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单元质量检测
第Ⅰ卷(选择题 共45分)
一、选择题:本题共15小题,每小题3分,共45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
1.(2023·山东青岛期末)下表是西汉王朝与南越国关系的表述。据此可知,汉政府对南越国的管理旨在( )
时期 表述
汉高祖 封赵佗为南越王,命其“和集百越,毋为南边患害”
汉文帝 遣使谴责赵佗“自立为帝”的行为。赵佗表示“去帝制”“为藩臣,奉贡职”
汉武帝 平定南越,将其分为九郡,实行与内地统一的制度法令
A.践行以和为贵思想 B.加强边疆地区开发
C.因地制宜确保稳定 D.维护国家政治统一
2.(2024·浙江宁波期中)我国古代习惯把从西域传入中原之物冠以“胡”称。据《资治通鉴》记载,安史之乱时唐玄宗逃至咸阳集贤宫,饥饿困顿之际,杨国忠买胡饼献上。此外,在唐代街市上销售胡饼的店铺随处可见。这反映出唐代( )
A.饮食文化较为多元
B.民族团结的程度加深
C.西域饮食成为主流
D.胡汉差异的逐渐消失
3.(2023·广东云浮期末)宋仁宗时期,北宋与西夏爆发战争。宋朝对西夏实施经济封锁,关闭榷场,禁止茶、盐等物资出境。西夏百姓“饮无茶,衣昂贵”,怨声载道。在战场上取得胜利的西夏不得不寻求和议。这说明( )
A.西夏生产方式已由游牧转为农耕
B.榷场贸易利于维护宋、夏和平交往
C.经济封锁是宋朝主要的破敌手段
D.宋、夏在经济方面具有相互依赖性
4.(2023·河南郑州期末)学者提出,宋以前的历代王朝称为“头枕三河、面向西北”的内陆国家格局。然而两宋时期,我国开始由内陆型国家向海陆型国家转变,于是原先“头枕三河、面向西北”的立国态势,一变而为“头枕东南、面向海洋”的格局。据此可知,两宋时期( )
A.传统经济格局改变 B.对外交往范围扩大
C.海外贸易发展迅速 D.朝贡体制更为巩固
5.(2023·江苏连云港期中)16—18世纪中期,强盛的中国是耶稣会士们口中称颂的对象。18世纪晚期,在马戛尔尼使团成员的著作中,他们已摒弃了之前欧洲对东方文明古国的向往之情,而是带着优越感来评判中国的一切。与早前欧洲耶稣会士们相比,马戛尔尼使团成员对中国态度变化的主要原因在于( )
A.清廷腐败损害自身国际形象
B.英国使团成员的身份更高贵
C.二者对东方文明了解的差异
D.英国通过殖民扩张实力日盛
6.(2024·山东菏泽巨野实验中学)与图1、图2和图3历史人物关联的共同主题是( )
A.西欧民族国家的发展历程
B.宗教改革推动西欧近代化
C.近代欧洲女权意识的觉醒
D.西方等级君主制的兴与衰
7.(2024·江西南昌期中)统一的王权一方面促成了法兰西民族意识的形成,但另一方面又对法兰西民族国家的建立构成了阻碍:虽然国家主权这个现代概念在三十年战争后已经初步形成,但它却被看成是归属于法王的私权。这表明当时的法国( )
A.专制思想阻碍民族国家发展
B.争霸战争推动主权意识兴起
C.启蒙运动促进人民思想解放
D.资本主义经济获得迅猛发展
8.(2024·江苏扬州红桥中学)格劳秀斯在1609年出版的《海洋自由论》中强调:广阔的海洋是自由的王国,在那里没有主权以及与主权相关的为主权国家所统辖的独占性的所有权、航海权和贸易权,在没有主权的海洋,个人或国家的行为是自由的开放的。这一观点( )
A.确立了国际法的基本原则
B.适应了资本主义发展的需要
C.缓和了列强间的殖民争霸
D.维护了民族国家的国家主权
9.(2023·陕西西安联考)在1953年为实现普选而进行的第一次人口普查中,各地自报民族名称有400多个。经过民族识别工作,1954年识别38个少数民族,1964年再度识别19个,加上1965年识别的珞巴族、1979年识别的基诺族,中国55个少数民族的识别工作基本完成。新中国的民族识别( )
A.是建立民族自治区的前提条件
B.意在保障少数民族的平等权利
C.推动了民族之间的交流与交融
D.有利于维持边疆地区社会稳定
10.(2024·山东潍坊调研)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以来,在我国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自治区、自治州及自治县(旗),逐步进行有关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的制定工作。这些民族自治地方条例覆盖范围广,又有地方特色,这项工作的开展( )
A.最初的依据是党和国家处理民族问题上“五个认同”的原则
B.推动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区域自治法》的正式颁布实施
C.贯彻党和国家的民族政策,促进民族自治地方法规体系建设
D.首次深刻说明了中国各民族休戚相关,命运与共的血肉关系
11.(2023·黑龙江哈三中期末)周恩来在《1954年国务院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我们的一切努力都是为着把我们的国家建设成为一个繁荣幸福的社会主义的工业国家。我们进行着和平的劳动,我们要求一个和平的环境,一个和平的世界。”为此,我国( )
A.积极倡导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B.着力寻求同西方欧美国家建交
C.努力推行“一边倒”外交方针
D.开展联合国为中心的多边外交
12.(2024·江苏南通海门)如图反映的是1961年和1970年的中国对外贸易额占比统计。图中数据的变化说明( )
A.中国与西欧国家关系改善
B.三线建设引进大量的技术和设备
C.国民经济的调整成效显著
D.苏联和东欧社会主义改革的失败
13.(2023·福建福州四校联盟期末)新中国成立后的前30年,我国外交的关键词是结盟外交、斗争外交和革命外交。20世纪80年代以来,合作外交、融入外交与和平外交成为我国外交的三个关键词。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
A.新中国成立后主要社会矛盾的改变
B.工作重心与外部环境的变化
C.和平发展合作共赢的历史潮流
D.中美关系和中日关系的改善
14.(2024·浙江舟山)下面是2018年中非合作论坛北京峰会上,中国政府提出的处理中非事务的“五不”原则。这体现出我国( )
不干预非洲国家探索符合国情的发展道路不干涉非洲内政不把自己的意志强加于人不在对非援助中附加任何政治条件不在对非投资融资中谋取政治权利
A.开展以联合国为中心的多边外交
B.积极维护世界的和平与发展
C.主动地掌握了国际事务的话语权
D.大力推动世界格局的多极化
15.(2023·湖南永州期末)2022年12月7日,国家主席习近平抵达利雅得,出席首届中国—阿拉伯国家峰会、中国—海湾阿拉伯国家合作委员会峰会并对沙特进行国事访问。此次访问将推动中沙全面战略伙伴关系迈上新台阶,开启两国关系新的辉煌篇章。这反映出当代中国( )
A.在全球范围内发展政治盟友
B.积极参与亚太经合组织活动
C.重视发展睦邻友好合作关系
D.积极推动“一带一路”建设
第Ⅱ卷(非选择题 共55分)
二、非选择题:本题共4题,第16题15分,第17题15分,第18题13分,第19题12分,共55分。
16.(15分)(2024·山东济宁一中)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摘自《中外历史纲要(上)》
材料二 (太宗)曰:“自古突厥与中国更有盛衰。……至汉、晋之君,逮于隋代,不使兵士素习干戈,突厥来侵,莫能抗御,致遗中国生民涂炭于寇手。我令不使汝等穿池筑苑,造诸淫费,农民恣令逸乐,兵士唯习弓马,庶使汝斗战,亦望汝前无横敌。”
——《旧唐书·太宗纪上》
太宗谓侍臣曰:“隋炀帝不能精选贤良,安抚边境,惟解筑长城以备突厥,情识之惑,一至于此!朕今委任李世勣于并州,遂使突厥畏威遁走,塞垣安静,岂不胜远筑长城耶?”
——《旧唐·李勣传》
(1)根据材料一指出战国到西汉各时期长城的概况,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其原因。(9分)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唐太宗对修长城的态度并分析其原因。(6分)
17.(15分)(2023·河南驻马店期末)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国际法的起源可以追溯到16、17世纪,和民族国家的兴起同时产生。1648年缔结的《威斯特伐利亚和约》,确认了国家主权、主权平等的根本原则,确立了主权国家在国际法中的核心地位。随着欧洲列强的殖民扩张,国际法中所包括的思想和价值观被带到了世界的其他地方。但中国等亚非国家非但没有成为国际法体系中正常的平等的一员,反而随着主权被侵害,不断沦为殖民地或者半殖民地。
——摘编自周忠海《国际法史与国际法的发展》
材料二 20世纪下半叶、非洲国家开始在国际舞台上自由表达主张、开展法律实践。1960年,22个非洲国家联同部分亚洲国家向联合国提案,并一致投票支持通过《关于给予殖民地国家和人民独立的宣言》,民族自决的原则得到落实。1964 年,非洲统一组织通过了《关于非洲国家之间边界争端的决议》,首次在国际法律文件中提出成员国保证尊重国家独立时业已存在的边界。经非洲国家广泛实践,该项内容被奉为国际社会处理边界问题的准则,并由国际法院确立为一项国际惯例。1972年,塞内加尔首任最高法院院长凯巴·姆巴耶首次将发展权定义为人权。发展权自此引起国际社会的广泛关注,被1979 年联合国《关于发展权的决议》确立为一项基本人权。
——摘自洪永红《试论非洲国家
对国际法发展的贡献》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近代国际法的主要特点。(6分)
(2)根据材料二,概括非洲国家推动国际法发展的贡献,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其历史意义。(9分)
18.(13分)(2023·山东济宁统考)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1945—2001年我国民族制度的主要大事
1945年 中共七大肯定了各抗日根据地实行少数民族区域自治工作,提出要改善国内少数民族待遇
1947年 成立了我国第一个省级民族自治政府。同时在陕甘宁、晋冀鲁豫等解放区也建立起一些县级以下民族自治区
1949年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明确规定,“各少数民族聚居的地区,实行民族区域自治”
1954年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第一章第三条明确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是统一的多民族的国家。……各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实行区域自治”
1984年 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区域自治法》
2001年 正式确立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作为我国一项基本政治制度的地位
根据材料采用一个新的尺度,对中国共产党民族政策进行阶段划分,并选取任意一个阶段说明它的作用。(13分)
19.(12分)(2023·山东淄博期末)中国共产党“西方”概念话语的变迁。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时期 “西方”概念
过渡时期和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 中国共产党对“西方”概念的定义为:在国内,“西方”是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敌对势力、意识形态话语建构的批判对象;国际上,“西方”是我国与亚非国家尤其是被“西方”压迫或殖民的国家产生共情、建立外交关系、树立自信的批判对象。
改革开放新时期 “西方”概念主要指经济的“西方”,并形成了“对西方开放”“西方发达国家”等“西方”正面话语,又有政治上、思想上警惕和防止“西化”危险的负面语义。“西方”概念得到进一步完善。
——摘编自黄晓娟等《中国共产党“西方”概念
的起源与话语变迁——基于
中国现代化历史进程的考察》
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解读中国现代化历程中“西方”概念的话语变迁。(12分)
第四单元质量检测
第Ⅰ卷(选择题 共45分)
一、选择题:本题共15小题,每小题3分,共45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
1.(2023·山东青岛期末)下表是西汉王朝与南越国关系的表述。据此可知,汉政府对南越国的管理旨在( D )
时期 表述
汉高祖 封赵佗为南越王,命其“和集百越,毋为南边患害”
汉文帝 遣使谴责赵佗“自立为帝”的行为。赵佗表示“去帝制”“为藩臣,奉贡职”
汉武帝 平定南越,将其分为九郡,实行与内地统一的制度法令
A.践行以和为贵思想 B.加强边疆地区开发
C.因地制宜确保稳定 D.维护国家政治统一
解析:根据材料可知,西汉加强了对南越地区的管辖,汉高祖册封南越王,让其稳定南部边疆地区;汉文帝谴责南越王称帝,令其臣服中央王朝;汉武帝平定南越叛乱,推行郡县制,强化了汉朝大一统局面,D项正确;汉政府对南越的措施是加强对南越的控制,不是“以和为贵”,且“以和为贵”不是目的,排除A项;材料措施有利于边疆地区稳定,但不是目的,目的是强化国家政治统一,排除B项;因地制宜是根据现实情况制定合适的办法,材料明显没有体现因地制宜,而是强调维护国家政治统一,排除C项。故选D项。
2.(2024·浙江宁波期中)我国古代习惯把从西域传入中原之物冠以“胡”称。据《资治通鉴》记载,安史之乱时唐玄宗逃至咸阳集贤宫,饥饿困顿之际,杨国忠买胡饼献上。此外,在唐代街市上销售胡饼的店铺随处可见。这反映出唐代( A )
A.饮食文化较为多元
B.民族团结的程度加深
C.西域饮食成为主流
D.胡汉差异的逐渐消失
解析:据本题材料概括得出的主要结论是:唐朝君臣、市民可以吃到西域传入的胡饼,反映出唐代饮食文化的丰富多元,A项正确;据所学,民族团结的程度加深与“安史之乱”等不符,排除B项;唐朝时期销售胡饼的店铺随处可见不足以说明西域饮食是主流,排除C项;据所学,胡汉差异逐渐消失的说法不符合史实,排除D项。故选A项。
3.(2023·广东云浮期末)宋仁宗时期,北宋与西夏爆发战争。宋朝对西夏实施经济封锁,关闭榷场,禁止茶、盐等物资出境。西夏百姓“饮无茶,衣昂贵”,怨声载道。在战场上取得胜利的西夏不得不寻求和议。这说明( B )
A.西夏生产方式已由游牧转为农耕
B.榷场贸易利于维护宋、夏和平交往
C.经济封锁是宋朝主要的破敌手段
D.宋、夏在经济方面具有相互依赖性
解析:根据材料“北宋与西夏爆发战争。宋朝对西夏实施经济封锁,关闭榷场,禁止茶、盐等物资出境。……在战场上取得胜利的西夏不得不寻求和议。”可知,北宋与西夏战争,北宋对西夏进行经济封锁,最终西夏不得不寻求和议,说明榷场贸易有利于维护宋、夏和平交往,B项正确;西夏生产方式已由游牧转为农耕,说法过于绝对,排除A项;根据材料信息,无法判定经济封锁是宋朝主要的破敌手段,排除C项;材料描述的是西夏对北宋在经济方面的依赖,没有体现相互依赖,排除D项。故选B项。
4.(2023·河南郑州期末)学者提出,宋以前的历代王朝称为“头枕三河、面向西北”的内陆国家格局。然而两宋时期,我国开始由内陆型国家向海陆型国家转变,于是原先“头枕三河、面向西北”的立国态势,一变而为“头枕东南、面向海洋”的格局。据此可知,两宋时期( C )
A.传统经济格局改变 B.对外交往范围扩大
C.海外贸易发展迅速 D.朝贡体制更为巩固
解析:依据材料“头枕三河、面向西北……头枕东南、面向海洋”,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北方少数民族政权的建立,使得原有陆上丝绸之路受到阻碍,海上丝绸之路得以迅速发展,海外贸易发展迅速,C项正确;传统经济格局并未发生改变,排除A项;仅从材料,无法得出两宋的对外交往状况,排除B项;材料未涉及朝贡体制,排除D项。故选C项。
5.(2023·江苏连云港期中)16—18世纪中期,强盛的中国是耶稣会士们口中称颂的对象。18世纪晚期,在马戛尔尼使团成员的著作中,他们已摒弃了之前欧洲对东方文明古国的向往之情,而是带着优越感来评判中国的一切。与早前欧洲耶稣会士们相比,马戛尔尼使团成员对中国态度变化的主要原因在于( D )
A.清廷腐败损害自身国际形象
B.英国使团成员的身份更高贵
C.二者对东方文明了解的差异
D.英国通过殖民扩张实力日盛
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8世纪的英国正在进行工业革命,工业革命使英国的生产力产生质的飞跃,远远领先于处在农耕经济时期的中国,因此导致马戛尔尼使团成员与早前欧洲耶稣会士们相比,对中国态度有显著的不同,D项正确;清廷腐败损害自身国际形象与材料主旨不符,排除A项;材料未涉及成员身份的对比,排除B项;二者对东方文明了解的差异不是主要原因,排除C项。故选D项。
6.(2024·山东菏泽巨野实验中学)与图1、图2和图3历史人物关联的共同主题是( A )
A.西欧民族国家的发展历程
B.宗教改革推动西欧近代化
C.近代欧洲女权意识的觉醒
D.西方等级君主制的兴与衰
解析:据本题材料信息可得出主要结论:圣女贞德是英法百年战争的人物,亨利八世时期,英国教会脱离罗马教廷的统治而单独成立由英国国王直接领导的英国国教,拿破仑的对外战争也加速了西欧民族国家的形成,A项正确;材料并不单单涉及宗教改革,排除B项;材料突出的是共同主题,不是单一主题,也无关女权意识,排除C项;材料强调的是西欧民族国家发展历程,并不是突出西方等级君主制,排除D项。故选A项。
7.(2024·江西南昌期中)统一的王权一方面促成了法兰西民族意识的形成,但另一方面又对法兰西民族国家的建立构成了阻碍:虽然国家主权这个现代概念在三十年战争后已经初步形成,但它却被看成是归属于法王的私权。这表明当时的法国( A )
A.专制思想阻碍民族国家发展
B.争霸战争推动主权意识兴起
C.启蒙运动促进人民思想解放
D.资本主义经济获得迅猛发展
解析:根据材料“统一的王权一方面促成了法兰西民族意识的形成,但另一方面又对法兰西民族国家的建立构成了阻碍……但它却被看成是归属于法王的私权。”可知,题干主旨是专制思想阻碍了法国民族国家的形成,A项正确;材料虽提到殖民争霸战争推动了主权意识的初步形成,但是这不是材料主旨,材料强调的是国家主权被看作属于法王的私权,排除B项;材料没有涉及启蒙运动的影响,排除C项;当时的法国还处于封建君主专制的统治时期,资本主义经济并未获得迅猛发展,排除D项。故选A项。
8.(2024·江苏扬州红桥中学)格劳秀斯在1609年出版的《海洋自由论》中强调:广阔的海洋是自由的王国,在那里没有主权以及与主权相关的为主权国家所统辖的独占性的所有权、航海权和贸易权,在没有主权的海洋,个人或国家的行为是自由的开放的。这一观点( B )
A.确立了国际法的基本原则
B.适应了资本主义发展的需要
C.缓和了列强间的殖民争霸
D.维护了民族国家的国家主权
解析:材料“在没有主权的海洋,个人或国家的行为是自由的开放的”体现的是该规定适应了资本主义对外扩张的需要,B项正确;《战争与和平法》确立了国际法的主体为主权国家,排除A项;缓和了各国在殖民扩张中的冲突、维护了民族国家的国家主权的说法与材料无关,排除C、D项。故选B项。
9.(2023·陕西西安联考)在1953年为实现普选而进行的第一次人口普查中,各地自报民族名称有400多个。经过民族识别工作,1954年识别38个少数民族,1964年再度识别19个,加上1965年识别的珞巴族、1979年识别的基诺族,中国55个少数民族的识别工作基本完成。新中国的民族识别( B )
A.是建立民族自治区的前提条件
B.意在保障少数民族的平等权利
C.推动了民族之间的交流与交融
D.有利于维持边疆地区社会稳定
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分析题干信息,只有确认了民族成分,才能更好地贯彻执行民族区域自治政策和其他各项民族政策,保障少数民族的平等权利,B项正确;50年代初民族识别工作开始时,内蒙古自治区已经建立,并不以民族识别工作为前提,排除A项;民族识别工作主要内容是确认少数民族成分,涉及对民族交融交往情况进行调查研究,对于促进民族交流交融没有明显的直接影响,排除C项;少数民族并非都生活在边疆地区,排除D项。故选B项。
10.(2024·山东潍坊调研)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以来,在我国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自治区、自治州及自治县(旗),逐步进行有关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的制定工作。这些民族自治地方条例覆盖范围广,又有地方特色,这项工作的开展( C )
A.最初的依据是党和国家处理民族问题上“五个认同”的原则
B.推动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区域自治法》的正式颁布实施
C.贯彻党和国家的民族政策,促进民族自治地方法规体系建设
D.首次深刻说明了中国各民族休戚相关,命运与共的血肉关系
解析:材料“这些民族自治地方条例覆盖范围广,又有地方特色”体现的是20世纪80年代中国共产党贯彻党和国家的民族政策,促进民族自治地方法规体系建设,C项正确;五个认同于 2015年5月18日印发的《中国共产党统一战线工作条例(试行)》提出,排除A项;《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区域自治法》于1984年公布施行,排除B项;1990 年 9 月,江泽民提出 “三个离不开”,首次深刻说明了中国各民族休戚相关,命运与共的血肉关系,排除D项。故选C项。
11.(2023·黑龙江哈三中期末)周恩来在《1954年国务院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我们的一切努力都是为着把我们的国家建设成为一个繁荣幸福的社会主义的工业国家。我们进行着和平的劳动,我们要求一个和平的环境,一个和平的世界。”为此,我国( A )
A.积极倡导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B.着力寻求同西方欧美国家建交
C.努力推行“一边倒”外交方针
D.开展联合国为中心的多边外交
解析:根据材料“我们进行着和平的劳动,我们要求一个和平的环境,一个和平的世界”及所学可知,新中国为了睦邻友好,创造一个和平的外部环境,提出了和平共处五项原则,A项正确;这一时期,美国对新中国采取敌视的态度,排除B项;这一时期我国采取了“一边倒”的外交方针,即倒向以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阵营,我国努力推行的是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排除C项;20世纪80年代我国积极开展以联合国为中心的多边外交,排除D项。故选A项。
12.(2024·江苏南通海门)如图反映的是1961年和1970年的中国对外贸易额占比统计。图中数据的变化说明( A )
A.中国与西欧国家关系改善
B.三线建设引进大量的技术和设备
C.国民经济的调整成效显著
D.苏联和东欧社会主义改革的失败
解析:据本题材料概括得出主要结论是:中国同苏联东欧国家的贸易额急剧下降,与西欧国家间的贸易额上升,结合所学知识,1970年起,中国外交打开新局面,先后同意大利、奥地利、比利时、希腊、联邦德国等西方国家建立外交关系,促进了贸易往来,说明这时期中国与西欧国家关系改善,A项正确;三线建设的实施是为增强我国国防实力,改善生产力布局以及中国中西部地区工业化而进行的工业迁移,与材料内容无关,排除B项;国民经济的调整主要是调整国民经济比例,不是外贸,排除C项;由于20世纪60年代中苏关系进一步恶化,中国同苏联东欧国家的贸易额急剧下降,所以,原因是20世纪60年代中苏关系进一步恶化,不是因为苏联和东欧社会主义改革的失败,排除D项。故选A项。
13.(2023·福建福州四校联盟期末)新中国成立后的前30年,我国外交的关键词是结盟外交、斗争外交和革命外交。20世纪80年代以来,合作外交、融入外交与和平外交成为我国外交的三个关键词。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B )
A.新中国成立后主要社会矛盾的改变
B.工作重心与外部环境的变化
C.和平发展合作共赢的历史潮流
D.中美关系和中日关系的改善
解析:据所学可知,20世纪八十年代,和平与发展是世界的主题,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党和国家的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中国也调整外交政策,推行独立自主和平外交,反对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为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创造良好的国际环境,B项正确;建国后主要矛盾的改变是在1956年三大改造完成后,与题干时间不符,排除A项;C项只反映了外部环境一个方面,C项没有涉及当时中国工作重心的变化,排除C项;中美关系和中日关系的改善,是20世纪70年代中国外交取得突破的原因,不是20世纪80年代外交策略改变的主要原因,排除D项。故选B项。
14.(2024·浙江舟山)下面是2018年中非合作论坛北京峰会上,中国政府提出的处理中非事务的“五不”原则。这体现出我国( B )
不干预非洲国家探索符合国情的发展道路不干涉非洲内政不把自己的意志强加于人不在对非援助中附加任何政治条件不在对非投资融资中谋取政治权利
A.开展以联合国为中心的多边外交
B.积极维护世界的和平与发展
C.主动地掌握了国际事务的话语权
D.大力推动世界格局的多极化
解析:从材料中“五不”的内容可知,中国不干涉非洲地区的事务,让非洲自己选择发展道路,这有利于各地区自身的发展,有利于维护世界和平与发展,B项正确;材料中没有联合国,排除A项;中国并没有要掌握国际的话语权,排除C项;材料与多极化无关,排除D项。故选B项。
15.(2023·湖南永州期末)2022年12月7日,国家主席习近平抵达利雅得,出席首届中国—阿拉伯国家峰会、中国—海湾阿拉伯国家合作委员会峰会并对沙特进行国事访问。此次访问将推动中沙全面战略伙伴关系迈上新台阶,开启两国关系新的辉煌篇章。这反映出当代中国( D )
A.在全球范围内发展政治盟友
B.积极参与亚太经合组织活动
C.重视发展睦邻友好合作关系
D.积极推动“一带一路”建设
解析:根据题干国家主席习近平出席中国—阿拉伯国家峰会、中国—海湾阿拉伯国家合作委员会峰会并对沙特进行国事访问,阿拉伯国家属于中国“一带一路”建设的重要伙伴,D项正确;中国在当今的外交中奉行结伴而不结盟的外交政策,中国与阿拉伯国家的合作并非政治盟友的关系,排除A项;阿拉伯国家并非亚太经合组织成员,排除B项;中国与阿拉伯国家并不接壤,排除C项。故选D项。
第Ⅱ卷(非选择题 共55分)
二、非选择题:本题共4题,第16题15分,第17题15分,第18题13分,第19题12分,共55分。
16.(15分)(2024·山东济宁一中)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摘自《中外历史纲要(上)》
材料二 (太宗)曰:“自古突厥与中国更有盛衰。……至汉、晋之君,逮于隋代,不使兵士素习干戈,突厥来侵,莫能抗御,致遗中国生民涂炭于寇手。我令不使汝等穿池筑苑,造诸淫费,农民恣令逸乐,兵士唯习弓马,庶使汝斗战,亦望汝前无横敌。”
——《旧唐书·太宗纪上》
太宗谓侍臣曰:“隋炀帝不能精选贤良,安抚边境,惟解筑长城以备突厥,情识之惑,一至于此!朕今委任李世勣于并州,遂使突厥畏威遁走,塞垣安静,岂不胜远筑长城耶?”
——《旧唐·李勣传》
(1)根据材料一指出战国到西汉各时期长城的概况,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其原因。(9分)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唐太宗对修长城的态度并分析其原因。(6分)
答案:(1)概况:战国时期各诸侯国之间筑有长城,北方边境修筑长城;秦拆除各国间长城,把北方长城连接起来;汉长城向西北河西走廊进一步延伸。
原因:战国时期各国为了兼并和防御的需要,普遍筑有长城;秦统一天下,防御北方匈奴等游牧民族的进攻;丝绸之路成为中西交通道路,西域被纳入汉代版图,河西走廊地理位置重要,需要修筑长城抵御匈奴骚扰。
(2)态度:弃修长城。
原因:唐太宗认为可通过选用良将、强化武备抵御外侵;修筑长城劳民伤财;唐朝国力强盛,防范突厥较为自信;唐朝实行开明的民族政策,北方各族尊奉唐太宗为“天可汗”。
解析:(1)概况:回答本题可从图示中找出长城的分布区域。根据图1内容可看出战国时期各诸侯国之间筑有长城,北方边境修筑长城;根据图2可看出秦拆除各国间长城,把北方长城连接起来;根据图3可看出汉长城向西北河西走廊进一步延伸。
原因:结合所学知识,可从各时期维护国家安全等角度考虑,可得出战国时期各国为了兼并和防御的需要,普遍筑有长城;秦统一天下,防御北方匈奴等游牧民族的进攻;丝绸之路成为中西交通道路,西域被纳入汉代版图,河西走廊地理位置重要,需要修筑长城抵御匈奴骚扰。
(2)态度:根据材料中的“隋炀帝不能精选贤良,安抚边境,……朕今委任李世勣于并州,……岂不胜远筑长城耶”可得出弃修长城。
原因:根据材料中的“兵士唯习弓马,庶使汝斗战,亦望汝前无横敌”“隋炀帝不能精选贤良,安抚边境,惟解筑长城以备突厥,情识之惑,一至于此”可得出唐太宗认为可通过选用良将、强化武备抵御外侵;根据材料中的“我令不使汝等穿池筑苑,造诸淫费”可得出修筑长城劳民伤财;根据材料中的“朕今委任李世勣于并州,遂使突厥畏威遁走,塞垣安静,岂不胜远筑长城耶”结合所学知识,可得出唐朝国力强盛,防范突厥较为自信;结合所学唐朝时期的民族政策的内容可得出唐朝实行开明的民族政策,北方各族尊奉唐太宗为“天可汗”。
17.(15分)(2023·河南驻马店期末)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国际法的起源可以追溯到16、17世纪,和民族国家的兴起同时产生。1648年缔结的《威斯特伐利亚和约》,确认了国家主权、主权平等的根本原则,确立了主权国家在国际法中的核心地位。随着欧洲列强的殖民扩张,国际法中所包括的思想和价值观被带到了世界的其他地方。但中国等亚非国家非但没有成为国际法体系中正常的平等的一员,反而随着主权被侵害,不断沦为殖民地或者半殖民地。
——摘编自周忠海《国际法史与国际法的发展》
材料二 20世纪下半叶、非洲国家开始在国际舞台上自由表达主张、开展法律实践。1960年,22个非洲国家联同部分亚洲国家向联合国提案,并一致投票支持通过《关于给予殖民地国家和人民独立的宣言》,民族自决的原则得到落实。1964 年,非洲统一组织通过了《关于非洲国家之间边界争端的决议》,首次在国际法律文件中提出成员国保证尊重国家独立时业已存在的边界。经非洲国家广泛实践,该项内容被奉为国际社会处理边界问题的准则,并由国际法院确立为一项国际惯例。1972年,塞内加尔首任最高法院院长凯巴·姆巴耶首次将发展权定义为人权。发展权自此引起国际社会的广泛关注,被1979 年联合国《关于发展权的决议》确立为一项基本人权。
——摘自洪永红《试论非洲国家
对国际法发展的贡献》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近代国际法的主要特点。(6分)
(2)根据材料二,概括非洲国家推动国际法发展的贡献,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其历史意义。(9分)
答案:(1)特点:强调国家主权、主权平等等原则;主要服务于西方国家的侵略扩张等;排斥亚非国家;西方国家主导。
(2)贡献:推动了民族自决原则落实;创新和完善了领土法、边界问题的法律;推动发展权确立为基本人权。意义:有利于维护非洲国家的主权和利益;提升了非洲地区的国际影响力;丰富了国际法的内涵,推动国际法向更加公平公正的方向发展。
解析:(1)特点:由材料“确认了国家主权、主权平等的根本原则”,可得出强调国家主权、主权平等等原则;由材料“随着欧洲列强的殖民扩张,国际法中所包括的思想和价值观被带到了世界的其他地方”,可得出主要服务于西方国家的侵略扩张等;由材料“中国等亚非国家非但没有成为国际法体系中正常的平等的一员”,可得出排斥亚非国家;结合所学,国际法由西方国家主导。
(2)贡献:由材料“通过《关于给予殖民地国家和人民独立的宣言》,民族自决的原则得到落实”,可得出推动了民族自决原则落实;由材料“通过了《关于非洲国家之间边界争端的决议》,首次在国际法律文件中提出成员国保证尊重国家独立时业已存在的边界”,可得出创新和完善了领土法、边界问题的法律;由材料“1972年,塞内加尔首任最高法院院长凯巴·姆巴耶首次将发展权定义为人权”,可得出推动发展权确立为基本人权。历史意义:从维护非洲自身权益来看,由材料“非洲国家开始在国际舞台上自由表达主张、开展法律实践”“经非洲国家广泛实践,该项内容被奉为国际社会处理边界问题的准则,并由国际法院确立为一项国际惯例”,可得出有利于维护非洲国家的主权和利益;由材料“由国际法院确立为一项国际惯例”,可得出提升了非洲地区的国际影响力;由材料“发展权自此引起国际社会的广泛关注”,可得出丰富了国际法的内涵,推动国际法向更加公平公正的方向发展。
18.(13分)(2023·山东济宁统考)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1945—2001年我国民族制度的主要大事
1945年 中共七大肯定了各抗日根据地实行少数民族区域自治工作,提出要改善国内少数民族待遇
1947年 成立了我国第一个省级民族自治政府。同时在陕甘宁、晋冀鲁豫等解放区也建立起一些县级以下民族自治区
1949年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明确规定,“各少数民族聚居的地区,实行民族区域自治”
1954年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第一章第三条明确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是统一的多民族的国家。……各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实行区域自治”
1984年 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区域自治法》
2001年 正式确立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作为我国一项基本政治制度的地位
根据材料采用一个新的尺度,对中国共产党民族政策进行阶段划分,并选取任意一个阶段说明它的作用。(13分)
答案:阶段:1945—1947年: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探索,成立民族自治政府。1949—1954年: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确立并写进宪法。1984—2001年: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发展的新阶段,实现了制度化、法律化。
作用:1945—1947年:提高了各少数民族的政治地位;有利于调动各少数民族抗日和建设的积极性;巩固并扩大了统一战线,有利于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胜利;为后来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奠定基础。
1949—1954年:有利于国家的统一与巩固和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有利于充分发挥各民族参加国家政治生活和建设社会主义的积极性,促进了我国社会主义事业的健康发展;有利于保障各少数民族的权益,保证各民族的平等地位。
1984—2001年: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发展到新阶段,实现了制度化、法律化。经济上有利于形成全国统一市场,加速少数民族地区的经济发展。政治上有利于更好地维护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文化上有利于加强对多元一体文化的认同。
解析:首先,分析材料内容,材料描述了1945—2001年我国民族制度的主要大事,结合史实,重新对中国共产党民族政策进行阶段划分。
其次,结合所学,可得出1945—1947年、1949—1954年、1984—2001年等几个阶段,再分析各个阶段的核心内容,如1945—1947年,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探索,成立民族自治政府。1949—1954年,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确立并写进宪法。1984—2001年,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发展进入新阶段,实现了制度化、法律化。
最后结合解放战争、社会主义建设、国家统一等方面说明作用。要注意史论结合,论从史出,表达清晰,表述成文。
19.(12分)(2023·山东淄博期末)中国共产党“西方”概念话语的变迁。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时期 “西方”概念
过渡时期和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 中国共产党对“西方”概念的定义为:在国内,“西方”是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敌对势力、意识形态话语建构的批判对象;国际上,“西方”是我国与亚非国家尤其是被“西方”压迫或殖民的国家产生共情、建立外交关系、树立自信的批判对象。
改革开放新时期 “西方”概念主要指经济的“西方”,并形成了“对西方开放”“西方发达国家”等“西方”正面话语,又有政治上、思想上警惕和防止“西化”危险的负面语义。“西方”概念得到进一步完善。
——摘编自黄晓娟等《中国共产党“西方”概念
的起源与话语变迁——基于
中国现代化历史进程的考察》
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解读中国现代化历程中“西方”概念的话语变迁。(12分)
答案:社会主义革命和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背景:冷战格局下,中国与西方长期处于对立状态,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新中国面临的主要任务是实现从新民主主义到社会主义的转变,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政策:中国采取独立自主的外交方针,支持第三世界和发展中国家共同反殖民主义、霸权主义,维护国家利益。总结:这一时期,中国与西方政治敌对明显,对外交往意识形态色彩较为浓厚,因此,西方更多的是批判对象。改革开放时期:背景:改革开放以来,和平发展成为时代主题,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继续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道路,成为主要任务。政策:实行全方位对外开放,同时防范西方的和平演变等。认识:这一时期,经济上的西方概念及其话语建构成为时代的主题。经济建设成为工作重心,意识形态色彩相对淡化,正面话语增加,所以西方既是防范对象,也是合作学习对象,对西方的认识更为全面、理性,有利于中国的现代化建设。总结:现代化历程中,西方概念的话语变迁,深受国际国内形势变化的影响,是具有特定的历史、政治、经济和文化内涵的具体概念;所构建的西方话语也是复杂且具有特定历史性和广泛性等特点;中国共产党在中国现代化历史进程中的对外活动及其角色转换,经历了从被动到主动的过程。
解析:首先,阅读题目要求,明确解题思路,了解中国现代化历程中,党和国家对“西方”这一概念的表述和运用分两个阶段;然后依据材料信息,结合所学知识,从国际、国内大环境、大形势即背景入手,分别分析两个阶段党和国家面临的主要任务、“西方”这一概念在中国发展和内政外交中运用的内涵和特点,如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探索时期,处于冷战格局下,中西对立,面临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任务,我国采取独立自主的外交方针,支持第三世界共同反殖、反霸,维护国家利益,当时中国与西方政治敌对明显,对外交往意识形态色彩较为浓厚,西方主要是批判对象;改革开放以来,当和平发展成为时代主题,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是党和国家的中心任务,在继续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道路时,党和政府实行全方位对外开放政策,同时防范西方的和平演变等,这一时期,经济上的西方概念及其话语建构成为时代的主题,经济建设成为工作重心,意识形态色彩相对淡化,正面话语增加,西方既是防范对象,也是合作学习对象,对西方的认识更为全面、理性,有利于中国的现代化建设。最后,在具体分析现代化历程中,“西方”概念的话语变迁后,总结规律,提升认识,明确这一变迁深受国际国内形势变化的影响,是具有特定的历史、政治、经济和文化内涵的具体概念,所构建的西方话语也是复杂且具有特定历史性和广泛性等特点,反映出中国共产党在中国现代化历史进程中的对外活动及其角色转换,经历了从被动到主动的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