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时练习:科举制
一、单选题
1.有学者认为,中国古代门阀士族经历了一个由不断衰落直至衰亡的历史发展过程。其衰落的主要原因是由于经济特权的丧失,衰亡的主要原因是由于文化优势的丧失。其中“文化优势的丧失”是由于( )
A.民间私学的兴起和发展 B.汉初黄老之学的推广
C.九品中正制的全面实施 D.科举制的创立与发展
2.有学者认为,7世纪以来,中国政制的演进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士人不断地进入政府,二是文化深深地融入政治。两者共存于国家权力之中,使国家权力逐渐成为一种与文化合一的权力。这一演进主要是基于( )
A.君士共治天下局面的形成 B.科举制度的创立和不断发展
C.官僚政治取代了贵族政治 D.重文轻武治国思想得以落实
3.据统计,武则天统治时期,科举出身的10位宰相中6位来自下层官吏或平民家庭。晚唐正史有传的官员中,14%出身于寒门。宋理宗宝祐四年(1256年)《登科录》中记载有601 名中榜进士的详细情况,其中大多数是乡户,平民家庭出身的有417人。这说明唐宋时期科举制( )
A.提高了知识分子的政治地位 B.推动社会公平意识迅速增长
C.促使门阀政治退出历史舞台 D.拓宽了民众政治参与的途径
4.宋景德四年(1007)《亲试进士条例》规定:“试卷,内臣收之,付编排官,去其卷首乡贯状,别以字号第之;付封弥官誊写校勘。”元祐年间苏轼知贡举,本欲录取门生李廌,但李廌却名落孙山。对此,苏轼曾作诗云:“与君相从非一日,笔势翩翩疑可识。”由此可见当时( )
A.科举受到新旧党争的影响 B.科举竞争日益激烈
C.科举取士被权贵阶层垄断 D.科举制度更加完善
5.宋初科举以进士和诸科(明法、五经等)取士,其中进士虽要求考察诗赋策论,最终仅以诗赋定去留,而非强调解决实际问题的策论。据此可知当时( )
A.阶层流动明显加强 B.进士成为主要选官途径
C.科举制度尚待改进 D.士人文学素养普遍提高
6.明清两朝时期,中国的读书人若以秀才计,大部分时间不下五十万,如果把童生也算在内的话,则以百万计;他们中除少数人能在仕途上有所成就外,多数人成为在各地基层生活的知识分子。这说明科举制( )
A.阻碍了社会各阶层的流动 B.未能选拔出真正的人才
C.有利于文化在民间的传播 D.束缚了广大士人的思想
7.元朝时,政府开办众多的官办学校,方便蒙古人和色目人学习汉文化及入仕为官;同时以经义取士取代辞赋取士,确立了理学在科举考试中的正统地位。科举也越来越成为书院教育的风向标。元代科举制( )
A.有利于中华文化的传承发展 B.推动了书院教育转向官学化
C.有效提升官僚队伍整体素质 D.带动区域文化的交流与交融
8.唐太宗至唐高宗前期,官学鼎盛,私学不显;从开元、天宝年间迄于唐末,具有应试倾向的私学广泛发展起来。这一变化得益于( )
A.选官制度的发展 B.诗歌创作的鼎盛
C.社会阶层的流动 D.官学地位的衰颓
9.钱穆的《国史新论》认为某一制度的意义主要有:“(一)是用客观标准,挑选人才,使之参预政治……(二)是消融社会阶级……(三)是促进政治统一……”关于此制度的说法正确的是( )
A.有利于维护社会的稳定 B.体现了人身控制的松弛
C.维护封建统治长治久安 D.保障了社会公平与公正
10.有学者指出,学界评价科举制,多从其“得人”出发,把着眼点放在科举制对优秀人才的选拔上面。这反映出科举制的推行( )
A.增强了各社会阶层的流动性 B.为国家治理提供了人才基础
C.冲破世家大族垄断仕途局面 D.导致封建官僚队伍急剧膨胀
11.北宋时期,每当科举之年,名山大刹之上都会出现“士人祈祷,赴之如织布”的壮观场景,参加科举的士子在感慨功名难致之余,只能求助于神灵和占卜。这反映出当时( )
A.科举录取不公平 B.佛教传播广泛
C.科举竞争压力大 D.宋代文化多元
12.北宋立国之初规定隐匿工商异类、僧道归俗之徒不能参加科举考试;到了淳化年间,宋太宗下诏允许工商子弟中的有才之人参加科考。这一变动( )
A.提升了商人的经济地位 B.确立了科举选官的标准
C.加速了社会阶层的固化 D.扩大了封建统治的基础
13.据史书记载:“缙绅虽位极人臣,不由进士者,终不为美,以至岁贡常不减八九百人”,据此可知( )
A.科举成为官员主要来源 B.世家大族政治地位巩固
C.科举制度日益受到重视 D.官员素质得到显著提升
14.清朝的科举考试制度极为严密,除仍实行宋明时期的弥封、誊录之外,还增加了复试制度与磨勘试卷环节,此外对于科场舞弊者亦是严加惩处。这些做法( )
A.扩大了统治基础 B.保证了科举制度规范有效运行
C.实现了社会公平 D.消除了科举中的徇私舞弊现象
15.宋代科举制的发展完善,打通了知识分子的上升通道,给予士人阶层前所未有的社会地位,士人阶层把自身命运同王朝社稷紧紧连接在一起。这一现象从根本上说明( )
A.宋代科举制度仍受到世家大族控制 B.门第等级观念在宋朝已彻底消失
C.宋代的官员政治才能远超过唐代 D.科举制的完善扩大了统治基础
二、材料分析题
1.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唐代实行科举之初,还保留有公荐制度,因此造成考场请托盛行。长庆元年(821年),礼部侍郎钱徽掌贡举,接受请托,引起不满,穆宗下令“覆试”,结果已录取的14个官员子弟有11人被黜落,由此开创了榜后覆试制度。会昌三年(843年),礼部尚书王起权知贡举,提出“凡有亲戚在朝者,不得应举”,以限制公卿子弟入仕。宋代为保证公平取士,废除了“公荐”及“公卷”制度,“一切以程文为去留”。同时严格了考场纪律,严格了贡院管理,考生入场前要进行搜检,以防夹带文字资料入场。后又做了技术性改进,如淳化三年(992年)开始实行“糊名考校”,即将试卷封印糊名。真宗时,始行誊录制度,即将考生试卷誊录后再送考官评阅。金朝在考生入场搜检环节非常严格,金世宗大定年间行“沐衣更衣之法”,令考生入场前先沐浴,“官置衣为之更之,既可防滥,且不亏礼”。明代防弊制度更为严密,除专设监试御史,以及弥封、誊录、对读、监门、搜检等专管官员外,还令考生入场后每人单独一号舍,由号军看守,发现有挟带舞弊者,“于场前枷号一月,满日问罪革为民”。为保证公平取士,清代创设了许多新的规定,如审音制度、搜落卷制度、覆试制度、回避制度等。
——摘编自李世愉、贺晓燕《从制度建设看科举制度的历史意义》
(1)根据材料,概括中国古代科举制度的特点及影响。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科举制能够在中国古代长期存在的原因。
2.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不断创新,是中国古代政治的基本特征之一。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中国政制)达臻“文明”一途,实应归功于西周的创制。……西周政治里显然有深厚的贵族色彩,而“共主”名义下的地方分权体制……与秦以后一统的君主“独制”格局泾渭分明。因此古贤多称周秦之间为“天下一大变局”。……秦统一全国为郡县,意味着特定的中国“封建时代”体制基本终结。
——摘编自王家范《中国历史通论》
材料二 随着门阀世族的衰落,九品中正制在开皇年间被隋文帝废除,改为主要通过察举选拔官员。唐人杨馆曰:“近场帝始置进士之科,当时犹试策而已。”……科举由应试人于一定日期,投媒自进,按科应试。共同竞争,试后有落,中试者举用之;然后为真正考试。……秀才、明经等科是由察举转化而来,进士科为新设科目。
——摘编自邓嗣禹《中国科举制度起源考》
材料三作为一种上千年的文化存在,科举显然有其客观的历史合理性,否则我们就无法解释其存在的持久性……科举的创新之处就在不仅为社会底层的知识分子提供了持续流动的可能而且将其制度化……科举制度的最大合理性在于它那“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式的“机会均等”……的机制,对知识分子的社会心理是一种塑造,客观上激励了个人的奋斗精神,推动了文化的普及,促进了学校教育的发展。
——薛明扬《中国传统文化概论》
(1)依据材料一,分别指出西周和秦朝所实行的地方行政制度,并结合所学知识比较西周与秦朝地方行政制度的不同。
(2)根据材料二,概括科举制的特点。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科举制延续上千年的历史合理性。
(3)综合以上材料,简要谈谈你对政治制度创新的认识。
3.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科举制改变了传统选官制度中自下而上、权力下移的性质。再同以往的察举、九品中正制相比,科举是一种由中央确定标准、决定取舍的自上而下的选官方式。比如说,唐代的“乡贡”,已经完全不同于察举制下的推荐,更不同于辟除制下的自行任免,地方官不再掌握推荐的权力,只不过是奉命行事,按照中央规定的具体选官标准进行资格审查和预选而已。明清的“乡试”,实际上已经成为全部由中央操办的全国统一的分区考试。这种统一的选官标准和方式,排除了地方长官对政策的解释权力,即自行解释人才标准和按个人好恶取舍人才的因素。
—一摘编自刘文瑞、杨柯《试论科举制对中央集权体制的历史作用》
材料二 它是一个由学者组成的统治集团,即文人学士集团。一方面,这一制度为中国提供了一种赢得欧洲人敬佩的有效稳定的行政管理。另一方面也正是这一制度扼杀了创造力,培育了顺从性,只要中国仍相对孤立,在东亚,它就会继续提供稳定性和连续性。但是随着西方的入侵,它转而阻止了中国人做出有效的调整和反应。1905年,它最终被废除。
—一摘编自[美]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1)根据材料一说明,相对于传统选官制度,科举制的变化是什么?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为什么科举制能够为中国社会提供长期的“稳定性和连续性”。
4.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洪武三十年(1397年),该年丁丑科会试与往年不同,入格的51名进士都是南方人,北方举人全部落第,这引起了北方举人们的强烈不满……纵观明代的历次科举,南方都是占绝对优势。据统计,明朝各科状元共89人,其中南方籍的75人,占总数的84.3%,北方籍13人,中卷地区籍的只1人。
《明史纪事本末》卷二十八中记载了明仁宗在洪熙元年和杨士奇有一段关于科举取士的对话。杨士奇曰:“科举当兼取南、北士。”仁宗曰:“北人学问远不逮南人”。士奇曰:“长才大器,俱出北方,南人虽有才华,多轻浮。”仁宗曰:“然则将何如?”。士奇曰:“试例缄其姓名,请其外出“南”北'二字,如当取百人,则南六十,北四十,南北人才,皆入。”仁宗曰:“然。往年北士无入格者,故怠惰成风。今如是,则北方学者亦惑奋兴起。”
——摘编自靳润成《从南北榜到南北卷:试论明代的科举取士制度》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明代历次科举南方占据优势的主要原因并概括杨士奇的主张。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对杨士奇的主张进行评价。
5.从隋朝开始的科举制在中国延续了1300多年,至1905年被宣布废除。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隋创进士科之后)历代踵行,时加修正,以迄于明清,防闲之法益密,取人之道益公……
——邓嗣禹《中国考试制度史》
材料二 邑聚千数百童生,擢十数人为生员;省聚万数千生员,而拔百数十人为举人;天下聚数千举人,而拔百数人为进士;复于百数进士,而拔数十人入翰林,此其选之精也。然内政外交,治兵理财,无一能举者,则以科举之试以诗文楷法取士,学非所用、用非所学故也。
——梁启超《公车上书请变通科举折》
材料三 1905年全国工矿企业已达400家左右,铁路、轮船等新式交通事业也逐渐兴办,这些无疑需要大量科学技术人才来操作和管理。同时,新式学堂的急剧增加需要众多的具有新知识的教师;清末新政中增设的许多政府机构如外交部、商部、学部……等,也都需要懂得相关专业的干员。显然,科举制无法培养、选拔这类新式人才。
——徐辉《废除科举制与中国社会的现代转型》
(1)据材料一,归纳科举制的主要特点。
(2)据材料二,概括梁启超对科举选才的基本看法。分析梁启超上述议论的目的。
(3)在近代,科举制“西国莫不慕之”,而在中国却难逃被废除的命运。综合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加以评述。
答案:
一、
1.D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正向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古代史(中国)。从文化优势来看,门阀士族的兴起是由于九品中正制的按门第高低选官方式,使士族垄断了官场,但隋唐科举制的推行,开始考试取士,使寒门子弟从有机会入仕,士族开始不断衰落直至衰亡,D项正确;民间私学的兴起于春秋的时候,士族还没有形成,排除A项;汉初黄老之学的推广,对士族由不断衰落直至衰亡没有什么作用,排除B项;九品中正制的全面实施是推动士族兴盛的原因,排除C项。故选D项。
2.B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原因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隋唐时期。据材料“两者共存于国家权力之中,使国家权力逐渐成为一种与文化合一的权力。”可知,这是文人取士的选官模式,B项正确。中国古代实行君主专制,排除A项;官僚政治取代贵族政治是秦郡县制的确立,排除C项;重文清武治国思想是北宋出现的,排除D项。故选B项。
【点睛】
3.D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唐宋时期(中国)。据题意可知这是指唐宋时期平民家庭(乡户)通过参加科举考试跻身到统治阶级之列,说明科举制促进了社会阶层的流动,拓宽了民众政治参与的途径,D项正确;宋代实行重文轻武政策,提高了知识分子的政治地位,排除A项;科举制体现了一定公平公正性,并没有推动社会公平意识迅速增长,排除B项;科举制的实行打击了门阀政治,但促使门阀政治退出历史舞台是中央集权的强化、庶族地主势力的壮大等综合因素的结果且材料体现不了科举制对门阀政治的影响,排除C项。故选D项。
4.D
【详解】根据题意“试卷,内臣收之,付编排官,去其卷首乡贯状,别以字号第之;付封弥官誊写校勘。”可知反映的是科举考试实行誊录制,有效地防止了科举考试的徇私舞弊等行为,誊录制成为科举考试的一项程序,意味着科举制度更加完善,D项正确;材料反映的是科举考试实行誊录制,没有涉及新旧党争的信息,排除A项;材料体现的是科举制考试程序更为严格、公平,没有涉及科举竞争,排除B项;结合所学知识,科举考试打破了士族的垄断特权,而且材料中的举措有利于维护科举的公平、公正,C项说法不符合史实,排除C项。故选D项。
5.C
【详解】根据材料信息“宋初科举以进士和诸科(明法、五经等)取士,其中进士虽要求考察诗赋策论,最终仅以诗赋定去留,而非强调解决实际问题的策论。”可知科举设有诗赋和策论,却仅以诗赋决定学子去留,有违科举制是为统治提供人才的初心,这样做有失偏颇,因此科举制有待改进,C项正确;材料反映的是科举如何取士,未涉及阶层的流动,A项表述虽正确,但与材料信息无关,排除A项;进士只是科举的一个门类,科举取士才是主要的选官途径,排除B项;仅凭借诗赋取士不能反映此时整体士人水平的文学素养普遍提高,此表述过于绝对,排除D项。故选C项。
6.C
【详解】根据题干“多数人成为在各地基层生活的知识分子”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明清时期,科举制的发展为基层培养了大量的知识分子,这有利于文化在民间的传播,C项正确;科举制促进了社会各阶层的流动,A项说法错误,排除A项;科举制是封建时期选拔人才的重要制度,科举制的选官标准是才能,B项说法不符史实,排除B项;D项科举制是科举制的巨响,说法正确,但在材料中体现不出,排除D项。故选C项。
7.A
【详解】根据材料,元朝开办官学教授汉文化,以经义取士,推动书院教育传授理学,这些措施都有利于理学的发展和中华文化的传承,A项正确;元朝同时存在官办学校和民间书院,从材料看不出书院教育转向官学化,排除B项;元朝时期科举不是主要的选官方式,“有效提升官僚队伍整体素质”夸大了元朝科举制的影响,排除C项;材料主要讲元朝科举制促进理学发展,不涉及不同区域文化交流,排除D项。故选A项。
8.A
【详解】根据材料具有应试倾向的私学广泛发展起来,可知私学是有很强的应试倾向,再结合所学唐朝科举制度的发展可知这一变化得益于选官制度的发展,A项正确;材料说的是具有应试倾向的私学广泛发展起来和诗歌创作无关,排除B项;科举制的发展带来的影响有社会阶层的流动加强,材料只是体现了科举制的发展,排除C项;材料强调的是私学广泛发展起来的原因,而不是官学地位的衰颓,所以官学地位的衰颓不符合材料的主旨排除D项。故选A项。
9.A
【详解】据材料“(一)是用客观标准,挑选人才,使之参预政治……(二)是消融社会阶级……(三)是促进政治统一……”可知,材料反映的是科举制,科举制通过考试成绩选拔人才,客观、公正;有利于扩大统治基础和社会阶层的流动;有利于加强中央集权,维护社会稳定,A项正确;科举制与人身控制无关,排除B项;科举制属于选官制度,达不到维持封建统治长治久安的作用,排除C项;科举制的实施,客观上有利于社会的公平与公正,但D项说法过于绝对,排除D项。故选A项。
10.B
【详解】根据材料可知,材料对科举制的评价侧重于其对优秀人才的选拔,由此说明科举制为国家治理提供了人才基础,B项正确;材料主要强调了科举制在人才选拔方面的积极作用,并没有体现各社会阶层的流动性和冲破世家大族垄断仕途局面,排除AC项;官僚队伍的膨胀和科举制选拔人才之间没有必然联系,排除D项。故选B项。
11.C
【详解】根据材料“参加科举的士子在感慨功名难致之余,只能求助于神灵和占卜”,可知随着宋代科举制的发展推广,参加人数越来越多,学子在面对巨大的竞争压力时,选择向神灵祈祷和占卜,C项正确;材料没有涉及科举录取不公平的信息,排除A项;佛教传播广泛与材料主旨科举制情况不符,排除B项;文化多元无从体现,排除D项。故选C项。
12.D
【详解】根据材料可知,允许工商子弟参加科举考试,有利于社会阶层的流动,变相地扩大了封建统治的基础,D项正确;材料中并未涉及商人的经济地位,排除A项;科举选官仍以才学为标准,并非此时才予以确立,排除B项;科举考试允许工商子弟参加,有利于社会阶层的流动,C项表述与史实不符,排除C项。故选D项。
13.C
【详解】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士大夫虽然已经做到高官了,但不通过进士科这个途径(来做官的),毕竟不是很完美,以至于每年的贡生经常不少于八九百人,这反映科举制日益受到重视,C项正确;材料未涉及官员的来源,排除A项;科举制形成导致世家大族逐渐走向衰落,排除B项;官员素质得到显著提升与材料主旨不符,排除D项。故选C项。
14.B
【详解】清朝除了延续宋明时期的考试环节外,又增加新的制度与环节,加强了对科场舞弊的惩处,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政府加强对科举考试各个环节的要求,保证了科举制度规范有效运行,B项正确;科举制的推行扩大了统治基础,但与材料无关,排除A项;科举制有益于社会公平,而非实现了社会公平,排除C项;材料的做法有利于消除科举中的徇私舞弊现象,而非消除了科举中的徇私舞弊现象,排除D项。故选B项。
15.D
【详解】据材料“宋代科举制打通了知识分子的上升通道,给予士人阶层前所未有的社会地位,士人阶层把自身命运同王朝社稷紧紧连接在一起”,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在宋代,科举考试的资格门槛大大降低,所以有宋一代,科举取士人数大大超过前朝。士子们不用担心贫穷上不起学,宋代政府给贫穷学子补贴,在宋代,对于考生身份的偏见几乎不存在,这样也就为宋代提供了大量的寒门士子,扩大了宋朝统治基础,使宋代各方势力趋于平衡,政治更加稳定,D项正确;“仍受世家大族控制”说法错误,排除A项;“彻底消失”说法错误,排除B项;材料强调宋代科举制比唐代完善,没有比较官员政治才能,排除C项。故选D项。
二、
1.(1)特点:历朝历代均重视防止舞弊
影响:一定程度上保证了科举制的公平公正
(2)原因:科举制使一些出身社会中下层的读书人通过相对公平的考试参加政权,扩大了统治基础;提高了官员的文化素质;改善了社会的读书风气;有利于加强中央集权。
2.(1)西周:分封制;秦朝:郡县制;分封制之下官位可以世袭,郡县制由皇帝任命;分封制之下周王不能直接控制地方,郡县制是由中央垂直管理地方;
(2)特点:自由报考;分科考试;按成绩取舍;合理性:科举制一定程度上体现了公平公正;扩大了统治基础;把读书考试与做官联系在一起,一定程度上有利于社会重学风气的形成;促进了古代文化教育的发展;
(3)政治制度创新是社会发展进步的重要组成部分;政治制度创新需要与自身的实际相结合;政治制度创新要兼顾中央与地方。
3.(1)变化:传统选官制度选拔人才的权力掌握在地方,而科举制选拔人才的权力掌握在中央。
(2)原因:①科举制打破了特权垄断,扩大了统治的社会基础;②提高了官员的文化素质,为官僚队伍提供了高素质人才;③加强了中央集权。
4.(1)原因:经济重心南移,南方经济实力较强;南方文化教育的发展;主张:南北兼顾;试卷标注南北;按比例分配南北名额;
(2)评价:缓解了南北学子之间的矛盾;有利于国家人才的选拔;推动北方教育的发展;进一步完善科举制度。
5.(1)延续时间长;不断发展完善;选拔方式规范;公平(公正)。(答三点即可)
(2)看法:科举制层层精选人才;学非所用;用非所学;所选人才缺乏实际治国能力。
目的:改革科举制,培养实用人才;挽救民族危机。
(3)西方:用考试方式选才,体现公平择优,符合西方平等观念。
中国:八股取士束缚思想;民族危机加深;西学东渐,近代工业发展和近代学堂创办。科举考试难以适应近代实用人才培养和选拔的需要。(答二点即可。言之有理即可酌情给分)
转载请注明出处高中试卷答案网 » 科举制 课时练习(含答案) 统编版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