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卷答案
寻你做寻,想你所想

第8课 三国至隋唐的文化 课时练习(含解析)

三国至隋唐的文化
一、选择题
1.[2023重庆八中模拟]南朝梁武帝笃信佛教,以至有“皇帝菩萨”之称,但他却绝不敢忘记“事衣冠礼乐”。他多次舍身出家,同时又立孔庙,置五经博士,并自编了《周易讲义》《中庸讲疏》。这表明当时 (   )
A.儒佛共同维护传统伦理
B.儒佛思想上逐渐合流
C.儒学居于政治优势地位
D.统治者实行外佛内儒
2.唐人崇尚“晋贤真迹”,争相效仿以王羲之父子为代表的江左书法风格,进士及第后在雁塔题名的字迹被认为皆有“江左遗风”。这主要反映出,唐代(   )
A.江南文化成为主流
B.科举推动行书步入盛世
C.市民文化需求强烈
D.书法艺术吸纳六朝元素
3.有学者认为,如果说安史之乱以前,唐诗以豪放、浪漫色彩引人注目,那么安史之乱以后,则代之以沉郁悲壮的情调了。对这一评论理解正确的是(   )
A.社会变迁影响唐诗创作
B.盛唐气象推动唐诗演变
C.唐诗全景再现社会真实
D.安史之乱导致唐诗衰微
4.(2023·成都)魏晋南北朝时期,新编的蒙学教材逐渐普及且无不渗透经学思想,士人幼习五经已趋普遍,私家经传注疏数量远超两汉。这一现象(   )
A.展现了儒学传承的活力
B.反映了官办教育的盛况
C.扭转了士族的清谈风尚
D.阻遏了佛道学说的流播
5.(2023·全国乙卷·25)唐代中后期文人间流行诗歌唱和之风,“江南”成为唱和的重要主题。杭州、苏州、湖州、宣州(今安徽宣城)等地名常在唱和诗歌中出现。这种风尚(   )
A.得益于稳定的地方秩序
B.缘于坊市制度的崩溃
C.助推山水田园诗的兴起
D.导致经济重心的南移
6.(2024·海口)《封氏闻见记》在谈及唐代饮茶风尚时指出:“南人好饮之,北人初不多饮。开元中,泰山灵岩寺有降魔师大兴禅教,学禅务于不寐,又不夕食,皆许其饮茶。人自怀挟,到处煮饮。从此转相仿效,遂成风俗。”由此可知,在唐代(   )
A.僧人积极宣扬饮茶文化
B.南北风俗习惯渐趋一致
C.佛教助推饮茶之风北移
D.区域思想文化相互渗透
7. (2023·大连)如图是甘肃瓜州榆林窟第15窟的唐代壁画,在莲花上站立着一位两脚前后开立、右手执球杖、左手执球的儿童,其形象表现为曲膝、上身前俯,欲作抛球击打的动作。该壁画体现了(   )
A.西域民众生活富足 B.体育和艺术的结合
C.市民阶层精神解放 D.社会崇尚奢靡享乐
8.(2024·宁德)下图所示为唐代敦煌莫高窟供养人的画像。这可用于研究当时(   )
A.思想自由和社会开放 B.中西方经济文化交流
C.生活习俗和文化艺术 D.佛教的民间传播状况
9.(2024·青岛)下图中的唐草纹是我国传统吉祥图案之一,由忍冬纹发展而来。忍冬纹最早产生于古埃及,经希腊传到印度,后随佛教传入我国,并在唐朝逐渐发展为自由饱满、富丽华美的唐草纹。唐草纹的形成,说明(   )
A.外来物品推动观念更新
B.佛教冲击中国文化
C.经济往来带动文化交流
D.唐朝中外交往频繁
10.(2023·厦门)下图所示文物大量出土于隋唐墓葬中,而在此前和此后的墓葬中却很罕见。这间接说明隋唐时期(   )
A.对外贸易处于顶峰 B.西北边疆战乱频繁
C.丝路贸易较为兴盛 D.榷场互市相当活跃
11.[2023·河南平顶山高一检测]隋唐两朝的东京洛阳和西京长安,吸引着四面八方的异邦人士不断前来,流连其间并逐渐定居,其中中亚的粟特人占了相当大一部分。入唐以后,随着传播佛教、景教、摩尼教的僧徒信士不断增多,长安成为粟特人在华最重要的聚集地之一。这反映了隋唐时期(  )
A.军事实力的空前强大
B.重农抑商政策的松弛
C.开明开放的对外政策
D.国内民族关系的融洽
12.[2023·江苏扬州高一期末]唐政府在外侨聚居区专门设立“蕃坊”,可以自由居住、自由贸易。然而安史之乱后,“京兆府奏……准式令,中国人不合私与外国人交通、买卖、婚娶、来往,又举取蕃客栈……重请禁之”。这一变化反映出唐朝(  )
A.朝贡贸易体制废弛
B.海上丝绸之路繁荣
C.领土主权意识增强
D.对外政策因时而变
二、非选择题
13.[2023北京,6分](节选)南学与北学
南北朝时期,儒学有南学与北学之分。“南北所治,章句好尚,互有不同”。南方儒士大多濡染玄风,注重探寻玄学义理;北学严守汉儒传统,注重名物训诂。
南、北儒士研习经书,偏重不同的注本(对儒家经典的注释本)。以《左传》为例,南朝流行“杜预注本”,北朝流行“服虔注本”。然而,南梁崔灵恩常引用“服虔注本”来诘难“杜预注本”,引领论辩之风。北魏有名儒“兼读杜、服,隐括(修订)两家,异同悉举”。这一时期,南北政权常互派使节,他们也往往借机相互考校儒学。
隋灭陈后,将大量士人迁至北方。隋炀帝大举征召儒生,“使相与讲论得失于东都(洛阳)之下”,胜出者多为南方儒士。其后他们大多在北方活动和授徒。唐初,“四方儒士,多抱负典籍,云会京师”。唐太宗下诏统一五经文本和注释。孔颖达兼采南北,撰成《五经正义》,高宗时颁行全国,成为官方经学定本。
(2)概述南北朝至隋唐时期儒学走向统一的过程及意义。(6分)
三国至隋唐的文化
一、选择题
1.[2023重庆八中模拟]南朝梁武帝笃信佛教,以至有“皇帝菩萨”之称,但他却绝不敢忘记“事衣冠礼乐”。他多次舍身出家,同时又立孔庙,置五经博士,并自编了《周易讲义》《中庸讲疏》。这表明当时 (   )
A.儒佛共同维护传统伦理
B.儒佛思想上逐渐合流
C.儒学居于政治优势地位
D.统治者实行外佛内儒
解析 据材料“事衣冠礼乐”“又立孔庙,置五经博士,并自编了《周易讲义》《中庸讲疏》”可知,梁武帝依然将儒学作为治国的主要依据,故选C项;材料没有体现儒佛共同维护传统伦理,排除A项;材料没有体现儒佛关系的变化趋势,排除B项;根据材料可知,当时治国仍践行儒家思想,排除D项。
2.唐人崇尚“晋贤真迹”,争相效仿以王羲之父子为代表的江左书法风格,进士及第后在雁塔题名的字迹被认为皆有“江左遗风”。这主要反映出,唐代(   )
A.江南文化成为主流
B.科举推动行书步入盛世
C.市民文化需求强烈
D.书法艺术吸纳六朝元素
解析 根据材料“唐人……争相效仿以王羲之父子为代表的江左书法风格”可知,唐朝在书法上受到南方书法的影响比较深,这可以反映出唐代书法艺术吸纳六朝元素,D项正确;虽然唐代书法受南方文化的影响,但不能说江南文化成为主流,排除A项;材料不能反映科举对行书的推动,排除B项;江左书法风格多是士人追求,与市民文化不符,排除C项。
3.有学者认为,如果说安史之乱以前,唐诗以豪放、浪漫色彩引人注目,那么安史之乱以后,则代之以沉郁悲壮的情调了。对这一评论理解正确的是(   )
A.社会变迁影响唐诗创作
B.盛唐气象推动唐诗演变
C.唐诗全景再现社会真实
D.安史之乱导致唐诗衰微
解析 安史之乱以前唐朝处于辉煌鼎盛时期,此时的唐诗表现出豪放、浪漫色彩和宏大气魄。安史之乱后,唐朝社会动荡不安,唐诗情调走向沉郁悲壮。由此可知,社会变迁影响唐诗的创作,A项正确;盛唐气象使唐诗具有豪放、浪漫色彩,沉郁悲壮与盛唐气象无关,排除B项;唐诗属于文学创作,一定程度上反映了社会真实,但无法全景再现社会真实,排除C项;安史之乱导致唐朝由盛转衰,使唐诗风格发生转变,但没有导致唐诗衰微,排除D项。
4.(2023·成都)魏晋南北朝时期,新编的蒙学教材逐渐普及且无不渗透经学思想,士人幼习五经已趋普遍,私家经传注疏数量远超两汉。这一现象(   )
A.展现了儒学传承的活力
B.反映了官办教育的盛况
C.扭转了士族的清谈风尚
D.阻遏了佛道学说的流播
[解析] 魏晋南北朝时期,儒家经学的学习逐渐普遍,私家经传注疏数量远超两汉,这说明当时儒学并未因社会动荡而中断,反而得到了传承,A项正确;魏晋南北朝时期,私家经传注疏数量远超两汉,再加上当时社会动荡,官学教育并不兴盛,排除B项;魏晋南北朝时期,士族清谈风尚流行,排除C项;魏晋南北朝时期,佛道思想流行,排除D项。
5.(2023·全国乙卷·25)唐代中后期文人间流行诗歌唱和之风,“江南”成为唱和的重要主题。杭州、苏州、湖州、宣州(今安徽宣城)等地名常在唱和诗歌中出现。这种风尚(   )
A.得益于稳定的地方秩序
B.缘于坊市制度的崩溃
C.助推山水田园诗的兴起
D.导致经济重心的南移
[解析] 根据材料内容可知,材料主要内容是唐中后期文人流行诗歌唱和,江南是重要主题。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诗歌唱和主要体现的是文人之间作诗与别人相唱和,而诗人之间这种诗歌唱和基本以江南为主题,主要是因为唐中后期,南方相对北方,社会秩序更加安定,A项正确;唐朝时期坊市制度没有崩溃,排除B项;山水田园诗兴起于魏晋时期,排除C项;经济重心的南移是因为安史之乱,排除D项。
6.(2024·海口)《封氏闻见记》在谈及唐代饮茶风尚时指出:“南人好饮之,北人初不多饮。开元中,泰山灵岩寺有降魔师大兴禅教,学禅务于不寐,又不夕食,皆许其饮茶。人自怀挟,到处煮饮。从此转相仿效,遂成风俗。”由此可知,在唐代(   )
A.僧人积极宣扬饮茶文化
B.南北风俗习惯渐趋一致
C.佛教助推饮茶之风北移
D.区域思想文化相互渗透
[解析] 题干引文大意是:南方人喜欢喝茶,北方人并不多喝茶。开元年间,泰山灵岩寺有位称降魔师的和尚大力提倡禅宗,坐禅时必须不打瞌睡,又不吃晚饭,于是允许和尚们喝茶。和尚们各自携带着茶,到什么地方都煮茶喝。从此,人们互相仿效,喝茶就成了风俗。可见唐代北方饮茶风气的形成与佛教有关,C项正确;材料提及一部分僧人饮茶,推动了饮茶风气的形成,但未提及“积极宣扬”,排除A项;饮茶只是社会风俗的一部分,仅凭南北方都饮茶不能断定南北风俗习惯渐趋一致,排除B项;材料未提及北方饮茶文化是受南方影响,看不出南北文化的相互影响,排除D项。
7. (2023·大连)如图是甘肃瓜州榆林窟第15窟的唐代壁画,在莲花上站立着一位两脚前后开立、右手执球杖、左手执球的儿童,其形象表现为曲膝、上身前俯,欲作抛球击打的动作。该壁画体现了(   )
A.西域民众生活富足 B.体育和艺术的结合
C.市民阶层精神解放 D.社会崇尚奢靡享乐
[解析] 根据材料可得出主要结论:壁画描绘的是唐代儿童进行“步打球”体育活动的场景,加之壁画本身具有艺术价值,因此,该壁画体现了体育和艺术的结合,B项正确;材料为唐代“步打球”壁画,不能说明西域民众生活富足,排除A项;该壁画反映的是唐代“步打球”体育活动,不能说明市民阶层精神解放情况,排除C项;该壁画体现了体育和艺术的结合,不能说明当时社会风气奢靡,排除D项。
8.(2024·宁德)下图所示为唐代敦煌莫高窟供养人的画像。这可用于研究当时(   )
A.思想自由和社会开放 B.中西方经济文化交流
C.生活习俗和文化艺术 D.佛教的民间传播状况
[解析] 通过观察图片,可以从图片中获取唐朝时期部分人群的服饰风格,也可以获取当时的绘画风格,据此可以研究当时的生活习俗和文化艺术,C项正确;从图片中无法获取思想自由等相关信息,排除A项;从图片中无法获取西方经济文化等相关信息,排除B项;图片中没有和佛教相关的信息,排除D项。
9.(2024·青岛)下图中的唐草纹是我国传统吉祥图案之一,由忍冬纹发展而来。忍冬纹最早产生于古埃及,经希腊传到印度,后随佛教传入我国,并在唐朝逐渐发展为自由饱满、富丽华美的唐草纹。唐草纹的形成,说明(   )
A.外来物品推动观念更新
B.佛教冲击中国文化
C.经济往来带动文化交流
D.唐朝中外交往频繁
[解析] 根据“忍冬纹最早产生于古埃及,经希腊传到印度,后随佛教传入我国,并在唐朝逐渐发展为自由饱满、富丽华美的唐草纹”可得出唐朝在对外交往过程中吸收了外来的文化,因此反映出经济往来带动文化交流,C项正确;材料没有体现观念更新,排除A项;材料没有反映佛教的影响,排除B项;唐朝中外交往频繁只是总体的反映,但材料强调文化方面的影响,排除D项。
10.(2023·厦门)下图所示文物大量出土于隋唐墓葬中,而在此前和此后的墓葬中却很罕见。这间接说明隋唐时期(   )
A.对外贸易处于顶峰 B.西北边疆战乱频繁
C.丝路贸易较为兴盛 D.榷场互市相当活跃
[解析]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可知,材料图中的出土文物是“胡人牵骆驼俑”,作为随葬品,是对唐代现实生活的生动反映,其形象写实,生动地表现了丝绸之路上西域胡商的形象。这间接说明隋唐时期丝路贸易较为兴盛,C项正确;仅凭材料中的随葬品无法判断唐朝是否处于顶峰状态,排除A项;如果西北边疆战乱频繁,就不会有大量胡商到来,排除B项;榷场互市反映的是宋与辽、西夏、金等的经济往来,排除D项。
11.[2023·河南平顶山高一检测]隋唐两朝的东京洛阳和西京长安,吸引着四面八方的异邦人士不断前来,流连其间并逐渐定居,其中中亚的粟特人占了相当大一部分。入唐以后,随着传播佛教、景教、摩尼教的僧徒信士不断增多,长安成为粟特人在华最重要的聚集地之一。这反映了隋唐时期(  )
A.军事实力的空前强大
B.重农抑商政策的松弛
C.开明开放的对外政策
D.国内民族关系的融洽
解析:根据材料中隋唐时期的长安和洛阳“吸引着四面八方的异邦人士不断前来”“传播佛教、景教、摩尼教的僧徒信士不断增多”可知,隋唐时期,中原王朝对外邦人来华采取包容开放的态度,这反映了隋唐时期开明开放的对外政策,这与军事实力无关,C项正确,排除A项;材料反映的是对外政策,而非重农抑商政策,排除B项;外邦人来华定居属于国际交往,而非国内民族关系,排除D项。故选C项。
12.[2023·江苏扬州高一期末]唐政府在外侨聚居区专门设立“蕃坊”,可以自由居住、自由贸易。然而安史之乱后,“京兆府奏……准式令,中国人不合私与外国人交通、买卖、婚娶、来往,又举取蕃客栈……重请禁之”。这一变化反映出唐朝(  )
A.朝贡贸易体制废弛
B.海上丝绸之路繁荣
C.领土主权意识增强
D.对外政策因时而变
解析:根据材料“唐政府在外侨聚居区专门设立‘蕃坊’,可以自由居住、自由贸易。然而安史之乱后……中国人不合私与外国人交通、买卖、婚娶、来往,又举取蕃客栈”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初唐时期,社会稳定,国家强盛,唐朝政府在外侨聚居区专门设立“蕃坊”,推行较为开放的对外政策,而安史之乱后,唐王朝由盛转衰,社会动荡,对外政策相对保守,体现了唐朝对外政策因时而变,D项正确;根据所学朝贡贸易体制史实可知,唐朝时期我国朝贡贸易体制没有废弛,排除A项;材料内容主要体现了盛唐时期和晚唐时期对外政策的不同,没有强调海上丝绸之路的发展现象,排除B项;材料内容主要体现了唐朝不同历史时期对外政策的不同,体现了唐朝对外政策因时而变,没有强调唐朝对领土主权意识的增强,排除C项。故选D项。
二、非选择题
13.[2023北京,6分](节选)南学与北学
南北朝时期,儒学有南学与北学之分。“南北所治,章句好尚,互有不同”。南方儒士大多濡染玄风,注重探寻玄学义理;北学严守汉儒传统,注重名物训诂。
南、北儒士研习经书,偏重不同的注本(对儒家经典的注释本)。以《左传》为例,南朝流行“杜预注本”,北朝流行“服虔注本”。然而,南梁崔灵恩常引用“服虔注本”来诘难“杜预注本”,引领论辩之风。北魏有名儒“兼读杜、服,隐括(修订)两家,异同悉举”。这一时期,南北政权常互派使节,他们也往往借机相互考校儒学。
隋灭陈后,将大量士人迁至北方。隋炀帝大举征召儒生,“使相与讲论得失于东都(洛阳)之下”,胜出者多为南方儒士。其后他们大多在北方活动和授徒。唐初,“四方儒士,多抱负典籍,云会京师”。唐太宗下诏统一五经文本和注释。孔颖达兼采南北,撰成《五经正义》,高宗时颁行全国,成为官方经学定本。
(2)概述南北朝至隋唐时期儒学走向统一的过程及意义。(6分)
解析 第(2)问,第一小问回答儒学走向统一的过程时,要分不同阶段,可以从南北朝时期、隋朝时期、唐朝时期入手分析。第二小问可从统一思想与政治统治之间的关系入手。
答案 (2)过程:南北朝时期,南学、北学互相学习、借鉴;隋朝,南方儒士多在北方活动,南学、北学进一步融合;唐朝时期,国家统一了儒学经典和注释,儒学再次实现统一。意义:统一了经学,实质上也是统一了学术思想,统一了教育方针,在意识形态领域有利于唐朝政府的统治。(6分)

转载请注明出处高中试卷答案网 » 第8课 三国至隋唐的文化 课时练习(含解析)

分享: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