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次世界大战与战后国际秩序
一、选择题
1.[2023江苏常熟期中]1918年1月,美国总统威尔逊提出被称为“世界和平纲领”的“十四点计划”,其要点包括保持公海航行的绝对自由;消除一切经济壁垒;成立一个具有特定盟约的包括大小国家的、保证政治独立和领土完整的普遍性的国际联盟等。其实质是( )
A.努力争取世界和平发展 B.争取民众对战争的支持
C.攫取战后世界的领导权 D.掩盖对外战争的侵略性
2.[角度创新]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战胜国在全球范围内建立了帝国主义的国际新秩序——凡尔赛—华盛顿体系。而丘吉尔在回忆录中,将这种由战胜国主导形成的格局称为“胜利者的蠢事”。这说明凡尔赛—华盛顿体系( )
A.为战争再次爆发埋下隐患
B.促进了亚洲民族意识觉醒
C.使得欧洲丧失了霸权地位
D.对战败国的惩罚力度不足
3.[2024河北开学考]下图所示为英国漫画家拉昂纳德·拉温创作于1934年的漫画《可敬的比率或伦敦的海军会议》。其配文为:“这个卑鄙的家伙感到他的座位不如你们两位杰出人士的那样舒服!”(图中人物自左向右依次为英、美、日)作者的创作意图是( )
A.维护一战后的国际秩序 B.要求重新瓜分世界
C.抨击英美的“绥靖政策” D.反对法西斯主义
4.[情境创新/2024浙江百校调研]一战结束后,德国的历史教科书认为,法国的复仇欲望将欧洲带到了战争边缘。法国人则把战争责任归咎于德国。1952年,两国肯定了共同承担一战责任的观点。20世纪六七十年代,法国和西德的中学历史教科书在叙述一战的爆发时,强调各国被同盟体系“拖进”战争,法德两国也是这种冲突的牺牲品。这一变化反映出( )
A.国家利益影响历史叙事
B.历史教科书不能叙述真实的历史
C.一战推动历史观念变化
D.欧洲教科书理性地探讨了一战罪责
5.[天星原创]1917年,德国向处于中立的美国提出:只允许一艘美国船只进入英国港口,且只允许停留三天,同时美国必须向德国通报该艘船装运的东西。德国的这一举措( )
A.加速了美国的参战 B.表明放弃封锁英国
C.旨在缓和德美矛盾 D.意在分化离间英美
6.[2023湖北部分中学联考]19世纪末20世纪初,海外竞争日益激烈,欧洲列强彼此怀疑和相互敌视,担心输掉竞争就意味着本国衰弱甚至灭亡。列强们都把本国的民族利益和国家安全建立在削弱对手的基础上,信奉一种弱肉强食的普遍原则。这说明一战前列强矛盾加剧( )
A.受到当时社会思潮的影响
B.是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的结果
C.使民族主义情绪逐渐高涨
D.体现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脱节
7.(2024·江门)1917年,美国加入协约国作战后,某报刊评论说:“这场军事比赛的麻烦在于,它进入了加赛局,而德国既没有替换的投球手,也没有代打。”此观点意在说明( )
A.德国开始丧失战争主动权
B.美国参战使态势发生逆转
C.两军事集团力量趋向平衡
D.美国决定了战争胜负走向
8.(2024·东莞)在一战爆发后的十多年中,西欧文学艺术家创作了大量文艺作品,如索利的十四行诗《当你看到千百万无言的死者》、乔治·杜阿梅尔的小说《受难者》、雷马可的长篇小说《西线无战事》等。这些作品反映出当时( )
A.民族独立意识增强 B.民众呼唤世界和平
C.战争引发精神危机 D.和平主义成为主流
9.(2024·鹤岗)非洲、亚洲和太平洋地区的人民经常将一战看作欧洲国家之间的内部战争,是一群自称为高级社会的傲慢的人彼此诋毁、互相残杀的血腥场景。从战场返回的居民加深了这一印象。他们尤其不愿再做顺从的臣民。这表明第一次世界大战( )
A.促进了殖民地半殖民地的民族觉醒
B.改变了人们对资本主义的原有认知
C.促使反对战争、珍爱和平观念形成
D.由欧洲内部矛盾引发且具有残酷性
10.(2024·信阳)华盛顿会议前,美国某报纸撰写文章指出:“‘以工代战’的中国受邀参会虽是非常明智的行为,但是认为他们已经可以解决问题是错误的,目前中国的发展还不足以被重视,更没有实力和大国博弈周旋。”这反映出美国某报纸( )
A.为美国不想履行大国责任和担当作辩护
B.对一战后中国的遗留历史问题分析透彻
C.忽视了中国人民维护主权和利益的决心
D.完全赞同列强对中国的外交原则和方式
11.(2024·江苏模拟)某研究性学习小组研究某项政策时,列出了如下要点。该政策是( )
英法是主要的实施者和受益者 具有浓厚的大国政治和霸权主义色彩 依国际法的形式,貌似公正地避免了更大国际冲突
A.绥靖政策 B.国家干预
C.委任统治 D.自由放任
12.(2024·桂林)巴黎和会期间,美国代表提出《美国的海军政策》备忘录,指出:“一个稳定的国联,或任何其他稳定的海洋法律和安全体系,需要两支同等强大的海军(其中一支为英国海军)……这将极大推动和平时期和战争时期一体适用的公海海洋法的确立。”这反映出美国( )
A.维护世界和平的理想
B.维护国际联盟的权威
C.弥合战胜国间的矛盾
D.争夺海洋霸权的企图
二、非选择题
13.[2024华南师大附中模拟,12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战争与人类社会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对第一次世界大战“直接影响到了众多国家的兴衰,改变了国际格局和文明的进程”进行合理解释。
第一次世界大战与战后国际秩序
一、选择题
1.[2023江苏常熟期中]1918年1月,美国总统威尔逊提出被称为“世界和平纲领”的“十四点计划”,其要点包括保持公海航行的绝对自由;消除一切经济壁垒;成立一个具有特定盟约的包括大小国家的、保证政治独立和领土完整的普遍性的国际联盟等。其实质是( )
A.努力争取世界和平发展 B.争取民众对战争的支持
C.攫取战后世界的领导权 D.掩盖对外战争的侵略性
解析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一战结束后,美国成为世界上经济最强大的国家之一,所以此时美国提出一系列要求,“成立一个具有特定盟约的……普遍性的国际联盟等”就是为了借此扩张自己的势力,从而攫取战后世界的领导权,C项正确。
2.[角度创新]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战胜国在全球范围内建立了帝国主义的国际新秩序——凡尔赛—华盛顿体系。而丘吉尔在回忆录中,将这种由战胜国主导形成的格局称为“胜利者的蠢事”。这说明凡尔赛—华盛顿体系( )
A.为战争再次爆发埋下隐患
B.促进了亚洲民族意识觉醒
C.使得欧洲丧失了霸权地位
D.对战败国的惩罚力度不足
解析 根据材料中“丘吉尔……将这种由战胜国主导形成的格局称为‘胜利者的蠢事’”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凡尔赛—华盛顿体系建立在战胜国剥夺战败国和利益再分配的基础上,它只是列强间暂时的妥协,体系内部蕴含了诸多矛盾,为战争再次爆发埋下隐患,A项正确;19世纪末20世纪初,亚洲人民反帝反封建斗争和民族民主运动高涨,亚洲民族意识觉醒,排除B项;第二次世界大战使欧洲丧失了霸权地位,排除C项;凡尔赛—华盛顿体系建立在战胜国帝国主义剥夺战败国和利益再分配的基础上,“对战败国的惩罚力度不足”说法错误,排除D项。
3.[2024河北开学考]下图所示为英国漫画家拉昂纳德·拉温创作于1934年的漫画《可敬的比率或伦敦的海军会议》。其配文为:“这个卑鄙的家伙感到他的座位不如你们两位杰出人士的那样舒服!”(图中人物自左向右依次为英、美、日)作者的创作意图是( )
A.维护一战后的国际秩序 B.要求重新瓜分世界
C.抨击英美的“绥靖政策” D.反对法西斯主义
解析 结合漫画标题和说明性文字中对日本带有明显贬义色彩的措辞可知,作者站在一战后既得利益者和英美盟友的立场上,极力维护凡尔赛—华盛顿体系的稳定,A项正确;从材料可以看出作者对原有国际秩序的维护,排除B项;材料反映不出作者抨击英美“绥靖政策”和反对法西斯主义的意图,排除C、D两项。
4.[情境创新/2024浙江百校调研]一战结束后,德国的历史教科书认为,法国的复仇欲望将欧洲带到了战争边缘。法国人则把战争责任归咎于德国。1952年,两国肯定了共同承担一战责任的观点。20世纪六七十年代,法国和西德的中学历史教科书在叙述一战的爆发时,强调各国被同盟体系“拖进”战争,法德两国也是这种冲突的牺牲品。这一变化反映出( )
A.国家利益影响历史叙事
B.历史教科书不能叙述真实的历史
C.一战推动历史观念变化
D.欧洲教科书理性地探讨了一战罪责
解析 根据材料可知,法国和德国在教科书中对一战的描述出现了从相互对立到肯定共同承担责任,再到法德两国也是冲突的牺牲品的变化,这体现了时代的不同,国家利益发生变化,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历史叙事的角度,A项正确;B项说法错误,排除;国家利益推动历史观念的变化,而非一战,排除C项;材料描述的是法德两国的历史教科书,而非欧洲的教科书,排除D项。
5.[天星原创]1917年,德国向处于中立的美国提出:只允许一艘美国船只进入英国港口,且只允许停留三天,同时美国必须向德国通报该艘船装运的东西。德国的这一举措( )
A.加速了美国的参战 B.表明放弃封锁英国
C.旨在缓和德美矛盾 D.意在分化离间英美
解析
审题 ①时间:1917年。②主题:一战时期的美德关系。③切入点:这一举措。
信息 ①处于中立的美国;②德国要求限制美国船只进入英国。
结论 德国的上述行为恶化了美德关系,加速了美国的参战,故选A项。
排错 德国的这一举措意味着加强对英国的封锁,排除B项;该举措加剧了美德矛盾,排除C项;这一举措强化了英美关系,排除D项。
6.[2023湖北部分中学联考]19世纪末20世纪初,海外竞争日益激烈,欧洲列强彼此怀疑和相互敌视,担心输掉竞争就意味着本国衰弱甚至灭亡。列强们都把本国的民族利益和国家安全建立在削弱对手的基础上,信奉一种弱肉强食的普遍原则。这说明一战前列强矛盾加剧( )
A.受到当时社会思潮的影响
B.是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的结果
C.使民族主义情绪逐渐高涨
D.体现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脱节
解析 根据题干信息可知,19世纪末20世纪初,欧洲列强信奉弱肉强食,彼此怀疑、相互敌视、设法削弱对手,这种竞争敌对的思潮一定程度上导致了列强矛盾和斗争的加剧,这说明一战前列强矛盾加剧受到当时社会思潮的影响,A项正确。
7.(2024·江门)1917年,美国加入协约国作战后,某报刊评论说:“这场军事比赛的麻烦在于,它进入了加赛局,而德国既没有替换的投球手,也没有代打。”此观点意在说明( )
A.德国开始丧失战争主动权
B.美国参战使态势发生逆转
C.两军事集团力量趋向平衡
D.美国决定了战争胜负走向
[解析] 根据材料“美国加入协约国作战后……评论说:‘这场军事比赛的麻烦在于,它进入了加赛局,而德国既没有替换的投球手,也没有代打’”及所学知识可知,美国加入协约国作战,增强了协约国的力量,使战争胜利的天平倾向协约国一方,B项正确;材料强调了两大军事集团力量发生变化,但不能说明战争主动权开始变化,排除A项;材料反映的是英、德军事集团力量对比出现失衡,而不是趋向“平衡”,排除C项;美国参战虽影响了战争胜负,但不等于决定了战争胜负,排除D项。
8.(2024·东莞)在一战爆发后的十多年中,西欧文学艺术家创作了大量文艺作品,如索利的十四行诗《当你看到千百万无言的死者》、乔治·杜阿梅尔的小说《受难者》、雷马可的长篇小说《西线无战事》等。这些作品反映出当时( )
A.民族独立意识增强 B.民众呼唤世界和平
C.战争引发精神危机 D.和平主义成为主流
[解析] 据材料,一战后西欧社会出现大量反思战争的文学作品,反映了当时民众呼吁世界和平,B项正确;一战后亚非拉地区民族独立意识增强,而不是西欧,排除A项;“精神危机”说法错误, 材料只是反映战争引发社会反思,排除C项;材料只是体现了社会呼吁和平,不能证明和平主义成为主流思潮,排除D项。
9.(2024·鹤岗)非洲、亚洲和太平洋地区的人民经常将一战看作欧洲国家之间的内部战争,是一群自称为高级社会的傲慢的人彼此诋毁、互相残杀的血腥场景。从战场返回的居民加深了这一印象。他们尤其不愿再做顺从的臣民。这表明第一次世界大战( )
A.促进了殖民地半殖民地的民族觉醒
B.改变了人们对资本主义的原有认知
C.促使反对战争、珍爱和平观念形成
D.由欧洲内部矛盾引发且具有残酷性
[解析] 根据材料信息并结合所学可知,第一次世界大战暴露了战争的残酷,进而促进了殖民地半殖民地民族意识的觉醒,A项正确;材料强调的是非洲、亚洲和太平洋地区的人民对自身解放的要求,不是强调人们对资本主义认知的变化,排除B项;材料无法体现“促使反对战争、珍爱和平观念形成”,排除C项;材料反映的是一战的影响,而“由欧洲内部矛盾引发且具有残酷性”体现的是一战爆发的原因及特点,排除D项。
10.(2024·信阳)华盛顿会议前,美国某报纸撰写文章指出:“‘以工代战’的中国受邀参会虽是非常明智的行为,但是认为他们已经可以解决问题是错误的,目前中国的发展还不足以被重视,更没有实力和大国博弈周旋。”这反映出美国某报纸( )
A.为美国不想履行大国责任和担当作辩护
B.对一战后中国的遗留历史问题分析透彻
C.忽视了中国人民维护主权和利益的决心
D.完全赞同列强对中国的外交原则和方式
[解析] 该报纸强调“目前中国的发展还不足以被重视,更没有实力和大国博弈周旋”,所以不能解决中国权益问题。依据所学知识可知,这忽视了中国人民维护主权和利益的决心,C项正确;材料不涉及为美国逃避国际责任的行为作积极辩护问题,排除A项;“透彻”太绝对,排除B项;美国主流媒体虽对列强的外交有清醒认识,但“完全赞同”太绝对,排除D项。
11.(2024·江苏模拟)某研究性学习小组研究某项政策时,列出了如下要点。该政策是( )
英法是主要的实施者和受益者 具有浓厚的大国政治和霸权主义色彩 依国际法的形式,貌似公正地避免了更大国际冲突
A.绥靖政策 B.国家干预
C.委任统治 D.自由放任
[解析] 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国际联盟盟约》规定,战前奥斯曼帝国(土耳其)所属近东部分地区、德国所属非洲殖民地、德国所属太平洋诸岛,均由国际联盟委托英国、法国和日本等国进行统治,它具有浓厚的大国政治和霸权主义色彩,标志着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帝国主义战胜国维护殖民统治出现了新的形式,即在国际联盟监督下、按国际法貌似公正地解决列强纠纷以避免更大国际冲突,C项正确;国家干预属于资本主义国家为解决自由放任弊端而实行的经济政策,排除B项;绥靖政策,一种对侵略不加抵制,姑息纵容,妥协退让,以牺牲别国利益为代价,同侵略者勾结和妥协的政策,排除A项;自由放任属于经济思想,不符合国际冲突,排除D项。
12.(2024·桂林)巴黎和会期间,美国代表提出《美国的海军政策》备忘录,指出:“一个稳定的国联,或任何其他稳定的海洋法律和安全体系,需要两支同等强大的海军(其中一支为英国海军)……这将极大推动和平时期和战争时期一体适用的公海海洋法的确立。”这反映出美国( )
A.维护世界和平的理想
B.维护国际联盟的权威
C.弥合战胜国间的矛盾
D.争夺海洋霸权的企图
[解析] 根据材料“一个稳定的国联,或任何其他稳定的海洋法律和安全体系,需要两支同等强大的海军(其中一支为英国海军)……这将极大推动和平时期和战争时期一体适用的公海海洋法的确立”可知,美国企图建立一支与英国海军相媲美的海军,以争夺海洋霸权,维护本国海上利益,D项正确;美国的根本目的不在于维护世界和平,而是争夺海洋霸权,排除A项;巴黎和会召开于1919年1—6月,而国联成立于1920年1月,时间不吻合,排除B项;美国的根本目的是争夺海洋霸权,而不是弥合战胜国间的矛盾,并且巴黎和会没有解决战胜国间的矛盾,排除C项。
二、非选择题
13.[2024华南师大附中模拟,12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战争与人类社会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对第一次世界大战“直接影响到了众多国家的兴衰,改变了国际格局和文明的进程”进行合理解释。
解析 本题可从一战影响了众多国家的兴衰、改变了政治经济格局、改变了世界文明的进程三个方面回答。一战影响了众多国家的兴衰:一战摧毁了德意志、奥匈帝国、沙皇俄国、奥斯曼土耳其四大帝国,使欧洲产生了一系列新的国家,改变了欧洲的政治版图。一战改变了国际政治经济格局:英、法、德等传统强国实力受到极大削弱,欧洲的全球霸权地位开始丧失,后起的美国、日本在远东地区展开激烈争夺;产生了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一战客观上还影响了中国的民主革命。一战改变了世界文明的进程:一战中包括坦克、飞机、潜艇等先进武器的使用影响了现代军事科技的发展;基于人类对战争的反思,为了尽可能避免战争,战后成立了旨在维护世界和平的国际联盟,签订了《非战公约》;欧洲和平主义思潮泛滥。最后,重申一战“直接影响到了众多国家的兴衰,改变了国际格局和文明的进程”的观点符合史实。
答案 一战摧毁了德意志、奥匈帝国、沙皇俄国、奥斯曼土耳其四大帝国,使欧洲产生了一系列新的国家,改变了欧洲的政治版图。(4分)英、法、德等传统欧洲强国实力受到极大削弱,欧洲的全球霸权地位开始丧失,后起的美国、日本在远东地区展开激烈争夺;产生了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开启了20世纪两种意识形态的对抗冲突与并存竞争;一战客观上影响了中国的民主革命。(4分)一战中包括坦克、飞机、潜艇等先进武器装备投入实战,影响了现代军事科技的发展;建立了凡尔赛—华盛顿体系,成立了国际联盟,签订了《非战公约》;欧洲和平主义思潮泛滥。(4分)综上所述,一战直接影响到了众多国家的兴衰,改变了国际格局和文明的进程。
转载请注明出处高中试卷答案网 » 第七单元 世界大战、十月革命与国际秩序的演变 第一次世界大战与战后国际秩序 考点练习(含答案解析)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下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