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航路的开辟
一、选择题
1.[2023·吉林两地六县高一下期中]15世纪以后,西欧货币已经由银本位制过渡到金本位制,黄金和白银同为欧洲各国间贸易的支付手段,地位很高。因而当时人们认为占有金银就占有一切,黄金能为灵魂开辟通往天堂的道路。这一现象(3分)( )
A.有利于改善西欧商业环境
B.导致了西欧的价格革命
C.刺激了西欧新航路的开辟
D.体现了西欧探险的精神
2.[2023·山东德州高一下期中]1450年左右,欧洲的方帆船与大三角帆船已经完全结合,前桅与主桅挂方帆,有利于抢风,更适合跨洋远航;后桅则悬挂三角帆,有利于操纵,适于沿岸航行和岛际航行。欧洲造船技术的发展(3分)( )
A.已经领先于世界 B.引发了科学革命
C.有利于地理大发现 D.得益于动力革新
3.[2023·山西高一下联考]塞尔维亚至今仍保存着航海家哥伦布反复阅读并批注过的《马可·波罗行纪》。这可用于说明,哥伦布(3分)( )
A.始终相信“地圆说”
B.通过向海外扩张来传播基督教
C.希望远航到达亚洲
D.争取葡萄牙王室对远航的支持
4.[2023·吉林两地高一下期中]早在15世纪末16世纪初,英国就占有了美洲东北部沿海地区大片的土地,获得了丰富的渔业、林业等资源。这主要得益于英国(3分)( )
A.控制了欧洲到美洲的航路
B.率先到达了美洲大陆
C.开辟了高纬度地区的航线
D.强大的海上军事力量
5.15世纪80年代, 一位航海家率领船队离开里斯本进行探险活动。他们一直向南航行,离海岸线越来越远,结果遇到了风暴,险些全队覆没。船队回国后,国王最终为非洲最南端命名。这位航海家是( )
A.迪亚士 B.达·伽马
C.哥伦布 D.麦哲伦
6.葡萄牙航海家迪亚士(1450—1500)在回忆录中写道,他和同伴到美洲去是“为了像所有男子汉都欲做到的那样,为上帝和皇帝陛下服务,想将光明带给生活在黑暗中的人们”。材料可用来说明新航路开辟的重要因素是( )
A.航海技术的进步 B.传播宗教的需要
C.商业发展的要求 D.殖民扩张的驱使
7.斯塔夫里阿诺斯在《全球通史》中写道:“那时的西欧是无可匹敌的,它拥有向外猛冲的推动力——宗教动力、思想骚动、经济活力、技术进步和有效动员人力物力的民族君主国。”材料指出了( )
A.新航路开辟的原因和条件
B.欧洲革命的历史影响
C.近代科技发展的社会基础
D.“价格革命”的客观作用
8.诞生于15世纪中叶巴塞罗那的《康梭拉多海商法典》规定:“如果一名引航员不了解当地水域,却声称自己非常了解而又无法提供他所承诺的引航服务,那么他就应该立即被斩首,对他不需要有任何怜悯和仁慈。”对以上材料理解正确的是( )
A.航海活动伴随暴力冲突
B.航海立法有利于新航路开辟
C.地理知识获得较大突破
D.欧洲的引航员普遍水平较低
9.欧洲人认为哥伦布发现美洲使美洲“走出原始的野蛮状态,进入文明时代”;一些拉美国家认为哥伦布到达美洲是“苦难的开始”;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则认为是“两个大陆相遇”。据此可知,对哥伦布“发现”美洲的认识( )
A.受主观立场影响不够全面理性 B.随着时代发展而逐渐趋于全面
C.各种观点都需要新的史料佐证 D.促进文明交融的观点成为主流
10.(2023·内蒙古赤峰)麦哲伦船队记事官安东尼奥·皮卡费塔在其日记中写道:“这个岛上的全部居民和别的岛上的一些居民都接受了洗礼。我们在邻近的一个岛上放火烧毁了一个村庄,原因是那里的居民不服从于当地的统治者也不服从于我们。”这一事件反映出( )
A.传教是近代西方航海的主要动因
B.开辟市场是新航路开辟的实质
C.地理大发现与殖民扩张相生相成
D.大航海时代以经济需求为驱动
11.(2023·北京房山)“西欧人急于寻求由海洋上直达远东的航路……土耳其人想要继续维持旧商路。”意大利人也想继续与阿拉伯商人做生意,双方都“颇称心如意”,但一些欧洲人深感不满,他们想自己另寻一条到东方的航路,“以分享厚利”。由此,可以推测出( )
A.土耳其人维护了旧商路的畅通
B.意大利最先开辟远东的航路
C.西欧人热衷开辟新航路的意图
D.阿拉伯商人做生意获利最多
12.(2023·山东日照)现代世界地图上的巴伦支海、塔斯曼海、哈德孙湾、德雷克海峡等地理名称的由来,源于( )
A.古代帝国探险
B.新航路的开辟
C.欧洲殖民扩张
D.海外市场开拓
二、非选择题
13.[2023·广东高三联考]阅读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列要求。(14分)
材料一 意大利人哥伦布从小就喜欢航海和冒险。青年时期,他逐渐成长为拥有丰富航海知识和娴熟技术的航海家。哥伦布是地圆说的坚定拥护者,同时,他也向很多国家的国王寻求过航海探险帮助,可是频遭拒绝。但是凭借勇往直前的冒险精神和坚持不懈的努力,他终于说服了西班牙女王资助他的航行计划。1492年8月3日,哥伦布率领着探险队从西班牙的巴罗斯港出发,开始横渡大西洋。1492年10月12日凌晨,经过70个昼夜的艰苦航行,船队终于抵达了一座被群山和树林覆盖的小岛。哥伦布将其命名为圣萨尔瓦多,意为“救世主”,并宣布以西班牙女王的名义占有该岛。哥伦布登陆岛屿后,自以为到达了印度群岛,他将这些土著居民称作“印第安人”(音同“印度人”)。哥伦布船队继续航行,先后到达古
巴和海地,哥伦布在那里找到了向往已久的黄金,满载黄金的船队随后返回了欧洲。
——摘编自吴春霞《美洲新大陆的发现者——哥伦布》
材料二 随着哥伦布对美洲的征服与开发,美洲农作物也逐渐传入中国。当时我国正处于人口剧增时期,粮食的短缺使得社会动荡不安。这些高产的作物能够有效地缓解粮食短缺的问题,因而被大面积地种植和食用。乾隆三十二年(1767年),河南《嵩县志》记载:“今嵩民日用,近城者以麦粟为主,菽辅之,其山民玉黍为主,麦粟辅之。”同时,随着这些高产作物种植面积的增加,玉米、番薯、马铃薯等也被用作饲料、酿酒或药物等。
——摘编自蒋晚晴《哥伦布发现美洲对中国文明的影响》
(1)概括哥伦布能够发现美洲的主观原因。(6分)
(2)简析哥伦布发现美洲对中国经济的影响。(8分)
全球航路的开辟
一、选择题
1.[2023·吉林两地六县高一下期中]15世纪以后,西欧货币已经由银本位制过渡到金本位制,黄金和白银同为欧洲各国间贸易的支付手段,地位很高。因而当时人们认为占有金银就占有一切,黄金能为灵魂开辟通往天堂的道路。这一现象(3分)( )
A.有利于改善西欧商业环境
B.导致了西欧的价格革命
C.刺激了西欧新航路的开辟
D.体现了西欧探险的精神
解析:据材料“占有金银……道路”可知,15世纪以后,西欧各国商品经济迅速发展,对金银财富的需求日益迫切,刺激了西欧新航路的开辟,故选C项;对金银的迫切需求,与改善西欧商业环境无关,排除A项;新航路的开辟,导致了西欧的价格革命,排除B项;航海家们对未知航路的探索,体现了西欧探险的精神,与材料主旨不符,排除D项。
2.[2023·山东德州高一下期中]1450年左右,欧洲的方帆船与大三角帆船已经完全结合,前桅与主桅挂方帆,有利于抢风,更适合跨洋远航;后桅则悬挂三角帆,有利于操纵,适于沿岸航行和岛际航行。欧洲造船技术的发展(3分)( )
A.已经领先于世界 B.引发了科学革命
C.有利于地理大发现 D.得益于动力革新
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5世纪欧洲造船技术的发展推动欧洲人开辟新航路,即有利于地理大发现,故选C项;材料并无与其他地区对比,并不能得出“领先于世界”的结论,排除A项;科学革命出现于16—17世纪,与材料无关,排除B项;动力革新指蒸汽机出现,与材料时间不符,排除D项。
3.[2023·山西高一下联考]塞尔维亚至今仍保存着航海家哥伦布反复阅读并批注过的《马可·波罗行纪》。这可用于说明,哥伦布(3分)( )
A.始终相信“地圆说”
B.通过向海外扩张来传播基督教
C.希望远航到达亚洲
D.争取葡萄牙王室对远航的支持
解析:据材料“塞尔维亚至今仍保存着航海家哥伦布反复阅读并批注过的《马可·波罗行纪》”并结合基础知识可知,《马可·波罗行纪》中描述了遍地黄金和香料的富庶的东方,认为东方是实现发财梦的最好场所,而哥伦布对其反复阅读并批注,说明他受到《马可·波罗行纪》的诱导,十分向往远航到亚洲,故选C项;《马可·波罗行纪》并没有记述地圆学说,且“始终”太绝对,排除A项;传播基督教是新航路开辟的动因之一,但材料仅涉及哥伦布对于《马可·波罗行纪》的重视,没有明确对于基督教的具体态度,排除B项;哥伦布远航得到的是西班牙王室的支持而非葡萄牙,排除D项。
4.[2023·吉林两地高一下期中]早在15世纪末16世纪初,英国就占有了美洲东北部沿海地区大片的土地,获得了丰富的渔业、林业等资源。这主要得益于英国(3分)( )
A.控制了欧洲到美洲的航路
B.率先到达了美洲大陆
C.开辟了高纬度地区的航线
D.强大的海上军事力量
解析: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英国为发展海上贸易,在北大西洋的高纬度地区寻找通往亚洲的航路,1497年,英国卡伯特父子发现一块“新发现的大陆”,即纽芬兰岛,占有了美洲东北部沿海地区大片的土地,故选C项;“控制”说法错误,1492年,哥伦布到达美洲,西班牙占据了欧洲至美洲最有利的通商路线,排除A项;1492年,哥伦布率先到达美洲,排除B项;英国此时的海上军事力量并不强大,利用海盗对西班牙船只进行劫掠,排除D项。
5.15世纪80年代, 一位航海家率领船队离开里斯本进行探险活动。他们一直向南航行,离海岸线越来越远,结果遇到了风暴,险些全队覆没。船队回国后,国王最终为非洲最南端命名。这位航海家是( )
A.迪亚士 B.达·伽马
C.哥伦布 D.麦哲伦
【解析】1487年,葡萄牙航海家迪亚士到达了非洲最南端的好望角,故选A项。
6.葡萄牙航海家迪亚士(1450—1500)在回忆录中写道,他和同伴到美洲去是“为了像所有男子汉都欲做到的那样,为上帝和皇帝陛下服务,想将光明带给生活在黑暗中的人们”。材料可用来说明新航路开辟的重要因素是( )
A.航海技术的进步 B.传播宗教的需要
C.商业发展的要求 D.殖民扩张的驱使
【解析】根据材料“为上帝和皇帝陛下服务,想将光明带给生活在黑暗中的人们”可知,传播宗教是欧洲航海家开辟新航路的精神动力,故选B项。
7.斯塔夫里阿诺斯在《全球通史》中写道:“那时的西欧是无可匹敌的,它拥有向外猛冲的推动力——宗教动力、思想骚动、经济活力、技术进步和有效动员人力物力的民族君主国。”材料指出了( )
A.新航路开辟的原因和条件
B.欧洲革命的历史影响
C.近代科技发展的社会基础
D.“价格革命”的客观作用
【解析】材料“宗教动力、思想骚动、经济活力、技术进步和有效动员人力物力的民族君主国”反映的是新航路开辟的原因和条件,故选A项。
8.诞生于15世纪中叶巴塞罗那的《康梭拉多海商法典》规定:“如果一名引航员不了解当地水域,却声称自己非常了解而又无法提供他所承诺的引航服务,那么他就应该立即被斩首,对他不需要有任何怜悯和仁慈。”对以上材料理解正确的是( )
A.航海活动伴随暴力冲突
B.航海立法有利于新航路开辟
C.地理知识获得较大突破
D.欧洲的引航员普遍水平较低
【解析】根据材料可知,《康梭拉多海商法典》强调引航员在航行中的职责, 这有利于推动航海事业的发展,从而为新航路的开辟创造了条件,故选B项。
9.欧洲人认为哥伦布发现美洲使美洲“走出原始的野蛮状态,进入文明时代”;一些拉美国家认为哥伦布到达美洲是“苦难的开始”;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则认为是“两个大陆相遇”。据此可知,对哥伦布“发现”美洲的认识( )
A.受主观立场影响不够全面理性 B.随着时代发展而逐渐趋于全面
C.各种观点都需要新的史料佐证 D.促进文明交融的观点成为主流
【解析】根据材料可知,不同的人站在不同的立场,从而对哥伦布“发现”美洲得出不同的认识,这些认识不够全面、理性,故A项正确。
10.(2023·内蒙古赤峰)麦哲伦船队记事官安东尼奥·皮卡费塔在其日记中写道:“这个岛上的全部居民和别的岛上的一些居民都接受了洗礼。我们在邻近的一个岛上放火烧毁了一个村庄,原因是那里的居民不服从于当地的统治者也不服从于我们。”这一事件反映出( )
A.传教是近代西方航海的主要动因
B.开辟市场是新航路开辟的实质
C.地理大发现与殖民扩张相生相成
D.大航海时代以经济需求为驱动
解析:根据材料可知,麦哲伦船队在航行到某地时,强迫当地的居民信仰基督教,要求当地居民服从当地统治者和船队的统治,这表明麦哲伦船队的航行一方面进行地理探险,另一方面加强了对探险地区的控制,即地理发现与殖民扩张相生相成,C项正确;传教并不是近代西方航海的主要动因,排除A项;新航路开辟的实质是资本主义对于掠夺财富和加速资本原始积累的迫切要求,并不是开辟市场,排除B项;“大航海时代以经济需求为驱动”表述正确,但与题干主旨不符,排除D项。故选C项。
11.(2023·北京房山)“西欧人急于寻求由海洋上直达远东的航路……土耳其人想要继续维持旧商路。”意大利人也想继续与阿拉伯商人做生意,双方都“颇称心如意”,但一些欧洲人深感不满,他们想自己另寻一条到东方的航路,“以分享厚利”。由此,可以推测出( )
A.土耳其人维护了旧商路的畅通
B.意大利最先开辟远东的航路
C.西欧人热衷开辟新航路的意图
D.阿拉伯商人做生意获利最多
解析:由材料可以得到,西欧人在新航路开辟的问题上有各自的利益需求,C项正确;结合所学可知,旧航路被奥斯曼土耳其阻断,排除A项;结合所学知识,远东的航路是葡萄牙航海家开辟的,排除B项;材料无法体现阿拉伯商人做生意获利最多,排除D项。故选C项。
12.(2023·山东日照)现代世界地图上的巴伦支海、塔斯曼海、哈德孙湾、德雷克海峡等地理名称的由来,源于( )
A.古代帝国探险
B.新航路的开辟
C.欧洲殖民扩张
D.海外市场开拓
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6世纪,荷兰航海家巴伦支三次航行北冰洋地区,留下了详细航行记录和准确的航海图;17世纪初,效力于荷兰的英国人哈得逊曾多次向西北航行,探索经北冰洋通向亚洲的航路;1578年,英国人德雷克到达美洲南端的合恩角;1642—1643年,荷兰的塔斯曼环航澳大利亚时,到达新西兰和塔斯马尼亚岛。可见,现代世界地图上的巴伦支海、塔斯曼海、哈德孙湾、德雷克海峡等地理名称是用新航路开辟时航海家的名字命名的,故B项正确;A、C、D三项与题干内容不符,都排除。故选B项。
二、非选择题
13.[2023·广东高三联考]阅读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列要求。(14分)
材料一 意大利人哥伦布从小就喜欢航海和冒险。青年时期,他逐渐成长为拥有丰富航海知识和娴熟技术的航海家。哥伦布是地圆说的坚定拥护者,同时,他也向很多国家的国王寻求过航海探险帮助,可是频遭拒绝。但是凭借勇往直前的冒险精神和坚持不懈的努力,他终于说服了西班牙女王资助他的航行计划。1492年8月3日,哥伦布率领着探险队从西班牙的巴罗斯港出发,开始横渡大西洋。1492年10月12日凌晨,经过70个昼夜的艰苦航行,船队终于抵达了一座被群山和树林覆盖的小岛。哥伦布将其命名为圣萨尔瓦多,意为“救世主”,并宣布以西班牙女王的名义占有该岛。哥伦布登陆岛屿后,自以为到达了印度群岛,他将这些土著居民称作“印第安人”(音同“印度人”)。哥伦布船队继续航行,先后到达古
巴和海地,哥伦布在那里找到了向往已久的黄金,满载黄金的船队随后返回了欧洲。
——摘编自吴春霞《美洲新大陆的发现者——哥伦布》
材料二 随着哥伦布对美洲的征服与开发,美洲农作物也逐渐传入中国。当时我国正处于人口剧增时期,粮食的短缺使得社会动荡不安。这些高产的作物能够有效地缓解粮食短缺的问题,因而被大面积地种植和食用。乾隆三十二年(1767年),河南《嵩县志》记载:“今嵩民日用,近城者以麦粟为主,菽辅之,其山民玉黍为主,麦粟辅之。”同时,随着这些高产作物种植面积的增加,玉米、番薯、马铃薯等也被用作饲料、酿酒或药物等。
——摘编自蒋晚晴《哥伦布发现美洲对中国文明的影响》
(1)概括哥伦布能够发现美洲的主观原因。(6分)
(2)简析哥伦布发现美洲对中国经济的影响。(8分)
解析:(1)据材料一“他逐渐成长为拥有丰富航海知识和娴熟技术的航海家”可知,哥伦布在成长过程中积累了丰富的航海知识和娴熟的航海技术;据材料一“意大利人哥伦布从小就喜欢航海和冒险”可知,哥伦布从小就富有冒险精神和进取精神;据材料一“哥伦布是地圆说的坚定拥护者”可知,哥伦布坚信地圆学说,能为远航提供必备的地理知识;据材料一“他终于说服了西班牙女王资助他的航行计划”可知,西班牙女王的支持为哥伦布远航奠定了坚实的政治基础。
(2)据材料二“美洲农作物也逐渐传入中国”,可知哥伦布发现美洲促进了整体世界市场的形成,大量美洲物种传入我国,丰富了我国的农作物品种,优化了我国的农业种植结构,同时高产物种大规模种植提高了粮食产量,促进了经济作物的种植,有利于农产品商品化;据材料二“当时我国正处于人口剧增时期”“这些高产的作物能够有效地缓解粮食短缺的问题”可知,美洲物种传入我国还一定程度上缓解了人口增长所导致的人地矛盾,解决了粮食供应紧张的状况;从世界贸易发展的角度来看,西班牙人在哥伦布发现美洲并很快将美洲沦为殖民地,开辟了中国与西班牙之间的马尼拉大帆船贸易,中国的传统手工业品流入美洲和欧洲,而美洲白银则大规模流入中国,使中国在明朝中后期实现了白银货币化,也使得中国与美洲之间的贸易联系更加紧密。
答案:(1)主观原因:哥伦布有丰富的航海知识和娴熟的航海技术;哥伦布具有冒险和进取精神;哥伦布相信地圆学说;哥伦布得到西班牙女王的支持。(答出三点即可,其他答案言之有理亦可)
(2)影响:间接促进了中国和美洲贸易的发展;促进了中国的丝绸、茶叶和瓷器出口;美洲白银大量流入中国,促使中国白银进一步货币化;丰富了中国农作物品种,优化了农业种植结构,有利于农产品商品化;缓解了中国的人地矛盾和粮食供应紧张的状况。(答出四点即可)
转载请注明出处高中试卷答案网 » 第6课 全球航路的开辟 课后训练(含答案解析)--2023-2024高一下学期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