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河南省中招考试押题试卷(三)
历史
注意事项:
1.本试卷共4页,分为选择题和非选择题,满分50分,考试时间50分钟。
2.开卷考试,可查阅资料,但应独立答题,禁止交流。
3.本试卷上不要答题,请按答题卡上注意事项的要求直接把答案填写在答题卡上。
选择题(共20小题,20分)
下列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正确选项的字母代号涂写在答题卡相应位置上。
1.以下文物反映的共同主题是( )
河南偃师出土的青铜爵 位于河南洛阳的龙门石窟 河南登封的嵩阳书院
A.华夏文明,皆在河南 B.文化中原,出彩河南 C.青铜文明,灿烂辉煌 D.城市建筑,领先世界
2.“清流直下宝瓶口,离堆千载怨声滔。沃野无垠天府裕,从此天下绝饿殍。”这段话反映的伟大工程是( )
A.都江堰 B.灵渠 C.秦兵马俑 D.赵州桥
3.县域比较小,很难为那些希望脱离大一统控制而形成分裂割据格局的地方势力积累起必需的人力、物力和财力。这说明郡县制( )
A.降低了行政效率 B.促进了南北交流 C.加强了中央集权 D.推动了民族交融
4.汉初,知识分子思想的多元发展与国家集权之间的矛盾日益突出。为解决这一矛盾,汉武帝采取的措施是( )
A.以德化民 B.实施“推恩令” C.建立刺史制度 D.尊崇儒术
5.胡姬诗特指描写胡人酒店中卖酒女子的诗。唐代诗人李白有很多胡姬诗,如《少年行二首》中的“落花踏尽游何处,笑入胡姬酒肆中”。透过胡姬诗可以看出唐代( )
A.胡乐盛行,名家辈出 B.战乱不断,国破家亡 C.民族交融,共同发展 D.经济发展,社会稳定
6.随着印刷术的普及,宋代浙江、福建、江西等地的城市中书肆盛行,所刻的书目除传统经典外,还有通俗文学读物,供普通民众阅读。材料强调印刷术( )
A.推动了世界文明的发展 B.丰富了人们的生活
C.促进了文化事业的进步 D.禁锢了人们的思想
7.清朝道光年间,以徽班为基础,融合了徽、汉二调,吸取昆曲和秦腔等其他地方戏的艺术成分后,京剧形成,后来成为全国最流行的剧种,进一步发展为中华民族的国粹。京剧的形成体现了( )
A.中华传统文化的兼容并包 B.文化发展受民族交融影响
C.开放的对外交流丰富艺术 D.世俗文化主流地位的确立
8.近代中国社会逐渐起了质的变化:清政府长期推行的闭关自守的政策开始破产,农业与手工业相结合的自然经济趋于解体,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近代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出现了。这种变化开始于( )
A.鸦片战争后 B.第二次鸦片战争后 C.甲午中日战争后 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后
9.与下列两幅图片最符合的主题是( )
《国闻报》 《民报》
A.近代社会风俗的变革 B.近代化探索不断深入
C.近代民族工业的发展 D.近代民主政治的形成
10.在《新青年》的推动下,宣传新文化的刊物如雨后春笋般出现。进步青年还成立了新民学会,研讨新知,探索救国救民的真理。据此可知,新文化运动( )
A.推动了近代教育的发展 B.开启了中国近代化历程
C.改变了中国落后的面貌 D.起到了思想解放的作用
11.在不过8个月的时间里,军阀吴佩孚、孙传芳接连败北,国民政府的势力范围从珠江流域推进到长江流域。材料叙述的是( )
A.辛亥革命的影响 B.北伐战争胜利进军 C.南昌起义的发动 D.工农红军胜利会师
12.自1947年10月《中国土地法大纲》颁布到1948年底,在解放区约有1亿无地或少地的农民获得了土地。这有利于( )
A.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B.抗日战争取得胜利
C.西安事变和平解决 D.人民解放战争走向胜利
13.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时,国内现存的工业70%集中于占全国面积不到12%的东部沿海狭长地带。“一五”计划期间,苏联援建的156个大型项目中,80%在内地;694个大中型建设项目中有472项在中、西部,占比68%。这说明“一五”计划( )
A.改变了我国工业落后面貌 B.提高了新中国的国际地位
C.使国内生产总值持续增长 D.促使工业布局得到了调整
14.第六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于2023年11月5日至10日在国家会展中心(上海)举行。进博会连接国内国际双循环,实现了“买全球,卖全球,惠全球”,共享中国市场机遇。进博会的举办体现了我国( )
A.扩大对外开放 B.推进国企改革 C.加强国防建设 D.重视科技创新
15.汉谟拉比坚持的“能被普遍接受”和“具有永久性”的立法原则已经成为后来诸多法律的基本出发点。由此可知,《汉谟拉比法典》( )
A.维护了奴隶主的利益 B.适用于所有人 C.对后世法律影响深远 D.坚持法律至上
16.西方人认为拜占庭帝国的文化带有明显的东方色彩,东方人却从拜占庭帝国的文化中看出希腊文化的影子。这表明拜占庭文化( )
A.兼收并蓄 B.因循守旧 C.历史悠久 D.独树一帜
17.恩格斯说,拿破仑清扫了德国的奥吉亚斯的牛圈(腐朽不堪、堆满封建垃圾的神圣罗马帝国),修筑了文明的交通大道。他强调的是拿破仑( )
A.奠定了欧洲民法的基础 B.传播了资产阶级文明
C.推动欧洲资本主义发展 D.给欧洲国家带来灾难
18.伯明翰的人口从1801年的7.3万人增加到1844年的20万人;到1848年,伦敦人口已达250万人;在1750—1850年的100年间,英国人口从750万人增至2100万人。这一现象反映了工业革命( )
A.缩小了城乡差距 B.促进农业的快速发展 C.推动城市化进程 D.加速了生产力的发展
19.“签字国保证使用自己的全部军事和经济资源,对德、日、意及其仆从国作战,相互合作,决不单独同敌人停战议和。”第二次世界大战中,体现了《联合国家宣言》这一精神的军事行动是( )
A.莫斯科保卫战 B.雅尔塔会议的召开 C.诺曼底登陆 D.斯大林格勒保卫战
20.由于土地不合理利用而造成受沙化影响的土地总面积达20亿公顷;全球受水土流失和干旱危害的土地达26亿公顷;人类对森林的乱砍滥伐导致大量物种灭绝,仅在热带森林中每天至少就有一种物种正在消失。材料反映的当今社会的主要问题是( )
A.生态环境遭到破坏 B.美国单极世界的构建 C.贫富分化日益加剧 D.逆经济全球化的行为
非选择题(共5小题,30分)
21.(6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南阳汉画馆的许阿瞿墓志铭汉画像石 南阳汉画反映达官富商生活的画像、天文星象画像、神鬼辟邪升仙画像、角抵戏画像以及舞乐百戏画像的内容最多,而反映农业生产活动的画像则极为少见。汉代的南阳是皇亲贵戚、富商大贾云集之地,因而汉画中画贵族奢侈享乐生活的居多,而表现平民生活和劳动的场面极少。
材料二
古希腊瓶画《阿喀琉斯和埃阿斯掷骰子》 古希腊瓶画内容丰富,多为神话故事和英雄传说,反映的生活面很广,诸如战争、狩猎、生产、家庭、娱乐和体育等,不一而足。古希腊瓶画的生活气息很浓,富有人情味,生动有趣,优美典雅,表现出希腊人乐观自信的精神风貌。左图瓶画描绘的是出征途中遇到风暴,两位勇士在帐篷里玩骰子的场景。
(1)根据材料一、二,概括中西方绘画的异同。(4分)
(2)请再举一例中国古代能够反映社会生活面貌的美术作品。并谈一谈绘画与历史的关系。(2分)
22.(6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925年10月中国共产党党员已达3000人,据不完全统计,到1926年9月,党员已达13281人,初步建立了党的组织制度和工作制度。国民革命时期,党先后三次修订章程,使各种规章制度不断趋于规范。中央主办的政治机关报《向导》,1926年每期销量达到2.5万份。
——摘编自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中国共产党历史·第一卷》
材料二 “走俄国人的路”,是对社会主义的追求与认同。由于没有认识到国情上的差异,中国革命遭受一系列挫折与失败。后来,毛泽东号召要立足中国国情,探索有中国特色的革命道路。
——摘编自任保秋《近代中国社会发展道路选择的历史考察及启示》
(1)根据材料一,概括这一时期中国共产党的新发展。(3分)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毛泽东探索出一条怎样的“有中国特色的革命道路”,并写出开始探索此道路的标志。(2分)
(3)综合上述材料,谈谈你对中国取得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的认识。(1分)
23.(6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949-2000年我国留学教育情况表
时期 留学教育情况
1949-1966年 目的地限定在苏联等社会主义国家;与国家工业建设密切相关;都是国家有计划派出的公费留学生
1978年-20世纪80年代初 目的地涉及美国、欧洲等;以学习自然科学、培养科技人才为主;公费留学生层层选拔,留学群体呈现出精英化的特点
20世纪80年代初-2000年 目的地遍及世界各国;自主选择各类专业;公费、自费都有;留学群体呈现出大众化的特点
材料二 改革开放初期,海外留学生往往无力抗拒发达国家的先进教育资源与优厚物质待遇的吸引,“默然”地选择留在西方世界。但随着改革开放不断深入,国内经济腾飞崛起,海归风潮也开始兴起。在世界多极化的今天,国际竞争力显得越来越重要那些出国留学生也意识到了,国家需要他们,只有把国家建设搞好了,国家的发展搞好了,国家强大了,才有利于个人的发展。
(1)根据材料一,指出1949年到2000年间我国留学教育呈现出的变化趋势。(3分)
(2)根据材料二,分析海归风潮出现的原因。(2分)
(3)综合以上探究,请你为推动我国留学事业建言献策。(1分)
24.(6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沙皇亚历山大二世首先让报纸公开讨论农民问题,借助舆论化解来自封建地主的阻力。随着社会舆论对农奴制批评的增加,他立即使农奴制改革公开化。他成立农民事务委员会,负责农奴制改革,还下令让各地的封建地主成立委员会,主持改革事宜。1861年,亚历山大二世颁布了废除农奴制的法令,规定农奴获得人身自由,土地仍归地主所有,农民可以赎买一块份地。农民有了自己的土地,生产积极性提高了,对促进俄国农业乃至经济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材料二 工厂工人的数目从1865年的381000人上升到1890年的1620000人,进而上升到1898年的3000000人。到1913年,俄国生产的铁和法国生产的一样多,俄国生产的煤为法国生产的四分之三。……这是俄国历史上的一个重大转折点。
——摘编自[美]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从史前史到21世纪》
(1)根据材料一,概括沙皇亚历山大二世推动改革的方式。(3分)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亚历山大二世改革的历史意义。(2分)
(3)综合上述材料,谈一谈你对改革的认识。(1分)
25.(6分)请阅读下面材料,从中提炼一个观点,并结合所学知识予以说明,写一篇80-120字的小短文。(要求:题目自拟,观点明确;史实正确,条理清晰;语言通顺,表述完整。)
材料 冷战结束后……各国的经济生活中已经形成了你中有我,我中有你,息息相关,不可分割的局面。在国际竞争日益激烈之时,国际合作也成为必须之事。正是这种相互依存的国际经济关系,形成了抑制新的世界大战爆发的重要因素。
——摘编自齐世荣主编《世界史·当代卷》
转载请注明出处高中试卷答案网 » 河南省2024 年中招历史考试押题试卷(三)(无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