山领导的这一场解放运动,即使最后还是输了,但在中国的历史上,这是一次史无前例的胜利。……一百多年了,现在回头看那一段不平凡的历史,也会热血澎湃。因为这是中华儿女的一次重大崛起。
①材料二中康有为和新文化运动对待儒家文化的态度有什么不同 (2分)你如何看待新文化运动对传统文化的态度 (4分)
②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为什么说辛亥革命“最后还是输了” (2分)既然“输了”,为什么还认为它是“史无前例的胜利” (4分)
(3)综合上述材料和问题,谈谈你对中国近代化探索的认识。(2分)
15.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4分)
材料一 从前革命党推翻清朝,不过推倒了清朝的大皇帝;但大皇帝推倒之后,便生出了无数小皇帝。这些小皇帝仍旧专制,比从前的大皇帝还要暴虐无道……今日民国的国基还没有巩固,我们必要另做一番工夫,把国家再造一次,然后民国的国基才能巩固。
——摘编自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开会词
材料二 国民党军队在正面战场虽然败仗居多,牺牲惨重,但在阻滞日军迅速灭亡中国的图谋中还是起了重要作用 但是如果离开了敌后战场对日军的牵制,离开了敌后根据地对日本占领者的骚扰和打击,正面战场坚持的时间是极为有限的。
——摘编自《中共是抗战中流砥柱 没敌后战场抗战难持续》
材料三
民工 543万人
担架 30.5万副
大小车 88万辆
牲畜 76.7 万头
筹粮 48万吨
挑子 20.6万副
船只 8500只
淮海战役人民支前统计表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生出了无数小皇帝”所导致的局面。(1分)为巩固“民国的国基”,国共两党采取了哪些措施 (2分)
(2)根据材料二,指出抗日战争中正面战场和敌后战场各自所起的作用。(4分)结合所学知识,分别举出一例正面战场和敌后战场取得胜利的著名战役。(2分)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淮海战役胜利的重要因素及其胜利的意义。(3分)
(4)综合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从近代国共两党关系的变化中得到的启示。(2分)
答案
答案速查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A C B A D C B D B B B C
2.C 点拨: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图片中的废墟是圆明园遗址。1856年,英法联军发动第二次鸦片战争。1860年,英法联军闯入圆明园,对其进行了大肆抢劫,之后又放火烧毁。C 项正确。
5. D 点拨: 根据题干“1912年3月 11日, 孙中山颁布了由参议院制定的《中华民国临时约法》”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12年2月 12日,宣统帝下诏退位,清朝260多年的君主专制统治结束。1912年3月11日,孙中山以临时大总统名义颁布了《中华民国临时约法》,它肯定了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制度和民主自由原则。因此,反映了中国近代由专制走向民主的历史发展趋势,D项正确。
8.D 点拨:由材料“大义当前,不容反顾,只求于救亡主张贯彻,有济于国家,为功为罪,一听国人之处置”可知,张学良、杨虎城发动西安事变是“只求救亡主张贯彻,有济于国家”,即为了抗日救亡,D项正确。
13.(1)厦门 半殖民地半封建 汉口 沿海(每空1分,共4分)
(2)表现形式:抢夺利权,强租租借地,划分“势力范围”,推行“门户开放”政策等。(答出任意两点即可得2分)探索:戊戌变法(或答维新变法运动)。 (1分)
(3)方案:洋务运动、戊戌变法。 (2分)共同之处:都是在面临严重民族危机的情况下进行的;都是为了挽救民族危亡。 (一点1分,共2分)
14.(1)创办军事工业;开办民用企业;派遣留学生,培养人才;建立新式海军。 (答出任意三点即可得3分)
(2)①不同:康有为尊孔崇儒;新文化运动猛烈抨击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家传统和文化。 (2分)看法: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家传统道德是中国封建统治的理论和思想基础,如果要实现中国近代化,就必须反对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家传统道德,以摧毁封建统治基础。所以说,从当时和后世的影响来看,新文化运动都具有进步性。但其对于中国传统文化的看法带有一定的片面性。 (从进步性、局限性两个方面分析,言之有理即可得4分)
②辛亥革命输了的原因:辛亥革命没有改变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性质,没有完成反帝反封建的革命任务,并且辛亥革命的胜利果实最终被袁世凯窃取,因而说辛亥革命“最后还是输了”。(2分)辛亥革命胜利的原因:辛亥革命推翻了清王朝的反动统治,宣告了中国两千多年君主专制制度的终结,它拉开了中国完全意义上的近代民族民主革命的序幕,极大推动了中华民族的思想解放,打开了中国进步潮流的闸门,因而说辛亥革命是“史无前例的胜利”。 (4分)
(①②任答一个即可,如果两个都答,按第①小题计分)
(3)中国近代化由学习器物到制度再到思想文化,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 (言之有理即可得2分)
15.(1)局面:军阀割据纷争(或军阀割据混战)。 (1分)措施:国共合作,建立革命统一战线;建立黄埔军校;进行国民革命(或进行北伐)。 (答出任意两点即可得2分)
(2)作用:国民党军队在正面战场先后组织了一系列战役,粉碎了日军迅速灭亡中国的图谋; (2分)八路军、新四军在敌后战场一方面配合正面战场作战,另一方面深入敌占区,广泛开展抗日游击战争。 (2分)战役:台儿庄战役、第三次长沙会战;百团大战、平型关大捷。(正面战场和敌后战场各举一例即可,2分)
(3)因素:人民群众的支持。 (1分)意义:解放了长江中下游以北的广大地区。 (2分)
(4)团结就是力量;国共两党合则两利,分则两伤;得民心者得天下;等等。 (答出任意两点,言之有理即可得2分)

转载请注明出处高中试卷答案网 » 2023-2024统编版八年级上册期末学情评估历史卷(B)(答案)

分享: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