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卷答案
寻你做寻,想你所想

2024年统编八下历史期末押题卷 全国卷01(含解析)


2024年统编八下历史期末押题卷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一、选择题(25小题,共50分)
1.1949年,毛泽东宣告:“我们的民族将再也不是一个被人侮辱的民族了,我们已经站起来了。”这里的“站起来”意味着 ( )
A.祖国大陆实现了统一 B.彻底废除了我国存在两千多年的封建土地制度
C.建立起社会主义制度 D.推翻了三座大山,结束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2.历史学家金冲及说,中国的社会结构和前途命运,在新中国成立后发生了根本的变化。这种变化体现在( )
A.工人阶级开始登上历史舞台 B.中国革命的面貌焕然一新
C.中国两千多年的君主专制制度被推翻 D.中国人民实现了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
3.以下是电影《上甘岭》主题曲《我的祖国》的歌词片段:“一条大河波浪宽,风吹稻花香两岸,我家就在岸上住,听惯了艄公的号子,看惯了船上的白帆。……好山好水好地方,条条大路都宽敞,朋友来了有好酒,若是那豺狼来了,迎接它的有猎枪。”该歌词折射出抗美援朝战争( )
A.打破了美军不可战胜的神话 B.保卫了中国人民的和平生活
C.基本稳定了朝鲜半岛的局势 D.维护了亚洲和世界和平
4.“中国人用简陋的武器,凭借他们的独创性、战士的勇敢,在朝鲜半岛与美国人平分秋色。战争结束后,世界各国不得不正视这个正在缓缓升起的东方大国,”材料论述的这一事件( )
A.使中国赢得了民族独立 B.改变了中国贫弱的国力
C.使人民真正地当家作主 D.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地位
5.中共中央决定分批进行土地改革。第一批从1950年冬至1951年春,在华北、华东、中南、西北等地区进行;第二批从1951年冬至1952年春,在华南、西南地区进行;第三批从1952年冬至1953年春,主要在少数民族地区进行。当时土地改革的法律依据是( )
A.《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 B.《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C.《中国土地法大纲》 D.《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
6.“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下列为人民当家作主提供根本制度保证,为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奠定基础的是( )
A.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B.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C.“一国两制”伟大构想 D.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7.下图所示漫画《敬祝进步》,它主要反映了( )
A.摩托车业的快速发展 B.“一五”计划超额完成
C.人们高涨的建设热情 D.三大改造的基本完成
8.20世纪50年代中期, 民族资本家荣毅仁说: “对于我,失去的是我个人的一些剥削所得……得到的却是一个人人富裕、繁荣强盛的社会主义国家。”他说这句话的时代背景是( )
A.新中国的成立 B.土地改革的完成
C.三大改造的进行 D.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确立
9.2018年3月11日,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对《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进行再次修改。1954年宪法颁布后毛泽东曾指出:“我们的这个宪法是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但还不是完全社会主义的宪法。”1954年宪法具有这个特点的主要原因是( )
A.新民主主义革命尚未成功 B.《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还未废止
C.三大改造尚未完成 D.第一个五年计划尚未完成
10.下列关于下图文献资料的解读,正确的是( )
A.发表于向社会主义社会过渡时期
B.对当时的社会主要矛盾做出了正确的判断
C.说明社会主义建设道路艰难曲折
D.推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进入新时期
11.下图反映了中国共产党百年发展的历程。开启第三阶段的标志性事件是( )
A.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 B.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
C.社会主义改造的完成 D.中共十九大的召开
12.邓小平说:“证券、股市……是不是资本主义独有的东西,社会主义能不能用?……搞两年,对了,放开;错了,纠正,关了就是了”。其体现的思想理念是( )
A.阶级斗争为纲 B.实现合作共赢,增进人民福祉
C.实现共同富裕 D.实践才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13.长期实行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使企业成为各级行政机构的附属物,国营企业内部缺乏劳动积极性, 为改变这一状况,国营企业实行( )
A.公私合营,共同经营 B.政企分开,扩大企业自主权
C.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D.实施赎买政策,和平过渡
14.世界银行前驻华首席经济学家华而诚曾讲道:“如果说此前中国一直在隧道中探索.1993年应该说人们终于看到了隧道口的光亮。”这是因为( )
A.经济特区建设趋于完善 B.经济体制改革目标已确立
C.包产到户改革成效显著 D.对外开放格局的最终形成
15.某研究性学习小组收集了下列材料,这些材料可以输入《当代中国大事记》中的( )
1980年,设立深圳等经济特区 1990年,设立上海浦东开发区 2001年,加入世界贸易组织 2018年,建设中国(海南)自由贸易实验区
A.“改革开放”卷 B.“国防建设”卷
C.“外交成就”卷 D.“统一大业”卷
16.张薇同学在学习某一主题时,记录了提纲(见下图),据图可知,她学习的主题是( )
提纲: 1.十一届三中全会 2.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3.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 4.1992南巡讲话 5.党的指导思想
A.新中国的民主法治建设
B.新中国的经济建设成就
C.邓小平理论的形成与发展
D.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形成与发展
17.中国梦的核心内涵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既是国家的梦,也是人民的梦,归根到底是人民的梦,能保障这个梦想得以实现的就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材料强调中国梦的实现需要( )
A.改革开放 B.共同富裕 C.制度保障 D.依法治国
18.如表是我国不同民族地区在“一带一路”建设中的区域定位。这表明我国( )
民族地区 区域定位
内蒙古 打造“一带一路”中的北桥头堡
广西 面向东盟的国际大通道,中南地区开放发展新的战略支点,形成“一带一路”有机衔接重要门户
贵州 “新南方丝绸之路”中国面向东南亚、南亚、非洲开放的战略支点
云南 面向西南开放的重要桥头堡
西藏 面向南亚开放重要通道,重要的国家安全屏障,重要的生态安全屏障
青海 “一带一路”建设通道,重要支点,人文交流中心
宁夏 “一带一路”建设支点
新疆 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核心区”
A.注重各民族共同繁荣发展 B.着重打造全方位开放格局
C.实现民族经济飞跃式发展 D.给予民族地区自治的权力
19.新中国出现了三个“区”:“特别行政区”为解决港澳台问题;“经济特区”成为对外开放的窗口;“民族自治区”由当地民族当家作主。三“区”的出现体现了( )
A.一国两制,有效推行 B.民族平等,共同繁荣
C.科技进步,推动发展 D.制度创新,中国特色
20.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明确指出:“解决台湾问题是中国人自己的事,要由中国人来决定。我们坚持以最大诚意、尽最大努力争取和平统一的前景,但决不承诺放弃使用武力。”这表明中国共产党( )
A.坚持和完善“一国两制”构想 B.坚持武力统一成为大势所趋
C.坚定不移推进祖国统一大业 D.谴责外部势力干涉台湾问题
21.下列图片共同反映的主题是( )
A.民族团结 B.祖国统一 C.外交事业 D.科技强军
22.2023年11月29日,中方发布《中国关于解决巴以冲突的立场文件》,提出推动全面停火止战、切实保护平民、确保人道主义救援、加大外交斡旋、通过落实“两国方案”寻求政治解决等五方面建议。中国这一立场是基于( )
A.中国国际地位不断提高 B.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
C.对国际局势的完全掌控 D.中国是安理会常任理事国
23.《时代》周刊把1972年尼克松的中国之行称为“漫长而刺激的旅行”,而不称之为“访问”。其主要原因是,尼克松来华前( )
A.中美长期处于对立状态 B.中国尚未恢复联合国合法席位
C.“文化大革命”刚刚开始 D.中国成功发射了东方红一号
24.为解决我国这样一个人口大国的吃饭问题和保障我国的粮食安全,我国农业科学家们作出了艰苦的努力并取得巨大成就。20世纪70年代,成功培育出籼型杂交水稻的科学家是( )
A.邓稼先 B.钱学森 C.杨利伟 D.袁隆平
25.2024年新年伊始,哈尔滨火出了圈,元旦假期累计接待游客304.79万人次。哈尔滨机场共保障航班1413架次,运送旅客20.5万人次,同比分别增长66%、93%。铁路方面在1月2日发送旅客达144.6万人次。这反映了( )
A.交通运输发展丰富了人们的生活
B.民航运输已经成为人们出行的首选方式
C.人们的居住条件得到了很大改善
D.2024年“元旦”出行量是历史最高水平
二、综合题(3小题,26题11分,27题15分,28题14分)
26.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开辟了中国历史的新纪元,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成了国家的主人。结合所学知识,探究下列问题。
材料一 三年以来,在人民解放战争和人民革命中牺牲的人民英雄们永垂不朽!三十年以来,在人民解放战争和人民革命中牺牲的人民英雄们永垂不朽!由此上溯到一千八百四十年,从那时起,为了反对内外敌人,争取民族独立和人民自由幸福,在历次斗争中牺牲的人民英雄们永垂不朽!
——人民英雄纪念碑碑文
材料二
材料三 从1840年起,中华民族为实现中国梦,整整走过了109年,才迈出了赢得民族独立、人民解放第一步。中国人民始终在黑暗中探索,只有中国共产党的诞生和奋斗,才把中国从黑暗引向了光明。
(1)新中国成立后,在哪次会议上决定建立人民英雄纪念碑?这次会议的召开有何历史意义?“三年以来”“三十年以来”“一千八百四十年”分别指的是哪一历史事件以来? (5分)
(2)请你给这幅画取一个名字。这幅画反映的历史事件有何重大历史意义? (4分)
(3)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把中国从黑暗引向了光明”?(2分)
27.新中国在发展过程中涌现出大批的先进英雄人物。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952年10月,年仅21岁的黄继光,面对狂喷火舌的枪口,挺起胸膛,用战斗的姿态把自己的生命永远定格在异国他乡。……战争进入对峙阶段后,1951年6月,苏联建议五大国缔结和平条约。……随后,美国同意和谈。
材料二 荣毅仁的一生,上关国家巨变,下系家族荣辱,演绎着经典故事。他从打造商业帝国的民族资本家,到新中国的上海市副市长,在荣毅仁的身上,几个时代的印记交织错落,耐人寻味。……解放后,对于民族资本家,毛泽东给出了社会主义改造的道路,荣般仁便开始积极地配合工作。
——摘编自《红色资本家荣毅仁》
材料三 “百姓谁不爱好官?把泪焦桐成雨。”一首《念奴娇·追思焦裕禄》,饱含着习近平总书记对“党的好干部——焦裕禄”的崇敬之情。焦裕禄同志在兰考担任县委书记时,正值兰考县遭受严重的内涝、风沙、盐碱三害之际,他坚持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和群众路线的领导工作方法,同全县干部和群众一起,与深重的自然灾害进行顽强斗争,努力改变兰考贫困面貌。1964年5月14日,焦裕禄积劳成疾,不幸逝世,年仅42岁。
——摘编自《党史学习教育》
(1)黄继光是哪一次战役中的战斗英雄?(2分)根据材料一,分析美国同意和谈的原因。(2分)
(2)材料二中毛泽东对民族资本家给出的“社会主义改造道路”具体是什么道路?(2分)荣毅仁“积极地配合工作”,对我国社会产生了怎样的影响?(2分)
(3)结合所学知识,材料三中焦裕禄等英雄模范人物体现出怎样的时代精神?*(3分)并列举该时期(1956—1966年)我国社会主义建设取得的一项重要成就。(2分)
(4)综上所述,谈谈你对先进人物历史作用的认识。(2分)
28.一个党、一个国家、一个人都有很多路要走,路上难免会有挫折,会走弯路。中国共产党不断探索、不断反思,终于找到一条适合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探索之路】
材料一 毛泽东最伟大的功绩,一方面自然离不开民族独立和中国的现代化,另一方面,是他真正把中国的千百万人民动员起来,充分进入国家活动中去。
——费正清《伟大的中国革命》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毛泽东同志在1949—1956年期间为实现“中国现代化”有哪些英明举措?(从经济和政治两个角度各举一例)(4分)
【挫折之路】
材料二 1978年,邓小平第一次成为《时代周刊》的年度风云人物,题词为:给饱受极端主义之苦的中国带来了稳定与安宁。
——美国《时代周刊》
(2)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材料二中“极端主义”指的是什么?(2分)这一“极端主义”是通过什么重要会议得以纠正的?(2分)
【转折之路】
材料三 “不管黑猫白猫,抓住老鼠就是好猫”。
——邓小平
(3)材料三中“黑猫白猫论”出自于1992年哪场重大的思想解放运动中?(1分)20世纪的最后20年在邓小平的带领下,我国在制度创新方面取得了哪些成就?(列举一例)(1分)
【圆梦之路】
材料四 党的十八大之后,以习近平为总书记的党中央,接过历史的接力棒,带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奋发有力,为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我们相信,随着全面深化改革的不断推进,中华民族这个“东方巨龙”一定会日益“强起来”,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一定会实现!
(4)据材料四所述,推进中华民族日益“强起来”的重大举措是什么?(2分)为了中华民族的“中国梦”,作为新时代的青年,你应该怎么做?(2分)
三、论述题(1小题。10分)
29.在五千多年的发展中,中华民族形成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伟大民族精神。以下关键词反映了新中国成立以来,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不同历史时期形成的民族精神。
20世纪50年代,面对复杂的国际形势,党的第一代领导集体审时度势,高瞻远瞩,果断决定研制原子弹、导弹、人造地球卫星,在为其奋斗的过程中,广大研制工作者培育和发扬了一种崇高的精神,它是中国人民在20世纪为中华民族创造的新的宝贵精神财富。
——1999年9月19日《人民日报》(第1版)
(1)材料中“崇高的精神”被归纳““两弹一星”精神”精神,简述这一精神的内涵。(2分)
(2)请任选其中两个方面,结合所学知识,写一篇80-120字的小短文。(要求:题目自拟, 观点明确;史实正确,语句通顺,条例清晰,表述完整。)(8分)
抗美援朝精神 雷锋精神 探月精神 劳模精神 奥运精神 抗疫精神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
2024年统编八下历史期末押题卷
(答案及解析)
1.D
【解析】据题干“1949年、站起来”和所学知识可知,1949年新中国的成立,中国人民推翻了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统治,中国真正成为独立自主的国家,中国人从此站立起来了,D项正确;西藏和平解放,使祖国大陆获得统一,排除A项;土地改革的完成彻底摧毁了封建土地制度,排除B项;三大改造的完成标志着社会主义制度在我国建立起来,排除C项。故选D项。
2.D
【解析】据材料可知,历史学家金冲及说,中国的社会结构和前途命运,在新中国成立后发生了根本的变化。这种变化体现在中国人民实现了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D项正确;五四运动中中国工人阶级开始登上历史舞台,排除A项;中国共产党的诞生,使中国革命的面貌焕然一新,排除B项;辛亥革命推翻了中国两千多年的君主专制制度,排除C项。故选D项。
3.B
【解析】根据题干信息“好山好水好地方,条条大路都宽敞,朋友来了有好酒,若是那豺狼来了,迎接它的有猎枪”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抗美援朝战争一场反侵略战争,中国人民志愿军入朝作战保卫了中国人民的和平生活,B项正确;抗美援朝战争的胜利,为我国的经济建设提供了一个相对稳定的和平环境,打破了打破了美军不可战胜的神话,基本稳定了朝鲜半岛的局势,维护了亚洲和世界和平,但与题干强调的保家卫国不符,排除ACD项。故选B项。
4.D
【解析】由材料“中国人用简陋的武器,凭借他们的独创性、战士的勇敢,在朝鲜半岛与美国人平分秋色。”可知,材料描述的是抗美援朝战争。根据“战争结束后,世界各国不得不正视这个正在缓缓升起的东方大国。”可知,抗美援朝战争大大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威望。结合所学可知,抗美援朝战争,大大提高了我国的国际地位,是中国人民站起来后屹立于世界东方的宣言书,是中华民族走向伟大复兴的重要里程碑,D项正确;新中国的成立使中国赢得了民族独立,排除A项;抗美援朝的胜利没有从根本上改变中国贫弱的国力,排除B项;新中国的成立,使人民真正地当家作主,排除C项。故选D项。
5.A
【解析】根据题干“从1950年冬至1951年春”“土地改革的法律依据”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题干描述的是新中国成立后开展的土地改革,1950年,中央人民政府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废除封建剥削的土地所有制,实行农民阶级的土地所有制,故出现材料中1950年冬起,我国分批进行土地改革的依据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A项正确;《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是国家根本大法,且第一部《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是1954年颁布的,排除B项;《中国土地法大纲》是1947年解放区土地改革的依据,排除C项;《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不是关于土地改革的法律,排除D项。故选A项。
6.D
【解析】依据所学知识可知,1954年9月,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召开,大会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宪法规定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实行标志着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的确立,为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奠定了基础,D项正确;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我国的基本政治制度,不符合题意,排除AB项;“一国两制”的构想属于实现祖国统一大业的方针,排除C项。故选D项。
7.C
【解析】从漫画中“1953年”“1954年”“你的任务超额完成啦!”“我相信你!”,以及骑自行车到骑摩托车的寓意可以看出,新中国的劳动人民对于一五计划的建设热情高涨,C项正确;材料体现的是敬祝一五计划建设热情,而不是体现摩托车行业发展快速,排除A项;一五计划于1957年大幅度超额完成,排除B项;1956年底三大改造基本完成,我国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排除D项。故选C项。
8.C
【解析】根据题干“20世纪50年代中期”“民族资本家”“失去的是我个人的一些剥削所得……得到的却是一个人人富裕、繁荣强盛的社会主义国家”和所学知识可知,为使私有制经济过渡到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1954年起,国家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逐步发展企业的公私合营,公私双方共同经营企业。1956年初出现了全行业公私合营的高潮。到1956年底,我国基本上完成了对农业、手工业、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实现了生产资料私有制向社会主义公有制的转变。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在我国建立起来,C项正确;新中国的成立是1949年,与题干时间不符,排除A项;土地改革是在1950年到1952年,属于20世纪50年代前期,排除B项;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确立是1954年,与“失去的是我个人的一些剥削所得”不符,排除D项。故选C项。
9.C
【解析】依据所学知识可知,1956年三大改造的完成,标志着社会主义制度的确立,所以毛泽东曾指出,195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是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但还不是完全社会主义的宪法,C项正确;新中国成立,标志着新民主主义革命取得成功,排除A项;《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通过后,《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临时宪法的职能终止,排除B项;1957年底,第一个五年计划完成,与题干信息“还不是完全社会主义的宪法”不符,排除D项。故选C项。
10.C
【解析】据材料中过渡时期”“抓革命,促生产……”等信息可知,毛泽东强调在之前的过渡时期的建设中,存在各种类型的矛盾,也还存在着阶级斗争与矛盾,这反映出当时领导人对社会发展形势存在一定的误判,说明社会主义建设道路艰难曲折,C项正确;从“忘记十几年来……”可得出建国已经十几年了,已经进入到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而不是在过渡时期,排除A项;社会主义制度已经建立,并不存在无产阶级与资产阶级的斗争,因此材料中的判断出现了偏差,排除B项;新时期是1978年,此时毛泽东已经去世,排除D项。故选C项。
11.B
【解析】根据题干图片可知,第三阶段是改革开放新时期,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是新中国成立以来党的历史具有深远意义的伟大转折,开启了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B项正确;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开辟了中国历史的新纪元,属于第一阶段,排除A项;社会主义改造的完成标志着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得到确立,属于图中第二阶段;排除C项;中共十九大的召开,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被确立为中国共产党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属于第四阶段,排除D项。故选B项。
12.D
【解析】根据材料“……搞两年,对了,放开;错了,纠正,关了就是了”体现的是邓小平同志在改革开放过程中,敢于勇敢的尝试推进,反映的是核心理念是实践才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D项正确;文化大革命的核心是阶级斗争,排除A项;针对我国当前发展中的突出矛盾,中共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实现合作共赢,增进人民福祉,排除B项;材料与共同富裕的说法无关,排除C项。故选D项。
13.B
【解析】根据题干和所学知识可知,1984年10月,城市改革全面展开,对国有企业实行政企分开,逐步扩大企业的生产经营自主权,实行经营责任制,B项正确;公私合营和赎买政策是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改造措施,与国营企业无关,排除AD项;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是农村改革的内容,而国营企业存在于城市中,排除C项。故选B。
14.B
【解析】据材料“如果说此前中国一直在隧道中探索.1993年应该说人们终于看到了隧道口的光亮”并结合所学可知,1992年中共十四大确定了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目标, 这是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目标的重大突破,因此1993年说人们终于看到了隧道口的光亮,B项正确;1980年建立了深圳等经济特区,A项不符题意,排除A项;20世纪80年代农村经济体制改革,包产到户改革成效显著,排除C项;20世纪九十年代形成了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沿海经济开放区—内地的对外开放格局,排除D项。故选B项。
15.A
【解析】根据所学可知,1980年,我国设立经济特区,迈开了开放的第一步,随后,1990年,设立上海浦东开发区,2001年,加入世界贸易组织,2018年,建设中国(海南)自由贸易实验区,国门越开越大,A项正确;国防建设应体现在军队建设、武器装备更新换代上,题干内容与此无关,排除B项;外交成就主要表现在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方针下的全方位外交,与“设立深圳等经济特区”等无关,排除C项;“一国两制”政策下的港澳回归推动了祖国的统一大业,这与题干内容不符,排除D项。故选A项
16.C
【解析】根据所学知识,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确立了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和改革开放的战略决策,中共十二大提出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中共十三大系统阐述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并据此制定出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邓小平南方谈话深刻阐释了社会主义的本质,再次强调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党的基本路线,对市场经济作出精辟的分析。1997年中共十五大把邓小平理论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因而题干中的提纲描述的是从十一届三中全会提出改革开放到中共十五大把邓小平理论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的过程,都属于邓小平理论的形成与发展这个主题,C项正确;新中国的民主法治建设主要指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确立、《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的颁布等,材料并未涉及,排除A项;新中国经济建设成就表现在工业、农业或国民收入等方面,材料并未涉及,排除B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形成与发展包括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等,而材料只提到邓小平理论,排除D项。故选C项。
17.C
【解析】根据题干信息“归根到底是人民的梦,能保障这个梦想得以实现的就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可知,材料强调中国梦的实现需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保障,即制度保障,C项正确;改革开放,是1978年12月十一届三中全会中国开始实行的对内改革、对外开放的政策,不符合题意,排除A项;共同富裕是全体人民通过辛勤劳动和相互帮助最终达到丰衣足食的生活水平,也就是消除两极分化和贫穷基础上的普遍富裕,不符合题意,排除B项;全面依法治国是治理国家基本方略,不符合题意,排除D项。故选C项。
18.A
【解析】据题干“我国不同民族地区在“一带一路”建设中的区域定位”可知,表明我国注重各民族共同繁荣发展,A项正确;全方位开放格局是: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开放格局,题干中未体现全方位开放格局的信息,反映的的“一带一路”建设,推动各民族的共同繁荣,排除B项;实现民族经济飞跃式发展与题意不符,题干未涉及飞跃式发展的信息,反映的是“一带一路”建设,推动各民族的共同繁荣,排除C项;题干未涉及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信息,给予民族地区自治的权力与题意中的民族共同繁荣不符,排除D项。故选A项。
19.D
【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民族自治区由当地民族当家做主,是在中国少数民族聚居地建立的省级民族自治地方;经济特区是对外开放的窗口,仍然实行社会主义制度;特别行政区主权上属于中国,但保持的是资本主义制度,改革开放后,邓小平提出了“一国两制”的伟大构想,依据这一构想,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于1997年7月1日对香港恢复行使主权,设立直辖于中央人民政府的香港特别行政区。由此可知,三“区”的出现体现的是制度创新,具有中国特色,D项正确;“一国两制,有效推行”的说法与题干“‘经济特区’成为对外开放的窗口;‘民族自治区’由当地民族当家做主”无关,排除A项;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各民族共同繁荣,是我国处理民族关系的基本原则,与“特别行政区”,“经济特区”不符,排除B项;科技进步,与科学技术的发展相关,与“特别行政区”,“经济特区”,“民族自治区”没有直接联系,排除C项。故选D项。
20.C
【解析】根据材料“解决台湾问题是中国人自己的事,要由中国人来决定。我们坚持以最大诚意、尽最大努力争取和平统一的前景,但决不承诺放弃使用武力”可知,材料内容体现了中国共产党无论使用和平手段还是武力手段,都会坚定不移地推进祖国统一大业,C项正确;“一国两制”是指在中国大陆推行社会主义制度,在港澳台推行资本主义制度,材料内容没有涉及“一国两制”的内容,排除A项;武力统一是最后万不得已的手段,不能说成为趋势,排除B项;材料内容主要体现了中国共产党坚定不移推进祖国统一大业,没有涉及外部势力对台湾问题的干涉及中国共产党对其态度,排除D项。故选C项。
21.D
【解析】根据图片信息“福建舰”“东风-17导弹”“歼-20战斗机”可知,这反映的是我国国防和军队的现代化,与科技强军有关,D项正确;民族团结与民族区域自治制度、设立民族自治区等有关,图片并未体现,排除A项;祖国统一与香港、澳门回归祖国,海峡两岸关系的发展有关,与图片信息无关,排除B项;题干反映的是国防和军队的现代化,与外交事业的发展无关,排除C项。故选D项。
22.B
【解析】据题干“提出推动全面停火止战、切实保护平民、确保人道主义救援、加大外交斡旋、通过落实‘两国方案’寻求政治解决等五方面建议”和所学知识可知,改革开放以后,中国继续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坚持在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基础上,同其他国家发展友好合作关系,中国积极拓展多边外交,加强与联合国的合作,为解决区域性争端、维护世界和平和建立一个公正合理的世界新秩序而努力,提出这些建议正是基于这一政策,符合中国外交原则和理念,B项正确;中国国际地位的不断提高是客观事实,但这并非中国提出这一立场的直接原因,排除A项;对国际局势的完全掌控这种说法是不准确的,国际局势复杂多变,中国是积极参与和推动解决国际问题,但不可能完全掌控局势,排除C项;中国是安理会常任理事国之一,但这不是提出这一立场的唯一原因,更重要的是中国的外交政策和对和平解决问题的追求,排除D项。故选B项。
23.A
【解析】依据所学可知,新中国成立之初,美国对中国采取军事上威胁、政治上孤立、经济上封锁的措施,中美长期处于对立状态;20世纪70年代,美苏争霸达到高潮。因美国深陷越南战争中,尼克松任总统后,为了保住美国的霸权地位,在对外战略上实行了重大调整,从战略进攻转为战略收缩,1972年尼克松访华,中美关系开始正常化,因此此前中美已经有二十多年的对抗,故《时代》周刊把1972年尼克松的中国之行称为“漫长而刺激的旅行”,A项正确;中国在1971年恢复联合国合法席位,表述错误,排除B项;“文化大革命”于1966年5月开始,表述错误,排除C项;中国成功发射了东方红一号是在1970年,而且与尼克松来华无关,排除D项。故选A项。
24.D
【解析】根据题干“解决我国这样一个人口大国的吃饭问题和保障我国的粮食安全”和所学知识可知,20世纪70年代,农业科学家袁隆平经过多年反复试验,成功培育出籼型杂交水稻,为解决我国这样一个人口大国的吃饭问题和保障我国的粮食安全,作出巨大贡献,D项正确;邓稼先一生从事原子弹研究,被称为“两弹元勋”,排除A项;钱学森参与组织领导了中国运载火箭、导弹、卫星的研制和试验工作,为中国航天事业的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排除B项;2003年10月,航天员杨利伟乘坐神舟五号飞船升入太空,并成功返回地面,排除C项。故选D项。
25.A
【解析】据题干“哈尔滨机场共保障航班1413架次,运送旅客20.5万人次,同比分别增长66%、93%。铁路方面在1月2日发送旅客达144.6万人次”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哈尔滨的爆火少不了交通运输业的助力,这说明交通运输业的发展对人们生活产生重大影响,A项正确;民航运输服务是指航空公司通过飞机为乘客和货物提供运输服务,仅从题干信息不能说明民航运输已成为人们出行的首选方式,排除B项;题干反映的是交通条件,不是居住条件,排除C项;题干题干中的出行人数只与去年相比较,不能体现2024年元旦假期出行人数达到历史新高,排除D项。故选A项。
26.(1)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意义:为新中国成立做好了准备。
解放战争时期。1919年,五四运动。1840年,中英鸦片战争。
(2)开国大典。①宣告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②新中国的成立,开辟了中国历史的新纪元,终于推翻了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统治,中国真正成为独立自主的国家,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③壮大了世界和平民主和社会主义的力量;
(3)①中国共产党的正确领导;
②有一支由党领导的革命军队,开展武装斗争;
③组织了一条最广泛的革命统一战线,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共同战斗;
④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作为指导。
【解析】(1)会议:结合所学可知,1949年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在北平隆重举行。会议决定在首都天安门广场建立一座人民英雄纪念碑,以表示对革命先烈的无限崇敬和缅怀。
历史意义: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为新中国成立做好了准备,宣告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
“三年以来”:结合所学可知,指的是从1946-1949年的解放战争时期。
“三十年以来”:结合所学可知,指的是从1919年的五四运动,新民主主义的开端开始,到1949年新中国成立。
“一千八百四十年”:结合所学可知,指的是1840年中英鸦片战争,改变了中国社会性质开始,到新中国成立。
(2)名字和意义:根据所学和材料二图片可知,这就是开国大典。它宣告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新中国的成立,开辟了中国历史新纪元,终于推翻了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统治;中国真正成为独立自主的国家,中国人民站起来了;壮大了世界和平民主和社会主义的力量。
(3)原因:根据所学可知,中国共产党能把中国从黑暗引向了光明的原因从党的领导、人民奋斗、思想引领等角度分析,如中国共产党的正确领导,有一支党领导的革命军队,开展武装斗争,组织了最广泛的革命统一战线,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共同战斗,以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作为指导。
27.(1)战役:上甘岭战役。
原因:志愿军战士的英勇斗争;侵朝战争受挫;苏联建议和谈。
(2)道路:公私合营的道路。
影响:实现了生产资料从私有制向社会主义公有制的转变,我国开始进入社会主义社会。
(3)时代精神:吃苦耐劳、艰苦奋斗、自力更生的无私奉献精神等。
建设成就:建成大庆油田、武汉钢铁基地、包头钢铁基地等。(任选一个即可)
(4)认识:先进人物推动历史发展与社会进步。
【解析】(1)战役:根据材料一“1952年10月,年仅21岁的黄继光,面对狂喷火舌的枪口,挺起胸膛,用战斗的姿态把自己的生命永远定格在异国他乡”并结合所学抗美援朝的知识可知,黄继光是上甘岭战役中牺牲的战斗英雄。
原因:根据材料一“1952年10月,年仅21岁的黄继光,面对狂喷火舌的枪口,挺起胸膛,用战斗的姿态把自己的生命永远定格在异国他乡”可知原因是志愿军战士的英勇斗争;根据材一“战争进入对峙阶段后”可知原因是侵朝战争受挫;根据材料一“1951年6月,苏联建议五大国缔结和平条约。……随后,美国同意和谈”可知原因是苏联建议和谈。
(2)道路:根据材料二“解放后,对于民族资本家,毛泽东给出了社会主义改造的道路,荣般仁便开始积极地配合工作”并结合所学三大改造的内容可知,具体是指公私合营的道路。
影响:根据材料二“荣般仁便开始积极地配合工作”并结合所学三大改造完成的影响可知,实现了生产资料从私有制向社会主义公有制的转变,我国开始进入社会主义社会。
(3)时代精神:根据材料三“他坚持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和群众路线的领导工作方法,......焦裕禄积劳成疾,不幸逝世,年仅42岁”并结合所学社会主义全面建设的知识可知,体现的时代精神主要有吃苦耐劳、艰苦奋斗、自力更生的无私奉献精神等。
建设成就:结合所学社会主义全面建设时期的成就可知,建成大庆油田、武汉钢铁基地、包头钢铁基地等。(任选一个即可)
(4)认识:根据上述反映的黄继光、荣毅仁、焦裕禄等人物的先进事迹可知,先进人物推动历史发展与社会进步。
28.(1)经济举措:制定并实施第一个五年计划、开展土地改革运动、进行三大改造;政治举措:召开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初步建立中共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召开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定195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形成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确立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2)“极端主义”:文化大革命;会议:十一届三中全会。
(3)思想解放运动:邓小平南方谈话;成就:一国两制、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4)举措:全面深化改革的举措。做法: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自觉承担历史使命;树立远大的理想,并为实现理想脚踏实地、全力以赴;发扬艰苦奋斗的精神,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增强民主法制意识和主人公责任,积极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建言献策等。
【解析】(1)举措:根据材料一“毛泽东最伟大的功绩,一方面自然离不开民族独立和中国的现代化,另一方面,是他真正把中国的千百万人民动员起来,充分进入国家活动中去”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毛泽东同志在 1949—1956年期间为实现“中国现代化”的英明举措有经济方面,制定并实施第一个五年计划、开展土地改革运动、进行三大改造;政治方面,召开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初步建立中共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召开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定195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形成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确立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2)“极端主义”: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材料二中“极端主义”指 的是文化大革命。会议: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一“极端主义” 是在十一届三中全会上得以纠正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彻底否定“两个凡是”的方针,重新确立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停止使用“以阶级斗争为纲”的口号,作出把党和国家的工作中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实行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
(3)思想解放运动:结合所学可知,材料三中“黑猫白猫论”出自于1992年邓小平南方谈话。成就:结合所学可知,20世纪的最后20年在邓小平的带领下,我国在制度创新方面取得的成就有一国两制、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4)举措:根据材料四“随着全面深化改革的不断推进,中华民族这个‘东方巨龙’一定会日益‘强起来’,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一定会实现”可知,推进中华民族日益“强起来”的重大举措是:全面深化改革。做法:本题是开放性试题,言之有理即可。结合所学知识从自觉承担历史使命、树立远大的理想、发扬艰苦奋斗的精神等方面进行归纳。如: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自觉承担历史使命;树立远大的理想,并为实现理想脚踏实地、全力以赴;发扬艰苦奋斗的精神,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增强民主法制意识和主人公责任,积极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建言献策等。
29.(1)内涵:热爱祖国、无私奉献、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团结协同、勇于登攀的精神。
(2)题目:民族精神是一个民族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精神支柱。
内容:不同时期,我们伟大的中华民族诞生了不同的民族精神。1950年。朝鲜战争爆发,为抗美援朝,保家卫国,中朝人民英勇战斗,取得反侵略战争的胜利,打破了美军不可战胜的神话,大大提高了我国的国际地位。中国人民志愿军在抗美援朝战争中发挥了高度的爱国主义、革命英雄主义、国际主义精神等,锻造了伟大的抗美援朝精神,他们被誉为“最可爱的人”。2020年以来,面对新冠疫情在全世界的不断发展,我国广大医生护士、科研人员、解放军战士,闻令而动,迎难而上,铸就了伟大的抗疫精神,那就是中国人民上下同心、团结协作、顽强斗争,充分发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伟大中国精神,凝聚起众志成城抗击疫情的强大精神综上可知,民族精神是一个民族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精神支柱,是一个民族生命力和凝聚力和创造力的不竭源泉;这些伟大的精神既是历史的,也是时代的;民族精神之光,将永远照耀看中国人民创造美好生活的奋斗道路。
【解析】(1)内涵:根据材料中的“党的第一代领导集体审时度势,高瞻远,果断决定研制原子弹、导弹、人造地球卫星,在为其奋斗的过程中,广大研制工作者培育和发扬了一种崇高的精神,它是中国人民在20世纪为中华民族创造的新的宝贵精神财富”和所学可知,其精神内涵为热爱祖国、无私奉献、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团结协同、勇于登攀的精神。
(2)本题为开放性题,言之有理即可,根据上述材料信息,请任选其中两个方面,即抗美援朝精神、抗疫精神,结合所学知识,确立观点为民族精神是一个民族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精神支柱(民族精神永流传)。然后从抗美援朝精神、抗疫精神的事迹和影响等角度进行论述,最后下结论即可。要求观点明确;史实正确,语句通顺,条例清晰,表述完整。具体论述如下:题目:民族精神是一个民族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精神支柱。内容:不同时期,我们伟大的中华民族诞生了不同的民族精神。1950年。朝鲜战争爆发,为抗美援朝,保家卫国,中朝人民英勇战斗,取得反侵略战争的胜利,打破了美军不可战胜的神话,大大提高了我国的国际地位。中国人民志愿军在抗美援朝战争中发挥了高度的爱国主义、革命英雄主义、国际主义精神等,锻造了伟大的抗美援朝精神,他们被誉为“最可爱的人”。2020年以来,面对新冠疫情在全世界的不断发展,我国广大医生护士、科研人员、解放军战士,闻令而动,迎难而上,铸就了伟大的抗疫精神,那就是中国人民上下同心、团结协作、顽强斗争,充分发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伟大中国精神,凝聚起众志成城抗击疫情的强大精神。综上可知,民族精神是一个民族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精神支柱,是一个民族生命力和凝聚力和创造力的不竭源泉;这些伟大的精神既是历史的,也是时代的;民族精神之光,将永远照耀看中国人民创造美好生活的奋斗道路。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

转载请注明出处高中试卷答案网 » 2024年统编八下历史期末押题卷 全国卷01(含解析)

分享:

相关推荐