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单元质量检测
第Ⅰ卷(选择题 共45分)
一、选择题:本题共15小题,每小题3分,共45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
1.(2023·湖南联考)湖北省云梦县睡虎地秦墓竹简上记有《金布律》:“钱十一当一布。其出入钱以当金、布,以律。”“贾市居列者及官府之吏,毋敢择行钱、布。”这说明( )
A.《金布律》客观反映了现实
B.秦朝尚未实现货币统一
C.秦朝实物货币与金属货币并行
D.秦朝的市场管理较为完善
2.(2023·山东德州期末)下图所示为北宋纸币发行情况。据此可知,北宋( )
A.纸币需求迅速增长
B.纸币的信用不断上升
C.海外贸易日益繁荣
D.纸币渐成官方发行主币
3.(2023·山西晋中期末)明初政府强力推行钞币制度,禁用金银;在成化、弘治两朝以后出现了朝野广泛用银的景象,打破了君主垄断货币的局面。据此可知( )
A.铜钱和纸币是主要货币
B.政府牢牢控制着铸币权
C.民间力量推动货币变迁
D.明朝中央集权受到挑战
4.(2023·河北张家口期末)晚清汉口开埠通商后,市场上同时流通银两、铜钱、银元、官票、汉钞等,交易颇有不便。市场上出现了一种只做计算单位、并无实物的洋例银,做为统一的记账、结算的货币。洋例银的出现( )
A.表明中央与地方矛盾激化
B.适应了对外贸易发展的需要
C.加剧了清政府的财政危机
D.有利于抵制列强的经济侵略
5.(2024·广东珠海)在“收回轮、路、电、邮经营权”的背景下,清政府邮传部上书慈禧太后,获准成立交通银行。1914年哈尔滨交通银行开始发行印有哈尔滨地名的“国币”券,直接面对沙俄卢布及日本的金融政策。对上述材料理解正确的是( )
A.保路运动推动交通银行的创立
B.成为官僚资本巧取豪夺的工具
C.它终结了银元的法定货币地位
D.发行“国币”券抵御经济侵略
6.(2023·安徽蚌埠期末)尼克松在其回忆录中写道:“英国大使找到(美国)财政部,要求把30亿美元兑换成黄金。无论我们接受或拒绝这个要求,其后果都很危险……我决定关闭黄金窗口,让美元浮动。”这一决定( )
A.让美元取得了等同于黄金的地位
B.稳定了美国经济和国际金融秩序
C.使布雷顿森林体系开始走向瓦解
D.体现了美英外交政策的协调一致
7.(2023·天津和平期末)2015年11月30日,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决定从2016年10月1日起将人民币纳入特别提款权货币篮子,人民币成为除欧元、美元、英镑、日元之外的第五种货币。据此说明(深度解析)( )
A.中国改革成就突出,成为经济主导
B.人民币和欧元等结盟对抗美元
C.人民币国际化的进展加快
D.新国际货币体系仍以美元为主导
8.(2024·广东深圳红岭中学)有学者认为,西晋儒学家、文学家傅玄提出的“度时宜而立制”“量民力以役赋”“所务公而制有常”等治税原则颇令后世佩服。之所以“颇令后世佩服”是因为,这些原则( )
A.蕴含了公平便利等思想
B.丰富了传统儒学的内涵
C.减轻了农民的赋役负担
D.抑制了豪强地主的势力
9.(2024·湖北荆州沙市中学)安史之乱后,南方有户184万,垦田162万顷。按相同的标准,如果此时继续推行租庸调制,可得租330万石米,而实行两税法,则可得1620万石米。故当时尽管受到一些人的反对,德宗还是坚决实行了两税法。由此可知( )
A.推行两税法是为增加政府财政收入
B.经济重心南移是实行两税法的原因
C.南方地区是国家赋税收入主要来源
D.推行实物税收是生产力发展的需要
10.(2023·福建莆田期中)下图为唐中后期到北宋时期政府钱币与实物税收数量折线图。其变化趋势说明( )
A.唐宋土地政策渐趋宽松
B.社会商品经济发展繁荣
C.封建人身依附关系松弛
D.社会动荡影响农业发展
11.(2024·辽宁阜新期中)南北朝时期实行租调制,按户征税。北宋时“客户起移,不须取主人凭由,须每年收田毕日,商量去取,各取稳便”。明代将力役改为雇役,役户只要缴纳一定银两,便可免除役劳,而由官府雇人代役。这些变化反映了( )
A.政府管理职能渐趋弱化
B.人身依附关系渐趋松弛
C.重农抑商政策逐渐减轻
D.土地兼并之风逐渐杜绝
12.(2023·广东揭阳期末)康熙末年,1711年规定:“盛世滋生人丁,永不加赋”,这就让丁税固定了下来。雍正时,将人丁税摊入地亩,按地亩多少,定纳税之数目。二者经济改革的落脚点是( )
A.清初长期战争,经济遭到严重破坏
B.从重视农业、稳定农业入手
C.土地兼并,政府收入减少
D.社会矛盾激化
13.(2024·福建三明一中)厘金制度一直被视为晚清地方政府剥削商户,阻碍商品经济发展的恶税。但据雍前等人最新研究发现,内陆地区的厘金扩大了本土棉布市场,并非恶税;沿海地区的厘金却成为洋布竞销的帮凶。对厘金认识的变化说明史学研究( )
A.受学者主观感受影响较大
B.已有的结论被新史料推翻
C.取决于区域研究发展水平
D.随着视野拓宽而更趋全面
14.(2024·江苏盐城大丰新丰中学)1928年6月,南京国民政府发表了对外宣言,要求同各国重订新约;同年7月,美国首先与南京国民政府订立新约,承认中国“关税完全自主之原则”,随后南京国民政府陆续与法、英等国缔结类似条约。这些条约的签订( )
A.扭转了中国对外贸易逆差的局面
B.标志着中国关税自主已经实现
C.主要得益于中国对外战争的胜利
D.有利于提高民族工业的竞争力
15.(2024·河南商丘)经过不断改革,20世纪90年代,我国形成了内资企业适用《企业所得税暂行条例》、外资企业适用《外商投资企业和外国企业所得税法》的企业所得税制度。“内外有别”的税制下,虽然内外资企业的法定名义税率统一为33%,但由于外资企业享受的税收优惠,实际税负仍然是“内重外轻”的“双轨制”运行模式。这反映出当时我国( )
A.对外开放水平不断提升
B.经济体制开始转轨
C.企业的经营权逐渐放宽
D.税制改革亟待深化
第Ⅱ卷(非选择题 共55分)
二、非选择题:本题共4题,第16题14分,第17题16分,第18题11分,第19题14分,共55分。
16.(14分)(2024·广东深圳联考)“中国名片”人民币
第二套人民币于1955年3月1日起开始发行,揭开了中国印钞造币崭新的一页。
材料一 纸币图案简表
正面 背面
主币:1元:天安门; 2元:延安宝塔山; 3元:井冈山;5元:各民族大团结; 10元:工农像辅币:1角:拖拉机;2角:火车;5角:水电站;1分:汽车;2分:飞机;5分:轮船 都印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徽和汉、蒙、维、藏四种文字
材料二 两位设计者的口述
罗工柳:那还是新中国刚刚成立不久,党中央考虑到第一套人民币大多是在解放区印制的,带有“战时货币色彩”,规格、质地不统一,票种较多,不能适应经济建设的需要,提出要设计一套高水平的货币。
周令钊:为了使新钞票彻底摒弃带有殖民色彩的图案装饰,我们与北京印钞厂的设计、雕刻人员到故宫、颐和园、云冈石窟去临摹古建筑、石雕、石刻、铜器以及长廊里的彩画中的花纹和图案……2元券背面景框源自故宫的窗棂,3元券背面的边框取自敦煌壁画中飞天的飘带。
(1)结合所学,简述第一套和第二套人民币发行的背景。(8分)
(2)第二套人民币的票面设计反映了新中国的政治本色,体现了时代风貌、革命传统和历史文化。结合所学,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6 分)(要求:运用信息充分,史论结合,逻辑清晰)
17.(16分)(2023·湖北咸宁期末)【世界经济秩序的变化】
二战后,世界经济秩序不断调整。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二战后,英国经济、军事实力一落千丈,海外殖民地纷纷独立,英镑被迫让出世界首席货币的位置。凭借着美国强大的黄金储备和世界最大债权国的地位,美元成为世界主要的结算货币,即美元与黄金保持可兑换性,其他国家的货币与美元挂钩,各国货币间维持一定的汇率。美元的世界货币地位与美国的帝国霸权互相结合、互相作用,使得美元资本可以在世界范围内广泛地进行国际剥削和财富掠夺,这是新帝国主义的重要特征和本质。
——邱海平等《资本积累逻辑下
的美元与新帝国主义》
材料二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确定的近3期货币特别提款权货币篮子权重。
(1)根据材料一,指出二战后世界货币新体系,并结合所学评述“这是新帝国主义的重要特征和本质”的观点。(8分)
(2)根据材料二,指出当今世界的货币格局,结合所学列举21世纪中国参与国际金融建设的主要举措。(8分)
18.(11分)(2023·甘肃庆阳期末)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下表为中国古代赋役制度
时间 名称 主要内容
春秋时期 初税亩 规定不论公田(井田)和私田,一律按实际亩数征税。
两汉时期 编户制度 汉政府把百姓编入政府户籍,实行按编户征收人头税、田租、徭役和兵役。(租以土地计,较轻;人头税以丁计,较重)
唐朝 租庸调制两税法 租庸调制:成年男子每年向国家交纳一定数量的租(田租,交纳谷物),调(人头税,交纳帛或布),以绢或布代替徭役为“庸”两税法:每户按资产交户税,按土地交地税,取消租庸调和杂税、杂役;分夏秋两季征税。
明朝 一条鞭法 将原来的田赋、徭役、杂税等“并为一条”,折成银两,分摊到田亩上,按人丁和田亩多寡来分担。
清朝 摊丁入亩 把丁税平均摊入田亩之中,征收统一的赋税。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中国古代史知识,围绕“中国古代赋役制度演变”自拟一个论题,并予以阐释。(11分)(要求:论题具体明确,说明须史论结合。)
19.(14分)(2023·河北石家庄期末)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唐宋时期,海外贸易有了快速发展,为了管理日益繁荣的海外贸易,唐朝设立了市舶司主管对外港口的贸易活动。宋太宗曾派内侍8人,带着国书、礼物和丝绸,前往海外各国出使,主旨是邀请外国商人来中国做生意。宋仁宗时又下令地方官设法招引外商,给予优待,以便外国船多来一些。市舶岁入约110万缗,约占国库收入的1/60。市舶司还负有接送外来船舶、保护和接待外商的使命。
——摘编自袁行霈、严文明《中华文明史》
材料二 近代中国海关依据不平等条约而设立,外籍税务司制度受到各国支持,使得总税务司在内的绝大部分洋员由英国人担任。这种状态下的中国海关庞杂无比,除了进行税务和海务的本职管理外,还要确保清政府按条约规定的方式进行贸易。此外海关还承担了大量由条约赋予、列强强加、清政府委办或关乎总税务司利益的职务。至于总税务司以海关的名义举办的洋务活动和外交活动更不胜枚举,海关几成“业余外交部”。
——摘编自曲金良《中国海洋文化史长编》
材料三 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全国海关工作会议和全国人大均要求对明显过高的税率做局部调整,以扩大对外经济技术交流,保护和促进国内生产的发展。随后各地海关开始改革管理体制,实行统一的报关制度,恢复海关征税和海关统计。同时将关税收入统归中央,关税单独计征,与外贸利润分开交库。
——摘编自岑维廉等《关税理论与中国关税制度》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唐宋建立市舶司的原因。(4分)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晚清海关管理的特点。(4分)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海关改革的意义。(6分)
第五单元质量检测
第Ⅰ卷(选择题 共45分)
一、选择题:本题共15小题,每小题3分,共45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
1.(2023·湖南联考)湖北省云梦县睡虎地秦墓竹简上记有《金布律》:“钱十一当一布。其出入钱以当金、布,以律。”“贾市居列者及官府之吏,毋敢择行钱、布。”这说明( C )
A.《金布律》客观反映了现实
B.秦朝尚未实现货币统一
C.秦朝实物货币与金属货币并行
D.秦朝的市场管理较为完善
解析:从材料中可以看出秦朝既有金属货币“金”,也有实物货币“布”,C项正确;《金布律》一定程度上反映了现实,但是它也是人书写的,一定程度上带有主观性,排除A项;B项不符史实,结合所学可知,秦朝建立后统一了货币,排除B项;材料只能反映秦朝使用货币的情况,不能体现市场管理的情况,排除D项。故选C项。
2.(2023·山东德州期末)下图所示为北宋纸币发行情况。据此可知,北宋( A )
A.纸币需求迅速增长
B.纸币的信用不断上升
C.海外贸易日益繁荣
D.纸币渐成官方发行主币
解析:依据材料“北宋纸币发行情况”,结合所学可知北宋货币发行量在逐渐地增加,说明其纸币的需求量增长迅速,A项正确;纸币发行量增加,不能说明纸币的信用上升,排除B项;仅从纸币的发行量,无法得出海外贸易的状况,排除C项;材料仅能反映纸币的发行量变化,排除D项。故选A项。
3.(2023·山西晋中期末)明初政府强力推行钞币制度,禁用金银;在成化、弘治两朝以后出现了朝野广泛用银的景象,打破了君主垄断货币的局面。据此可知( C )
A.铜钱和纸币是主要货币
B.政府牢牢控制着铸币权
C.民间力量推动货币变迁
D.明朝中央集权受到挑战
解析:根据材料“明初政府……禁用金银;在成化、弘治两朝以后出现了朝野广泛用银的景象”,可知明初强力推行钞币制度,但由于铜钱在铸造和流通方面的诸多弊病以及宝钞贬值,明王朝的钞币制度最终退出民间流通。与之相适应,民间促进的白银货币化趋势强劲并影响到明朝的统治阶层,终于在成化、弘治两朝以后出现了朝野广泛用银的景象,C项正确;材料讲述的是白银货币化,与铜线和纸币无关,排除A项;“政府牢牢控制着铸币权”与材料不符,排除B项;材料中讲述的是君主垄断货币的权力而非讲述中央集权的内容,排除D项。故选C项。
4.(2023·河北张家口期末)晚清汉口开埠通商后,市场上同时流通银两、铜钱、银元、官票、汉钞等,交易颇有不便。市场上出现了一种只做计算单位、并无实物的洋例银,做为统一的记账、结算的货币。洋例银的出现( B )
A.表明中央与地方矛盾激化
B.适应了对外贸易发展的需要
C.加剧了清政府的财政危机
D.有利于抵制列强的经济侵略
解析:根据材料“同时流通银两、铜钱、银元、官票、汉钞”可知,出现了多元货币一起流通的混乱复杂局面,汉口成为通商口岸后,在商业活动中产生了一种只作为计算单位的洋例银,客观上适应了对外贸易的发展,B项正确;洋例银是市场自发形成的,未体现中央与地方的关系,排除A项;洋例银客观上促进了中国对外贸易的发展,有利于增加政府财政和税收,排除C项;洋例银客观上适应了西方的经济侵略,没有抵制列强经济侵略的作用,排除D项。故选B项。
5.(2024·广东珠海)在“收回轮、路、电、邮经营权”的背景下,清政府邮传部上书慈禧太后,获准成立交通银行。1914年哈尔滨交通银行开始发行印有哈尔滨地名的“国币”券,直接面对沙俄卢布及日本的金融政策。对上述材料理解正确的是( D )
A.保路运动推动交通银行的创立
B.成为官僚资本巧取豪夺的工具
C.它终结了银元的法定货币地位
D.发行“国币”券抵御经济侵略
解析:根据材料“1914年哈尔滨交通银行开始发行印有哈尔滨地名的‘国币’券,直接面对沙俄卢布及日本的金融政策。”可知,1914年哈尔滨交通银行发行的“国币”券具有应对列强对华金融侵略的作用,D项正确;清朝末年掀起的保路运动是四川、广东、湖南、湖北等省人民反对清政府将民办的川汉、粤汉铁路出卖给帝国主义的群众运动,与交通银行的创立无关,排除A项;材料未涉及官僚资本的信息,国民党时期的四大银行是官僚资本巧取豪夺的工具,排除B项;1935年国民政府实行了币制改革,制定了“废两改元”的原则,终结了银元的法定货币地位,排除C项。故选D项。
6.(2023·安徽蚌埠期末)尼克松在其回忆录中写道:“英国大使找到(美国)财政部,要求把30亿美元兑换成黄金。无论我们接受或拒绝这个要求,其后果都很危险……我决定关闭黄金窗口,让美元浮动。”这一决定( C )
A.让美元取得了等同于黄金的地位
B.稳定了美国经济和国际金融秩序
C.使布雷顿森林体系开始走向瓦解
D.体现了美英外交政策的协调一致
解析:结合所学可知,布雷顿森林体系的主要内容是双挂钩原则即黄金和美元挂钩,美元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会员国的货币挂钩,以此来稳定汇率,而材料“决定关闭黄金窗口,让美元浮动”明显和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双挂钩原则不相符,因此使布雷顿森林体系开始走向瓦解,C项正确;A项是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内容,而材料明显和布雷顿森林体系内容相悖,排除A项;美国做法一定程度上不利于国际金融秩序的稳定,排除B项;材料体现了英美的分歧而非一致性,排除D项。故选C项。
7.(2023·天津和平期末)2015年11月30日,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决定从2016年10月1日起将人民币纳入特别提款权货币篮子,人民币成为除欧元、美元、英镑、日元之外的第五种货币。据此说明(深度解析)( C )
A.中国改革成就突出,成为经济主导
B.人民币和欧元等结盟对抗美元
C.人民币国际化的进展加快
D.新国际货币体系仍以美元为主导
解析:材料中人民币加入特别提款权货币篮子,表明人民币走向世界,体现了人民币国际化的进展加快,故C项正确;“成为经济主导”的说法不符合史实,故排除A项;材料未涉及各种货币之间的关系,故排除B项;D项表述正确,但与材料主旨不符,故排除。
8.(2024·广东深圳红岭中学)有学者认为,西晋儒学家、文学家傅玄提出的“度时宜而立制”“量民力以役赋”“所务公而制有常”等治税原则颇令后世佩服。之所以“颇令后世佩服”是因为,这些原则( A )
A.蕴含了公平便利等思想
B.丰富了传统儒学的内涵
C.减轻了农民的赋役负担
D.抑制了豪强地主的势力
解析:根据材料“西晋儒学家、文学家傅玄提出的‘度时宜而立制’‘量民力以役赋’‘所务公而制有常’等治税原则颇令后世佩服。”可知,体现了因时因地、量民力而征税的原则,这在一定程度上蕴含着公平便利的思想,A项正确;材料内容体现不出对传统儒学的丰富,与题意无关,排除B项;材料未涉及西晋时期国家通过这些税则减轻农民赋役的信息,排除C项;材料内容与抑制豪强地主的势力无关,排除D项。故选A项。
9.(2024·湖北荆州沙市中学)安史之乱后,南方有户184万,垦田162万顷。按相同的标准,如果此时继续推行租庸调制,可得租330万石米,而实行两税法,则可得1620万石米。故当时尽管受到一些人的反对,德宗还是坚决实行了两税法。由此可知( A )
A.推行两税法是为增加政府财政收入
B.经济重心南移是实行两税法的原因
C.南方地区是国家赋税收入主要来源
D.推行实物税收是生产力发展的需要
解析:据材料“而实行两税法,则可得1620万石米。故当时尽管受到一些人的反对,德宗还是坚决实行了两税法”可知,两税法获得收入比租庸调制多,皇帝不顾一些人反对坚持实行两税法,说明推行两税法是为增加政府财政收入,A项正确;材料与经济重心南移无关,增加国家财政收入是推行两税法的主要原因,排除B项;材料无比较国家赋税收入的主要来源,不能得出南方地区是国家赋税收入主要来源的结论,排除C项;两税法是为了增加税收,并且主要是向货币税收转变,排除D项。故选A项。
10.(2023·福建莆田期中)下图为唐中后期到北宋时期政府钱币与实物税收数量折线图。其变化趋势说明( B )
A.唐宋土地政策渐趋宽松
B.社会商品经济发展繁荣
C.封建人身依附关系松弛
D.社会动荡影响农业发展
解析:依据材料图示可以看出唐中后期到北宋时期,政府的财政收入征收,货币征收在逐步增长,实物征收相对减少,说明这一时期商品经济取得了一定程度的发展,B项正确;由材料无法得出土地政策的变化,排除A项;材料涉及的是征收内容,不能得出人身依附关系的松弛,排除C项;材料涉及的是商品经济的发展,得益于社会的稳定,排除D项。故选B项。
11.(2024·辽宁阜新期中)南北朝时期实行租调制,按户征税。北宋时“客户起移,不须取主人凭由,须每年收田毕日,商量去取,各取稳便”。明代将力役改为雇役,役户只要缴纳一定银两,便可免除役劳,而由官府雇人代役。这些变化反映了( B )
A.政府管理职能渐趋弱化
B.人身依附关系渐趋松弛
C.重农抑商政策逐渐减轻
D.土地兼并之风逐渐杜绝
解析:根据材料“客户起移,不须取主人凭由,须每年收田毕日,商量去取,各取稳便”“明代将力役改为雇役,役户只要缴纳一定银两,便可免除役劳,而由官府雇人代役”可知,宋朝和明朝的措施反映了人身依附关系渐趋松弛,有利于保证农民的劳动时间,B项正确;材料反映了人身依附关系渐趋松弛,A项不符合材料主旨,排除A项;材料未涉及重农抑商政策,排除C项;土地兼并不可能被杜绝,D项说法错误,排除D项。故选B项。
12.(2023·广东揭阳期末)康熙末年,1711年规定:“盛世滋生人丁,永不加赋”,这就让丁税固定了下来。雍正时,将人丁税摊入地亩,按地亩多少,定纳税之数目。二者经济改革的落脚点是( B )
A.清初长期战争,经济遭到严重破坏
B.从重视农业、稳定农业入手
C.土地兼并,政府收入减少
D.社会矛盾激化
解析:依据材料“盛世滋生人丁,永不加赋”“人丁税摊入地亩,按地亩多少,定纳税之数目”,可以看出两者都涉及税收,落脚点都是农业,B项正确;清初长期战争与史实不符,排除A项;材料并未涉及土地兼并的状况,排除C项;材料涉及的是农业,并未涉及社会矛盾的状况,排除D项。故选B项。
13.(2024·福建三明一中)厘金制度一直被视为晚清地方政府剥削商户,阻碍商品经济发展的恶税。但据雍前等人最新研究发现,内陆地区的厘金扩大了本土棉布市场,并非恶税;沿海地区的厘金却成为洋布竞销的帮凶。对厘金认识的变化说明史学研究( D )
A.受学者主观感受影响较大
B.已有的结论被新史料推翻
C.取决于区域研究发展水平
D.随着视野拓宽而更趋全面
解析:根据材料可知,晚清时期对厘金制度的认识发生了变化,从被看做是“阻碍商品经济发展的恶税”逐渐变为肯定内陆地区的厘金制度,否定沿海地区的厘金制度,看法更加辩证,这说明史学研究随着视野拓宽而更趋全面,D项正确;对厘金认识的变化是学者经过研究后得出的结论,不能说是受学者主观感受影响较大,排除A项;材料信息并没有完全推翻已有的结论,排除B项;“取决于”说法过于绝对,且材料主旨不是强调区域研究发展水平如何,排除C项。故选D项。
14.(2024·江苏盐城大丰新丰中学)1928年6月,南京国民政府发表了对外宣言,要求同各国重订新约;同年7月,美国首先与南京国民政府订立新约,承认中国“关税完全自主之原则”,随后南京国民政府陆续与法、英等国缔结类似条约。这些条约的签订( D )
A.扭转了中国对外贸易逆差的局面
B.标志着中国关税自主已经实现
C.主要得益于中国对外战争的胜利
D.有利于提高民族工业的竞争力
解析:依据材料可知,国民政府的“改订新约”运动取得了一定成效,部分实现关税自主,这有利于提高民族工业的竞争力,D项正确;近代中国综合国力较弱,这些条约的签订难以扭转中国对外贸易逆差的局面,排除A项;依据所学,直到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中国才真正收回关税自主权,排除B项;1928年中国没有进行对外战争,与史实不符,排除C项。故选D项。
15.(2024·河南商丘)经过不断改革,20世纪90年代,我国形成了内资企业适用《企业所得税暂行条例》、外资企业适用《外商投资企业和外国企业所得税法》的企业所得税制度。“内外有别”的税制下,虽然内外资企业的法定名义税率统一为33%,但由于外资企业享受的税收优惠,实际税负仍然是“内重外轻”的“双轨制”运行模式。这反映出当时我国( D )
A.对外开放水平不断提升
B.经济体制开始转轨
C.企业的经营权逐渐放宽
D.税制改革亟待深化
解析:根据材料可知,20世纪90年代,名义上内外资企业法定上税率是统一的,但外资企业享受了税收优惠,我国内外资企业的所得税税率在实际上并不统一,这不利于内资企业的发展,说明我国的税制改革亟待深化,故选D项;材料涉及的是对内改革,故排除A项;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我国经济体制开始转轨,故排除B项;C项材料未体现,故排除。
第Ⅱ卷(非选择题 共55分)
二、非选择题:本题共4题,第16题14分,第17题16分,第18题11分,第19题14分,共55分。
16.(14分)(2024·广东深圳联考)“中国名片”人民币
第二套人民币于1955年3月1日起开始发行,揭开了中国印钞造币崭新的一页。
材料一 纸币图案简表
正面 背面
主币:1元:天安门; 2元:延安宝塔山; 3元:井冈山;5元:各民族大团结; 10元:工农像辅币:1角:拖拉机;2角:火车;5角:水电站;1分:汽车;2分:飞机;5分:轮船 都印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徽和汉、蒙、维、藏四种文字
材料二 两位设计者的口述
罗工柳:那还是新中国刚刚成立不久,党中央考虑到第一套人民币大多是在解放区印制的,带有“战时货币色彩”,规格、质地不统一,票种较多,不能适应经济建设的需要,提出要设计一套高水平的货币。
周令钊:为了使新钞票彻底摒弃带有殖民色彩的图案装饰,我们与北京印钞厂的设计、雕刻人员到故宫、颐和园、云冈石窟去临摹古建筑、石雕、石刻、铜器以及长廊里的彩画中的花纹和图案……2元券背面景框源自故宫的窗棂,3元券背面的边框取自敦煌壁画中飞天的飘带。
(1)结合所学,简述第一套和第二套人民币发行的背景。(8分)
(2)第二套人民币的票面设计反映了新中国的政治本色,体现了时代风貌、革命传统和历史文化。结合所学,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6 分)(要求:运用信息充分,史论结合,逻辑清晰)
答案:(1)第一套人民币发行的背景:解放战争后期,各解放区迅速连成一片,形势发展急需统一货币;但受战时条件所限,由各解放区发行。
第二套人民币发行的背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新生政权得到巩固;社会主义政治制度基本建立;工农业生产恢复和发展,国家的财政经济实现统一。
(2)政治本色:10元券体现工农联盟;5元券及各面额背面文字设计体现了各族人民大团结;国徽也象征着新生的人民共和国。这些设计强调了新中国人民政权的性质,实行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团结各民主阶级和国内各民族的人民民主专政。
时代风貌:辅币的汽车、火车、拖拉机等图案展现了交通运输和工农业生产的发展方向,突出了工业化主题,反映了我国实施发展国民经济的一五计划,体现了新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风貌。
革命传统:3元、2元、1元券记录了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争取民族独立、人民解放的主要历程。从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开始,中国革命走上了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道路;抗日战争时期,中共中央主要在延安指挥八路军和新四军浴血奋战,中国共产党在全民族抗战中发挥了中流砥柱的作用;天安门标志着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建立了人民当家作主的新中国。
历史文化:票面的样式、图案、装饰等都反映了我国悠久的历史和传统文化,具有独特的民族特色和艺术风格,体现出我国在寻求货币设计具有中华民族特色方面进行的探索。
解析:(1)背景:根据所学知识,运用唯物史观,从政治、经济和社会生活等方面分析可知,1948年12月,第一套人民币发行时,正值解放战争后期,各解放区迅速连成一片,形势发展急需统一货币,受战时条件所限,由各解放区发行;根据材料一中“第二套人民币于1955年3月1日起开始发行”,结合所学知识,从政治、经济和社会发展等方面分析可知,第二套人民币发行时,中华人民共和国已成立,新生政权得到了巩固,一届人大已召开,社会主义政治制度基本建立,一五计划正在进行,工农业生产恢复和发展,国家的财政经济实现了统一。
(2)理解:首先明确需要解释的四个层面,然后综合两则材料信息和所学知识,运用唯物史观分别予以说明,如根据材料一中“5元:各民族大团结;10元:工农像”“(所有纸币背面)都印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徽和汉、蒙、维、藏四种文字”,结合所学知识可得出,第二套人民币的票面设计体现的政治本色,即10元券体现工农联盟,5元券及全部面额背面文字设计,体现了各族人民大团结,国徽象征着新生的人民共和国等,强调了新中国人民政权的性质,即实行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团结各民主阶级和国内各民族的人民民主专政;根据材料一中“1角:拖拉机;2角:火车;5角:水电站;1分:汽车;2分:飞机;5分:轮船”等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辅币上的汽车、火车、拖拉机等图案,展现了交通运输和工农业生产的发展方向,突出了工业化主题,反映了我国实施发展国民经济的一五计划,体现了新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时代风貌;根据“1元:天安门;2元:延安宝塔山;3元:井冈山”,结合所学知识可知,3元、2元、1元券整体上体现了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争取民族独立、人民解放的主要历程,包括从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开始,中国革命走上了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道路,抗日战争时期,中共中央主要在延安指挥八路军和新四军浴血奋战,中国共产党在全民族抗战中发挥了中流砥柱的作用,天安门则标志着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建立了人民当家作主的新中国;综合材料一二和所学知识可知,第二套人民币票面的样式、图案、装饰等,都反映了我国悠久的历史和传统文化,具有独特的民族特色和艺术风格,体现出我国在寻求货币设计具有中华民族特色方面进行的探索。解题过程中注意,充分运用信息,史论结合,逻辑清晰。
17.(16分)(2023·湖北咸宁期末)【世界经济秩序的变化】
二战后,世界经济秩序不断调整。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二战后,英国经济、军事实力一落千丈,海外殖民地纷纷独立,英镑被迫让出世界首席货币的位置。凭借着美国强大的黄金储备和世界最大债权国的地位,美元成为世界主要的结算货币,即美元与黄金保持可兑换性,其他国家的货币与美元挂钩,各国货币间维持一定的汇率。美元的世界货币地位与美国的帝国霸权互相结合、互相作用,使得美元资本可以在世界范围内广泛地进行国际剥削和财富掠夺,这是新帝国主义的重要特征和本质。
——邱海平等《资本积累逻辑下
的美元与新帝国主义》
材料二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确定的近3期货币特别提款权货币篮子权重。
(1)根据材料一,指出二战后世界货币新体系,并结合所学评述“这是新帝国主义的重要特征和本质”的观点。(8分)
(2)根据材料二,指出当今世界的货币格局,结合所学列举21世纪中国参与国际金融建设的主要举措。(8分)
答案:(1)新体系:布雷顿森林体系。
评述:二战后,美国凭借其强大经济和军事实力,建立以美元为中心的世界货币体系。促进战后世界经济发展,一定程度上促进国际贸易、稳定国际金融;也为美国推行经济霸权,进行国际剥削和财富掠夺提供有利条件。
(2)格局:美元占据最大权重,仍为主要货币;欧元、日元和英镑虽有下降,仍有一定影响力;人民币成为国际储备货币,国际化水平提升。(如答货币格局以美元为主体;呈现多元化趋势亦可)
举措:2014年,设立丝路基金,对“一带一路”给以资金支持;2015年,发起建立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促进国际投资;2016年人民币加入SDR,成为国际储备货币之一。
解析:(1)根据材料“即美元与黄金保持可兑换性,其他国家的货币与美元挂钩,各国货币间维持一定的汇率”可知这是布雷顿森林体系。本题第二小问是影响类材料分析题,时空是现代世界。从世界货币体系建立的大背景角度来说是二战后,美国凭借其强大经济和军事实力,建立以美元为中心的世界货币体系;而该体系又促进战后世界经济发展,一定程度上促进国际贸易、稳定国际金融;当然该体系是有利于美国经济霸权的推行,进行国际剥削和财富掠夺提供有利条件。
(2)根据材料可知美元在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中货币权重是42%左右,占比最多,可知美元占据最大权重,仍为主要货币;根据材料可知欧元和日元在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中货币权重是有所下降,但在2022年欧元占比是29%,日元占比是8%,仍有一定影响力;根据材料可知,人民币在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中货币权重占比在2022年是12%,可知人民币成为国际储备货币,国际化水平提升。举措:根据所学中国参与国际金融建设主要举措,有2014年,设立丝路基金,对“一带一路”给以资金支持;还有在2015年,发起建立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促进国际投资;并且在2016年人民币加入SDR,成为国际储备货币之一。
18.(11分)(2023·甘肃庆阳期末)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下表为中国古代赋役制度
时间 名称 主要内容
春秋时期 初税亩 规定不论公田(井田)和私田,一律按实际亩数征税。
两汉时期 编户制度 汉政府把百姓编入政府户籍,实行按编户征收人头税、田租、徭役和兵役。(租以土地计,较轻;人头税以丁计,较重)
唐朝 租庸调制两税法 租庸调制:成年男子每年向国家交纳一定数量的租(田租,交纳谷物),调(人头税,交纳帛或布),以绢或布代替徭役为“庸”两税法:每户按资产交户税,按土地交地税,取消租庸调和杂税、杂役;分夏秋两季征税。
明朝 一条鞭法 将原来的田赋、徭役、杂税等“并为一条”,折成银两,分摊到田亩上,按人丁和田亩多寡来分担。
清朝 摊丁入亩 把丁税平均摊入田亩之中,征收统一的赋税。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中国古代史知识,围绕“中国古代赋役制度演变”自拟一个论题,并予以阐释。(11分)(要求:论题具体明确,说明须史论结合。)
答案:示例1:
论题:中国古代赋役征收的标准由以人丁为主逐步向以土地财产为主转变,直至取消了人头税。
两汉时期的编户制度和隋唐的租庸调制以人丁为主来征收赋税,农民承担的人头税很重,无地或少地的农民为了逃避沉重的赋役,或庇护豪门,或成为流民,激发了严重的阶级矛盾和社会矛盾。唐朝中期实行两税法,以资产为主来征收赋税,这符合土地集中和贫富差距大的社会现实。一方面使封建国家对农民的人身控制有所放松,同时也相对减轻了农民的负担;另一方面扩大了征税面,扩大了税源,增加了国家的财政收入。但土地兼并越演越烈,农民负担过重,而其人头税使隐瞒人口的现象严重,影响了国家的财政收入。清朝时期实行摊丁入亩,彻底废除了人头税,这部分减轻农民的经济负担,有利于社会生产的恢复和发展;同时随着封建国家对劳动人民人身控制进一步的松弛,促进了我国人口增长;劳动者有较大的人身自由,推动了我国手工业和商品经济的发展。
总之,中国古代赋役制度根据不同时期的社会状况及时作出调整,有效地缓和了社会矛盾,推动了经济的发展。
示例2:
论题:中国古代赋役制度的演变呈现出多种发展趋势。
从征收的标准来看,从以人丁为主到以资产为主,以两税法为标志,这有利于减轻农民的负担,同时也使封建国家对农民的人身控制有所放松;从地租的形态来看,由实物地租向货币地租转变,以一条鞭法为标志,赋役征银既是中国商品经济发展和资本主义萌芽的反映,又推动我国商品经济的发展和资本主义萌芽;从代役方面来看,由必须服徭役和兵役到可以代役,以租庸调制的“庸”为标志,使农民劳动时间有了保证,有利于农业经济的发展;从税种来看,从繁多到简化,以一条鞭法为标志,把原来的田赋、徭役、杂税等“并为一条”,简化了税种,从而减轻了农民负担。
总之,随着中国社会的发展,中国古代的赋役制度越来越趋向公平,合理。
解析:首先,认真阅读材料信息,读懂材料中的观点,如根据表格信息可知,中国古代赋役征收的标准由以人丁为主逐步向以土地财产为主转变,论题就可以定为中国古代赋役征收的标准由以人丁为主逐步向以土地财产为主转变,直至取消了人头税。其次,依据论题从材料和所学相关知识搜寻相关史实进行论证,依据孤证不为史的史学思想,史实应该不少于两点,可从表格中选出三个时间段进行论证,如两汉时期的编户制度和隋唐的租庸调制以人丁为主来征收赋税,农民承担的人头税很重,无地或少地的农民为了逃避沉重的赋役,或庇护豪门,或成为流民,激发了严重的阶级矛盾和社会矛盾。唐朝中期实行两税法,以资产为主来征收赋税,这符合土地集中和贫富差距大的社会现实。一方面使封建国家对农民的人身控制有所放松,同时也相对减轻了农民的负担;另一方面扩大了征税面,扩大了税源,增加了国家的财政收入。但土地兼并越演越烈,农民负担过重,而其人头税使隐瞒人口的现象严重,影响了国家的财政收入。清朝时期实行摊丁入亩,彻底废除了人头税,这部分减轻农民的经济负担,有利于社会生产的恢复和发展;同时随着封建国家对劳动人民人身控制进一步的松弛,促进了我国人口增长;劳动者有较大的人身自由,推动了我国手工业和商品经济的发展。最后,总结升华主题,如中国古代赋役制度根据不同时期的社会状况及时作出调整,有效地缓和了社会矛盾,推动了经济的发展。
19.(14分)(2023·河北石家庄期末)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唐宋时期,海外贸易有了快速发展,为了管理日益繁荣的海外贸易,唐朝设立了市舶司主管对外港口的贸易活动。宋太宗曾派内侍8人,带着国书、礼物和丝绸,前往海外各国出使,主旨是邀请外国商人来中国做生意。宋仁宗时又下令地方官设法招引外商,给予优待,以便外国船多来一些。市舶岁入约110万缗,约占国库收入的1/60。市舶司还负有接送外来船舶、保护和接待外商的使命。
——摘编自袁行霈、严文明《中华文明史》
材料二 近代中国海关依据不平等条约而设立,外籍税务司制度受到各国支持,使得总税务司在内的绝大部分洋员由英国人担任。这种状态下的中国海关庞杂无比,除了进行税务和海务的本职管理外,还要确保清政府按条约规定的方式进行贸易。此外海关还承担了大量由条约赋予、列强强加、清政府委办或关乎总税务司利益的职务。至于总税务司以海关的名义举办的洋务活动和外交活动更不胜枚举,海关几成“业余外交部”。
——摘编自曲金良《中国海洋文化史长编》
材料三 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全国海关工作会议和全国人大均要求对明显过高的税率做局部调整,以扩大对外经济技术交流,保护和促进国内生产的发展。随后各地海关开始改革管理体制,实行统一的报关制度,恢复海关征税和海关统计。同时将关税收入统归中央,关税单独计征,与外贸利润分开交库。
——摘编自岑维廉等《关税理论与中国关税制度》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唐宋建立市舶司的原因。(4分)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晚清海关管理的特点。(4分)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海关改革的意义。(6分)
答案:(1)原因:海上贸易兴盛;外贸收益可观,市舶税成为政府的重要财政来源;政府加强对海外商人的管理。(任意答出两点)
(2)特点:半殖民地色彩突出;近代化程度较高;职权扩张显著。(任意答出两点)
(3)意义:有利于推进海关管理的制度化建设;有利于扩大进出口;有利于引进海外资金与技术;增加了中央财政收入;服务于改革开放的伟大战略等。(任意答出三点)
解析:(1)原因:根据材料“唐宋时期,海外贸易有了快速发展”得出海上贸易兴盛;根据材料“市舶岁入约110万缗,约占国库收入的1/60”得出外贸收益可观,市舶税成为政府的重要财政来源;根据材料“市舶司还负有接送外来船舶、保护和接待外商的使命”得出政府加强对海外商人的管理。(任意答出两点)
(2)特点:根据材料“近代中国海关依据不平等条约而设立”得出半殖民地色彩突出;根据材料“总税务司在内的绝大部分洋员由英国人担任”,结合所学得出近代化程度较高;根据材料“除了进行税务和海务的本职管理外,还要确保清政府按条约规定的方式进行贸易。此外海关还承担了大量由条约赋予、列强强加、清政府委办或关乎总税务司利益的职务。至于总税务司以海关的名义举办的洋务活动和外交活动更不胜枚举”得出职权扩张显著。(任意答出两点)
(3)意义:根据材料“保护和促进国内生产的发展”“扩大对外经济技术交流”得出有利于扩大进出口,引进海外资金与技术;根据材料“将关税收入统归中央”得出增加了中央财政收入;根据材料“各地海关开始改革管理体制,实行统一的报关制度,恢复海关征税和海关统计”得出有利于推进海关管理的制度化建设;综合以上信息可知,海关制度改革服务于改革开放的伟大战略。(任意答出三点)
转载请注明出处高中试卷答案网 » 部编版选择性必修1高中历史第5单元货币与赋税制度质量检测(含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