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人民共和国时期:新中国的成立与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和发展
一、选择题
1.(2023·辽宁·模拟预测)1950年中共七届三中全会后,国家决定调整工商业,通过为私商让出一定市场份额、扩大国家收购和加工订货、调整税负等措施,帮助私人工商企业渡过难关,到1952年底工商业得到全面恢复。这体现出新中国成立之初( )
A.践行新民主主义经济纲领 B.主张以社会主义方式过渡
C.重视资本主义工商业改造 D.全力推进大规模经济建设
2.(2023·福建·校联考三模)新中国成立初期,许多知识分子亲身参与土改后放弃了和平土改的幻想,认识到人民群众的高超智慧和伟大力量,并先后在报刊上发表了自己参加土改的心得体会,产生了较大影响力。据此可知,新中国成立初期的土地改革( )
A.加强知识分子对新政权的认同 B.激发了民众建设社会的热情
C.彰显了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 D.促进了国民经济的恢复发展
3.(2024·浙江宁波·镇海中学校考模拟预测)1962年,主管全国财经工作的陈云提出分田到户,即改变“三级所有,队为基础”的人民公社制度,把土地重新分配给一家一户,变集体经济为个体经济,以调动农民的劳动积极性。对此解读正确的是()
A.陈云提出了对农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的新思路
B.该主张为认识我国基本国情奠定了理论基础
C.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从此在全国实施和推广
D.分田到户的目的是调整生产关系以恢复经济
4.(2023上·湖南衡阳·高三统考阶段练习)从1956年到1957年上半年,浙江、安徽、四川等地一度出现了包产到户等形式的试验。这期间,自由市场一度活跃,个体工商户有明显增长,其中还出现人们称之为“地下工场”的较大的个体户手工业和手工工场。这些变化( )
A.是推行“百花齐放”方针的结果 B.响应了当时经济“八字”方针
C.体现了社会主义工业化的深入 D.因反右派斗争而受到了冲击
5.(2023下·广东·高三统考开学考试)1978年11月中共凤阳县委召开的会议上,小贾生产队介绍将全队分成四个作业组,年终分配时,“该给国家的给国家,该留集体的留集体,剩下的归小组分配”。对此县委决议:“对单干的,不能干;名为分组,实为分队的不能干;有人提出搞‘大包干’,也不要干。”造成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在于( )
A.改革开放尚未拉开序幕 B.农村改革得不到上级支持
C.“左”倾错误依然存在 D.农民阶级局限性依然存在
6.(2023下·安徽·高三校联考阶段练习)1981年春,中央针对当时流传的社队企业“三挤一冲”(挤国营企业的原材料、能源、市场,冲击国家经济)到江苏进行调查。调查结论认为:“社队机械工厂的产品,对国营大厂有挤有补,目前是补的多一些,挤的少一些。”这一结论反映出当时江苏( )
A.城乡物资实现了自由流通 B.计划与市场关系得以理顺
C.国有企业改革的全面展开 D.农村生产自主权有所扩大
7.(2023上·安徽·高三校联考期末)1979年7月,国务院下发了《关于扩大国营工业企业经营管理自主权的若干规定K关于国营企业实行利润留成的规定》等文件,政府向国营企业让渡了生产自主权、产品销售权等14项经营权,并实行利润留成制度。这些规定旨在
A.调整国民经济发展结构 B.增强国营企业自身活力
C.鼓励国有企业引进外资 D.全面建立市场经济体制
8.(2023·四川成都·石室中学校考一模)从1992年初开始,国有企业逐步打破长期存在的“铁饭碗”,实行全员劳动合同制;逐步打破长期存在的企业干部终身制,实行企业管理人员的聘任制;逐步打破长期存在的“大锅饭”,形成个人收益与企业效益相互挂钩并相互约束的新机制。这反映了( )
A.国有企业改革面向市场 B.经济体制改革全面展开
C.现代企业制度得以确立 D.市场经济体制初步建立
9.(2023·江苏·校联考三模)1984年,后来被称为中国科学管理之父的张兴让调任石家庄第一塑料厂厂长。他主持成立了现在看来最简单的供、产、销的联合体却收到了立竿见影的效果。1985年,他出国考察,看到本企业与外国同行在劳动效率上的巨大差距,深受触动。回国后,提出了以“人尽其才、物尽其用、时尽其效”为核心的“满负荷工作法”,取得成功。张兴让的成功( )
A.利用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优势 B.得益于“走出去”开放战略的实施
C.是贯彻邓小平的南方谈话精神的结果 D.侧面说明扩大企业自主权的必要性
10.(2023·广东·统考模拟预测)如表是1952年对23个省15432个农户的生产工具情况调查表,这可以用来说明( )
农户占有生产工具统计
占有耕畜/户 犁/户 水车/户
0.54头 0.54部 0.1架
贫农 中农
购买商品的货币支出 135.5 208.4
购买生产工具支出 3.5 7.6
A.土地改革势在必行 B.国民经济结构比例失衡
C.农村经济得到恢复 D.农业合作化的现实要求
11.(2023·全国·校联考模拟预测)1979年3月1日,国务院决定对粮食、棉花、油料、生猪、菜牛、菜羊、鲜蛋、水产品等18种主要农副产品平均提价24.8%收购,并对粮棉油等实行超购加价政策。其中,粮食超购加价50%,棉花统购价超购加价30%。这一举措( )
A.激发了农村发展的内在动力 B.推动了城乡经营方式改革
C.满足了新兴工业城市的需求 D.促进了社会主义制度完善
12.(2023·浙江·校联考模拟预测)改善城乡居民收入差距不仅是我国宏观政策的基本导向,也是保持经济稳定协调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条件。观察如图,出现1978-1984年这一趋势的主要原因是( )
1978年——2017年城乡居民可支配收入比较
A.改革开放推动了城乡经济同步发展 B.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推广增加农民收入
C.国有企业改革提高了城镇居民收入 D.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激发了经济活力
二、非选择题
13.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自秦以来,中国在政治上便形成了中央统一领导的国家体制。在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后,思想上也逐渐形成了中国传统文化的特质;近代中国在抵御外侮中又形成了万众一心、同仇敌忾的民族性格……总之,在几千年历史长河中,中国人民团结一心、同舟共济,建立了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形成了守望相助的中华民族大家庭,也形成了集中力量办大事的国家治理特色。
——摘编自陶文昭《充分发挥社会主义制度优势》
材料二 对于刚刚成立的新中国而言,首先面临的是如何破解中国与欧美工业化先发国家差距拉大的“后发劣势”问题。但当时的新中国仍处于农业社会,工业只能生产纱、布、火柴、肥皂、面粉等为数甚少的日用生活消费品;1949年,中国主要工业品原煤、原油、钢的产量分别仅为美国的7.34%、0.05%和0.22%。新中国成立初期要发展工业却得不到农业、人力资本等方面的支撑。就农业而言,1949年,中国粮食、棉花、油料和糖料的人均产量分别只有208.95公斤、0.82公斤、4.73公斤和5.23公斤。就人力资本而言,1949年中国人口的文盲率高达80%,而小学学龄儿童的入学率、初中阶段的毛入学率分别只有20%和3%,高等院校的在校生只有11.7万人。不仅如此,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对中国实施的封锁、禁运也阻碍着新中国的发展。但新中国却克服了一切困难,仅用了近30年的时间便实现了对“后发劣势陷阱”的成功突破。
——摘编自郑有贵《“集中力量办大事”是对后
发劣势的成功破解》
材料三 改革开放以来,我们用短短几十年的时间,走过了西方发达国家几百年走过的工业化历程,从“现代化的迟到国”一跃成为“现代化的视觉中心”,建立起了完整的现代工业体系,实现了经济总量在世界排名的快速跨越,由1978年的第十一位跃升至2010年起的稳居第二位。随着综合国力的提升,中国日益走近世界舞台的中央。
——摘编自徐曼、何益忠《充分发挥集中力量
办大事的制度优势》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我国“集中力量办大事的国家治理特色”形成的历史基础。(6分)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新中国成立初期遭遇发展困境的主要原因,并列举新中国成立至20世纪70年代成功突破“后发劣势陷阱”的重要举措。(13分)
(3)根据以上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新中国成立以来“集中力量办大事的制度优势”所产生的重要影响。(6分)
14.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1987—2005年部分年份全国人口流动原因构成表(%)
1987年 1990年 2000年 2005年
经济型流动 工作调动 4.4 4.5 3.2 2.6
分配工作 2.1 2.8 1.2 0.6
务工经商 26.6 50.2 55.1 53.1
学习培训 2.8 2.7 6.9 3.7
小计 35.9 60.2 66.4 60.0
社会型流动 投亲靠友 18.7 13.4 6.3 8.3
退休退职 1.5 1.0 0 0
随迁家属 15.1 7.7 13.1 14.3
婚姻迁入 21.0 11.4 5.4 7.8
拆迁搬家 0 0 4.0 3.3
不计 56.3 33.5 28.8 33.7
其他 7.8 6.4 5.0 6.3
(数据来源:相应年份的全国人口普查或人口抽样调查)从表格中提取一个我国人口流动趋势的相关信息,自拟论题,并结合所学中国现代史的知识加以阐述。(要求:可提取部分信息,也可提取整体信息,写明论题,史论结合)(12分)
中华人民共和国时期:新中国的成立与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和发展
一、选择题
1.(2023·辽宁·模拟预测)1950年中共七届三中全会后,国家决定调整工商业,通过为私商让出一定市场份额、扩大国家收购和加工订货、调整税负等措施,帮助私人工商企业渡过难关,到1952年底工商业得到全面恢复。这体现出新中国成立之初( )
A.践行新民主主义经济纲领 B.主张以社会主义方式过渡
C.重视资本主义工商业改造 D.全力推进大规模经济建设
【答案】A
2.(2023·福建·校联考三模)新中国成立初期,许多知识分子亲身参与土改后放弃了和平土改的幻想,认识到人民群众的高超智慧和伟大力量,并先后在报刊上发表了自己参加土改的心得体会,产生了较大影响力。据此可知,新中国成立初期的土地改革( )
A.加强知识分子对新政权的认同 B.激发了民众建设社会的热情
C.彰显了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 D.促进了国民经济的恢复发展
【答案】A
3.(2024·浙江宁波·镇海中学校考模拟预测)1962年,主管全国财经工作的陈云提出分田到户,即改变“三级所有,队为基础”的人民公社制度,把土地重新分配给一家一户,变集体经济为个体经济,以调动农民的劳动积极性。对此解读正确的是()
A.陈云提出了对农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的新思路
B.该主张为认识我国基本国情奠定了理论基础
C.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从此在全国实施和推广
D.分田到户的目的是调整生产关系以恢复经济
【答案】D
4.(2023上·湖南衡阳·高三统考阶段练习)从1956年到1957年上半年,浙江、安徽、四川等地一度出现了包产到户等形式的试验。这期间,自由市场一度活跃,个体工商户有明显增长,其中还出现人们称之为“地下工场”的较大的个体户手工业和手工工场。这些变化( )
A.是推行“百花齐放”方针的结果 B.响应了当时经济“八字”方针
C.体现了社会主义工业化的深入 D.因反右派斗争而受到了冲击
【答案】D
5.(2023下·广东·高三统考开学考试)1978年11月中共凤阳县委召开的会议上,小贾生产队介绍将全队分成四个作业组,年终分配时,“该给国家的给国家,该留集体的留集体,剩下的归小组分配”。对此县委决议:“对单干的,不能干;名为分组,实为分队的不能干;有人提出搞‘大包干’,也不要干。”造成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在于( )
A.改革开放尚未拉开序幕 B.农村改革得不到上级支持
C.“左”倾错误依然存在 D.农民阶级局限性依然存在
【答案】C
6.(2023下·安徽·高三校联考阶段练习)1981年春,中央针对当时流传的社队企业“三挤一冲”(挤国营企业的原材料、能源、市场,冲击国家经济)到江苏进行调查。调查结论认为:“社队机械工厂的产品,对国营大厂有挤有补,目前是补的多一些,挤的少一些。”这一结论反映出当时江苏( )
A.城乡物资实现了自由流通 B.计划与市场关系得以理顺
C.国有企业改革的全面展开 D.农村生产自主权有所扩大
【答案】D
7.(2023上·安徽·高三校联考期末)1979年7月,国务院下发了《关于扩大国营工业企业经营管理自主权的若干规定K关于国营企业实行利润留成的规定》等文件,政府向国营企业让渡了生产自主权、产品销售权等14项经营权,并实行利润留成制度。这些规定旨在
A.调整国民经济发展结构 B.增强国营企业自身活力
C.鼓励国有企业引进外资 D.全面建立市场经济体制
【答案】B
8.(2023·四川成都·石室中学校考一模)从1992年初开始,国有企业逐步打破长期存在的“铁饭碗”,实行全员劳动合同制;逐步打破长期存在的企业干部终身制,实行企业管理人员的聘任制;逐步打破长期存在的“大锅饭”,形成个人收益与企业效益相互挂钩并相互约束的新机制。这反映了( )
A.国有企业改革面向市场 B.经济体制改革全面展开
C.现代企业制度得以确立 D.市场经济体制初步建立
【答案】A
9.(2023·江苏·校联考三模)1984年,后来被称为中国科学管理之父的张兴让调任石家庄第一塑料厂厂长。他主持成立了现在看来最简单的供、产、销的联合体却收到了立竿见影的效果。1985年,他出国考察,看到本企业与外国同行在劳动效率上的巨大差距,深受触动。回国后,提出了以“人尽其才、物尽其用、时尽其效”为核心的“满负荷工作法”,取得成功。张兴让的成功( )
A.利用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优势 B.得益于“走出去”开放战略的实施
C.是贯彻邓小平的南方谈话精神的结果 D.侧面说明扩大企业自主权的必要性
【答案】D
10.(2023·广东·统考模拟预测)如表是1952年对23个省15432个农户的生产工具情况调查表,这可以用来说明( )
农户占有生产工具统计
占有耕畜/户 犁/户 水车/户
0.54头 0.54部 0.1架
贫农 中农
购买商品的货币支出 135.5 208.4
购买生产工具支出 3.5 7.6
A.土地改革势在必行 B.国民经济结构比例失衡
C.农村经济得到恢复 D.农业合作化的现实要求
【答案】D
11.(2023·全国·校联考模拟预测)1979年3月1日,国务院决定对粮食、棉花、油料、生猪、菜牛、菜羊、鲜蛋、水产品等18种主要农副产品平均提价24.8%收购,并对粮棉油等实行超购加价政策。其中,粮食超购加价50%,棉花统购价超购加价30%。这一举措( )
A.激发了农村发展的内在动力 B.推动了城乡经营方式改革
C.满足了新兴工业城市的需求 D.促进了社会主义制度完善
【答案】A
12.(2023·浙江·校联考模拟预测)改善城乡居民收入差距不仅是我国宏观政策的基本导向,也是保持经济稳定协调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条件。观察如图,出现1978-1984年这一趋势的主要原因是( )
1978年——2017年城乡居民可支配收入比较
A.改革开放推动了城乡经济同步发展 B.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推广增加农民收入
C.国有企业改革提高了城镇居民收入 D.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激发了经济活力
【答案】B
二、非选择题
13.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自秦以来,中国在政治上便形成了中央统一领导的国家体制。在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后,思想上也逐渐形成了中国传统文化的特质;近代中国在抵御外侮中又形成了万众一心、同仇敌忾的民族性格……总之,在几千年历史长河中,中国人民团结一心、同舟共济,建立了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形成了守望相助的中华民族大家庭,也形成了集中力量办大事的国家治理特色。
——摘编自陶文昭《充分发挥社会主义制度优势》
材料二 对于刚刚成立的新中国而言,首先面临的是如何破解中国与欧美工业化先发国家差距拉大的“后发劣势”问题。但当时的新中国仍处于农业社会,工业只能生产纱、布、火柴、肥皂、面粉等为数甚少的日用生活消费品;1949年,中国主要工业品原煤、原油、钢的产量分别仅为美国的7.34%、0.05%和0.22%。新中国成立初期要发展工业却得不到农业、人力资本等方面的支撑。就农业而言,1949年,中国粮食、棉花、油料和糖料的人均产量分别只有208.95公斤、0.82公斤、4.73公斤和5.23公斤。就人力资本而言,1949年中国人口的文盲率高达80%,而小学学龄儿童的入学率、初中阶段的毛入学率分别只有20%和3%,高等院校的在校生只有11.7万人。不仅如此,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对中国实施的封锁、禁运也阻碍着新中国的发展。但新中国却克服了一切困难,仅用了近30年的时间便实现了对“后发劣势陷阱”的成功突破。
——摘编自郑有贵《“集中力量办大事”是对后
发劣势的成功破解》
材料三 改革开放以来,我们用短短几十年的时间,走过了西方发达国家几百年走过的工业化历程,从“现代化的迟到国”一跃成为“现代化的视觉中心”,建立起了完整的现代工业体系,实现了经济总量在世界排名的快速跨越,由1978年的第十一位跃升至2010年起的稳居第二位。随着综合国力的提升,中国日益走近世界舞台的中央。
——摘编自徐曼、何益忠《充分发挥集中力量
办大事的制度优势》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我国“集中力量办大事的国家治理特色”形成的历史基础。(6分)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新中国成立初期遭遇发展困境的主要原因,并列举新中国成立至20世纪70年代成功突破“后发劣势陷阱”的重要举措。(13分)
(3)根据以上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新中国成立以来“集中力量办大事的制度优势”所产生的重要影响。(6分)
[解析] 本题考查新中国“集中力量办大事的制度优势”。第(1)问,从古代和近代两个时间段分析说明。古代主要是中央集权制度和“大一统”的文化传统,近代主要是民族意识觉醒等。第(2)问,新中国初期的困境是国内外诸多因素造成的,综合分析回答即可;“举措”则结合中国在社会政治、经济、思想文化等方面的举措回答。第(3)问,从综合国力的提升、国际地位的提高等角度分析说明。
[答案] (1)古代中国长期以来形成并发展的中央集权政治制度和统一的多民族国家格局;以儒家思想为核心的“大一统”文化传统;近代以来民族意识的觉醒,民族精神的重塑,民族凝聚力的增强。
(2)主要原因:帝国主义的长期掠夺和国民政府的肆意搜刮;长期战争的破坏;旧中国经济落后,工业基础薄弱;科技文化落后,人口文化程度低;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对新中国的敌视、孤立与封锁。
重要举措:新中国建立并完善了社会主义民主政治与法治;优先发展重工业,开展有计划的经济建设;完成对农业、手工业和私营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提出并认真贯彻“双百”方针,推动科技文化进步;发展人民教育;坚持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方针,积极开创外交新局面;等等。
(3)极大地推动了中国社会经济的发展和综合国力的提升;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地位,增强了中国的国际影响力;进一步增强了国人的制度自信和中华民族的凝聚力。
14.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1987—2005年部分年份全国人口流动原因构成表(%)
1987年 1990年 2000年 2005年
经济型流动 工作调动 4.4 4.5 3.2 2.6
分配工作 2.1 2.8 1.2 0.6
务工经商 26.6 50.2 55.1 53.1
学习培训 2.8 2.7 6.9 3.7
小计 35.9 60.2 66.4 60.0
社会型流动 投亲靠友 18.7 13.4 6.3 8.3
退休退职 1.5 1.0 0 0
随迁家属 15.1 7.7 13.1 14.3
婚姻迁入 21.0 11.4 5.4 7.8
拆迁搬家 0 0 4.0 3.3
不计 56.3 33.5 28.8 33.7
其他 7.8 6.4 5.0 6.3
(数据来源:相应年份的全国人口普查或人口抽样调查)从表格中提取一个我国人口流动趋势的相关信息,自拟论题,并结合所学中国现代史的知识加以阐述。(要求:可提取部分信息,也可提取整体信息,写明论题,史论结合)(12分)
[解析] 表格信息反映了在改革开放的背景下,我国经济发展和城市化进程加快对人口流动的影响。从整体上看,1987—2005年,经济原因逐渐成为我国人口流动的主要原因。从具体原因来看,务工经商是我国经济型人口流动的主因,而且也是全国人口流动的主因。考生可选择其中一个角度自拟论题,并结合所学知识从趋势产生的原因及影响等方面进行阐述。
[答案] 示例一:
论题:经济型流动逐渐成为全国人口流动的主因。
阐述: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村和城市经济体制改革不断深入,经济发展和城市化进程明显加快,城乡间的人口流动也明显增多。1992年中共十四大确立了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目标,经济型人口流动增强的趋势更加明显。相比于1987年的35.9%,2000年经济型人口流动的比例迅速上升到66.4%。这些流动人口成为推动我国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重要力量。
示例二:
论题:务工经商是我国经济型人口流动的主因。
阐述:改革开放之后,我国经济体制改革不断深入。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建立,因工作调动和分配工作形成的人口流动整体来看比重下降,外出务工经商的比重不断上升,20世纪90年代之后持续保持在50%以上。这些流动人口是推动我国经济建设和城市化进程的重要力量,有利于建立和完善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转载请注明出处高中试卷答案网 » 中华人民共和国时期:新中国的成立与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和发展专项训练(答案) 历史统编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